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1、 結合主題教材,開展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 本學期,我們結合主題課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真正意義上做到了「靜與動」的結合。為了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優美整潔且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環境,我們充分利用各片場地,設計最佳的區角位置,還利用走廊一角,布置成「春天一條街」把孩子們和家人一起製作的手工作品陳列出來,很受小朋友喜歡,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小手也變巧了,還鍛煉了他們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鬧的現象也少了。 2、 加強常規建設,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俗話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良好的常規可以使幼兒的生活具有合理的節奏,使神經系統得到有益的調節,有利於培養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為今後的生活和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當然常規也不是以犧牲幼兒的個性、快樂為代價。我班有個別幼兒生性好動,比較調皮,我們兩位老師步調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漸能互相幫助、關心集體,搗亂的小朋友少了,熱愛勞動的小朋友多了。 中班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而且自我服務的願望和要求日趨激烈,我們抓住孩子這一心理特徵,開展了「值日生輪換制」,讓做值日生的孩子負責發蠟筆、分點心,擺椅子……抓住這些細小的機會,既培養了他們為同伴服務的能力,而且督促了孩子的自律,潛移默化中培養了 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促進了整個班風班貌的提高。
『貳』 幼兒中班學寫數字3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數字3的認識,並引導幼兒學慣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2、引導幼兒用正確的姿勢和方法書寫數字3 。 活動准備 貼絨教具:3隻小雞、3隻小狗、3隻小鴨; 3的數字卡一張。 活動過程 一、拍手游戲:復習認識數字1—2。 1、我們做個拍手游戲,我來問,小朋友答。...如: 老師:小朋友,我問你,一個(兩個)蘋果(桃子、梨、西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幼兒:鍾老師,告訴你,一個蘋果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 老師:小朋友,我問你,1添上1是幾? 幼兒:鍾老師,告訴你,1添上1是2。 二、學習3的形成。 1、分別出示2隻小雞、2隻小狗、2隻小鴨,問:誰來了?有幾只? 2、在2隻小雞邊上添上一隻小雞,現在有幾只小雞?(引導幼兒說出2隻小雞添上1隻小雞是3隻小雞。)、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2隻小狗添上1隻小狗是3隻小狗,2隻小鴨添上1隻小鴨是3隻小鴨。 3、引導幼兒總結出:2添上1是3。 4、小朋友想想3隻小雞、3隻小狗、3隻小鴨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5、數字3還可以表示什麼?(數字3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3的東西。) 6、出示數字3、引導幼兒辨認字形,帶領幼兒認讀。
『叄』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怎麼寫500字
如何撰寫幼兒教學反思?
1.從一個經典的實驗看反思的重要性。
咱們先提出一個問題:蒼蠅和蜜蜂哪一個更聰明?
實驗:兩位美國生物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們現在兩個玻璃瓶中一個裝5隻蒼蠅,一個裝5隻蜜蜂,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光亮的地方,而將開口朝光亮淺暗的一方。幾個小時後,科學家們發現,5隻蒼蠅找到了開口的一端跑掉了,而5隻蜜蜂在撞擊瓶底無數次後全部死在玻璃瓶里。這是為什麼?研究分析:蜜蜂的生活經驗,它們總是認為有光源的地方就有出口,所以每一次總是全力以赴地沖向光源方向,即使是沖在前面的同伴經過幾次的撞擊終於殞命瓶底,它們也不假思索地前赴後繼。而蒼蠅沒有這樣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幾次在瓶底碰壁後,它們改變了單一的線路,終於在瓶口找到了出路。
這個實驗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
教師要積累經驗,更重要的是要不斷地反思經驗和更新的經驗,這對於自身生存與發展有著直接關系的。
2.我們再提一個問題
如何搞垮一個企業,一位美國企業家曾說「你要搞垮一個企業,很容易,只要往那裡派一個具有40年管理經驗的主管就行了。」這說明:只有經驗,不反思,不與時俱進,不創新,一桶水那就腐爛發臭了,質量就不高了。
喊一句口號:讓教育充滿思想,讓思想充滿智慧!」
智慧從何而來?
