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有湖北省农村义务教师初中语文2017年之前的真题吗因为我在中公旗舰店也没买到试卷
现在网上买的到,去网上买
❷ 考初中老师,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哪里有下载
是的,攻关学习网有下载的,我老师去年我考前推荐的,蛮好,你直接去下载就行。
❸ 各地初中语文教师选调考试小作文
所有的父亲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的爸爸也不例外,但他很怪。
有一次回,我没考好,生怕答爸爸发脾气,可是爸爸看了试卷后,说:“走,我带你去爬山。”我来到山下,就攀登起来。我爬到半山腰,不想爬了,爸爸就说:“学习就像是爬山,不能半途而废,就算是摔倒了,也要站起来……”我仔细地听着爸爸的话,听得有滋有味。
别人家的孩子娇生惯养,爸爸却让我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学着自己做饭...
❹ 在乡镇中学任教初中语文,想考调县城小学语文,有小学教师资格证,以下图片是条件,有资格报名吗
有资格,你初中和小学的岗位是一致的而且你同时拥有初中与小学的教师资格证,根据第6条规定,是有资格报名的。
❺ 求初中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试卷(有答案)谢谢了。
语言文字运用竞赛题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1.第一组:“北”(běi) “白”(bái) “百”(bǎi)
第二组:“塔”(tǎ) “搭”(dā) (字或音错一处扣1分)
2.(1)A.水 B.舟 C.马 D.手
(2)象形 描绘事物的形状或者轮廓 (每空1分)
3.惴惴 瑞 湍 喘 端 揣 踹 (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4.(错字略)岛(错字:少笔画) 酒(乱简化) 瓶、副(别字)
(错字、正字、错因全对得1分,错一处得0.5分,错两处不给分)
5.略 (酌情给分)
6.造型简括,风格朴实,情景隽永,意境深邃。(酌情给分)
二、7.
聚
精
会
神
神
机
妙
算
各
显
神
通
出
神
入
化
疑
神
疑
鬼
心
旷
神
怡
神
出
鬼
没
料
事
如
神
神
采
飞
扬
炯
炯
有
神
丰
神
绰
约
貌
合
神
离
兵
贵
神
速
六
神
无
主
龙
马
精
神
神
采
奕
奕
(错一个扣0.5分,扣完为止)
8.(1)支持 (2)FANS、 追星族 (3)高人 (4)指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意义不大的文字。
9.①句中“在电视里”改为“通过电视”
②句中“航天员”前加“当”
③把“梦想”放到“飞翔”前面
④“改善”改为“提高”
⑤句中去掉一个“不”(每句1分)
10.(5)方明,孙宏听航天员的报告去,你去不去?
(6)方明:“孙宏,听航天员的报告去,你去不去?”
(7)“方明、孙宏听航天员的报告去,你去不?”“去。”
(8)方明:“孙宏听航天员的报告去,你去不?”“去。”
(每句1分,其中标点错一处,该句即不给分)
11.悟空狂奔逐飞船甘拜下风 (酌情给分)
12.略(酌情给分)
13.示例:(1)司马迁:废寝忘食,他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 含垢忍辱,他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 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 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2)曹雪芹:为了一个梦,他忍饥挨寒,孜孜不倦; 为了一个梦,他呕心沥血,笔耕不辍。 一部《红楼梦》,凝结了一个文人的辛酸血泪; 一部《红楼梦》,映现了一个时代的风雨沧桑。 他,创造了文学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3)巴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酌情给分)
14.依次为:《东周列国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桃花扇》、《红楼梦》、《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金瓶梅》、《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今古传奇》、《聊斋志异》、《史记》、《西厢记》、《镜花缘》)(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15.示例:春:①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②江春不肯留行客——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③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④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春晚》 ⑤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⑥小楼一夜听春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⑦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秋: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②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③白兔捣药秋复春 (李白《把酒问月》) ④春半如秋意转迷 (柳宗元《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 ⑤银烛秋光冷画屏(杜牧《秋夕》)⑥清秋燕子故飞飞(杜甫《秋兴八首》)⑦秋草独寻人去后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每句0.5分,诗句、作者、诗题全对该句才给分)
16.示例:我认为网络阅读应该是发展趋势。因为网络阅读具有方便快捷、互动性强、内容广泛等优点,但到目前为止,网络阅读主要还是浅阅读、片断阅读,这一点需要加以引导。 (酌情给分)
17.示例:我认为初中学生带手机上学利多弊少。理由:便于学生与家长及时联系,也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情况,并进行教育。 (酌情给分)
18.(1)这些材料向我们透射出人民子弟兵在灾难面前无所畏惧、百折不挠、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甘愿奉献一切的精神品质。(意思对即可)
(2)解放军叔叔,灾区人民感谢你们,全国人民感谢你们,你们用血肉之躯铸就的“二零零八”抗震救灾壮举,将再次写就中华民族无所畏惧、百折不挠的英雄史诗。(酌情给分)
