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试卷

六年级语文下册试卷

发布时间:2020-12-18 12:04:55

六年级下册语文考试卷期末答案

1+1=2 在现代的精密科学中,特别在数学和数理逻辑中,广泛地运用着公理法。公理法是从某一科学的许多原理中,分出一部分最基本的概念和命题,对这些基本概念不下
定义,而这一学科的所有其它概念都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它们下定义;对这些基本命题(也叫公理)也不给予论证,而这一学科中的所有其它命题却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它们中推出。
这样构成的理论体系就叫公理体系,构成这种公理体系的方法就叫公理法。

1+1=2 就是数学当中的公理,在数学中是不需要证明的。又因为1+1=2是一切数学定理的基础,所以它也是无法用数学的方法证明的。 至于“1+1为什么等于2?
”作为一个问题,没要求大家必须用数学的方法证明,其实只要说明为什么1+1=2就可以了,可以说这是定义,也可以说这是公理。不过用反证法还是可以证明的:假设1+
1不等于2,则数学就是一锅粥,凡是用到数学的地方都是一锅粥,人类社会就乱了套了,所以1+1必须等于2。1+1=2看似简单,却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像一个小孩滚雪球的过程:第一步,小孩先要用双手捧一捧雪,这一捧雪就相当于人类对世界的感性认识。第二步,小孩把手里的雪捏紧,成为一个小
雪球,这个小雪球就相当于人类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形成了概念。于是就有了1。第三步,小孩把雪球放在地上,发现雪球可以粘地上的雪,这就相当于人类的理性认识。雪可
以粘雪,相当于1+1=2。第四步,小孩把粘了雪的雪球在雪地上滚一下,发现雪球粘雪后越来越大,这就相当于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阶段,可以进入良性循环了。相当于2+
1=3。1,2,3可以排成一个最简单的数列,但是可以演绎至无穷。 有了1只是有了概念,有了1+1=2才有了数学,有了2+1=3才开始了数学的无穷变化。
物理学与1+1=2的关系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有已知到未知的过程。

在数学当中已知1、2、3,则可以至于无穷,什么是物理学当中的1、2、3呢?通常它们代表着:质量、长度、时间等基本物理概念相当于1,它们是组成物理学宏伟大厦的
砖和瓦;牛顿运动定律相当于2,它使我们有了真正的物理学和科学的物理分析方法;力学的相对性原理相当于3,使牛顿运动定律可以广泛应用。在经典物理学中一切都是确定
无疑的,有了已知条件,我们就可以推出未知。当年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中国人知道了陈景润和歌德巴赫猜想。

那么,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呢?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
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
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
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
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难题的热情,历经两百多年而不衰。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数学工作者,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然而至今仍不得其解。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
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
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於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从1920年布朗证明"9+9"到1966年陈景润攻下“1+2”,历经46年。

自"陈氏定理"诞生至今的30多年里,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均劳而无功。
布朗筛法的思路是这样的:即任一偶数(自然数)可以写为2n,这里n是一个自然数,2n可以表示为n个不同形式的一对自然数之和:
2n=1+(2n-1)=2+(2n-2)=3+(2n-3)=…=n+n 在筛去不适合哥德巴赫猜想结论的所有那些自然数对之后(例如1和2n-1;2i和(2n-
2i),i=1,2,…;3j和(2n-3j),j= 2,3,…;等等),如果能够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例如记其中的一对为p1和p2,那么p1和p2
都是素数,即得n=p1+p2,这样哥德巴赫猜想就被证明了。前一部分的叙述是很自然的想法。关键就是要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目前世界上谁都未能对这
一部分加以证明。要能证明,这个猜想也就解决了。 1+1=?不就是等于二吗?是的,的确是这样。但是这个二却不可小觊。2可以分解成1+1、0.1+1.9、0.5
+1.5……1里面的成分是:0.5+0.5、0.1+0.9、0.56+0.44…换个角度1+1虽然等于二但是却有许多含义。譬如说1+1=2分解后就是:0.5
+0.5+1=2
其中0.5+0.5=天生+后天培养;1=汗水。这是十分容易理解的一个公式。当然要是换个角度,聪明的人就知道凡事无绝对。答案不可能只有1个,含义亦是如此。

1+1从脑筋急转来说也可以等于一个数字“王”、田、甲。

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mèi lì bào yuàn nà hǎn pái huái
( ) ( ) ( ) ( )
yú lè dǐ yù liáo liànɡ
( ) ( )( )

