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语文
(答题时间:60分钟)
一. 基础知识。(0.38)
1. 看拼音写词语。(0.08)
zhāo pá mí máng
( ) ( )
yí dòng mǐn ruì
( )( )
méng lóng wéi gān
( ) ( )
zhuàng liè háo mài
( )
2. 照样子,各写三个词语。(0.09)
动静: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葡萄灰: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光十色: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将词语与它们的正确解释用线连起来。(0.06)
(1)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惊涛骇浪
(2)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 脱口而出
(3)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惊天动地
4. 照样子,改句子。(0.06)
例:你们不能这样做。
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
(1)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按照学过的内容填空。(0.09)
(1)《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写的是邱少云同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事迹。
(2)《挑山工》一课中“我”的“不解之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山风雪路》一课中的老吕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二. 阅读能力。(0.60)
(一)记忆积累(0.12)
先按要求写出课文原文,再按要求填空。
(1)偏坐金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就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_。我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0.14)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 》。(0.02)
2. 这段话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___________________。(0.06)
3. 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0.06)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森林是绿色的宝库(0.16)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假如没有森林,地球将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 根据短文内容,任选下面一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0.04)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只要……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对的画“√”,错的画“×”。(0.06)
(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较说明的方法。( )
(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假设说明的方法。( )
(3)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
3.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0.02)
4. 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概括地写出来。(0.0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购买上帝的男孩(0.18)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有的说没有,有的嫌他在捣乱,都不爱搭理他。
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邦迪喜出望外 将饮料抱在怀里 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 一进病房 他就开心地嚷道 叔叔 我把上帝买回来了 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普鲁进行会诊。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普鲁的病。
帕特普鲁出院时,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帮他把钱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他原来是某公司的董事长,退休后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
帕特普鲁听后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人不在,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普鲁接到了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他拿着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0.02)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给第四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0.03)
3. 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言。(0.02)
4. “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6)
5. 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0.05)
【试题答案】
一. 基础知识。(0.38)
1. 看拼音写词语。(0.08)
zhāo pái mí máng
( 招 牌) ( 迷 茫 )
yí dòng mǐn ruì
(移 动 ) ( 敏 锐)
méng lóng wéi gān
( 朦 胧 ) ( 桅 杆 )
zhuàng liè háo mài
( 壮 烈 豪 迈 )
2. 照样子,各写三个词语。(0.09)
动静:开关 彼此 上下
葡萄灰:茄子紫 梨黄 草绿
五光十色:千奇百怪 成千上万 五颜六色
3. 将词语与它们的正确解释用线连起来。(0.06)
一连三,二连一,三连二
4. 照样子,改句子。(0.06)
例:你们不能这样做。
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
(1)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
淤泥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2)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
文尔内看到主人倒下,怎么能不发疯似的扑到凶手身上呢?
5. 按照学过的内容填空。(0.09)
(1)《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写的是邱少云同志在我军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严格遵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挑山工》一课中“我”的“不解之谜”指的是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走的速度却并不比游人慢。
(3)《深山风雪路》一课中的老吕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人。
二. 阅读能力。(0.60)
(一)记忆积累(0.12)
先按要求写出课文原文,再按要求填空。
(1)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2)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周总理。
(二)(0.14)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白杨》。(0.02)
2. 这段话中写了风沙、雨雪、干旱、洪水。
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地震、泥石流。(0.06)
3. 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0.06)
(1)高大挺秀 (2)生命力强 (3)适应力强
(三)森林是绿色的宝库(0.16)
(地球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巨大的绿色宝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一亩森林每天生产的氧气能满足65个人一天的需要。森林能吸收有害物质,一公顷的柳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森林能防止水土流失,20厘米厚的表土层,如果被雨冲刷干净,林地需要57.7万年,草地要8.2万年,耕地是26年,裸(luǒ)地只要18年。森林能涵养水源,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的雨量,5万亩森林的储水量,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假如没有森林,地球将会有450万个物种灭绝,洪水将泛滥,沙漠将不断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大大恶化,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 根据短文内容,任选下面一个关联词语写一句话。(0.04)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只要……就
小红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体育成绩也特别棒。
2.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对的画“√”,错的画“×”。(0.06)
(1)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比较说明的方法。(×)
(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假设说明的方法。(×)
(3)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3.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0.02)
4. 森林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概括地写出来。(0.04)
答:森林的作用有制造氧气、吸收有害物质,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没有森林就会物种灭绝、洪水泛滥、沙漠扩大,生存环境恶化。
(四)购买上帝的男孩(0.18)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有的说没有,有的嫌他在捣乱,都不爱搭理他。
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普鲁进行会诊。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普鲁的病。
帕特普鲁出院时,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帮他把钱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他原来是某公司的董事长,退休后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
帕特普鲁听后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人不在,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普鲁接到了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他拿着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 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0.02)
喜出望外:因为意外的惊喜而感到高兴。
2. 给第四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0.03)
3. 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言。(0.02)
略
4. “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叔叔的病很重,很难治好。
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吃了能治病的奇妙东西。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人们的爱心。(0.06)
5. 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0.05)
答:文中的小男孩拿着1美元硬币到处去买上帝和那个老人出钱救了邦迪的叔叔而不图感谢让我感动,因为他们能说明人们都是有爱心的。
祝你成功!!!!!!!!!!!
