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學前教育專業是不是要學很多東西
首先,我覺得確實對於一些沒有舞蹈基礎和唱歌基礎的人來說,會有點兒累。但是什麼不是從頭學的呢?就比如人天生就會走路說話嗎?並不是。走路和說話都是在家長作為我們的第一任人生教師一點一點的交給我們的。我們剛學走路和說話的時候不知道碰了多少壁吧。
但是我要另外強調的一點事,學前不只是學技能課例如舞蹈唱歌鋼琴什麼的。他還需要具備一點的文化知識,從而做到勞逸結合,使得我們的身心得到發展。
總而言之,我認為學習舞蹈唱歌類的技能課確實有點累,但是付出總有回報,並且我們應該保持著學習的態度,讓自己充實,做更好的自己。
B. 論文音樂教育對幼兒語言發展的影響在什麼背景下研究
《試談國劇京劇的藝術魅力》 《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研究》 《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 《淺談情緒在歌唱中的作用》 《怎樣上好一堂聲樂課》 《兒童鋼琴教學啟蒙與輔導》 《淺談音樂類高考升學好樂理的重要性》 《淺談鋼琴伴奏對鋼琴演奏的益處》 《論鋼琴演奏中放鬆問題》 《淺談鋼琴踏板的重要性及運用》 《哼鳴聯系在聲樂訓練中的作用》 《怎樣上好一堂聲樂課》 《中國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異同》 《歌唱中的呼吸》 《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之異同及其他》 《歐洲聲樂藝術的發展》 《歌唱教學中心理素質的培養》 《論音樂教師的職業素質》 《聶耳的群眾歌曲創作》 《音樂與審美教育》 《論鋼琴教學中弱指的訓練》 《中小學音樂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 《如何提高學生的練琴效率》 《淺談慢練再學習鋼琴中的重要性》 《淺談歌唱演員的良好台風》 《怎樣上好一堂聲樂課》 《在歌唱中如何運用氣息幾點之我見》 《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中國歌舞音樂的發展》 《如何處理二胡演奏音樂表現與演奏技術的關系》 《論手風琴作品的音樂風格與演奏》 《論音樂教師的音樂素養》 《淺談手風琴風箱技巧教學與運用》 《淺談鋼琴即興伴奏》 《學科未來展望與音樂教師發展》 《超級女生現象對聲樂教育的影響》 《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淺談聲樂教師的自身素質》 《淺談情緒在歌唱中的作用》 《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研究》 《中國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異同》 《論古箏作品的音樂風格與演奏》 《怎樣上好一堂聲樂課》 《淺論聲樂演唱中呼吸》 《淺談初中音樂教育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淺談歌唱中的咬字吐字》 《淺談聲樂教師的自身素質》 《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論鋼琴伴奏配置中的音型選擇》 《談新型師生關系在音樂教學中的建立》 《音樂素質教育對中小學的的要求》 《美聲唱法的學派與風格》 《淺談情緒在歌唱中的作用》 《音樂與技術在鋼琴演奏中的結合》 《論鋼琴演奏中放鬆問題》 《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淺談鋼琴彈奏中的放鬆與用力》 《鋼琴彈般的原理與運用研究》 《淺談東北二人轉的藝術特點》 《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淺說慢練在器樂教學中的作用》 《淺談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的當代現象》 《二胡琵琶小提琴淵源探微》 《小提琴右手技術問題之我見》 《小提琴演奏中國民族音樂的幾點探索》 《淺談陝北原生態唱法的風格》 《淺談陝北原生態唱法的風格》 《民族音樂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論歌唱語言與歌唱發生狀態的關系》 《新型師生關系在音樂教學中的建立》 《初級和聲作業中常出現的錯誤及其糾正辦法》 《音樂與審美教育》