2.比较组词。

扰( ) 拆( ) 彻( )
饶( ) 折( ) 切( )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少壮不努力, 。
(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

4.选词填空。

精确 精湛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1)世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 ),堪称实际杰作。
(2)( ) 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线路,( )火车上山容易多了。

5.修改病句。

(1)我们热切地愿望着2008年奥运会地的早日到来。

(2)只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就能战胜一切任何困难。

二、阅读。

(一)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他的根据是:

(2)从“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

(3)读了这段话,你佩服蔺相如吗?请用“ ”画出一处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二)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师的手
感恩节那天,有一位小学一年级的老师让班上同学画出他们感恩的东西。这些小孩多半来自贫苦家庭,所以她料想他们多半会画一桌丰盛的感恩节佳肴(yáo)。但看到道格拉斯的作品时,她惊讶不已,上面画了一只手!
这是谁的手?班上的同学都兴致勃勃地猜测:“这一定是赐给我们食物的上帝的手。”一个小孩说道:“是农夫的,他用这只手喂养了火鸡。”另一个小孩接着说。一阵猜测后,同学们回到座位上继续画画。这时老师走到道格拉斯身旁,弯下腰问他那是谁的手。“那是您的手,老师。”他怯怯地回答。
道格拉斯个子矮小,样子也不讨人喜欢,但老师在下课时总会过去牵牵他的手。她常这样握同学们的手,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可这对道格拉斯来说,意义重大。也许感恩节的意义并不在于接受礼物,而是借此机会感谢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无论这种付出是多么的微小。

1.给带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料想( ) 感恩( )

2.老师料想同学们会画: ,原因是 。
3.道格拉斯为什么要画老师的手?

(三)读短文,回答问题。
四盘礼品
1661年,郑成功率领军队收复了台湾的许多地方。荷兰侵略者惊恐万状,他们利用传教士四处活动,散布谣言,说郑成功的军队要抢粮食,挑拨汉族和高山族的关系,破坏郑成功军队和台湾各族人民的团结。高山族头领阿祥听了这种谣传,将信将疑。
有一次,郑成功到高山族居住的村庄视察慰问。阿祥怕郑成功的军队真的是来抢粮食的,就一边布置族人以礼相待,一边暗地布下埋伏,准备厮杀。
郑成功一到,村民们夹道迎接。进屋坐定后,阿祥宣布献礼。四位年轻貌美的姑娘手捧景致的盘子,跪献再郑成功面前。盘子里分别放着几锭金子、一块银子、一束草和一块土。郑成功连忙站起来,笑呵呵地说:“我们到这里打仗,是为了收复台湾的土地,不是为了金子、银子。”说着,叫随从接过盛草和土块的盘子,同时向阿祥回赠了礼品,并命令部下帮助高山族同胞解决生活困难。阿祥心中的疑云消散了,他马上鸣号撤走伏兵,抬出美酒犒(kào)劳郑军。几位高山族老者感动地说:“难得有不爱金子、银子的官员啊!郑成功真是一位好将领!”
“四盘礼品”的事传遍了台湾各个村庄,人人睁着为郑军做事,为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贡献力量。

1.“待”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在字典中“待”的意思有:①等,等候;②招待,对待;③将,要。“以礼相待”中的“待”应选第( )种解释。

2.郑成功的到来,阿祥做了哪两手准备?他为什么这样做?

3.郑成功为什么只收了“草和土块”?

4.请结合短文,谈一谈郑成功是个怎样的将领?

三、作文。

在你记忆的宝库里,是不是珍藏着许多美好的回忆?是一次“重大”的发现,还是一次开心的活动;是一次大胆地尝试,还是一次愉快地合作;是受到一次温馨地关怀,还是为他人的一次特别付出……请你从中选取一件事情写下来。注意内容要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在400字以上。题目自拟。

答案参考:

一、1.魅力、抱怨、呐喊、徘徊、娱乐、抵御、嘹亮
答题指南:
认真拼读,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字形。
2.
扰( 干扰 ) 拆( 拆穿 ) 彻( 彻底 )
饶( 富饶 ) 折( 打折 ) 切( 一切 )
答题指南:
第一组可以运用比较偏旁部首的方法区分其意思,第二、三组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拆”字一点可以想象成是一把大锤子;“切”字右边的刀把左边的部分一切两半,运用这样的方法既有趣又不会出错。

