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这里有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一整套的试卷哦~~~可以发我信息QQ加我我把整套卷子传你~~
第三单元的你看看是不是这份哦:
第三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正确读音。
三、完整词语。
( )牙( )嘴 心( )胆( ) ( )高( )烈
小心( )( ) 置之( )( ) 漫不( )( )
四、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前后搭配起来。
( )的话语 发扬( ) ( )地钻研
( )的感情 维护( ) ( )地歌唱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他今天不来,我们的会议( )会准时召开的。
2.一个人( )要做到外表美,( )要做到心灵美。
3.爸爸( )有多忙,( )要抽出时间来检查我的作业。
六、修改下列病句。
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第一个发言。
2.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纸。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深绿色已经褪尽了。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 总是乐呵呵的 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 老郭 每次他一下班 我就缠住他 外公 外公 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4.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5.“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上‘复活’了。”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_____。“复活”是指_____。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_____。
答案:
一、桅杆、吓唬、瞄准、放肆、恬静、汹涌、蜡烛、幽静
二、
三、龇牙咧嘴、心惊胆战、兴高采烈、小心翼翼、置之不理、漫不经心
四、知心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发扬成绩,维护名誉;刻苦地钻研,纵情地歌唱。
五、1.即使……也…… 2.不仅(不但、不光)……而且(还)…… 3.无论(不管)……都(总)……
六、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发言。2.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刊。
七、1.划掉:整整齐齐、关切、正确。2. ,。“”。,“,”。3.了如指掌:指外公对周围一些地方及其几十年来变化情况特别了解。小心翼翼:特别小心谨慎,指老太太对这封信非常珍视。4.第2自然段。5.“死信”指找不到收信人,无法投递的信;“复活”指经过努力,找到“死信”的收信人。原因是对周围一些地方了如指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第三单元测试题(二)
一、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撕( )瞄( )例( )
嘶( )描( )咧( )
陌( )缕( )键( )
拍( )搂( )健( )
二、变换句式。
1.改成“被”字句。
我军终于把这股顽固的敌人歼灭了。
2.改成“把”字句。
敌人的飞机被高射炮击落了。
3.改成陈述句。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怎能不关心呢?
三、修改病句。
1.北京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
2.中队长李乐办事很武断,从不犹犹豫豫的。
3.华北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
4.他穿着一件蓝衬衣,一双白球鞋。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皮鞋匠( )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 ),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 )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 )了银光。月亮越()越,穿过一缕缕( )似的()。忽然,海面上( ),卷起了()。被月光照得()的(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 )……
1.这段话选自课文《 》,写了皮鞋匠听()时联想到的( )的景象。
2.根据上面一段话中的描绘,你认为贝多芬弹的这首曲子在旋律上有哪些变化。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公园的一角
我们踏着石级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
假山上有崎岖小路,有悬崖峭壁,有精致的楼阁和小巧玲珑的凉亭。假山上还有四个小喷水管,欢乐地喷着水花。秋风阵阵,水花随风飘洒而下,迷迷蒙蒙,像是给假山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景色迷人,就像仙境一般。
池中各色各样的金鱼鼓着一双双大眼睛,自由自在,有时潜入水草中,有时浮游到水面上,好像在听我们快乐的歌声。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蓝天白云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鞭炮花像节目的礼花,在祝贺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发达兴旺。
在喷水池的四周,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榕树、木棉、银槐等。这些绿树、红花映衬着假山喷泉,真是美丽极了。
1.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并写下来。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崎岖:
精致:
玲珑:
映衬:
3.本文可分为四段(即4个自然段),请概括段意。
4.回答问题: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区分“穿梭、穿行、穿越、穿破”等几个词语的意思。
提示:词语也可以用图画来表达,画个简图,这几个词语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
答案:
一、撕碎、嘶哑;瞄准、描述;例子、咧嘴;陌生、拍打;千丝万缕、搂抱;关键、健全。
二、1.这股顽固的敌人终于被我军歼灭了。2.高射炮把敌人的飞机击落了。3.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不能不关心。
三、1.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2.中队长李乐办事很果断,从不犹犹豫豫的。3.华北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之一。4.他穿着一件蓝衬衣和一双白球鞋。
四、1.月光曲,琴声,月光下的大海。2.音乐由低沉舒缓变得高亢激越。
五、1.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2.崎岖:形容山路不平。精致:精巧细致。玲珑:精巧细致。映衬:映照;衬托。3.第一段:登上半山腰,看到了喷水池。第二段:池中的假山景色迷人。第三段:喷水池中的景物。第四段:喷水池的四周。4.(1)本文是按照从中间到四周的顺序写的。(2)详写了喷水池和池中的假山,略写了喷水池的四周。好处: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㈡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识字写字
一、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
