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2漳州市语文中考试卷答案(第一题填空是济南的冬天)
内容预览:
模拟试卷(一)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5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按要求填空。(以回答正确的5道题计分)
(1)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2)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
(3)臣本布衣,____,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
(4)朋友分别,假如借用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行,似乎过于伤感,如果借用王勃《杜少府三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来表达,则有一种豪迈的情怀。
(5)古人云:“___,行万里路。”
(6)例:你在课内或课外一定学过或读过一些描写夏天的古代诗句,请写出你喜欢的两句。
答:__________。
2、《三国演义》中,周瑜在赤壁大战前夕,想用“火攻”破曹,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是因为冬天缺少东风而发愁病倒,诸葛亮猜中了周瑜生病的原因,在探病时“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__。”以后就用来比喻要做的某件事,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唯独缺少最后一个重要条件。后来,曹操率军攻打东吴的时候,周瑜与老将黄盖定下苦肉计,周瑜故意痛打黄盖,黄盖再去曹操那里诈降,结果曹操上了当,火烧赤壁,大败而走。后人将这一情节凝固成一句歇后语:__。比喻做一件事情,两相情愿。
3、漳州市海峡两岸农业博览会及花卉博览会期间,在人们感受到浓浓的花意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部分游客攀枝摘花、乱丢乱吐等不文明行为令人扫兴。假如你是花博会的志愿者,你会对这些人说些什么,才能礼貌地进行提醒和劝阻?
答:____________
4、漳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文化积淀十分丰厚,目前,漳州市政府正在努力打造“文化漳州”的品牌。现在请你协助完成一份宣传“文化漳州”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下面任务。
(1)这份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写。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
栏目一:点击文化名人
栏目二:遍数名优特产
栏目三:________
栏目四:________
(2)在“栏目一”中,需要介绍漳州籍的文化名人。请从下面备选的漳州籍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介绍他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文学地位、代表作、影响等角度来介绍。
备选文化名人:林语堂 杨骚 许地山 沈耀初
② 2015-2016漳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作文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①脉脉 ②媛 ③椽 ④缘 ⑤夙 ⑥酾 ⑦肄 ⑧膺
2.①风 雅; 比 兴 ②木兰辞 ③乐府双璧
3.①琴(张蕴华)。(1分)伟大理想:做自己,做生活的主人。破束缚,要自由。(1分)②卡西莫多。(1分)
4.①信誓旦旦 ②周公吐哺 ③依依墟里烟 ④齐彭殇为妄作 ⑤渺沧海之一粟 ⑥险以远,则至者少。
5.示例:——人才辈出——出人头地——地动山摇(正确写出一个成语给1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6. ⑴ ① ④ ⑵ ② ③
7.①旁边;② 加高; ③全、尽;④往;⑤告诉;⑥流连往复。
8.①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啊!