Ⅱ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A卷)
班级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看拼音,写汉字。
mào wū rǔ guī jǚ
外()()()
fù jì diànèhào
天()()()
二、比一比,再组词。
蹄()梁()禽()谣()
啼()粱()离()摇()
三、在正确的读音上打勾。
1、猛然间,一个浪头吞没了老汉。(mò méi)
2、炮弹在您的身边爆炸,您倒在血泊里……(pō bó)
3、我站在骆驼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jiáo jué)
4、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zhòng chóng)
四、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杯()车()不()代()势()可()
1、写出两个“千”字开头的四字词:()()
五、给下面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
六、请根据要求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改为反问句)
2、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3、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七、我是小医生,一定能治好它们的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1、他们迈着轻快的步子担着沉重的货物在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
2、武松是我国古代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
八、请把下列的诗句、名言、对联等补充完整。
1、地满红花红满地,。
2、少年易老学难成,。
3、归来饱饭黄昏后,。
4、你的座右铭是:。
九、在本学期1—4单元的课文中,哪个主人公最让你喜欢,为什么?不少于50字。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细读《桥》选段,回答问题。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拖)出一个小伙子,(骂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祭”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3、你能从文中找出全村人爱戴老汉的具体表现的句子吗?
4、假如你就是被揪的小伙子,此时此刻你会对老汉说什么呢?
5、文中的哪些话使你感动的?用“”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6、假如你就是被救的一位村民,在老汉的坟墓前,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以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用“—”画出写母亲表情的句子。
2、按要求改写句子,意思不变。
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
“把”字句:
“被”字句:
3、母亲每一次开完家长会都对儿子说“假话”,说说母亲这样做的理由。
4、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5、默读划双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儿子听了母亲的话心里会想什么?
6、仔细读读最后一句话,联系全文想想:妈妈悲喜交加,她“悲”的是:
“喜”的是:
7、儿子哭着没有把话说完,请你发挥想象,结合课文内容,用“是您……,
是您……,是您……”这个排比句式把儿子的话说完。
8、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第三部分:习作
一、小练笔:写信封
杨红是上海市新闸路170号楼405室的一名小学生。(邮政编码:200040)
张华是北京市海淀区3号楼601室的一名小学生。(邮政编码;100085)张华和杨红本来是一对好朋友,现张华想写一封信给杨红,可是信封却不会写,请你帮他写一个信封。
二、作文。
题目:我得到了______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等,把题目补充完整。450字左右。
(2)通过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B卷)
班级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读拼音,写汉字。
chān fú huò huàn dī yín páo xiào xiè méi wǔ rǔ
() ()() () ( ) ()
二、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好(hào)客似(sì)乎蒙(měnɡ)古包咀嚼(jué)
B、清平乐(lè)亡(wánɡ)赖剥(bāo)皮系(jì)铃铛
C、应(yìnɡ)声暖和(hé)情不自禁(jìn)没(mò)腿深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抚摸天崖翠色欲流巾飘带舞
B、幻稚纺碍绞尽脑汁随心所欲
C、盗贼出息面不改色安居乐业
D、销烟祭奠同归于进势不可当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不是……而是……因为……所以……宁可……也不……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只有……才……
1、()草原里的河水十分清澈,()从远处看就像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
2、在洪水到来之际,老汉()牺牲自己,()让一个老百姓受到伤害。
3、我童年时的发现()没有科学根据,()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严峻严格严厉严肃
1、老师()地对同学们说,我们一定要()要求自己。
2、饥饿威胁着我们。在这样()的形势下,我浪费粮食的行为受到了老班长()的批评。
五、从括号内选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划上“√”。
1、五千多名孩子聚在路边,他们(热烈 热心 热爱)地鼓掌,欢迎瑞恩的到来。
2、这件事发生得很(偶然 猛然 突然),谁也没有意料到。
3、老班长的行为(激动 激励 激烈)着战士们。
4、听到小金花的妈妈牺牲的消息后,战士们都哭得很(痛心 伤心 悲痛)。
六、根据要求变换句子。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改成反问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我们迈着轻松的步子和愉快的心情来到公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
(5)学校的花草池里有一块牌子,上边写着“禁止摘花踏草”,可是同学老师看了很不舒服,你能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把牌子上的警示语换一下,使大家变得乐意接受吗?试试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6)喂,到阳光小区坐几路公交车?
