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古詩所見教學設計

小學古詩所見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3-16 15:37:46

1. 所見一年級古詩

《所見》描寫的是:夏天
野外林陰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麼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
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隻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到手呢!
這情景,全被詩人看在眼裡,寫進詩中。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後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麼專注啊!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至於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自己去想像。

2. 古詩所見的教案怎麼寫

一、課文概述
《所見》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3課,是一首古詩,屬於精讀課文。袁枚的《所見》寫的是「意欲捕鳴蟬」的情趣,它簡短的文字中蘊含著無窮的意境,讓人產生無盡的遐想,回味無窮。它貼近學生的生活,從不同側面表現了夏天的情趣,與本單元 「快樂的夏天 」主題相吻合。
二、教學理念
古詩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精華,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詩言志,詩傳情,古詩凝煉,魅力無窮。常吟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像,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有益於培養他們的詩學素養。應當說古詩就像一杯陳年醇香的佳釀,滋養著炎黃子孫的血脈;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著民族的魂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古詩教學,並力求探索出教學古詩的新思路:立足詩詞,放眼於培養學生的詩學素養;淡化詩意,品析誦讀,尊重個性化理解;多元教學,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
三、學生認知基礎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在學前就有一定的古詩積累,詩歌特有的韻文形式利於學生朗讀,教材為詩歌選配的畫面生動、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內容的難度。詩句中的文字注音,對於有一定自讀能力的孩子來講難度不大。但教者應通過多種手段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以利於學生對詩句內容的理解感悟。古詩詞源於生活,引導學生把在生活中觀察到、體驗到的東西用古詩詞進行表達,也能促進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與感悟。
四、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
(1)會認10個二類字,能正確認讀書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2、過程與方法:以學定教,引導學生讀通古詩。鼓勵學生用動作,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生字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古詩的學習,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進面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4、學習重、難點:學會生字,有感情的吟誦古詩。
五、教學方法
1、課前准備,搜集一些贊美夏天的小詩。
2、強調課前預習,了解古詩 ,認讀生字 。
2、談話法、合作交流法。
3、感悟法: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交流的過程中,營造學詩氛圍。
4、誦讀法:多形式誦讀,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
4、想像法:讓學生開啟想像的閘門,進入古詩意境。
5、聯系生活法:將課堂與生活有效整合,知道夏天是美好的,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從而熱愛夏天,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六、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多媒體課件。
七、課時設計
13、古詩《所見》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新人教版第二冊第四組教材:《所見》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詩、林」等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激發學生朗讀古詩的興趣。
重、難點:學會生字,有感情地朗誦、背誦古詩。
教學准備: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
教學方法:1、強調課前預習,了解課文,認讀生字,並學會組詞。2、談話法、合作交流法。3、閱讀感悟法: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交流的過程中感悟課文內涵,提高語文素養。4、學習探究法。5、想像法:讓學生開啟想像的閘門,揣摩作者內心,產生情感共鳴。6、聯系生活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引導學生背誦有關春天的古詩。(師:小朋友,你們會背有關春天的古詩嗎?誰來背背?今天我們來學習有關夏天的古詩。板書:古詩)
