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百米障礙教學筆記教學筆記
四百米障礙跳越矮牆訓練教案
一、教學提要
科目:四百米障礙 目的:通過本課訓練,使同志們初步掌握跳躍矮牆的技術動作要領及其組織實施方法
內容:跳越矮牆 時間:45分鍾
地點:四百米障礙場
方法:講解示範、組織練習、檢查驗收
要求:1、嚴格遵守課堂紀律,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2、注意安全,加強保護,嚴防事故發生 3、認真聽講,刻苦訓練
二、教學進程
(一)教學准備
1、接受隊伍,宣布提要 2、本課教學重點介紹 3、准備活動
(1)慢跑800米熱身;(2)擴胸運動;(3)振臂運動;(4)轉體運動;(5)腰部運動;(6)跳躍運動;(7)前後壓腿;(8)抬腿運動。 (二)教學實施
講解:矮牆是400米障礙中的第三組障礙物,規格是寬2米、高1.1米、厚0.2米,學習和掌握通過矮牆的技術,可以提高我軍官兵的跳躍能力,為戰時能夠快速通過此類障礙物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矮牆主要有三種方法: (1)一手一腳支撐跳躍式;(2)一手支撐跳躍式;(3)蹬踏式。
動作要領:跑至矮牆前1.5米處,一腿用力蹬地起跳,身體向前上方躍起,另一腿向側前上方提起,異側手(手指向前)支撐與矮牆上沿,身體躍至牆上略收腹含胸,起跳腿迅速屈膝提起,小腿收於胯下,並越過矮牆著地,同時支撐手推離矮牆,身體前傾,擺動腿著地繼續跑進。
保護與幫助:保護者在被保護者通過時手扶其支撐臂幫助通過,對操練者採用攔、摟、抱的方法加以保護。
組織練習:
1、逐個體會; 2、輔助練習;
(1)原地起跳練習; (2)原地收腿練習;
(3)跳躍繩線、竹竿練習; 3、完整動作練習; 4、速度百米練習; (1)400米跑一組;(2)600米跑一組。
三、教學講評
1、整理、放鬆活動; (1深呼吸;(2)體前屈、臂下垂轉;(3)學員互相放鬆。 2、講評技術動作掌握情況,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今後努力方向。
Ⅱ 400米障礙跳躍矮牆四會示範作業教案
四百米障礙跳越矮牆訓練教案一、教學提要科目:四百米障礙 目的:通過本課訓練,使同志們初步掌握跳躍矮牆的技術動作要領及其組織實施方法 內容:跳越矮牆 時間: 45 分鍾 地點:四百米障礙場 方法:講解示範、組織練習、檢查驗收 要求: 1 、嚴格遵守課堂紀律,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2 、注意安全,加強保護,嚴防事故發生 3 、認真聽講,刻苦訓練二、教學進程 (一)教學准備 1 、接受隊伍,宣布提要 2 、本課教學重點介紹 3 、准備活動 ( 1 )慢跑 800 米熱身;( 2 )擴胸運動;( 3 )振臂運動;( 4 )轉體運動;( 5 )腰部運動;( 6 )跳躍運動;( 7 )前後壓腿;( 8 )抬腿運動。 (二)教學實施 講解:矮牆是 400 米障礙中的第三組障礙物,規格是寬 2 米、高 1.1 米、厚 0.2 米,學習和掌握通過矮牆的技術,可以提高我軍官兵的跳躍能力,為戰時能夠快速通過此類障礙物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矮牆主要有三種方法: ( 1 )一手一腳支撐跳躍式;( 2 )一手支撐跳躍式;( 3 )蹬踏式。動作要領:跑至矮牆前 1.5 米處,一腿用力蹬地起跳,身體向前上方躍起,另一腿向側前上方提起,異側手(手指向前)支撐與矮牆上沿,身體躍至牆上略收腹含胸,起跳腿迅速屈膝提起,小腿收於胯下,並越過矮牆著地,同時支撐手推離矮牆,身體前傾,擺動腿著地繼續跑進。保護與幫助:保護者在被保護者通過時手扶其支撐臂幫助通過,對操練者採用攔、摟、抱的方法加以保護。
Ⅲ 教學樓距離食堂400米小明跑步往返一次大約需要多少分鍾得數保留一位小數我平
教學樓距離食堂400米的話,小寶寶房房一次應該只需要五六分鍾的樣子,如果走的快的話,可能只要三五分鍾就可以了。
Ⅳ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確定起跑線,400m要跑一圈每一道的起跑線要比前一道提前。。。。。。
第三條:d=75.1+1.25+1.25=77.6
C=3.14×77.677.6=243.664
S=3.14×(77.6÷2)2=415.7
反正有個規律:d每次+2.5 C每次+7.85 S每次+7.8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運用圓的有關知識計算所走彎道距離的過程,了解「跑道的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要長」,從而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2.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了解田徑場跑道的結構,能根據起跑線設置原理正確計算起跑線的位置。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圓的知識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探究起跑線位置的設置與什麼有關。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學習目標.