用上礼貌用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七、填空。
(1)《舟过安仁》的作者是___朝诗人_________,诗句___ ___ _____,
_______ ___。”写出了渔船小童的调皮。
(2)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 、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指的是《三国演义》、《》、《》、《》,王熙凤是《》中的人物。
(4)本学期所学的课文你最喜欢的一篇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课文中的人物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一幅你积累的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6)写一句你积累的名言或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八、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并完成填空。
蒙汉情深何忍别吾将上下而求索
地满红花红满地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黄河万里沙天涯碧草话斜阳
路曼曼其修远兮天连碧水碧连天
当看到同学浪费时间,不好好学习时,我会用本册书中学过的这句名言:“ ” 来教育他们。
九、第一至第四单元中,我们学过五首古诗(词),我能把我最喜欢的一首默出来。
___ __
_____________ _ ,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_____________ ____。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么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1. 这段话选自课文《》。
2、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这段话中写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_________ 、 _________。
4、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
(1) 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
5、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a.外貌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6、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的写法,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 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一次
马路旁的行(háng xíng)人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简直还没满一周岁。
他长着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猛烈),而且信心十足。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缘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又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啧了啧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舞、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道。
终于,孩子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小胖脸同时(裂开、绽开)了笑容。
“好一个登山者!”胡子爷爷幽默地说。他又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开头有困难,但坚持就能胜利。祝贺你成功!”
1、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读音和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失败()后退()消耗()容易()
3、“坚持就能胜利。”改为反问句是:?
4、概括写出下面四种人的态度:
(1)老奶奶的态度:
(2)妈妈的态度:
(3)小姑娘的态度:
(4)胡子爷爷的态度:
5、你从“小孩学步”这件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6、你也经历许多第一次,如:、,其中最令你难忘的是第一次因为。
第三部分:作文
我最_______的一个人。
写一个人,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你对他的感激、钦佩、怀念、愧疚……先想好写谁,写他(她)的什么事,然后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要求: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
Ⅲ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选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线。(3分)
阻挠(náo ráo) 勉强(qiǎnɡ qiánɡ) 厌恶(wù è)
喷香(pēn pèn) 称心(chèn chènɡ) 倔强(jué juè)
二、看拼音写词语。(5分)
jùn qiào chún shú qīng miè hǔ pò cán fèi
( ) ( ) ( ) ( ) ( )
三、按要求填空(2分)
“朝霞透过山峰,阳光泻满山谷。”这句中的“透”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除部首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找字母()。“透”字在字典中有几种解释:①通过,穿透;②暗地里告诉;③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④显露。在这个句子里应选择第()种解释。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词。(11分)
1.()急跳墙车水()龙画()添足
()肠小道万()更新 声名()藉
2.认真对成功正如马虎对()
微笑对高兴正如流泪对()
点头对同意正如摇头对()
3.()的表演飞快地()发出()
()的湖面欢快地()完成()
()的草地一遍一遍地()增加()
4.老师()关心我们的学习,()关心我们的生活。
李刚()刻苦学习,()成绩优秀。
[积累运用]
五、按要求写句子。(1+1+1+2+2=7分)
1.科学是改善人类生活最伟大的动力。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
改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困难面前,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骄傲”的不同词义造句。
①(指不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很自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句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分)
1 .经过大家的耐心帮助,使我认识到自己的缺点。
2. 昨天中午刮了一天的风。
3. 我们小队实施并制定了暑假计划。
七、补充下列句子。(6分)
1.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行清泪为思亲。
3.知不足者好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学过的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 下列人物是你学过的哪篇课文中出现的?
军需处长《 》 福勒《 》 贝多芬《 》
诺贝尔《 》 孙膑《 》
2.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______升起来。_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____________。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____________。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___________________。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九、阅读《跳水》中的片段,回答问题。(2+1+2+3=8分)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部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写出孩子追赶猴子时的动词。
2.用“ ”画出能说明当时情况危急的句子。
3.想像当孩子获救后,大家会怎样说呢?
4.船长的 、 、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向他说些什么?
十、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作答。(1+2+1+2+2+2=10分)
秘 密
①有一天,一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讲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②他7岁,上小学二年级。他有一双非常水灵的大眼睛,乌黑的、不谙(ān)世事的、清澈的眼睛。凝视他的眼睛的时候,老师常常会有一种错觉,以为那里面正含着眼泪,像一潭水似的,晃动着,但不涌出来。
③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只有菲薄(fěi bό)的退休费,祖孙两人有了吃的就没有穿的,总有一样要凑合。“这个孩子特别懂事。一个小男孩呀,你们不能想象他有多么细腻的内心世界。”
④朋友感慨着举了一个例子:小学生的作业本通常都是用得很快的,用不了多久就要买新的。没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有一次,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吧,所有的同学都在操场上玩,只有他,嗫(niè)嚅(rú)着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老师一支铅笔。他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样了。”
⑤当老师的朋友对我说:当时我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脸特别圣洁。你知道吗?那种天使一样的小孩子,充满了对世界的悲悯(mǐn)和谅解。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我拿过了那支铅笔,我说,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我一定用只有我们俩能看清楚的符号来批改你的作业。孩子特别开心,跑出教室,冲进同学当中。此后,有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老师真的用铅笔给他改作业,而且悄悄地告诉他:“如果你都做对了,老师只写上“优秀”两个字,擦的时候也好擦了。”这样,孩子一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老师和他一直共有着这个秘密。
⑥过了几个月,孩子的生日到了,老师买了整整100个小学生常用的作业本给他。老师说,这是对他作业一直优秀的奖励。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在序号前面画“√” )
菲薄: (1)微薄(指数量少、质量次) (2)瞧不起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有疑义 B.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没有疑义
C.只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
3.短文第( )和第( )自然段围绕“秘密”具体写了一件事。
4.短文写谁与谁之间的秘密?“秘密”的内容是什么?
