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科學實驗室計劃需要哪些計劃
小學科學實驗室工作計劃
2013-2014學年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提高小學實驗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實驗室材料實現科學化、分類、分檔、檔案管理,加強實驗水平和實驗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發展。
二、主要任務、目標
按國家教委頒布的教學大綱開齊開足實驗教學課程,實驗開出率達到90%以上,引導學生基本能親手完成各個實驗,形成一定實驗技能,培養科學的實踐,實驗,觀察能力。
三、具體工作措施
1、實驗室工作由校長及教導主任直接管理,實驗室設專門管理員,即實驗員,具體管理實驗室工作。
2、實驗室管理員任務,目標;
(1)實驗員必須擬定自然教學計劃,各年級自然教學工作須按計劃進行實驗教學,實驗教學需填寫演示實驗計劃、分組實驗計劃、演示實驗單、分組實驗單等表格。
(2)在進行實驗教學前必須准備好實驗所需儀器,材料,教師對每組實驗有充分准備,精心設計實驗步驟和實驗過程,方法,寫出相應實驗方案,以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時,應要求學生准備好相關的實驗材料,以確保學生在實驗中有物可做,並指導學生觀察,討論,得出相應的結論,完成實驗
教學;
(4)指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後,應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報告單(試驗記錄),並認真審閱,引導學生在實驗、觀察中養成科學的自然觀和相應的實驗能力;
3、材料歸檔
(1)每學期(學年)按時將各類材料分類裝訂後歸檔,並按時填寫相應試驗開出數、開出率,完成實驗室材料的歸檔管理,做到科學、規范,便於查閱;
(2)在材料歸檔的過程中注意材料的質量與數量應答相應要求; 4、實驗室器材管理
實驗室管理人員除應管理好材料收發、入檔工作外,還應管理好實驗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實驗器材)的每日發放和收回工作,並作好相應發放,收回記錄及損壞,修理等相應記錄;
(2)作好相關實驗器材的申報,采購,申購等工作;
(3)每周組織學生打掃實驗室,並處理好實驗室,保管室的用電,設備,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發生。
5、其他相關工作
(1)作好與實驗室及實驗室管理相關的一系列工作; (2)不足之處,另行補充。
二〇一四年三月
Ⅱ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計劃
小學六年級科學實驗教學計劃
(2010學年上學期)
實驗目的:
新的課程標准強調要以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素養為宗旨,以實踐為核心,努力擺脫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舊模式,讓學生在自然實踐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本學期在勞動實踐教學中力求體現新課標的特點,始終圍繞"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為了迎合學生的心理需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科學素養。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培養學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使學生能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體驗成功的喜悅;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及創新精神,使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為將來發展我國的科技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本學期在實驗教學方面有如下打算:
具體要求:
六年級:科學六年級從使用工具開始,提出研究問題,然後研究最簡單的機械—杠桿,由此開始認識杠桿類機械,再研究非杠桿類機械,最後以自行車為載體,以齒輪研究為主要內容對前面的研究作一次總結與提升,讓學生對機械的作用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接著探究不同形狀結構所包含的力學道理,包括條形材料抗彎能力與形狀的關系、拱形承受力的特點,拓展到圓頂形、球形、各種弧形,從人造物體擴展到生物體,在此基礎上探究框架結構的特點,加固框架結構的方法和物體穩定性問題,並展開設計製作活動,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設計科學合理的形狀結構;從最熟悉的電出發,探究電生磁,製作電磁鐵,探究電磁鐵磁力大小,玩具電動機原理,然後以電能為中心認識能量及相互轉化,再擴展到宏觀的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知道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知道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要保護它們賴以生活的環境。能用實驗、調查、查閱資料等方法收集信息,尋找問題的答案。並能利用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調查資料。能夠關注周圍生物所生活的環境,具有環境保護的意識。認同人類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員,願意並能夠與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員和諧相處。
Ⅲ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計劃與科學教學計劃有什麼不同
我也是初教科學,請教了老教師他們說實驗計劃是本學期本冊課本中所有實驗的計劃,而教學計劃則是你本冊課本的計劃
Ⅳ 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小學五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本冊編排了《凸透鏡》、《這是怎麼回事》、《認識自己》、《太陽地球月亮》、《生物與環境》、《信息與生活》、《研究與實踐》等七個單元。
二、教材解讀
第一單元以凸透鏡等為對象,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於豐富多彩的生活,第二單元以生活入手探究傳導,對流、輻射、第三單元以我們的身體生理的研究,人本生理的奧秘,第四單元通過對晝夜變化,月相等交替現象,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想像,第五單元以學生熟悉的植物的生活環境為切入點,通過研究,分析進行科學的探究,第六單元旨在相互聯系,第七單元,通過讓學生觀察,理解地球,月亮等宇宙之間變化的循環規律。
三、教學要求
1.利用凸透鏡等為對象,建立事間的聯系。
2.從生洗入手,了解熱會使物體形態,形狀發生變化。
3.以人體為切入點,了解人體器官的衛生保健。
4.通過觀察晝夜的變化,讓生建立宇宙空間概念。
5.以動植物的生活環境為切入點,用辯證的觀點理解動物與環境相互依存的道理。
6.從信息傳遞的角度來認識生物之間的關系。
7.利用實踐實驗,培養學生用科學知識改善人們的生存的環境的科學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聯系實際,以整合信息為主要手段,重點強調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觀察事物,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分析解決問題,落實,引導學生參與中長期的科學探究活動和反思探究活動的探究目標要求。
五、教學課時
單元 課時
一《凸透鏡》 3
二《這是怎麼回事》 5
三《認識自己》 4
四《太陽地球月亮》 6
五《生物與環境》 6
六《信息與生活》 3
七《研究與實踐》 2
共 29
Ⅳ 教科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第一部分:
教學主旨:
課程設置的整體內規劃,它規定不容同課程類型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佔比例。
同時,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課程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並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