3.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答题指南:
(1)要注意“徒”字的写法,根据诗意中对它的理解,把它与“图”区分开。
(2)填的这两处地方看似容易混淆,其实有方法:盾坚,没有东西能戳穿它,自然是“物莫能陷”,同样,运用这样的思路也能正确填写第二空。

4.
(1)精湛 (2)因为……所以
答题指南:
方法1:把词语放到句子当中连起来读一读,进行选择。
方法2:(1)根据词语表示的意思对词语进行准确搭配:工艺精湛,绝不是工艺精确。 (2)根据前后半句之间的关系选择。

5.(1)把“愿望”改成“盼望”。 (2)去掉“一切”或“任何”。
答题指南:
读句子,找病因,“对症下药”,再读。

二、
(一)
(1)他的根据是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2)可以了解到秦王非常喜欢和氏璧,生怕璧被撞碎。
(3)非常佩服。“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句话让我有很深刻的感受。他把璧与自己的性命紧密相连,逼秦王交出十五座城,既说明他很勇敢,又说明他很机智。

(二)
(1)料想(预想) 感恩( 谢恩 )
(2)老师料想同学们会画:一桌丰盛的感恩节佳肴,原因是这些小孩多半来自贫苦家庭。
(3)因为道格拉斯个子矮小,样子也不讨人喜欢,但老师在下课时总会过去牵牵他的手。这对道格拉斯来说,意义重大。他是想借此机会感谢老师对自己的付出。
答题指南:
在文中找到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敲它所表示的意思,找到与其意思最相近的词语。
找到与问题相关的语句,按要求填写。
找到文章重点段落,抓重点语句,结合自己的感受谈。

(三)
(1)查部首“双人旁”,应选第2种解释。
(2)阿祥一边布置族人以礼相待,一边暗地布下埋伏,准备厮杀。因为阿祥怕郑成功的军队真的是来抢粮食的。
(3)因为郑成功的军队到这里打仗是为了收复台湾的土地,不是为了金子、银子。所以他只收了“草和土块”,正好向高山族人民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4)他只收了“草和土块”,而不要金子银子,还向阿祥回赠了礼品,并命令部下帮助高山族同胞解决生活困难,这足以说明郑成功是一位爱民、不贪图钱财的好将领。
答题指南:
第(1)小题很简单,第(2)(3)(4)小题可以运用以往的学习方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和自己的理解来回答。