②而我也后悔自己随着他们出来因而不能够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25分)
9.①升职;②就;③创作;④责骂;⑤在朝廷上。
10.至谴,市里欢呼,皆袖瓦砾遮道伺之,实由间道获免。
11.因此(百姓)的租税都没有被免除(要点:由是,因此;被动句式)
12.①弄虚作假,阳奉阴违;②趾高气扬,任意陷害;③致力搜刮,残酷迫害。
(各答出一个词语即可)
13.C
14.①王羲之;②新城;③王羲之;④墨池的来历
15.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特别好(精妙),那么,他所取得的这种成就,也是自己用了毕生的精力而取得的啊,而不是天然生成的。
16.本文通过记墨池,说明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是从勤学苦练得来的,并勉励求学者须勤学苦练,专心致志,努力提高学业和道德水平。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鉴赏(10分)
17.C
18.和谐
19.“泻”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幽静优美,将“月光”写活了。“浮”字,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态。
(大意对即可,下同)
20.是比喻。(2分)这样写奇特鲜明,而又形象生动,作者觉得朦胧月色(小睡)“恰是到了好处”,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作者对朦胧月色的特殊感受和喜爱。(2分)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鉴赏(25分)
21.发布里是一个热爱阳光,追求自由与光明的人;自己也是一个热爱阳光,追求自由与光明的人;作者生活的时代和发布里所处的时代是相似的。
22.由于痛恨黑暗的社会和专制的统治,心中十分痛苦;在雨中可以减轻心中的痛苦;在雨中可以洗去心上的尘垢,使自己更能看清前面的路。
23.写“热爱阳光”是表现作者对自由与光明的向往与追求;写“酷爱阴雨”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对专治统治的强烈不满和愤恨。“热爱阳光”(对自由与光明的向往与追求)是“酷爱阴雨”(对黑暗社会、对专制统治的强烈的不满和愤恨)的原因。
24.①发布里为了祖国的自由,而背井离乡,把自己一生献给了自由的事业。可是,理想还没有实现的时候,他就在了异乡。
②雨模糊了作者的眼睛,使作者看不清雨中的现实世界;可是,在雨中作者的心更明亮了,对人生的道路看得更加清楚。
25.不是。作者写“酷爱阴雨”是不是为了抒发爱雨之情,而是借“雨”表现内心的痛苦与矛盾,侧重写社会造成的内心感受;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跌宕起伏,曲折有致。
六、作文(60分)(略)
③ 求2015年漳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答案
想知道吗
④ 跪求2009年漳州市芗城区小学毕业考语文试卷
语 文 部 分(满分为40分)
一、词语练习。(11分)
1、先用“望”组成六个词语,再分别填入下文中:(3分)
凡卡( )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 )。他给爷爷写信,( )爷爷能来接他回家,这是他美好的( )。信寄出后,他整天等待着。半年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信,他很( )。一年后,家里捎来信,说爷爷死了,凡卡彻底( )了。
2、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孙雅说她叔叔是位优秀教师。(换成直接引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那数不尽的枫树,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用上关联词语“不管……都……”,句子意思不能变。)
_____________
(3)、墙壁上,一只虫子在艰难的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是它又一次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
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虫子,感叹的说:“ 。” 另一个人注视着虫子,禁不住叹了口气说:“ 。”
两个人的判断告诉我们(写哲理文句):
。
二、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5%)
1、“苏轼与他的兄弟苏辙情同手足,让后人敬仰。”这句话中的“兄弟”读“xiōng dì”。 ( )
2、指一个人写作才能杰出,所写诗文生动优美,我们可以用“生花妙笔”这个成语来形容。 ( )
3、“无锡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这句话是正确的。 ( )
4、“养育之恩,我怎能忘?”与“养育之恩,我不能不牢记。”意思相同。 ( )
5、诸葛亮、刘备、曹操和武松都是《三国演义》里的主要人物。 ( )
三、阅读理解
亲情(14%)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冷了再说。”老王还在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说完就搁下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拔 拨)过去,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趁 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tì)。
老母亲急了 已经感冒了不是 怎么这么不听话 从小就不爱加衣服 絮絮叨叨的,从他七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 停下):“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呀?”母亲回答道:“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担心 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给北风四起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十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有点发懵(měnɡ)。
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字词,用“~~~~~划出来。(2%)
2、给文中第四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2%)
3、选用文中的词语填空。(3%)
(1)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王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 。
(2)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 。
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 。
4、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2%)
5、你是怎么理解“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这句话的?(2%)
6、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阅读短文之后的感受。(3%)
四、创意习作:(10分)
请你在下面的词语中任意选择三个,创编一则小故事,试着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内容完整,中心突出。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小草、沙粒、水珠、大象、阳光、森林、月亮、小溪
⑤ 漳州市2o16小学语文毕业考作文
我看见另一种高度 沉寂的夜空因皎洁的月光而美丽;平静的池塘因欢快的金鱼而动人;人也专因他的良好品质而属光彩。而他,小雁,就是以他的良好品质走进我的视角。 夜自修给我的感觉是繁忙、不可开支的。今晚的作业实在叫人垂头丧气、无精打采。一不小心,把本子打落在地上。 捡啊捡,眼看只差一本了,或许是因为手太短吧,够不着。只有小声地对小雁说:“小雁,能不能帮我把作业本捡起来——我够不着。” 小雁,一个身高仅一米四十厘米的男生。是我们班身高最小的男生。头发向两侧张开,犹如盛开的花儿。眼睛大而发亮,鼻子高而隆起。可最有趣的,可要数他的嘴巴了——小而撅起。平时我和他很少交流,但从第一次接触,我便猜测他是个和善、平易近人的人。当然,这都是猜测。 他微微地笑,点了点头,小心翼翼的...
