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试卷答案 > 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发布时间:2021-03-13 12:44:52

❶ 求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材料 txt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接起来使用的是孟子。

3.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4.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5.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发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6.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葵?

7.严格意义上的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

8.教育学的发展过程是以教育自身发展的特征为依据,以原始教育、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和20世纪后的教育(也称现代教育)为线索。

9.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10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

11.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12.古代学校的教育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教育的功用性价值不受重视。

13.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14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学问题的专注,主张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

15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即①苏格拉底讽刺②定义③助产术。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

17.康德于1776在柯尼斯堡大学首先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讲授。

18.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标志。

19美国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著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

20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跟强调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方法是启发诱导。

2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以及教育目的。

2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

23.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24.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与速度。

25.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26.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知识。

27.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最早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28.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29.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从、相互制约的关系。

30.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31.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32.学校精神文化分为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价值~、理想~。

33.学生文化的特征: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34.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就其性质而言首先表现为动力作用。

35.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具有能动性。

36.内发论者一般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的需要。

37.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38.人的本性中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质的根源。

39.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

40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和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是外硕论的代表。

41.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42.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43.成熟的主要标志: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44.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45.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

46.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直接动力。

47.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社会或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48.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质量、规格、标准的总的要求。

49.教育目的具有三大作用:导向.激励.评价。

50.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5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5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和途径。

53.1986年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4.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纲》。

55.1995年3月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6.1999年6月13提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57.1994年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8.素质教育是实践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体现。

59.素质教育要重点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60.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构成的。

61.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

62.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的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63.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奇、德国的康德以及美国的马斯洛。

64.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主要代表是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孔德和涂尔干。

65.教育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个以人的集合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

66.学生和教师是教学活动中最积极的两大因素和要素。

67.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68.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

69. 《儿童权利公约》是迄今历史上规范儿童权利内容最丰富、最全面、最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一项公约。

70. 《儿童权利公约》提倡四大原则:儿童利益最大原则、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的原则、无歧视原则。

71.受教育权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72.1991年我国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73.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74.教师职业指人们终身或较长时间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教育、教学事务。

75.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

76.1986年6月21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各级各类教师被列入了“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别。

77.1993年10月31日颁布,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有关教师的法律。

78.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79.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80校风是学校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81.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82.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83.初中生的特征是对对人生似懂非懂、渴求自主、力求摆脱成人束缚。

84.高中生的特征是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或者心理失衡。

85.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86.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87.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88.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的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89.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的态度。

90.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关系上构成了授受关系。

91.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的关系。

9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93.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

94.在我国教师史上,课程一词始见于唐代。

95.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

96.在西方教育历上,“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859年出版的名著<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

97.课程的具体规定或表现形式是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课本).

98.课程依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课程,扩展课程和研究课程.

99.课程依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本课程).

100.课程依据课程设置要求可以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101.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社会和学科的研究.

102.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103.课程计划是对学校课程设置的总体安排,是对学校教育培养目标.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与结构.课程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规定.

104.制定课程计划是课程设计中的最重要的工作,也是课程设计的第一步.

105.课程计划的核心是课程计划.

106.教学大纲一般分为3大部分即说明.本文.其他.

107.课程标准的结构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几部分.

108.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是教材系列的主体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基础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

109.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10.从课程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包括课程计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三个主要环节.

111.备课又称为规划教学单元和课,一般包括:一般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

112.组织教学活动又称为上课.

113.20世纪50年代泰勒系统总结了“八年研究”的课程评价思想,提出了课程评价的“行为目标评价模式”.

114.泰勒提出了更引人注目的课程原理.

115.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来的.

