① 跪求一篇描写东北冬天的现代文,应该属于散文,中学的时候语文阅读理解做过这篇!
凝视着母亲的满头白发,心里总有着浓浓的愧疚之情。每次来去匆匆,也没有专好好地陪伴母亲说说话。属回家的感觉是复杂的,我不清楚,那个站在久远岁月里的孤单身影,面对远出求学的儿子,是否还依然飘忽于悠悠的风里云里?
② 2012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答案(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哈师大附中)
你好,答抄案内容太多,袭要分次传,需你追问才能继续传后面的答案 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2012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C 【解析】C项“‘雄浑’会带给人那种直接的单纯的快感”表述错误,原文说“崇高引起的感觉和通常所说的美感很不一样。它不是那种直接的单纯的快感,而是……”可以知道“直接的单纯的快感”是“通常所说的美感”而不是“雄浑”。 2、【答案】C 【解析】C项在解说“小说的雄浑通过宏大的创作体现出来”时所举事例错误,《创世纪》是美术作品而非小说。 3、【答案】B 【解析】A项推断前提“‘雄浑’范围虽小了点”表述混淆愿意,原文“范围是小的可怜了”意在说明仅用“文中惟庄马,诗中惟李杜”来解释“雄浑”,范围太小了,后文至少又提到了“苏辛”“屈原”“陆游”。此外,根据第一段“艺术何以独无?”可知崇高也可以存在于艺术领域。C项对《约翰·克里斯多夫》雄浑的原因推断错误,作品不是“以贝多芬及贝多芬的英雄性乐曲为主要表现对象”。D项推断逻辑错误,“只要……就……”过于绝对,原文语意是必要条件。
③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考研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考研考试科目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内
②202俄语或容203日语或204英语二(100分)
③333教育综合(150分)
④885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50分)
其中333教育综合以及885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有学校自己命题,参考书建议如下:
333教育综合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885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当代语文教育学》刘淼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建议备考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的考生按照以上参考书复习即可。
另外,提醒:东北师范大学原则上招收本科为中文、新闻、历史、哲学、外语、教育专业,除中文外,其他专业均须加试:①现代汉语基础②中国古代文学史。
④ 求一份2015东北三省四市联合题三模语文 数学 答案
2015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一)
数 学(文 科 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x2x3,xx1,则ð( ) R
A.3, B.2,1 C.1,3 D.1,3
2、复数z2i(i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 1i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x1”是“x2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命题“xR,sinx1”的否定是“xR,sinx1”
③“若am2bm2,则ab”的逆命题为真命题
④命题p:x1,,lgx0,命题q:xR,x2x10,则pq为真命题
A.0 B.1 C.2 D.3
y14、已知实数x,y满足y2x1,则目标函数zxy的最小值为( )
xy8
A.2 B.5 C.6 D.7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为( )
A.20 B.30
C.40 D.50
6、等差数列an的公差d0,a120,且a3,a7,a9成
等比数列.Sn为an的前n项和,则S10的值为( )
A.110 B.90
C.90 D.110
7、将函数fxcos2x的图象向右平移
性质( )
A.最大值为1,图象关于直线x
个单位后得到函数gx,则gx具有4对称 B.在0,上单调递增,为奇函数
24- 1 -
33C.在,上单调递增,为偶函数 D.周期为,图象关于点,0对称 888
8、某由圆柱切割获得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
图是圆心角为60的扇形,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
A.121010 B.6 33
C.122 D.64
x2y2
9、已知抛物线y2px(p0)与椭圆221(ab0)ab2
有相同的焦点F,点是两曲线的一个公共点,且Fx轴,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1 B
1 C
D
10、已知C90,平面C,若C1,则四面体C的外接球(顶点都在球面上)的表面积为( )
A. B
C.2 D.3
11、若G是C的重心,a,b,c分别是角,,C的对边,若aGbG
( ) cGC,则角0A.90
B.60
C.30
D.45
12、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对于任意x1,x21,1,x1x2总有fx1fx20且f11.若对于任意a1,1,存在x1,1,使x1x2
fxt22at1成立,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 )
A.2t2
B
.t1或t1
C.t0或t2 D.t2或t2或t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在区间3,5上随机取一个数a,则使函数fx
x22ax4无零点的概率是 .