19.示例:人名:钟奥成 理由:该名字寄托了对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的祝福。(名字要符合男孩名字特点、含有奥运意义)
20.图一:角度:①春草 ②雪中的足迹 ③银燕抖翅,云天逐敌 ④“似曾相识燕归来”或“春燕飞入旧时家”
图二:角度:①盘着的蛇 ②白鹅 ③在乡间盘曲的小路 ④神秘的迷宫(想象合理、中心明确、语言优美、故事完整,字数符合要求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❻ 求各地近期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卷,交初中语文老师同行朋友!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
1、 给加点字注音(2分)
腌渍( ) 自诩( ) 阴晦( ) 凫水( )
2、把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填入表中并订正。( 4分)
人才荟翠 可歌可泣 记忆尤新 无动于衷
相辅相成 大声急呼 眼花了乱 再接再厉
错别字
订正
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4分)
A、春节期间,三峡广场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络绎不绝,热闹极了。
B、“超级女生”播出的那个夏天,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C、刚进入初中,妈妈告诉我一定要不耻下问,多向老师请教。
D、在这所山村小学里,他一干就是30年,全身心地扑在学生身上。他常说:“要有下辈子,还当孩子王”王老师的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那些淳朴的乡亲们。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十三岁的际遇》小作者作采用记叙、议论`抒情、议论相结合的 写法,回忆自己怀念北大渊源,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不断进取`渴望创新的情感。
B、《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作者叙述了“我”童年在平桥村的一段经历,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C、《“诺曼底”号遇难记》将小说高潮按排在全船乘客和船员得救后,哈尔威船长屹立在 舰桥上,随船沉入大海的 感人时刻,目的是 突出他忠于职守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D。《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两则寓言,内容虽不同,但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蠢人。
5、默写诗文名句,并在括号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作家、篇名。(18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_____________》)
(2)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_____________《 十五 夜望月 》)。
(4)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次北固山下 (王湾)(6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归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7、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顶( )(2分)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村的。
8、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想感情。(2分)
(二) 《郑人买履 》(10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尺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9、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 )( )( 2分)
A、a、先自度其足 b、吾忘持度
B、a、至之市,而忘操之。 b、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C、 a、宁信度,无自信也。 b、其剑自舟坠于水(《刻 舟求剑》)
D、 a、遂不得履 b、怡然自得(《幼时记趣》)
E、 a、是吾剑之所从坠 b、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
10、下边句子中,哪一句与“何不试之以足”的句式和语气相同。( )(2分)
A、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B、何事长向别时圆
C、盖一癞蛤蟆也 D、谁道人生无再少
11、翻译句子。(2分)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12、谈一谈这个郑人的思维方法错在哪里(4分)
( 三 )伟人细胞(14分)
①临放寒假的前一天,班里每人发了一套寒假课外读物。查老师在发书前告诉大家,有一套是破损的,他不知道该把那套书分给谁。
②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有的建议摸彩;有的建议每人补贴5分钱给受损的人;
那个善于运算的陈应达还计算什么概率;有的女生则大喊:上帝保佑。贾里听烦了,霍地一下站起来:“分给我吧”。
③其实,那套书只是书脊上檫破一点,属于轻伤,用个纸一包就解决了——这值得大惊小怪地出谋划策吗?
④贾里没想到区区小事却引起大轰动,先是学校广播站立刻广播了这则小故事,紧接着,下午的全校师生联谊会上他被大家选为“今日明星”。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时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人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⑤“看来,我是个普通的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贾里对爸爸说。
⑥爸爸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成大事!”
⑦不过,爸爸又说贾里长大了。至于长大或者不长大贾里不在意,反正他尝到一种很特别的滋味,酸甜苦辣全有。
⑧初一就算结束了,不论它是好是差还是不好不差,贾里都得对那一年道一声:拜拜!
