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七年级招生考试卷七语文

七年级招生考试卷七语文

发布时间:2020-12-20 19:37:43

『壹』 七年级上语文考试

带答案哦!!一、积累运用(21分)
1.下面是你学过的一些词语,请根据注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对应的字。(3分)
①头晕目xun( ) ②忍俊不jīn( ) ③qnɡ( )天撼地
④抖sǒu( )精神 ⑤更胜一chu( ) ⑥huǎnɡ( )然大悟
2.我国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渭为了告诫子孙刻苦学习,不虚度年华,曾写了一副令人费解的怪联挂在后辈的书屋: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根据语境,试为对联中四个“好”字注音。 (2分)
(1) (2) (3) (4)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远远的街灯明了, 。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领着我们上前去。
(3)辛弃疾在 《西江月》中,运用嗅觉、听觉结合展望丰收景象的句子是:
, 。
(4)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 ,

(5)《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 ___,
_______ ____ 。
(6)《观书有感》中比喻学习进步来自不断吸收新知识的句子是: ,

(7)《次北固山下》中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8)余忆童稚时,能 ,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4. 下列说法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 当你的同学们做好事,同学们夸你时,你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B.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来问我。”
C.当你正在做作业时,妈妈叫你吃饭,你说:“没见我正忙着吗?”
D.当你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了你,别人马上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你说:“对不起?以后当心点。”
5.据称《墨西哥报》曾经别出心裁,把每天的天气预报写成诗,登在报纸固定的栏目上,很受读者欢迎。一天,报纸上又登了这么一个天气预报:“晨风吹开飘动的乌云,给城市黎明带来金黄。黄昏将有沙沙的阵雨,使喧闹的街道一片静寂。”
你能根据这首诗,把墨西哥当天的天气简练地概括出来吗?(3分)
答:
6. 请仔细品味下列句子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请简要说说句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不少于20个字)。(3分)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表达效果:

仿写: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1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论语》的“论”字读 ,它是记录 的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2分)
8.给下列字注音。(2分)
说( ) 省( ) 愠( ) 诲( )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6分)
①温故而知新 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吾日三省吾身 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⑤学而不思则罔 ⑥思而不学则殆
10.《论语》十则中有谈(A)学习方法的,(B)有谈学习态度的,还有谈(C)个人修养的,请给下题对号标示。(标序号)(3分)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②学而时习之( )
③人不知而不愠( ) ④温故而知新( )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二)阅读下面三个片断,完成12-17题。(14分)
【甲】“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A (带、含、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乙】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 B (莽莽、苍苍)草原, C(莽莽、苍苍)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 D (扑、漫、吹)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丙】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和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热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息,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12.选择甲、乙两文括号里的词填在横线上。(2分)
A. B. C. D.
13.甲文中“酝酿”原意是 ,在课文中的意思是 。(3分)
14.三段文字在写“风”时各有特点,甲文用“ ”作比,表现南国春风舒适、温暖的特点;乙文用“如无数的针扎”表现北国春风的 ;丙文所描绘的是 海风,其特点是 。(4分)
15.甲文写春风时,从感觉的多角度去描绘,找出相应的句子。(2分)
①触觉:
②嗅觉:
16.甲、乙两段文字在描写风时共同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1分)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丙文的内容:
。(2分)

(三)阅读文章《利息》,完成18-21题。(12分)
利 息
某校某年级某班一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差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怎么办呢?差生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办法。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
老师思忖了大约有一分钟。说:“我可以把你的成绩改为60分。”差生一听,高兴极了,但老师接着说:“不过,你可要想好,加的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东西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分还10分,期终考试,我会从你的考分中扣下10分,你愿意吗?”差生迟疑了一下,终于答应了。
期终考试,差生语文得81分,老师扣下10分,净剩71分。
想想看,即使世界上所有的高利贷者,又有哪一个能和、敢和我们的这位老师比胆略、比效益呢?
18. 本文写了两个人物: 和 ,还暗写了另一个人物,从文中“ ”这个句子可以看出。(3分)
19.写出差生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3分)
答: → →
20. 发挥你的联想,把老师“思忖”时和差生“迟疑”时的心理活动加以描绘。(4分)
老师想:

差生想:

21. 文章作者对老师的做法持怎样的态度,你是怎样知道的?(2分)
答:

(四)阅读文章《绿之赞》,完成22-27题。(11分)
绿 之 赞
①光阴荏苒,绿色又向我走来,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于是又沉浸在绿色遐思之中了。
②我爱绿色,我爱这有着无限生命力,充溢着旺盛青春气息的滴翠的色彩。这四季的绿就像人的一生。
③我喜欢独步于夏天的绿荫中,任凭清风轻吻我的秀发似乎吹动绿杨,欣赏柳枝摇曳的飘动。绿色草地,两只白蝴蝶飞旋着,带给我神思飘渺的遐想。
④我喜欢金风送爽的秋天,绿叶凋零,万般地依依不舍,打着旋,悠悠地,缓缓地,逐渐萧疏,秋天显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要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是眷恋眨眼即逝的生命么?每每在生命的最后气息,也要不遗余力地描绘。金秋丰收和喜悦,装点大自然迷人的画卷,这最后瞬间的绿,仍是美丽的。
⑤然而,我也爱冬天的松树,无数细小的针状绿叶在北风呼啸中奏响春雷般的松涛。白雪飘落亲吻在松树上,一种心灵的纯洁之情油然而生。每每此时我会披一件绿的披风和松树媲美。争宠着雪的爱抚,好惬意,好洒脱。
⑥我最爱的还是初春的绿。霏霏细雨般的清晨,那如云如烟的绿,似一位披着柔纱的仙子,飘飘地,柔柔地;似一杯浓浓的醇酒,一封爱情的信笺,一张温柔含着泪水的少女面孔,给人间带来了多少温馨。
⑦我喜欢绿,绿的可靠,绿的谦虚,绿的宽容,绿的博大和永恒。
22.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2分)
答:
23. 从内容来看,与第①段文字相照应的段落是第 段。 (1分)
24. 作者认为“绿”具有怎样的品质和特点?(2分)
答:
25. 第⑥段写春晨的绿似“一位披着柔纱的仙子”、“一杯浓浓的醇酒”等,发挥你的想像力,想想春晨的绿还似什么?试写出一例。(2分)
答:

26.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7.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是赞美春天的,请你选一句赞美初春的,写下来。(2分)
答:

三、作文(45分)
28. 心愿象一粒种籽,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生根开花。请你以《我的心愿》为题,把你小小的心愿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班级、老师和本人的真实名字。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①眩 ②禁 ③擎 ④擞 ⑤筹 ⑥恍
2.(1)hǎo (2)ho (3) ho (4)hǎo
3.(1)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2)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4.A
5. 阴转晴,黄昏时有阵雨。
6.静景动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仿写,只要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即可。
7.ln 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 儒
8.yu xǐng yn hu
9. ①旧知识 ②生气、发怒 ③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④真诚、诚实 ⑤迷惑 ⑥有害
10. ① B ② A ③ C ④ A ⑤ A ⑥ B
11. ①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就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②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12. A.混 B.苍苍 C.莽莽 D.漫
13.造酒 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14.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强劲、凛冽 夏日 柔和、凉爽
15. ①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16.比喻
17.描绘夏夜柔和的海风和沙滩以及劳动者休憩谈笑的场面。
18. 老师 学生 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19. 着急—高兴—迟疑
20. 想象合情合理即可给满分
21. 持肯定态度,从文章最后一段可以看出是以赞美的笔调写的
22.季节的变化(或时间、夏秋冬春)
23. 六
24. 可靠、谦虚、宽容、博大、永恒
25. 合理即可,如“一曲婉转悠扬的轻音乐”
26. 热爱绿色(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27. 正确即可,如《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28.作文略

