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初一月考语文试卷

初一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2020-12-17 07:30:14

① 初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分析

(二)阅读《访兰》,完成16-21题。(15分)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而且脸上倒有几分愠怒;时有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长的兰草了。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淡淡的兰花,就像地上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灵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看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16、本文以_______为线索贯穿全文,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作者采用了_______的写法。(3分)
17、本文开头写父亲爱兰、育兰,但当人们跑来玩赏时,父亲却添了几分“愠怒”,并且不再植兰,这种反常的原因,在父子访兰时的对话中有两处交待,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2分)
18、根据文中的叙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空谷幽兰”的特点是□□,“盆景家兰”的特点是□□。(2分)
19、“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象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二段所描写的意境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的意境相似,请你写出这首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兰草随着生长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了本性,但挺拔的松树无论生于活野,还是长在山岩都不失坚强本色,请对此谈谈你的感悟。(限40字以内)(3分)

答案

⒗兰草(写“访兰”也正确,2分)托物言志(由物及人、由兰草及人、由物(兰草)及理等相同意思均可,1分)
⒘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只划后一分句也可,1分)样子是似乎灵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1分)
⒙纯朴(淳朴、清纯、淳厚、高雅,1分)媚俗(俗气、低俗、庸俗等,1分)
⒚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不失真性,不媚俗。(意思相同,表述不同也给分,3分)
⒛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每句0.5分,共2分)
21.做人要不失自己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的面对挫折;在挫折面前不低头等均可(3分)

② 初一月考语文考题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课文空缺出的横线上应填的语句依次是----------,---------------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项为之强(加点字强) 方出神(加点字方)
怡然自得(加点字怡然) 鞭数十(加点字鞭)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第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所拔的“山”指的是---------,所倒的“树”指的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5.文章主要写童年时的那几件趣事?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6.作者从平常的景物中获得了“物外之趣”,可谓情趣盎然,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呢?

要答案吗??? 我们今年的月考题

③ 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

童趣的作者由群吻乱飞联想到群鹤乱舞,再想到“鹤唳云端”,于是他产生了模回仿的意愿,就“答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果如鹤唳云端……”
作者对自己的模仿很高兴,从文中的“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只表示一个意义的句子是 D
A 今天,东城区和西城区部分教师进行了座谈。
B 两个中学校长都称赞这个观点。
C 张局长有很多人不认识。
D 我计划在这个暑假读三本书。

参考
1:读好书
2:记录
3:会应用

比喻,排比

④ 我初一月考时把语文试卷的考号写错了没事把(其他的桌号班级姓名都写对了

月考就是本校老师手改的没事,正式的联考、升学考之类的就不能犯

⑤ 初一上语文第3次月考试卷

初一(上)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运用与积累(31分)
1、 请用楷书抄写下面的句子(要求:正确、端正、整洁)(3分)
将爱心送给别人,把信心留给自己。

2、选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窖(jiào) 泯(mín) 厄(è)运 猝然(cù)
B、水藻(zǎo) 唱和(hè) 肥硕(shuò) 清洌(liè)
C 枯涸(hé) 竦 (sǒng) 峙 碣 (jié)石 啜泣(chùo)
D、嶙峋(lín) 瞬间(shùn) 濯洗(zhuó) 迸溅(pèng)
3、选出无错别字的一项:( )(3分)
A.葱茏 喧嚣 暗哑 蜃楼 B.莴苣 崩蹋 幽雅 劫掠
C.弥漫 顷刻 溅落 拢乱 D.朦胧 狩猎 篡夺 猛犸
4、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3分)
A.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B.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运用比喻,这里指化石。)
C.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D.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形容动作、体态像女子一样轻巧优美)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篱人语》。本文点明中心的句子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B、《行道树》一文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C、寓言,多带有讽刺或劝谕的意味。《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D、居里夫人写《我的信念》一文,是为了展示自己高尚的内心世界,文字朴素,与她的为人一样。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八月的泉城,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B.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新来的老师。
C.新课程实行后,我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D.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7、试一试你的记忆力:(8分)
(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3)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5)《山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清朝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
(6)《绿色蝈蝈》是________国著名昆虫学家________写的。
8、在你的记忆库中也许会有许多关于描写月亮、月色的诗句,现在你能写上一句吗?(2分)
9、根据情境,用恰当的语言表述:(3分)
小明想到邮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他不记得该往哪边走。这时正 好遇见一位60多岁的老年人,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现代文阅读:(26分) (一)(14分)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阴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样的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0、请找出文中准确形象地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句子。(2分)

11、请找出文中形容云总体形态的语句。(2分)

12、本段中的“像羽毛的云”、“像鱼鳞的云”、“像羊群的云”,实际上分别是课文第三段中的哪三种云?请依次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最后一句中的“天气”一词能否改为“气候”,为什么?(2分)

14、请在原文中用 / / 给文章分层。(2分)
15、本段语言有什么特点?(3分)

(二)改变一生的闪念(12分)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子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因一念之差偷书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遇。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一个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17、第⑤段中“她所料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18、文中第⑤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这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第一次:
第二次;
19、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教师的善良、高尚、责任心和善解人意,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关的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抄在下面。(4分)
(1)
(2)
20、当女教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说的是什么?(2分)