13、 选文画线句反映这些同学什么样的心理?它在文中起何作用?(4分)
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贾里的父亲为什么认为贾里长大了?(5分)
15、“看来,我是个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同意贾里的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作文(40分)
同学们,令人神往的中学生活画卷展现在你的面前,许多陌生同学将与你同窗三年。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理想,希望更多的同学了解你,走进你的内心世界,对吗?那就请你介绍你自己吧!请同学们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尽情表现你个人的风采吧。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zì xǔ huì fú
2、翠(萃) 尤(犹) 急(疾) 了(缭)
3、A 4、C
5、(1)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天下
(2)松间沙路净无泥 浣溪沙
(3)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
(4)但愿人长久 苏轼
二、阅读理解
6、D 7、D 8、思念家乡 9、B E 10、B
11、翻译句子:
等到回来,集市已散,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❼ 初中语文代课教师转正考试试题
【猜想卷】
一、填空题:(共22分,每小题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纬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4._______________,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初中语文教学要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________字。九年义务教育课外阅读总量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字以上。
6.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7.口语交际教学应培养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8. 在初中阶段对阅读教学的评价中,可通过考察学生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9.初中生应掌握的短语结构有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三类。
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11分,每小题1分)
( )12.团结协作作为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其最终落脚点是_______。
A.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B.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C.关心集体,服从领导 D.谦虚谨慎,尊重同志
( )13. 我国《学记》中说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 )14. 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应该是_______。
A.选拔适合于教学的学生 B.培养拔尖人才
C.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D.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 )15.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的三种教学计划依次是_______。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 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C. 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D. 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一名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
A.锻炼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评价法
( ) 17. 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_______。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节 D.自我意识
( ) 1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_______。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前后一样快 D.没有规律
( ) 19. 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_______阶段的特点。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 ) 20. 学生看书时,常常一边阅读一边在重点文字下边划线,这种学习策略是_______。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 ) 21. 对于不敢提出合理要求,不敢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不敢表示自己的不满情绪的学生,比较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是_______。
A.系统脱敏法 B.肯定性训练 C.全身松弛训练 D.示范法
( ) 22. 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是_______。
A.引起学生注意 B.提示教学目标
C.唤起先前经验 D.提供学习指导
三、阅读与问答(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共11分)
让我看着你 (王焕伟)
①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着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里抹眼泪。
②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 我扭过头, 眼泪无声地掉落下来。
③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老衣,可惜还少了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
④ 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
⑤一天,一个女孩子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来了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 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无言以对。
⑥ 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向了母亲。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
⑦泪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态。我知道,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
⑧ 后来,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更重要的一点,她说,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她。从我母亲的身上,她明白: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
(选自《意林》2007年第11期,有删改)
2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共2分)
时间:某一天 地点:我的办公室门口
人物:我的母亲、男孩的母亲和我
起因:我劝男孩的母亲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患者,她不肯,还责难我
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4. 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⑥段划线句子的理解,注意加点的词。(2分)
25.男孩的母亲为什么会从“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变为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写着一变化有什么作用?(2分)
26.文章结尾说“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 “这样的方式”指什么?(2分)
27.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3分)
(二)回答下列各题(16分)
2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怎样的?(4分)
29.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怎样的?(4分)
30.某校班主任发现本班一名女生与别班一男生早恋。因为此事,他一个月内连续扣留了男生写给女生的5封信。在一次班会上,他当众宣读了这些信,告诫女生不要过早谈恋爱,要专心学习。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引以为戒。
请问:这位班主任的做法是否合法?请用相关法律解释。(4分)
31.多角度赏析《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至少要从两方面赏析)(4分)
四、论述题(10分)
32.《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片经典小说。如果你教学这一课,你计划怎样设计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完成这一设计?这些方法的运用怎样体现了新课标的思想?
五、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30分)
33.下面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请为之写一篇教学设计,并结合新课标有关知识为本案例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评析文字。
(1)教学设计(20分)
(2)案例分析(10分
http://wenku..com/view/5fca28eae009581b6bd9eb8b.html 楼上那个并不好 这个才是标准的 另外我说一句 貌似这个考试只是走个形式啊 只要分数差不多就好。关键是你在实习过程中 各个方面的打分情况。一般情况 只要实习的过程中讲的好 转正都没什么问题。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