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2015安徽会考语文试卷

2015安徽会考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2020-12-22 03:31:59

『壹』 天津市语文会考2015作文题

朋友就是彼此一来种心灵的感应自,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感悟.你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背影、一个回眸,朋友都会心领神会,不需要彼此的解释,不需要多言,不需要废话,不需要张扬,都会心心相印的.那是一种最温柔、最惬意、最畅快、最美好的意境.
朋友是一种相伴.
朋友就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彼此相扶、相承、相伴、相佐.她是你烦闷时送上的绵绵心语或大吼大叫,寂寞时的欢歌笑语或款款情意,快乐时的如痴如醉或痛快淋漓,得意时善意的一盆凉水.在倾诉和聆听中

『贰』 2019安徽高中会考试卷语文卷重点题是什么

去中考网查一下就知道了,很方便的,都是图片形式有水印这边复制不过来,给你一版些语文提高的技巧吧。

课外权阅读是提高中小学学生语文水平的主要手段。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巧妙的构思、出新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他们真的是见多识广,一点也不比大人逊色。

『叁』 安徽会考 语文 文综 只有选择题的分 能过吗

不能

『肆』 两道语文会考题

1D对文化遗产应重视,怎么可能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2A破坏秩序,打乱秩序C政治常识的教育和培养学生D耳目一新和先例重复。

『伍』 语文高考试卷会考什么全列举出来!

选择题1.字音字形2.标点符号3.正确使用词语4.病句5.修辞6.句子连贯7.文学解析。填空8.文言文阅读9.古诗评析与默写7.文学阅读8.小作文(有的地方没有)9.大作文

『陆』 安徽省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大概会考那几篇

这个难上加难。个人觉得你把文言文的题型弄清楚了就不是很难答题了。高考的文言文比平时的文言文要简单很多。从我个人经历来说。

『柒』 跪求这几年高中语文会考卷

北京市2006年春季高中语文会考试卷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品茗
A.桎梏(gù) 畸(jī)形品茗 一曝(bào)十寒 刚愎(bì)自用
B.塑(suò)造 炽(chì)热 瞠(chēng)目结舌 一蹴(cù)而就
C.发酵(jiào) 愤懑(mèn) 如火如荼(tú) 秣(mò)马厉兵
D.潜(qián) 伏 筵(yán)席 面面相觑(qù) 垂涎(yán)三尺品茗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品茗
A.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作为民族良心和品质的旗帜而受到人们祟敬。
B.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乳交溶,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强烈地感染着读者。
C.厦门因承诺将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办成一次非羸利的会议而获得了最多的选票。
D.这部传记,以独特的笔触、朴实醇厚的语言为世人展示了将军们鲜为人知的人生境遇。品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品茗
①鲁迅那一篇篇如匕首投枪般的杂文至今仍显露着 的思想锋芒。
② 品茗是可以杀人的。中国有句老话叫“人言可畏”。
③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但是,现在想起来,他内心深处还感到 。
④他心烦意乱,意志消沉,经常独自 街头。
A.锋利 流言品茗内疚 流连 B.犀利 流言 歉疚 踯躅
C.锋利 谎言 歉疚 踯躅 D.犀利 谎言 内疚 流连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时下,田园风光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很流行,满足了人们走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

