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年级语文综合素质测试练习题答案!!!!
四面楚歌(项羽 )初出茅芦( 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煮豆烧箕( 曹植 )
破釜沉舟(项内羽 )纸上谈容兵( 赵括)背水一战( 韩信 )指鹿为马(赵高 )
围魏救赵( 孙膑)草般借箭( 诸葛亮)完璧归赵(蔺相如 )卧薪尝胆(勾践 )
退避三舍(重耳 )班门弄斧( 鲁班)负荆请罪(廉颇 )毛遂自荐( 毛遂)
闻鸡起舞( 祖逖 )三顾茅芦(刘备 )望梅止渴( 曹操)图穷匕见(荆轲 )
2.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人教版)
只要自己多多复习就一定考的到高分,就像我们老师说的:学习差也要临时抱一下佛脚,也可以提高10多分。 所以不需要期末考试卷,只要自己加把劲在最后冲刺阶段,我想你一定可以考上重点初中!!!918 【加油吧]
一、字词部分。
1、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5分)
Liao líng xié lián zhuāng
歌声( )亮 ( )晨 威( ) 低( ) 银( )素裹
眼花 ( )乱 ( )听 和( ) ( )系 浓( )淡抹
2、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5分)
顾( )思( ) 迫不( )待 腾云( )雾 ( )山峻岭
明( )秋( ) 万( )俱寂 ( )往知来 ( )人不倦
二、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横线标出。
锲而不舍 挑衅 拎着 提供
悄然无声 树冠 夹竹桃 -----蝙蝠
2、按原文填空。(5分)
(1)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他好像有情义。
(2)我幻想他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应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
(3)盛开着的光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4)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域天的边缘。
3、积累填空。(12分)
(1)在学校里,老师教育我们要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把知识学扎实学活,正如古诗中所说的“________ ,_____ 。”
(2)明代著名的诗人于谦曾经写过一首《石灰吟》表现自己高尚的情操,这首诗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 。
(3)、毕业在即,同学们请你在留言本上写毕业赠言。(6分)
小明平时不珍惜时间,你可以送他“ , 。”这句诗与他共勉。
小江是你视为知己的朋友,你可以用“ , ”这句诗来表达你与他依依惜别的感情。
4、生活模仿秀。(2分)
你能否能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 ,就 ;
如果你是 ,就 。
三、课外积累
判断对错
1.克宜在去城市的路上救下了一只蝴蝶,蝴蝶送给他一只神奇的小镜子。
2.熊夫人因为拿不定主意依那个孩子的希望来教才好,所以幼稚园关了门。
3.月姑娘要挑选一个最有用的丈夫,最后挑选了电做他的丈夫。
4.寄居在姥爷家里的阿列克谢,不幸被姥爷毒打了一顿,还生了一场大病。
5.阿列克谢的妈妈又要结婚了,继父是做买卖的。
连线 、 、 、
可怜身上衣正单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心忧炭贱怨天寒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 莲花过人头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忍能对面为盗贼
采莲南塘秋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二) 《欣赏是一种善良》(16分)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
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 )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 )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2、“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
④书信; ⑤随便
下列问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请把最恰当解释的序号填入括号内。(3分)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到了自信( )
3、用“ ”画出短文中的过渡句。(2分)
4、文中提到的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 、 、 、 。
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并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 (5分)
5、这篇短文通过 和 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 。
在生活中要 。(4分)
四、习作。(40分)
读了《欣赏是一种善良》,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欣赏是什么?你被人欣赏过吗?请围绕“欣赏”写一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左右。
3. 六年级下册语文考试卷期末答案
1+1=2 在现代的精密科学中,特别在数学和数理逻辑中,广泛地运用着公理法。公理法是从某一科学的许多原理中,分出一部分最基本的概念和命题,对这些基本概念不下
定义,而这一学科的所有其它概念都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它们下定义;对这些基本命题(也叫公理)也不给予论证,而这一学科中的所有其它命题却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它们中推出。
这样构成的理论体系就叫公理体系,构成这种公理体系的方法就叫公理法。
1+1=2 就是数学当中的公理,在数学中是不需要证明的。又因为1+1=2是一切数学定理的基础,所以它也是无法用数学的方法证明的。 至于“1+1为什么等于2?