C. 為什麼要寫這個論文幼兒歌唱教學活動教學策略的方法研究
幼兒園韻律活動組織與實施的基本策略根據本學期教研和調研計劃,本學期開學伊始,我們就對我區八所音樂課題研訓基地園和部分其它類型幼兒園進行了音樂專題集體調研,共看音樂活動八十四節。在調研和與教師現場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老師們在組織實施音樂活動中有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和困惑。根據我區本年度音樂教育研究專題《幼兒園韻律活動研究》,結合調研中的實際問題。接下來,由我就《幼兒園韻律活動組織與實施的基本策略》的角度從基本概念、教育教學要點、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議這四方面談談我個人在學習和研究中的一些認識和看法。一、基本概念1、什麼是韻律活動?在80年代時韻律活動就是單純的模仿,伴隨著音樂身體有節奏地動作,主要模仿內容為:生活中的事與物。80年代末期隨著國外一些音樂教育形式的引入(如:奧爾夫音樂等)。就把所有伴隨著音樂進行表達的藝術活動統稱韻律活動。2、韻律活動包括哪些內容?主要有四類:韻律及其韻律組合、舞蹈、音樂游戲、歌表演。韻律及其韻律組合★韻律:是指在音樂伴奏下的韻律活動。★韻律組合:按照一首結構相對完整的樂曲組織起來的韻律動作組合。舞蹈:是動作的藝術。是以經過提煉加工的人體動作作為主要表現手段,運用舞蹈語言、節奏、表情和構圖等多種基本要素,塑造舞蹈形象、表達人們思想情感的一種表演藝術。包括:身體舞(問候舞)、邀請舞、雙人舞、表演舞、獨舞、自編舞等幾種主要形式。音樂游戲歌表演由於韻律活動活動領域內容較多,本學期我們音樂課題組將韻律活動分兩次進行研究探討,這樣可以更深入、清楚地了解韻律活動的內容。本次活動主要研究律動與舞蹈,待以後的活動在研究音樂游戲和歌表演,所以對於音樂游戲和歌表演我今天就不作詳細介紹。3、韻律活動的教育價值是什麼?韻律活動與其它學科的教學內容相比而言,活動過程較難組織,所以在平常教學活動中很少有安排韻律活動。但是韻律活動能發展幼兒身體運動的能力,發展幼兒藉助身體動作感受和表現音樂的能力,以及能滿足幼兒對身體活動的需要;參與音樂過程對音樂進行探究的需要;想像思維的需要和創造性表現的需要,以及交流合作的需要。可見韻律活動對幼兒的發展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所以我們應該注重幼兒在韻律活動教學過程中來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那麼,如何組織好一個韻律教學活動呢?它的基本實施策略有哪些呢?二、韻律活動教育教學的要點1、韻律活動材料的選擇(1)音樂的選擇:我們為幼兒選擇音樂宗旨之一,首先是要貼近兒童,被兒童所喜歡。隨著兒童的不斷成長,兒童對喜愛的音樂風格和樣式也在不斷變化。在托兒階段:應該以選擇輕松、愉快、刺激性較柔和以及重復性較強的音樂為主,風格上可以比較隨意,最好多選經典性的音樂作品。在小班階段:可逐步加大兒童音樂和一般性中國風格音樂的比例,讓幼兒有充分的機會熟悉和喜愛這些類型的音樂。在中班階段:特別是在中班後期,可逐步加入具有明顯民族個性的、不同風格的中國音樂。在大班階段:具有明顯地域、民族個性的異國風格的音樂,以及情緒健康向上、刺激適度的少量成人音樂都可以成為韻律活動的音樂選材對象。如在許卓婭老師的韻律活動研究中就採用了許多有代表性的音樂,有國外的也有國內的。如:中國成人舞蹈音樂《紅綢舞》的片段,中國輕音樂《趕花會》,外國輕音樂《單簧管波爾卡》《特快列車波爾卡》《口哨與小狗》,外國芭蕾舞曲片段《撥弦》、《西班牙鬥牛舞》,這類音樂結構清晰,便於根據教學的需要節選和重組,其中有些甚至可以直接拿來使用。(2)動作的選擇:兒童韻律活動的動作可以分為三大類:一般生活動作:(包括:走、跑、跳、拍手、點頭、屈膝、搖晃手臂等等);律動模仿動作:(包括:模仿動物的動作:鳥飛、魚游、兔跳等;模仿自然界的現象:花開、下雨、風吹;模仿日常生活的動作:洗臉、梳頭等;模仿成人的勞動或活動:摘果子、採茶等;模仿幼兒游戲中的動作:拍皮球、蹺蹺板);舞蹈動作:經過多年文化積淀、已經基本程式化的藝術表演性動作(如:碎步、小跑步、墊步、踏點步等等)兒童早期,最開始發展的動作是「一般生活動作」,然後是「律動模仿動作」。這兩種動作,一般在沒有成人進行專門性教育的條件之下,兒童也可能通過自己的探索活動來獲得。