116.斯塔弗尔比姆创立了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117四大课程评价模式为目标评价模式;课程原理~;目标游离~;背景输入过程成果~~。

118.文本是教学大纲中最主要的内容。

119.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120.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12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22.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

124.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要求。

125.直关教具分为实物教具和模像直观。

126.启发一词来源于孔子的论语

127.因材施教一词来源于宋代朱熹的《四书集注》

128. 讲授法分为讲述、讲演、讲解。

129.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充分准备;讨论要对学生有启发性;做好讨论小结。

130.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上课是中心部分。

131.检查学生作业成绩的方法主要有考察和考试两种。

132.常用的试题,从方式上看大体分为供答题和选答题。

133.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34.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概括性的论述。

135.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136.复式教学是指教师在同一教室,同一课时内用不同的教材,分别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37.上海育才中学“八字”(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方法――――结构模式。

138.加拿大塔巴女士提出“归纳思维教学策略”

139.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质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140.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14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又由道德的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142.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德育工作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143.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育、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等。

144.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具有教育性,也就是教学中永远有德育。

145.皮亚杰提出的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广.占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146.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①常规管理②平行管理③民主管理④目标管理

147.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

148.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149.班级管理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机制。

150.班级是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

151.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式、民主式、放任式。

152.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育学生、做好班主人工作的必要前提,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153.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发展和教育评价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三大研究课题。

154.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评价处于核心地位。

155.学习评价也称为学力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可分为认知、情感和技能三类活动。

156.技能领域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两个部分。

157.史密斯指出的,讲授任何概念、原理或理论,都不仅仅为了理解,同时也是为了寻求对待他们的态度―――对其有用性、可依赖性等表示接受或是拒绝。

158.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

159. “导生制”出现于19世纪英国学校中。

160.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

161.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教育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的。

162.当代最具有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

163.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164.德育过程的结构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65.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区分出内容形、形式形、方法形和综合形等四种主要类型。

166.内容形策略包括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167.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168.测验的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169.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

170.测验的难度指测验包含试题的难易程度。

171.测验的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172.供答型试题分为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两种。

173.选答型试题分为是非题、多向选择题与组配式试题。

174课程表安排的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175.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

176.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177.人生权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和身心健康权。

