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幼兒園中班蒙氏數學教學總結

幼兒園中班蒙氏數學教學總結

發布時間:2021-01-12 21:41:20

『壹』 幼兒園中班蒙氏數學教案《描數字一》

目標: 1. 學慣用標記記錄圖形的兩個特徵(大小、形狀或顏色) 2. 觀察、比較圖形之間的不同特徵,並能語言表述。 准備: 教具:數字1-9的卡片各一張;不同顏色、形狀、大小屋頂的房子圖片一張;標記卡片若干張(大小、形狀、顏色標記) 學具:幼兒人手1-2份操作材料;顏色、大小、形狀標記若干;膠水;幼兒人手一把標有顏色、形狀標記的紙制鑰匙;在場地上畫好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圖形若干。 過程: 一、 集體活動 1、 玩游戲"開火車" 序:今天,小兔子要請我們中 (2)班的小朋友去它的新家做客呢,我們開火車去好嗎?准備好了,火車就要開了哦。 師:嘿、嘿,我的火車就要開 幼:幾點開 師:(出示數字卡片)你們看 幼:(看數字)X點開 教師帶領幼兒先集體開展游戲,再分小組游戲,最後請個別幼兒游戲。 2、 看圖形做標記 (1) 教師出示有不同形狀的屋頂圖片 師:我們的火車終於開到小兔住的小區門口了。可是這么多房子,我們怎麼才能知道哪幢是小兔的新房子呢?別急,小兔子啊給我們小朋友寫了一封信,我們來看一下。 (出示標記圖)小兔子可真聰明,他把他家的屋頂用標記記錄下來了,讓我們小朋友看標記來找到他的家。 啟發幼兒根據標記來找出相應的圖形,注意引導幼兒要兼顧多個標記來找出圖形。可讓個別幼兒上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找到小兔子的家的?並集體認識。 師生共同驗證結果 (2) 小鹿看見了也想請我們來幫它寫一封信,寄給其它小動物。那麼小鹿家的屋頂是什麼樣子的呢?(出示小鹿圖片並粘貼在一幢房子門口 -)小鹿正在它家門口等著我們呢。我們一起幫它來寫這封信吧。 啟發幼兒嘗試用標記將圖形的特徵記錄下來,可先找出圖形的三個特徵,再引導幼兒任意選擇其中兩個特徵記錄下來,可請個別幼兒上來自由選擇標記進行記錄 師生共同檢查操作結果。看看我們小朋友是不是幫小鹿把信寫對了呢。 二、 幼兒操作活動 1、 看圖形記錄特徵 小區里的其它小動物都知道我們小朋友聰明,所以都要叫我們幫它們寫信呢。 幼兒取出操作材料,觀察上面的屋頂和小動物,說出是誰叫你寫信的,並說出屋頂的名稱和特徵,然後在空白處記錄它們的兩個特徵。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 活動評價展示 展示個別幼兒操作結果並請幼兒大膽說一說,自己是如何完成操作結果的。師生共同檢查評價。 四、 活動延伸:游戲《找房子》 小動物都有自己的房子了,我們也去看看我們自己的房子吧,首先請小朋友看一看自己胸前的鑰匙,我們要根據鑰匙上的標記,到外面去找一找自己的新房子,找到後,數一數你的房子里住了幾個小朋友。 教師示範講解。 幼兒活動,教師檢查評價。

