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6贵阳市南明区小学语文教师公招面试的试讲题一般是选择几年级几册的教材呢
就语文而言,一般选择中段(三、四年级)的教材进行试讲。就课文类型而言,一般都是讲读课文,不会出现习作或者口语交际。
㈡ 贵阳市的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内容包括哪些要看哪些书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贵阳的教师招聘一般与事业单位一起招考,回有的单位考试内容为答公共基础,有的为教育理论知识,具体你看招考简章。
更多招考信息,你可以到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查看,包括其他事业单位,政法干警等公职类考试的发布时间,备考技巧等详细的资料。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㈢ 贵阳市南明区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卷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我能正确拼读下面音节:
Xuàn rǎn yòu zhì dǎn qiè è hào wán bì guī zhào
( ) ( ) ( ) ( ) (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骆驼咀嚼(jué jiáo)的样子令我惊呆了,我静静地看着它慢慢地嚼(juè jiáo )着。
(2)、敝(chǎng bì)人不胜惶恐,这不太宽敞(bì chǎng)的房间怎能让你在这暂时隐蔽(bì chǎng)呢?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并按要求写词语
A.垂头丧气 娓娓动听 目瞪口呆 巧舌如黄 B.负荆请罪 完壁归赵 天衣无缝 脸声屏气
C.鞠躬尽瘁 赴汤蹈火肝胆相照 愚公移山
4.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下列中不属于四大名著选出来( )。A、史记 B、 三国演义 C、 水浒传 D、 西游记
(2)、“小嘎子”是作家( )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A、林海音 B、徐光耀 C、老舍
(3)、《草船借箭》出自哪一部名著( )。 A、西游记 B、 水浒传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4)、《舟过安仁》是哪位诗人写的( )。 A、 吕岩 B、杨万里 C、 辛弃疾
(5)、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中的一个人物。
A、《儒林外史》 B、《西游记》 C、吴承恩 D、吴敬梓
5、选词填空:
诚心 爱心 信心 恒心 关心 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要有( ),做事要有( ),学习要有( ),与人交往要有( ),对有困难的人要去( ),向他们奉献自己的( )。
如果……就……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因为……所以…… 即使……也……
( )全家数我最小,( )受到奶奶的偏爱。有时和姐姐吵嘴,( )是我的过错,外婆( )不责骂我。现在奶奶( )离开了我们,( )我永远忘不了她。
6、 我能按要求写出我最喜欢的句子:(4分)
(1)、 写出两句有关学习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一幅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 )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2).裤子没有毛病。裤子非常合您的身。(合并成一句话。)
(3).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缩句)
(4).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改病句)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1:阅读《 草 船 借 箭 》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 请写出下列人物特点: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才干——( ) 妒忌——( )推却——( ) 惩罚——( )
(3)、周瑜给诸葛亮造箭的时间是“十天”,为什么诸葛亮只要“三天”?
(4)、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但为什么周瑜还要摆设酒席招待他呢?
2、认真阅读这篇课外的短文后,回答问题: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分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深绿色已经褪尽了。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 总是乐呵呵的 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 老郭 每次他一下班 我就缠住他 外公 外公 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4.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5.“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上‘复活’了。”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_____。“复活”是指_____。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_____。
第三部分: 作文:
在小学阶段,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这些事情或者令你难忘,或者令你后悔,或者让你觉得有趣……,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以“一件……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写看到的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求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㈣ 贵州省贵阳市前五年的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菜畦(wā) 澎湃(pài) 嫉(jì)妒 回环曲(qǔ)折
B、彷(páng)徨 磐(pán)石 蓦(mù)然 叱咤(chà)风云
C、羸(léi)弱 斫(zhuó)痕 阴霾(mái) 寒风砭(biān)骨
D、眼睑(jiǎn) 恍(huáng)惚 抽搐(chù) 满目疮(cāng)痍
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2分) ( )
A、人声鼎沸 荒草凄凄 力挽狂澜 五彩斑斓
B、妇孺皆知 锲而不舍 浑身解数 挣脱羁绊
C、姗姗来迟 迫不急待 聊以自慰 勇往直前
D、生意葱茏 眼花瞭乱 叽叽喳喳 相得益彰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踊跃:
(2)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告罄:
4、 下面的说法有错的一项是(2分) ( )
A.《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成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作者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B.《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部书是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是鲁迅先生的散文。
5、根据内容提示完成下面语段填空。(7分)
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黄河落天走东海, ”领略了母亲河的雄伟气魄;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观赏“山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1000多年前的王维“独坐幽篁里, ”的琴声与长啸,聆听刘文房在暮色中“ ,杳杳钟声晚”的钟声;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诳,耳畔是“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与亲人的深深怀念;我们陪南宋诗人赵师秀坐在孤灯下度过“ ,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寞时光。
6、阅读下面有关《童年》的读后感,回答问题。(6分)
①《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于1914年完成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三部。②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作者一段幸酸的童年往事。③读了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④我从中也知道了高尔基许多童年的故事。⑤《童年》是一曲感人肺腑为悲歌,更是一首对不屈者的赞歌。⑥这部小说使人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邪恶中看到了善良,在冷酷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㈤ 贵阳市普通高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高一语文
语文没有的,只有语文~!同学,先复习要紧
㈥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4到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高一语文的答案
㈦ 贵州省贵阳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考试高二语文
回答
2018-2019学年度贵阳市中考适应性检测12模拟考试语文答案,急求
展开
中考 贵阳市 考试 贵州省
㈧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高一历史的答案。
谁知道蚌埠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一生物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