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参加考试学生基本情况简述
应考人数:57人
参加考试人数57人
本次考试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的幅度不大.究其原因,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观念淡薄,导致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语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好.、课外阅读不细等;二方面是因为学生平时学习时读死书,举一反三能力极差,所以对一些阅读分析中的变形题做的不好,比较阅读的能力差,因此学生的总体成绩提高的不快.虽然有如此诸多漏洞,但是:学生学习也有其另人欣慰的一面,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提高.阅读分析及写作能力提高幅度也较大.可见有些学生学习语文的悟性还是相当高的,而且能做到学以致用.
二、逐题分析
(1)基础知识部分
本题共10道小题,共30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词音形的正确书写及正确理解运用.还有仿句的修辞手法,对文学名著的相关知识的积累及对文言文、古代诗词的理解默写。
(2)阅读
本题有三道大题,其中包含2篇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及一篇课外阅读.
1、文言文阅读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实词理解、重点句翻译、对选文大意的概括及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分析。.
2、课内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语段出自《社戏》.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小说的学习理解.
3.课外现代文阅读
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
4.习作部分
本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所给作文提示,从提示中受到启发,围绕着“难以忘怀的一幕”话题,写一篇话题作文,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能写一篇任意文体的文章。
三、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成绩:
本次检测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取得的成绩,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幅度比上年较大,阅读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古诗词的背诵准确率比较高。学生能灵活运用语言来抒写真情实感,而且所写文章条理清晰,中心突出,文学常识及文言诗文的默写也有一定进步。
(二)存在的问题:
1.别字辨析能力差。
2.对病句的修改不准确。
3.对课内阅读平时听课情况不好,识记不准确。
4.个别学生习作不认真,对话题作文中话题理解不透彻。
5.对课外阅读理解不透彻,内容概括能力较差。
6.对课外的知识涉猎太少,知识面窄。
7学生的书写习惯不好。
四.综合分析
(1)取得成绩的原因:
本次检测学生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方面及写作都有很大的提高,其根本原因是:本学期在教学中大力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注重了每天的课前五分钟的口语训练活动。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写作的素材,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做到有话可说。而且作文课除了利用每周一节课进行习作外,每周都要布置一篇大作文,而且作文讲评时让学生互批,互改作文,对自己所批作文中所欣赏的作文进行删改并重新完成一篇仿文。因此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较快的提高,而且在平时能注重对学生文言诗文的诵读,默写,故检测时学生基础知识成绩也十分乐观。
(2)存在问题的原因
1.分析本次检测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平时教学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力度不够,还应再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广泛地去涉猎,文学作品及优秀作文,课外资料,知识多积累,扩大其视野。
2.也有一不分学生重理轻文思想严重,认为语文无需下功夫也能学会。
(3)教学工作的思考及改进教学的措施与教议。
通过以上分析,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应着力转变教学的理念,彻底转变角色,教学中竭力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注重文本对话,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语文”,加强各种语文能力训练,设计多角度多渠道的语文实践活动,从各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多方面的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六、试卷评价
本次试卷覆盖面较广,难易度适中,能从多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对今后语文教学及中考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但试题基础知识覆盖面不十分全面,缺少词义的理解应用,名言警句的积累。
② 语文试卷分析800字
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这不仅表现在第一部分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语言运专用题属的解答上,而且还表现在通过阅读材料,对文章的大意的把握,概括捕捉信息等阅读题的答案表述和作文的语言表达中。学生心中所想没有准确说出,言不达意,是不会得分的。
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差,这是阅读题失分多的重要原因。所选文言文阅读材料是课内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均为课外的,包括说明文阅读和记叙文(散文)阅读,从题型上看,主要是问答题,突出考查学生阅读表达能力和独特的体验,同时注重到读书方法和探究意识的考查。试题分别从字词的认读,词句理解,信息筛选,文意概括,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感受、体验、品味能力等角度考查。
作文偏离话题、跑题、结构不完整。本试卷作文采用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对学生来说,半命题作文写作选择的面更宽,灵活、自由。试卷中作文题,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对题目拟定,中心确立,文体选择,写法运用,都有较大选择自由,倡导多元而富有个性的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有创意的、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③ 语文试卷分析100字
一、试卷结构
本卷参照中考题型,由三部分组成(满分150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第二部分是积累与运用(字词检测、古诗文阅读与记忆、名著阅读、综合实践、口语交际及仿写)第三部分是阅读理解(古诗鉴赏、文言文阅读、两篇现代文阅读)第四部分是写作