B.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
冰的人大失所望。
C.本届影展表现出参赛者对民俗摄影的深刻理解,参赛作品的题材从日常生活习俗、人物
服饰到节庆活动应有尽有,真是蔚为大观。
D.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
无可厚非的。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胡子
A.海豚是海洋世界里最聪明的动物,它们有着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与人类非常
友好。
B.我国80年代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办,被誉为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
C.“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
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从而使旅游者望而却步。
D.在中国,计算机五十年代就在军事领域里应用了,但是,它成为一种各个领域广泛使用
的工具,还是最近二十来年的事。
6.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胡子①病痛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最残酷、最强大和最无情的敌人
②它从人刚刚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人们的脚步
③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人类一大半“正常死亡”都可以避免
④病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敌人
⑤与这样的敌人战斗,人类自身的意志、毅力和高贵性才得以展现
A.①⑤④③② B.②④①⑤③胡子C.④②③①⑤ D.①②④③⑤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1]罔,捆蒲草,织履,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窃说
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受粟。
胡子有间,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见晏子,曰:“夫子将
焉适?”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北郭骚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
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胡子
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焉。吾闻之,养其
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2]而从,造
于君庭,求复者[3]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今去齐国,齐必侵矣。方见国之必侵,不若
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其友因奉托而
谓复者曰:“此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又退而自刎。
胡子景公闻之,大骇,乘驲[1]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
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注释:[1]罘(fú),捕兽的网。 [2]笥(sì),一种容器。 [3]复者,负责通报的
人。 [4]驲(rì),一种车。
7.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夫子将焉适。 B.吾说晏子之义。
C.盛吾头于笥中。 D.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
8.文中划线的下列句子,表示被动意义的一项是
A.过北郭骚之门而辞。 B.造于君庭。
C.齐必侵矣。 D.请而反之。
9.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婴之亡,岂不宜哉。 B.方见国之必侵。
胡子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 晏子见疑于景公。
C.吾将以身死白之。 D.因谓其友曰。
险以远,则至者少。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达“舍生取义”的一组是
①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 ②见疑于齐君,将出奔 。
③养其亲者,身伉其难。 ④方见国之必侵,不若死。
⑤其友因奉托而谓复者。 ⑥请以头托白晏子也。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反映了晏子关心百姓疾苦的胸怀。
B.北郭骚“辞金受粟,”表现了他孝顺母亲但绝不贪心的品格。
C.北郭骚因晏子是国之栋梁,且帮助过自己,决心以死为晏子辩白。
D.晏子两次感叹“不知士”,都反映了对不了解北郭骚之义的愧疚。
三.(12分,每小题3分)
胡子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15小题
桥的运动
胡子桥是种固定建筑物,一经造成,便屹立大地,可以千载不移,把它当作在面标志,应当是
不再准确不过的。《史记·苏秦列传》里有段故事:“尾生(人名)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
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他们所以约定在桥下相会,就因为桥是不会动的,但是,这里所
谓不动,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微动,它却和万物一样,是持续不断、分秒不停的。
车在桥上过,它的重量就使桥身变形,从平直的桥身变为弯曲的桥身,就同人坐在板凳上
,把板凳坐弯一样。板凳的腿,因为板的压迫,也要变形,如果这腿是有弹簧的,就可看出,
这腿是被压短了。桥身的两头是桥墩,桥上不断行车,桥墩就像板凳腿一样,也要被压短而变
形。把板凳放在泥土上,坐上人,板凳腿就把人的重量传到泥土中,使泥土发生变形。桥墩也
同样使下面的基础变形。桥身的变形表示桥上的重量传递给桥墩了,桥墩的变形表示桥身上的
重量传递给基础上,基础的变形表示桥墩上的重量传递给桥下的土地了。通过桥身、桥墩和基
础的变形,桥上的一切重量就都逐层传递,最后到达桥下的土地中,桥上的重量终为地下的抵
抗所平衡。物体所以能变形,是由于内部分子的位置有变动,也就是由于分子的运动。
胡子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使桥梁整体发生震动。此外,桥还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
中,桥是要摆动或扭动的;就是在冷暖不均、温度有升降时,桥也要伸缩,形成蠕动。桥墩在
水中,经常受水流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就有摇动、转动和滑动的倾向而在地基中发生移动。
此外,遇到地震,全桥还会受到水平方向和由下而上的推动。所有以上种种的动而引起的桥的
变形,加上桥上重量和桥本身重量所引起的变形,构成全桥各部的总变形。任何一点的变形,
就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
桥是固定建筑物,所谓固定就是不在空间有走动,不像车船行走。但是,天地间没有完全固定
的东西,桥 的平衡只能是瞬间现象,它仍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
形式。
12.根据文意,对“桥是不会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桥不会移动,处于完全静止的状态
B.桥在有重车疾驰、巨浪冲击时是岿然不动的胡子
C.桥上无车无人,只有本身重量时,它不发生变形
D.桥小动、微动不止,但人们察觉不出桥在空间的变化
13.文中用“人坐板凳”的比喻,要说明的一项是胡子
A.桥是一定承载量的,超过承载量就要引起变形
B.建筑桥梁要保证质量,所用材料要符合科学的弹性系数
C.车在桥上驶过时,桥上的一切重量逐层传递到桥下土地中
D.桥像板凳,桥墩像板凳腿,所以桥能承重
14.下列对桥的运动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桥墩就有摇动、转动和移动胡子
B.桥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会发生摆动和扭动
C.受水流压迫和风浪打击,桥墩在地基中发生移动
D.在冷暖不均、温度升降时,桥会伸缩,发生蠕动胡子
15.下列对本文中心的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桥在重力作用和各种外力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形
B.桥 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桥的运动就是桥的存在形式
C.桥的平衡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瞬间现象
D.桥任何一点的变形,就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
第Ⅱ卷(共105分)胡子
四.(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
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
胡子西藏的天,天天都是蓝的。
天天,天蓝,白天黑夜地“蓝”着地球之巅的人们。
我头顶的蓝天,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它当然是无声的,一只鸟便可以划破它的宁静。天,
把心情蓝得很高,很畅,像天边的经幡,随着风的节奏而摇曳。
胡子天天,天蓝,像一块蓝丝绒,把全部答案裹起来,让人们以各种姿势在天底下猜测它为何
蓝得让人生疑。你常常会看到,有人满腹狐疑地盖上相机镜头,说:“我不相信天能蓝到这种
地步。”也有人一下飞机,抬头就会问:“西藏的天干吗这么的蓝呀?”
我说:“当然是因了你的远道而来。你一定会爱上它,对吗?”
“但是你必须回答我,它干吗如此的蓝?”
胡子是呀,天之蓝总得有个答案吧。
我习惯地将两手放入衣袋,望着湛蓝湛蓝的天,紧张地思虑,让腾起风暴的脑海去筛选一
个最精确的解答,一时感觉满眼全是正确答案。稍顷,一切又恢复了静止。抬头望天,天还是
那么蓝。丝毫没有哪怕是微乎其微的变化。面对无限的蓝,瞬间,想好的答案又全部消失了。

