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級上的工作計劃怎麼寫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教育教學中,不但要傳授科學知識和培養技能,而且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願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因此物理課程教學的構建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身邊學習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注重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從而培養出合格的 21 世紀中學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五章分別是:一、聲現象,二、光現象,三、透鏡及其應用,四、物態變化,五、電流和電路。具體章節又可分為:探究、演示、想想做做、想想議議、STS、科學世界、動手動腦學物理幾大個板塊。這樣編排更有利於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的開展,更有利於學生的認識和學好物理知識。 教材在內容選配上,注重從物理知識內部發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積極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實際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科書採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 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使學生能進入物理的世界裡來,在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對四周的物理自然世界有一個重新的、更加科學的了解和認識。
三、教學要求
1、 進一步了解當前新課標的改革方向及趨勢,學習新的物理教育觀念。要圍繞新的物理課程標准,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特殊是在科學探究教學上要積極實踐,積累經驗。
2、進一步突出應用物理知識教學,樹立知識與應用並重的觀念。物理教學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留意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簡朴實際問題的能力,對生活和社會有進一步的了解、認識。
3、理論聯系實際,還要留意適應新情況,增強時代感,加強物理教學的針對性和現實性,體現本學科教學的鮮明特點;要注重緊跟 時代步伐,掌握時代脈博,懂得及時運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要注意創設新情景,提出新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
4、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認識和分析社會生活的能力。單純地掌握課本知識,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而應該通過教學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獲得充分地發展,並運用擁有的能力和情感去積極主動地探求未知,獲取新知,使知識、能力和情感相輔相成、協調發展。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新世紀人才。
四、教學措施
1、繼承做好物理單元過關評價檢測的工作,並做好查缺補漏的工作。
2、對照《物理課程標准》和《物理優秀教案》,認真鑽研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備好每一節的教案,不打無預備的仗。
3、積極預備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結合《物理實驗冊》,盡可能開設出要求完成的實驗,讓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經歷較多的科學探究過程。
4、及時布置作業,要求作業要有代表性,及時檢查或批閱作業,及時反饋教與學的情況,以便改進不足之處。
5、課後抽出一定的時間輔導學生,解答疑問,點拔思路,並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對教法的理解程度,以便改進教學方法。
6、做好每一章的復習和測試工作,做好期中復習和期末復習工作,完成教學的結尾工作。
7、學以致用,要求學生會用所學過的物理知識來解釋生活中有關的 物理現象,突出「科學技術社會」的觀點,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五、教學安排
1.1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3 課時,
1.2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1.3 聲音的特性 3 課時,
1.4 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1.5 聲的利用 3 課時,
2.1 光的傳播 3 課時,
2.2 光的反射 1 課時,
2.3 平面鏡成像 2 課時,
2.4 光的折射
2.5 光的色散 3 課時,
2.6 看不見的光 3 課時,
3.1 透鏡
3.2 生活中的透鏡 3 課時,
3.3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3 課時
期中復習檢測 3 課時, 3.4 眼睛和眼鏡
3.5 顯微鏡和望遠鏡 3 課時,
4.1 溫度計 4.2 熔化和凝固 3 課時,
4.3 汽化和液化
4.4 升華和凝華3 課時,
5.1 電流和電路 3 課時,
5.2 電流和電路
5.3 串聯和並聯 3 課時,
5.4 電流的強弱3 課時,
5.5 探究串、並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 2 課時,
期末復習, 6 課時,
期末復習檢測 3 課時
⑵ 人教版的八年級物理上學期和下學期教學計劃哪裡有
人教版初二(八年級)下學期物理主要以力學為主,它包括六個單元: 第七章回、力答 第八章、運動和力 第九章、壓強 第十章、浮力 第十一章、功和機械能 第十二單、簡單機械 可以說本冊的物理知識非常重要,在整個初中階段的物理學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
⑶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學進度表
第一周和第二周學習第一章,3、4周第二章,4、5、6周第三章,7、8、9、10周第四章和期中復習考試,11、12周第五章,13、14周第六章,然後進行期末復習。
⑷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怎樣比較運動的快慢》教案
因為這個教案有一些表格,所以給你發文檔,下載一下就好,希望有用。
⑸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 人教版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之一
一、教學目標
獲得有關生物的結構層次,識記動物的主要類群和主要特徵。探究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與其生活環境的適應方式。區分不同類群的生物。認識常見的動物,了解它們在自然界和經濟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系。
識記動物的行為類型和特點及其意義,知道動物行為的生理基礎;了解先天性行為和後天性行為。知道研究動物行為的意義和方法。動物行為與人類生產、生活的密切關系。了解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
二、學情分析
本人所任學科有兩個班,在七年級剛接觸生物這門學科時學習的興趣很高,氣氛活躍。但期末成績不是很理想,原因是學生習慣了原來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和注入式教學方式,對新課程下的新教學方式還不適應。
應對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村和新課程標准。
2、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
3、優化教學方法,運用好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4、認真組織好各次探究活動,注重學法指導。
5、認真做好培優輔差工作,面向全體學生。
6、加強訓練,達到及時鞏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學習小組,並加強合作學習指導。
三、教研教改舉措
1、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和其它科學文化知識,不獲取新知識和新信息,提高自身專業技術能力。
2、積極參加各級組織的教研教改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經常和他們交流經驗,按安參加本組的集體備課。
四、教學進度安排(按周別\教學內容\時數排列)
1、水中生活的動物12、進行第二次月考並講評試卷
2、陸地生活的動物13、細菌真菌的分布
3、空中飛行的動物14、細菌、真菌
4、復習各種環境中的動物15、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5、進行第一次月考並講評試卷16、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6、「十一」黃金周17、復習第五單元的第三至五章進行第三次月考
7、動物的運動18、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從種到界
8、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19、認識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9、社會行為20、進行期末考試和期末小結
復習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10、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1、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