(設計意圖:激發起學生對再次學習古詩的興趣)
2、(出示課文插圖):古時候有個大詩人叫袁枚,他在一個夏日去樹林里,樹林里的畫面吸引了他,於是他把他所看見的畫面寫成了一首小詩《所見》(板書課題)
(請大家伸出小手跟老師一齊來寫課題《所見》,並齊讀兩次。)
(設計意圖:揭題,讓學生了解作者創作《所見》的情境。)
二、初讀古詩、識字
1、引導學生看課文情境朗讀視頻後說話:
詩人看到了什麼?師根據生回答板書:牧童 黃牛 林 蟬
2、師: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所見》。(播放音樂,師范讀課文)
(多麼有意思的一首小詩呀,你們想讀嗎?請小朋友打開13課,自由讀課文《所見》)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接觸課文、感受課文。)
3、學生自由讀古詩,遇到不會的生字多讀幾次,要求將古詩讀正確、讀通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在教學中,初讀課文,引導學生通過讀題質疑,圍繞課題提問題,帶著自己的問題自由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然後,根據學生的問題及時地去梳理,整理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初讀課文之後,交流解決問題。著重體現自主與探究式學習,增強學生讀書的目的性。)
4、(看到同學們讀得津津有味,生字寶寶也跑出來跟你們見面了。看,它們來了)
學習生字詞(出示課件):
古詩、所見、林樾、牧童、黃牛、閉口、立正
自由拼讀--看拼音個別讀--去拼音讀--開火車讀--齊讀
(字詞理解指導:「牧童」、「蟬」出示蟬的圖片、「閉口」、「立正」用動作來表達)
5、學會了生字,那我們有什麼好辦法把生字記下來呢?
出示生字:詩、林、立、童、黃、閉)
讓學生兩人一組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識記較難的生字。
(1)同桌說 (2)指名說
6、寫一寫:(出示課件:把我們寫漂亮:詩、林、立、童、黃、閉)
(1)、 師重點范寫「林」、「童」、「黃」三個生字,生書空。然後生在書上描1個。
(2)、同學間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在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時,盡量使學生在寫字的過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因此,主要採用多媒體直觀展示法,讀字、讀詞、讀句到讀文的漸進式語文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進行訓練。在詞語教學中,首先抓住課文中的新詞和重點詞讓學生反復的認讀,對難寫的字給予適當的指導,容易寫錯的字讓學生自己觀察和比較,幫助學生讀准字音。並輔之以認字方法,以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辨別、理解能力。)
三、圖文結合,再讀感悟
師:生字學會了,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把古詩讀得更好。
1、課件出示畫面: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快樂地唱著歌兒。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師:(動情地)你們看,小牧童坐在黃牛的背上走來了,他搖呀,晃呀,就像坐在搖籃里,真舒服呀!小牧童忍不住地放聲歌唱,響亮的歌聲傳遍了整個樹林。我們來讀一讀這兩行詩。
出示第一、二行古詩:「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越」,引導學生讀
(學生自由練讀──點讀──點讀──男生讀 齊讀)
師:牧童騎著黃牛的心情怎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情來讀?
(1)學生自由練讀一到兩次──(2)指名讀後,師:「牧童的歌聲響亮嗎?他響亮的歌聲傳遍了整個樹林,所以振字要讀得重些」。(出課件解釋:傳遍了樹林)──(3)師范讀──(4)齊讀──(5)師:牧童騎著黃牛的心情怎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情來讀?──指名讀──(6)(師:你們都是快樂的小牧童,那麼牧童騎在牛背上會有什麼樣的表情和動作呢?──男生讀 (7)請同學們一起來讀第一、二行古詩,)有感情、配以動作齊讀。
2、師:牧童唱歌這么高興,他有沒有一直唱下去?有沒有,(引出課件古詩: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學生齊讀
師:牧童唱著唱著,他的歌聲突然停止,「噓!他想干什麼?」
(1)你從第三行詩哪一個詞哪個看出來牧童很想捉蟬?(師:對,「意欲」就是心裡想要的意思。並出示課件解釋:「心裡想要」)
(2)指導學生讀好此句:意欲捕鳴蟬 師:要用怎樣的心情來讀?
3、師:我們讀第四行時要小聲點,千萬不要驚動樹上的蟬。引導學生讀好第三、四行古詩。
指名讀--女生讀--男生讀--配動作齊讀
4、師:你們能根據古詩描述的畫面,說說詩意嗎?
看圖,指名學生說說詩意--師再引導全體學生看詩句說說詩意。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欣賞能力和感悟能力。)
5、想像說話:
牧童有沒有捉到樹上的蟬呢?
6、課件出示全詩 (師:你們喜歡這個小牧童嗎?那我們記住這個可愛的小牧童。把這首古詩讀熟)
(1)師范讀
(2)兩人一組互讀
(3)齊讀
(設計意圖:整個教學過程突出以讀代講、層層深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突出教學重點、抓准探究點,拓展教學深度,讓學生經歷強烈的情感體驗。同時把問題交給學生,培養其自主學習意識,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7、背誦古詩:
1、師:看來小朋友把古詩讀懂了,現在你們能看著板書,老師讀前一句,你們接後一句嗎? (結合板書,師生合作背詩句)
2、引導看圖,練習背誦。 引背--自由背--齊背
四、知識延伸:
1、為課文插圖配上古詩。
2、學唱古詩。
(師:你們為插圖配上了小詩,真了不起!那我們現在也來做一回快樂的小牧童,聽著音樂做做動作吧!)播放課件音樂
3、搜索有關夏日的古詩。
(設計意圖:在學生記憶古詩、深刻體會古詩的基礎上,抓住時機,因勢利導,設拓展思維,提高學生閱讀理解、創新思維等方面的能力的培養。)