❷ 求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考教师资格证用,谢谢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学校教育条件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律.
2.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标志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做了许多实验研究,积累了大量关于动物和人的学习材料,提出了一些学习心理的定律.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4.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个体在成长期间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不断扩大、逐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5.心理发展的动力:①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已有的心理状态与外界环境和教育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动了个体的心理发展②在这一矛盾中,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
6.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其发展速度、各种心理机能的优势表现、情绪的稳定性、个性特征及其倾向性等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
7.皮亚杰:是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8.皮亚杰把智力的本质看作是一种适应:即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并通过主体不断自我调节而建构,或再建心理结构的机制。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的—同化和适应。
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①感觉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记忆)②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性)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运算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守恒)④形式运算阶段(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10.道德观:道德观是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道德活动、道德关系的看法和态度。它是在道德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发展较晚。
11.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五六岁)是前道德判断时期②第二阶段(七八岁)是他律道德发展时期③第三阶段(九岁以后)是自律道德发展时期。
12.美国柯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理论:把道德观念的发展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种水平。
13.准备状态:是指儿童身心发展达到适宜于学习某种事物的状态。
14.学习的概念:①广义,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而获得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即有机体以经验方式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②狭义,学生的学习属于狭义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其本身的特点。
15.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其本身的特点: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它和科学家探索尚未发现的客观真理的认识活动是不同的。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任务的。③学生的学习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的知识经验,用前人的知识经验武装自己,所以不可能事事从头实践,重复原有的研究路线去掌握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服从于学习目的的。④学生的学习不仅同人类发展中历史经验的形成过程和科学家探索客观真理过程有区别,而且和一般条件下人们进行学习也是不同的。
16.桑代克的学习的联结理论:他的观点被称为“尝试错误说”,简称“试误说”。他认为学习就是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联结。
17.桑代克的情境与反应相联结的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其中练习律和效果律是“学习的主律”。
18.准备律的含义:当某一情境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当某情境与某反应不准备联结时,要求联结就引起烦恼。
19.如何看待和评价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桑代克是西方第一位从事动物学习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并提出一系列学习定律,成为西方最早的、最系统的学习理论。这对后来学习联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学术上的历史功绩是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的。
20.学习的条件反射学说(经典性条件反射):1902年,巴甫洛夫在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的实验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
21.学习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22.经典性条件反射:由条件刺激引起反应的过程,写成公式是S→R
23.操作性条件反射:先作某种操作反应,再得到强化的过程。写成公式是R→S
24.斯金纳提出:人和动物有机体有两种习得性行为①应答性行为,通过建立经典式条件反射的方式习得②操作性行为,通过操作式条件反射获得。
25.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是1912年创立于德国柏林大学的一个心理学派别,其创始人是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格式塔是“形状”和“形式”的同义词,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的模式。当客观外界的某一事物呈现在我们的感官面前时,内心就有一个格式塔与之对应。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所谓学习过程就是面对当前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一个格式塔过程。
26.怎样解释顿悟学习:所谓顿悟就是对问题情境的突然理解。
27.学习顿悟说与学习联结说相比有两个优点:①注意学习的认知特性,强调学习内部认识过程的重要性,即观察、理解、顿悟等认识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无疑是正确的。②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把学习过程看成是积极主动和有目的的过程。
28.怎样科学对待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研究,并重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目的性,反对机械的、盲目的学习观点。
29.学习顿悟说与启发式教学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
30.布鲁纳:布鲁纳是美国研究认知学习和认知发展的著名心理学家。
31.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人们通过认知过程把获得的信息和以前构成的心理框架联系起来,积极的构成它的知识框架,这种框架是一种“表象系统”或称为“内在模式”。人类具有三种表象模式,即动作模式、映像模式和象征性模式。这些模式由定律或概括性的体系组成。
32.布鲁纳的观点:所谓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它可以通过一个人所发展的编码体系从三种表象模式的每一种模式中表现出来。人的编码系统是在学习过程中构成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活动,才使人们弄懂了所觉察到的一大堆杂乱的事实。人们通过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思维活动过程,从几乎数量无限的可区别的物体和事件中,去选择那些具有某种共同之处的事物,并把这些事物或看作一个单独的种类,或看作容易处理的若干类型。可以说学习过程就是认知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的概念化或类型化过程,经过多次所形成的编码系统是有层次的,它在众多同类事物的基础上形成更概括、更抽象的概念。
