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

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

发布时间:2020-12-18 13:44:21

『壹』 新高考模式下,我们该如何学习语文

将在全国范围内渐次铺开的高考改革,是当下高考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实行“新高考”后,高中怎么教?学生如何才能进入心仪的高校?教育整体链条是否能环环相扣?不分文理的“3+3”模式:改革凸显四大变化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各地开始陆续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记者梳理各地改革方案发现,高考计分方式、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发生明显变化,科目设置和招生批次成为改革重点。——不分文理,变为“3+3”模式。广东、辽宁、吉林等大部分省份实行“3+3”的考试模式:前一个“3”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后一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外语等科目实行一年两考。北京市高考改革确定,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上海、吉林、辽宁等地也规定,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学生选取较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广东省除外语科目实行一年两考外,还将给学业水平考试提供两次考试的机会。——“一考定终身”变为“多元录取”。各地规定,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机制,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即俗称的“两依据、一参考”。——“本科批次合并”。辽宁、福建、四川、广西等地从去年起陆续取消本科第三批次,与本科第二批次合并录取。一些省市则提出了合并第一、第二招生批次:上海市将从2016年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照学生的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海南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并计划从2020年起仅设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山东省也提出,山东高校录取从明年起将不再分一本二本。新高考方案执行时间上,上海、浙江两个试验区明年起执行新高考;北京、海南等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广东、辽宁、吉林、湖南等大部分省份定为从2018年高一新生开始执行改革;一些西部省份定于2019年开始执行。“套餐”变“自助餐”:指挥棒如何带动学习革命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引发普遍关注。一些业界人士认为,新高考方案总体上以学生为本,为学生、高校提供了选择机会,考试素质教育导向、公平性更明显。但与此同时,高考的“套餐”模式变成了“自助餐”,“史、地、生”等传统副科比重增强,各科内容更注重考察与生活相结合的实践能力,高中教学势必发生重大变革。——“走班制”必然带动分层教学。师资配置、课程组织与学校管理均不同程度面临挑战。记者在上海采访了解到,“走班制”正在成为高中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目前,复旦附中本部已经对部分高一、高二逾两百名学生实行全部课程走班,不设行政班级,其余学生选修课实行“走班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课表前往对应的教室上课,教室门口也贴出课程安排和相应的时段。明年开始实施“新高考”的浙江省实行的是“7选3”考试模式,学生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技术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3门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这种考试给浙江省高中带来了35种课程选择“套餐”。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选择不一,部分学校教室、教师出现一定程度的短缺。——“综合素质测评”将由雷同到个性。上师大附中校长严一平介绍,在相关高校已公布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方案中,高考成绩不再是唯一的录取标准,而是采用“高考+校测+学业考”方式录取。在全面推进高考改革后,高校正在逐步将综合素质纳入到人才的选拔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全科成绩、综合素质和自身的实践和体验经历。记者在各地调查发现,当前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对高考录取影响不大,部分中学做的还比较简单。自由度增加:做好未来发展“选择题”今年上海共有9所高校开展综合评价录取,同时高招将合并一、二本批次,原有的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法发生改变。考生在合并后的10个院校志愿里填报的自由度明显增加,原来“从一本掉到二本”的概念消解了,考生的选择面得以扩大,高分考生更易向上冲击,低分考生也有足够多的选择满足志愿。复旦大学招生公室对此表示,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充分考量自身特长、兴趣、理想,从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发展时期来把握自身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只看眼前的热门专业、分数高低等狭窄视角。这也是考生真正能够在招考制度改革中以不变应万变的根基所在。“现在学生最大的困惑是,只知道学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将来要做什么?”一些教师反映,在选择多了、范围大了的情况下,考生自己也会患上“选择困难症”。“高考改革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长春市实验中学校长迟学为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能选择优势学科,学校也要有这样的规划和引领能力。一些基层学校负责人担心,高考改革开始实行时,对学校、学生和家长的适应能力是个挑战。针对“走班制”,武汉市一所中学校长说:“学校教室够不够用?如何配备相应教师,走班之后新的班级如何管理,如何考勤?可能都要和过去完全不同,应提前做好准备。”针对高校录取参加“综合素质测评”,一位孩子在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入读的家长赵女士表示:在本身比较繁重的高中课业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业余爱好、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内容,考验着学校、也考验着学生和家长。

『贰』 山东和海南的新高考语文模拟卷为什么不完全一样

山东和海南的新高考语文模拟卷不一样,是因为每个地方都不一样的。

『叁』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卷三

第一题:

扩展内资料

这部分内容主要容考察的是《次石湖书扇韵》的知识点:

宋代文学家、音乐家姜夔的诗作。此诗首句写诗人“往石湖”,描绘范成大隐居处苏州石湖的景物;次句写诗人渐行渐近“到石湖”;第三句写诗人“在石湖”和范成大接谈;末句“赞石湖”,表现范成大的君子情怀。全诗惜墨如金,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并传达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夏,范成大归隐石湖后的第一个生日,姜夔从湖州赶往石湖祝寿。他在看了范成大手中扇子上的题诗以后,作了这首《次石湖书扇韵》来抒发他的感受。范成大的原作题扇诗已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绿水环绕,清幽静雅的画面。这幅画面是由小桥、曲水、村落、岸阁、绿萍、荷花、人家、院门等景物,有机组合构成的。

『肆』 新高考语文命题有哪些变化

变化1、命题将更加科学,更注重考察能力
估计未来几年,高考语文的命题将从过多依赖经验,转向适当运用先进的测量理论和命题技术。
比如,如何提高语文高考的信度和效度,命题如何设定适当的区分度和难度系数,怎样的题更能考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各种题型如何搭配,等等,都将会有更科学、更有可操作性的设定。
变化2、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现在全国卷和各省市卷的命题有很多是依赖题库的,而多年建立的题库覆盖的范围偏窄,不足以支持高考语文的改革。因此一些省市可能会致力于题库的建设和扩容。
现在高考语文命题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依赖的材料主要是文学方面的,也就是“文学化”太过了。这当然也受制于整个语文教学的状况。
其实这几年有些省市的语文高考已经注意到这一偏向,逐渐拓宽命题的材料来源。
比如2013年的全国卷和一些地方卷,命题材料覆盖面就比以往要宽得多,除了文学,还有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政等。估计这也会是今后改革的一个方面。
变化3、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
这是多年来语文高考的弱项,现在越来越受到质疑。
新高考语文试卷中这种“非连续文本”材料阅读题会增加,而且分值不低。有点类似于考公务员的“申论”,看重的是思辨能力。可见命题者开始重视朝理性考察这个方向努力。
现在的学生大量使用网络,思维碎片化、绝对化的现象非常常见,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缺少理性分析能力。高考语文对此责无旁贷,一定会想办法去引导和改善。
变化4、有意识考查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现在的语文课最大的毛病是“千人一面”:只注重精读精讲,注重做题,读书很少,学过语文却不怎么喜欢读书,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素养更无从谈起。
课标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有针对性的。
近年来已有个别省市高考语文开始重视考察读书的情况,甚至围绕课外阅读情况的考察来设计试题。
变化5、作文的改革,应当往理性靠拢
大家都知道,作文评判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不可能做到像数学那样精确,如果作文的分值太大,就增加了不公平的可能性。在温儒敏看来,今后高考作文还是会维持60分-70分之间的分值。
也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设计一道60分的大作文,另加一道15至20分的小作文,或者叫“微写作”。大小作文各有分工。
现在的高考作文题有的过于“文艺范”,过于“小清新”,他认为今后的高考作文题目应当向理性靠拢。
如今中学作文教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全线崩溃,全都是瞄准考试的套式训练,全都是瞄准考试的套式训练,几乎人人喊打,又人人参与。未来高考作文的命题者要让高考作文回归理性,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
此外,如今高考语文几乎都是做完全部考题之后,再做作文,往往剩余时间不多,作文只能草草收场。
有专家主张高考语文分为两段时间,一段是考作文之外其他试题,按规定时间交卷后,开始考作文,这样就保证作文有充裕时间。温儒敏认为这种建议有合理性,可以试一试。
变化6、文言文命题的改革不满足于“读通”
因为现在强调重视“传统”,很多人预测文言文“地位”将在高考语文改革中飙升,增加分量。
现在高考语文的文言文所占分值(除去作文)普遍已经达到40%甚至更多,这个比重不宜再增。道理很明白,现代社会还是用现代语言思考和交流,再说, 文言文因为好“拿分”,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精力一大半都给了文言文了,如果高考的文言文再增分值,就会加剧语文教学厚古薄今的失衡态势。我想高考语文命题 是会考虑这一状况的。
对于文言文考试的内容,断句题和翻译题会增多,虚词等的知识性的考查相应减少。文言文命题应当多一些与现代生活的关联,多一些文化意味。

『伍』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你网络一搜就出来了,高考网啊,网络文库啊

『陆』 2020年山东新高考语文试题的时间应该怎么分配(试题结构参考山东模拟高考题型)

1、山东省高考2020年改革已经借鉴了浙江省和上海市高考改革的经验。 2、山东省是我国版第二批进行高权考改革的四个省份之一,这四个省份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省,山东省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是在上海、浙江高考改革试点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而制定的。 3、山东高考改革方案更贴近学校办学的实际,解决了上海、浙江改革试点中“试出”的部分问题。

阅读全文

与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