『贰』 要一些初一语文招生试卷的题,难度大些吧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模mó模范模样模仿模本
B.蒙méng蒙哄蒙骗蒙混蒙昧
C.禁jìn禁令禁锢禁忌禁受
D.尽jǐn尽管尽先尽量尽快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 )
A.要言不繁矫枉过正休养生息别出心裁
B.插科打浑蜂涌而上准备就序因地制宜
C.重山峻岭融汇贯通烦燥不安顶礼模拜
D.明火直仗椎心痛恨一脉相成附庸风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2分)( )
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________无穷。
②他是被________迫而跟从别人做坏事的。
③琳琳优美的演唱,赢得全场观众一片喝________。
④瞧她那________得意相,一定又有什么高兴事。
A.以至协采副B.以致胁彩付
C.以至胁彩副D.以致协采付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________洪水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十分艰巨,________是今年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________要把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________要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
A.不过虽然不但更B.然而尽管既也
C.但是特别不仅还D.虽然尤其既就
5、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
A.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
B.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从接受这一艰巨的工作以来,这个部队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二百人。
C.破绽百出的一幅画,经这位丹青妙手三笔两笔一改,竟变得无可挑剔了。
D.他从旧营垒中冲出来,但一尘不染,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品质。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咱俩约定在明天上午或下午的休息时间里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参考书。
B.这个城市的住房是否抗震,成了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
C.像小牛犊一样的邓亚萍,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付出超人的代价,就能取得超人的成绩。"
D.如果说他们已经真正掌握了理论,就可以在干训班结业了,不如说他们只是仅仅记住了书本上的一些空话、公式和材料。
7、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2分)( )
A.进入七月份以来,长江中游和下游许多地区便连续降中到大雨,甚至是暴雨,这是历史上罕见的天气现象。
B.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上半年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与日常生活消费相比,呈不断上升趋势。
C.在昨天举行的大会上,六个民族学生代表热情洋溢地作了发言。
D.周六这一天,我们所有老师参加了为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而进行的宣传活动。
8、下文横线上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人生道路上的分歧给未来带来了不确定性,然而又不是不可把握的。一方面是外界的因素,一种力量把你往那边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力量把你往这边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欺骗你,引诱你,逼迫你教育你,引导你,爱护你
B.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
C.引诱你,逼迫你,欺骗你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
D.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爱护你,教育你,引导你
9、下列句中强调"看见他"和"搞卫生"的一组是(2分)( )
①我今天早晨在学校是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②我是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③我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是搞教室卫生。
④我今天早晨是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0、下面句子中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2分)( )
A.班长和同学们都经常对我说:"学习上的问题,要多跟大家探讨,要多向老师请教。"
B.目录学专家张之洞也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
C.旧上海每到夜深,便有人叫卖"桂花赤豆汤"。(一种红豆桂花糯米稀饭)
D.别的且不说吧,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12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下列对诗中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国破"句中,"国"指京城长安,"破"的意思是"沦陷"。
B."城春"句中的"深"意思是茂盛。
C.第二句的意思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D."浑欲"句意为,安史之乱不平定,诗人就不整理散乱的头发。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第一句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爱国基调。
B."家书抵万金"一句出自肺腑,情真意切,很自然地引起共鸣,因而千古传诵。
C.诗的前四句写景,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充溢离情。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13、写出下列名言或古诗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3分)
(1)十年树木,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3)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14、下面是一篇学生习作的片段,读后按要求完成(1)(2)两题。(6分)
……爸爸从新疆石河子寄给我一封信,我情不由衷地喊道:"盼望已久的信,终于寄来了。"
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看起来。信中写道:"……快小考了,功课一定很累,希望你在百忙中,一定要保证身体的健康,但也不能松劲,我等待着你小考如愿的好消息。"这封信,我一口气读了好几遍。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加刻苦地复习,以优秀的小考成绩向爸爸汇报,决不辜负爸爸的殷切期望。爸爸那关切而期待的面容浮现在我眼前,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1)找出文中关于语法、修辞以及标点符号方面的毛病,并在它的下面加上横线,标出①一⑥序号。
(2)把序号和改正结果填人表中
序号
改正