33.布鲁纳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发现学习,这种学习不仅有利于学好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创造精神。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组织或处理教学内容。学校的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成各种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结构,并以所学材料的最佳顺序去安排这些结构。
34.布鲁纳学习理论的贡献:它对于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值得重视的一种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学习理论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课堂教学方面来。
35.托尔曼:托尔曼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自称为“目的性”行为主义者。虽自称为行为主义者,但他大量的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的认知观点和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观点。
36.托尔曼的观点:学习就是对行为的目标、取得目标的手段、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获得目标的结果的认知,就是期待或认知观念的获得。因此,有的心理学家称他的学习理论为“期待说”。他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目的性和认知性,所以又有人称之为“认知—目的说”。
37.潜伏学习:潜伏学习是托尔曼和杭齐克在1930年的白鼠迷津的试验中发现的一种无强化学习现象。潜伏学习的事实说明,动物在无强化条件下也在进行学习。
38.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所谓观察学习理论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39.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贡献:又称为社会学习理论,它揭示了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极为普遍的学习形式。尤其在解释学生在学校学习间接经验方面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告诉我们,榜样在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上的重要作用。
40.启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优点是应该肯定的,但必须指出,观察学习只是学习活动的一种方式,学习过程是极为复杂的,在重视观察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学习方式或模式,不然又会出现的片面发展,对于学习理论的研究是不利的。
4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42.罗杰斯的学习观反映在几个方面:①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②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③学习应该是对学习者有用的、有价值的经验的学习④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43.心理学在传统上把学习的划分为:技能学习、记忆学习、思维学习、态度学习。
44.意义学习的实质: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
45.意义学习分为三种类型: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46.概念学习:是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
47.命题学习分三种: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并列学习。
48.总括学习: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49.语言意义的获得:对个体来说,语言有本民族语言和外语,两者都有句法学习问题。因此,语言意义的获得,包括学习句法、学习阅读和学习外语三个方面的问题。
50.机械学习的性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
51.如何避免机械学习:①组织好材料(使清晰、稳定、明确的意义得以呈现)②联系已知学习新知③学习以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④以理解为学习评定的重点
52.接受学习的特点:①从学习内容上说,事物的意义是由语言和符号来表达的 ②从学习内容呈现的方式说,一般是用定义的方式,或通过上下文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 ③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接受事物的意义,即反映事物的符号、概念和命题的意义 ④从发生上说,它较发现学习为晚
53.发现学习的特点:①发现较早②学习内容不是现成的结论③教师呈现学习材料,采取间接提供方式④学习过程较为复杂⑤它适合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学生的初级概念的学习,适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54.知识的同化:用认知心理学的同化论来解释,意义学习的结果是获得心理意义,而意义的获得就是知识同化的过程。
55.认知同化论的历史渊源:认知同化论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他们强调心理活动的内部组织作用,这是脑的动力学的基本原则,学习是通过“顿悟”来实现的,是在发现了事物间的关系后产生的。
56.认知同化论的基本观点: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 ②新的意义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产物,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论 ③有意义的保持和遗忘是认知同化的继续
57.奥苏伯尔提出三个主要的认知结构变量:①可利用性。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影响意义学习和保持的第一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②可辨别性。新的学习内容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的分化程度是影响意义学习和保持的第二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③稳定性。是影响意义学习和长久保持的第三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58.什么是概念:①在哲学上,把概念界说为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高级形式 ②在心理学上,一般把概念界说为由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
59.概念掌握的基本形式:概念形式和概念同化,其中概念同化是学生获得概念的最基本的形式。
60.概念形式:所谓概念形式,是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儿童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61.概念类型的心理过程:①在知觉水平上辨别不同的刺激模式 ②抽象出各个刺激模式的共同属性,并提出共同的关键特征的种种假设 ③在稳定的情境中去检验这些假设 ④在这些假设中选择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类目名称或范畴,使之适合于一切刺激模式 ⑤把这一普遍性的范畴与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联系起来 ⑥使新观念与原先学过的有关概念分化 ⑦把新概念的关键特征推广到一切同类事物中 ⑧用符合习惯用法的言语、符号去表达这个新概念或类目的内容
62.概念同化:概念同化是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同化新知识概念,从而获得科学概念的过程。
63.在掌握概念发展趋势上的特点:①概念的具体性和含糊性减少,概念的抽象性和精确性增加 ②概念形式减少,概念同化增加 ③概念的自发性降低,概念的自觉性提高
64.变式:变式是指概念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一切包含概念的关键特征的事物是概念的肯定例证。所以变式是指关键特征不变而无关特征有变化的肯定例证。
65.规则学习:实质上就是理解各种概念之间的某种关系,并以此能使人用一类动作对一类刺激情境作出反应,它是可以被观察到的,是能够被证实的。
