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初三语文练习册答案

初三语文练习册答案

发布时间:2020-12-18 18:45:14

㈠ 初一语文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第1课 在山的那边 一、1.2.略
3.⑴将“发达”改为“发展” ⑵将“附和”改为“赞成”
二、1.“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山”指的是重重困难。隐含的道理是: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
2.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也在冷冷嘲笑我痴心妄想、幼稚可笑,表达我看不到海的失望、沮丧的心情。
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大海比喻理想,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生动形象地说明历尽千辛万苦,艰苦奋斗才会实现理想。
3.诗人坚信理想可以实现,这个信念鼓舞着他不懈奋斗,使心灵永远不再枯干,充满活力。
4.黄山位于皖南地区,面积千余平方公里,多为花岗岩山峰。(原文以注意抓主要信息,如方圆一百二十公里与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相比,以后者为重要。)
三、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冰心 《飞鸟集》 第2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 1.略
2.宗璞 《铁箫人语》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 3.⑴删掉“对于” ⑵在“素质教育为主”加“的方针” 4.给我一次苦难 让我变得坚强 二、
1. ⑴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花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朵繁密的特点,富有情趣。
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盛开的花比作张满的帆,形象地写出花儿生机勃勃的特点;又把花比作忍俊不禁的笑容,形象地写出花美丽可爱,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盛开的藤萝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藤萝开得盛大,气势非凡、灿烂辉煌的特点,表达作者喜爱、赞美之情。 2.略 第5课 童趣
一、 沈复 清 文学家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二、 1.2.3.略
三、 之:的 /不译/代词,代”昂首观之”/ 代词,它们,指蚊子
为: 当作,作为 / 因为 / 被 观: 看 / 景观 其:代词,它的 / 自己的 / 代词,这
2.物外之趣 观蚊如鹤 神游土墙花台 观虫斗,驱蛤蟆
2 初一答案
3.视力好并且乐于仔细观察;还拥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 参考答案 第3页
四、1.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⑵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母爱 第6课 理想 一、 1.2.3.略
4.⑴删掉“看到”或“使” ⑵删掉“以后”
5. 示例:(1)辛勤的汗水是您无私的奉献,桃李满天下是您最高的荣誉。(2)清风带去我的祝福,明月捎走我的问候,送你一丝风儿,赠你一缕月儿——人间有情,中秋快乐! 二、
1.⑴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理想比作罗盘和船舶,生动形象地说明理想能给人指明方向,有巨大的作用。
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理想比作还魂的仙草和慈爱的母亲,形象地写出理想能唤醒人的良知,引导浪子走上正途。 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理想比作今日之花、今日之芽,形象地说明只要为理想而奋斗,明日就会收获成功。 2.树立远大的理想,从此为理想而奋斗,趁着这个美好的时代。 三、1.⑴闻道龙标过五溪。 ⑵我寄愁心与明月 2.好逸恶劳 贪得无厌 第7课 短文两篇 一、 1.2.3.略
4.假如我是春风,我将吹绿所有荒凉的原野;假如我是阳光,我将温暖所有冰冷的心灵。 5.⑴描写、议论 ⑵议论、抒情 ⑶记叙、议论
二、1.⑴从事伟大的事业也就意味着要牺牲许多,所以说神圣的事业总
参考答案 第4页
是痛苦的,但是,也正因为承受住了这种磨砺生命才有价值。 ⑵经历的第一次越多,生命的体验就越多,生命就更加丰富多彩。 2.略
第8课 人生寓言 一、 1.2.略
3.周国平 《周国平文集》 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4.⑴删掉“由于” ⑵把“一倍”改为“一半” 5.⑴ 汶川地震后,国人积极捐钱捐物,争当志愿者。
⑵全国人民救灾的图景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1.⑴“绷”是把心弦拉得紧紧的意思,这里形象地写出白兔因为拥有月亮而变得紧张不安,患得患失,失去了原有的闲适心情。
⑵用“牢牢”来修饰“盯”,形象地写出白兔惟恐宝藏丢失,紧张不安的样子。 2.⑴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⑵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9课 我的信念 一、 1.2.略
3. 玛丽•居里 波兰 《现代人的智慧》
4.⑴删掉“的原因”或“为什么” ⑵把“充分”调到“发挥”的前面 5. ①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肯定是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
②向全球公开征集儿童笑脸的照片将在文艺表演尾声的一个特别瞬间展现。 二、1.人类需要那些为了事业而不惜一切,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的科学 参考答案 第5页
家。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全身心投入到事业的人,社会才得以发展。 2.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⑵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⑷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第10课 《论语》十则 一、1.2.3.4.略
5.之:代词,代“学过的知识”/ 主谓间,不译 / 代词,指”一言” 为:替,给 / 当,做 / 就是 以:凭借 / 把 / 来 而:却 / 顺接关系,之后 / 并列关系,而且 第11课 春 一、1.2.略
3.朱自清 《朱自清全集》 散文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热爱赞美之情 4.⑴删掉“基本上”或“完全” ⑵删掉“是否” 5.三峡大坝全线竣工(建成) 二、
1.⑴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花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开得热闹、繁多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雨细密、闪亮的特点。
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春天比作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生动形象地写出春天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每个过程的特点:新、美和力。
2.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⑵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㈡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练习册答案九年级下