而「舞蹈動作」兒童是不可能通過創造性的探索活動來自行獲得的。所以,舞蹈動作是最晚被兒童關注和學習的動作,也是離兒童生活最遠的動作。按照這一順序,在托班和小班早期階段,選擇的動作首先應考慮以「一般生活動作」為主,並同時注意逐步增加「律動模仿動作」的比例。另外,簡單的舞蹈動作學習在小班中後期應一點一點地進入。在中班階段,一方面應該注意提高「律動模仿動作」的比例。一些難度稍高的基本舞蹈動作在總體學習內容中的比例也應該開始逐步提高。到了大班階段,律動模仿動作和舞蹈動作已經逐步成為幼兒園韻律活動的主要學習內容,而一般生活性動作則會逐步退居更次要的地位。另外,在幼兒早期,舞蹈動作應該是更加兒童化和更加「中性」的(即民族文化風格比較不太明確的);而在幼兒中晚期,可以考慮謹慎地逐步地加入民族文化風格特徵更為明顯的中外舞蹈動作。幼兒的動作發展能力是有限的,我們在教育活動中還要遵循以下三條規律:第一,從大的整體動作到小的精細動作;第二,從不移動動作到移動動作;第三,從單純動作到復合動作。2、韻律活動的教學程序設計:教學活動程序設計合理與否,不僅是教育目標能否有效達成的重要保障因素,而且也是兒童能否在學習中較長時間保持身心舒適愉快的重要保障。最根本的處理原則是:「動靜交替」。這里的動靜交替不僅僅只是運動和靜止的交替,其中還應該包括:(1)大小運動量的交替;(2)熟悉與變化的交替;(3)思考與表現的交替;(4)不同活動媒介的交替。等等只要教師能夠努力在程序設計中注意安排節奏松緊合理的變化,舒適愉快的學習就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就今天的活動,從導入環節來看,三個活動各有特點:第一節和第三節活動的導入環節:都是從「動作」開始的處理,第一節是從「動作觀察」開始,第三節是從「動作遷移」開始。第二節活動的導入環節:是從「隊形開始」的處理。總結: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韻律活動組織與實施的基本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D. 為什麼小學歌唱教學中要有體態律動
研究目的和意義 研究的目的在於更好地理解「體態律動」這種音樂教學方法。專更屬好地鍛煉兒童的運動覺、內心聽覺、即興創造的能力,以及鍛煉相關的節奏運動和視唱練耳。 研究的意義在於向人們介紹「體態律動」這種新的教學方法,更好更深刻的了解、掌握和運用。對「體態律動」的研究將有助於兒童的節奏能力發展,通過節奏運動使兒童身心和諧發展,喚醒兒童的音樂本能,抓住了兒童的好奇心,培養兒童全身心地集中注意,鍛煉兒童的靈敏反應,發展兒童的大腦與身體運動的協調性,遵循了兒童的自然發展原則,適應了兒童的實際能力。 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及綜述 研究現狀:國內外對「體態律動」進行研究的學者眾多,研究成果也不斷涌現。1986年由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教育委員會及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編輯的《音樂教育參考資料》中,介紹了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學,同年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了英國德賴維爾的《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入門》。
E. 外國是怎樣對小學音樂課堂趣味歌唱教學進行研究
只說重點:
外國是怎樣對小學音樂課堂趣味歌唱教學進行研究,
這個題目太大了。
到書店買本書看吧。
F. 如何提高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有效性的研究
