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后答案

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后答案

发布时间:2020-12-21 17:58:28

Ⅰ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题答案

大唐王朝国力空前强盛,国家从长期分裂复归于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获得了充分发展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朝廷在各方面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确立了以诗赋取土的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对仕途的垄断,使大批有才华的寒门子弟脱颖而出,最终创造了唐代文学的空前繁荣 。有唐一代作家作品数量之多,成就之高,影响之大,都是前未曾有的。 唐代诗歌堪称一代文学标志,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初、盛、中、晚各期都名家辈出,大家纷呈。诗歌创作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的男女老少,《全唐诗》收录的诗人就有两千余家,诗作近五万首,而实际远不止此数。 初唐时期,宫廷诗歌承齐梁余风,流行靡丽软艳的“上官体”诗。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和稍后的陈子昂,上承汉魏风骨,力扫齐梁宫体诗颓风,使唐诗开始由宫廷走向社会,由艳情转向现实,由靡靡之音变为清新健康的歌唱。同时的宋之问和沈佺期在诗歌的形式上也做了大胆的探索,他们共同为唐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史称盛唐,这一时期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和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上承陶渊明、谢灵运而别开生面。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收在《辋川集》中的五言绝句,如《鹿柴》、《辛夷坞》等,善于将绘景状物与阐发禅趣相结合,意境幽美,艺术精妙。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为代表的边塞诗人,诗风刚健。韵味深长,唱出盛唐强音。高适的《燕歌行》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七言歌行体诗,描绘雄奇的边塞风光和艰苦的军旅生活,或悲壮浑厚,或奇逸峭拔,都是唐代边塞诗的佳篇。李白与杜甫是古今诗坛的“双子星座”。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史称“诗仙”。如《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无不显示了诗人独特的情感色调和艺术个性。杜甫诗歌号称“诗史”,风格沉郁顿挫。他用诗歌创作抒发了忧国忧民之心,象《三吏》、《三别》这样的诗歌,实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一系列重大的事件,最负盛名。那些优美写景述怀诗,也不忘忧国忧民,如《登高》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Ⅱ 谁有《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的总结,要详细的。

咳咳。。
我悄悄给你发。。
肥水不留外人田。。

Ⅲ 步步高同步导学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配.人教版 选修 丛书主编:王朝银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的答案

第一课。答案

Ⅳ 语文选修 文章写作与修改 课后习题答案

复制对应考试题的题目,然后粘贴到 手电校园,公z号,系统会自动返回答案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试题

这本书说来实话,如果平常积累源多,预感不错的,应该是很容易过的,但是,反之,就有点危险,我们老师说这本书的补考率都是挺高的,,,一定要把书上的例子都记住,很重要!!!
http://www.ks5u.com/shiti/s.asp?e=3&q=语言文字应用
这里挺多的,搜一下就有了,看看吧!^_^!