二、阅读理解。(共28分)
(一)(8分)
外形很像绚丽的树枝的花朵的珊瑚其实是一种动物,它们虽然不具备运动器官,但有口和原始消化腔,并具有肌肉结构和简单的神经系统。
珊瑚礁主要是由无数造礁石珊瑚的骨骼构成的。珊瑚礁可以明显地减弱海浪的冲击波力,有效地阻挡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为海滩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对于每年都遭受多次台风袭击的海岸及岛屿来说,珊瑚礁的这种巨大的保护作用,是人类所不应忽视的。
珊瑚岛、礁是人类和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的领地。这些礁、岛、滩主要分布在世界热带海区,仅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各类珊瑚岛、礁就有几百个,其中很多都是人类长期居住和人类生产的基地,如:我国的南海诸岛。这些珊瑚礁养育出的动物有不少是世界和国家的一、二类保护物种。
此外,还应特别指出的是,在地球的生物圈中,珊瑚礁是一种重要的碳吸纳物。有关研究认为目前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日益增高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均与珊瑚礁日趋严重地被破坏有关。因此,这一问题已引起不少国家的重视。
15、根据文意,下列对有关"珊瑚礁"的知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珊瑚礁可以减弱海浪的冲击波力。
B.珊瑚礁能在看来养分不足的水域内养育种类繁多的动植物。
C.珊瑚礁是由无数造礁石珊瑚的骨骼构成的。
D.珊瑚礁还能保护海滩,阻挡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
16、下列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珊瑚是一种不具备运动器官的原始动物。
B.珊瑚是一种有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动物,它的消化腔是原始的。
C.珊瑚不具备运动器官,但有原始的消化腔、肌肉结构和简单的神经系统。
D.珊瑚是一种外形很像绚丽的树枝的花朵的动物。
1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A.我国的南海诸岛就是一种珊瑚岛、礁,是人类和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领地。
B.珊瑚礁养育出的动植物有不少是世界和国家的一、二类保护物种。
C.珊瑚岛、礁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和珍稀物种提供了生长和繁衍的适宜场所。
D.人类对珊瑚岛、礁天然资源的恶性掠夺,使珊瑚岛、礁受到日趋严重的破坏。
18、对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保护珊瑚礁,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
B.保护珊瑚礁是一种改变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的积极有益的措施。
C.积极保护珊瑚礁,使之成为人类居住与从事生产劳动的主要领地。
D.人类应当重视珊瑚礁在地球生物圈内所起的重要作用,积极保护它,使它免受人为的破坏。
(二)(20分)
①1915年10月,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娃娃"投生"到这个清贫之家,这就是我。大伙儿见我胖乎乎挺逗人喜欢,便起了个小名叫"狮仔"。莫看名字威风凛凛,不知怎的,学话比一般孩子晚多了,直到三周岁口齿才清楚些。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我排行当中。
②我们年纪很小,父亲便教我们读书识字。他的旧学功底很深,教的是四书五经。他的视力在年轻的时候就坏了,看东西很吃力,常拿出一叠叠学生作文,唤着我的小名:
③"狮仔,念念!"
④我便"咿咿呀呀",照本宣科地读了起来。他一听就记住,听到妙处,往往露出欣慰的微笑,甚至出声叫好。
⑤我真怕他检查作业。一旦发现错别字,他就沉下脸来,低声但却是严厉地叫:"狮仔!"于是,我只好乖乖地伸出手,让他打手心。且不论这种教育方法得当与否,挨打的滋味总是不好受的,这倒使我养成了从小就认认真真做事的习惯。童年吟诗、联对子、背古文……就是没想到将来要跟什么"物质"、"分子"打交道。我至今十分感谢父亲的严格要求,为我打下了良好的语文基础,使后来的学习和研究顺利多了。
19、第一段写出了"我"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为什么怕父亲检查作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加点词"乖乖",原指顺从,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从文中摘出最生动的描写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4分)()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4、第⑤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共39分)
25、以《吃一堑、长一智》为题,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在这方面体会的短文,不少于100字。(9分)
26、根据下面的材料,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记叙文。(30分)
要求:(1)自拟题目;
(2)注意文章衔接;
(3)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补写600字左右。
傍晚,天还没有黑,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路上,……
……
这初夏的雨点,是那么清凉,这雨中的世界,是那么清新。

