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常州市武进区小学语文教师编制是考中考卷还是高考卷啊
去年的招生简章上说的是教育学、心理学、新课改以及专业知识,不考中高试卷
㈡ 2015年常州市小学阶段学业质量抽常规抽测试卷六年级语文一短文龙应台给儿子的
人类那只剩下楼房,什么都不会再油然而生了,
所以我们不能在对大自然界进行破坏,要进一步的向保护自然界的大门走去,去倾听,去感受,什么才叫做保护,什么才是文明。
在一个阳光明媚,鲜花盛开的日子里,一位年仅八十多岁的老太公,身子沉重得连起床都需要许久,在一面饱经风霜的面庞中,可以看出这位老爷爷大概经历了许多事情,在几颗早已被虫蛀得十分难堪的牙齿中,可以看出这位老爷爷的不拘小节,身上穿着一条冰寒刺骨的衣裳。他慢吞吞地走在一条森林小径中,突然,看到了一些易拉罐,他停下了脚步,立即把它捡起,然后放入垃圾桶里,整整衣裳,在想别的地方走去。当这位老爷爷走去后,一辆小轿车开了过来,看到地上如此的洁净,没有丝毫的果皮纸屑,心里非常的高兴;一只年轻的国家领导人走过这条小道时,看到地上没有动物排除的新陈代谢物,还闻到了夹在小道两旁的鲜花的芳香,心里感到非常的高兴;一只抱着自己孩子的野生动物路过此地,看到这条小路没有山地的弯曲崎岖,没有荒漠的一寸泥沙,心里的鲜花油然而生。
倾听和感受下这个场景,如果我们都能做到如此伟大的事情,那整个大自然界还愁什么,那美国也不会到别的星球去勘探,去发现,去探索
㈢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检测 高三语文
谁有答案,快发给我啊,在线等网络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㈣ 苏教版初一常州语文试卷期末在线
初二语文试题 2005年1月
命题人:陆文跃 审稿人:潘克勤 姚芙梅 曹介梁 张立成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四)
得 分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共12分)
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人与环境”单元中的课文,为你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你将倾听大自然的呼声,qiǎn 责愚氓的恶行,kǎi 叹智者的无nài ,从而作出明智的jué 择——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
2.根据要求默写。(8分)
①“ , 。”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句中没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
②写出杜甫《望岳》中你最喜欢的两句诗: , 。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钱泳《治水必躬亲》)
3.名著阅读。(2分)
19世纪后期,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 撰写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作品中 (故事概述)是你最喜欢的一次历险过程。
得分 评卷人 (二)运用(共7分)
4.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在后面的横线上再补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你有权憧憬未来,但不应忘记眼前的责任;
你有权争取成功,但不应以牺牲他人为代价;
仿句: , 。
5.请用规定的符号修改下面的表扬信(至少修改4处,不得超过6处)。(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表 扬 信
金常中学,
贵校初二(3)班学生利用双休日走进社区,宣传回收费电池,并每家每户上门回收旧电池。他们这种“宣传环保,清洁家园”的精神和热情十分可贵,要求贵校一定要在升旗仪式上对初二(3)班学生进行大力的夸奖。
2004年12月5日
金常街道工委
得分 评卷人 (三)综合性学习(共6分)
6.通过对“汉字”专题的探究学习,你一定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加深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请你从“汉字的历史”、“汉字的特点”、“汉字的功能”、“汉字的文化价值”和“汉字的艺术价值”等几个方面中,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谈谈你对汉字的认识。(2分)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探究结果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材料一:一个人活了72岁,他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3年,工作14年,读书3年,体育锻炼看戏看电视看电影8年,饶舌4年,打电话1年,等人3年,旅行5年,打扮5年。(这是平均数) ——摘自《人生宝鉴》
材料二:每个生命都是普通的,有些基本需求是不能不维持的。不要指望时间是公正的。时间对珍惜它的人和不珍惜它的人都是不公正的,时间对自由人和监狱的犯人也无公正可言。时间的含金量,取决于生命的质量。 ——摘自《读者》蒋子龙《时间》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幽径悲剧》一文中的选段,完成8——13题。(共18分)
①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③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④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⑤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8.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
9.选文第③段中写道“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句中的“这样”指的是什么?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3分)
10.在作者的心目中,幽径的这棵古藤是真、善、美的代表,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分)