- 2 -
⑤ 东北小学生语文书里一篇课文叫做喂!你好么
这个应该是有的,但是应该在五年级
⑥ 2013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答案
C
C
B
A
B
A
(1)每到深冬,全境的人都去祭祀,适逢刮风下雪天气极为寒冷,老人和小孩跌倒在路上,王嗣宗立即毁掉它。(“阖、值、踣”每处1分,句意2分) (2)曾经怨恨宋白等人七十岁不请求辞官养老,屡次请求真宗命令他们辞官,又派遣 亲信下属劝告他们。(“请老,敕,讽”每处1分,句意2分)
此诗托梅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孤傲高洁、淡然自守、卓尔不群品性的追求以及对梅花的赞美喜爱之情。
首句点出了梅花生长的时令和环境,为描写梅花凌寒独自盛开作铺垫。由于梅花素淡、月色皎洁,梅花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因而初看感觉不到梅花的存在。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AC(A项3分,C项2分,D项1分,选B或E项不得分)(2)①写出“他”不顾忌他人感受的粗鲁行为,符合人物社会底层的身份。 ②渲染紧张气氛,与后文“用刀切面包”的情节形成反差,使故事发展出人意料 又合乎情理。 ③设置悬念,引得人们种种猜想,再现了人与人之间猜疑、防范的社会风气。(3)①饱经风霜、落魄肮脏。 ②行为粗鲁,不顾忌他人感受。 ③容易满足、自得其乐、心存善良。(4)观点一:同意。对“我”来说,“他”只是一次偶遇的对象,“我”并未对“他”表现出关心。 ①“我”对“他”落魄的处境只是好奇旁观。 ②“我”对“他”的身份猜疑并感到恐惧。 ③“我”对“他”粗鲁的行为不能接受。观点二:不同意。虽然“他”只是“我”一次偶遇的对象,但“我”有时还是会想起“他”。 ①“我”对“他”的关注更多一些,细致地观察“他”的肖像和动作。 ②“我”对“他”的认识经历了由误解到理解的过程。 ③“我”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最终表明了自己对“他”的感谢和关心。
(1)CD(D项3分,C项2分,E项1分,选A或B项不得分)(2)①倡导从分子水平探索遗传机制和生命本质,引入物理概念来说明生命现象。 ②提出如何用物理学和化学解释在一个生命有机体的空间范围内的时空中发生着的事件这一重大问题,并做出初步解释。 ③给予生物学界一个**的契机,促成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3)①毕生坚信和追求科学的统一。 ②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充沛的创造力。 ③对哲学抱有浓厚的兴趣。(4)观点一:在政治上要有基本的准则,追求人的生存与科学发展的权力。 ①要保持人的平等、自由、尊严和科学探讨所必需的宽松、民主的环境。 ②以自己所能选择的方式来反对迫害和对人类良知的亵渎。 ③无论处于何种境地,始终坚持学术研究,为祖国赢得荣誉。观点二:在科学研究中要具有毕生的信念与追求。 ①毕生追求科学统一,这一信念促使他开拓了新的研究途径。 ②在多个领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成为近乎网络全书式的学者。 ③几乎始终将哲学思想贯穿于科学探索中,毕生为探索人类的最高智慧而跋涉。
A
D
C
略
略
⑦ 东北3省3校第四次模拟 语文作文 小学生为老师打伞 立意为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期末试卷
一、积累运用。(24%)
1、看拼音写汉字。(5%)
dǐyùcuǐcànchèdǐjīngzhànkāncè
()()()()()
2、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写出几个来自寓言的成语。6%
兴国安()排山()海应接不()
完()归赵理直气()衣()楚楚
3、将句子补充完整。5%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誉其矛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4)本学期,课文中的许多人物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_________________的廉颇,有_____________的诸葛亮,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张思德,有________________的李大钊,有_________________的桑娜,有_________________的詹天佑。
4、按要求填空。(8%)
(1)杜甫是唐代的三大诗人之一,本学期我们学了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还在积累运用中学了他的。你课外还学过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诗篇。
(2)你在课外还积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像“日日夜夜”这类的词。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刚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人名言)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怎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二、句子训练。(19%)
1、辨别下面的句子是什么句。(4%)
(1)这个人好像是我的老师。()
(2)时间这么宝贵,我们能不珍惜吗?()
(3)老师,你去过北京吗?()
(4)我背着书包去学校。()
(5)谁让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共产党。()