妖 娆(ráo náo) 媒体(móu méi) 恩 惠(huí huì) 暂时(zàn zhàn)抚摸(fū fû)澄澈(dèng chéng) 清平乐(lè yuè)亡赖(wáng wú)
二、 看拼音,写汉字(4)
Sǎ tuō jí chí péi tāi xiōng táng
( ) ( ) ( ) ( )
tuó róng qīng shòu dǎ sǎo xī shuĭ
( ) ( ) ( ) ( )
三、 下面的谦词你会恰当使用吗?在括号里填写序号(4)
A、劳驾B、请教C、包涵D、拜托 E、赐教F、久违G、高兴H、借光
求人原谅说()好久不见说()求人方便说()
托人办事说()请人指教说()求人帮忙说()
赞人见解说()求人解答说()
四、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圈出来,并改正。(2)
深情厚谊晕迷不醒废寝忘食迫不急待雪中送炭随心所浴绞尽脑汁杯水车新
错字是:()
改在:()
五、 根据意思写词语。(9)
1、话语诚恳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2、安定的生活,愉快的劳动。()
3、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4、一同死亡或消灭。()
5、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
6、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7、面目凶恶的样子。()
8、聚精会神的看。()
9、形容山路不平。()
六、朗读下列句子,比一比哪一句最能表达当时的情感,在括号里画上对号。(3)
A、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B、您对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A、水涨到齐腰深了。()
B、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A、 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
B、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机井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
七、根据课文内容连线(3)
《再见了,亲人》以智取胜,维护国尊
《金色的鱼钩》童年,永远是最美的记忆
《白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桥》舍己为人,最忠诚的战士
《晏子使楚》舍小家,保大家
《冬阳童年骆驼队》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八、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5)
在各门攻课中,语文是我最感兴趣的,其他学科,如数学、自然、历史我就学得差劲了。老师进行了严格的批语,并鼓舞我要认真仔细地学习,我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态度,学习有了改善。
九、读一读,排列句子。(3)
()春夏季节,在这里登高远望,有时能看到一种奇异的景象。
()古人把这种现象称为“仙境”,也叫“海市蜃楼”,其实这是一种大气光学作用。
()半空中映出一片从未见过的景色:山峦、树林、房屋,甚至还有来来往往的人马车辆变幻无穷,就像在天空中的银幕上放电影似的。
()蓬莱位于山东渤海海湾,前面是海,后面是山,风景秀丽。城北有座蓬莱阁。
()过了一会儿,山峦和城市消失了,一切都恢复了原样。
()原来海面上清晰可见的岛屿和船只突然不见了。
十、根据要求给诗句分类。(填序号)(3)
a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b、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c、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e、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f、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描写儿童有趣生活的:
2、描写乡村美丽春景的:
十一、在下面的一段话中把各句补充完整(5)
老师问我们几位同学:“你们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有什么诀窍吗?”
小东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就是要多动手,多实践。”
小南说:“要像古人说的之, 之, 之, 之,笃行之。”
我说:“要有恒心,学会坚持。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
阅读理解(25)
尊重卑微
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庭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zhì cì)、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迅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他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山火再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ĭ jí)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 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甚至命的(单薄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只看到(单薄卑微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尊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的深刻,看的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必去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最伟大的东西,往往()体积,()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蚂蚁,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将短文中不适当的音节、词语用“\”划掉。(6)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
尤其――()开拓――()
3、在第9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
4、第三段是个问句,它在文中起 的作用;第()段是这个问句的回答。第八段中有两个反问句,第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
第二个反问句实际上是启发我们要 (3)
5、用“――”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2)
6、读四五段,回答问题。(2)
第四段中“每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这句话与“”相照应。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只见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捉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 ()(1)
2.“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什么?(2)
3、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俩的科学幻想是?(2)
4、莱特兄弟的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2)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呢?(3)
十三、习作(30)