三、
习作指导:
1.这篇习作主要体现了对记事文章的考查,所以在确定了自己的写作内容主题之后,一定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写具体。注意:是一件事情!!!!
2.把自己难以忘怀至今还珍藏这回忆的原因表达清楚。
3.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㈢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六年级提高题( 11)
一、句子
1 、浓墨似的乌云一下子遮黑了半边天。 (改为被动句):
2 、你站出来!你出来讲!变成疑问句:
3 、在朝鲜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反问句:
4 、今儿这笔帐是一定要清了。 改为双重否定句:
5 、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 改为双重否走句: 。
6 、这种新产品质量好,价钱也便宜。 改为否定句 : 。
7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改为陈述句:
8 、从句子用途看,与“等一等!”一句用途相同的是( )
A 、红豆生南国, B 、春来发几枝? C 、愿君多采撷, D 、此物最相思。
9 、选出属于祈使句的一项( )
A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 B 、“可以抄一点。”
C 、“拿来我看!” D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
10 、把下面结构复杂的单句写成一个复句,使句意简明。
原句:他们都是怀有远大理想而又德才兼备、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祖国的应届毕业大学生。
改句:他们都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① ,德才兼备,② ,③ 。
①这句话对“他”行为是否赞赏? ②不增删文字,将此句改为意思完全不同的一句话。
12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一组(至少三句)与原文意思相同的短句,句子要连贯。
汉字是我们祖先创造的,经历了后人不断完善,凝聚着高度智慧、科学而又实用的文字。
改写后的句子为:
( 1 ) ( 2 ) ( 3 )
二、病句修改
1 、我断定他肯定不会来上课。
2 、电脑因为丰富了我的知识,因此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
3 、老师提出的问题,李林答得对答如流。 4 、奶奶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5 、春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6 、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7 、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考试不及格的现象。
8 、为了避免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
9 、这篇作文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
10 、 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 。
11 、他订出了期末复习计划和决心。
12 、不但营养滋补品能够强身健身,而且还能够防病治病。
13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14 、继续保持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作用,已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生死悠关的大问题。
15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 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16 、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17 、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障,也是成败的关键。
18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19 、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
19 、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 15 日前去汇报。
20 、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利用各种办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 .同学们以钦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22 、你只要有双聪明能干的手,就能创造财富。
23 、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三、语言表达运用
1 、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见了大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 ;见了大海的浩瀚, ,依旧遗憾; , ,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2 、仿照例句,以“爱”为话题,另造一个句子。
美,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爱, , 。
四、创新阅读
儿子的礼物
今年春节,我生平第一次收到儿子用自己劳动报酬买的礼物——一块德荚巧克力,就是我平时最喜欢却舍不得买的那种。把那块东西放在我手心里时,儿子的表情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辉煌。
儿子二十岁了,在一个自修大专班读书,钱是他业余打工挣来的。他在一家卡拉 OK 厅当服务员,从晚上 6 点干到午夜 12 点,第二天一早,赶两趟车去学校上课。打工期间,他每晚要打扫三间包房,洗很多茶杯,给客人倒茶送水、递吃递喝直至深夜。他学会了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能识别和说出各种洋酒的英语名称,还学会了做水果盘。两个月来,他没有向我透一点风,我惟一的感觉是,他瘦了。
儿子读中学时,用眼下父母们的标准衡量,他要属“不及格”之列:一看电视就来劲,一翻书本就打呵欠,一碰上考试就发抖。我对他嚷得最多的是:“看看人家的孩子 ! 父母这辈子不指望享你的福,你总要自立于社会吧 ! ”每听到这样的话,儿子便垂头不语。现在回想,在这“激将”的后面实际是在发泄作父母的心理的不平衡。捧着儿子的礼物,心不由地轻轻发痛,那么多冷言冷语,他全以宽容和理解消化了,没有怨怪,没有疏远,只是悄悄地给了我一份证明。
对母亲来说,儿子送—块巧克力抑或一幢房子,在意义上没有区别。他的爸爸、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都分别收到一份小小的惊喜。每位亲人的爱好他都点点滴滴想到了,真是难为了他的细心和周到。儿子从小性格宽厚,待人真诚,做事勤快,动手能力强……这些优点,过去我都忽略了,或者说漠视了,因为学校的成绩单上不记分数。
我感谢社会在他第一次迈出脚时就给与他一个成功,并肯定他立足社会的能力,这对一个成绩单上留下许多失败记录的年轻人来说,足以撑起他一生的自信。
也许,这才是他给我的最好礼物。
1 、文章第一段说:“把那块东西放在我手心里时,儿子的表情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辉煌。”对这种显现出“辉煌”的“表情”,有以下描述,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闪亮的眼神 B 灿烂的笑容 C 炫耀的模样 D 自豪的神情
2 、第三段末尾说:“只是悄悄地给了我一份证明”。这里的‘悄悄地”照应了第二段中“ ”的话;这里的“证明”指的是 。
3 、“因为学校里的成绩单上不记分数”的“不记分数”指的是 ;“对一个成绩单上留下许多失败记录;的“失败记录”指的是 。
4 、说说本文标题“儿子的礼物”的双重含义
5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认为:父母对子女应该多一些理解和鼓励,子女对父母也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回报。
B 宽厚、真诚、勤快、动手能力强,这些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C 作者反思过去,认识到只重视儿子的学习成绩,以致忽视了他身上的许多优点是不对的,并表示深深的自责。
D 在作者看来,年轻人踏人社会的首次成功,足以撑起他一生的自信。
6 、下面对本文写作特色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B 本文文笔流畅,感情细腻而丰富,字里行间流露出母亲对儿子的深情。
C 本文的线索是“儿子的礼物”,着重记叙的是收到儿子的礼物的经过。
D 本文最后一段既照应了开头,又深化了主题
五、创新作文
题目:家庭给了我
要求:①每个人都有家庭,家庭可以给你理解、支持、帮助;可以给你欢乐、烦恼,甚至痛苦;长辈的爱,可以使你健康成长,也可能会束缚你的发展……请你选一件具体的事,写一篇记叙文。②先在横线上把题目填写完整,再作文,如“家庭给了我快乐”。③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④ 600 字左右。
