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谁知道2002年高考作文题目是 什么(江苏)
2002年高考作文题全国卷:心灵的选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版位登山者,权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
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
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② 江苏省2002高考前十名分别是谁(正确加百分)
1.汪天一 709 海安县曲塘中学2.周路遥 704 如皋中学2.吴天宇 704 泰州中学4.李苑 699 常州高版级中学4.张钰 699 无锡市第一中学4.邵旦 699 江阴南权菁中学4.陈奇 699 江阴南菁中学8.徐劢 695 海安中学9.王如昀 694 华罗庚中学(金坛)9.管 理 694 靖江中学9.李 哲 694 泰州中学
③ 2002年语文高考题的古文题有关“李将军”的...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①。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②。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③,用善骑射④,杀首虏多⑤,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⑥,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⑦。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⑧,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⑨!”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⑩。吴楚军时(11),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12),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13)。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14)。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①李信逐得燕太子丹事,见卷八十六《刺客列传》。②受:学习。③良家子:家世清白人家的子弟。汉朝军队的来源有两种,一种即所谓“良家子”,另一种是罪犯和贫民等。④用:由于,因为。⑤杀首:斩杀敌人首级。虏:俘虏。⑥从弟:堂弟。⑦秩:俸禄的等级。⑧冲陷:冲锋陷阵。折关:抵御、拦阻。指抵挡敌人。⑨万户侯:有万户封邑的侯爵。⑩徙:调任。(11)吴楚军时:指景帝三年吴楚等七国起兵叛乱。其事详见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12)亚夫:即周亚夫。(13)“以梁王”至“赏不行”:李广作战立功之地在梁国境内,所以梁王封他为将军并授给将军印。这种做法违反汉朝廷的法令,因而李广还朝后,朝廷认为他功不抵过,不予封赏。(14)这里的“徙上郡”与上文“徙为上郡太守”重复,文字可能有误。对此,各家说法不同,不详述。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①。中贵人将骑数十纵②,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③。”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④,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⑤,皆惊,上山陈⑥。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⑦,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⑧,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⑨。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⑩,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①中贵人:宫中受宠的人,指宦官。勒:受约束。②将:率领。骑:骑兵。纵:放马驰骋。③射雕者:射雕的能手。雕,猛禽,飞翔力极强而且迅猛,能射雕的人必有很高的射箭本领。④亡:通“无”。⑤诱骑:诱敌的骑兵。⑥陈:同“阵”。摆开阵势。⑦所:表示大约的数目。“二里所”即二里左右。⑧护:监护。⑨纵马卧:把马放开,随意躺下。⑩平旦:清晨,天刚亮。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①,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②,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③。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④,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⑤,莫府省约文书籍事⑥,然亦远斥侯⑦,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⑧,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⑨,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⑩,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11),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12)。为人廉,谨于文法(13)。
①未央:即未央宫,西汉宫殿名,当时为皇帝所居。②长乐:即长乐宫,西汉宫殿名,当时为太后所居。③将军屯:掌管军队的驻防。④部伍:指军队的编制。行阵:行列、阵势。⑤刀斗:即刁斗。铜制的军用锅,白天用它做饭,夜里敲它巡更。⑥莫府:即“幕府”,莫,通“幕”。古代军队出征驻屯时,将帅的办公机构设在大帐幕中,称为“幕府”。省约:简化。籍:考勤或记载功过之类的簿册。⑦斥侯:侦察了望的士兵。“远斥侯”,远远地布置侦察哨。另一种解释,到远离侦察了望所及的地方。⑧部曲:古代军队编制,将军率领的军队,下有部,部下有曲,曲下有屯。行伍:古代军的基层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营陈:即“营阵”,营地和军队的阵势。⑨治:办理,处理。至明:直到天明。也可解为非常明白,毫不含糊。⑩卒:通“猝”,突然。(11)佚:通“逸”,安逸,安闲。(12数:屡次。(13)文法:朝廷制定的条文法令。