幼兒園歌唱活動一直是音樂審美教育中最普及、最直接、最生動的藝術教學形式,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有著獨特的意義。傳統的歌唱活動,教師在活動中常常是採用教師范唱、帶讀歌詞、分句教唱、幼兒完整演唱等方法進行,即使有的教師在歌唱的教學過程中,會添加一些花樣,但始終未能跳出傳統的教學圈子。為了解決幼兒園歌唱教學...的這一難題,幫助老師找到更適合歌唱活動的方法,引導幼兒用心、用情,積極有效地投入到歌唱活動中去,促進幼兒可持續的、全面和諧的、富有個性的發展,提高幼兒歌唱活動的有效性,進而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掌握初步的音樂知識,培養幼兒初步的音樂能力,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幼兒園歌唱活動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理念創新,為有效的歌唱教學開拓思路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有什麼樣的教育觀念,就有什麼樣的教育行為。要使幼兒園音樂教育有新的發展,就需要教師深入學習,深刻理會《綱要》中幼兒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轉變傳統的注入式的幼兒音樂教育模式,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幼兒園音樂教育實踐,扎實推進幼兒園音樂教育改革,開拓幼兒園音樂教學新思路。因此教師自身要努力提高個人的音樂素養,不斷加強業務進修,廣泛地學習中外優秀的藝術作品,同時積極吸收其他藝術的養分,努力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教師自身只有具備了較好的藝術素養,才能為幼兒選擇「教育性」、「藝術性」、「趣味性」三「性」皆佳的音樂作品,並以自身對作品獨特的理解去感染幼兒,帶領幼兒步入神奇的藝術殿堂。 二、創設良好的歌唱環境 ,是提高有效教學的必要條件 「創造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 是新《綱要》提出的重要原則。在歌唱教學中,教師要為幼兒創造充滿歡樂的音樂環境,營造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幼兒通過多聽、多感受,才能獲得多種感官刺激,激發其思維活動,獲取豐富的感性知識。幼兒的心中有了表達的內容,才能產生表達的願望,提高幼兒歌唱活水平的有效性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想唱、敢唱、喜歡唱、有機會唱並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可以為幼兒學習歌唱創造必要的條件。我們可以在校園或家裡經常播放一些幼兒喜愛的音樂作品,讓幼兒愉悅自如地欣賞,從中獲得藝術的熏陶。 三、課前認真備課,是提高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 歌唱活動的教材多種多樣,有抒情的,有活潑的,有詼諧幽默的,有敘事性強的,因此需要老師在活動前反復分析研究教材。一方面要選擇適宜的教材,另一方面在歌唱活動前教師要把握幼兒原有的經驗與歌唱水平,了解其心理需要,才能更准確地把握教學的目標和重點。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一般要考慮如下問題: 1.圍繞目標,活動的重點、難點是什麼? 2.圍繞目標,根據活動的重點、難點,應該事先做什麼准備? 3.圍繞目標,根據活動的重點、難點,在教學中運用什麼教學方法。這樣教師設計的活動才更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更容易被幼兒接受。教師才能應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狀況,有效提高歌唱活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學會有效的理解、分析、處理教材 任何一首歌曲作品,它的特點與音樂風格都是通過音樂要素(節奏、速度、力度、音色等)的運用來達成的。因此需要老師在活動前反復分析研究教材,每個教材都有各自的獨特性,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亮點,教師要善於抓住每一次歌唱活動中的亮點,在了解歌詞內容,歌曲風格的基礎上,根據內容,風格來選擇是用游戲、圖譜,還是其他方式創設情境,讓幼兒置身於快樂的情境之中進行有效學習。如:歌唱活動《老鼠花貓》是一首詼諧幽默的歌曲,教材刻畫了小老鼠畫貓的音樂形象,通過如何把貓畫的不厲害,從而不被貓吃掉的故事情節。分析了教材的特點後,我改變了以往老師唱孩子學的傳統模式,而是通過故事情節的理解,感受歌曲豐富的畫面並且讓幼兒通過想像及自身的動作來表現自己對歌曲的感受。