⑥ 漳州三年中考试卷及分析语文
一、试卷特点 1、注重知识积累,培养语文素养。 试卷的积累与运用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 ①、积累运用的题型相对固定。背诵默写、口语交际一直是必考题。背诵默写一直采用7选5的模式,体现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②、近两年来,“名著阅读”题目的呈现方式为选择题和简述题,这一点值得关注。选择题选项内容覆盖面广,有助于考查学生对多部名著的掌握情况。简述题注重要求学生对重要情节、细节的把握,有利于引导学生熟读名著。 ③、综合探究题目――“傩”文化富有地方特色,图文兼备,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侧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提炼信息的能力,所选材料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 ④、文言文比较阅读着重考查课本中常见文言实词、句子的理解,即使是课外词句的考查也属于课内文言文知识点的迁移。 2、紧扣时事热点,关注地域文化。 本份试卷紧扣时事热点话题,内容涉及网络博客(口语交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傩”文化)。网络博客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整份试卷地域特色鲜明,善于利用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如对“傩”文化的综合探究和阅读文材料《德远堂的文化特征》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有利于开发地方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 3、立足文本知识,重视理解探究。 阅读选文典范,难易适中,富有生活气息。在阅读的选材上重视选文的思想性、时代性及浓郁的地方特色,讲求选文的文质兼美。如:现代文阅读《德远堂的文化特征》、《洁净之莲》,让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乡”和“做人”的教育。 试卷的命题注重文本的理解,从词句理解、内容概括到文章分析、问题设计意在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尊重文本,强调个性的理解和感悟。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和感悟,注重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评价,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引导,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放飞心灵、张扬个性的平台。有利于引导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考查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与此同时,命题的设计也能体现出对学生平时掌握答题技巧方法情况的考查。 4、倡导真情实感,彰显人文关怀。 本份试卷从形式到内容等方面都彰显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无论是默写、作文,还是字体的设计和提示语,都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心灵成长的实际需要,使试卷透露出浓浓的人文情怀。诗歌默写的选答、名著的选答、以及二选一的作文形式都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性化关怀。 另外,整份试卷设题都采用了第二人称——你,营造了学生与命题者对话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激发学生答题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答题充满信心。 写作能力方面,命题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扩展学生视野。二选一的作文形式更给学生提供较广阔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写作的文体、题材和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表达,抒发真情实感。 二、命题评价 1、背诵默写部分缺少对现代文背诵文段的考查。近几年来的中考试卷都忽视了对考生现代文背诵的考查,11年的这份中考试卷也不例外,这必将会对学生学习背诵现代文精彩段落产生消极影响。 2、自漳州中考语文试卷取消听力部分以来,积累运用部分的内容和模式一直显得较为简单固定,变化不足,很多以前听说能力部分的知识点(如词语理解辨析、语段内容的概括、根据情境回答问题等)都被遗弃了,这是近两年中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失误,缺少变化、创新较少、命题内容相对狭隘死板。 3、今年名著考查的内容和难度还是比较合理的,广、细而不深、不难,考查的都是名著里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主要情节,不会过细过偏,片面追求细节。 4、综合探究题和阅读能力题第二题(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都是漳州地域文体。重视地域文化是近几年来漳州中考语文试卷的一大特色,只是在命题的内容和模式上似乎正遭遇瓶颈。一是材料难找,二是命题形式较为固定单一(综合探究和阅读能力)。 10、11年中考阅读能力的地域文化都是以说明文阅读的形式出现的(09年是记叙性散文),其他两道阅读能力都分别是文言文和记叙性散文,缺少对议论文的考查。算上09年,漳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能力已经连续三年没有考查议论文。笔者认为,对于地域文化试题的命题,形式可以更加灵活,而不是只拘泥于综合探究和阅读能力;或者阅读能力的地域文化可以变换多种文体,比如议论文。笔者甚至设想,能不能将地域文化植入到写作能力部分,这应该是一个新鲜大胆的尝试,但绝不是不可行的。 另外,地域文化因地而异,漳州所辖县区文化各有差异,考生了解掌握的程度也各有不同,若是只考一个县区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势必会造成对其他县区考生的不公平。