六年级提高题( 12 )
【语文乐园】
1 、“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读书的成语,你知道吗?不妨试试看!
( 1 )形容读书多的成语:
( 2 )形容精读书的成语:
( 3 )形容泛读书的成语:
( 4 )形容广泛读书的成语:
( 5 )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
( 6 )形容爱读书的成语:
( 7 )形容读书快: 形容书籍多:
2 、根据意思选填成语。
最遥远的地方 最悬殊的区别 最昂贵的稿费 最荒凉的地方
最短的季节 最难做的饭 最大的脚步 最高的人
最穷的国家
3 、读一读,填词语
A 、后来居上 B 、狗眼看人 C 、没大小 D 、不劝自罢 E 、表面上不动 F 、假干净 G 、凶多吉少 H 、有事当奏 I 没事(寺)
( 1 )老鸭子游水( ) ( 2 )戏台上父子( ) ( 3 )阴沟里洗手( ) ( 4 )灶王爷上天( )( 5 )武大郎招亲( ) ( 6 )和尚做山洞( ) ( 7 )砌墙的砖头( ) ( 8 )两口子打架( ) ( 9 )看衣裳行事( )
4 、补充成语
( 1 )翻手为云, ( 2 )魔高一尺, ( 3 )螳螂捕蝉,
( 4 )鹬蚌相争, ( 5 )鞠躬尽瘁, ( 6 )聪明一世,
( 1 )( )不蔽体 ( )古不化( ) ( 2 )( )向无敌 ( )峭春寒( )
( 3 )( )喝玩乐 ( )针引线( ) ( 4 )( )鸣狗盗 ( )牙交错( )
( 5 )( )若悬河 ( )不由衷( ) ( 6 )( )菅人命 ( )深蒂固( )
6 、填上与人体有关的字,组成成语。
尖( )猴( ) ( )开( )绽 ( )枪( )战 劈( )盖( )
( )( )相照 扬( )吐气 ( )高气扬 千钧一( )
7 、填上反义词组成成语。
顾( )失( ) ( )腔( )调 ( )口( )声 同( )共( ) 损公( )( ) 弃( )图( ) 弄( )成( ) 化( )为( )
8 、在日常生活中 , 我们常常这样称呼 , 地位高贵的客人叫贵客 , 不经常来的客人叫( ),素不相识的客人叫( ),
远道而来的客人叫( ),游山玩水的客人叫( ),购买东西的客人叫( ),搞政治投机的人叫( ),到外地游说的人叫( ),流落他乡的客人叫( ),专门搞暗杀的人叫( ),去茶馆喝茶的人叫( ),去寺院烧香的人叫( )。
9 、下面以诗句作谜面,各猜一成语。你能猜出来吗?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触景生情)
危楼高百尺。(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千里江陵一日还。( )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明月何时照我还?( )
【综合性学习】
⑴选用一句切合语境的唐诗填空。
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可能会导致“千山鸟飞绝”;如果我们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 ” 。
⑵请用简洁的语言评点下面的一则广告。
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广告楹联)
评点:
⑶请你拟一则宣传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不超过 20 个字)
【阅读天地】
轻轻的一声叮咛
阅读提示: 轻轻的一声叮咛,给人以无限的关心和温暖。无论是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读读课文,想想文中的“我”受到了哪些人的关爱?在生活中,你得到过哪些人的关爱?你是不是一个具有爱心的人呢?
出差在外,在一农家借宿一夜,放亮时又踏上一段新路。一阵积水响,老大娘追出来,拿着一把她女儿的小花伞:“带上……”看她那慈祥的目光,(霎、刹)时,我像是听见了母亲的叮咛。
路上果然下了大雨,许多人在树下店旁躲雨,我撑开那把伞,照旧走着,一种说不清却感人至深的温暖和情感洋溢在我的周围。
途中的一天晚上□我在招待所翻书□读到一篇□母性□的文章□
我和太太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参加一个游览团体。向导带我们到橡胶园参观割胶。一个男童爬上一棵椰树,正打算用弯刀割下一个椰子,他母亲便在附近房子里叫嚷。
我告诉太太:“她说‘孩子,小心啊,别把手指割掉’。”
向导惊讶地问:“原来你懂马来话。”
我答:“我不懂。不过我了解母亲的叮咛。”
出差回单位后,我把自己伞下的感受和这则故事说给一位长辈听,他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他说他的母亲早(已、以)过世,但母亲那句□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嘱咐,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伴随他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十年,成了母亲最珍贵的(遣、遗)产。
我感动至极。想起了我的母亲。小时候去上学时,她总在我出门时给我整理凌乱的衣服轻轻地叮咛:“走好,听老师话。”
又是一个雨天,我骑车去约会。中华门城门下,刚认识不久的女友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掀下雨披的帽子:“看你热得,快把雨披脱下来。”原来,雨早已停了,我额上全是汗。空气(轻、清)新得很,吸入肺腑的全是温馨。
想到每次约会结束,我推着自行车准备走的时候,她忘不了说一句“骑好,晚上早一点休息”。于是我认可她了,因为没有爱心的人,是不会为别人着想的。
1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出 差 ( ch ā , ch ā i )小花 伞 ( s ǎ n, sh ǎ n ) 着 想( zh á o, zhu ó) 似 乎( sh ì , s ì )浏 览 ( l ǎ n, n ǎ n )
2 、将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划去。
3 、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再组成词语。
( ) ( ) ( )
羊 ( ) 青 ( ) 见 ( )
( ) ( ) ( )
4 、从文中找出几对近义词。 ( )—( ) ( )—( )
5 、根据字典的义项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深: 1)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 2) 久,时间长; 3) 程度高的; 4) 颜色重。
洋: 1) 比海更大的水域; 2) 广大,多; 3) 外国的; 4) 现代化的。
凌: 1) 冰; 2) 侵犯,欺压; 3) 升,高出; 4) 相犯,交错,迫近。
( 1 )一种说不清却 感人至深 :
( 2 )温暖和情感 洋溢 在我的周围:
( 3 )给我整理 凌乱 的衣服:
6 、把文中空缺的标点补上。
7、文中写了哪些人物的叮咛或嘱咐,用“ ”画出来。
8、三至七自然段中的“我”与文中其它地方出现的“我”是不是同一个人?两个“我”分别是谁?
9、“我”听不懂马来话,为什么知道男童的母亲说的话?
10、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六年级提高题( 16)
一、成语乐园
1、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粗茶淡饭( ) 流芳百世( ) 井然有序( )指鹿为马( )
固若金汤( ) 精雕细刻( ) 雪中送炭( )伶牙利齿( )
2、 成语不离“舌”
形容信口胡说( ) 形容说话轻薄( ) 形容能说会道( )
形容惊诧无言( ) 形容不善辞令( )形容随声附和( )
3、按示例的样子:张志远:(志存高远)看看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 ) 陈残云( ) 王任重( )
刘海粟( ) 丁慧中( ) 甘如饴( )
焦若愚( )
4、 数字猜成语:
12345609( ) 1256789( ) 1+2+3( ) 333 555( )
3.5( )5 10( ) 9寸+1寸=1尺( )
二、语言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浯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
A、战士们虎视眈眈地守卫着祖国边疆。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靠我们持久奋战,不可能一蹴而就。
C.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
D.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广大读者。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刘翔这个名字对中国人都很熟悉。
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
D.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3.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②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⑧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④不过,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A.②①④⑧ B.①②④⑧ C③②④① D.②①⑧④
4、假如气象部门预测,黔东南境内6月17-18日,天气晴转雨,部分地区有阵雨和雷阵雨。请你为参加升学考试的同学写几句表示关心的提示语。(4分)