幼兒在聽聽,唱唱,畫畫的過程中很快掌握了這首難度較大的歌曲。這種以弱戰強,以智取勝的詼諧生動的反串角色的表演,使幼兒的興趣和好勝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2.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 ,一方面以課程標准和教材為依據,另一方面要觀察幼兒、研究幼兒、了解幼兒的真正興趣與需要,把握幼兒已有的經驗與水平,教師只有充分考慮自己教學對象的知識基礎、認識能力和可能存在的疑難問題,才能更准確地把握教學的目標和重點。確定目標時要結合幼兒與教師的實際情況,讓目標貼近幼兒的生活,適宜大部分幼兒最近發展區需要的,要求定得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歌唱的有效性。例如:大班歌唱活動《鴨子上橋》此歌曲內容幼兒熟悉,曲調優美,形象生動,富有情趣。我根據本班孩子的實際發展水平制定如下目標: 1.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內容,學慣用輕快聲音演唱歌曲。 2.藉助圖譜理解歌詞、唱准間奏及附點,在教師動作提示下,唱出1-8的遞增和遞減,形象感受數量遞增遞減的關系。 3.享受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體驗歌表演的樂趣。這里就包括了: (1)知識目標(理解歌曲的內容) (2)技能目標(理解歌詞,唱准間奏及附點) (3)情感、態度目標(體驗歌表演的樂趣,享受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 3.設計有效的教學環節 教學環節的設計應當根據教學目標,幼兒的年齡特點,使開展的歌唱活動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充滿趣味。在教學中,課的引入部分要精彩,能吸引孩子們很快進入學習的狀態,所佔時間很短。課的重點、難點的教學,老師的提問要到點,才能啟發和引導幼兒清晰明了了解課的重點、難點,這部分所佔時間較多。課的結束部分自然、合理,所佔時間較短。如果時間段分配不科學、不合理,銜接的不自然,那你事先備出優秀的課也沒有用,教學效果肯定達不到預期效果。這也是為什麼有的老師備課備的很好,但上起課來總覺得哪裡欠缺,孩子掌握的不好。如:設計大班歌曲《三隻猴子》時,課的開始部分所佔時間較短,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引入:「三隻猴子在床上跳,有一隻猴子頭上甩了一個包,媽媽急得大聲叫,趕快下來別再跳……,孩子們一下子被故事情境深深的吸引住了。課的基本部分所佔時間較長,教師笵唱歌曲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根據歌詞演示圖譜,孩子們很快就理解和記憶了歌詞,教師再通過手指游戲、扮演角色等多種形式教唱歌曲。結束活動所佔時間也較短孩子們在音樂游戲中自然結束活動。 四、和諧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建立和諧的師幼互動關系,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 良好的師幼互動關系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有效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保證。在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的前提下,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是密不可分的,教與學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即促進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教師和幼兒在教學活動中,都是能動的角色和要素,他們互為主體,互相配合,因此歌唱活動是教師和幼兒交互作用的雙邊活動。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被歌曲打動,並投入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那歌聲一定會使師幼產生心靈上的共鳴,給幼兒產生積極的作用,激發幼兒學習歌曲的強烈願望,使整個課堂以和諧歡樂的形式表現出最佳的氣氛。如:大班歌唱活動《柳樹姑娘》是一首歡快優美的歌曲,在教學過程中:首先遷移生活經驗幼兒談論「春天來了」引入課題,再通過教師有感情地笵唱,那優美動聽的聲音,一下子把孩子們帶入了靜靜傾聽的世界,引起了幼兒的興趣,激發了幼兒主動學習歌曲的慾望。 2.提供有效的教學方法 幼兒園歌唱教