讀書啟迪智慧;
實踐中的感悟產生智慧;
更來自反思的升華。
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
一、什麼是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充實自己,優化課堂教學。
「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學,教中學,學中教。
『肆』 怎麼寫幼兒園教學反思
如何撰寫幼兒教學反思?
.從一個經典的實驗看反思的重要性。
咱們先提出一個問題:蒼蠅和蜜蜂哪一個更聰明?
實驗:兩位美國生物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們現在兩個玻璃瓶中一個裝5隻蒼蠅,一個裝5隻蜜蜂,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光亮的地方,而將開口朝光亮淺暗的一方。幾個小時後,科學家們發現,5隻蒼蠅找到了開口的一端跑掉了,而5隻蜜蜂在撞擊瓶底無數次後全部死在玻璃瓶里。這是為什麼?研究分析:蜜蜂的生活經驗,它們總是認為有光源的地方就有出口,所以每一次總是全力以赴地沖向光源方向,即使是沖在前面的同伴經過幾次的撞擊終於殞命瓶底,它們也不假思索地前赴後繼。而蒼蠅沒有這樣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幾次在瓶底碰壁後,它們改變了單一的線路,終於在瓶口找到了出路。
這個實驗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
教師要積累經驗,更重要的是要不斷地反思經驗和更新的經驗,這對於自身生存與發展有著直接關系的。
2.我們再提一個問題
如何搞垮一個企業,一位美國企業家曾說「你要搞垮一個企業,很容易,只要往那裡派一個具有40年管理經驗的主管就行了。」這說明:只有經驗,不反思,不與時俱進,不創新,一桶水那就腐爛發臭了,質量就不高了。
喊一句口號:讓教育充滿思想,讓思想充滿智慧!」
智慧從何而來?
讀書啟迪智慧;
實踐中的感悟產生智慧;
更來自反思的升華。
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
一、什麼是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充實自己,優化課堂教學。
「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學,教中學,學中教。
『伍』 中班認寫漢字(千)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 初步嘗試用手指肚點畫的方法,體驗點畫的樂趣。
2. 知道做事要細心版、有始有終。
3. 鍛煉幼兒權手、眼、腦的協調能力。
幼兒原有知識水平分析和預設目標:
1. 空白小衣服若干(款式不同,用紙裁製)
2. 抹布,調色盤,水彩若干。
『陸』 幼兒園《我的書本我愛護》的教學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就創設「書寶寶哭了」擬人化的情景,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鼓勵大家一起想辦法來幫助書寶寶,幼兒對書寶寶哭了,比較同情。紛紛為書寶寶想辦法,有的說給它看看醫生,有的說給它補一補。在幼兒的各種辦法中,我引出了修補圖書的工具,並一一出示,讓幼兒初步認識這些工具。在老師修補圖書,我邊念兒歌邊修補圖書,在具體形象的兒歌中,請幼兒觀看修補圖書的過程,並將補好的書請每個幼兒來摸摸,引導幼兒說:「書寶寶,我愛你,我喜歡你」,激發幼兒愛護圖書的情感。 在第二個環節里,我請幼兒看書,並要求幼兒能將破損的圖書找出來。小朋友真能幹,馬上將幾本「受傷」的圖書找出來了。可喜的是幼兒與同伴交換書的時候會禮貌地交流:「xxx,給我換一下好嗎?」沒有「搶」的現象。這說明我們小朋友在進步。 但是真正的要使孩子們懂得應該怎樣去愛護書,從小養成親近圖書的良好行為和習慣不是一節課或一天所能解決的,而是要通過一系列「我愛書寶寶」的活動慢慢來實行,特別是對托班的幼兒來說,工作是細碎而繁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