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都市高三一诊语文作文立意
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中考作文大多是话题或材料作文,没有明确的标准,如何立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作文有了主题思想,文章才有灵魂,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也才有依据,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立意呢?这里就自己作文教学的几点感悟为例谈谈。
1、正确,有针对性
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正确与否是评价文章好坏的根本依据。话题或材料作文的立意一定要合乎题目要求,切题才算真正的正确。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此外,还要有针对性。选取人们最感兴趣的、最能反映人们思想感情的作为主题,文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反响。
2、思想要深刻
意不仅新,还要力求深刻。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初中学生写作,在立意上难以深入,原因往往就在于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开掘。所谓开掘就是深入思索,挖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来。
3、立意要新颖
如果文章主题一般化,不新颖,大家都雷同,就难以写出好文章,所以立意要新颖。好文章的立意应该是“从意中所有,从语中所无”。也就是说,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大家未能表达出来,让你给写出来了,这就是新颖,这就是独创。
立意的独创性并非凭空而来,也不可随意杜撰,它是从生活中来的。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的生活,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认识到新的东西,领略到新的涵义,写文章就能出新意。不能看到生活一点现象就拿起来涂涂抹抹,而是在观察和研究生活现象的基础上独辟蹊径,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而立意做到新颖巧妙,才能在生活的激流中吸取新思想,获得新感受。
4、简明集中
就立意而言,简明、集中是对主题的要求。相反,主题分散想面面俱到,却面面不到,是立意之大忌。要做到“简明”,就需要高度的概括力。思维不进行概括,表象就无法升华为本质,认识就无法实现理性的飞跃,思想就不可能达到简明、集中了。
“简明”要求思想内容上单一集中。这样可以集中精力,写得深刻,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
总之,好的立意就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让我们指导学生作文前围绕上述几点来考虑主题,定能写出思想发光的好文章来。
『贰』 成都二诊语文答案…速度
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A( B项“腆”读"tiǎn", C项“贴”应为“帖”;D项“题”,应为“提”) 2. D(“紧锣密鼓”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A项对象不当,“丰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B项望文生义,“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C项不合语境,“淋漓尽致”是形容文章或说话详尽透彻,能充分表达事情,十分畅快) 3. B (A项“那么”后面主语暗换;C项“这”指代不明;D项“在”与“欢声笑语”搭配不当) 4. B (A项句号应在括号后;C项“投入”后的顿号应为逗号;D项引号内的句号应在引号外) 二、(9分,每小题3分) 5 A (根据第6段的说明,通过购买力平价法测算一个国家的GDP仍然是一个国家的总量GDP) 6 A(曲解文意。我国与其他国家GDP的比较有两种方式,本来就在进行着比较) 7 C(A项无中生有,由原文信息不能断定将“取代原来的GDP计算方式”;B项推断绝对化,“人均GDP数据”只是“生活质量”的众多参考标准之一;D项强加因果,幸福感的有效提升与GDP测算法没有因果关系) 三、9分,每小题3分) 8. D(爱:珍惜) 9. B(①②是间接表现;⑥是陈蕃说的话) 10. C(文中无“恢复厂被诬陷官员的官位”的信息)第Ⅱ卷(共120分)四、(23分)11.(10分)(1) 审查他们没有依据的诬陷罪行,信任忠贤良才,公平地决断好坏,使邪恶、正直、毁谤、称赞的行为各自得到恰当的处置。(大意正确给3分,落实“案”“平”各给1共5分) (2)于是天下英雄才俊之士,知道他们的意思,没有谁不伸长脖子踮起脚跟,考虑着怎样竭尽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大意正确给3分,落实“延”“智力”各给1分,共5分) 12.(8分) (1)(2分)生长在幽僻的环境,气味芳香。(答出一点给1分,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 (2) (6分)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2分)。李诗借林花生十幽园,被荒草埋没,无人欣赏的处境,表达了自己有才却无人赏识的忧叹(2分)。陆诗则借林花独处幽谷,不愿沦为世人玩物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权势,洁身自好的情怀(2分)。(意思相近即可) 13.(5分) (1)银瓶乍破水浆迸 一觞一咏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千里澄江似练 嚼然泥而不滓者也 钟鼓馔玉不足贵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字、别字、漏字,该空不给分;共5分。 五、(22分) 14. (4分)勤劳朴实,热爱劳动(1分);固执倔强地坚守田园(1分);对现实中田地被冷落的现状感到迷惘(1分)的农村老汉形象(1分)。(答出一点给1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 15. (6分)(1)(2分)丰收的喜悦(1分)和劳动的满足之情(1分)。(答出一点给1分,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 (2) (4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过去男女老少热火朝天收割庄稼的劳动场景(1分),与眼前的冷清形成对比(1分),表现了四爷心中的失落(2分)。