5.短文主要描写了小男孩的语言、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表现了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6.想象小男孩长大以后又见到这位老师,他会说什么?(写几句连贯的话)
[语文实践]
十一、用简要的语言介绍泉州的一个旅游景点。(4分)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 习 作 ]
两题任选一题(30分)
1.小学生活中,写作业几乎是同学们天天必做的事,因而,围绕着“作业”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生。请你以“作业”为线索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 情感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② 书写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不少于400字。
2.题目:我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
要求:
① 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 通过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一、共3分,每选对一个得0.5分。
náo qiǎnɡ wù pèn chèn jué
二、共5分,每写对一个字得0.5分。
俊俏纯熟轻蔑琥珀残废
三、共2分,每填对一个空得0.5分。 辶 7 T ①
四、共11分,每填对一个空得0.5分。
1. 狗马蛇羊象狼
2. 失败 痛苦 反对
3. 略
4. 不仅……还……因为……所以……
[积累运用]
五、共7分,1—4小题每写对一句得1分。5小题写对得2分。
1. 科学是动力。
2. 略
3. 在困难面前,我们怎能不迎难而上呢?
4、5、 略
六、共3分,每改对一句字得1分。
1. “经过”和“使”删掉一个。
2. “中午”删掉。
3. “实施”和“制定”调换顺序。
七、共6分,每写对一句字得2分。
1. 白铁无辜铸佞臣
2. 一寸丹心图报国
3.耻下问者自满
八、共11分,每填对一个空得1分。
1.丰碑 放弃射门 月光曲 最后的辉煌 田忌赛马
2.水天相接的地方 微波粼粼 洒遍了银光 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卷起了巨浪 朝着岸边涌过来
[阅读理解]
九、共8分。
1.追赶喊放开张开走取(每找对3个得1分)
2.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画对得1分)
3.想象表达略(想象合理、表达清楚即可得2分,)
4.机智、冷静、勇敢(填对一个得0.5分);感悟表达略(表达清楚、合理即可得1.5分)
十、共10分。
1.⑴(画对得1分)
2.B (选对得2分)
3.④ ⑤(填对一个得0.5分)
4.老师和这个小男孩的秘密。秘密是老师用铅笔给小男孩批改作业(意思答对即可得2分)
5.动作、神态;善良、懂事(填对一个得0.5分)
6.略⑶
[语文实践]
十一、共4分。表达清楚,能写出一个泉州旅游景点的名称及主要特点即可得满分。表达不清楚或主要特点没写出来,酌情扣分。
习作评分标准(供参考)
1.表达的意思清楚,内容具体,描写准确生动,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基本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7-30分)
2.表达的意思清楚,内容较具体,描写准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错别字少,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4-26分)
3.表达的意思较清楚,内容还具体,描写基本准确,语句较通顺,条理也比较清楚,在字词、标点符号使用方面基本正确。(21-23分)
4.表达的意思基本清楚,内容不够具体,描写基本准确,语句基本通顺,条理也比较清楚,字词、标点符号错误比较多。(18-20分)
5.内容欠具体,用词不准确,条理性不强,有的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及标点的应用错误多。(18分以下)
Ⅳ 五年级下册悦然语文期末综合测试一答案l
一、看拼音写汉字。(10分)xuànrǎnsuōyījǔéwánbìɡuīzhào()()()()huòhuànchíyánwǔrǔfànɡdànwúlǐ()()()()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气氛(fēnfèn)胆怯(quèqiè)应接不暇(yīngyìng)诸位(zhùzhū)憧憬(chóngchōng)莞儿一笑(wǎnwán)三、形近字组词。(8分)拔()驰()陪()梁()拨()弛()赔()梁()四、把成语补充完整。(6分)含辛()()扶()济()神()奕奕绞()()汁()中送()()()请罪五、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1、“小嘎子”是作家()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A、林海音B、徐光耀C、老舍2、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作者()A、《儒林外史》B、《西游记》C、吴承恩D、吴敬梓3、()来了,()多住几天。A、与其……不如……B、只要……就……C、既然……就……六、修改病句。(4分)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刚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近视眼睛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1、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她回答道:“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板一下子钻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1、大儿_________________,中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选自_____代诗人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2、路曼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求索。3、上联:,下联: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4、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八、阅读感悟。(14分)今天在座的同学中,有教授、法官、军人、经济师,有本市颇有名气的大厨师、电脑公司的总经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您的谆谆教诲一直激励着我们。您可记得?有一次放学,您要求全班同学留下,说:“早上,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为了帮助邻居老人看病迟到了,我错怪了他,非常抱歉。希望这位于学能够原谅我。”您的坦诚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同学。过了许多日子,大家谈起这件事,心里仍是热乎乎的。1、写出上列词语的近义词。颇()帮助()教诲()激励()2、照样子写词语。热乎乎:谆谆教诲:动听不舍__________3、这段话主要是“我们”回忆一件什么事?4、听了老师的话,大家的心里为什么“热乎乎”的?请在回答时用上“因为……所以……”5、文中有两句话直接表达了“我们”对老师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是哪两句?请抄在下面。(1)(2)九、作文:(30分)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己定。我也没考试,马上就考试了,考完试在给你看,这个我是以前一个朋友的,以前上一年考的!!!!!!!!