(6)黄老师耐心地教我写字。()
(7)事情这么紧急,他非亲自去一趟不可。()
(8)他脸上绽开了鲜花般的笑容。()
2、修改病句。(8%)
(1)一阵勇猛的炮火,把敌人坚硬的工事全部摧毁了。
(2)张燕和李纹约定一起在自己家里温习功课。
(3)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
(4)赵强和王刚并肩走着,突然,他碰了他一下,然后他一溜烟地跑了。
3、句子转述。(7%)
(1)将下面的陈述句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战斗才打响五分钟,尖刀排就歼灭了这股敌人。
——————————————————
——————————————————
(2)将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①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不行。
②勾践卧薪尝胆,最后打败了吴王夫差。
(3)转述他人的话。
①爸爸对小坚说:“我今天加班,你到叔叔家吃饭。”
②老师说:“我去过桂林,那里真美。你们有机会也去游览一番。”
③我对他说:“你爸爸今天加班,今晚你到我家吃饭。
三、阅读理解。(17%)
打伞的女孩
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当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两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
1、给下面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上“√”号。(3分)
打量(liánglìang)上浮(fúfóu)兴(xīngxìng)旺
2、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写下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2分)
3、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改。(1分)
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线。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比成。(2分)
5、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因地”在文中指,“制宜”在文中指。(2分)
6、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可以理解为。(2分)
7、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2分)
8、请你为打伞的女孩另写一首新的《带路歌》。(3分)
四、口语交际。(10%)
学校举行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献爱心活动,你准备怎样对妈妈说,请设计一段你和妈妈的对话。(不少于5句)
五、作文(30%)
在你的身边一定有你喜欢的动物、植物或人物,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项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富有真情实感。字数最好不少于400。
⑧ 东北三省小学语文是什么版本
上面抄那个回答是所答非所问。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三年上学期,我读的是最后一本关东教材的语文课。那时我是小学三年级。那时,在81年入学后至83年,学校发放的是两套语文教课书。一套是老师说的关东教材,那上面没有彩图,但是内容多,生字特多,我们学的就是那本;再有一套是人教版的普通教材,那上面有彩图,生字少,但是我们老师不教。
听老师说,他们以前都是用这个关东教材的,现在换成这个教材真不习惯。我就记住这一句话。其它的都忘了。
我看题主问的这个问题,应该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问他父辈的事儿。所以我才回答的。因为在八十年代时全国可能就统一了语文教材,以前各地方用各自的。在网上,我还看到七十年代北京小学专用的小学语文教材。
⑨ 2015考研,想考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育(语文)
东抄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考研考试科目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100分)
③333教育综合(150分)
④885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50分)
其中333教育综合以及885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有学校自己命题,参考书建议如下:
333教育综合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885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当代语文教育学》刘淼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建议备考东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的考生按照以上参考书复习即可。
另外,提醒:东北师范大学原则上招收本科为中文、新闻、历史、哲学、外语、教育专业,除中文外,其他专业均须加试:①现代汉语基础②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