参考答案:
13、答案:(1)百年树人 (2)良药苦口利于病 (3)立根原在破岩中 (4)粉骨碎身全(浑)不怕
14、答案:①"情不由衷"改作"情不自禁";②"功课一定很累"改作"功课一定很重":③"百忙中"改作"紧张的复习中";④"暗下决心"后的逗号应为"冒号""上引号",迄"决不辜负爸爸的殷切期望"后的标点符号应为"句号""下引号";⑥最后一句(即"爸爸那……")提至"暗下决心"之前。
19、答案:学话比一般孩子晚得多。
20、答案:怕父亲的严厉,怕打手心。
21、答案这里是"无可奈何"之意,生动地表达了孩子的畏惧心理:
22、答案:他一听就记住,听到妙处……甚至出声叫好。
24、答案:末句

『叁』 语文七年级下入学考试考什么

语文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面诗句有错别字,请将改正后的诗句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后面的方格里。(2分)此中有真义,欲辩己忘言。2.将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及加点字的注音分别填在文中的横线上。(2分)再几只却隽()逸地在粼粼如縠()纹的湖面的横lǜe()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yàng()开去。3.它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挺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明。(2分)划线的语句可以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_______________4.选出加点字的注音与字形全对的一组是【】(2分)A.枯瘠(jí)丰腴(yú)对峙(zì)忍俊不禁(jìn)B.憩息(qì)蹇劣(jiǎn)猥鄙(wěi)不胜其烦(shèng)C.引吭(kàng)窥伺(kuī)岑寂(cén)蹑手蹑脚(niè)D.分娩(wǎn)翌日(yì)恫吓(hè)洛绎不绝(yì)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巨人和孩子》——德国——王尔德B.《海燕》——现代——郑振铎C.《口技》——清代——林嗣环D.《黔之驴》——唐代——柳宗元6.你在课内外积累了多少名言警句?请你写出一条有关勤奋的名言或警名及作者。(2分)名言或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7.默写填空。(每小题1分,共8分)①《陋室铭》中揭示全文主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爱莲说》中用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作者悟出人生真正的意义,悟出返朴归真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⑦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的积极向上精神的写景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8.仿写句子,要求与例句的格式相似,修辞手法相同。例句:青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青春是一支快乐无比的歌。仿名: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对对联。上联:教室里个个聚精会神下联:操场上__________________10.根据新课标要求,三年初中要读300万字的课外作品,相信你一定读过许多文学名著,有许多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写出最令你感动的一部名著,并说说你感动你的地方。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动你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写一条关于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学校、和谐家庭的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今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成功关闭最后一道闸门,三峡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从孙中山起,几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0分)。(一)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__________(绣、锈、诱)彩,它都是具备的。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13.从括号内选出一个恰当的字填入第一段的横线上。答:()14.第一段中的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这里是对_________的说明。是从三个方面说明的,请用原文写出这三方面。⑴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15.第二段中的三个“它”指代的都是______________。它的“戏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16.“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是拟人的写法,这段文字中还用到这种写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这种写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这两段文字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鹅,不拘它如何高傲,我们始终要养它,直到房子卖脱为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欢它。物质上的贡献,是生蛋。它每天或隔天生一个蛋。篱边特设一堆稻草,鹅蹲伏在稻草中了,便是要生蛋了。家里的小孩子更兴奋,站在它旁边等候。它分娩毕,就起身,大踏步走进屋里去,大声叫开饭。这时候孩子们把蛋热热的捡起,藏在背后拿进屋子来,说是怕鹅看见了要生气。鹅蛋真是大,有鸡蛋的四倍呢!主母的蛋篓子内积得多了,就拿来制盐蛋。炖一个盐鹅蛋,一家人吃不了!工友上街买菜回来说:“今天菜市上有卖鹅蛋的,要四百元一个,我们的鹅每天挣四百元,一个月挣一万二,比我们做工的还好呢,哈哈,哈哈。”