”作为一个问题,没要求大家必须用数学的方法证明,其实只要说明为什么1+1=2就可以了,可以说这是定义,也可以说这是公理。不过用反证法还是可以证明的:假设1+
1不等于2,则数学就是一锅粥,凡是用到数学的地方都是一锅粥,人类社会就乱了套了,所以1+1必须等于2。1+1=2看似简单,却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像一个小孩滚雪球的过程:第一步,小孩先要用双手捧一捧雪,这一捧雪就相当于人类对世界的感性认识。第二步,小孩把手里的雪捏紧,成为一个小
雪球,这个小雪球就相当于人类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形成了概念。于是就有了1。第三步,小孩把雪球放在地上,发现雪球可以粘地上的雪,这就相当于人类的理性认识。雪可
以粘雪,相当于1+1=2。第四步,小孩把粘了雪的雪球在雪地上滚一下,发现雪球粘雪后越来越大,这就相当于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阶段,可以进入良性循环了。相当于2+
1=3。1,2,3可以排成一个最简单的数列,但是可以演绎至无穷。 有了1只是有了概念,有了1+1=2才有了数学,有了2+1=3才开始了数学的无穷变化。
物理学与1+1=2的关系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有已知到未知的过程。
在数学当中已知1、2、3,则可以至于无穷,什么是物理学当中的1、2、3呢?通常它们代表着:质量、长度、时间等基本物理概念相当于1,它们是组成物理学宏伟大厦的
砖和瓦;牛顿运动定律相当于2,它使我们有了真正的物理学和科学的物理分析方法;力学的相对性原理相当于3,使牛顿运动定律可以广泛应用。在经典物理学中一切都是确定
无疑的,有了已知条件,我们就可以推出未知。当年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中国人知道了陈景润和歌德巴赫猜想。
那么,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呢?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
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
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
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
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难题的热情,历经两百多年而不衰。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数学工作者,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然而至今仍不得其解。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
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
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於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从1920年布朗证明"9+9"到1966年陈景润攻下“1+2”,历经46年。
自"陈氏定理"诞生至今的30多年里,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均劳而无功。
布朗筛法的思路是这样的:即任一偶数(自然数)可以写为2n,这里n是一个自然数,2n可以表示为n个不同形式的一对自然数之和:
2n=1+(2n-1)=2+(2n-2)=3+(2n-3)=…=n+n 在筛去不适合哥德巴赫猜想结论的所有那些自然数对之后(例如1和2n-1;2i和(2n-
2i),i=1,2,…;3j和(2n-3j),j= 2,3,…;等等),如果能够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例如记其中的一对为p1和p2,那么p1和p2
都是素数,即得n=p1+p2,这样哥德巴赫猜想就被证明了。前一部分的叙述是很自然的想法。关键就是要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目前世界上谁都未能对这
一部分加以证明。要能证明,这个猜想也就解决了。 1+1=?不就是等于二吗?是的,的确是这样。但是这个二却不可小觊。2可以分解成1+1、0.1+1.9、0.5
+1.5……1里面的成分是:0.5+0.5、0.1+0.9、0.56+0.44…换个角度1+1虽然等于二但是却有许多含义。譬如说1+1=2分解后就是:0.5
+0.5+1=2
其中0.5+0.5=天生+后天培养;1=汗水。这是十分容易理解的一个公式。当然要是换个角度,聪明的人就知道凡事无绝对。答案不可能只有1个,含义亦是如此。
1+1从脑筋急转来说也可以等于一个数字“王”、田、甲。
4. 2013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考答案及题目人教版 第五张site:www.5ykj.com
一﹑查字典填空。5分
“鼎”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 。“鼎”字有如下解释:①古代蒸煮用的器物;②三方并立;③大;④正当,正在。在下列词语中,“鼎”字应选择的解释写在词语后面的( )里。钟鸣鼎食( )鼎鼎大名( )三足鼎立( )鼎盛( )。你还能写出两个含有“鼎”字的成语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读拼音写词语。5分
jùn 严( ) ( )工 ( )马 英( )( )俏
jí编( )书( )聚( )荆( ) 狼( )
三、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面各组词语。3分
1、元宵节 除夕 重阳节 清明节 春节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肠 胃 大肠 嘴 肛门 食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词 唐诗 汉赋 明清小说 元曲 ____
四、选择题。5分
1、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杂伴 截然 荒乱 坐无虚席 B、尖税 演绎 锻炼 肃然起敬
C、幢憬 敦厚 蒜瓣 万丈更新 D、和睦 旷野 爆竹 蜂拥而至
2、下面加点的汉字的部首和音序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蒸(灬 z)容 B、瞅(目 Q)见 C、豁(谷 H)达 D、优雅(隹 Y)
3、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头涔涔(cén) 空地(kòng) 屏(bǐng)息 B、徘徊(huí) 汲(xī)水 膝(qī)盖
C、鼻涕(tì) 一摞(luò)碗 哲(zhě)理
4、依次填入文段空缺中,正确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___, 流出了___________, 流出了___________。
①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 ②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①②③
5、下列句子词序变化后差别最大的一句是哪一句?( )