三、文言文阅读 : 《论语》(13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女如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1、加点的“子曰”的“子” 在这里指的是谁?他是什么时代的人?(2分)

2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说 ②省 ③信 ④女
23、对“人不知而不愠”翻译正确的是( )(2分)
A、人们是不了解(情况),因而(他们)不会恼恨。
B、人们不知道,我不会恼恨。
C、人们不聪明,因而不会恼恨。
D、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
24、翻译下面句子。(2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十则》,语言精炼,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写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简述理由。(3分)

四、作文(30%)
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和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请以“我渴望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文章要写出渴望什么,为什么渴望。
④字数不少于400字。
初一(上)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参考答案
1、略 2、B 3 、D 4、 B 5、 D 6、B
7、(1)禅房花木深 (2)随风直到夜郎西(3)青山郭外斜(4)乱花渐欲迷人眼
(5)《聊斋志异》 蒲松龄(6)法 法布尔
8、略
9、略
10、天上挂什么样的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1、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12、卷云 卷积云 高积云
13、不能.”气候”是指较长时间的气象情况,”天气”指较小地区和较短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天象变化.从天上挂的云能识别的是较短时间的气象情况,所以用”天气”为宜.
14、第一句为第一层,最后一句为第二层,当中为第三层.
15、本段语言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描写形象生动简洁。
16、一位女教师救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
17、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或: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或:那是一个因一念之差偷书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遇。)
18、第一次: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第二次: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意思对即可)
19、(1)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因一念之差偷书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遇。(2)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3)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4)“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5)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6)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7)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答以上任意两条即可。)
20、您还记得十几年前,在那个书店里,被您认作女儿领出来的那个小女孩吗?(意思相近、语句简洁通顺即可。)

21、孔子 春秋
22、①愉快 ②反省 ③真诚、诚实 ④ 同“汝” 你
23、D
24、略
25、略

⑥ 初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009人教版 答案

http://wenku..com/view/1c07fed5360cba1aa811da72.html 这里面有的
2010的我也版有权

⑦ 初一月考试卷 语文、数学、英语!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卷
七年级数学
(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量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 )
A.蚂蚁向上爬30cm与向左爬30cm B.收入人民币2元与归还图书2本
C.向东走与向北走 D.弹簧伸长3cm与缩短1cm
2、如果a与-2的和为0,那么a是( )
A.2 B. C. D.
3、下列各数-2,3,-(-0.75),-5.4, ,-3,0,4中,属于整数的有___个,属于正数的有___个( )
A.6,4 B.5,5 C.4,3 D.3,6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数之和为正,则两数都为正数 B.两数之和为负,则两数都为负数
C.两数之和为零,则两数互为相反数 D.两数之和一定大于每个加数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没有最大的正数,有最大的负数 B.有最小的自然数,也有最大的负整数
C.没有最小的正数,有最大的负数 D.有最小的正数,没有最大的负数

6、一个数的相反数是最大的负整数,则这个数是( )
A. B. C.0 D.1
7、某食品包装袋上标有质量为( )g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
A.2g B.1.5g C.1g D.0.5g
8、如图,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个
①a>b;② -a>-b;③a<-b;④―a<-b;⑤ .
A.2 B.3 C.4 D.5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支出350元记作-350元,那么+600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4)的相反数是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_.
3、请写出一个比―1.5小的有理数__________。
4、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是_________。
5、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3的点是_______,到-1点的距离等于2的点是_______。
6、飞机的飞行高度是1000m,飞行过程中先上升了300m,又下降了500m,这时飞机的飞行高度是________m。
7、如果 ,则①a、b同号时,a+b=__________;②a、b异号时,a+b=__________。
8、如果 的绝对值等于 ,则a为______________。
三、计算(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① ②

③ ④

四、比较大小(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① ②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号连接。
, ,―4,0,―3,5

2、一只蚂蚁从某点P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记为正,向右爬行的路程记为负,爬行的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cm):
+5,―4,+10,―8,―5,+12,―10
(1)蚂蚁最终回到出发点了吗?
(2)若蚂蚁共用了9分钟完成上面的路程,那么蚂蚁每分钟走多少路程?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增减 -5 +7 -3 +10 -4
3、某工厂加工一种产品,计划本周每天生产250件,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天上班的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天产量与计划每天生产的数量相比情况如下表:(增长的件数记为正数,减少的件数记为负数)
(1)根据记录可知本周星期五生产了多少件产品?
(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了多少件产品?
(3)本周产品的总产量是多少?

4、若a、b互为相反数,c是最大的负整数,d是最小的自然数,求出式子 的值

答案
一、1.D 2.A 3.A 4.C 5.B 6.D 7.C 8.A。
二、1.收入600元 2.4,4 3.-5等 4.非负数,非正数
5. ,-3和1 6.800 7. , 8.
三、(1) 4 (2)-3.4 (3)-4 (4)2
四、(1) (2)
五、(1)数轴略;―4>―3> >0> >5
(2)回到出发点;每分钟走6cm
(3)246件;15件;总产量为1255件
(4)-1

阅读全文

与初一月考语文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