我们也陪他一个“哈哈,哈哈。”望望那鹅,它正吃饱了饭,昂胸凸肚的地,在院子里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补神气了。但我觉得,比吃蛋更好的,还是它的精神的贡献。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了,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18.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19.从第三句到段尾可分为两层,请在文字中用“//”划好,并概括好层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作者对白鹅的态度是怎样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用“”划出神态描写的句子。22.倒数第二句中“实在太”连用三次,构成了排比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3.找出本文作者对“莲”高度评价的一句,写在下面横线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解释加点字的含义。谓:______________鲜:_______________宜:______________众:_______________25.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一项是【】A.爱慕富贵的人多。B.爱牡丹的人多,说明牡丹十分珍稀。C.爱牡丹的人多而爱莲者少,说明作者的知己少。D.这句话讥讽了追名逐利的世态。26.下列诗句咏菊的有【】,咏莲的有【】,咏牡丹的有【】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C.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四)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B】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C】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有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D】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7.文中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个是【】A.犬吠(fèi)B.中间(jiān)C.曳屋(zhuài)D.几欲(jǐ)28.下列加点的词相当“夹杂”之意的是【】A.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B.同学之间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挑拨离间29.将“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插入“ABCD”哪一处最恰当?答:【】30.下面是对文中四句话的理解,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是说,一切应应该有东西都有B.“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是说,虽然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个手指,但是不能指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情况)。C.“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是说,因此,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宴席的。D.“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是说,(客人们)两条腿直发抖,差点儿都想先跑开。31.下列四个判断,正确的一个是【】A.“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中的两个“指”都是名词。B.本段文字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只有描写。C.“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表现人们惊惶万状的心理。D.这段话写的口技艺术摹拟一场事前预料的特大火灾的惊险场面。32.用“”在文中画出侧面描写口技人技艺高超的语句。三、作文。(50分)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时候,他们的成长需要关心爱护,需要教育引导,需要批评鼓励,需要宽松净化的环境,需要……请以“我们年少,我们需要”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略2.Jùnhú掠漾3.无可言喻4.B5.A6.天才就是勤奋——德国•歌德7.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⑤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⑥断肠人在天涯。⑦海日生明月,江春入旧年。⑧天街小雨润如酥。8.略9.人人生龙活虎10.略11.略12.三峡今蓄水,百年梦成真。(根据要求缩写)13.锈14.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青铜器15.单瓣的花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16.“它会笑你呢”语言生动活泼,更突出花的可爱。17.第一段写由花到果的变化,第二段写果实的成熟,这是石榴生长成熟的过程,所以不能颠倒。18.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欢它。19.从“但我觉得”处划分。①讲白鹅对我们物质上的贡献②讲白鹅对我们精神上的贡献。20.除了喜爱,的是感激。21.“它分娩毕……大声叫开饭”、“它正吃饱了饭……更加神气了”22.突出作者处境的凄苦,内心的悲伤,只有与鹅相伴,寻求安慰,从而列更加表明对鹅的喜爱。23.莲,花之君子者也24.认为少当然多25.B26.BCA27.A28.C29.C30.D31.C3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poep那超的。