A、他家来客了。-----他家客来了。 B、他都问过谁?-----他谁都问过。
C、也只有他这样怕冷。----这样怕冷只有他。 D、有你们看的书。-----书有你们看的。
五、将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归类。2分
1、①名义 ② 莫名其妙 ③不可名状④名落孙山( )
( )和( )加点字意思相同。
2、①座无虚席 ② 不虚此行 ③虚度光阴
( )和( )加点字意思相同。
六、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3分
1.“刑、胖、旺、鼎”这四个字都是后鼻音。( )
2. “这个理由很勉强,恐怕说服不了他。”和“他咬咬牙,又勉强走了几步”两个句子中“勉强”一词的意思相同。( )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引用了司马迁的名言论证了为人民服务要有正确的生死观。( )
4. “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一句是说能力最薄弱的就是他们了。( )
5.“怖”和“瀑”的声母相同,“胖”和“旺”的韵母相同。()
6. 《灯光》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这件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
七、用“然”字组6个词,并能从中选出合适的词填在句中的括号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聆听着________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
(2)我翘首远望西南方,_______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_______开始归林了。
(3)________地观看白鹭低飞的情景,可以说是乡村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4)传说乾隆皇帝南巡到太湖的东山,也被碧螺春茶深深吸引住了,_____ 泼墨挥毫,写下了“碧螺春”三字。
(5)_______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斓珊处. 。
积累运用(21分)
一、积累与运用(1+1+4+3+2+10)分
1、“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破折号的用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的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一句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句子。(4分)
(1)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这样做怎么能行呢?我不是跟你说过多次了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人民的幸福,革命先辈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我看您并不是想交付十五座城。”(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一天就读了一本书”这句话有歧义。请根据你的理解续写语句,使两种意思明确化。
(1)他一天就读了一本书,_________________。(2)他一天就读了一本书,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成长。”一句中,就桃花心木而言,“很少的养分”指________________,“巨大的能量”指____________________。就人而言,指在生活的不确定中能锻炼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法。
(2)“邯郸学步”这一成语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_______,列子又名 ___________ 。文中,两小儿辩斗时,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所以,我们分析事物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我们要学习两小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和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美好品质。
阅读理解(18分)
(一)有益的微生物(1+1+1+1+1+1)6分
提起微生物,人们就会联想到细菌, ① 联想到诸如霍乱、瘟疫、肺结核、痢疾、肠炎等传染病, ② 对它产生厌恶感。但是我们不应忘记那些帮助我们制造面包、酒类、药品等的酶菌。 在大自然里,存在着数不清的微生物,既存在着有害于人的微生物,也存在着有益于人的微生物。假如我们用抗菌素把它们统统消灭,那会引起严重的___(A.问题 B.结果 C.后果)
有人估计过,在只有一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上,生存着十万个微生物。从生态学上说,如果没有这些微生物,皮肤将失去活力。我们肠、胃里的微生物,也多得不可胜数。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命就会终结。至于在工业、农业、化学、方面,微生物都在默默无闻地为人类造福。地球上有着成千上万种细菌,科学家们从中挑选出对人类有用的细菌,使它们充当人类的“生物奴隶”。
1.“对它产生厌恶感”中的“它”指代( ) A.微生物 B.细菌 C.霍乱等传染病
2.选择“从而”或“进而”填入文中①②两处。 ①____ ②____
3.从文中括号内选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填在第二段空格内。你选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只有一平方厘米面积的皮肤上”一句中,“只有”一词删去不好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末将某些细菌称为“生物奴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运用了________说明方法。
(二)真正的财富12分(1+1+2+1+1+2+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
几个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大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已定在今夜以抽彩的方式kuìzèng给得奖者。不管我有多么想入非非,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幸运女神会厚待我们这个在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当扩音器里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示这辆彩车已属我们家所有时,我简直还不相信这是事实。
父亲开着车缓缓驶过拥挤的人群,我几次想跳上车去,同父亲一起享受这幸福的时刻,却都被父亲赶开了。最后一次,父亲甚至向我咆哮:“滚开,别呆在这里,让我清静清静!”