(意思相近即可) 16. (4分)不好(1分)。“秋唱”照应文中四爷所唱的那如泣如诉的歌谣,充满苍凉感伤之情(1分);以“秋唱”为题更能凸显主题,引起读者的思考(1分)。“秋收”指四爷和四奶收割水稻的行为,表达的情感较之“秋唱”没有那么强烈。(1分)(答出一点给1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 17. (8分)主题(4分):既表明了父子两代对土地认识的不同(2分),也反映了农村田地被冷落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现状的关注和隐忧(2分)。 看法和理由((4分): 参考示例1, 我认为三个儿子的行为不必过分指责。因为他们读书进城后,有了自己的工作,“升了职”,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回来劳动;,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农村和城市生活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父子两代观点不同,不必强求。(4分)。 参考示例2: 我认为三个儿子的行为应该受到批评。老人“挣钱儿读书”,三个孩子虽然都考上大学离开农村,有了更好的生活,但四爷和四奶热爱农村,三个孩子既然已经答应老人回家帮忙,更应该懂得老人的心意,珍惜养大了他们的农村。(4分) 答出主题的内容,给4分。谈看法观点明确,给1分;理由阐述合理,给3分。共8分。言之成理即可。 六、(15分) 18. (4分) 参考示例: 为穷人说话的人道主义作家是对在作品中不缺少激情、想像、夸张和渲染,同样也不缺少对于社会的深刻省察和对弱小群体的关心的从不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评价。 符合单句要求,给2分;内容要点齐备,给2分。共4分。 19.(6分) 参考示例: 《蜀道难》:雄健奔放的山川画卷,穿透历史的喟然长叹。 《祭十二郎文》:天人永隔诉骨肉至情,宦海沉浮感人生无常。 每则内容恰当,给2分;句式整齐,给1分。共6分。 20.(分) 参考示例: 当干部不是做官而是做事,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竞争上岗,从小树立服务意识、学会自我管理,这是单靠学习不能获得的;再说,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学习也更加自觉了,有什么不好? 观点明确,给1分;针对性强,有说服力,给3分;语言得体,给1分。共}>分。 七、21. (60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说明:(1) 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 重点;基础等级中的内容项判为四等的作文,表达项、发展等级可在三等及其以下酌情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个评分点,选择其中的突出 点,按等级给分,甚至满分。发展等级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十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3)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如确认为 “套作”,可适当扣分。(4)缺标题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3分为止。(5)标点符号酌情扣分,一逗到底扣2分,扣满2分为止。(6)文章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
『叁』 求2012级成都七中二诊考试语文答案
成都七中2011—2012学年度下期高级二诊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地理答案
1.C 2.A 3.B 4.B 5.D 6.C 7.A 8.B 9.D 10.D 11.A
36.(36分)
(1)东高西低(东南高西北低)(2分) (大多数)河流自东(东南向西北)流(2分)
(2)甲国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大于乙国(2分) 甲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地处中亚),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大陆性强(2分);夏季气温高于乙国(同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于乙(同纬度地区)(2分),所以气温年较差大于乙。甲国属温带大陆怀气候,降水量小,多晴天(云量小)(2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2分);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小,气温低(2分),所以,甲国气温日较差大于乙。
(3)M河(锡尔河)以冰雪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2分)为主;N河(塞纳河)以雨水补给为主(2分)。M河河流水量小(2分);一年有两次汛期即春汛和夏汛(或答水位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明显)(2分)。(由于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N河河流水量大(2分);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无明显汛期)(2分)。
(4)棉花(2分)①光照丰富(光热充足);②灌溉便利(灌溉水源不足)(2分);③地形平坦;④昼夜温差;⑤土壤肥沃;⑥棉花收获期降水少(③—⑥点任答一点给2分)
39.(20分)
(1)能源、矿产资源紧缺(2分);土地资源紧张(2分)
(2)都城的区位优势:位于太湖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达(2分);位于京杭运河南端,水运方便,利于对外联系;北部大江(或长江)天堑,有利于安全防卫(2分)。旅游资源集群状况:西湖山水,钱塘江大潮、古运河(或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和现代都市风光(2分),构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的景观群,集群状况好(2分)铁路交通条件:位于沪杭、浙赣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旅游通达性好(2分)
(3)位居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2分);长江的入海口(2分);京沪线、沪昆线等多条铁路交汇,陆上运输便利(2分)
历史答案
12.A 13.B 14.B 15.A 16.C 17.D 18.C 19.A 20.D 21.B 22.B 23.A