1.情景導入:賽事回放。欣賞運動場上運動員起跑時的圖片。
師:同學們對這場比賽有什麼看法嗎?你認為怎樣比賽才是公平的呢?
師:同學們的想法與我們體育比賽中的想法一樣,進行400米的比賽。如果從同一條起跑線起跑,外道比內道長,相鄰跑道之間有差距,為了公平的原則,會將起跑線依次向前移。
2.提出問題:體育比賽中,相鄰兩道起跑線都提前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是隨便移動的嗎?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你能看出來嗎?
3、學習目標: 了解「跑道的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要長」,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板書課題:確定起跑線)
二、展示學習成果。
(一)先讓學生自己了解「跑道的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要長」, 整理和歸類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二)觀察,明確差距:(出示完整跑道圖)
師:觀察這個圖,每條跑道一圈的長度相等嗎?
生:不相等。
師:差別在哪裡昵?
生:差別在跑道的彎道部分,外圈的彎道路線長,內圈的彎道路線短。終點相同,如果在同一條起跑線,外圈的運動員跑的距離比較長。
師:所以,比賽的時候,為了公平,外圈的起跑線位置應該靠前一些,保證每個運動員都跑完相同的距離。
(三)分析,確定思路:
1、小組交流:觀察上圖,每一條跑道具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匯報:每一條跑道都是由兩個直道和兩個半圓形跑道組成的。
師: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長度?
生:指每一條直道都是85.96米。
師:既然每一條直道都是85.96米,也就是說,跑道的長度與直道無關,為了便於我們更好的觀察,我們暫時將直道拿走,可以嗎?
師:左右兩個半圓形的彎道合起來是什麼?
生:合起來是一個圓。
師:現在每一圈跑道的長度可以看成什麼呢?
生:因為兩個半圓形跑道合起來就是一個圓,所以每條跑道的長度可以看成是兩條直道的長度與圓的周長的和。
2、小組討論:
怎樣找出相鄰兩個跑道的差距?
匯報小結:
⑴分別把每條跑道的長度算出來,也就是計算2個直道長度與一個圓周長的總和,再相減,就可以知道相鄰兩條跑道的差距
⑵因為跑道的長度與直道無關,只要計算出各圓的周長,再算出相鄰兩圓的周長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鄰跑道的差距。
三、激發知識沖突
師:計算圓的周長要知道什麼?
生:直徑
師:第一道的直徑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方法一:計算完成下表。
(引導學生將3.14159換成π進行計算)
師:剛才大家通過計算已經知道了400米跑相鄰兩個跑道長度大約相差7.85米,也就是相鄰跑道的起跑線應該相差7.85米。哪一種方法更快更簡便呢?
生:第二種方法更簡便。
生:相鄰跑道起跑線相差都是「跑道寬×2×π」
(板書:400米跑相鄰起跑線相差:跑道寬×2×π)
師:從這里可以看出:起跑線的確定與什麼關系最為密切?
生:與跑道的寬度關系最為密切。
師(小結):同學們經過努力終於找到了確定起跑線的秘密!對了,其實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寬度,就能確定起跑線的位置。
四、拓展應用。
1、師:同學們真利害!可是某一次比賽時裁判調整了跑道的寬度,你能幫裁判再計算一下相鄰兩條跑道的起跑線又該相差多少米嗎?
400米的跑步比賽,跑道寬為1.5米,起跑線該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寬是1.1米呢?
2、在運動場上還有200米的比賽,跑道寬為1.25米,起跑線又該依次提前多少米?