我无法理解父亲的感情。当我回家后__________地向母亲叙述时,母亲却似乎非常理解父亲,她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在思考一个道德问题,我们等待他找到适当的答案。”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汽车根本不属于我们,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母亲回答我。我歇斯底里大叫:“哪有这样的事?汽车中彩明明是扩音器里宣布的。”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说。桌上的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的号码是348和349,中彩号码是348。“你看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
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彩票的角落上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这K字代表凯特立克。”母亲说。“吉米•凯特立克,爸爸交易所的老板?”我有些不解。
“对。”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十跟我讲了。
当初父亲对吉米说,他买彩券的时候可以代吉米买一张,吉米咕哝说:“为什么不可以呢!”老板说完就去干自己的事了,过后可能再也没有想到过这事。348那张是给凯特立克买的。现在可以看得出来那K字是用大拇指轻轻擦过的。
不久,我们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又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显然电话是打给凯特立克的。第二天下午,凯特立克的两个司机来我们这儿,把别克牌汽车开走了。
直到我成年之后,我才有了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常说的那句格言“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具有了新的含义。回顾以往的岁月,我现在才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的时候。
(1)根据文中拼音“kuì zèng”写出词语 。
(2)文中加点词“歇斯底里”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提到“我家”是“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自然段画线句中的“道德问题”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在文中第4自然段中横线上的空白处应该填( )。
A.气愤 B.委屈 C.烦恼
(6)第9自然段中“那K字是用大拇指轻轻擦过的”与上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相照应,由此说明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常说的那句格言‘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具有了新的含义”中“新的含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什么说“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的时候”?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
校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
作文(5+30)分
一、小练笔。
有句话这样说:“人才不一定有口才,而有口才的人肯定是人才。”足见口才对于一个人的重要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强弱的标准之一。
考考你:你想参加班长竞选,班会课上,面对老师和全班同学,你会怎样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面有两道习作题,请任选一题,根据提示与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题一:逢喜事时,好心情给人幸福甜蜜;遇挑战时,好心情让人自信乐观。给自己一份好心情,生活中处处盛开艳丽的花朵;给别人一份好心情,人世间时时洒满明媚的阳光……请以“好心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你能以《生活中的一组小镜头》为题对生活进行一下描绘吗?
要求:语句通顺,有条理,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4 C
七、1轰然 2忽然 果然 3 悠然 4欣然 5蓦然
阅读理解
(一)4 “只有”强调了皮肤面积之小,从而也突出了微生物数量之多,去掉之后则表达不出这样的意义。
5本文说明的是有益于人类的微生物,称之为“生物奴隶”当然是因为某些细菌可以为人类无条件利用,为人类造福。
(二)(5)B
(3)强调我们家很穷,突出了父亲诚实、正直、善良与无私的品质,从而突出了中心。
(5)B
(6)“父亲”面临财富与道德选择时内心的矛盾斗争。
(7):“我”对母亲的格言有了新的理解是在“我”有了一辆汽车之后。如果说开始母亲的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有骨气本身就是一笔财富;而这时,“我”已经拥有了汽车,这告诉人们,一个人有了骨气,就能够努力奋斗,通过努力奋斗就可以获得汽车之类的物质财富。
(8)父亲的“富有”指的是:良知战胜了邪念,精神债务消除;母亲的“富有”指的是:对丈夫消除邪念和儿子逐渐明理的心理上的满足;“我”的“富有”指的是:逐渐了解做人的真谛,成为具有健康心理的精神富有者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liu/121749.htm
5.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的试卷
六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基本技能 (40分)
1、抄写下面一段话,要写得正确、规范、美观。(5分)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壮健成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2、看拼音,写词语。(4分)
shòu xuē zhàng peng dàng yàng fén shāo
( ) ( ) ( ) ( )
kā fēi wú gōng piāo yì jiǎo jiàn
( ) ( ) ( ) ( )
3、用“心”组词,再填空。 (2.5分) 莫泊桑( )拜福楼拜为师。一天,他带着自己的文章( )请教福楼拜,福楼拜对他( )指导。福楼拜强调指出:学写作光( )观察还不够,要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特点。他把老师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并对此进行( )筛选,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4、按照要求填上成语。(4+2分)
(1)评一评人物: 孔子( ) 天游峰的扫路人( )
聊一聊话题: 抗震救灾( ) 珍惜时光( )
(2)半途而( ) ( )往知来 司空见( ) 功( )无量
5、根据要求写句子。(7分)
(1)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2)浅绿色钟壳的正面镶着一圈美丽的金边。(缩句)
(3)仿写句子。
例:人们爱春天,爱她的山青水绿,爱她的万紫千红。
人们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漠沙如雪, 。
(5)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正如孔子所说:
“ ”
(6)师恩难忘,你最想用 (填名言或诗句)来赞美你的老师。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5分)
(1)“在 的春风里,在盛夏的 里,在深秋的 里,看不出有什么 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 的时候, 。”这段文字选自“学界泰斗” 写的《 》。
(2) ,要留清白在人间。(1分)
(3)不要人夸好颜色, 。(1分)
(4)莫泊桑被称为 “ ”,你知道的他的作品有 、
等。
(5)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 , , 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再给翩翩到来春天的 。由这句话我们自然想起朱熹的诗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4分)
(6)水在孔子眼中是 、 、 、
的真君子!