3. 古詩《所見》怎麼寫

《所見》清代: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釋義: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盪。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3)小學古詩所見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詩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見一個牧童騎著牛,唱著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於是停住歌聲跳下牛背,准備捕捉蟬。這一幕觸發了詩人的詩興,就寫下了這一首「所見」。

這首詩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著痕跡。第二句調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從而形成一個高潮。一二句描寫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潑、悠然自得的可愛模樣和他的愉快心情,「騎」字直接寫出了牧童的姿勢,「振」字則間接點出他的心情。

通過「騎」和「振」兩個動詞,把牧童那種悠閑自在、無憂無慮的心情和盤託了出來。他幾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簡直不知道世間還有「憂愁」二字。正因為心中歡樂,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於遏行雲,「振林樾」。

4. 小學生古詩所見配畫

q

5. 所見課堂實錄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詩句中的詞語,說說古詩的大概意思。
3、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內蘊美。
教學重點:想像詩歌所描繪的生動形象,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這節課,我們來讀《古詩兩首》中的《所見》。

二、簡介作者: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作者,袁枚,清代詩人,號隨園老人,浙江錢塘人。注意不要把「枚」和「牧」混淆。
三、初讀:
1、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所見》這首詩,自己解決生字問題。
2、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A、自己拼讀;
B、指名領讀;
C、生字描紅;
D、交流書寫注意點;
E、組詞理解生字。
3、齊讀古詩,讀出詩的節奏。
四、品讀古詩:
1、想像每一句詩所描繪的情景。
師: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這首詩,邊讀邊想像,你能想像到哪些畫面呢?
學生自由地讀了一遍,然後停了下來。
師:多讀幾遍才能想像得更豐富更具體。
學生又讀了幾遍,然後漸漸停了下來。
師:誰來讀讀第一句?
學生舉手,指名一學生讀「牧童騎黃牛」。
師:讀了這一句,你們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我彷彿看到了一個牧童騎著一頭黃牛在向我們走來。
師:能說一說是一個怎樣的牧童嗎?
生:這個牧童十歲左右,他戴著草帽,光著腳丫。
師:能說說是一頭怎樣的黃牛嗎?生:是一頭高大健壯的黃牛,它的肚子吃得飽飽的,全身的毛很光潔。
師:你看到牛在走的時候,身體的哪個部分在動來動去的?你聽到牛走路的腳步聲了嗎?
生:黃牛邊走邊甩尾巴,腳步聲是哧通哧通的。
師:能把剛才想像到的內容連在一起來說一說嗎?大家可以先自由地練習一下。
學生練習後,有人舉手,指名學生具體地描述第一句所表現的情景。
師:接下來誰來讀讀第二句?
學生舉手,指名一學生讀「歌聲振林樾」。
師:知道「林」的意思嗎?
生:是樹林。
師:知道「樾」的意思嗎?
生:指林中成陰的地方。
師:我們可以把「林樾」理解成是一片綠樹成陰的樹林。想像一下,這里都有哪些樹呢?他們長得怎麼樣呢?
生:這是一片茂密的小樹林,這里有挺拔的楊樹,有婀娜的柳樹,有像綠色寶塔一樣的水杉,有正掛著一串串白花的槐樹,還有些我們

