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200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12-21 09:02:10

Ⅰ 急需2004至2009的江苏语文高考诗词鉴赏的考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江苏卷04-09诗歌鉴赏题汇编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2004 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2005江苏卷)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三、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6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8分) (2007江苏卷)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 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9 江苏卷)

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Ⅱ 求2005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的答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逐题详解

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从第1页至第5页,第二卷从第5页至第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 一 卷 (选择题共36分)
注意:
1.答第一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监考员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
2.第一卷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眩晕 舷梯 炫耀武力 改弦更张
B.羡慕 募捐 幕天席地 蓦然回首
C.剽悍 漂泊 虚无缥缈 飘忽不定
D.舟楫 逻辑 开门揖盗 缉拿归案
答:C(A xuàn xián xuàn xiánBmù mù mù mò C全读piāo D jí ji yī j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后,这一地区箭拔弩张的局势才得以缓和,冲突双方终于坐到了谈判桌前。
B.没有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就贸然作判断下结论,那么,这种判断和结论是很难站得住脚的。
C.在竞选过程中,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拢络人心从而赢得选票的做法,是非常可耻的。
D.事故发生后,他迅速赶赴现场坐阵指挥,直到被困井下的矿工全都脱离危险才离开。
答:B(A 箭--剑 C拢--笼 D 阵--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答:D讳莫如深:紧紧隐瞒。(A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B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C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B.这次外出比赛,我-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C."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D.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答:A(B歧义。"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两种理解。C不合逻辑,"满堂灌"不是角色。
D不合逻辑,去掉"不",或把"避免"改为"使")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动物细胞生长繁殖的规律是左右对称发展。细胞系统左右两侧细胞的生长繁殖总是互相竞争,右侧增长引起跟左侧不对称不平衡,促使左侧细胞生长繁殖;其生长繁殖的惯性使其超过右侧,又促使右侧细胞生长繁殖以趋于平衡,就是在这样的"对称--不对称--对称"中,两侧竞相生长繁殖,直至成形。动物进化是由机体的不对称向两侧对称发展,而两侧对称发展正是从低级动物通向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级动物的至关重要的一环。现在为多数人所知的最早的两侧对称多细胞动物化石,是在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地层中发现的。大量的多细胞动物化石在寒武纪地层中的发现,表明地球上的生命在这个时期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演化,古生物学家称之为"寒武纪大爆发"。1909年,在加拿大落基山脉的布尔吉斯页岩中,发现了5.15亿年前的软体组织动物化石,证明现生动物界的所有门类在寒武纪时已经出现。
然而,2004年11月我国古生物学家在贵州瓮安县北斗山区的岩石层中,发现了5.8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两侧对称多细胞动物的化石。这一新发现在古生物学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为我们翻开了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史册的重要一页,首次将两侧对称动物化石的可靠记录提前约4000万年而到了寒武纪之前。
北斗山区发现的化石中的这种多细胞动物非常小,它的体长只有0.2毫米,还不及两根头发丝的宽度,肉眼无法看清,只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尽管这一古老动物躯体很小,科学家还是辨别出了它内部的几个器官:一对体腔和成对排列的感觉窝,消化道前端有向腹部开口的口部和紧接其后为多层构造的咽壁所包绕的咽道等。它的形状像是压扁了的龟壳,机体由外胚层、内胚层和完全中胚层组成。它的组织构造的复杂性表明它已经处于成年期的发育阶段。这一化石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古老的真体腔两侧对称动物化石的代表,而真体腔动物的起源至今仍是科学之谜。
由于这种两侧对称动物很小,它所生存的时期又非常特殊,相当于地球演化过程中严冬刚刚过去、早春悄然而至的瞬间,于是我国古生物学家就将这一化石命名为"小春虫",并冠以化石产地名,称为"贵州小春虫"。
5.下列关于"小春虫"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春虫"是我国古生物学家在贵州发现的5.8亿年前的两侧对称多细胞动物化石。
B."小春虫"是在比多细胞动物大规模演化的寒武纪还早的岩石层中发现的。
C."小春虫"化石是根据这种动物的体形特点和它生存的时期、季节、地点来命名的。
D."小春虫"这种动物的外形像压扁的龟壳,它虽然很小,但已经有了三胚层的构造。
答:C 命名与生存的"季节"无关。文中"严冬刚刚过去、早春悄然而至"是对生存时期的一个比方。
6.关于发现"小春虫"化石的意义,下列表述错误的-项是
A.可以作为否定"寒武纪大爆发"理论的一个有力的例证。
B.翻开了地球生命进化史研究的新的一页。
C.验证了动物细胞生长繁殖总是左右对称发展的自然规律。
D.首次将两侧对称动物化石的可靠记录推到了5.8亿年前。
答:A 文中无相关表述,无中生有。
7.下列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中介绍了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两侧对称动物化石"小春虫"的有关情况,包括它的组织构造、命名由来以及这一发现的重大意义。
D.1909年加拿大落基山脉发现的5.15亿年前的软体组织动物化石,有力地证明了"寒武纪大爆发"理论。
C.称"小春虫"为两侧对称动物,是因为它的外形、内部器官呈对称状态,其内部器官的对称主要表现为具有一对体腔和成对排列的感觉窝。
D."小春虫"这种两侧对称多细胞动物,组织构造相当复杂,已经处于成年期的发育阶段,表明这种动物已经生长成形。
答D "相当复杂"夸大其辞,"生长成形"属对"成年期"的误解。
8.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以"小春虫"为代表的多细胞动物化石,将有助于我们探索人类起源的奥秘。
B."小春虫"已经具有了原始状态的感觉器官,表明它具备了对外界的感应能力。
C."小春虫"可能是通过位于消化道前端的口部和紧接其后的咽道来获取土壤中养料的。
D."小春虫"的发现,表明真体腔可能是两侧对称动物的一个特征,这将为研究真体腔动物的起源提供重要线索。
答:C "获取土壤中养料"缺乏依据。

Ⅲ 2013-2015年江苏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及答案
http://wenku..com/link?url=lseQOc4uoRC944Fm0jhK5KOJ-_O_YY6vqJfTWoLO9uluDDI8ZUlCti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及答案http://wenku..com/view/04247e97aa00b52acec7ca39.html?from=search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及答案http://wenku..com/view/6c37bb16ad02de80d4d840c6.html?from=search

Ⅳ 04年到08年的江苏高考作文标题是

08年江苏作文高考题目
有的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的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800字的文章。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07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原题: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以外立意自定。

2006年高考江苏作文题目:《人与路》
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请以“人与路”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5江苏高考语文科作文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以江南为话题写篇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与800字

-------------------------------------------
江南是美丽富饶的代名词。于是稍有沾亲带故的都身不由己想攀附上来,这当中尤以南京最明显。按理说它是长江的南边,完全有充足的理由是真正的江之南,但它不是江南;又可惜的是该城人士操着一口味特浓的江北腔,行为举止也是江北的代表,要命的是它也具有江北最典型的特点——土和穷,无赖与龌龊;更何况现在它的另一只脚完全踏上了江之北,还扎上了根,于是多年后形成了它的“半江特色”。但它口口声声说是“江南佳丽地”。这样的地方出怎样的“佳丽”呢?江南的想想都要笑掉大牙的。

Ⅳ 我需要2004到2012年的 江苏高考语文 文言文试题 包括答案和翻译

网络文库就有,或者去当地书店买专门的语文高考卷(文言文专题)

Ⅵ 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去买抄今天的扬子晚报

http://www.yzwb.net/epaper/html/2011-06/10/node_125.htm

阅读全文

与200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