综合整套试卷,试题以新课标和中考考纲为要求,以教材为依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实际能力运用,并进行恰当迁移,对初一学生在前半学期内语文素养的形成作阶段性诊断,难度系数在0.7左右。综合语言运用和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难度较大,其它题目难度适中,作文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会从深度去审题。综上所述,本次考试的命题思路:以教材为蓝本,以阅读为重点,强调双基,注重运用,突出考查能力。
二、考情分析
本次考试,参考人数280人,平均分99.9分,及格人数227人,不及格人数53人,及格率81.1﹪,年级最高分128分,最低分22分,120分以上10人,60--20分5人。整体看,初一(5)班103.3分最高,初一(8)班95.4分最低,各班语文成绩有一定差距。
三、试卷得失分分析:
这次测试中各个大项的得失分情况如下:
具体考情分析:
本次考试,从初一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做得好一点的是“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下设计四个小题,总分为15分。第1题为根据拼音写汉字,,满分率90%,失分最多的是“镌”字形较难,记忆不牢固。第2题为古诗默写,所选为课内常见名句,满分率较高为90%,只有几个学生平时不太认真出现了错误,出现错误。第3题为考查课文名著阅读,考查形式为读书文摘卡,此题有60%的学生由于对文段内容掌握不牢,不知如何答题。第4题为对联仿写,学生理解运用能力欠缺,满分率只有10%。第五题为口语交际,学生注意到称谓,但不会结合语境,委婉说话,得分率只有35%,第六题为仿照句,学生受限于语言积累及理解力,得分率为28%左右。
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
第一项是“古诗文阅读与记忆”,这部分中的第一题是描述景象,学生能找出六种具体意向,但不会描述,得分偏低,只有15%,第二题为词语“落”的赏析,与书中答案有联系,学生答得较好。
第二项是“文言文阅读”,由于所考查的知识来源于书本,故得分较高,大约为75%。
错误主要集中在第一项“句子的朗读停顿”与文言句子的翻译,学生未能抓住关键词来翻译。
第三、四项是《感恩》与《父爱重于山》两篇现代文阅读,学生通过诵读能直接找到文章中的句子,但不会用自己的话抓住问题的关键去回答问题。得分率大约为55%。
第四部分是写作,属于话题作文,题目为<<童年>>要求具体、明确,属于记叙类的作文。但本次作文整体情况不好,能得到优分的学生比较少。从写作实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写作能力较差,不能认真审题,没有写自己理想的幼时生活或环境。大部分学生书写不太工整,语言表达空流畅,结构思路不很清晰。中心立意比较浅显,平均得分在40--44分。
四、存在问题
综合本次考试,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理解、运用和表达能力存在差异。
2.“现代文阅读” 失分原因:
①学生整体阅读意识薄弱,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②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能力较差;
③有些学生虽然答题方向正确,但语言组织能力差,表达不简洁,不明确。
④开放性试题答题内容空洞,谈感受、看法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泛泛而谈,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作文存在问题:
①个别学生字数不足,书写潦草,涂改较多;
②审题不到位,有的学生没有重在写“童年”,要么立意不深,内容分散。
③有的学生开头废话一大堆,切题太慢。
④不能根据中心有效地选择相对典型的材料,有的学生材料陈旧。
⑤内容不够具体,记流水账的文章较多。
⑥内容虚假,有拼凑之嫌。
4.课内文言文阅读失分原因:
①缺乏语感,造成断句错误。
②文言基础掌握不牢,缺乏文言文翻译的正确方法,出现句子翻译不完整、不准确。
④ 语文试卷分析(我考了114分)
我不是很清楚来在你心目中自己的分数源如何,也不是很清楚这个“分析”是不是指考完之后的感想和反思,不过我认为是这样,如果不对请追问指正。写感想其实很简单,我给你大致列一下:
首先要说明自己感觉自己考得如何,如果感觉不错,那就要写自己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哪些地方做得不错要保持成绩,再接再厉,如果一般,就要把做的不好的地方指出来,然后说自己要继续加油,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果感觉不好,那就要进行反思,把不足一一写出,表达自己学习的上进心,一定要努力学习的这样一种情感。最后总结,这次考试,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决定……
望采纳。
⑤ 语文试卷分析(学生用)
试卷分析从以下几方面写:
1.试卷考查的目的、范围和要求
要求说明此次考查哪些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哪些是旧知识,基本题有多少,难度怎样。
2.成绩分析
成绩分析写清自己的成绩在什么档次上,有哪些优势或差距等
3. 错题分析
对试题掌握情况作分析,对典型的试题,要列举错例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产生错误的原因。
4. 问题归因
应主要从“学”中找原因:从思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对待学习的责任感以及驾驭教材的能力等。“学”方面则主要是分析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原有的知识基础等。
5. 改进措施
要针对试卷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改进措施要细化、具体。 在刚刚结束的语文考试里,我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
我一向语文很好,可是这次鬼使神差的,语文竟然错了很多不该错的地方。经过我的仔细反思,我想这和我阅读题目不认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点也同样延伸到了数学和英语方面。很多计算和语法上的小错误让我丢掉了不少分数。例如:(这个我不能替你写,不知道你究竟错了什么,举上几个小例子就行,50字左右)
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积累、阅读和作文的强化。通过考试,我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样的题目,感觉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可是一当考试,才发现原来那么多考试题目是我从来看都没看过的(你就先编着吧)。只怪自己买的练习题做的少。不能允许自己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这次考试之中汲取教训,增加力量,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考试技巧贵在练习。生活之中,我还要多多加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学会积累,语文积累好词好句,数学也要多积累难的题目,英语则是语法项目。对做完形填空等练习题也是提高英语的好方法。
但是,这只是一次考试毕竟不是期末考试,我还是有机会的。下一次考试,我要更努力,争取不让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失望。不让自己失望。
我希望老师不要对我失去信心,虽然我这次考得并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下一次考试,我一定会努力的!