Ⅳ 新版人教部编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顺遂( shui)呼噜(lu)黯然( àn)莱茵河(lái)
B.瞄准( miáo)篝火(gōu)踉跄(niàng)窘迫(jiǒng)
C.奔赴(fù)翻译(yì)咆哮(jiào)恶劣(lüè)
D.衣裳( shang)蚌壳( bàng)绊倒( bàn)污秽( huì)
2.看拼音,写词语。
3.巧填同音字。
4.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严肃 严厉
(1)有人过来给 沉默的奶牛挤奶。
(2)他受到了 的批评。
5.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惊疑 惊讶
(1)他永远没尝过这种 不定 的难过,与绝对的寂寞。
(2)中国人有着令人 的对建筑群体的驾驭能力。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梦里飞行 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 老师解释说 (给句 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刷子李穿着一件黑衣服、黑裤子黑布鞋,就好像和白浆较上了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 的 。
(2)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生动地表现诗人释放往日积郁,在突来的喜讯面前情感发生巨大变化的句子是 、 。
(3)《威尼斯的小艇》的第4自然段主要写 。 先概括地写出船夫 ,然后具体地写了三种情况下,船夫的表现:在疾驶的时候能够 ;在拥挤的时候能够 ;在极险极窄的地方能够 ,而且 。
(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的大意是 ,这表明了毛泽东主席 。
二、阅读.
8.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给下面的字注音。
窘
愧
解
慰
(2)短文中的破折号表示 。
A.意思的转折 B.声音的延长 C.解释说明 D.特别强调
(3)本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填国家)的 。
(4)课文“我明白了﹣﹣世界……险”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爱乡村的傍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 一点灰尘也不沾染,非常清洁。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堂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声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夜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么美啊!我如果有架照相机,一定要把那 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 放开喉咙高声歌唱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
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欢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把短文中画“ ”的部分换成合适的词语,写在短文的括号里。
(2)为了使文字表达更形象,文中运用了大量拟人句,请你用“”画出其中一句。
(3)请你在短文中用“”画出一句动态描写的句子,用“____________”画出一句静态描写的句子。
(4)第4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请你想象一下,除此之外,山坡上还有什么景物?用静态描写的方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乡村傍晚景色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10.写作。
生活中处处充满温暖: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是温暖的,温馨和睦的家庭是温暖的,和谐友爱的社会是温暖的……请你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通过对一件具体事情的记叙写出你对温暖的理解。
要求:(1)将事情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发现或思考;
(2)书写端正,感情真挚,语句通顺,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3)400字左右。
一、基础积累
1.【分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遂:[suì]顺心;称意。[suí]:义同“遂(suì)”。用于“半身不遂”。“顺遂”的“遂”应读suì;
B.有误,踉:[liàng][踉跄]走路不稳的样子。[liáng]见[跳踉].“踉跄”的“踉”应读liàng;
C.有误,“咆哮”的“哮”应读xiào,“恶劣”的“劣”应读liè;
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
2.【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掌握,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看拼音写词语是低年级语文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解答】故答案为:
推荐 矛盾 欺诈 昼夜 胸膛 崭新 哗然 板凳
【点评】掌握,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实践证明,学生读错音节或读不出音节,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会拼,而是他们忘了声母或韵母,或是读错了声母、韵母或声调。
3.【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解答】纽扣:衣服上用来扣合的球状或片状小物件。故填“纽”;扭动:像虫子似的前后蠕动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故填“扭”;按钮: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电器元件,是用来控制机械或程式的某些功能,或接通、断开控制电路,从而达到控制电动机或其他电气设备运行目的的一种开关。故填“钮”。
高粱:一种粮食作物,茎细,含干髓,圆锥花序直立、散开,种子小、白色或棕色。故填“粱”;粮食: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故填“粮”;梁国:是汉高帝五年梁孝王刘武在今河南商丘一带的封国,都城睢阳,辖地包括今河南商丘和安徽北部地区、山东省西南部分地区。故填“梁”。
仓库:指贮存保管大宗物品的建筑物或场所。故填“仓”;船舱:船甲板下的内部空间;尤指船的载货舱。故填“舱”;苍松: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故填“苍”。
故答案为:
纽 粱 仓
扭 粮 舱
钮 梁 苍
【点评】同音字顾名思义就是音同字不同的汉字,区分它们时可以根据字义区别,也可以根据它们的字形区别,还可以通过给它们组词区别。
4.【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解答】严肃:令人敬畏。
严厉:态度威严。
(1)奶牛令人敬畏。故选“严肃”。
(2)他受到了态度威严的批评。故选“严厉”。
故答案为:
(1)严肃;
(2)严厉。
【点评】近义词虽然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但在表现事物的某种特征或程度上,往往有轻重之别。我们辨析时就要注意区别。
5.【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惊疑:惊讶疑惑。
惊讶:惊异;惊奇。
结合语境,(1)应选“惊疑”,(2)应选“惊讶”。
故答案为:
(1)惊疑;
(2)惊讶。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6.【分析】考查了标点符号、改写句子、修改病句和文言文字句的翻译,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解答】(1)“老师解释说”在引语后,后面加句号,说的话加引号,“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加感叹号,一句话没说完中间加句号。
