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年级考试卷语文

年级考试卷语文

发布时间:2020-12-18 09:56:14

1.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考试卷

1.下列词语中读音相同的一项( )
A. 薄脆 薄饼 单薄 薄弱
B. 禅师 禅院 禅让 禅宗
C. 创造 创立 创始 创伤
D. 奔波 奔驰 奔忙 奔赴
2.找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这位小学生的精彩表演搏得了台下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B. 远处隐隐约约地露出一座座亭台楼阁,似乎与天连为一体,白云潦绕,渺渺茫茫。
C. 微风吹过湖面,碧波荡漾,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波光鳞鳞,叫人心旷神怡。
D. 你在某个夜晚,从大地仰望天空,一颗流星划过,转瞬即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是 ( )
A. 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在美国NBA赛场上出色的表现已成为年轻人的美谈,大家弹冠相庆,希望它能再接再厉。
B. 获得市三好学生称号的黄芳,从市领导手中接过奖牌,热泪盈眶,对着台下付之一笑,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C. 回顾中华历史,我们发现大多数汉奸在洋人面前都是惟命是从,噤若寒蝉的,而百姓面前则趾高气扬,盛气凌人。
D. 去年广州某山庄举办了国画大师徐悲鸿画展,廖静文女士主持了开幕式,她敝帚自珍地向观众一一介绍了展馆内的画作。
4.请重新调整下面语句的顺序( )
○1.她在微风的吹动下,舒展着柔嫩的腰肢,拂动着细长的手臂,迎风起舞。
○2.湖的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低垂着头的柳树。
○3.天鹅湖是个圆形的湖,湖水清可见底,碧绿发亮,好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4.远远看去,就像是点缀着彩色图案的绿缎子。
○5.树下是一片嫩绿的草地,草地上零零星星地点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野花。
A.○3○2○5○4○1 B.○3○2○1○5○4 C.○2○3○1○5○4 D.○2○3○5○4○1
5.根据各种文体对语言的要求,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
A. 自从我省东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以来,我市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包括实物折款)累计已逾百万之巨。(广播稿)
B. 4月18日,该犯与两个哥们儿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际,潜入博物馆,盗窃有价值文物多件。(法院公告)
C. 梅: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叶香。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黄色。都可以吃,味酸。(工具书)
D. 我校教室一共六间,有四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东倒西歪,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迫切希望教委伸出援助之手,拨款修整为荷!(某校给教委的报告)
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个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写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7.阅读这段古文,为划线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 )
予少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
A. 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
B. 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
C. 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
D. 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下面两小题。
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消失,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任何物质产品在交换中都会因为“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而知识却在交流中“给了别人,自己仍然有”。物质产品的消费,往往是以亡其载体,灭其信息的毁灭性消费方法进行,而知识的“消费”过程则不会亡其载体,灭其信息,而是从不同的载体上不断转移,或者是非生命载体向生命载体转移(读书、授业等),或是由生命载体向非生命载体转移(论著、设计等)。
8.“消费”在文中的特定含义是( )
A. 物质的耗费 B. 使用
C. 精神的耗费 D. 既是物质的耗费,又是精神的耗费
9.“生命载体”“非生命载体”具体所指是( )
A. 人的头脑和书籍资料
B. 人体的劳动和机械的运动
C. 人的生命和人的死亡
D. 读书授业和论著、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快20年了,总有一个强烈的向往,到青海去一趟,这不只是因为小学课本上就学到的柴达木、青海湖的神秘,也不只是因为近年来西北开发的热闹。另有一个埋藏于心底的秘密,是因为一首歌,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它的作者,像一个幽灵似的王洛宾。
今年夏末,才有缘去朝圣。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霎间,我像一条终于跳过龙门的鲤鱼,像那个千磨万难之后到达西天的唐僧。日月山口是当年藏王亲迎文成公主的地方。山下是一马平川,绿草如茵,起起伏伏的一直漫到天边,我不由想起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古老民歌。远处有一汪明亮的水,那就是青海湖,是配来映照这蓝天白云的镜子。我们的汽车像撒欢的马驹,追着天边的云朵。路边闪过一条金色的彩带,那是一片片正在开花的油菜。微风掠过草面,送来一阵远古的苍茫。那首歌就诞生在这里,青海湖边这片被称为金银滩的草原。
这里的草如毯如毡,将大地包裹得严严实实,除了水就是浓浓的绿。而这绿底子上又不 时钻出一束束金色的柴胡和白茸茸的香茅草,远望金银相错,如繁星在空。牛羊漫过天边, 帐篷旁闪过姑娘的彩裙,牧人悠然扬鞭,带着他的歌声翻过山梁……当年26岁的王洛宾云 游到这里,只因那个17岁的卓玛姑娘用鞭子轻轻的抽了他一下,含羞拍马而去,他就痴望着天边那一团火苗似的红裙,脑际闪过一个美丽的旋律——在那遥远的地方。
天才之作总是合天时地利之灵气,妙手偶得。如王羲之的《兰亭记》,如罗丹的《思想 者》。据说《蓝色多瑙河》是约翰•斯特劳斯在餐桌上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还差 一点被妻子洗掉。卓玛确有其人,是一个牧主的女儿。当时王洛宾在草原上采风,无意间捕 捉到她的倩影,这倩影绕心三日,挥之不去,终于幻化为一首美丽的歌,就永远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卓玛一辈子也没想到她那轻轻的一鞭会抽出一首世界名曲。
我突然想到这自然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在审美上是多么相通。你看遥远的东西是美丽 的,因为长距离为人们留下了想像的空间,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朦胧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舍去了事物粗糙的外形而抽象出一个美的轮廓,如月光下的凤尾竹,如灯影中的美人;短暂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只截取最美的一瞬,如鲜花的盛开,如故人的邂逅;逝去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的惆怅,也就有了永远的回味,如童年一去的欢乐。如初恋的心跳,如破灭的理想。陈毅论国画艺术有诗云:“大师撮其神,一纸皆留往。”王洛宾真不愧为音乐大师,对于天地间和人心深处的美丽,做到“提笔撮其神,一曲皆留往”。他偶至一个遥远的地方轻轻哼出一首歌,一下子就幻化出一个叫我们无法逃脱的光环,美似穹庐,笼盖古今,直到永远。
10. 第2段中,作者写道:“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霎间,我像一条终于跳过龙门的鲤鱼,像那个千磨万难之后到达西天的唐僧。”作者以“鲤鱼”、“唐僧”自比,表达了那一霎间的什么感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情?