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①。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②。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③。”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④。行十余里,广详死⑤,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⑥,广暂腾而上胡儿马⑦,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⑧。吏当广所失亡多⑨,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⑩。
①领属:受统领节制。护军将军:即韩安国。②韩安国率军埋伏在马邑附近,设计诱骗单于,但被单于发觉,匈奴兵退去,所以汉军无功。其事详见卷一百八《韩长孺列传》。③致:送。④络:用绳子编结的网兜。盛:放,装。⑤详:通“佯”。假装。⑥睨:斜视。⑦暂:骤然。⑧下:交付。吏:指执法的官吏。⑨当:判断,判决。⑩赎:古代罪犯交纳财物可减免型罚,称为“赎罪”或“赎刑”。庶人:平民。
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颖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①。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②。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③,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④,后韩将军徙右北平⑤。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⑥,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⑦,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⑧,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⑨,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⑩,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11)。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12),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13),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14),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①颍阴侯孙:指颍阴侯灌婴之孙灌强。屏野:退隐田野。屏:隐居。②呵:大声喝斥。③居无何:过了不久。④韩将军(安国)兵败事,详见卷一百八《韩长孺列传》。⑤有的版本此句下有“死”字。⑥镞:箭头。⑦辄:总是,就。麾下:部下。⑧为二千石:做年俸二千石这一级的官。汉代的郡守、郎中令等都属于这个等级。⑨猿臂:传说有一种通臂猿,左右两臂在肩部相通,可自由伸缩。这里是形容李广的两臂像猿那样长而且灵活。⑩讷口:说话迟钝,口拙。(11)阔狭:指上句所说在地上画的军阵图中,有的行列宽,有的行列窄。这句的意思是,比赛射军阵图,射中窄的行列为胜,射中宽的行列及不中都为负,负者罚酒。(12)乏绝:指缺水断粮。(13)急:逼近。(14)用此:因此。
居顷之,石建卒①,于是上召广代建为郎中令。元朔六年②,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③,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④。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⑤。”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向⑥,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⑦,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⑧,杀数人,胡虏益解⑨。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⑩,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11),无赏。
①石建:当时任郎中令。②元朔:汉武帝的第三个年号,共六年(前128-前123)。③首虏率:斩杀敌人首级和俘获敌人的数量规定。汉朝制度,凡达到规定数量的即可封侯。④异道:走不同的路。⑤易与:容易对付。与:打交道。⑥圜陈:圆形的兵阵。圜:通“圆”。⑦持满:把弓拉满。⑧大黄:弩弓名,用兽角制成,色黄,体大,是当时射程最远的武器。裨(pí,皮)将:副将。⑨益:逐渐。解:散开。⑩罢:通“疲”。疲惫。(11)军功自如:指功过相当。
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①,从大将军击右贤王②,有功中率③,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④,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⑤,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⑥?”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⑦,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①元朔五年:前124年。②大将军:指卫青。③率:即上文的“首虏率”,见前注。④元狩:汉武帝的第四个年号,共六年(前122-前127)。⑤望气:古代通过观察星象或气象来占卜吉凶的迷信活动。⑥恨:悔恨。⑦羌:古代西部的少数民族之一。
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①,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②,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③,出东道。东道少回远④,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⑤。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⑥,今乃一得当单于⑦,臣愿居前,先死单于⑧。”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⑨,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⑩,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11),曰:“急诣部(12),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13),意甚愠怒而就部(14),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15)。