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 12:48 怎样学习语文?
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而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读和写.所以,解决了读和写的问题,就提高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也就是学好语文了.
读,即阅读和理解;写,指书写和作文.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件事了.
读,可以培养语感.语言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语感.“这个语段中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是用那一个”,“这个句子为什么是一个病句”,很多时候,我们无须去问“为什么”,语感早已经告诉我们理由了.而语感的培养就来自于平时点点滴滴的“读”的积累.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这里所说的“读”,并不仅仅是指把文章朗读或默读一遍,而是还要包括思考和识记等内容.换言之,读,应该是一个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学习一篇文章,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来就是:第一,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第二,解决“怎么写”的问题;第三,记忆文章中的精彩语段和词语.这三个方面其实就是在说一个动口动脑动手的问题.在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去解决好这三个问题,这才是“读”.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读,也是一个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素材的手段.涉猎广泛,见多识广,胸中自有“丘壑”.这样,在作文的过程中,就不会感觉自己无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空洞干巴,而是洋洋洒洒,言之有物了.既然“读”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就从重视“读”开始吧.
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书写和作文.在书写方面,高考考纲有明确的要求:作文一类卷书写美观,二类卷书写工整清楚,三类卷比较工整清楚,四类卷书写潦草.高考从2005年开始,山东单独命题,语文实行网上阅卷.这就对书写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所以无论是高考考纲还是山东语文网上阅卷,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必须把字写好.退一步说,要求所有的人都达到美观的程度,也不现实,但是书写工整清楚,避免潦草,这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也许有人拿“写工整了会影响答题速度”之类的话来给自己的书写欠工整找借口.是的,在你认真书写的最初阶段,它是会对你的答题速度有一点影响的.可是我们总不能因为还有下一次的“流感”,就不去治疗这一次的“重感冒”了吧?明明知道书写不过关会影响到语文成绩,我们又怎么敢不去重视呢?其实,要做到书写工整并不难.我们的汉字是方块字.这句话对我们就是一个启示:方者,方也.就是要在“方”上动心思.你的字写得横平竖直了吗?你的字左上角与左下角、右上角与右下角在一条线了吗?还没有?那就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吧.相信不用多长时间,你自己写的字你自己都不敢认了,你都不敢相信你会写得这么好了.再说作文的问题.虽然说,文无定法,但是作文还是讲究一点“法”的.在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个问题.应试作文与平时写的文章是有区别的.平时写的文章,我们是去“品味”,而应试作文往往是浏览的.浏览与品味就有了质的区别.所以写应试作文非注意一点应试技巧不可.比如文章开头,单刀直入,开宗明义,一开篇先让读者明白你在写什么,这点很重要.否则,看了半天了,读者还云里雾里,不知道你要说什么.这怎么可以呢?文章主体部分一定要围绕中心去写,一定要言之有物,这些最起码的要求必须做到.到了结尾部分,对所要表达的主旨最后再强调一次,加深一下读者的印象.这样,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有人把写好作文总结为两句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文章,写成记叙文时,很好地解决了“动之以情”的问题,写成议论文时,很好地解决了“晓之以理”的问题,那么你的作文问题也就解决了.那么怎么才能写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作文呢?就写好议论文的问题,上文已经有所涉及,所以这里重点谈写作记叙文的问题.写好一篇不足千字的应试记叙文,有几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① 调动情感的问题.做好作文的准备工作,这是一个大题目,里面大有文章可作.比如选材的问题.如果选取一些自己比较陌生的材料去作文,就很难调动起自己的创作情感,所以就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比较熟悉的材料,最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是我们生活的环境里的一些人或事.还有一个尽快入题的问题.150分钟的语文考试划给作文的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那么我们从审题立意到开始动笔,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5分钟,当然也不能少于1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不仅要考虑文章的立意、布局谋篇,更要把自己的情感调动起来,让自己“走进”所要记叙的场景之中去.这种“身临其境”正是情感被调动起来的表现.② 截取生活片断,借助“主旨”这根红线,连缀成篇.这是由作文的篇幅所决定的.一篇千字文章,不可能把事情的始末全部交代清楚,就是能够交代清楚,也只能是叙述故事的梗概.这样,不仅内容不厚实,而且还缺乏生动性,不可能“以情动人”.而截取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片断,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则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③ 描写还是叙述的问题.叙述故事情节,往往容易出现语言干巴,欠生动的现象,这样就达不到“以情动人”的目的.所以在记叙文的写作中,最好采用描写的方式,即抓住生活中的三两个特写镜头,进行具体形象生动的描绘.我们知道,对事物的描写,越具体了就越形象,从而也就越生动.
最后,再提一个建议:充分地利用课文.既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读”,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广泛地阅读就可以了.是的,除了快餐式的文章,还有那些垃圾式的文章之外,我们读什么文章都可以.但是,读课文有读课文的好处.第一,课文是你的无声的老师.我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对“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思考的正确与否呢?如果无人请教,我们将无法确定.可是如果我们去读课文,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每篇课文都有阅读指导,课文之后还附有一些注释,它们可以给我们解疑答惑,帮助我们积累知识.既然除了快餐式的垃圾式的作文之外,读什么都可以,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选择课文这个最有力的工具呢?第二,课文大都是一些典范作品,不需要我们再去浪费时间挑选.第三,高考的出题原则是“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就是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得重视我们的课文啊!
综上所述,如何学好语文呢?方法就是:从读写入手,提高我们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
最后,希望你能热爱语文学习,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知道知识人如忆灵儿(学弟)的回答
2. 中职期末考试语文总结400字
教学总结时光飞逝,日月如梭,暮然回首,我同那些活泼可爱的学生们在不知不觉间已共度了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虽紧张而忙碌,但无不充满着快乐与幸福。身为一名教师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肩负一名教师的责任。期末将近,现对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正所谓,学读书,更要学做人,我们现在面向的中职学生,主要为初中阶段的“三差生”即学习“差生”、品德“差生”、行为“差生”,要使他们成为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在专业学习中学好专业知识之外,我认为语文课就是他们提高自我素养的一个最好的阵地,因此把品德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当然这也是我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奉行的一点,中职语文教学不同于中学语文教学,带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即:中职语文教学定位在为专业学习服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在课堂内,我非常注意一下三点:(1)关注社会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2)关注人文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3)关爱学生情感世界,建立健康自信的情感体验。在充分考虑本校中职学生认知因素和心理特点的同时,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我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的的具体策略是:(1)生活上,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2)教学中,以情激情,以情育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及专业情感;(3)评价时激发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具体如下: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课堂教学时,要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3. 中职必考语文古诗词
中职必考语文古诗词:
1、关雎(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中职考试语文扩展阅读
关于其它的古诗词如下: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