11.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动词,指出其表达效果。
牛羊漫过天边,帐篷旁闪过姑娘的彩裙,牧人悠然扬鞭,带着他的歌声翻过山梁……
漫:
闪:
12.阅读第5段文字,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完成下列填空。
______________是美丽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
13.题目《追寻那遥远的美丽》中的“遥远”的含义是什么?

14.按要求回答问题。
○1“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首诗的题目是《 》,补写出后面的诗句:

○2 王羲之: 朝人,请写出一个出自《兰亭集序》的成语:
15.成语趣味题
下面这些成语中都有一个错字,请你先把它们一一找出,然后针对每一个要改换的错字,写出一个相关的成语。例如:天大物博—— 改天换地
七整八落—— 日陈月异——
生气沉沉—— 粉身碎胎——
鬼计妙算—— 水破天惊——
浅恶痛绝—— 再接再本——
光暗正大—— 头目全非——

语文答案

1A. 2D. 3C 4B 5C. 6B. 7C. 8. A.
9.实现夙愿的成就感、喜悦感(愉悦、欣喜),历经艰辛到达目的地的无比欣慰(喜悦、欣喜)。 因为到神秘的青海湖畔去寻觅一首美丽歌谣的诞生情境是我的夙愿,我来到这遥远的地方历经了长途跋涉、饱受了旅途艰辛。(意思对即可)
10.漫:既写出了牛羊之多,也写出了草原的辽阔;
闪:既写出了姑娘的活泼轻快,又写出其身影消失之快。(意思对即可)
11.本题系开放题,不设统一答案。
如:残缺的东西是美的,如夜空的新月,圆明园的颓垣……;
天然的东西是美的,如清水中的芙蓉,如莽莽的森林……;
朴实的东西是美的,如农人的草帽、憨厚的美容……
13.地域的遥远(金银滩在那遥远的青海湖畔),时间的遥远(那传奇般的故事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从那年月开始传唱的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距今也很久远)。
14.○1《敕勒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 晋朝 少长咸集 群贤毕至 曲水流觞 情随事迁
15.化整为零 推陈出新 出生入死 脱胎换骨 鬼计妙算
水落石出 深入浅出 变本加厉 弃暗投明 改头换面