(7)从《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中,我懂得了
的道理。(1分)
(8)十二册课文中要求我们要养成 和
的学习习惯。
二、阅读
(一)《广玉兰》(节选)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淀 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 急)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ruǐ luǐ)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 辨 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 进)两寸长的圆茎(jīng jìng)。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1、划去括号内不恰当的字或读音。 (3分)
2、联系短文理解“数世同堂”的意思:
(2分)
3、这段话写了广玉兰的四种形态: 、 、
、 。(2分)
4、用“ ”画出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一句话。用“”标画出表现广玉兰生命力旺盛的句子。(2分)
5、这段文字是按照 的构段方式来写的。 (2分)
(二)行走的父爱
因为工作忙,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母亲家了。
那天,我开车去一个村庄采访,结束时已近黄昏,晚上又有朋友约着吃饭。走到一条僻静的沙石路,远远的,我看见一个矮小的身影在前面慢慢走着,近了,看清是一位老人,佝偻着腰,拄一根拐杖,走起来十分吃力。我落下车玻璃,说,大爷,你去哪儿,要不要我捎你一程?
老人耳朵有些背,明白了我的心意后,满是皱纹的脸上显得很感激。我下车,扶他在后座上坐下。
车启动,我才知道我犯了一个错误,老人要去的村子跟我并不顺路,简直就是南辕北辙。可我已经不能把他放下了,只好掉头加速前进,边走边和他拉着家常。
他说,他是去看女儿的,从昨天早晨一直走到现在,也不知怎么回事,这路走起来就这么长,昨晚,他就在一间破屋底下蹲了一夜。
我有些惊讶,心想这雷锋还真当着了,要是寒冬腊月,还不得把人冻死?我回头看了他一眼,大着声说,大爷,您是迷路了,这样走下去,再走十天也到不了你女儿村的。
老人眯缝着眼,微微地笑着,不住地说着感谢话。
我说,你女儿家没有电话吗,怎么不叫她来接你呢?你这么大年纪的,真走丢了可怎么办哪。
这一问不要紧,老人干裂的嘴唇蠕动两下,眼窝里就噙满了泪。他说女儿病了,家里的人都瞒着他。他一共有六儿一女,最是女儿孝顺,每半月必定回来看他跟老伴一次,这次两个月没回来了,他生了疑,后来就偷着听孩子们说话,知道女儿查出得了那种不好的病。
他说的不好的病我知道,就是癌症。
他怕女儿突然死去,见不到女儿一面,所以就瞒着家人跑出来了,谁知却迷了路。
我不由得一阵感叹,说,大爷,你这么一声不响地走了,家里人不知道该怎么着急呢,你知道家里的电话吗,我先跟他们说一声。
他摇了摇头。
一个小时后,到了老人说的那个村庄,很顺利,我找到了他的女儿家。她的女儿五十多岁,看上去气色还好。老人一下车,扔掉拐杖就向女儿跑过去,一把抱住她,老泪纵横。女儿一边抚着他的肩膀,一边张着疑惑的眼神问我怎么回事,你怎么把他送到这里的?我家里出了什么事吗?