37.(32分)
(1)王安石变法(2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甲法(任举4条,各1分);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侵扰社会各阶层利益,违背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3分)。
(2)同:政治变革不能照搬西方经验,要结合本国实际(2分);异: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或答保皇派),孙中山倡导民主共和(各2分)。
(3)答案一:a角变大(1分);实行民主制度已为历史必然趋势,清末立宪(1分)体现出变革传统封建专制,迈向政治现代化的明显变化。(2分)
答案二:b角变大(1分);清末立宪(1分)虽有其名,但无其实(2分),从具体实施上看,仍着眼于维护满洲皇族权力(2分)。
(4)“福利国家”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强有力干预(1分),二战特殊时期为英国政府出台干预经济的政策,并延续下来提供了有利条件(2分)。
影响: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增加国家开支、不利于激励生产积极性。(任答3点,各2分)
建议:政府应积极推动改革,运用立法等手段控制贫富差距,让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平民。(2分)
39.(20分)
(1)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6分)
不同:作者的全球化着眼于世界各地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的加强,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我们今天的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4分)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控于外国;工业化起步于轻工业;产业结构畸形(6分);
20世纪50年代:实现国家独立;兴办国营企业;发展重工(牺牲农业)(6分); 20世纪90年代:全面推进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技术);推行市场经济体制(6分);
影响: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答对两点即可得分4分)
政治答案
24.C 25.C 26.A 27.C 28.A 29.D 30.D 31.B 32.A 33.B 34.B 35.C
38.(32分)
(1)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才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3分)②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分)③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才能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分)④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才能保持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独立自主地位,增强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3分)
(2)①履行政治职能,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法规,依法查处侵权行为。(3分)②履行经济职能,统筹规划,制定对生物育种创新的扶持政策。(3分)③履行文化职能,重视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高研发创新能力。(3分)④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作好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工作。(3分)⑤履行对外交往职能,加强国际间科技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3分)
(注:答出以上任意四个要点,本题给满分)
(3)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要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4分)②人生价值只能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要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统一起来。(3分)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分)
39.(20分)
(6)①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分)②有利于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各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分)③有利于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缩小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2分)④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2分)
(7)①从客观实际出发。推进我国产业有序转移,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根据本地区的发展需要进行产业转移。(3分)②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推进我国产业有序转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国内产业转移。(3分)③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推进我国产业有序转移,必须采取市场化方式推进,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2分)④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国内产业转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