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八年级语文期未试卷

八年级语文期未试卷

发布时间:2020-12-20 22:24:11

①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共计8分。
1、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差使(chāi) 愧怍(zhà) 衰草连天(shuāi)
B.孕育(yùn) 匀称(chèn) 草长莺飞(zhǎng)
C.绥靖(tuǒ) 仄歪(zè) 销声匿迹(nì)
D.寒噤(jīn) 蹒跚(shān) 风雪载途(zǎi)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弧形 推崇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
B.致密 警惕 在劫难逃 五彩斑斓
C.顷刻 两栖 无动于衷 物竞天择
D.油漆 造形 冲耳不闻 巧妙绝伦
[]

3、画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触目伤怀 怀:感情
B.锐不可当 当:当作
C.变卖典质 质:当
D.不能自已 已:停止,控制
[]

4、下列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国的冬天渐渐逼近,似乎昨天还活跃着的生命一下子销声匿迹,没有了踪影。
B.这个新型计算机程序只有几处小小的瑕疵,真是天衣无缝啊!
C.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
D.这幅画的作者善于观察和描摹,把儿童活泼有趣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
[]

二、阅读题:本大题共3小题, 共计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东坡画扇
先生职临钱塘日①,有陈诉②负③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④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⑤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⑥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⑦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⑧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⑨。
注: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⑧逾:走出。⑨逋(bū):拖欠。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某家以制扇为业( )
适父死( )
至懊悔不胜而去( )
(2).对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 B.非故负之也(故意)
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 D.即以付之曰(把)
(3).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4).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新核舟记
牛德源
读过《核舟记》的人,都会为文中所描述的那艘核舟的精巧而诧异不止。一颗小小的桃核,竟然刻出苏轼泛游赤壁的古舟,舱杆篷楫一应俱全,苏子等五人须眉了了。四百年来,这一核舟被誉为“绝世珍品”,似乎无有再出其右的了。
但是,不久前,一位艺人却雕刻出一艘更为复杂精巧的核舟——鉴真东渡古海船。
船身如弓,双帆似箭,重楼叠宇,芝麻大小的人物星星点点①,首尾长三十八毫米,高十六毫米②。这艘用一枚广东橄榄核镂的古舟③,径寸之间,巨舟巍然之势尽展④。
如果要对核舟细观详瞩,那就得借助高倍放大镜,透过镜片,你将会看到,在小小的核舟上竟是如此复杂生动的画面:船首甲板上的“芝麻”似乎都活起来了,有的眺望天际风云,有的俯视海中潮流,有的正解缆起锚,有的在合十祈祷……哦!这些原来都是水手,正在作启航前的准备。细细一点,竟有十一人!
核舟中间是三进二层的船舱,格局造型与船无异,甚至弧形舱顶上覆盖着如针孔大小的瓦片,都历历可数。舱楼周围设有走廊花栏,船舱两旁各有五扇小窗,高二毫米,阔三毫米,窗格细如蚊足。更使人惊异的是,用绣花针轻轻一拨,窗户竟豁然而开,窥视舱内,居然还有十一名和尚,或站或坐,谈笑风生。而舟中的主要人物——鉴真大师,则端坐正中舱楼中央,表情从容慈祥,两旁各有弟子侍坐。
船艄上却是另一番闲情逸致。一名小僧在炉前执扇鼓风,煮茗烧茶;两位长者在一边对弈下棋,一人正蹙眉凝思,棋盘中几颗残子,看来搏杀已到了最后阶段;又有两人俯身观战,兴趣盎然。
核舟四周舷边皆围以栏杆,五名僧侣在一旁凭栏闲望。核舟的船身、舱壁刻着精美的水潮变形图案。两边樯帆另用核片雕出,薄如蝉翼,高帆鼓风,气势倍增。
这艘设计精巧、奏力精工的核舟的作者,名叫董兰生,是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一位年仅二十六岁的微雕新秀。微雕艺术我国古已有之,但核雕艺术则到明清时才登峰造极。明代常熟人王叔远的《苏轼泛游赤壁》核舟,已令人叹为观止,而董兰生的作品更是巧夺天工,光人物就达三十五个,为王叔远的七倍!
董兰生的从艺生涯已有十年。他的作品如胡桃雕《红楼梦》、核雕《龙凤》等多次被送往国外展销。这艘核舟的设计制作,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真是个“艺海无涯苦作舟”。
(1).《核舟记》雕刻品的主题是“_________”;《新核舟记》雕刻品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
(2).与第四段末“细细一点”的“点”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星星点点 B.点头哈腰
C.画龙点睛 D.清点货物
(3).第三段四句话的次序已被打乱,下面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④①③②
(4).“光人物就达三十五个,为王叔远的七倍!”一句所表达的内容有错误,结合课文内容,指出错在何处。(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凌晨2时15分。
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道:“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
“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
“我记不得了。”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天花板高吗?”“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关。”中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吗?”
然而,话筒里再没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清晨3时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的各个街区,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还听得见。”“2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
“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分钟后,12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都黑了下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着。稍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有轻微跳动……”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1).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于凌晨2时15分的哥本哈根,起因是_________,经过_________是,结果是老夫人顺利获救。(每处不得超过16字)
(2).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8个字以内)
(3).从拉斯马森、中尉与老夫人的通话中,可以看出消防队员_________的品质。
(4).下面两句话写得很好,任选一句,说说好在哪里。
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5).对于本文叙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含标点60字以内)
三、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计0分
1、
猪向牛抱怨它不受人们的欢迎:“人们经常提及你的善良和你那仁慈的目光。确实,你给予了人们牛奶和奶油。但我给予人类的更多,我奉献给人类熏肉和火腿。但是,人们还是不喜欢我。为什么?”牛想了想说:“也许是因为我是在生前奉献的。”
请以“奉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像等。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