『肆』 初一入学考试,语文数学试卷,有谁有么

初中新生入学摸底考试数学试卷(四)
一、填空题
1、一个数由5个千万、4个十万、8个千、3个百和7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 ),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 )万。
2、48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6升=( )升( )毫升
3、最小质数占最大的两位偶数的( )。
4、5.4:1.6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5、李婷在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南京的距离为15厘米,两地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6、在0.8383...,83%,0.833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用500粒种子做发芽试验,有10粒没有发芽,发芽率是( )%。
8、甲、乙两个圆柱体的体积相等,底面面积之比为3:4,则这两个圆柱体的高的比是( )。
9、( )比200多20%,20比( )少20%。
10、把4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 )平方米,也可能是( )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
1、在比例中,如果两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外项也互为倒数。 ( )
2、已知a比b多20%,那么a:b=6:5。 ( )
3、有2,4,8,16四个数,它们都是合数。 ( )
4、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对称轴。 ( )
5、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加一个相同的数,其值变大。 ( )
三、选择题
1、如果a×b=0,那么( )。
A、a一定为0 B、b一定为0 C、a、b一定均为0 D、a、b中一定至少有一个为0
2、下列各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是( )。
A、9/20 B、5/12 C、9/12
3、下列各数精确到0.01的是( )。
A、0.6925≈0.693 B、8.029≈8.0 C、4.1974≈4.20
4、把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 )平方分米。
A、4 B、8 C、16
5、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3/5,从另一根上截去3/8米,余下部分(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长度相等 D、无法比较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225+475= 19.3-2.7= 1/2+3/4= 1.75÷1.75=
3/4×2/3= 5.1÷0.01= 4/7×5.6= 8.1-6.5=
4.1+1÷2= (3.5%-0.035)÷2.25=
2、简算
(1) 1 + 1 + 1 + 1 +...+ 1 (2)382+498×381
1×2 2×3 3×4 4×5 199×200 382×498-116
(3)57.5-14.25-15.75 (4)1/7×102.31+40又6/7×102.31
3、脱式计算
6760÷13+17×25 4.82-5.2÷0.8×0.6
(1/3+2.5)÷(2+3 2/3) (5/6×10.68+8.52×5/6)÷1 3/5
4、解方程
x:1.2=3:4 3.2x-4×3=52 8(x-2)=2(x+7)
5、列式计算
(1)1.3与4/5的和除以3与2/3的差,商是多少?
(2)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商和余数都是5,并且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81。被除数、除数各是什么数?
(3)某数的4/9比1.2的1又1/4倍多2.1,这个数是多少?
五、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六、应用题
1、某工程队修一条长1600米的公路,已经修好这条公路的75%,还剩多少米没有修?
2、某无线电厂三月份生产电视机782台,四月份生产786台,五月份生产824台,该厂平均日产电视机多少台?
3、华川机器厂今年1——4月份工业产值分别是25万元、30万元、40万元、50万元。(1)绘制折线统计图。(2)算出最高产值比最低产值增长百分之几?
4、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印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打印5天只能完成这份稿件的1/3。现在两人合作,几天可打印这份稿件的50%?
5、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乙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已知客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客车速度与货车速度的比是11:9,两车开出后5小时相遇。甲、乙两城市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6、已知慢车的速度是快车的5/6,两车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向而行,在离中点4千米的地方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答 案
一、填空题
1、50408370 5040.837 5041 2、4.8 2 600 3、1/49 4、27/8 27:8 5、1200
6、0.8383... 83% 7、98 8、4:3 9、240 25 10、64 72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选择题
1、D 2、B 3、C 4、B 5、D
四、计算
1、略 2、199/200 1 27.5 4194.71 3、945 0.92 0.5 10 4、0.9 20 5
5、(1)9/10 (2)被除数:60 除数:11 (3)8.1
五、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00
六、应用题
1、400米 2、26台 3、统计图(略) 100% 4、3天 5、500千米 6、88千米

阅读全文

与七年级招生考试卷七语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