66.规则学习的教学步骤:①将人们期望学习者在学习结束时获得的动作的形式告诉他 ②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学习者重新陈述或回忆已经学会的组成该规则的那些概念 ③用言语提示的方式,引导学习者将组成规则的那些概念,以适当的次序放在一起,以形成一个新的规则 ④提出一个问题来要求学习者说明这个规则的一个或几个具体实例,并在他每次作出正确回答时提供反馈 ⑤通过一个合适的问题,要求学习者对这个规则作一个言语的陈述 ⑥在学过规则一天或几天后,提供一个“间隔复习”的机会,呈现一些新的实例,加以回忆并说明这个规则,使刚学的规则得以保持
67.问题教学的实质:是置学生于一定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重新组织已知的规则,以形式相应的高级规则,并用它来解决当前的问题。所以说,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是一种高级的学习。
68.问题教学的步骤:①提出问题 ②解决问题
69.问题教学的趋向:根据学习者寻求解答的趋向,分为两种方式。①尝试错误式。尝试错误式解决问题是由无定向的尝试、重复无效动作、纠正暂时性错误、出现获得成功的动作等一系列反应所组成的方式。②认知顿悟式。顿悟,常体现在学习者运用已知规则来解决同类问题的变式中,迁移能力是顿悟式解决问题的重要准则。
70.华莱士的四个阶段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四个阶段①准备阶段 ②孕育阶段 ③明朗阶段 ④验证阶段
71.蔡燊安等的四阶段论:①定向阶段 ②逼近阶段 ③成型阶段 ④引深阶段
72.创造力是单一能力还是综合能力:多因素论是符合实际的,单因素论是没有根据的。创造不可能是由单一能力来完成的。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创造的心理结构是复杂的。创造活动是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
73.创造力是少数人独有还是多数人具有:大多数人都有创造潜能,它是以个人的独特性为标志的。小学生和科学家都有创造性,只是在创造层次和水平上有不同而已。
74.创造性与知识、技能:研究与实践都表明,知识、技能是创造性的基础,但有了知识、技能并不一定有创造性。
75.创造性与智力:创造力本身是智力发展的结果。它必须以知识、技能为基础,以一定的智力水平为前提。
76.创造性与人格:创造,在内容上有赖于知识,在程度上有赖于智力。
77.创造性的培养:鼓励在实践中解放思想。托兰斯提出的五条建议①尊重儿童任何幼稚甚至荒诞无稽的问题 ②尊重儿童具有想象与创造性的观念 ③夸奖儿童提出的观念是有价值的 ④避免对儿童的行为作完全肯定的评判 ⑤对儿童的见解有所批评时应解释理由
78.培养创造性的教学方法:①局部改变法 ②棋盘法 ③清单法 ④比拟法
79.学习的迁移:人们通常把学习的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个定义既包括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
80.传统的学习迁移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根据该学说的观点,迁移是通过官能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实现的。但该学说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这就引起学习迁移研究家们的极大怀疑。
二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首先采用试验来探讨记忆训练的迁移问题。
三共同要素说:只有当两种心理机能具有共同成分作为因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
四概括原理说: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五关系转换说:学习的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地发现了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结果。
六学习定势说:学习定势说考虑的是学习方法的迁移问题。人们很早就发现,人们可以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81.学习迁移的一些具体研究:①认知结构与学习的迁移。组织者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类 ②学习的程度与迁移量的关系。迁移量有赖于初次学习的程度,在初次学习任务中实践次数的增加,会使迁移量增加。充分的学习是产生有效迁移的一个有利条件。但学习应该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步骤进行,学习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和水平,那种急促的、不深刻的或表面化的学习都不利于迁移。③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与迁移 ④莱文的迁移假设理论
82.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①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 ②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 ③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④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
83.学习动机的作用:①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方向 ②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进程 ③学习动机影响着学习效果
84.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着的。
85.产生学习兴趣的因素:①事物本身的特性 ②人的已有的知识经验 ③人对事物的愉快情感体验
86.增强学习兴趣的三种办法:①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多样性 ②善于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③教学难度水平要适中,使学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87.增强课堂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①明确课堂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②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风趣化 ③加强课堂内容的新颖性、形象性和具体性 ④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⑤及时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
88.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学习及在学习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
89.改变学习态度的途径:①利用权威改变态度 ②通过角色扮演改变态度 ③通过认知失调来改变态度 ④通过认同和模仿来改变态度
90.竞争和合作:竞争和合作是进行班集体或小组学习活动的两个主要手段。
91.竞争的消极和积极作用:一积极作用,建立在适当引导和适当学习活动基础上的竞争会使学生的学习充满兴趣和激发性。二消极作用①在竞争活动中虽然能涌现出胜利者,但他们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学生会产生失败感 ②在人与人的竞争活动中,某些学生们为了取得成功不得不妨碍或防备其他学生 ③经常不断的竞争活动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力量。 竞争对集体学习活动虽然有很大的消极作用,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完全取消竞争活动。
92.对竞争的积极作用的研究:约翰逊于1974年的研究表明,竞争活动能增强或促进简单的操作和记忆背诵练习活动或与速度有关的操作活动,如拼写、词汇、体育运动技能活动。此外,对那些产生较低焦虑水平的学习任务,如黑板上的学习游戏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竞争活动获得乐趣并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93.品德的概念: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
94.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这四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心理成分。
95.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①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 ②品德不良青少年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的恢复与培养 ③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是非感 ④增强与诱因作斗争的力量,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⑤正确把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 ⑥奖励与惩罚的运用

