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语文小本答案

语文小本答案

发布时间:2020-12-20 08:16:55

1. 四下语文小本的的第一课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练习题及答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练习题及答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练习题及答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练习题及答案 2011-02-12 11:18 来源:资源 作者:佚名 点击: 202次 [打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练习题及答案 一、区分下面的每组生字并组词 谙( ) 镜( ) 孤( ) 厌( ) 暗( ) 境( ) 狐( ) 压( ) 二、完成下面的填空 1.《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两”指的是______和_______。诗句中,能表现出“孤独”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洞庭》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诗人用“青螺”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忆江南》是_______牌名。诗人通过回忆,写出了江南日出时_______的红和春天_______的绿。这样写对照 鲜明,色彩浓丽,使我们体会到了诗人_________的情感。 三、解释古诗句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默写下面的两首古诗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谙( 答案:
谙熟 ) 镜( 镜子 ) 孤( 孤独 ) 厌( 厌恶 ) 暗( 阴暗 ) 境( 境外 ) 狐( 狐狸 ) 压( 气压 ) 二、1.诗人 敬亭 孤云 独去闲 2.唐 刘禹锡 洞庭湖中的君山 3.词 江边的花朵 江中的河流 热爱祖国河山 三、1.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 2.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水青翠,静静的水面没有一丝风,就像银白色盘子里摆放着一只小小的青螺。 3.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

2. 人教版三下语文作业本答案

漫漫,我们选择宏伟的目标,毅然奋进.在前进中我们披两肩霜花,洒一路豪歌,谱写了一版曲又一曲优美的乐章权.选择,我们愿选择美丽的人生.
花儿面对更替变换的四季选择绿意盎然的春天,青松面对辽阔的大地选择峻峭悬崖,腊梅面对大地选择了冰天雪地的北国,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与众不同的精灵们都有着与众不同的选择.
智者信仰着真理选择桀骜不驯,勇者渴望超越选择了奋斗不息,善者祈祷和平选择了舍生取义.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选择,但无论是什么选择,我们都要让它成为我们的骄傲.
择一颗炽热的心,可广交天下之友;择一颗平和的心,可以享受“采菊东篱下”的悠闲;择一颗博爱的心,可挑起

3. 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暖和(huo√ hé hè)的春日里,我和(huo hé√ hè)爸爸在小溪旁散步。和(huo hé√ hè)风拂过,燕子的呢喃与小溪的流水声应和(huo hé hè√)着,感觉多么美妙啊!

二、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shuǎng yín sòng pù bù dǒu qiào tǐng bá shēn qū
( 清 爽 ) ( 吟 诵) ( 瀑 布 ) ( 陡 峭 ) ( 挺 拔 ) ( 身 躯 )
jīng zhì yùn hán ào mì xiá kè bié yóu shēn yì
( 精 致 ) ( 蕴 含) ( 奥 秘 ) ( 侠 客 ) ( 别 有 深 意 )

三、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隐蔽、僻静的小路。 ( 幽 径 )
2、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 波光明灭 )
3、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 德高望重 )
4、很感兴趣地谈论。 ( 津津乐道 )

四、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谁能说刘翔不能再次打破记录呢?
2、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
最新奇的是,树阴下的光斑都变成了圆圈,像鱼鳞,又像重叠的金环。

五、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地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妙处。
2、在这段话中,作者把(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当作自己的朋友,跟他们热切地(打招呼)。这些朋友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作者应和。从中我体会到了(“我”与山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作者在山中还走访了哪些朋友?仿照下面的句式写话。
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高大的树木,你撑着一把巨伞,是要我在此处休息吗?
你好,林间的小鸟,你扑腾着翅膀,是在为我的到来翩翩起舞吗?
3 草虫的村落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uī suí yǎn zòu qín miǎn hōng kǎo màn yóu qīn wěn
( 追 随) (演 奏) ( 勤 勉 ) ( 烘 烤 ) (漫 游) (亲 吻)
zuó chōng yòu zhuàng yì wèi shēn cháng páng rán dà wù
( 左 冲 右 撞 ) (意 味 深 长 ) ( 庞 然 大 物 )