(2)出自刘义庆的《杨氏之子》。
(3)前后矛盾,去掉“一件”。
(4)考查了缩句,要缩到最简,可去掉“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总,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
故答案为:
(1)“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
(2)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3)刷子李穿着黑衣服、黑裤子黑布鞋,就好像和白浆较上了劲。
(4)梅花让我想起外祖父。给句 子加多余空格去掉,题干有误
【点评】感叹句是以抒发感情为主的句子,它所表示的感情有赞颂、喜悦、愤怒、叹息、惊讶、伤悼等强烈感情的句末。
7.【分析】考查了课文的背诵、根据课文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
【解答】(1)《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主人公是人力车夫祥子,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3)《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
(4)《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故答案为:
(1)老舍《骆驼祥子》;
(2)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3)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驾驶技术好 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4)英雄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作为一代革命者的豪情壮志。
【点评】对于课文中的优美的语句,注意加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对于语文的知识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二、阅读.
8.【分析】语段选自课文《童年的发现》,本文记叙了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九岁男孩,他对“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非常痴迷,并居然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但在上课时因发笑而被老师误解,被赶出教室。表现了小男孩的天真可爱,赞扬了他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留恋和赞美之情。
【解答】(1)考查了给生字注音的能力,结合对生字的学习完成。
解:[jiě]了解;明白:令人不~.通俗易~.[jiè]解送:押~.把犯人~到县里。[xiè]懂得;明白:~不开这个道理。故此处读“jiě”。
(2)考查对破折号作用的辨析。
文中破折号后面解释说明了我明白了什么,所以作用选C。
(3)考查了对作者的了解,结合译文中的注释及资料袋中的内容完成。
(4)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可知,由于我的发现,我受到了惩罚。“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说明:任何新的理论的出现要想被人们接受都要经过一些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故答案为:
(1)jiǒng kuì jiě wèi;
(2)C;
(3)《童年的发现》俄国 费奥多罗夫;
(4)任何新的理论的出现要想被人们接受都要经过一些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9.【分析】这篇散文写了作者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的傍晚美景的喜爱之情。
【解答】(1)考查对词语的积累和理解,短文中画线句子“一点灰尘也不沾染,非常清洁”换成词语可以是“一尘不染”;“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换成词语是“连绵起伏”;“放开喉咙高声歌唱的”换成词语是“引颈高歌”。
(2)考查对拟人句的认识,为了使文字表达更形象,文中运用了大量拟人句,如:三五只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夜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
(3)考查对写法的把握,短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是:一阵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的海洋之中。静态描写的句子是: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
(4)考查概括能力和想象续写,第4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山坡上的景象。除此之外,山坡上可能还有洁白的羊群,用静态描写的方法写出来如:一只只羊儿正在贪婪地吃着嫩嫩的草,它们就像绣在碧绿草地上的白色大花。
(5)考查文章的写法及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顺序观察乡村傍晚景色的,抒发了“我”喜爱乡村傍晚美景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
(1)一尘不染 连绵起伏 引颈高歌;
(2)三五只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夜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
(3)一阵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的海洋之中。
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
(4)山坡上的景象 还有洁白的羊群,一只只羊儿正在贪婪地吃着嫩嫩的草,它们就像绣在碧绿草地上的白色大花。
(5)由远到近,我喜欢乡村的傍晚美景。
【点评】完成此题目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
2.了解短文后的题目,带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
3.深入了解主题,完成拓展题目。
三、作文
10.【分析】本次习作为命题作文,要求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习作。在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会让我们感到温暖:亲人的疼爱、老师的关爱,同学们的关心,甚至一句眼神,一个陌生人的问侯…….选择你印象深刻的让你感到温暖的人或事去写。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中间为重点,具体叙述让我感到温暖的时刻。注意详略要得当,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特点进行描写,注意写出我内心的感受。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综合复习卷5
一、 基础积累与运用(35分)1、 看拼音写词语:(3分)rì kòu xuá yá bù kān chéng shòu zhǎn dīng jié tiě
( ) ( ) ( ) ( ) ( )