⑥ 今天语文期末考试作文最后我写了一句“祝所有考生鹏行万里!”这个和
你这是侥幸心理,纯属画蛇添足,看阅卷老师心情咯,心情好可能给你点人情分
⑦ 高中语文试卷分析
你是哪儿的?这是我们这儿的。
语文科高二年级试题抽样分析
2010年11月13日
第四题
(一)典型错例
该题平均得分约16分
13题平均得分7分。(1)采分点为“固”“而”“见”以及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固”大部分同学能译成“本来”,但个别同学译成“固然”。“而”有些同学没译成转折关系或没有翻译。“见”大部分同学未译成“被”。最后一句话大部分同学语意弄反了。得分在2~3分。
(2)采分点为“固”“一”“齐”。“固”大部分同学翻译正确,但有个别同学译成了“才”“所以”,还有一部分同学未把“一”“齐”看成意动词。得分在2.5分。
(3)采分点为“重”“殆”,文从句顺为1分。“重”可译为“慎重”“不轻易”“重视”。但很多学生译为“施重刑”,部分同学把“不轻易”写成“不轻意”。得分在2分。
14题平均得分5分。(1)多数同学能答出“比喻手法”,仅有个别同学能答出“比兴手法”,多数同学分析也比较恰当,能点出“屈原的怨恨深重”。得分在3分。
(2)这个题学生答的和答案有点出入,多数学生的答题模式是先答出画面,再答出手法,然后答诗人的感情,这样的就给了3分,多数得分在2~3分。屈原形象和语言的特点,几乎没有学生提到,所以得满分的很少。
15题得分在4~5分。错在把“衰”写成“哀”,“祚”写成“ ”,“偃”写成“揠”,“而”写成“则”,“举世”写成“世人”,“变”写成“辩”。
(二)应对措施
1、文言文翻译需要强化训练,注意采分点,尽量直译。
2、诗歌鉴赏注意多指导答题方法,答题步骤。
3、默写重在准确、多强调动笔。
第五题
(一)典型错例
16题①博客是……的群人。②博客是……的网络载体。③漏掉“以网络为载体”这一重要信息。
④很多同学没概括博客特点。
17题①友情是大地上流淌的小河,清清的,充满大地的生机。
②友情是大地上发芽的小草,青青的,充满春天的气息。③友情是一盏明灯,它为我们的人生之路照亮,使我们的内心充满光明。
18题②改为“望评析”“望赐教”“望批改”“望略读”“望细读”等。
③改为“偏好”“习惯”“吟诗之雅趣”“情趣”。④改为“望你给斧正”“自己不能订正”等。
(二)错因分析
16题①重要信息概括不全面。原文材料有两项主要内容,一是“博客”的定义,二是“博客”的特征。很多同学只概括了“博客”的定义,而没有概括“博客”的特征。
②有的同学没有读懂材料,平时没有接触过博客,所以答题时认为“博客”是一群人或一种工具。
③组织答案时出现病句。
17题,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很多同学只从表面上模仿例句,为打比喻而打比喻,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什么相似点或者对相似点阐述得不明白、不清楚。比如错例①②,这种情况得分很低。仿写句子既要考虑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很多同学仿写的句子在句式方面与例句差别很大,如错例③。
18题②以上各改法与下面表达内容(赐教、评析)重复,或与原意表达相悖,或过分地表达意愿(略读、细读、浏览)。③这几种改法不能较好地表达兴趣、爱好之意,词语感情色彩不太恰当。④“望你给斧正”完全把句意改变,而不是在句意不变地情况下修改字词,“订正”意思不对。
(三)应对措施
16题①掌握概括材料的方法。如:分清层次、抽取关键词。
②加强概括材料题型训练。
③在阅读时有意识地培养概括信息的能力,提高理解能力。
17题,平时阅读遇到比较复杂的比喻句时,要留心,要品味,注意作者是怎样阐述的。做比喻型仿写题时,不仅要运用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还要动脑思考一下本体和喻体之间有什么相似点。
18题,前提是不改变句子的句意,不能随意更改表述角度。学生平时养成字斟句酌的习惯,注意应用文体常用表达方式、表述词语,品读语意的内在意思,自己写作中就应养成正确、恰当的表达习惯。
第六题
(一)典型错例
现代文平均得分9分左右,其中19题和21题较差。
19题错例:①含义是画家在作画时痛苦的内心世界以及渴望随心所欲作画的强烈欲望。