四、其它:本大题共4小题, 共计22分。
1、.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_____,_________。
(4)“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默写出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两个古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2、请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不超过26字)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几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上挂满了写着日军罪行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激起了他对日本的义愤,于是踏上了声讨“日军的罪行”之路。
[]
3、下列一段话中画线部分有语病,请在原文上改正。
旅游卫视5月4日播出的一期节目遭到众多动物保护者的抗议。在这期节目中,①一只猫当作实验品从四楼抛下,以证实猫从高处摔下是否仍安然无恙。据相关资料显示,②即使猫在下坠过程中能声速调整体位,变为四足向下着地,但这只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③仍不能完全避免不骨折和内脏破裂。动物保护者对这种虐待动物的节目表示愤怒。今天,旅游卫视节目中心负责人表示,④今后将不再播出动物活体实验的节目,并向观众表示致歉。
4、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后品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请在以下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一句幽默答话,让盛气凌人的名作家听后羞愧不已。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某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该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
“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后继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初二语文期末试卷

教不起来了,有了电脑作弊啊!听我的,自己做,别生气,我理解你

③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

初二年级(语文科)
2009越秀区第二学期末调研测试指导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越秀区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既是评价该年级整体教学质量和检验实施新课程效果的必要手段,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年级学业基本标准和是否能较好地适应新学期正常学习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这次阶段性(学段性)学业水平考试,重点检测年级教学质量要求必须掌握和运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它要求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适当的难度,能对教学起重要的激励、促进、诊断和监控作用,能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状况。试题命制主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语言教学与评价、考查内容与标准的命题原则,并按人教版新课标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包括语文课本后面的附录内容和指定背诵的诗词要求而制定。

二、测试范围、内容及要求
(一)测试范围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二)能力要求
1、熟练地使用工具书,掌握本册教材每篇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及其组成的常用词的字音、字形及理解这些字词的意义。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了解病句类型以及句子的简明得体等语言基础知识。认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多义词的常用义及其近(同)义词,词的语境义。句子成分和句子的主干等语法知识,往往是以辨别修改病句的形式出现。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初步学会鉴赏诗歌,赏析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中所塑造的形象;课文规定背诵的诗句进行默写。
3、能阅读并鉴赏简单的文言文。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能够进行判断和翻译;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能准确翻译重要的文言句子以及进行正确地划分节奏。
4、练习快速地默读文章,抓住文章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高尚的情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能作出比较恰当的评价。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会分析文章的语言运用技巧和表达技巧。分析把握文章的人物形象,对文章进行分析并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透析文章的主题。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5、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切合题意、感情真挚、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生动的文章。
6、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大胆地进行交流。能主动参加综合性学习,掌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本学期需积累有关“母爱”的格言与诗句;积累有关“春”的诗句;了解广州的名胜民俗及特点,并搜集一些名胜的对联;学会积累、品读古诗等。

(三)测试内容:
内容及相应的能力要求如下:
1、语言基础与运用 (范围:课内为主)
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语言基础
1.字音
识记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里面的词语,课文注释里面重点的注音,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字形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主要考查汉字书写的正确和规范。归纳整理常见的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形似字。
3.词语
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4.病句
病句:要求了解病句的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会诊断病因,修改病例。
5.文学常识
关注课文的注释①部分与“名著导读”部分。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语言运用
各单元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内容,语言的实际运用。
2、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1)默写
会背、默课文指定背的文段与诗句(包括“课标”指定八年级下册背诵的古诗文及附录在本册语文书后面的诗词)。
(2)诗词鉴赏
考查课文内容,非课后背诵篇目。对诗词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诗词的思想感情等方面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3)文言文阅读
范围包括自读课和讲读课。考查学生朗诵诗歌时能正确划分节奏的能力。要求会解释重点词语(实词、虚词),会作一词多义的比较,古今异义的辨析,会翻译重点句子,概括课文大意和理解基本内容,具备初步的比较、分析、鉴赏的能力。
3.现代文阅读阅读(范围:课内两篇,课外一篇)
要求理解文章内容及上下文的联系;理解和分析词语的深层含义;会分析文章结构,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和归纳内容;把握文章思路,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4.作文
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有真情实感。作文形式为命题或半命题作文。

四、检测的形式与方法
全卷满分120分,形式为闭卷纸笔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五、试卷结构
(一)题型
主观题和客观题。
(二)题量
共22题。
(三)结构
第Ⅰ卷
题型 题号 分值分布



题 1(字音) 3分
2 (错字) 3分
3 (词语运用) 3分
4 (病句辨别) 3分
5 (文学常识) 3分
6 (标点运用) 3分
非选择题 7 (综合实践语言运用) 8分

第Ⅱ卷
题型 题号 分值分布


题 8(1)默写 2分
10(朗读节奏) 3分
11(1)(文言文字词解释) 4分
13(课内文段内容理解) 3分



题 8(2)默写 8分
9(诗歌鉴赏) 4分
11(文言文翻译) 4分
12(文言文文章分析) 4分
14(课内现代文内容概括) 3分
15(课内现代文句意分析) 3分
16(课内现代文手法分析) 3分
17(课外现代文内容概括) 4分
18(课外现代文手法分析) 4分
19(课外现代文主题理解) 4分
20(课外现代文联想感悟) 6分
21(作文) 40分
附加题
(5分) 22(1)(2本名著)选择题或填空题 2分
(2)(2本名著)简答题 3分
(试卷结构以最终版为准)
(四)分值安排
第一卷约25分。第二卷约95分,其中作文占40分。

六、难易题比例
易题占60%,中等难度题占30%,难题占10%。

温馨提示
本学期两本名著:《海底两万里》、《名人传》

阅读全文

与八年级语文期未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