5、读下面的小幽默,简要回答问题:
一个顾客在酒店里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向问酒店的老板:“你们这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 35桶”
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 70桶的办法。
老板很惊讶,急忙问: “什么办法?”
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
( 1)顾客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 2)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了他什么心态?
6、你能续写这些诗吗?《你不能……但你可以》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 。
7、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水管漏的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工答应马上就来,结果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他懒洋洋的问住户:“现在情况怎么样?”
一位主妇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
( 1)这位主妇的言外之意是:
( 2)假如你是这位修理工,你该说: 。
8、下半年,你将踏入高一级学校。到那时,学校里将贴满了标语。满怀信心的你走进校园,希望看到怎样的标语?

9、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好了、汽车多了,交通事故也不断增多。请你为公路上的警示牌设计一句话,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三、创新阅读
到底还剩几只鸟
有一回,我(代、带)学生(坐、座)车到(踪、综)合实践基地( A)——“绿野村”。车上有两个活泼好动的男生(提、题)议玩“脑筋急转弯”。
他们先出题□题目是□学生证掉了怎么办□我说□那就做一个嘛□错了□掉了捡起来不就好了□
然后换我出题,想起我在 10岁时,被问过一个脑(lǎo、nǎo)筋急转(zhuǎn、zhuàn)弯的问题,那时被大家嘲笑了一番,现在我可以问学生了。“树上有10只鸟,猎人开枪打中(zhōnɡzhònɡ)一只,还剩(chènɡ、shènɡ)几只?”“当然(B)一——只——也——没——有!”
这真是说到我心里的痛。我当时回答还剩 9只,大家都笑我太笨了。答案应该是:另外9只听到枪声就都飞走了。尽管我认为有可能有耳聋的鸟,但是没人理我。
如今我的学生比我当年聪明。可为何思维也如此单一?为什么“脑筋急转弯”有标准答案?如果有标准答案,还能称为脑筋急转弯吗?孩子的创造力与幽默让我担忧啊!
于是,我说:“我没错,可以还剩下 9只。因为(C)——它的爸爸、妈妈、姐姐、哥哥、妹妹、弟弟和许多朋友都很疼爱它,他们舍不得飞走,都留下来直到它的葬礼完了才走。”
经我这么一说,学生思路大开,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答案。
“树上还有 8只,因为有一只是聋子,听不见枪声。”
“树上还有 1只,因为打中的一只刚好挂在树丫上了。”
“树上还有 15只,因为那10只鸟原来是一个和睦的家庭。被打中的是鸟爸爸,当全家正在悲痛时,来了6只鸟声称是鸟爸爸的骨肉,要来分遗产。”
“树上还有 20只鸟,因为打中的是一只母鸟,留下了一只幼鸟成了孤儿,()又引来了11只鸟要抚养它。”
“树上还有 30只鸟,因为被打的是一只恶鸟,()又来了21只鸟表示庆贺。”
“树上还有 49只鸟,因为树上原有5对恩爱的鸟,猎人打中的是一只雄鸟,使得一只最美丽、歌声最好听的雌鸟成了寡妇,()有40只雄鸟来追求它。”
“树上还有若干鸟,因为许多鸟都来抗议猎人的行为。”
……
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感慨万分!
1、划去第一自然段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划去第三自然段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3、给第二自然段补上空缺的标点。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嘲笑( )疼爱()庆贺()悲痛()声称()抚养()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恩爱( )美丽()活泼()悲痛()聪明()单一()
6、在11、12、13三个自然段的括号中添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不重复)。
7、分别写出文中3处破折号的用法。
A、 B、 C、
8、文中的“我”开始担忧什么?