G. 中國近現代音樂教育家有哪些百度能否盡快恢復我呢[email protected]
《中國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文選(1840-1949)》編輯說明
《中國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文選》是全國教育科學「八五」規劃項目「學校美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本書的出版是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思想、經驗及其發展規律提供原始資料,可供普通學校和各級師范院校的音樂教學和科學研究參考。
一、本書選編的資料自1840年鴉片戰爭始,主要是廢科舉、興學堂以來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夕止,編錄各歷史時期有代表性的重要音樂教育理論文章及有關史料。既注重文獻的歷史價值、學術價值,又注重其為當前學校音樂教育提供參考借鑒的實用價值。
二、所編資料選自公開出版的書籍和報刊,篇末均已註明。為了便於讀者使用,全書按專題分為「音樂教育概論」、「音樂教育評論」、「音樂教育目的與教材」、「教學法研究」、「教學實踐、課外活動與師資」、「外國音樂教育」等六個部分,每部分的內容按出版年代編排。
三、選輯的資料盡量保持完整,大多數全文選錄。篇幅過長時節錄,與學校音樂教育無關的則刪除,均附有文字說明或用刪節號標明。
四、為保持資料的原貌,除明顯的錯訛字予以改正、異體字作相應處理外,對全部資料的文字(包括原注、人名、地名的翻譯等)基本上未作改動。原件殘缺或實在無法辨認的字,用□代替。大多數原件為繁體字豎排本,現改為簡化字橫排本,對一些技術性文字和圖表順序等作了相應更動,例如文字上的「如左」需改成「如下」等,均不注出。
五、有些原件採用的標點符號不符合或不盡符合今日通行的規范,我們在尊重原作,不影響文意和語勢的原則下,略作更動。20年代以前出版的文章大多沒有標點或為舊式標點,現由編者重新標點或改為新式標點,均不另作說明。
六、本書在資料收集過程中,承蒙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圖書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圖書館、首都圖書館等單位和同行的誠摯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謝意。
俞玉滋 張援
1996年10月
《中國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文選》後記
學校音樂教育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需要做很多基本建設性的工作。編輯這本《中國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文選》,便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我們開始合作,進行資料收集,雖然始於1993年,但實際上俞玉滋在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專業教學工作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音樂史料,其中不乏今日難於找到的第一手資料,如曾志忞、沈心工、李叔同等近代早期音樂教育家在日本出版的專論等,這樣就使本書有了初步的基礎。這幾年我們側重於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史料的挖掘和搜集,寧多勿漏,力求全面。在此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是難以想像的,有的圖書管理部門為了妥善保管歷史資料,對1949年以前的資料限制復印,張援便帶著微機去采錄。還有的文章,我們採用手抄辦法。當然,如經費充足,能拍照翻印,則可減少精力消耗,獲得更大的效果。