多数时候,我们会刻意去找寻一个完美的答案,以便对自己和对方的疑问做个解释。可实
在是困难。初来西藏的人时常会为诸如天为什么那么蓝等问题冥思苦想而导致大脑缺氧,反不
能轻松享受天然风光的美丽。所以你不必过分去深究太多问题,在你抵达之前,西藏的天就这
么蓝,在你离开之后,它还将依然蓝下去。我在西藏看了八年天,只求与蓝共度,以免亵渎了
天天天蓝的纯洁和真诚。
反过来,我倒想问你了:天蓝点儿有什么不好呢?天天天蓝,多么美好的生活呵,难道你
还担心它这样蓝下去不是件好事?难道你真不知地球原本就是一个蓝色星球?我不否认天空的
不同色彩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情绪,特别是成都那座成天灰得一塌糊涂的城市,灰得十潮湿,潮
湿把小伙们潮得一个个细皮嫩肉,看上去很“白”。严格地说,这就是自然的作用,它很容易
左右一个人的审美视野,感觉习惯,心理情绪,思想态度,影响着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制约
着人的生活状态。
天天天蓝,与谁都无关;天天天蓝,与谁都有关。人在天下看天,天在天上看人,俯瞰着
天底下悲欢离合的戏剧表演,包容着大千世界的纷纭变幻。
我常常爬上大地的阶梯,看见闪电划过天边,雷声惊走天的睡眠,一丝忧蓝之情裸露心底
,我想去看看天——
天天,天还蓝吗?
请不要问我。
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准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通过对西藏天之蓝的赞美,集中论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B.西藏的天是在远道而来的人的眼里才变得“如此的蓝”。
C.文章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天是否能永远这么蓝下去的隐忧。
D.初来西藏的人大脑缺氧,是对“天为什么那么蓝”等问题冥思苦想所致。胡子
E.本文潜藏着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深入思索。
答:【胡子】【胡子】
17.为什么有人一下飞机就会问“西藏的天干吗这么的蓝”?对人们所提问题,作者给出了怎
样的回答?(4分)
答:
18.文章倒数第5自然段中用了三个色彩词,请根据文意解释它们含义(4分)胡子
(1)“蓝”:
(2)“灰”:胡子
(3)“白”:胡子
19.文章倒数第4自然段中,作者说:“天天天蓝,与谁都无关;天天天蓝,与谁都有关。”
通观全文,用自己的话回答下面问题(6分)
(1)为什么说“天天天蓝,与谁都无关”?
答: 胡子