9、后来又“感慨”什么?

10、像文中的学生一样,你也说两种可能情况。
树上还有 只鸟,因为
树上还有 只鸟,因为

㈣ 最新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卷大全(所有单元)(附答案卷)

自己去网上,或书店买一本就是了

㈤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人教版)

三个砌墙人的看法不同他们的理想不同所以他们成为了不同阶段的人我们要有远大的志向

㈥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人教版)

只要自己多多复习就一定考的到高分,就像我们老师说的:学习差也要临时抱一下佛脚,也可以提高10多分。 所以不需要期末考试卷,只要自己加把劲在最后冲刺阶段,我想你一定可以考上重点初中!!!918 【加油吧]

一、字词部分。
1、读拼音写字,组成词语。(5分)
Liao líng xié lián zhuāng
歌声( )亮 ( )晨 威( ) 低( ) 银( )素裹
眼花 ( )乱 ( )听 和( ) ( )系 浓( )淡抹

2、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5分)
顾( )思( ) 迫不( )待 腾云( )雾 ( )山峻岭
明( )秋( ) 万( )俱寂 ( )往知来 ( )人不倦
二、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横线标出。
锲而不舍 挑衅 拎着 提供
悄然无声 树冠 夹竹桃 -----蝙蝠
2、按原文填空。(5分)
(1)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他好像有情义。

(2)我幻想他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应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

(3)盛开着的光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4)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域天的边缘。

3、积累填空。(12分)
(1)在学校里,老师教育我们要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把知识学扎实学活,正如古诗中所说的“________ ,_____ 。”
(2)明代著名的诗人于谦曾经写过一首《石灰吟》表现自己高尚的情操,这首诗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 。
(3)、毕业在即,同学们请你在留言本上写毕业赠言。(6分)
小明平时不珍惜时间,你可以送他“ , 。”这句诗与他共勉。
小江是你视为知己的朋友,你可以用“ , ”这句诗来表达你与他依依惜别的感情。

4、生活模仿秀。(2分)
你能否能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 ,就 ;
如果你是 ,就 。