题目:难忘的小伙伴
要求:1、叙事清楚,能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
2、要突出“难忘”两字,为什么难忘,要突出理由。另外,要写明人物是“小伙伴”,不要写成大人哦。
答案:
一、ráo méihuì zàn fû chéng lè wú
二、洒脱疾驰胚胎胸膛驼绒清瘦打扫溪水
三、c f h d b g e
四、错的字:晕、急、浴、新
改正:昏、及、欲、薪
五、语重心长、安居乐业、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无能为力、境界、狰狞、全神贯注、蜿蜒、黯然失色
六、A B B
七、《再见了,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金色的鱼钩》舍小家,保大家
《白杨》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桥》舍己为人,最忠诚的战士
《晏子使楚》以智取胜,维护国尊
《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永远是最美的记忆
八、攻-功严格――严厉鼓舞-――鼓励态度前面加上“端正”
九、264153
十、1、bce
2、adf
十一、纸上得来终觉浅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朽木不折;金石可镂
十二阅读理解
2、特别开创
3、不在而在
4、承上启下4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说卑微认真对待生命,珍惜生命
6、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
2.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只见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3.“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
4.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捉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5.想法:每个孩子都拥有梦想,但梦想不是单靠想的,而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实现它!这样,梦想终究会成为现实的。
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这里有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一整套的试卷哦~~~可以发我信息加我我把整套卷子传你~~
第三单元的你看看是不是这份哦:
第三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选择正确读音。
三、完整词语。
( )牙( )嘴 心( )胆( ) ( )高( )烈
小心( )( ) 置之( )( ) 漫不( )( )
四、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前后搭配起来。
( )的话语 发扬( ) ( )地钻研
( )的感情 维护( ) ( )地歌唱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他今天不来,我们的会议( )会准时召开的。
2.一个人( )要做到外表美,( )要做到心灵美。
3.爸爸( )有多忙,( )要抽出时间来检查我的作业。
六、修改下列病句。
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第一个发言。
2.我们要继承和发挥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纸。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深绿色已经褪尽了。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 总是乐呵呵的 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 老郭 每次他一下班 我就缠住他 外公 外公 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4.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5.“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上‘复活’了。”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_____。“复活”是指_____。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_____。
答案:
一、桅杆、吓唬、瞄准、放肆、恬静、汹涌、蜡烛、幽静
二、
三、龇牙咧嘴、心惊胆战、兴高采烈、小心翼翼、置之不理、漫不经心
四、知心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发扬成绩,维护名誉;刻苦地钻研,纵情地歌唱。
五、1.即使……也…… 2.不仅(不但、不光)……而且(还)…… 3.无论(不管)……都(总)……
六、1.在“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主题班会上,李华首先发言。2.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3.我爱看《中国少年报》《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等报刊。
七、1.划掉:整整齐齐、关切、正确。2. ,。“”。,“,”。3.了如指掌:指外公对周围一些地方及其几十年来变化情况特别了解。小心翼翼:特别小心谨慎,指老太太对这封信非常珍视。4.第2自然段。5.“死信”指找不到收信人,无法投递的信;“复活”指经过努力,找到“死信”的收信人。原因是对周围一些地方了如指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第三单元测试题(二)
一、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撕( )瞄( )例( )
嘶( )描( )咧( )
陌( )缕( )键( )
拍( )搂( )健( )
二、变换句式。
1.改成“被”字句。
我军终于把这股顽固的敌人歼灭了。
2.改成“把”字句。
敌人的飞机被高射炮击落了。
3.改成陈述句。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怎能不关心呢?
三、修改病句。
1.北京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
2.中队长李乐办事很武断,从不犹犹豫豫的。
3.华北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
4.他穿着一件蓝衬衣,一双白球鞋。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皮鞋匠( )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 ),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 )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 )了银光。月亮越()越,穿过一缕缕( )似的()。忽然,海面上( ),卷起了()。被月光照得()的(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 )……
1.这段话选自课文《 》,写了皮鞋匠听()时联想到的( )的景象。
2.根据上面一段话中的描绘,你认为贝多芬弹的这首曲子在旋律上有哪些变化。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公园的一角
我们踏着石级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
假山上有崎岖小路,有悬崖峭壁,有精致的楼阁和小巧玲珑的凉亭。假山上还有四个小喷水管,欢乐地喷着水花。秋风阵阵,水花随风飘洒而下,迷迷蒙蒙,像是给假山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景色迷人,就像仙境一般。