军亡导(16),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17),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18),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19)。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20)。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①骠骑将军:即霍去病。②走:追逐。③右将军:名赵食其。④少:稍。回:迂迵。⑤屯行:并队行进。屯:聚集。⑥结发:即束发。古代男子到十五岁即可束发。这里的意思是指少年或年轻之时。⑦当:面对,对敌。⑧死:死战。⑨数奇:命运不好。数,命运;奇,单数。古代占卜以得偶为吉,奇为不吉。⑩公孙敖:原为合骑侯,后因罪当斩,赎为庶人,所以说“新失侯”。他曾救过卫青的性命,所以卫青想给他立功的机会而排挤李广。其事迹详见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11)长史:官名,这里指大将军的秘书。封书:写好公文加封。(12)诣:到……去。(13)谢:辞别。(14)愠:怨恨。(15)食其:即赵食其。(16)导:向导。(17)绝:渡过,横穿。幕(mò,末):通“漠”,沙漠。(18)糒(bèi,备):干饭。醪:浊酒。(19)曲折:委曲详细的情况。(20)对簿:按簿册上的记载对质,即受审。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①。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②。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
①引刀:拔刀。自刭:自刎。②士大夫:这里指军中的将士。
广子三人,日当户、椒、敢,为郎。天子与韩嫣戏,嫣少不逊①,当户击嫣,嫣走。于是天子以为勇。当户早死,拜椒为代郡太守,皆先广死。当户有遗腹子名陵。广死军时,敢从骠骑将军。广死明年,李蔡以丞相坐侵孝景园壖地②,当下吏治,蔡亦自杀,不对狱③,国除。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④,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⑤。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⑥,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居岁余,去病死。而敢有女为太子中人⑦,爱幸,敢男禹有宠于太子,然好利,李氏陵迟衰微矣⑧。
①不逊:不礼貌,放肆。②坐:因犯……罪。孝景园:景帝的陵园。壖地:陵前神道(直通陵墓的大道)外边的空地。③对狱:和狱吏对质,即受审。④恨其父:使其父饮恨自杀。有人认为“恨”通“很”,违拗、不听从的意思。⑤匿讳:隐瞒。⑥有亲:指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⑦中人:指侍妾。⑧陵迟:衰落,败落。
李陵既壮①,选为建章监②,监诸骑。善射,爱士卒。天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③。
数岁,天汉二年秋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⑤,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⑥。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⑦,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⑧,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其兵尽没,余亡散得归汉者四百余人。
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⑨。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⑩。
①从这句开始到“太史公曰”之前,古今学者多认为是后人所续,不是司马迁手笔。②选:量才授官。③屯卫:驻军防卫。④天汉:汉武帝的第八个年号,共四年(前100-前97)。⑤祁连天山:即祁连山。⑥专走贰师:专来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⑦引:退。⑧遮狭绝道:遮:拦挡;狭:指狭窄的山谷;绝:断绝:道:指李陵军队的归路。⑨族:灭门,诛灭全族。这里指杀其全家。⑩居门下者:在门下为宾客。
太史公曰:《传》曰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②,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③”。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①传:汉朝人称《诗》《书》《易》《礼》《春秋》为经,解说经书的著作都称为“传”。这里的传是指《论语》。因《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不是孔子亲笔著述,所以也称为传。②悛悛:老实厚道的样子。③蹊:小路。
史记 李将军列传记述汉代名将李广的生平事迹。李广是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英雄。他一生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常常以少胜多,险中取胜,以致匈奴人闻名丧胆,称之为“飞将军”,“避之数岁”。李广又是一位最能体恤士卒的将领。他治军简易,对士兵从不苟刻,尤其是他与士卒同甘共苦的作风,深得将士们的敬佩。正是由于李广这种战斗中身先士卒,生活中先人后己的品格,使士兵都甘愿在他麾下,“咸乐为之死”。然而,这位战功卓著、倍受士卒爱戴的名将,却一生坎坷,终身未得封爵。皇帝嫌他命运不好,不敢重用,贵戚也借机对他排挤,终于导致李广含愤自杀。李广是以自杀抗议朝廷对他的不公,控诉贵戚对他的无理。太史公也通过李广的悲剧结局揭露并谴责了统治者的任人唯亲、刻薄寡恩以及对贤能的压抑与扼杀,从而使这篇传记具有了更深一层的政治意义。
《李将军列传》是司马迁的一篇力作,这篇作品充分展示了作者在人物传记方面的杰出才能。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形象是司马迁最擅长的方法之一,在本文中作者就抓住李广最突出的特点,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和细节,着力加以描写,使人物形象极为鲜明。如写他以百骑机智地吓退匈奴数千骑,受伤被俘而能飞身夺马逃脱,率四千人被敌军四万人围困,仍能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等等。通过这几个惊险的战斗故事,突出表现了李广的智勇双全。尤其是对李广的善射,作者更是不厌其详地精心描写,如射杀匈奴射雕手,射杀敌军白马将,射退敌人的追骑,误以石为虎而力射没簇,甚至平时还常以射箭与将士赌赛饮酒等等。这些精彩的片断犹如一个个特写镜头,生动地展示了这位名将的丰采。