五、全課小結:
談一談,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Ⅳ 400米障礙教案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專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屬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Ⅵ 400米跑技術要領,教學重點有哪些
彎道技術、體力的合理分配
Ⅶ 耐力不好的小學生怎麼才能跑400米
如何提高小學生米耐久跑的能力
[ 2009-9-21 11:32:00 | By: maxiaojun ]
5
推薦同學的反映:不喜歡400米跑原因是:太累,擔心跑不好,成績差不合格等
教學中實際情況:由於耐久跑練習時間教長,體能消耗大,動作單調枯燥,加上教法簡單,練習中很可能造成學生以上的情緒。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完成教學任務。我採用引導、激發、鼓勵循序漸進、變換方式等教學方法,以游戲等各種教學手段來發展學生的400米跑的能力。
畏難解剖:
一、400米跑練習單調乏味並且消耗體力大的特點,所以學生怕練習,我巧妙地進行了如下安排:
教學內容1准備活動「.踏青」——400米跑走交替。引導:師:你們見過春天的景色嗎?生:見過,很美麗。師:今天,老師將帶領同學們去「春遊」,好嗎?生:好。師:沿途我們要穿過小樹林,走過獨木…。學生在這樣一種沒有壓力的過程中有節奏的呼吸協調擺臂去感受體驗大自然清新的空氣。
教學內容2 設計成25*8折返跑:這個項目主要在於考查學生的耐力和爆發力還有最後沖刺的能力。折返跑要素是在於「玩」到是否能夠快速的轉身且不影響速度。在教學中我把他分成四個步驟起跑、加速跑、緩沖跑,折返。尤其是折返的技術對完成任務起重要的作用。相對於400米學生容易感覺跑動距離縮短,也提高了積極性。
教學內容3 分配距離跑:把400米每人分成2段(自己設計200+200或300+100)這樣把長距離分成兩次較短的距離來實現400米的計劃。課堂教學中有的學生不滿足跑的距離還主動要求設計為300+200。教師對有能力的學生要區別對待,對跟風的學生要善意引導。
其次還可以在跑的過程中改變方式,如進行400米趕超跑,分組對抗跑、400米接力跑等、或採用球類活動、跳繩等形式進行替代跑。這些方法都能有效促進學生對耐力項目的興趣,也有助於提高成績。
二、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教育
1、榜樣激勵發:今年世界田徑錦標賽上,我國選手白雪勇奪馬拉松的金牌的事跡我就在開學之初的課堂教學中,針對400米跑的項目開展積極引導。滲透運動員頑強拼搏,刻苦訓練,堅定的意志。要求學生不怕困難,敢於挑戰自我。
2、事列引導發:學生中的有些細節是很有教育意義的,而且就在課堂上,在同學的身邊,如果能有效的進行引導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做准備活動的時候一學生不小心摔倒了,膝蓋受傷了但他堅強的爬起來堅持跑完全程。我就及時在全般同學面前表揚了他,希望這種堅強的品質能帶給每個學生不屈和堅強。
追問
我是參加跑步的,可以堅持,要1分40多啊,耐力不
Ⅷ 400米跑技術要領,教學重點有哪些
一. 教材地位
本教材對學生心肺系統機能的鍛煉具有其它教材不可比擬的作用,對學生良好意志品質乃至責任感、耐挫力的培養也是積極的。同時,耐久跑已成為全民健身運動的一項主要內容,因此教師能夠通過教學對學生自我鍛煉特別是鍛煉方法手段及注意事項進行指導,從而啟發學生逐漸養成自覺鍛煉、自主鍛煉的良好意識與習慣,啟蒙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 教學目標
學會並掌握基本的耐久跑動作與方法,發展耐力素質與奔跑能力,提高心肺系統的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和責任意識,激勵學生自我鍛煉與自我健身意識的形成。
三. 分年目標
低年級段:初步掌握耐久跑的基本動作與方法,發展奔跑能力。
中年級段:學會掌握速度節奏、合理分配體力的要領,了解耐久跑的有關衛
生知識,提高奔跑速度。
高年級段:不斷提高跑速,了解耐久跑的有關知識,初步形成自我鍛煉與自
我健身意識。
四. 動作分析
1.走跑交替
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走和跑的正確姿勢,發展走和跑的能力,要求走和跑的動作協調、呼吸自然。
動作要求:從手臂伸直前後擺動過渡到手臂彎曲前後擺動,兩腿從自然走步過渡到自然跑的動作。
教學重點:走和跑的動作協調。
教學難點:呼吸自然。
2.自然地形跑
教學目標:培養走和跑的合理的、正確的姿勢,發展走和跑的能力及耐久力。
動作要求:手臂彎曲前後擺動,兩腿自然跑動,呼吸有節奏。
教學重點::動作輕松、自然,呼吸有節奏。
教學難點::呼吸有節奏。
3.校園定向跑
目標:發展學生跑的能力,使學生身、心、群和諧發展。
意義: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高尚情操,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與健身活動的興趣。
教學要求:四年級---培養跑的正確姿勢,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
五年級---要求動作協調,了解體力分配,跑時呼吸有節奏,應該用鼻字吸氣,從口中把氣呼出。
動作要領:兩臂自然前後擺動,腳落地的方法可採用前腳掌著地或全腳掌著地。
重點和難點:學會跑的正確姿勢和有節奏的呼吸。
Ⅸ 教學樓距離食堂400m,小明平均每分鍾跑260m,小明跑步往返一次大約需要多少分鍾
口算:小明一次往返800米速度是260米/分鍾(三八二十四)。答:小明往返一次需要大約3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