說不出名字的樹。
師:讓我們置身於這樣的小樹林,感受一下,陽光怎麼樣?風又怎麼樣呢?生:這些樹長在一起,枝繁葉茂。擋住了陽光,走在裡面有

涼快的感覺。當風兒吹過的時候,樹葉輕輕擺動。
師:牧童騎著黃牛行走在林間小道上,他的歌聲在樹林中回響。詩句中哪個字的意思與「回響」對應?
生:振。
師:我們一般在什麼心情下唱歌?
生:高興,愉快。
師:猜測一下,牧童因為什麼而感到高興呢?
生:他把大黃牛照顧得很好,大黃牛聽他的話,所以他很高興。
生:他在放牛的時候看到美好的景色,所以感到高興。
生:今天要做的事情做好了,回家後可以玩了,所以他感到高興。
師:總之,牧童高興地唱著歌,騎著牛,走在林間小道上。可是,他忽然停下來了,是為了什麼呢?
生: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師:「意欲」是什麼意思?「鳴蟬」又是什麼意思?
生:「意欲」是想要的意思。「鳴蟬」是正在鳴叫的蟬兒。
師:蟬兒就是知了,蟬兒「知了知了」地叫著,你能把這個意思換一種比較生動的說法嗎?
生:蟬兒在樹上不知疲倦地「知了知了」地唱著歌。
師:牧童在唱歌,蟬兒也在唱歌,他們好象在比誰的歌聲更好聽。牧童在聽到蟬的歌聲後,想要把蟬捉回家跟自己做伴,他是怎樣做的?
生:他從牛背上下來,把嘴巴閉得緊緊的,站到樹下,等待機會。
師:你們猜,牧童能捉到蟬嗎?
生:我猜牧童是個捉蟬的高手,他一定會捉到那隻蟬的。
生:我覺得也有可能黃牛會發出叫聲,驚動蟬,所以牧童不一定能捉到蟬。
生:……
師:牧童停止唱歌,或者大家想像黃牛發出叫聲究竟對蟬有沒有影響呢?請大家課後閱讀《昆蟲記》的相關內容,你會找到正確答案。
詩人袁枚看到這幅牧童行歌捕蟬圖,詩興大發,寫下了《所見》這首詩。能把這首詩保存到我們的大腦中嗎?

學生背誦這首詩。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假如你就是詩人,你當時是怎樣的心情?為什麼?請讀出你的愉快與喜愛之情。
3、指名誦讀並點評。
五、作業:
課後請大家把《所見》一詩所描繪的情景寫下來。

6. 小學語文有哪些好的教學設計

我沒有現成的教學設計,不過可以介紹將知識點設計進關卡里的教育類游戲給您,可以在應用商店找一下成語填字、識筆畫、柳樹醒了、菜園里、春雨的色彩、淘氣的雨點、自己試一試、有趣的組合、自選商場、平搭積木、古詩連連看之村居、古詩連連看之春曉、同音字比拼、爭分奪秒來寫字、樂學古詩-所見、漢字真有趣、語文消消樂、成語猜一猜、疊詞大猜想、區分比喻和擬人、我愛學生字、春天的聲音、故事小火車山行、火眼金睛找錯字、借生日、樂學古詩小池、巧辯多音字、生字闖關、消滅生字、小松鼠找花生、小熊住山洞、學習近義詞、雪地里的小畫家、雪孩子等,這些游戲都是趣動課堂開發的,旨在讓學習有趣而互動

7. 所見這首詩是小學幾年級學的

小學一年級的。
原詩內容: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越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8. 古詩《所見》

所見
【清】


牧童⑴騎黃牛,
歌聲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鳴⑹蟬,
忽然閉口立。
【注釋】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盪。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陰的樹。

欲:想要。

捕:捉。

鳴:叫。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
回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
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
下。

閱讀全文

與小學古詩所見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