司马迁写人物传记往往笔端含情,在这篇《李将军列传》中更是倾注了对李广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权者的愤慨。作者的这些感情又主要是在叙事中体现出来的。如写李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远甚”,但却能封侯拜相;写卫青徇私情而排挤李广。在这两段文字中我们都可感受到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情。李广愤而自杀的消息传出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写全军与百姓的悲哭,自然也包含了作者个人的悲痛,我们可以想象,太史公写到此处时一定也是眼含热泪的。
此外,如侧面衬托,反面对比,剪裁之精当,结构之起伏以及语言之精炼流畅、生动传神等等,都是这篇传记文学杰作的突出特点。
随着这篇杰作的问世,李广的英雄形象也就渐渐铭刻在人们的心上。“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这些脍炙人口的唐诗佳句就生动地表达了后人对这位一代名将的景慕赞佩之情。
④ 200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我不是当年的考生 但是貌似江苏卷也是用此题目 你可以网络~
2002年高考作文题全国卷:心内灵的选择
阅读下容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
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
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⑤ 2000年至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2001年 《诚信》
2002年 《心灵的选择》
2003年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专知》
2004年 《水的灵动属,山的沉稳》
2005年 《凤头猪肚豹尾》
2006年 《人与路》
2007年 《怀想天空》
2008年 《好奇心》
2009年 《品味时尚》
2010年 《绿色生活》
2011年 《拒绝平庸》
2012年 《故事与结局》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助到你
⑥ 求2000年~2003年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
1990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内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容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34.在文中a、b两处应分别有表现小姑娘此时表情或动作的描述性文字,请填入题后的方格内。
要求:①符合两个小姑娘此时的心态及上下文所提供的情境;②语句通顺,上下连贯;③不少于5个字,不超过15个字。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想象,为这对小姑娘作肖像描写。
要求:①符合人物的年龄和性格;②显示出她们的同和异;
③不少于100字。
36.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请你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不少于600字。
望采纳!~~~
⑦ 2002年高考是全国统一试卷吗
不是。
别说2002年了,就算是如今的2017年,也还没有全国统一试卷。不过统一试卷是大潮流。
2002年当年全国首次采用3+X试卷。但是天津、上海、江苏等地都是独立出卷的。
⑧ 急求!2002年江苏数学高考卷(含答案)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B. C. D.
(2)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是( )。
A. B. C. 1 D.
(3)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4)在内,使成立的x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5)设集合,则( )
A. B. C. D.
(6)一个圆锥和一个半球有公共底面,如果圆锥的体积恰好与半球的体积相等,那么,这个圆锥轴截面顶角的余弦值是( )。
A. B. C. D.
(7)函数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
A.ab=0 B. a+b=0 C. a=b D.
(8)已知,则有( )。
A. B. C. D.
(9)函数
A. 在()内单调递增 B. 在()内单调递减
C. 在()内单调递增 D. 在()内单调递减
(10) 极坐标方程与的图形是( )。
(11)从正方体的6个面中选取3个面,其中有2个面不相邻的选法共有( )。
A.8种 B. 12种 C. 16种 D. 20种
(12)据2002年3月5日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上年增长7.3%,”如果“”期间(2001年—2005年)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都按此年增长率增长,那么到“”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 )。
A. 115 000 亿元 B. 120 000亿元 C. 127 000亿元 D. 135 000亿元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椭圆的一个焦点是(0,2),那么k= 。
(14)的展开式中项的系数是 。
(15)已知,则 。
(16)已知函数那么= 。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复数,求实数a,b使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设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分别求出及的前10项的和及。
(19)(本小题满分 12分)
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PB面ABCD
(I)若面PAD与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
(II)证明无论四棱锥的高怎样变化,面与面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设A、B是双曲线上的两点,点N(1,2)是线段AB的中点。
(I)求直线AB的方程。(II)如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双曲线相交于C、D两点,那么A、B、C、D四点是否共圆?为什么?