11.“幽径悲剧”仅仅是指幽径中的一棵古藤萝被砍断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12.作为一种植物,古藤萝本是不会哭泣的,然而第⑤段中却说“听到古藤的哭泣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13.目睹曾经生机勃发的藤萝,面对现在在空中摇曳的藤萝枝,面对人类的现在,畅想人类的未来……你认为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面对生命呢?(3分)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共15分)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
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不明,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40亿年前,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
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你看,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14.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5.文章对“月亮的起源”提出了三种推测性学说。请根据文中提供的天文学信息,分别做出解释。(3分)
(1)“俘获说”(地球的妻子):
(2)“同源说”(地球的姐妹):
(3)“分裂说”(地球的女儿):
16.文中关于“月亮起源”的推测性学说,都未能成为科学诊断,因为它们虽有合乎逻辑的推测依据,却也存在不合逻辑之处。请以“俘获说”为例作概括说明。(4分)
合乎逻辑的依据:
不合逻辑之处:
17.对文章中说明的“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三种学说,你最认可的是哪种学说?请简要说说理由。(2分)
18.语言风趣又不失准确,是本篇说明文的突出特点。请你分别举例说明。(4分)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19—22题。(共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下见小潭。(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③怡然不动。( ) ④皆若空游无所依。(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21.第二段中写的是游鱼,实际上也是在写潭水。请用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潭水和游鱼的特点。(2分)
22.请把这两段文字中表明作者心情愉快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得分 评卷人 (四)阅读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选段,完成23—24题。(共4分)
得西山后八日,寻(沿着)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姆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高耸仰卧),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qīn 高耸) 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23.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24.这段文字在描绘景物方面很有特色,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就这方面作一些点评。(2分)
得分 三、作文(共30分)
25.生活——一本哲理性大书,它告诉我们,人不可以有傲气;它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理。它有许许多多的知识和人生哲理等待着我们去体会、去探索……
请以“生活告诉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②不少于500字。
题目:生活告诉了我
㈤ 跪求常州小学五年级上期中语文数学历年试卷!!!无论第几年!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西旸小学五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8分)
1.在-8,3.5,+1.2,-29.8,1,89,-107,0中,正数有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2.一个的百位、个位、百分位上的数都是5,其它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______,读作______.
3.把0.4、0.405、0.045、0.054、0.50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__.
4.在横线里填上“<”、“>”或“﹦”.7.7______6.963.2______3.020.098______0.5.
5.在□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六、解决问题(30分)
28.强强家在少年宫的北边400米处,记作+400米.现在他从家往南走了8分钟,每分钟走60米,8分钟后他所在的位置可以怎样表示?
29.图中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求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0.有一个梯形果园,上底是40米,下底是80米,高是30米.如果每8平方米栽一棵树,那么这个果园一共能栽多少棵树?
31.如图是一块长方形草地,长是20米,宽是12米,中间有两条石子路,一条是底是2米的平行四边形,一条是2米的长方形.求草地的面积.
32.一瓶油连瓶重3.4千克,用去一半后,连瓶还重1.9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
33.一根4.8米长的竹竿直插入水池中,竹竿的入泥部分是0.4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0.8米,池水深多少?
"解决问题“29和31题未找到图,还请见谅
㈥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常州市潞城小学的
五(上)语文期末试卷
2012、、
一、听力(10%)
1、听写词语。(3%)
-------------- -------------
2、听短文,完成练习。(4.5%)