2. 四年级语文的考试卷

题目在哪

3. 小学三年级 人教版 语文上册 期末考试试卷或练习

第八单元复习1、 看拼音写词(读读写写 读读记记)2、 把四字词补充(读读写写 读读记记 日积月累)3、 按要求改写句子(扩句 改病句 “把”字句)4、 必背内容(26课第9自然段 25课全文及注释)5、 第138页资料袋6、 一、 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1、《伯牙绝弦》讲的是俞伯牙因为钟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的故事。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2、《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三、词句理解(1)对句子的理解。 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善哉”,(太好了)。“若”,(好像)。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读了这个句子,我们对“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有了更真切、更形象的了解。伯牙琴技出神入化,钟子期欣赏水平同样高超。体会钟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的心情。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钟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这才是知音啊!③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破琴”,把琴摔碎。“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这里指伯牙把钟子期当做他的知音。“复”,再,重新。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2)对词语的理解。 伯牙绝弦:绝,断绝。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①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是啊,生活本来就已经很艰难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多么奢侈而又无望的事啊!②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来她做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因此第二个“您”就很肯定。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顿时而生。③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清幽”,秀丽、幽静。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④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微波粼粼”,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霎时间”,极短的时间。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⑤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脸上是“恬静”的,心里是舒适、安逸的。“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波涛汹涌”,波浪猛烈地向上涌。“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这正是兄妹俩所向往的情景。贝多芬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音乐,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2)对词语的理解。断断续续:时断时续,本文指琴声不连贯。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课文中指优美的琴声让兄妹俩听得入迷,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苏醒:昏迷后醒过来。课文中指穷兄妹俩从美妙的音乐中回过神来。27、蒙娜丽莎之约一、 课文简说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是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二、词语解释交涉:互相商量解决彼此间相关的问题。耐人寻味:耐,禁得起;寻味,仔细体会。形容意味深长,值得细细体会。转瞬即逝:瞬,一眨眼,转眼;逝,消失。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璀璨:形容玉石的光泽鲜艳夺目。 28、我的舞台一、课文简说课文以“我”的成长为“线索”,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通过“在娘胎,我就‘登台唱戏’”;“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六岁时,“拜师学艺”以及几年后,在大师前面认真演戏等一个个有趣而充满童稚的小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同时,作者还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4. 语文五年级试卷考试

识字写字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妖娆(ráonáo)媒体(móuméi)恩惠(huíhuì)暂时(zànzhàn)抚摸(fūfû)澄澈(dèngchéng)清平乐(lèyuè)亡赖(wángwú)二、看拼音,写汉字(4)Sǎtuōjíchípéitāixiōngtáng()()()()tuóróngqīngshòudǎsǎoxīshuĭ()()()()三、下面的谦词你会恰当使用吗?在括号里填写序号(4)A、劳驾B、请教C、包涵D、拜托E、赐教F、久违G、高兴H、借光求人原谅说()好久不见说()求人方便说()托人事说()请人指教说()求人帮忙说()赞人见解说()求人解答说()四、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圈出来,并改正。(2)深情厚谊晕迷不醒废寝忘食迫不急待雪中送炭随心所浴绞尽脑汁杯水车新错字是:()改在:()五、根据意思写词语。(9)1、话语诚恳而有分量,情意深长。()2、安定的生活,愉快的劳动。()3、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物质上的帮助。()4、一同死亡或消灭。()5、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6、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7、面目凶恶的样子。()8、聚精会神的看。()9、形容山路不平。()六、朗读下列句子,比一比哪一句最能表达当时的情感,在括号里画上对号。(3)A、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B、您对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A、水涨到齐腰深了。()B、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A、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B、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机井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七、根据课文内容连线(3)《再见了,亲人》以智取胜,维护国尊《金色的鱼钩》童年,永远是最美的记忆《白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桥》舍己为人,最忠诚的战士《晏子使楚》舍小家,保大家《冬阳童年骆驼队》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八、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5)在各门攻课中,语文是我最感兴趣的,其他学科,如数学、自然、历史我就学得差劲了。老师进行了严格的批语,并鼓舞我要认真仔细地学习,我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态度,学习有了改善。九、读一读,排列句子。(3)()春夏季节,在这里登高远望,有时能看到一种奇异的景象。()古人把这种现象称为“仙境”,也叫“海市蜃楼”,其实这是一种大气光学作用。()半空中映出一片从未见过的景色:山峦、树林、房屋,甚至还有来来往往的人马车辆变幻无穷,就像在天空中的银幕上放电影似的。()蓬莱位于山东渤海海湾,前面是海,后面是山,风景秀丽。城北有座蓬莱阁。()过了一会儿,山峦和城市消失了,一切都恢复了原样。()原来海面上清晰可见的岛屿和船只突然不见了。十、根据要求给诗句分类。(填序号)(3)a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b、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c、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e、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f、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1、描写儿童有趣生活的:2、描写乡村美丽春景的:十一、在下面的一段话中把各句补充完整(5)老师问我们几位同学:“你们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有什么诀窍吗?”小东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就是要多动手,多实践。”小南说:“要像古人说的之,之,之,之,笃行之。”我说:“要有恒心,学会坚持。锲而舍之,,锲而不舍,。”阅读理解(25)尊重卑微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蚂蚁家庭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zhìcì)、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灾难时的行为。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迅速滚动,逃离火海。每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他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山火再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ĭjí)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甚至命的(单薄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只看到(单薄卑微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尊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的深刻,看的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必去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世上称得上最伟大的东西,往往()体积,()精神。千里之堤(tīdī),溃于蚂蚁,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1、将短文中不适当的音节、词语用“\”划掉。(6)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尤其――()开拓――()3、在第9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4、第三段是个问句,它在文中起的作用;第()段是这个问句的回答。第八段中有两个反问句,第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第二个反问句实际上是启发我们要(3)5、用“――”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2)6、读四五段,回答问题。(2)第四段中“每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这句话与“”相照应。追赶风筝的孩子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只见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捉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1.“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1)2.“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什么?(2)3、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俩的科学幻想是?(2)4、莱特兄弟的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2)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呢?(3)十三、习作(30)题目:难忘的小伙伴要求:1、叙事清楚,能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2、要突出“难忘”两字,为什么难忘,要突出理由。另外,要写明人物是“小伙伴”,不要写成大人哦。答案:一、ráoméihuìzànfûchénglèwú二、洒脱疾驰胚胎胸膛驼绒清瘦打扫溪水三、cfhdbge四、错的字:晕、急、浴、新改正:昏、及、欲、薪五、语重心长、安居乐业、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无能为力、境界、狰狞、全神贯注、蜿蜒、黯然失色六、ABB七、《再见了,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金色的鱼钩》舍小家,保大家《白杨》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桥》舍己为人,最忠诚的战士《晏子使楚》以智取胜,维护国尊《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永远是最美的记忆八、攻-功严格――严厉鼓舞-――鼓励态度前面加上“端正”九、264153十、1、bce2、adf十一、纸上得来终觉浅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朽木不折;金石可镂十二阅读理解2、特别开创3、不在而在4、承上启下4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说卑微认真对待生命,珍惜生命6、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2.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只见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3.“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4.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捉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5.想法:每个孩子都拥有梦想,但梦想不是单靠想的,而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实现它!这样,梦想终究会成为现实的。

