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2017河南中考语文试卷

2017河南中考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2020-12-17 05:18:06

❶ 求助2017年金牌教辅河南中考123轮专用学霸123语文的答案!

全本答案你体会体会,别忘了专采属纳 https://www.kuaiizuoye.com/codesearch/m/bookview?bookId=

❷ 近几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备用卷(B卷)古诗词题

约12960字。
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鉴赏汇编
2009年龙岩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4分)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4、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作的诗。人们认为诗中虽然流露出了漂泊思归之苦,但诗人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分)
① 同意。从“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一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服老,不怕病,积极用世的精神。上文已写到了月景,可见落日乃是诗人自比,表现了自己虽已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尾联也借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虽已年老,并非毫无用处,再次表现出老当益壮渴望报国的热情。(能找出一处理由即可)②不同意。诗歌中的片云、孤月、落日、秋风、老马等意象传达出的是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诗的结尾两句更流露出一种报国无门的怨愤。(老马尚能识途,我竟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 (4分)
2009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①齐鲁青未了 未了: ②会当凌绝顶 会当: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7.①不尽②终要,终当 8.D(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
2009年河池市(一)浣溪沙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
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7.词的下阕抒写了作者 的看法,表现作者 的生活态度。
6、C 7.老当益壮,要奋发进取(2分) 虽身处困境,仍旷达、乐观(1分)(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
2009年柳州市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B
2009遵义市 如梦令(6分)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22.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3分)
2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22. (3分) 写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点疏落(1分)风刮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点:时间和“风”“雨”的情态。)
23. (3分)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2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2009年河南省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0-21题。(4分)
行路难 李白

❸ 17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卷

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内,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容,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

运用通感手法,接通五官,让香气变成正方形,叫声音变成花瓣雨,这样的写作手法奇妙无穷;

阅读全文

与2017河南中考语文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