經過努力,共收集到這一時期的有關資料大約800餘件300多萬字。由於篇幅的限制,經過多次篩選,忍痛割愛,七易其稿。現在呈獻給讀者的是87篇文字。與本書編輯的同時,我們將有關美育的50篇文章,集中編選了《中國近現代美育論文選》一冊,已出版。
本書框架的確定,曾經過我們反復的思考和研究,編審會的同志又討論過兩次,對此備加關注,特別是顧問趙沨先生的賜教,使編者受益匪淺。原來曾考慮按照史料出版的年代順序加以排列,但由於篇目數量很大,內容寬泛,如按年代編纂,讀者使用將會不便。所以最後還是採用了現在這種「先分類再編年」的方式。但是由於很多文章往往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很難嚴格界定類別,這一點敬請讀者注意。
資料匯編呈現的是前人的成果,它們的集成構成了一個民族在某個時期豐厚的文化底蘊,如何將這些信息准確無誤地傳遞給世人以及後人,對史料工作者是一個考驗。有時僅僅一個字甚至一個標點的疏忽,會使一個論點面貌全非。我們所搜集的很多原件,或因年代久遠,或因戰時紙張和印刷水平的限制,使文字難以辨認,往往需要設法找到兩本以上原件,互相印證,才能確認。世紀初的文章中多含有古漢語中的偏冷字,還經歷有清朝末年的文言文、「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過渡型文字和四十年代文白相雜的較穩定型文字幾種形態,除一般繁體字外,還存在著不少古體字、異體字以及某一時期的習慣詞彙等,孰留孰改,要認真判定;加之一些印刷上,尤其是外文拼寫上的錯誤需要辨認訂正;……這些都使文字編輯工作具有相當的難度,工作量之大,不親自實踐的人是難以體會的。我們深感資料編輯工作是一項嚴肅的科研工作,不僅需要耐心細致的秉性,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和甘坐「冷板凳」的奉獻精神,更需要相當的理論水平,現代和古代文字功底,扎實的學科知識以及外文修養。限於我們的水平,本書的疏漏和不當之處,懇請讀者和同仁指正,以便今後有機會時再作補充和修訂。
在編輯的過程中,我們參考了過去幾種內部油印的史料集,和若干公開出版的文集,並得到張靜蔚、張前、孫繼南等教授的幫助,他們提供的資料已在篇末註明。馮文慈教授對本書部分篇章文言文的斷句、標點,進行了認真的審閱。趙後起和李岩同志協助了資料的收集。此外,潘怡、楊宗元、曹倩、曹智偉和張笑顏等同志參加了電腦錄入和校對工作。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李玲玲同志精細的審稿,給予可貴的支持。謹在此一並致以深切而誠摯的謝忱。
在此世紀之交,我們在回顧昨天的同時,展望著我國國民音樂教育光輝的明天。
俞玉滋 張援
1997年歲末
《中國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文選》目錄
第一部分 音樂教育概論
中國音樂改良說 匪石
飲冰室詩話(節錄) 梁啟超
音樂教育論 志忞
《樂理大意》前言 曾志忞
樂歌一斑 保三
論音樂之關系 竹庄
昨非錄 息霜
音樂於教育界之功用 劍虹
樂歌之價值 我生
在北大音樂研究會演說詞 蔡元培
兒童與音樂 周淑安
從小學音樂說到音樂教科書 朱穌典
律動兒童游戲 任雁風
從樂歌科說到音樂科(節錄) 盛朗西
音樂科在小學教育上的重要點 李世駿
為什麼音樂在中國不為一般人所重視? 蕭友梅
音樂教育通論(節錄) 賈新風
音樂教育心理學 鄒敏、鐵明
音樂與音樂教育 雪霞
建國的樂教 李抱忱
談學校音樂教育的建設 汪培元
我國最早的音樂教材 冬宇
音樂在兒童生活中的重要性 陳鶴琴
第二部分 音樂教育評論
對我國現有歌曲的改造觀 唐學詠
我對於我國學校樂歌當改良的芻議 李榮壽
關於唱歌教材上的缺點 劉質平
我國學校樂歌的誤謬 李榮壽
我們音樂界應該怎樣來努力 仲子通
談兒童音樂 石真
關於小學音樂教育 儲敬六
民國以來國內音樂發展的情況 汾生
簡譜述評 尚朋
音樂教育的浪費與吝嗇 高志雲
漫談學校里的音樂課 黎民
第三部分 音樂教育目的、課程設置與教材
《學校唱歌二集》序 陳懋治
《樂典教科書》自序 曾志忞
《教育唱歌》序 李寶巽
《教育唱歌》敘言 黃子繩、權國垣等
《唱歌游戲》緒言 王季粱、胡君復
《唱歌教科書》序 [日]鈴木米次郎
《中學唱歌集》敘 [日]鈴木米次郎
《新編唱歌集》敘言 李寶巽
《學校唱歌集》編著大意 編者
論小學校唱歌科之材料 王國維
《修身唱歌書》序 俞復