有两个孩子,一个想当------- ,是因为 ------- ,一个喜欢 --------- ,想当 ------- 。不幸的是,想当音乐家的孩子, -------- ;想当美术家的孩子,-------- 。孩子们十分伤心,埋怨 ------------ 。
有位老人听见了,对耳聋的孩子说:“-------- 。”对失明 的孩子说:“ --------- 。”他们听了老人的话,后来终有所成。
你从这两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中学到了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的启发。(2.5%)
--------------------------------------------------------------------------------------------------------------------
二、阅读理解(25%)
--------------
一条小青虫在青草堆里边爬变叹息 唉 我怎么这样丑陋呢 这时飞来一只美丽的金龟子 浑身金光闪闪 像(初升 初生)的朝阳 金龟子见了小青虫吓一跳 呀 这是什么小丑物 我可不愿和你在一起
望着飞走的金龟子,小青虫伤心地流下眼泪,心想:你金龟子也不是生下来就这么美丽的,你也蜕皮好几次以后,才有现在这样好看的外表。我只要努力,也能做到的。
于是,下了决心的小青虫,整天伏在叶子上,嘴里吐出一缕缕的柔丝,把自己的身体紧紧裹住,一动也不能动,非常痛苦。不久,它又懊悔起来:“哎,真是作茧自缚,何苦呢?从前的我不过丑些罢了,可现在一动也不动,一切活动都受到了(束搏 束缚)。”但又转念一想:没有现在的痛苦,我又怎么能从丑陋变为美丽呢我一定要坚持住。只有忍受住现在的痛苦,才能换来未来的美好。
经过痛苦蜕变后的小青虫,果然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了,张着两片斑斓的彩翅,自豪地在百花园中翩翩起舞……
小青虫蜕变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要在生活中取得任何事情的成功,必须具备(坚定 艰定)的意志,经过艰苦的磨炼;缺少坚强的信念和毅力,成功就不会到来。小青虫在认识到自己很丑的同时,不自卑,不气馁,凭着坚定的信念重塑自我,虽然在难忍的痛苦中懊悔过、动摇过,但最终它还是以顽强的(毅力 屹立)战胜了困难,是自己取得了成功。
1、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2%)
2、给这篇文章取一个题目。(2%)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
(1)作茧自缚:-----------------------------------------
(2)重塑自我:-----------------------------------------
4、(1)你觉得文中的金龟子美吗?为什么?(3%)
------------------------------------------------------------------------------------------------------------
5、用一句话概括文章。(2%)
------------------------------------------------------
6、你觉得由小青虫蜕变而成的蝴蝶美吗?为什么?(3%)
------------------------------------------------------------------------------------------------------------
7、从小青虫蜕变成蝴蝶的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生活实际来谈。(4%)
------------------------------------------------------------------------------------------------------------------------------------------------------------------
8、从“坚定、伤心、懊悔、坚持、美丽”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
------------------------------------------------------------------------------------------------------------------------------------------------------------------
9、生活中你碰到过像小青虫这样意志坚定的人吗?你想对他说什么?(2%)
------------------------------------------------------------------------------------------------------------
三、积累与运用。(30%)
1、补充完词语。(4%)
万里海( ) ( )经风霜 ( )而不舍 无( )之谈
2、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用“---”画出来,并改正。(6%)
金壁辉煌( ) 东施郊颦( )
守株代兔( ) 穿流不息( )
济济一堂( ) 神态安祥( )
3、判断正误。(8%)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是反问句。
( )
(2)“高尔基在意大利的小岛上修养”可缩写成“高尔基在小岛上修养”。 ( )
(3)孔子姓孔,《三国演义》中的孔明也姓孔。 ( )
(4)唐诗、宋词、元歌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 ( )
4、根据课文内容及自己的积累完成填空。(10%)
(1)“茅檐低小”让我们知道--------------------,但“醉”和“相媚好”又分明是我们感受到这对老夫妇----------------------。
(2)9岁那年,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却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这是因为-----------------------------,所以恩科西在南非举行的国际艾滋病大会上说:------------------------------。
(3)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
---------;有的---------,----------……根据上文,再仿写一句:---------------------------。
(4)法布尔的衣袋里可能装有:---------,----------,-----------,-----------……
5、口语交际。(2%)
象鼻山在那座城市?你对这座城市了解多少?请简单介绍。
----------------------------------------------------------------------------------------------------------------------------------------------------------------