5. 六年级语文考试

2010语文小升初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zhàn lán xuán ɡà qīnɡ yínɡ línɡ tīnɡ qiè ér bù shě
( ) ( ) ( ) ( ) ( )
二、将句子中画线部分换成一个成语,写在括号里。(4分)
1、学校植树时,李景负责提水,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 ( )
2、秋天的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学校组织我们去秋游。( )
3、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柳树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 )
4、小伟对待学习真是有恒心,有毅力,这次语文测验终于考到了全班第一名。 ( )
三、写出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化字。(6分)
响声( ) 袭击( ) 忧伤( )
严肃( ) 负责( ) 赔偿( )
四、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4分)
1、 牢靠 ①坚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稳妥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新鲜 ①食物没有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们一起来巩固一下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吧,请填空。(11分)
1、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
3、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海水变得______________。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______________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夏日烟台的海常常_______________,宛如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_______________,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_______________。(《烟台的海》)

六、自学古诗《书湖阴先生壁》,结合注释,写出诗句大意。(6分)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作者在南京的朋友。 ②畦(qí):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的田地。③排闼(tà):开门。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4分)
三峡之秋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到秋天,它们绿得发黑;而那累累的果实,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去得特别迟。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渔火,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的光晕,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青光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给下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累累(lěi léi)的果实 显露(lòu lù) 起初(chū cū )
2、短文中使用了许多描写色彩的词语,请找出四个。(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写出下划线词语的近义词。(5分)
(1) 露水消逝( ),橘柚树闪烁( )着阳光,绿叶金实。
(2) 累累的果实渐渐( )从叶子中间显露( )出来。
(3) 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

5、填空。(4+8=12分)
(1) 作者写了__________这一天三峡的景色。(2) 本文是按_________顺序描写景物的,文章把早晨三峡的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把中午三峡的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
6、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4分)
(1) “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这句话意思是( )
① 月亮出现的时间不确定,估计不准。
② 山太高,挡住了月亮,看见时,它和山崖贴得那样近。
③ 作者一时没有注意看,月亮很快便升到了山顶。
(2) 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这是因为( )
① 长江到这里便窄了,像小溪一样。
② 长江平缓流淌像小溪一样。
八、习作(30分)
祖国的山河十分壮丽,你一定游览过一些地方,有过深切的感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介绍一下你去过的某个地方吧。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介绍你身边的地方。一个错别字扣一分!

附加题:(3分)
你会填这些带数字的成语吗?
一 心( )( )
五 颜 ( )( ) 六 神( )( )

6. 2年级期末考试卷语文数学

请照一下考卷

阅读全文

与年级考试卷语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