Ⅵ 高中优化设计 语文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 字之初 答案

秦始皇统一汉字(以“马” 、“安”两字为例) 由繁趋简 汉字书法欣赏——张旭 ——毛泽东 明哲保身 冷眼旁观 如鱼得水 行 书 汉字书法欣赏——王羲之 《兰亭序》 《丧乱帖》 《乐毅论》 王羲之“鹅”字 龙 寿 汉字书法欣赏——颜真卿 《多宝塔碑》 《颜勤礼碑》 《寒食帖》 无涯 天道酬勤 * 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林杜刘孟 神话传说——仓颉造字 相传古时候没有文字人们用结绳记事。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统一华夏之后,命仓颉造字,仓颉受鸟兽蹄印的启发,仔细观察各种事物特征,终于造出了山河湖海、日月星云、花鸟草虫等许多汉字,从此中国有了文字步入文明社会。 实际上文字是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从开始的画图记事,到画图示意,最后慢慢从图画演变成文字。 汉字的造字方法 许慎 《说文解字》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描摹事物的形状)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文字由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 号来表示某个词)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的象形字或指事字合成 一个新字)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类属的部件 组成的新字) 象形 特点: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所要表达物体的 轮廓、特征,使人一看就能了解字的意义。 象形字是最早的造字方法, 属于独体字。 人、口、日、月、山、水、衣、目 耳、石、田、火、车、牛、马、鹿 虎、象、鸟、鱼、雨、贝、果、龟 泉、卵、首、虫、舟、燕、门…… 返回 指事 朱、本、末、未、刃、中、寸、天、左、右、立、王、亦、上、下、白、甘、三…… 特点:多为抽象事物,而无具体形象可画,所以往往是在象形字上加上象征性符号来表示。属独体字。 返回 会意 兵、看、集、伙、尘、双、轰 秉、初、伐、戍、休、告、哭 步、品、难、林、信、劣、卡 忐、忑、舀、甭、孬、歪、终 泪、既、即、几、祭、解、鲜 益、友、匠、淼、磊、森…… 特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而成,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属于合体字。 苗 采 囚 从 林 用“会意”造字的方法时,还有一种“叠罗汉”的方式,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形重叠起来。 一“木”是“树”,两“木”成“林”,三“木”成“森”; 一“火”是“火”,二“火”成“炎”,三“火”成“焱”; 一“水”是“水”,三“水”成“淼”; 一“石”是“石”,三“石”成“磊”; 一“车”是“车”,三“车”成“轰”; 一“鱼”是“鱼”,三“鱼”成“鱻”; 一“羊”是“羊”,三“羊”成“羴”; 左形右声:梭、蝗、河、惜、胸、材 江、证、骑、秋…… 左声右形:攻、颂、削、剥、瓢、故 鹉、雌、期、顶、欣…… 上形下声:管、露、爸、芳、崖、宵 界、晨、草、宇、花…… ——最能产新字的造字法 上声下形:架、裳、慈、斧、贡、 忿、膏、凳、煎、盲… 内形外声:问、闻、闷、辩、辫、 班、斑…… 内声外形:阔、阖、、围、阀、街 圆、匾、裹、进、病…… 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字分别属于哪一种造字 方法? ①休②亦③明④闱⑤涉⑥森⑦睛⑧型 ⑨裹⑩阕 (①③⑤⑥会意,②指事,其余为 形声)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周代 秦代 汉代 汉魏形成 通行南北朝 小篆 统一后 大篆 统一前 草书 行书 商代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是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由于它是以记录占卜之事为主的,所以又被称为“卜辞”、“契文”;又因为最早是在殷墟(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已收集到的甲骨文单字约有四千多个,其中一千多字可以释读。这种文字已较完备,但是有许多字的笔画和偏旁尚未完全定型。周朝早期也有少量甲骨文出土。 ——甲骨文 甲骨文 汉字的演变 金文,是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这种文字前期字体与甲骨文相近,有的还保留了早期图画文字的痕迹;后期与小篆相近。已收集到的金文单字有五六千个,多半可以释读。金文的形体结构比较成熟,周朝的金文铭辞有的一篇长达五百字。 ——金文 大盂鼎(西周) 汉字的演变 小篆,是秦朝通行的文字,又称“秦篆”。战国时期,中国各地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对文字加以整理和简化,在“大篆”(又称“籀文”,春秋战国间通行于秦国)的基础上,规定了一种标准字体,这就是“小篆”。秦朝的这一统一全国文字的重要措施,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篆书 大篆 小篆 汉字的演变 隶书,是汉朝通用的文字。始于秦未,沿至三国。又称“汉隶”、“佐书、“八分”等。早期的隶书保留了一些小篆的形迹;后来波磔的笔法增多,这成为隶书字体的一个显著的特点。隶书的出现,为后来的楷书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就是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 ——隶书 隶书 汉字的演变 楷书,是汉朝未年开始出现,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通行到今天的一种字体。楷书点画形态丰富,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由于它的形体端正,笔画平直,足为楷模,所以被称为“楷书”,又叫“正书”、“真书”。历代许多书法家都是以楷书闻名于世的。 ——楷书 楷 书 汉字的演变 草书大约始于汉朝初期,早期的草书是书写隶书时的快捷变体,称为“草隶”,后来又叫“章草”。汉末以后,脱去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的痕迹,形成一种笔势连绵回绕、偏旁相互假借的“今草”。唐朝时还出现了一种笔画更加放纵、难以辨认的“狂草”,现在一般所谓的草书指的是“今草”。 ——草书 草 书 汉字的演变 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三国和晋朝以来流行。这种字体写起来比楷书便捷,又比草书易于辨认,所以很受群众喜爱,行书中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但是很难有一个截然分开的界限。 ——行书 *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语言文字应用《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Ⅶ 金版教程 2011-2012 语文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 答案