笔者的认为,是最好能设计“无差别地域文化试题”,即让每个县区的考生都有所了解,都有话可说。 所以,如何做好中考语文漳州地域文化的命题,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命题者必须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 5、近几年来,对于文言文的考查,漳州中考语文试卷一直是采用课内课外比较阅读的模式命题的,这是一个亮点。但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比较阅读,就必须体现出比较和迁移。09、10两年的中考试卷这方面做得都很好,但11年的这份试卷在这方面却不够突出。拓展还好,但比较不足。乙文考查的内容较少,功能性大大削减。 三、对12年中考命题方向的预测 1、积累运用的内容和题型模式基本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2、名著阅读的命题会继续保持深、广、细的考查思路,但情节的考查应该还会是作品里的主要和重要情节。要注意名著放以阅读能力去考查的可能性。 3、综合探究和阅读能力依旧会是地域文化栖身的模式。 4、议论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应该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了。 5、写作能力部分命题作文(包括命题和半命题)和材料作文应该还是会分别平分半壁江山。作文命题依旧是按照“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出发,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总的来说,12年中考语文命题的方向和模式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仍然会秉承近两年的命题传统,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关注时事热点和地域文化,贴近学生学习生活,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四、试卷的导向作用及教学建议 试卷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切合学生及教学实际,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1、对“积累与运用”教学的引导。要重视学生对古诗文背诵、名著阅读和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积累,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引导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有意识地进行资料卡片的制作和名言名句以及词语的积累和摘抄,有意识地运用归类的方法,将积累的材料(比如名句)进行梳理,进行比较式的学习记忆。扎实训练,加强实际运用,日积月累,切实提高语文能力。 2、对“综合探究”教学的引导。“综合探究”是中考的重点、难点所在,要从中考涉及的常见题型入手,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以参考改造,分专题训练,总结规律,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去关注社会生活,去关注时事热点,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自我,让学生懂得“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3、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引导。既要针对各种文体特点有的放矢训练,又要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有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在扎实的训练中提高阅读欣赏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答题方法和技巧的教授与指导,强调答题的规范性,以提高答题效率。 4、对“地方课程”教学的引导。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关注地域文化,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关注家乡的历史、人文,关注家乡的民俗风情等方面,热爱周围的人、事、物,热爱漳州。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去阅读《闽南日报》或其他一些漳州地方杂志里面的一些生活类文章和与地域文化有关的内容。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相关的题目来激发学生兴趣,适应此类题型。 5、对“作文”教学的引导。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引导学生学会用真文字抒发真性情,培养积极情感和高尚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①、要求学生多积累,学习他人的长处。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看电视新闻,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多翻阅近几年中考的优秀作文,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 ②、学会选材,表达真情实感。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③、注意书写规范整洁。不乱涂鸦,只有这样,优秀作文才不致于被阅卷老师所忽视。 6、强化备课,加强交流,通力合作,收集资料,掌握动向,紧盯中考。 总而言之,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善于利用教材,不要受到教材的限制,要善于开发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学习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完成由量变以质变的超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