三、课外积累
判断对错
1.克宜在去城市的路上救下了一只蝴蝶,蝴蝶送给他一只神奇的小镜子。
2.熊夫人因为拿不定主意依那个孩子的希望来教才好,所以幼稚园关了门。
3.月姑娘要挑选一个最有用的丈夫,最后挑选了电做他的丈夫。
4.寄居在姥爷家里的阿列克谢,不幸被姥爷毒打了一顿,还生了一场大病。
5.阿列克谢的妈妈又要结婚了,继父是做买卖的。
连线 、 、 、
可怜身上衣正单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心忧炭贱怨天寒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 莲花过人头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忍能对面为盗贼
采莲南塘秋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二) 《欣赏是一种善良》(16分)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
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 )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 )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2、“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
④书信; ⑤随便
下列问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请把最恰当解释的序号填入括号内。(3分)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到了自信( )

3、用“ ”画出短文中的过渡句。(2分)
4、文中提到的四位名人,他们分别是 、 、 、 。

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并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 (5分)
5、这篇短文通过 和 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 。
在生活中要 。(4分)

四、习作。(40分)
读了《欣赏是一种善良》,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欣赏是什么?你被人欣赏过吗?请围绕“欣赏”写一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左右。

㈦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美观。(分)
piāo miǎo qì pò lín xún hé ǎi yín zhuāng sù guǒ
( ) ( ) ( ) ( ) ( )
shǔn xī qīng yíng líng tīng xuān xiāo shēn sī shú lǜ
( ) ( ) ( ) ( ) ( )
三、积累。(6分)
1、 按要求写成语。(至少写两个,多写一个加0.5分,每小题可加1分)
⑴、写出带有"风、雨"这两个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⑵、写出表示力量大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⑶、春回大地,到处充满生机,望着满园的春色,你想到的成语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 根据要求,写诗句。(至少写一句,多写一句加1分,每小题可加1分)
⑴写内心愁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⑵含有数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⑶描写冬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四、运用。(21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安静 清静 恬静 幽静
在一个( )的夜晚,一个小姑娘坐在一间( )的小屋里,( )的月光透过窗子照进来,照在小姑娘( )的脸上。
2、按要求造句(3分)
根据不同的意思用“滔滔不绝”造句,并且两句至少用到逗号,问号,感叹号这三种不同的标点。
(1) 形容波浪滚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形容说话象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凝聚”和“倾注”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对子。(3分)
鸟语对____________ 山高对______________ 花前对_____________
4、想一想,这些广告好在哪儿。(2分)
庄重一身,吉祥一生……(庄吉西服) 穿奥康,走四方…… (奥康皮鞋)
你能尝试自己设计一个广告词吗?试试看,你一定很棒!
商品名称:______________广告创意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接到信后,用了不同的标点符号来停顿,结果一个笑一个哭。读了后笑了,是因为这么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读了后哭了,是因为这么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分)
6、发挥想象,补充句子。
①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走来了。她提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②"A"是一座金字塔, "D"是一把竖琴,"0"是__________________,"S"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 、修改语段(注意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八处)(4分)
王小军非常喜欢酷爱打乒乓球。只有一打球,他才会忘记吃饭和休息。可李教练就是喜欢他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大家都估计王小军一定会拿到全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的男子单打冠军。因为李教练对他的训练要求严肃,他本人在训练时又非常勤奋克苦,球技在不断地增加。他居然不负众望,在刚结束的全市小学生乒乓球大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夺得了小学生男子单打的冠军。
五、根据提供的口语交际情境做题。(2分)
小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小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
⑴你听出了刘阿姨说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你是李小明,应该这样回答刘阿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烟台的海告别了冬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 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
2、《孔子游春》中,孔子说"好像有德行",是因为水____________;说水"好像有情谊",是因为水___________;说水"好像有志向",是因为水____________。
七、 阅读(21分)
(一)第一次抱母亲(21分)
母亲病得不轻,住在医院里。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差点仰面摔倒。护士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也只有89斤。”
①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和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我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您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②“提那些往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子过来的?”
护士铺上新床单,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您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好好抱过您一回呢。让我抱您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来,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您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母亲抱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下来。
一、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写在下列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回答问题。
1、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①,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难过?(2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②,母亲的话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默读文章的最后一节,用“﹏﹏”划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并在原文右边的空白写写自己的感想。(2分)
4、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1分)
a、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让你想到哪一句传诵千古的诗句?请写下来。

b、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让你想到哪首歌曲?请你写出其中的一句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30分)
要求:根据下列提示,发挥你的想象,写一篇45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有中心,条理清
楚,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提示:夜深了,我望着沙发上胖胖的书包,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我累了,我渐渐地进入了
梦乡……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语文下册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