池中各色各样的金鱼鼓着一双双大眼睛,自由自在,有时潜入水草中,有时浮游到水面上,好像在听我们快乐的歌声。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蓝天白云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鞭炮花像节目的礼花,在祝贺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发达兴旺。
在喷水池的四周,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榕树、木棉、银槐等。这些绿树、红花映衬着假山喷泉,真是美丽极了。
1.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并写下来。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崎岖:
精致:
玲珑:
映衬:
3.本文可分为四段(即4个自然段),请概括段意。
4.回答问题: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区分“穿梭、穿行、穿越、穿破”等几个词语的意思。
提示:词语也可以用图画来表达,画个简图,这几个词语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
答案:
一、撕碎、嘶哑;瞄准、描述;例子、咧嘴;陌生、拍打;千丝万缕、搂抱;关键、健全。
二、1.这股顽固的敌人终于被我军歼灭了。2.高射炮把敌人的飞机击落了。3.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不能不关心。
三、1.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2.中队长李乐办事很果断,从不犹犹豫豫的。3.华北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之一。4.他穿着一件蓝衬衣和一双白球鞋。
四、1.月光曲,琴声,月光下的大海。2.音乐由低沉舒缓变得高亢激越。
五、1.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2.崎岖:形容山路不平。精致:精巧细致。玲珑:精巧细致。映衬:映照;衬托。3.第一段:登上半山腰,看到了喷水池。第二段:池中的假山景色迷人。第三段:喷水池中的景物。第四段:喷水池的四周。4.(1)本文是按照从中间到四周的顺序写的。(2)详写了喷水池和池中的假山,略写了喷水池的四周。好处: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㈣ 五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期中考试卷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 得分
一、 看拼音,写汉字(6分)
luo lu ji mo jian ao pao xiao bian yuan huang shan ye ling
can shi ying rao fu rao wang tu fan ye mao mei miao jue lun
二、 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再组词。(6分)
毛 ( ) 羽 ( ) 鱼 ( ) 齿 ( )
革 ( ) 牛 ( ) 心 ( ) 皿 ( )
页 ( ) 马 ( ) 尸 ( ) 舟 ( )
三、 划出句子中写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中。(4分)
1. 在靠经窗户的坐位上,我发现了地上的一只红色的钢笔。( )( )
2. 安照约定的时间,我们小组的全体同学兴高采列地来到了工厂参观。
( ) ( )
3. 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方生起,鸟儿欢快活泼地叫着,一切多是那么美好。
( ) ( )
4.张小华克苦钻研,虑心好学,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 )( )
四、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3分)
1. 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再照样子写句子。
他捧起即将放飞的鸽子,紧紧地贴在自己的脸上。
2. 将关联词语分别用到下面的句子中
即……又…… 尽管……还是……
(1) 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谢了,唯有广玉兰披着一身绿叶。
(2) 王老师会教数学,会教美术。
五、 按要求填空(6+7+6+15=34)
1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 )屈( )穷 有( )无( ) 破涕( )( )
( )重( )长 据( )力( ) 神采( )( )
( )嘲( )讽 转( )为( ) 众志( )( )
( )开( )笑 心( )神( ) 痛不( )( )
( )天( )地 柳( )花( ) 水波( )( ) (1)
( )日( )风 人( )地( ) 良辰( )( )
2.把下面的古诗、名言、歌词补充完整。
(1)《游园不值》中描写春景的诗句是: , 。
(2)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
(3)才华是刀刃, 。
(4)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 。
(5)前面有工农的子弟兵, , !
, !
3.选用恰当的诗句填空。
(1) 清明时节,细雨蒙蒙,杨柳依依,很容易让人想起这样的诗句:“
。”
(2)“ 。”爸爸离开家乡时,他的朋友这样安慰他。
(3) 坐上小船顺江东下,两岸山峰叠嶂,猿声不断,真如李白诗中所写的那样:
“ , 。 , 。”
4.按照要求或问题默写课文。
(1)《广玉兰》中写花开的各种形态的语句。
。
(2) 阿炳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拉《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
。
(3) 阿炳要用琴声告诉人们什么?
。
(4)《三亚落日》中是怎样写太阳落下时从海面消失的情景的?
。
(5)《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中前后照应的诗句。
六、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6分)
1. 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2. 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3. 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4. 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刚发生的事情。
5. 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6. 当我递上一杯茶,妈妈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七、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6+15)
(一)
在绿油油的叶丛中,百花是那样的高雅、洁净。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1. 照样子,各写两个相同的词语。
绿油油 玉琢冰雕
2. 读文填空。
这段话主要写了百花的 和 两个方面。对于百花的
,作者这样描述:“ 。”对于百花的 ,作者又这样形容:
。
3. 哪句话最能概括这句话的意思?写在下面。
。
(二)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又着室内演奏的传统, 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习惯。
1.形容乐曲可以用许多词语,本文就用了这样三个: 、
、 。
2.本文从 、
、
、 。这样几个方面写出了人们对音乐的喜爱。
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在文中划出来。
4.请你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总结性的结尾,只要一句话即可:
。
5.仿照这段话的写法,围绕“人们一天也离不开水”写一段话。
八、作文(20分)题目:我敬佩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