2、 标读音。(2分) 磨盘( ) 勉强( ) 晋升() 晕倒()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的面庞 ( )的身躯 ( )的要求 ()的态度 ( )的声音 ( )的心愿 4 、按要求写词语。(3分) 全神()() ()七( )八 ()身()骨()()起敬 ( )天()地 ()针()血5、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2分)熟练() 拒绝() 崭新( ) 镇定()6、 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列名言补充完整:(4分) 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②利于国者爱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④_______________,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再写两句与上面不同的爱国名言。(4 分)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选择联关联词填空:(4分)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即使……也……宁可……也不…… 与其……不如…… 既然……就……①、我( )考试0分,()向别人抄袭。②、船夫驾驶小艇时,()能操纵自如,()速度很快。③、()工作同志难做,他( )不会退缩。④、你( )懂得了这个道理,( )要自觉遵守。8、修改病句:(4 分)①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维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按要求改写句子:(2分)①我不小心折断了蝴蝶的一只翅膀。(改被字句)②天空飘着风筝。(扩句)10、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4 分) 老班长看到这种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 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 ,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 。 同志们,为了革命 ,你们必须吃下去。 小梁 , 你不要太脆弱 ,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 ,意思只有我知道!”二、阅读感悟与理解(30分)(一)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14分)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强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险要() 沉着() 崎岖() 全神贯注()2、在文中摘抄表现下列人物痛击敌人的语句:(4 分)班长: 沉着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令狠狠地打。副班长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强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宋学义: 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胡德才: 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3、从上面摘抄的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来描写的,读了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五壮士当时的内心是:消灭敌人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的段意: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2 分)(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芭 蕉 > 春天,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树。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 ,留下了已经枯萎的芭蕉。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 ,而老芭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跑进了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害。”正在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的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肯定地说:“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坐在桌前批作文。她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乐意做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1)、在第2段结尾,老师说了一句什么话?(2分) “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2)、按要求写词语。(2分)写近义词 : 厉害——() 哺育——() 写反义词 : 枯萎——() 和蔼——()(3)、请根据短文内容提一个问题,并试着自己回答。(4分) 问: 为什么说老师象老芭蕉? 们。 (4)、文中分别用“老芭蕉”和“小芭蕉”比喻什么?(2分) (5)、文中歌颂了人民教师的什么精神?(2分) (6)、写一段赞美你身边的老师的话。(4分) 三、习作(35分)题目:________,这是我的乐趣 (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作文纸第一行正中)要求:1、你可能有多种乐趣,如看书、下棋、画画等等,请你选择其中一种乐趣写下来; 2、可以通过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来写,也可以分几个方面来写; 3、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400字以上。
是自己编的,找的 一定要采纳啊 累死我了
Ⅶ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旳的答案
一、拼音。(7分)1、看拼音,写词语。(4分)pǔsùfēngkuángbáshèdānwù()()()()liáolàngàifǔsǔnshīkésòu()()()()2、把下面带线字的音节补充完整。(3分)暂时(àn)拥挤(ōng)咧开(iě)穗头(s)掺假(ch)嗡嗡(w)二、字、词。(22分)1、用查字典的知识填空。(2分)“拘束”的“拘”字查大写字母是();要查的部首是();除部首还有()画;字典里的解释有:①逮捕或扣押;②限,限制;③固执。这里应取第()种解释。2、改正下面成语中的错别字。(3分)赏心阅目()张牙午爪()张冠李带()京天动地()不约儿同()一层不染()3、组词。(4分)嚎()挎()遥()娇()壕()跨()谣()矫()4、解释下面句子中带下划线词的意思。(4分)(1)您顶着打糕,送到前线。()(2)老将出马,一个顶俩。()(3)董存瑞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线。()(4)我们很快就爬上了山顶。()5、给下面的词语找近义词或反义词。(3分)近义词:鄙视()慎重()陌生()反义词:慈祥()模糊()柔弱()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开辟()执行()观赏()苍茫的()鲜明的()金壁辉煌的()7、在不是同类的词语下面画上横线。(3分)(1)游艇油船船舷军舰客轮(2)蜻蜓苍蝇蝴蝶昆虫蛐蛐(3)杨树松树树枝桑树柳树三、句子。(13分)1、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4分)(1)我们班上的何老师不但态度和蔼,知识渊博。(2)战士们击落了敌人的三架飞机和两辆坦克。(3)同学们迎着清晨的朝阳认真地做广播体操。(4)我们一家人都喜欢看。2、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1)扩写句子。(2分)湖面平静。老师讲故事。(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2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3)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2分)困难再大。我们要按时完成任务。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3分)(1)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2)我翻了几页书忽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声音先生你是中国人是吗四、阅读。(28分)1、默写古诗《梅花》并填空。(4分)这首诗的作者是。这首诗描绘梅花的特点是。2、按原文或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1)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2分)(2)火光照亮了他那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一样。