练习册的名字就是 语文练习册么。。。。。

㈢ 配套练习册语文九年级下册人教版答案

孟子》两章  一、积累运用  1、柯  战国  儒家  孟子及其弟子   《大学》  《 中庸 》《论语》(《孟子》“四书”) (南宋   朱熹)   2、D  3  略   4、(1)围攻   (2)泛指武器装备  (3)委:放弃。 去:离开。(4)限制(5)震慑 (6)“畔”通“叛”,背叛(7)任用,选拔(8)奋起,有所作为(9 )在外面,指国外(10)动词,使„„受苦(11)犯错误 5、B  6、(1)震慑天下不依靠武力的强大(2)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3)这样之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7、示例: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②家和万事兴。③众人拾柴火焰高④团结就是力量⑤人心齐,泰山移。 二、8、(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施行“仁政”(3)施行“仁政”的人(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举例论证、对比论证(6)以国家外部而言,“道”指国家之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讲仁义道德。 9、(1)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2)都是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3)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略 (6)围绕“物质生活优裕了,仍然需要忧患意识”或“因有忧患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来回答。 10、(1)①明白、知晓 ②同“弼”,辅佐③ 匹敌、对抗④完全 (2)①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能够改正  ②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趋炎附势者没有好下场

㈣ 陕西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http://www.snepublish.com/
虽然抄作业不好。。。。但是你要的话就给你好了,在里面找陕西省中小学生练习版册答案。有时上不去权那个网络有点问题,多试几次。

㈤ 月是故乡明阅读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配套练习册 有配套练习册答案的更好

1月亮只有一个,为什么作者说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呢?
答:每个人对自己故乡的月亮记忆是不一样的,爱月亮,就相当于爱自己的故乡
2.作者写他看过许多星星……作用?
作对比,以突出故乡的月亮格外令人思念。
3 已年近**的作者,所住之地是燕园胜地,从作者所写内容看,燕园的景色如何?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
答:用一个词叫“绝妙”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荷香远溢,宿鸟幽鸣。意图:体现出就算是再美的景色都比不上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表达了自己的见月思乡之情。
4. 作者说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你怎样理解作者在此句中所表达的情怀?
答:在作者眼中,思乡之病是一种痛并快乐充满矛盾的滋味。说苦,远离家乡和亲人,月圆人不圆,思念惆怅之苦、惋惜之情、留恋之痛等复杂情感缠绕心头;说乐,追忆、回味、留恋等情感给孤独的游子莫大安慰。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并甜美思念中慰藉自己,感受生活,激励奋发
5 文章最后一段,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渴盼有一日能再回故乡里,若作者真的回到了就别多年的故乡时,会有怎样的情感?你认为与鲁迅的 故乡 比起来,其抒发的情感会有怎样的异同?
答:不会了……

我很辛苦,一边做着自己的还要给你打着答案 V_V

㈥ 人教版语文练习册九年级上、下答案

下册:http://www.docin.com/p-131562331.html 上册:http://wenku..com/link?url=_-94Y_OS-OcL7iBwiT-6GhBSgiNsHfQzjJ6m

㈦ 初三语文练习册答案

到网络上面去查询吧。

㈧ 初三语文练习册寒色阅读答案

精锐教育提醒你:

19.作者从哪几个人生阶段写出自己对“家”怎样的感悟与理解?(4分)
20.作者反复追问的“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21.文章以“寒色”为题,有何深意?(4分)
22.“家,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和阅读的感悟,说说你的理解。(6分)

19.三个阶段:为人儿女、为人夫妻、为人父母。(或者:为人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与人做伴侣时,两个人在哪,哪就是家;为人父母时,儿女在的地方就是家。)。家即意味着亲人、爱人之间温暖、安心、真挚的情感交融和相互需要;但没有一个家是永恒不变的。(答出三阶段得2 分;答出家的内涵一条1 分,共2 分。)
20.一是结构全文(答线索亦可),三次追问,三次打破人生不同阶段对家的温暖想象;二是步步递进,引发深思,让读者沿作者思路探讨文意,追问家之于人生的最终意义;三是暗示文意:答案即在问句中,这个家会怎样呢,这个家终难免失去,每个个体只能独自面对人生;四是用反复手法,强调家的不永久性。 (答对一条得2 分,答出两条得满分4 分;意思对即可)
21.作者从引用的诗句“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中选取“寒色”两字为题,意即“寒”(孤寒、凄冷)是人生的底“色”。“家”是人追求温暖、安心、永恒的爱的物质寄托,对永恒的追求可以有,但对有限的生命而言,永恒是不存在的。无论怎样的“家”终将失去,且成为个体的回忆,个体只能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人生的终极“寒色”。(答出寒色与引文关系得1 分,答对其内涵得3 分。对内涵的回答赋分可根据答案深度酌情给分;意思对即可。)
22.开放式答案:人生如果难免孤凄,我们要坚强面对;家的温暖、安心与爱极其珍贵,我们要知道珍惜拥有且切实感受;对于家所寓含的爱、美、温暖的永恒追求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尽管终将“寒色”,但追求永恒。 (说出一种认识可得3 分,说出态度再得3 分。有其他认识,能自圆其说也可。)

㈨ 中考伴我行练习册语文九年级答案

中考伴我行练习册语文九年级答案
中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内理、化学、体育。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的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一并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分A、B卷,A 卷满分各100分,语文、数学、英语B卷满分各50分,物理B卷满分为20分;物理A卷包括笔试90分,实验操作10分;化学满分100分,包括笔试90分,实验操作10分;体育满分50分。
每天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的卷子,光是翻看页面,点击鼠标都已经十分辛苦,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
对策:答卷时,一定要注意条理分明,字迹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有些考生害怕答题不能扣紧采分点,不分点啰嗦一大堆,这种做法反而影响了阅卷人员阅题速度,给寻找关键词带来困难,极易引起失分。

㈩ 人教版九下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上当当网看看!

阅读全文

与初三语文练习册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