(2)为什么说“天天天蓝,与谁都有关”?
答:

五.(15分)
20.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6分)
闻 雁 韦应物胡子 寒 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
这两首都是抒发 胡子 。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答:

21.将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5分)
胡子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1]驾君车者罪至刖[2]。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
往夜告之,弥子矫[3]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
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胡子注释:[1]窃,私下。 [2]刖,砍掉双脚的酷刑。 [3]矫,假传君命。
(1)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本试题由《品茗》的胡子提供
(2)忘其口而念我

22.在横线上默写原句(4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本试题由《品茗》的胡子提供,闻道有先后,本试题由《品茗
》的胡子提供 ,如是而已。(《师说》)
(2)移船相近邀相风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本试题由《品茗》的胡子提供 胡子 ,本试题
由《品茗》的胡子提供 。(《琵琶行》)。
六.(12分)
23.用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概括以下一则新闻的要点(3分)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
的恒星,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开宇宙形成的初期。这颗恒星被编号为HE0107—5240,其罕见之处
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 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本试题由《品茗》的胡子提供24.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3分)
拥有巨大市场的某电子集团,在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沉重打击
如雪上加霜般作用于今年以来已经不景气的世界信息产业时,也不能不做出裁员的反应了。
改为:胡子

25.请另选一物进行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
6分)
原作: 雨 伞
你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
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
却湿透你自己。
仿写:

七.(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水,滋润万物,是生命之源;
暴雨倾盆,江河泛滥,也会带来灾难。
水,看似柔弱,却能把坚石滴穿;
汇成洪流,更可穿峡破谷,一往无前。
水,演绎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流淌着古往今来多少悲欢。
……
请以“水的联想”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本试题由《品茗》的胡子提供

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语文标准答案

高考命题组 2003-1-16 《品 茗》

一.(18分,每小题3分)
品茗1.C 2.D 3.B 4.B 5.C 6.C
二.(15分,每小题3分)
品茗7.C 8.C 9.A 10.D 11.D
三.(12分,每小题3分)
12.D 13.C 14.A 15.B 品茗
四.(18分)
16.(4分) C E品茗
品茗17.(4分)因为人们想用这个问题表达对于西藏天之蓝吃惊的感受(如答因为远道而来
的人从没有见过这么蓝的天,也对)。刻意寻找答案反而妨碍了对自然的享受,所以不必过分
去深究。
品茗18.(4分)(1)纯净的空气和天空(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或自然的本来面目)
(2)不纯净的天空(或灰色的情绪,或不愉快的情绪)
(3)日照不足的肤色(或苍白的肤色,或原始生命力的欠缺)
19.(6分)(1)天之蓝是天本来具有的面目,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天之蓝影响着人的生活,也受人的活动的影响。
五.(15分)20.(6分) (1)五言绝句 思乡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 (2)雁是候鸟
,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
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21.(5分)(1)弥子吃桃感到特别甜(译为“弥子吃到特别甘甜的桃子”也可以)。没吃完
就把它献给卫君(译成“舍不得吃完而把它献给卫君”也可以)。
品茗(2)不顾自己口味的满足却想着我(译为“因为一心想着我,竟忘记桃子已被自己咬过
”也可以)。
22.(4分)(1)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
品茗(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六.(12分)
23.(3分)德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24.(3分)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沉重打击了全球的经济,它使今年以来已不景气
的世界信息产业雪上加霜,拥有巨大市场的某电子集团也不能不做出裁员的反应了。
25.(6分)
七.(60分)
26.(60分)

『捌』 安徽省肥东县2016会考语文古诗文

我执笔,用寂寞的文字怀念他。

『玖』 我是安徽的高中生,会考成绩如下。语文A,数学D,文综A,理综C,英语C,计算机C。

不清楚你那里是什么情况啊。沈阳大概是这样。只要各科成绩中没有D的话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会考成绩只是在自主招生的时候给面试官一个参考。如果你不打算走自主招生的话是不影响高考的。

阅读全文

与2015安徽会考语文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