5441

Ⅷ 语文选修 语言文字运用 78页 第三题

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直言--打开天窗说亮话,一丘之专貉-天下乌鸦一般黑,饮水属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咎由自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独眼龙看书--一目了然,懒蛤蟆--痴心妄想,灯芯织布--枉费心机,老和尚--东拼个西凑,眉目上挂炮仗--迫在眉睫,车碗里看着锅里--贪得无厌,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越俎代庖,三天打鱼两天洒网--一曝十寒。

Ⅸ 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知识点急求呀

第一课 走进汉语的世界
第一节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1.现代汉语语音特点:(1)每个音节都有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2)音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
2.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1)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2)词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3)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3.现代汉语语法特点:(1)词没有形态变化(2)虚词重要而丰富(3)语序的作用重要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
第一节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
1.直音法:“直音”就是用一个字直接给另一个字注音,找来的这个字的读音要跟被注音的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
2.反切法:“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
3.声母:指位于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
4.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a o e i u v ai ei ui ao ou iu ie ve er 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
第三节 迷幻陷阱
1.误读:读半边,多音字,方言音
2.异读:一是读书音和口语音的分歧造成,二是受方言影响。
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1.诗歌的分类:(1)类型上:古诗,律诗,绝句(2)格律上:古体诗,近体诗。
2.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同韵。这里的韵指韵脚字的韵腹,韵尾,和声调的平仄都相同,不管声母和韵头。
3.平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4.对仗:格律诗不但上下句的字数要相等,而且相对字的意义、词类、平仄也要一一相对,这就是对仗。
5.诗歌的对仗类型:“工对”对仗用词词类,意义相同。“宽对”同类的词相对。“借对”一个词的甲义,同时借用它的乙义与另一联中的词语相对。“串对”前后两句意义相连。
第三课 神奇的汉字
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
1.分类: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
2.基本样貌: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第三节 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1.笔画:横、竖、撇、点、折
2.笔画组合:(1)笔画彼此分离(2)笔画和笔画相连接(3)笔画和笔画相交叉
3.笔画顺序: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去后封口。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第二节 同义词
1.同义词在词义上的差别:词义范围大小的不同,词义轻重的不同,词义侧重方面的不同。
2.用法的差别:(1)适用对象不同(2)搭配关系不同(3)词类和功能不同
第四节 熟语
1.分类:惯用语,歇后语,谚语
2.特点:结构上有固定性,意义上有整体性,各有特殊形式。
第五课 言之有理
第二节 复句和关联词
1.联合关系的复句:有并列、选择、递进、连贯、解说关系的复句
2.主从关系的复句:有因果、目的、转折、条件、假设、让步关系的复句
3.联合关系复句中的关联词:(1)并列复句中:也、又、还、另外、同时、同样。也...也...,又...又...,既...也...,一面...一面...,不是...而是...(2)选择关系复句中:或者...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3)递进复句中:而且,并且,何况,况且,甚至,不但...而且...,尚且...何况...(4)连贯复句中:就,便,才,于是,然后,后来,最后,随后,接着,跟着。
4.主从关系复句中的关联词:(1)表因果:因为...所以...,既然...那么...,因此,因而,由于,以致,之所以...是因为...(2)表目的:为了,以便,以免(3)表转折:虽然...但是...,尽管...还...,可是,却,不过,但是,但(4)表条件: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5)表假设:如果...就...(6)表让步:即使...也...,再...也...
第三节 修改病句
病因: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
第四节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双关,对偶。

阅读全文

与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后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