《共和國民唱歌集》編輯緣起 華航琛
《重編學校唱歌集》編輯大意 沈心工
《和聲學》編輯大意 高壽田
《中小學唱歌教科書》序 鍾卓榮
《中小學唱歌教科書》序 黃炳照
《重編學校唱歌集》序 黃炎培
《雅樂新編初集》緒言 鄭覲文
《樂歌基本練習》緒言 索樹白
音樂教材之選擇(節錄) 陳仲子
《今樂初集》編輯大意 蕭友梅
致新學制課程標准起草委員會討論中小學音樂科課程綱要的意見書 劉質平
小學音樂教材研究 陳超瓊
音樂教育的意義 柯政和
選擇小學唱歌教材的標准 李垂銘
小學模範音樂教科書的編輯經過 柯政和
部頒小學課程標准內幾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錢光毅
怎樣實行部定的音樂課程標准 柯政和
《心工唱歌集》自序 沈心工
《心工唱歌集》序 吳稚暉
《心工唱歌集》序 黃今吾
魯迅藝術學院創立緣起 毛澤東、周恩來等
魯藝的教育方針與贊揚實施教育方針(節錄) 李維漢
談小學音樂教育 粱持宇
抗戰期間的樂器問題 李抱忱
改進師范學校音樂課程之我見 王宗虞
幼稚園的音樂課 吳增芥
《中學音樂教材》編輯例言 編者
小學音樂課程研究 費竭胤
音樂教材的今昔 樂如
小學唱遊課程目標與教學法 潘伯英
小學音樂教學概論(節錄) 朱穌典
第四部分 教學法研究
教授音樂之初步(節錄) 志忞
《小學唱歌教授法》序 陳懋治
唱歌教授革新之研究 又玄
小學校唱歌教授應注重音階之練音 傅彥長
教授音樂應該怎樣? 周玲蓀
《麻雀與小孩》卷頭語 黎錦暉
藝術科學習法 豐子愷
民歌之教育的價值 柯政和
低年級的音樂教育 易之
怎樣發達兒童聽音的官能 光毅
小學校的音樂欣賞 胡敬熙
《復興初級中學教科書.音樂》編輯大意 編者
音樂欣賞 黃自
中學音樂教學的實際問題 蕭友梅
怎樣教小學生唱歌 王明午
兒童唱歌法 張洪島
音樂的欣賞教育 蔡繼琨
唱名法檢討 李抱忱
音樂教育方法簡論 夏白
兒童與唱歌 繆天瑞
固定唱名法之我見 趙梅伯
唱名法的檢討 應尚能
《小學音樂教材及教學法》自序 繆天瑞
首調音唱法為什麼被廢棄,而換上一個固定唱名法呢? 唐學詠
小學音樂教學上幾個實際問題 屠南先
珍惜著孩子的喉嚨 何紹甲
兒童唱歌一般教學法 繆天瑞
學校音樂教育的兩大問題 仲初
第五部分 教學實踐、課外活動與師資
小學唱歌之實驗 吳福臨
向本社執行委員會提出舉辦夏令音樂學校的意見 劉天華
中小學校唱歌教員之責任 周淑安
師范學校音樂科教學問題 顧西林
小學音樂教學的環境及方法 劉忠謀
一年來教學之回憶 滿謙子
怎樣做一個音樂教師 陳素蓮
北平市的合唱團 李抱忱
小學生的演奏(節錄) 胡敬熙
六年來教學的印象 王抒情
中學音樂教學經驗談 劉已明
一個鄉村師范的音樂教學 俞紱棠
我們的歌詠團 劉錫=
戰時全國中小學音樂教學情形調查 李抱忱
如何解決中小學音樂師資問題 熊樂忱
如何預備做一個小學音樂教師 王宗虞
小學音樂教師應具的幾個條件 陳景倫
湖南中等學校音樂教育一般情況 已明
台灣音樂教育動態 俞仁溥
音樂教育與教育音樂 餘一庵
小學音樂教學經驗談 陳喬德
第六部分 外國音樂教育
小學唱歌教授法(節錄) [日]石原重雄著 沈心工譯輯
《德國國民學校與唱歌》序言 王光祈
德國國民學校唱歌教育概論(節錄) 王光祈
蘇聯的小學音樂教育 [日]黑田辰男著 吳承均譯
音樂教育論(節錄) [日]青柳善吾著 易之譯
美國音樂教育家費仕女士講演記 寇銳使
關於兒童學習鋼琴問題 [日]弘田龍太郎著 陳超瓊譯
兒童音樂生活的內容及其指導 [日]北村久雄著 曾葆譯
蘇聯的音樂教育 [蘇]N.布盧索華著 曾葆譯
音樂教師之資格 William Lovelock著 賦基譯
美國的學校音樂教育 李抱忱
H. 小學音樂教學研究主題都有哪些
小學音樂學科圍繞「變『把歌唱會』為『把歌唱好」和「音樂欣賞教學中感,性認內識的建立」進行主題容教學案例研究。小學音樂學科之所以選擇這兩個專題,主要出於以下幾點考慮:
1.加強基礎性內容的教學研究
從教學領域上看,歌唱屬於表現領域,欣賞屬於感受與鑒賞領域,兩者都是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程的基礎,性內容。圍繞這兩個主題進行研究,可以進一步夯實基礎性內容的教學研究。
2.針對課堂教學現狀進行研究
唱歌教學停留於「把歌唱會」、對欣賞教學忽視認識是我市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主要問題。圍繞這兩個主題進行研究,可以提高小學音樂教師的歌唱教學設計水平和音樂思維訓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