两眼放射着。(2分)(3)《再见了,亲人》一文记叙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惜别时的情景,赞扬了。在文中“亲人”具体以和为代表。(2分)3、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句前括号里写上序号。(3分)()我的家在这个村庄里。()湖面上荡着几只小小的渔船。()我的脚下是一片平坦的田野。()小湖那边的村庄掩隐在浓密的树林里。()小路不远处有个平静的小湖。()一条笔直的小路从田野穿过。4、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做题。(15分)有一天黄昏时候,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我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滩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怎么了?”爸爸问他。“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上车子。一个()着,一个半()着。爸爸()镊子给那个拉车的()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干净。他又给他()上药,()绷带。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1)按原文在括号里填上词语。(2分)(2)用下面的多音字组词。(2分)看(kàn)()(kān)()号(háo)()(hào)()(3)文中已用“||”把这段话分成了两层,写出每层的意思。(2分)1层:2层:(4)给这段话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1分)(5)这段话主要表现了伯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6)在救护、资黄包车夫以后,伯父的脸上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2分)(7)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2分)饱经风霜:(8)用下面的词语造句。(2分)匆匆忙忙……五、作文。(30分)题目:一个可敬的人要求:(1)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2)字数在300—400字。一、照例子用同一词语写两个句子,分别表示该词语所表示的两个意思。例:勉强①不是甘心情愿②将就,凑合①听说动物园新开了一个“海底世界”,很好玩,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妈妈才勉强答应星期日带我去。②他的收入很低,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困难①事情复杂,阻碍大②生活贫困2.和气①态度温和②和睦的感情3.处理①安排事物或解决问题②指减价或变价出售4.错误①不正确②不正确的行为二、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有几种解释,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解释在后面打“√”。1.匠心独运①运动②搬运③运用2.没精打采①开采②精神③选取3.神机妙算①机会②机器③机智4.负荆请罪①担负②背③失败5.各抒己见①看法②会面③接触三、下面的句子在用词或内容表达上都有一些毛病,请你认真读一读,改正过来。1.只要刮风下雨,边防战士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2.同学们在游泳时不能注意安全。3.同学们捧着书包蹦蹦跳跳走进学校。4.我最喜欢上语文课了,而且语文课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四、请把下面的句子表达得更具体一些。1.小朋友在草地上玩。2.车厢里坐着游客。3.垂柳倒映在河水里。4.太阳升起来了。5.解放军叔叔守卫着边疆。五、辨别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将答案填在后面的括号内。①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部队,还会属于谁呢②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部队。()①这句话我不能不说。②这句话我不能说。()①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②这支队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①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果是水浇得不够,是肥施得不足,还是土壤根本不行②瓜秧之所以开了花不结果,不是水浇得不够,就是肥施得不足,或者是土壤根本不行。()六、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一)最大的学问家——蛀书虫一条蛀书虫从书里爬出来,迎面碰上了一只蜘蛛,蛀书虫向它打招呼说:“你好!”“你是谁呀”蜘蛛问道。“哈哈!”蛀书虫笑着说,“你这个无知的家伙,怎么连我也不认识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家!”蜘蛛奇怪了,说:“可是我听说,只有人才配当学问家呀!”蛀书虫又哈哈大笑起来:“人怎么能同我相比他们拿起书,只是读一读,画一画,然后又原封不动放回老地方。而我呢,钻进书里把每页书每个字通通吞到肚子里。年复一年,你想想,我肚子里的学问该有多少!”“那么,请教一下,我怎样才能成为大学问家”蜘蛛又问。“当然也得学我的样子,钻进书里把书吃掉喽。”蛀书虫趾高气扬地对它说。蜘蛛想了想,开口道:“不,按照你的理论,我有个更省事的法——既然你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家,我把你吃进肚里,你的所有学问不就全都进了我的肚子吗”说完,它一头朝蛀书虫扑了过去。1.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带点的词语。2.文中最后一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3.蜘蛛说的“按照你的理论”是指谁的理论什么样的理论谈谈你对这个理论的看法。(二)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像一颗最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它令人向往,令人赞美。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鄱阳湖就像一面镜子,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叫人心旷神怡。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滔,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鄱阳湖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使人产生遐想,兴奋不已。鄱阳湖最令人陶醉的,还是它那丰盛的水产。这里的水产品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鳊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鱼、银鱼……每年秋冬季节湖水下退的时候,鄱阳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艘艘机帆船“嘟,嘟,嘟……”穿梭来往,一网网鱼虾装满了舱,大大小小的鱼儿在舱内乱跳乱撞……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渔乐图”啊!啊!鄱阳湖,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美你的物产丰富。1.文中画“”的句子分别把什么比做什么2.文中第二自然段从哪几方面写了鄱阳湖的美丽多姿3.鄱阳湖为什么令人向往,令人赞美请具体说说。4.画出文中的中心句。5.给短文加个题目。七、作文(任选一题)。1.根据你平时掌握的材料,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我喜欢2.围绕下面的提示片断,丰富的想像,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想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