四、作文。(35%)
话说古代《西游记》中的孙大圣孙悟空与猪八戒在天宫里闷得慌便腾云驾雾,来到了2020年的地球。孙悟空还是那么神通广大、猪八戒还是那么傻帽吗?请展开想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㈦ 2006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帮你下载好了,如下: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 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24分)
(一)(共11分)
1. 燃 摧 愈 挽(2分。答对两个得1分。)
2.(1) 欲辨(辩)已忘言;(2)直挂云帆济沧海(3)潮平两岸阔。(4)落红不是无情物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分。一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
3.略(3分。成语使用得当1分,内容符合原作1分;语言表达流畅1分。)
(二)(共13分)
4.修改参考:(1)删去“由”;(2)句②中可将“100%的疗效”或“药物的依赖”或“新型药物”后的逗号改为句号。把“取得了100%的疗效”改为“有显著的疗效”,或在“是目前”前加上主语“该药”类,或把“患者服用2至3个疗程即可基本恢复”调至“药物的依赖”之后。(3分。改对一处得1分,若有其他改法,只要正确合理亦可得分。)
5.例:英雄教师殷雪梅,瞬间壮举铸师魂(感神州)
6.略
(三)(共5分)
7. 参考答案:指日本用颠倒黑白、抹杀事实等手段来篡改教科书,以掩盖罪行、美化自己,从而达到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和更高的政治地位的目的。(4分,“手段”1分,“目的”2分,语言表达1分。)
二、(共46分)
(一)(共6分)
8. 不设统一答案。例:当东方/露出/鱼肚白,当天上的花/终于/凋零,看哪,/一滴滴晶亮的/白露,人间的星星/泪珠儿/盈盈。理由:每句三次停顿,读来有节奏感,能体现诗歌的音乐美;把重音标在动词和形容词上,强调了星星消失,花儿承露的形态变化,渲染了诗中的悲剧美。(3分,节奏划分1分。重音不独记分,与理由阐述能自圆其说2分。)
9.略
(二)(共12分)
10. 表示行天之道和行三之法;“三公”“九卿”等;古代礼仪;表示尊重;时空算数;“三思而行”(3分,每2空得1分。符合要求即可。)
11. 不设统一答案。古代汉语中长用音同或音近字代替另一个字,可能是通假字。又“衅”古有“祭祀仪式”意,可从“仪式”上推测。还可从校对印刷传抄上考虑。(3分,推测合理2分,语言流畅1分。意对即可。)
12.句①是在算数中的运用,表数量多;句②表“行天之道”或数量多;句③表“行三之法”,用于营建制度。(3分,每句1分。意对即可。)
13.参考答案:择生与择死;生与死选择;生的(得)伟大,死的(得)光荣;两种生死观……(2分,能紧扣生与死即可)
(三)(共16分)
14.夏日:历尽艰辛经受磨练;秋天:酸苦交加收获人生;冬日:冷静反思检点自我。(3分,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15.(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不可能有谁来帮你走完,不管着条路多么艰难,都要靠自己去开拓。(2)想通过脱离实际的幻想去谋求事业的成功是完全不可能的。(4分,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6.作者对材料中的人物持肯定(赞成、赞赏、赞同)的态度。因为作者认为“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3分。态度1分,理由2分,意思对即可。)
17.不设统一答案。要点:充满艰辛,付出巨大,收获不多,充实无悔。(3分,每点1分,得满3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18.开放题。(3分。视内容是否深刻、语言是否通顺以3、2、1给分。)
(四)(共12分)
19.(共同)乘车;追击;战胜;倒下。(2分,答对两个得1分。)
20.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2分,意思对即可。)
21.参考:公鼓之,鲁师士气已竭。(2分,意思对即可,可用现代问回答。)
22. 不设统一答案。(2分,合理解释“鼓”和“作”的意思各得1分。)
23.(4分)
(1)第一次与“锐卒勿攻”吻合,第二次与“佯北勿从”吻合。(2分,一点1分)
(2)要打败敌人,必先保存自己。(2分,意对即可。)
三、作文(50分)
一类卷:45-50分,中心明确,记叙生动形象,议论有独到的见解,结构精当,语言流畅。
二类卷:39-44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3-38分,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具体,结构尚完整,语言尚通顺。
四类卷:26-32分,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具体,结构欠完整,语言欠通顺。
五类卷:25分以下,无明确的中心,无具体的内容,结构紊乱,文理不通。
说明:
1.关于中心。全文内容只要与“有个好心情”有关,都视为切题,符合要求。能联系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指在记叙或议论中能渗透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经历和见解等等),都应视为切题,符合要求。如果在拟题后又走题,不得进入二类卷。
2.关于文体。除诗歌外,写各种文体,都属符合要求,各种文体之间也无优劣之分,必须一视同仁。但必须按选定的文体要求进行写作。
3.关于语言。全文没有明显的语病,应视作语言流畅;有1-2句病句,可视为语言通顺;有3句以上(含3句)病句,可判为语言尚通顺;有5句病句,应判为语言欠通顺;有6句以上(含6句)病句,则判为文理不通。
4.评分时,突出语言要求,兼及其他各项,以3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好文章要敢于打高分,同时严格控制四、五类卷。出现3个不重复的错别字,扣1分,错别字扣分不超过3分;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
5.没有拟写题目,或照搬话题,扣2分。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扣2分。
6.关于文面加分。文面整洁,字迹清晰,酌加1分;文面整洁,字迹端正,酌加2分;文面整洁,字迹优美,酌加3分。(如能用规范的符号修改,不视为卷面不整洁。)此项加分一律由复核组操作,凡加满3分者,须交阅卷组长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