二、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安宁而平静。 ( 宁 静 )
2、匆忙赶路的神态。 ( 行色匆匆 )
3、形容神志恍惚。 ( 悠悠忽忽 )
4、停下脚步痴痴地看着。 ( 驻足痴望 )

三、根据课文内容连线,体会这样写的妙处。
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 村民们
花色斑谰的小圆虫 音乐演奏者
振动翅膀的甲虫 游侠
所有的虫儿 南国俏丽的少女
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 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我觉得这样写 更加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突出了甲虫非常热爱生活。

四、默读课文,并填空。
作者在一片(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 ,忘了(自己)。他随着小虫游侠,来到了“草虫的村落”,看到了(一只游侠)、(色斑斓的小圆虫)、(蜥蜴)、(甲虫音乐家)、(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等。我印象最深的是(甲虫音乐家),因为(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我被深深地吸引和陶醉)。

五、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
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1、在意味深长的对视中,它们可能在想些什么?请写一写它们的心理活动。
老公,你在外面这么久,受苦了吧!快回来休息一下吧!
老婆,我的命可真大啊,撞了几百次,还没死,看来我要好好休息了!
2、用带点词造句。
意味深长——父母对我说的话意味深长,我此刻还是记忆犹新!
(二)
我的目光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2、作者把甲虫振动翅膀的声音比作(灵泉),并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读了这段课文,我觉得这是一群(会演奏音乐,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富有创造精神)的甲虫。
3、第一句话,作者描写了甲虫们演奏的环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最合理的种解释,在相应的序号上打“√”。
① 没有作用。
② 有作用,这样写使文章更美。
√③ 有作用,环境的美烘托了甲虫们对生活的热爱。

六、小练笔。
如果我们去草虫的村落走一走,一定也会看到奇妙的景象。联系你平时观察过的小虫,发挥你的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今天,我趴在草丛边,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在我眼前,空间突然变大了,小草成了大森林。这时,我发现一只小蚂蚁正在搬动一片面包屑。可是它搬不动,就转身往回走了……不一会儿,几十只蚂蚁出来了,它们齐心协力把食物搬了进去。看来,蚂蚁的确非常团结。
一阵小狗的叫声才把我的心灵唤了回来。

4.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本依依惜别答案

第二大题: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和对教师的感激之情 我在校园的生长和我对母校的依恋
第三大题: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去了。转眼间,六年的小学时光就要过去了。在离开母校;离开朝夕相处的同学;在离开叫我们学习的老师····的时刻,我非常舍不得,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怀念。回忆当年我们在一起嬉戏的时刻,仿佛就在我眼前播放着。
赤子丹心:
《给校长的建议》
尊敬的校长:
您好!
我是六年级的一名少先队员。在最近,我发现校园内出现了许多垃圾。就算是有人看到了,也不会伸手去捡起来,而是绕道而行。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讲了。在这里我想向您提一点儿建议:
1、我们可以让值日人员多留意一下身边的垃圾。
2、我们可以办一个环保分类比赛。让全校师生都参加,让他们学会动手捡垃圾和如何让垃圾分类。
3、我们可以向学生或老师宣传一下环保的好处。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望校长采纳。
建议人:×××
2012年4月18日
二、略。
毕业联欢:七彩童年——( )年( )班联欢会
一。开场白:在离别前,带着我们那真挚的友情,带着对母校的依依不舍,带着我们那无限的不舍······让我们留下我们那最宝贵的记忆吧!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把一切烦恼都忘掉。现在,我宣布()年()班联欢会正式开始!
二。演出开始:1 、唱歌 2、跳舞 3、小品·······
三。互赠礼物。让礼物成为自己对同学的最后一丝的挂念。
四。班主任总结

5. 藤野先生语文作业本的答案

藤野先生》训练题
山东郓城一中初三语文组 修仁华 整理 ([email protected]
【专项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2、为加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油光可鉴( )
A.镜子 B.照 C.审察 D.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2)深恶痛疾( )
A.很坏的行为 B.凶恶
C.憎恨,讨厌 D.恶劣
(3)不逊( )
A.谦虚、谦恭 B.让出 C.比不上,差

3、结合句意解释加线的词。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无非:
(2)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
(3)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
(4)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落第:
(5)仰面在灯光下瞥见他黑瘦的面貌。
瞥见:

4、分析下文,回答问题。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②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③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④实在标致极了。
⑤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⑥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中“无非”是 的意思,“这样”是指 。这句话表达作者 的感情。
(2)这两段写作者在东京看到“清国留学生”在① ,② ,③ 。
(3)第②句用的修辞方法是 ,它的作用是 。
(4)第④句用的修辞方法是 ,它的作用是 。
(5)第一段中有四个“也”字,其中有一句中的“也”与另三句用法不同,这个句子是 ,不同的理由是 文中三个“顶”字,其中一个与另两个不同;是 ,理由 。
(6)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不满正反映了他到东京的目的是 。

5、文章记叙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事,各是什么?每件事各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1) ,表现了藤野先生 。
(2) ,表现了藤野先生 。
(3) ,表现了藤野先生 。
(4) ,表现了藤野先生 。

6、记叙上述四件事时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描写藤野先生的主要方法是 。

7、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一)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二)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呐喊·自序》
(1)(一)段中第①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答: 。
(2)指出(一)段中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的部分。叙述从 到 ,议论从 到 抒情
(3)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
A
B
(4)(一)段中的第⑧句“那时那地”指的是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 。
(5)作者为什么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刺耳”?选择正确的解释( )
A.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B.对噪音特别反感。
C.听不惯日本学生的疯狂欢呼。
D.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大声吹呼。
(6)“何尝”是哪类词?对表达句意起什么作用?
答: 。
(7)“呜呼,无法可想!”的含义是什么?
答: 。
(8)(二)段中“那一回”指的是
(9)从(二)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
(10)从表达方式看(一)段以 为主,(二)段以 为主。

8、阅读并回答问题。
①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②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③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1)“小而言之”的意思是 。
(2)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3)这段文字共3句话,第①句表现了 ,第②句表现了 ,第③句表现了 。
(4)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
[答案]:
1、C
2、(1)B (2)C (3)A
3、(1)只不过
(2)本义漂亮,这里是反语,意思是丑恶。
(3)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的人。
(4)本义为科举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5)很快地看一眼。
4、(1)只不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行。表达作者对留学生的失望之情。
(2)①在上野赏樱花。②不中不洋的打扮。③学跳舞。
(3)既是比喻又是夸张,辛辣地嘲讽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的丑态。
(4)反语,讽刺清国留学生丑样。
(5)也有解散辫子的,这个“也”字起连接作用。
顶得学生制帽,这个“顶”是动词。
(6)寻求救国真理,志趣在有几本书买。
5、(1)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2)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
(3)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求实精神
6、前两件,后两件。
7、(1)不是因果关系,这是在匿名信事件后,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们歧视中国人的行为表现出愤激的感情。
(2)第二年添教霉菌学 到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第①句
呜呼,无法可想。
(3)A.在课中的日本学生
B.闲看枪毙犯人的人
(4)“那”是指示代词,指的是日本仙台讲堂里看影片时。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弃医学文。
(5)A
(6)副词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和“不”连用,表示看枪毙犯人的人无一
例外地喝采,表现这些人精神麻木,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状况的悲哀。
(7)这些中国人精神上愚昧麻木,毫不觉悟,作者感到万分痛苦而又无可奈何,
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
(8)指的是在仙台医学院讲堂里看电影,电影中日本人枪毙中国人,周围还有
许多中国人围观。
(9)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 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改变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 然是文艺了,所以弃医学文。
(10)叙述 议论
8、(1)从小的方面看。
(2)议论、抒情
(3)①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
②对先生高尚品格的高度评价。
③对先生品格的热情赞颂。
(4)使我们对藤野先生高尚品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有力的表现了主
题,作者热情的发自内心的赞颂也增强了对读者感染的力量。

【专项训练二】:

1、下列形似字的注音、组词正确的是:
A.缀zhuì(点缀) 辍chuò(辍学)
啜chuó(啜泣) 掇ō(拾掇)
B.籁lài(天籁) 癞lài(抵癞)
赖lài(依赖) 獭tǎ(水獭)
C.嶂zhàng(叠嶂) 幛zhàng(挽幛)
獐zháng(獐子) 彰zhāng(表彰)
D.蔓màn(蔓草) 漫màn(烂熳)
幔màn(幔帐) 谩màn(谩骂)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句:
A.但在那风雨如诲的时刻,各地的建设一旧屹立人间,光辉夺目。
B.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疼。
C.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
D.早餐时,我无精打彩地看着报纸,忽然发现下面这么一段……

3、划线词与其他几个意思不同的是:
A.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用的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也不是偶然的。
B.这是因为一切依赖视觉的手段,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光线。
C.那人的作案手段虽然很高明,但还是被公安人员发现了。
D.正是由于采用了嘴里的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

4、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是:
又过了若干年,才知道“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这两句话都有问题。
A.事故或意外。 B.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C.关键、重要之点。 D.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疑难。

5、划线词与其他几句感情色彩不同的一项是:
A.正是由于采用了嘴里的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
B.我们看了都很佩服。
C.所以我们管人云亦云的说话叫“鹦鹉学舌”。
D.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光合作用。

6、没有反义词的一项是:
A.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一一配以语言,然后综 合运用,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
B.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C.当他向聚集在大厅内的人宣布这个消息时,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
的。
D.现在我所谓的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 茫远罢了。

7、“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是采用手势或图画,也不是偶然的。”一句的主语是:
A.人类语言。
B.手势和图画。
C.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
D.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

8、对二重复句层次和分句间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①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②但在原始社会的交际情况下,这方面的要求是次要的,③是可以用图形来补充的。
A.①‖② | ③ B.①‖② | ③
转折 并列 转折 递进
C.① | ②‖③ D.① | ②‖③
转折 并列 转折 递进

9、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
B.云里的风不是像地面上那样从前后左右来的。
C.像一个征服者一样,他那任性的顽固的暴行永远没有个完,。
D.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地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10、对《人类的语言》一文说明的重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语言的特点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言,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B.语言,也就是说话,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C.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不是偶然的。
D.由于采用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

11、①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也不是偶然的。②这是因为一切倚赖视觉的手段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光线,夜里不成,黑暗的地方或者有障碍的地方也不成,声音则白天夜里都可以发挥作用,也不容易受阻碍。③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的有效距离大得多。④打手势或者画画儿要用手,手就不能同时做别的事,说话用嘴,可以一边儿说话,一边儿劳动。⑤论快慢,打手势赶不上说话,画画儿更赶不上。⑥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会的交际情况下,这方面的要求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图形来补充的。⑦总之,正是由于采用了嘴里的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
(1)下句是从选文中抽出来的,将它放回选文中,位置最合适的一项是:
人类的视觉最发达,可是语言诉之于听觉。
A.①②句之间 B.③④句之间 C.⑤⑥句之间 D.⑥⑦句之间

(2)选文第⑥句中“这方面”指的是(用原文回答):

(3)人类语言以声音作手段有哪四个方面的优越性?请简答。

(4)有关选文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选文选自《人类的语言》,作者是吕叔湘。
B.选文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选文的结构是:总说——分说——总说。
D.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人类语言的优越性。

【答案】:

1、D 2、C 3、C 4、D 5、C
6、C 7、D 8、C 9、D 10、A
11、(1)A
(2)稳定性和持久性
(3)①白天黑夜都可以发挥作用,也不容易受阻碍;②有效距离大;
③不影响手的活动;④表达速度快。
(4)D

6. 人教版语文小本一等于几的答案。急。急。急。

1+1=?来
这是一个答案开放的题目。
看单位源,1个0+1个0=2个0=0,1个+1个=2个,1个+1对=3个,1对+1对=4个,1个季度+1年=5个季度,1个指头+1只手=6个指头,1天+1周=8天,1个指头+1双手=11个指头,1打+1个=13个,……
当单位统一时,人们约定:1+1=2.

7. 五年级下册语文小本答案

到网上搜素它的网址,再找答案。

8. 人教版语文作业本(芝麻开花)答案

第一页 1、给加点的抄字选择正袭确的读音,画上"_″。 略 2、比一比,再组词。 昼(白昼) 耘(耘锄) 桑(桑树) 晓(知晓)…………………………

阅读全文

与语文小本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