(21)(本小题满分12分,附加题满分4分)
(I)给出两块面积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如图1,图2),要求用其中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锥模型,另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柱模型,使它们的全面积都与原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方法,分别用虚线标示在图1、图2中,并作简要说明。
(II)试比较你剪拼的正三棱锥与正三棱柱的体积的大小。
(III)(本小题为附加题,如果解答正确,加4分,但全卷总分不超过150分。)
如果给出的是一块任意三角形的纸片(如图3),要求剪拼成一个直三棱柱模型,使它的全面积与给出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方法,用虚线标示在图3中,并作简要说明。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I)当b>0时,若对任意都有,证明
(II)当b>1时,证明:对任意,的充要条件是;
(III)当时,讨论:对任意,的充要条件。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参考答案
说明:
一. 本解答指出了每题要考查的主要知识和能力,并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
二. 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
三. 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四. 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
一. 选择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C (2)A (3)D (4)C (5)B (6)C (7)D (8)D (9)C (10)B (11)B (12)C
二. 填空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4分,满分16 分。
(13)1 (14)1 008 (15) (16)
三. 解答题
(17)本小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满分12分。
解:因为
因为都是实数,
所以由得两式相加,整理得
解得: 对应得
所以,所求实数为,或
(18)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基础知识,以及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满分12分。
解:因为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
已知 得:
因为
由知的公差为
由知的公比为
当时,
当时,
(19)本小题考查线面关系和二面角的概念,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满分12分。
(I)解:因为面ABCD。 所以BA是PA在面ABCD上的射影
又, 所以
PAB是面PAD与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而PB是四棱锥的高,PB=AB
(II)证:不论棱锥的高怎样变化,棱锥侧面与恒为全等三角形。
作,垂足为E,连结EC,则
故是面PAD与面P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AC与DB相交于点O,连结EO,则
在三角形AEC中,
所以,面与面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度。
(20)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圆、双曲线和坐标法等基本知识,以及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2分。
解:(I)依题意,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
代入,整理得 (1)
记,,则是方程(1)的两个不同的根
所以,且
由N(1,2)是AB的中点得:
解得k=1,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
(II)将k=1代入方程(1)得解出
由得 即A、B的坐标分别为(-1,0)和(3,4)
由CD垂直平分AB,得直线CD的方程为即
代入双曲线方程,整理得: (2)
记,D ,以及CD的中点为M()
则是方程(2)的两个根,所以
从而,
又
即A、B、C、D四点到点M的距离相等,所以A、B、C、D四点共圆。
(21)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满分12分,附加题4分。
解:(I)如图1,沿正三角形三边中点连线折起,可拼得一个正三棱锥。
如图2,正三角形三个角上剪出三个相同的四边形,其较长的一组邻边边长为三角形边长的,有一组对角为直角,余下部分按虚线折起,可成为一个缺上底的正三棱柱,而剪出的三个相同的四边形恰好拼成这个正三棱柱的上底。
(II)依上面剪拼的方法,有
推理如下:
设给出正三角形纸片的边长为2,那么,正三棱锥与正三棱柱的底面都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其面积为,现在计算它们的高:
所以
(III)(附加题,满分4分)
如图3,分别连结三角形的内心与各顶点,得到三条线段,再以这三条线段的中点为顶点作三角形,以新作的三角形为直三棱柱的底面,过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向原三角形三边作垂线,沿六条垂线剪下三个四边形,可以拼接成直三棱柱的上底、余下部分按虚线折起,成为一个缺上底的直三棱柱,即可得到直三棱柱模型。
注:考生如有其他的剪拼方法,可比照本标准评分。
(22)本小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不等式等基础知识,以及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和灵活、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4分。
(I)证:依设,对任意,都有
因为 因为
(II)证: 必要性:
对任意,据此可以推出 即
对任意
因为b>1,可以推出 即
充分性:因为,对任意,可以推出:
即
因为,对任意,可以推出 即
综上,当b>1时,对任意,的充要条件是
(III)解:因为时,对任意:,即;
即
,即
所以,当时,对任意,的充要条件是
⑨ 2000,2001,2002,2003年江苏高考数学用的是什么卷 00年全国高考数学一共有几套卷
03年是江苏自主命题的,其他都是全国卷,好像是03年考前泄题后临时换卷子了
⑩ 江苏省是哪一年搞大综合高考试卷的,就是语数外300分放在一张试卷上,出了什么问题
2002年,主要是区分度不高。所以03年采取了3+1+1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