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生五年級數學學習計劃
6:00~8:00 頭腦最為清醒,體力也很充沛,這是學習的黃金時段,是記憶的最佳時間,可安排難學習難掌握的內容。 例如,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背課文、記單詞和記公式,效果會非常明顯,而且記住的東西不容易忘掉。
8:00~9:00 人的耐力處於最佳狀態,可安排難度大的的攻堅內容。如記誦文言文。
9:00~11:00 短期記憶效果很好,進行突擊記憶,學習可事辦功倍。
13:00~14:00 這一階段是午休的最佳時間。午飯或容易感到疲勞,如果休息調整一下,可養精蓄銳,下午學習的效率會更高。不過午休時間不宜過長,半小時即可,不宜超過1小時。
15:00~16:00 休息後精神狀態較好,此時長時期記憶效果特佳,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記憶」的東西。
17:00~18:00 這一階段得頭腦再度清醒的時刻,是進行復雜計算和有難度作業的好時間。例如,做幾道復雜的數學計算或者幾何證明題。
晚飯後 到戶外活動半小時,調節一下大腦。
19:00~22:00 這一階段是最安靜的時刻,也是學習的好時刻,可靜下心來學習自認為比較難解決的問題。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給自己安排休息時間。例如,每隔一小時休息十分鍾。
睡覺前 把當天復習過的內容像過電影一樣在腦子裡面回憶一遍,對鞏固和記憶知識是十分有利的。
我讀初中的時候成績就很好,也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現在給你講講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一、首先呢,按到課程安排制定一個學習規劃表。
二、記得預習第二天課堂上將講的內容,把不懂的地方做為你聽課的重點,聽不懂要即時問老師。
三、認真聽講,不偏科不偏愛老師,能在課堂上完成的就要把它完成。
四、每天晚上臨睡之前,閉著眼睛。靜靜的把當天學習的東西溫習一邊,這有待提高記憶。
能做到有計劃有目的地努力學習,不偏科,少做一些無意義的事情,把時間管理好,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就玩。我想你學習起來一定輕松多了。
②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一、 學情分析
五年級7班現有學生46人,男生27人,女生19人。多數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在平時學習比較認真、努力、主動,他們接受新知識能力強,學習新知識較快,具有良好的數學學習基礎。這些學生平時作業認真,每次完成的質量也很好,測驗成績穩定,並且成績也較好。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後進生,他們對學習數學學習不是很感興趣,學習不主動,數學的基礎比較差,計算能力和分析應用題的能力都不強,加之對學習馬馬乎乎的態度,平時沒有較好的學習習慣,上課不專心聽講,注意力不集中、貪玩,老師留的作業不認真完成,這些學生在各種測驗中成績不盡人意,還需要加倍的努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小數乘法和小數除法;對稱、平移和旋轉;簡易方程;因數與倍數;多邊形的面積;統計。
小數乘法和除法在實際生活中和數學學習都有著廣泛的應用,這部分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四則運算和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繼續培養學生小數的四則運算能力.簡易方程是小學階段集中教學代數初步知識的單元,在這一單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數、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關系進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探索並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圖形之間的關系,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系,滲透平移、旋轉、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和簡單的口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並解決問題。
3.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會計算它們的面積。
3.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數學整潔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統計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教學難點:小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是本冊教材的難點教學內容.
三、教學措施
1.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思品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題、練習題的設計,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及思品教育因素,結合教材內容適時適度的對學生進行思品教育。通過計算和應用題的解答,培養學生仔細的良好學習態度,以及題後驗算的良好習慣。
2.切實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1)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小數乘除法要求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進行計算,關 鍵是理解意義、掌握方 法。重點要讓學生知道積的小數點的位置是根據積德變化規律來確定的。
(2)重視基礎,要求適度。小數乘除法的計算要求「比較熟練」,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只要求達到「正確『。同時對口算的訓練要給予一定的重視,要掌握口算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計算能力。
(3)運用規律,合理計算。整數的運算定律對小數的計算同樣適用,教學時要培養學生觀察題中的數據,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合理運算的意識,並注意計算方法的多樣化,體驗計算教學的開放性。
(4)驗算檢查,養成習慣。小數的乘除法計算可以進行相互驗算,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要進行「步步為營」或者「一步三回頭」式的檢查,重要的是使檢查和驗算成為學生的習慣,通過檢查和驗算,可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認真、塌實的學習態度和作風,讓學生終生受益。
3.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數學能力。
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數學能力,是小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挖掘教材蘊含的因素,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四、教學時數及進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