我把事情的原委简单解释一下,说,你爸为了来看你,走了两天,昨晚还在一间破屋底下蹲了一夜呢。
女人听了,顾不上谢我,抱住老人的肩膀,失声痛哭,说,爸爸,我没事,真的没事,你来家,我给你看病历,医生说只要动个小手术,就没事了,真的爸爸,我没有骗你……老人不信,推开女儿,左看看,右看看,哽咽着说不出话。边上围过来几个人,也上前劝慰老人,帮着女儿解释。
我悄悄发动起汽车,走了。
走出很远了,我的眼前还在闪现着刚才的影像。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
我拿出手机,跟朋友辞掉了约会,拨通了父母家的电话。
1、文章的题目是“行走的父爱”如果改成“父爱”可以吗?为什么?(1+2分)
2、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吧。(2分)
3、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很感人,如:“ 这一问不要紧,老人干裂的嘴唇蠕动两下,眼窝里就噙满了泪。”和“老人一下车,扔掉拐杖就向女儿跑过去,一把抱住她,老泪纵横。”请你选择一处,联系全文谈谈你读了之后体会到了什么?(3分)
4、“我拿出手机,跟朋友辞掉了约会,拨通了父母家的电话。”请你想象一下“我”要给父母说些什么呢?(2分)
5、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的父母在你的身上一定也倾注了很多很多的爱吧,请你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写一写。(3分)
6、母亲节和父亲节马上就要到了,你打算为终日操劳的父母做些什么呢?你最想对父母说什么呢?(6分)
三、习作(30分)
题目: 的感觉真好
事物的变化有时会影响人的心情。例如:生活条件改善了;走出去旅游了;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绩了;懂事了,关心父母,善解人意……都会使人产生异样的兴奋和愉悦。请把题目补充完整,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500字。
对不起,有些图插不上,你自己处理一下吧
6.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能力测试卷 app.szxuexiao.com
二、常识填空(8)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在今( )省,它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版之一,其他两权座是( )和( )。
2、我国古代四大艺术是指 ( )。
3、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 )、( )、( )。
三、选择题(14)
1、下列拼写有错的一项是:( )
A、猫儿(mā or) B、麦苗儿(mài miáor)
C、红果儿(hóng guǒr) D、健儿(jiànr)
2、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生活简朴 保卫公物
B、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灌溉稻田
C、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演出 改正错误
D、改善生活 天空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认真
3、下面的“川”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请选出来。( )
A、川流不息 B、高山大川 C、一马平川 D、百川归海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B、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7.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40分
.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用另一个读音组词。4分
提供(gòng gōng)___________ 望洋兴叹(xìng xīng)__________
矿藏(cáng zàng )__________ 情不自禁(jīn jìn)__________
2.认认真真读拼音,端端正正写汉字。6分
xī shēngfáng’ àilíng chén
() ()()
hé xié yǔn nuò yǐn mán
() ()()
3.划去不一类的一个。2分
(1)东海南海上海黄海渤海
(2)公路 铁路 马路 山路 信息高速公路
4.中国成语中有些如“螳螂捕蝉”之类寓言故事的成语。你还能举几个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根据词语之间意蕴的搭配说出一个成语。2分
(1)忘本 三国演义 洛阳 刘禅 ( )
(2)孙悟空 太上老君 炼丹 踢翻 ( )
(3)鱼 湖面 皱纹 ABCC ( )
(4)岁寒三友 画画 自信 苏轼 ( )
6.引号用法。选择下面句子引号的用法。2分
A.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C.表示讽刺或否定。 D.表示突出强调。 E .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1)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 )
(2)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民只能“望洋兴叹”。 ( )
7.修改病句:2分
(1)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迎来利用海洋、开发海洋的新时代。
(2)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铁等天然气。
8.课外积累。请将你平时读过的书或文章按类别介绍给大家。(每类至少写两本书或两篇文章。)4分
A唐诗:《 》《 》
B宋词:《 》《 》
C外国文学作品:《 》《 》
D我国名著或名人传记:《 》《 》
9.按照要求写句子。
(1)“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用上“谁……谁……”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用不同的词序组成2个句子)1分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2分
这样自问自答的句子我也会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1)吴王( )准备出兵攻打楚,( )他只看到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比楚国强大。
(2)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 )取胜的希望很大,( )( )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 )不堪设想。( )大臣们都不同意吴王的主张。
11.课文写真。7分
(1) ____________,流水不腐。
从善如流,____________。
近水识鱼性,______________。
欲知山中事,__________________。
(2) 《学会合作》为了说明合作的重要,举了两个例子: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学了这篇文章,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等关于合作的名言警句。
(3)“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4)“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晚回舟, ______________。知否,知否,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真正让词人“沉醉”的,又岂止是醇厚的美酒?
二、阅读欣赏。
(一)《三亚落日》节选 12分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1.仿照例子写词语。1分
金灿灿 亮闪闪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这段话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