②沼泽使人陷入的力量或艺术家为挣脱痛苦而爆发出来的力量。
③泥土画得很精细,在黄色沼泽上的景物产生了恍惚的悲壮激情。
21题错例:以沼泽地为线索贯穿全文,表达了对老画家精神的崇敬。
(二)错因分析
19题:①学生作答原文意识不强,不能结合文本寻找答案。
②缺乏概括能力与意识,未能根据文本予以信息整合。
20题和21题分别考查的是现代文的表达技巧,其中20题是“人物形象的作用”,21题是“标题的含意与作用”,从答案来看学生对相关技巧的术语缺乏了解,答题时也未从本义与比喻义出发。
22题,①学生答案分点作答意识不强;
②内容要点不够全面,只涉及一个方面。
(三)应对措施
(1)加强现代文技巧的模式训练,让学生明确作答方向;
(2)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的三种意识:原文意识、分点意识和整合意识。
第七题 作文
(一)典型错例
1、审题立意:“机遇可能只敲一次门,而诱惑总按着门铃不放。”感悟:在人的一生中机遇很少,稍纵即逝,诱惑却随时随地追随着你,因此,要想有精彩的人生,就要抓住机遇、抵制住诱惑。另外,就句意而言,更强调诱惑对人的干扰和影响,写抵制诱惑比写抓住机遇更合题。
2、论证:“抓住机遇,抵制诱惑”,看起来好说,实际上想把二者的关系辩证地分析并不容易。容易把二者并列:既要抓住机遇,又要抵制诱惑,才能成功。这样很多同学的作文前半部分写抓住机遇的重要性,后半部分写抵御诱惑的重要性。包含道理:机遇来临时,抵御住诱惑,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能抵御住诱惑,容易抓住机遇,否则即使有机遇也抓不住。
3、事例:单方面论述机遇诱惑的事例很多,但能将二者统一起来的事例偏少。正面事例有:袁隆平、居里夫人、刘翔、钱学森、文天祥等,反面事例有:马加爵、文强等。而有些事例只能证明一方面:比尔•盖茨、刘邦、项羽、唐僧等。至于朱自清、司马迁、屈原、苏试、陶渊明等事例欠妥。
(二)应对措施
1、审题立意再细密一些,分析清楚题目的内含和本质。
2、多阅读、多思考,体悟生活中的道理。
3、多积累材料,只有材料充分,才能细中选优,优中选精,准确论证论点。
⑧ 语文写试卷分析
在刚刚结束的语文考试里,我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 我一向语文很好,可是这次鬼使神差的,语文竟然错了很多不该错的地方.经过我的仔细反思,我想这和我阅读题目不认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点也同样延伸到了数学和英语方面.很多计算和语法上的小错误让我丢掉了不少分数. 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积累、阅读和作文的强化.通过考试,我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样的题目,感觉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可是一当考试,才发现原来那么多考试题目是我从来看都没看过的(你就先编着吧).只怪自己买的练习题做的少.不能允许自己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这次考试之中汲取教训,增加力量,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考试技巧贵在练习.生活之中,我还要多多加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学会积累,语文积累好词好句,数学也要多积累难的题目,英语则是语法项目.对做完形填空等练习题也是提高英语的好方法. 但是,这只是一次考试毕竟不是期末考试,我还是有机会的.下一次考试,我要更努力,争取不让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失望.不让自己失望. 我希望老师不要对我失去信心,虽然我这次考得并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下一次考试,我一定会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