❸ 教师资格证考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如何备考(100分奖励)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行时间为( ). A,2006 .9.1 B,2007.1.1 C,2007.9.1 2,义......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5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2005—2006年度教育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20分) 1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通常包括假定(法定条件),奖惩,和( ) A处理 B适应范围 C效力等级 D名称 2国家教育权包括教育立法权,教育行政权......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5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新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

·新义务教育法学习心得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在对我国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指导和保障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5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章 绪论 P,4 教育法学的含义教育法学又称教育法律科学,是以教育法,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 教育法学的特性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7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考试知识点总结

·选择题(10题,每题2分,20分) 名词解释(5题,每题3分,15分) 简答(5题,每题7分,35分) 论述(1分,15分) 案例分析(1题,15分,问两小题,可能是材料分......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0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应试宝典

·发展与教育相关之处有相当重复的地方,复习起来可以结合看. 皮亚杰四个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观: 文化历史发......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8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 2,性格 3,遗传 4,焦虑 5,发展 6,记忆 7,品德 8,迁移 9,挫折 二,填空: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5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10分,每题02分 1, 人格差异有多种表现,其中最核心的是 和 差异. 2, 原理学习的两种形式是 和 . 3, 发散思维的三个重要特性是 , 和独立性. 4......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3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作业答案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作业答案一,填空 1,行动研究法, 实验法, 调查法, 个案法. 2,练习律和效果律. 3概念同化. 4,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意识.. 5,动作或动作组, 二......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4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补修试卷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以下每题空3行) 学习认知风格头脑风暴法个人效能感成就动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皮亚杰把思维发展划分为( ......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作业

·第一次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什么是社会性 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 朱智贤心理发展观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4, 学生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的意识,强调环境的重要作用,用刺激-反应来解释行为的学派(理论)是( ).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4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 1,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并具有__________. 2,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为 , 和 . 3,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0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是研究各地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各地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2. 发展与教......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3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一. 选择题 1.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并列结合学习,类属学习,下位学习,上位学习) 2.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3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作业

·作业一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是什么 * 2,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对教学实践的作用.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每一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 4,结合你的教育......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教育心理学试题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因素中,哪种因素引起的行为的持久变化......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4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关键期潜伏学习超额学习定势变式品德动机替代强化从众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二,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学 习 试 误 强 化 同 化 顺 应 图 式 顿 悟 2,概 念 规 则 问 题 品 德 概念形成 概念同化 心理发展 3,观察法 调查法 学习迁移 学习......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自测题

·填空题 1,小学时期在儿童的一生中是一个( ),标志着儿童踏上了人生道路的( ),他们的主导活动是( ). 2,小学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人生成长的( )时期,( )时期,是儿童......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5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指导

·考试形式 1,期末考试采取当堂闭卷笔试.闭卷考试时限为120分钟,即2小时. 2,期末考试卷面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中的80%. 二,命题单位考试由中央电大出题三......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3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教学对象为上述专业的本科二年级学生,总学时要求为:3课时/周*20周=60课时.该课程的活动主要由课堂讲......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第一单元教学辅导

·第一章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具有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强调它的综合性特色.也就是说,教育心理学既要......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0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可以说最早的现代教育立法形式是工厂法中的教育条款,它始......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51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试题一,简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在实践中爱岗尽责主要应有怎样的体现 2.教育人道性的含义及蕴含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23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46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公共事业教育法制基础试题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行政行为是教育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以 名义而实施的行为,具有郭加强治性. 2,学校的权利是指其在 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利. 3,学校应当关......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13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公共事业专业教育法制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行政行为是教育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以 名义而实施的行为,具有国家强制性. 2.学校的权利是指其在 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利. 3.学校应......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5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2006年7月公共教专业教育法制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行政法规是由——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教育行政机关是依——,——的规定而设置的,是代表国家......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7 推荐程度:

『教师资格考试』06年教师职业道德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复习应考基本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是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本科的一门选修课程.学习本课程是使学生系统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理,基本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一般......
软件大小:未知 授权方式:免费软件 下载:8 推荐程度:

❹ 急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资料1、 心理学(2002.4)(2004.4):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 心理学研究方法3、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4、 测验法: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5、 实验法(2002.10)(2003.10):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6、 调查法: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7、 意识(2002.4)(2004.1)(2004.4)(2006.4)(2007.4):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8、 注意(2002.10)(2003.10):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9、 不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10、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11、随意后注意(2007.10):事先有预定目的、但是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12、生物节律:是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它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13、日节律(2005.10):存在于动物和人身上, 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 以及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14、感觉: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5、知觉(2002.10):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使人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16、感受性(2005.4):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17、感觉阈限(2005.4):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剌激存在或剌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18、 社会知觉(2002.4)(2006.10):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19、超感知觉(2004.4):通过不同于人类感观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20、最小可觉差: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简称jnd.21、视觉适应(2004.10):是在剌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是提高感受性,也可以是降低感受性。22、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23、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24、晕轮效应(2004.4):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25、社会刻板效应(2007.10):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26、记忆(2002.10):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27、学习(2003.4)(2004.10):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28、接受学习(2006.10):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29、*陈述性记忆(2007.4):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是可以言传的)。30、*程序性记忆(2007.4):又称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一般是很难言传的)。31、*组块:是指人们对刺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32、*编码(2005.10):编码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它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33、*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地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34、*语意网络:信息被组织在体系不太清晰的框架中,包含了表征各种概念的节点和彼此相联系的连线,连线的长短代表着联系的密切程度。35、*图示:是一种心理网络结构,它表示的不是许许多多的具体事物,而是各种知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36、思维(2002.4)(2003.4)(2007.10):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37、概念: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词的形式来表现。38、问题解决:定义为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①目标指向性 ②操作系列性 ③认知性操作 39、想像: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40、创造性思维(2005.4):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41、演绎推理(2004.10):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42、归纳推理: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43、算法式(2006.10):依照正规的、机械的途径去解决问题。44、启发式: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当前的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45、爬山法(2007.4):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46、*算子:解决问题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性操作来从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这些认知性操作称为算子。47、*功能固着性:即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趋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48、*定势(心向、心理定向):在连续进行工作时,如果一个人屡次成功地以相同地方法解决了某类问题,会使他机械地或盲目地以原有的方式方法解决类似问题,而不去寻求新的、更好地方法。49、智力(2004.4):看作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50、能力(2003.4):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而智力则只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比较)51、流体智力(2002.4):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❺ 报考教师资格证考试自考《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资料

http://www.examda.com/Teacher/

❻ 如何复习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一、首先先突破笔试教育学和心理学2科
教材是考试的依据,所以先得从教材下手。这就得避免一个误区,有的考生可能因为平时时间紧,只是记忆我们的辅导资料也同样通过了,这种情况是在考题比 较死的情况下,你可以通过的,一旦题考得比较灵活,你就很难通过了,因为你短时间只看辅导资料,辅导资料只是课本的精华,你没有把真正的理论吃透只凭着死 记硬背,一旦出现案例分析,你就难以得分了。
二、教材的复习主要分一下几个阶段:
1、先得大体看一遍教材的目录和内容,达到心里知道教育学和心理学讲的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哪方便的内容。
2.再泛泛的不分重点的看每一章节,看完一章就对应着后面的课后习题用铅笔划出习题答案。
3.第三遍刻意的有重点的注意重要任务,比方西方几个教育和心理的创始人物,他们的理论不但要考死的理论(填空和选择)而且要考理论运用,在材料分析 中让你运用的。把他们的理论在脑子中例举出来,看看随时时间的发展,他们的理论有哪些交叉和不同之处,和又有哪些优点,每个最新的理论是在哪个旧的理论上 发展来的。
另外我们中国古代的教育理论主要考察孔子的,一般是出孔子的古语让你说出孔子是运用的教学哪些方法。
4.第四遍就结合题看课本,这一遍是以题为主,不明白的地方立刻在课本找到依据,达到理解的状态,主要目的是考做题帮助你整理和系统回顾课本知识点, 因为你在看前2遍的时候脑子的记忆方式有点乏味了,现在要换一种方式帮助脑子激活记忆的潜能。做题也要先做基础题,也就是分单元的题,最后做综合题和历年 真题。这一遍的复习要达到一个把课本的理论点连成线的效果。
5.最后一遍就是脱离课本空想或者让一个同伴给你提问题,你从你的脑子里面输出知识点,切忌一想不起来,就立刻查课本,而是要经过一番思考回忆是在没有印象再查阅,效果比较好。
6.最后阶段就是根据你记忆的课本知识点和所做的题,分析课本的各个部分会出什么样的题,比如说后面的教学技巧都会出在教育案例中的,具体说一下现象问你是一名老师的话会怎么处理此事件。
在以上的文章中小编给大家讲到了有关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复习方法,这样考生们就可以根据以上的方法去进行复习了。

阅读全文

与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