『貳』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目測數群1一5以內的教案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能按群目測數群。 2、能把兩部分數量合起來看,學習按群測數。 3、敢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活動准備: 教具:5、6、7、8、9、10的實物卡片共6張。 學具:幼兒用書,鉛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 目測數群,感知10以內的數。 教師分別出示實物卡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一說:圖片上有什麼?有多少?L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教師帶領幼兒一一點數,並說出物體的總是。 (2) 學習按群測數。 教師啟發幼兒用「合起來」的方法說出總數,想一想: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個x x?說一說:你們覺得這幾種方法,哪一種方法最快?為什麼?組織幼兒討論得出結論。 教師帶領幼兒看5的實物卡片,啟發幼兒用「合起來」的方法說出總數。教師引導幼兒觀察6——7的實物卡片,鼓勵幼兒自己用這種辦法說出總數。教師藉助手勢,啟發幼兒用手畫圈表示總數。 2、操作活動。 (1) 看實物和圓點連線。(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實物和圓點的數量,說一說,圖上有什麼?每張卡片上的數量是多少?啟發幼兒用連線的方法,連接數字和相應的卡片。 比較兩組物體的數量,請你給多的一組打√,再寫上數字。 (2) 統計活動。 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哪些動物?請你將同類的動物圈在一起。啟發幼兒按標記在格子里寫上相應的數字。 3、活動評價。 (1) 重點評價:「看圖連線」和「按標記寫數字」,請幼兒自己講述操作過程。 (2) 對操作正確以及能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給予表揚。

『叄』 中班蒙氏數學5以內數與量結合教案

蒙氏數學觀來摩課
開場白:源
尊敬的各位家長,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大家能夠抽出時間來觀看我這次的蒙氏數學觀摩課。在此我代表全體老師向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您們對我們幼兒園工作的支持與配合!
設計意圖:
我設計的是一節蒙氏數學課《數物結合》它是讓幼兒體驗數字與物品的對應關系,設法將抽象的數字與相應數量的實物聯系起來,幫助幼兒認識數字。在生活中應時時注意引導幼兒關注事物數量的同時,與數字聯系在一起,從而使幼兒進一步了解10以上數的含義並加深對兩位數表達方式的印象。
本節課教學目的:
1、初步感知11—15數字與實物(數量)的對應關系。
2、能認讀數字11—15。
3、使幼兒嘗試與同伴合作完成探索活動,體驗成功感。
授課開始:
一、教學名稱:
蒙氏數學

『肆』 幼兒園中班蒙氏數學平行四邊形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徵,進一步體驗圖形間的組合替換關系。 2、能運用平移、旋轉、翻轉等方法拼出平行四邊形,並記錄自己的拼法。 3、理解操作步驟,樂意探索多種品圖形的方法。 活動重點通過與梯形的對比,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徵;鼓勵幼兒嘗試探索平行四邊形的多種拼法並進行記錄,發展幼兒的空間運動能力和表徵能力。 活動難點活動准備經驗准備:對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基本圖形有初步的認識

『伍』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認識扇形的反思與分析

提問:小朋友,你知道要怎麼認識新朋友嗎?如果讓新朋友知道你叫什麼名字,會不會更加熟悉呢? 四、教師請幼兒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紙片上,然後貼在自己人的胸前,開始播放兒歌。提問: 1、小朋友,請大家去認識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你覺得應該要怎麼做呢?(教師也貼上名片,示範給幼兒看,如何認識新朋友) ... 2、小朋友認識新的朋友之後,可以怎樣和新朋友一起玩呢? 五、教師總結活動。提問: 1、因為是新學期的開始,所以適應幼兒園生活和認識新朋友是很重要的,今天,小朋友有沒有認識新的朋友呢? 2、請大家圍成兩個圈圈(外圈和內圈)外圈和內圈的小朋友面對面。我們一起邊念兒歌邊跳舞吧! 六、字詞句教學:學習寫自己的名字。 活動評價: 1、能正確地念唱兒歌、做動作。 2、能大方地向新朋友介紹自己的名字。

『陸』 中班蒙氏數學比較最快和最慢教案

知識與技能: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2、能夠對速度的單位進行簡單的換算,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特徵。
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觀察和討論,感知比較物體運動快慢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知道物理學中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通過例題的學習,掌握應用速度公式進行有關計算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樂於從多種渠道搜集、估測一些物體的速度。
教學重點:
1、知道物理學中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
2、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速度的概念,速度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理念:
通過日常生活中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基本方法的分析逐步建立速度的概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通過本節教學中速度單位的換算以及計算物體運動的速度等有關教學內容,培養學生運用數學和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了解物理計算題的解題思路及規則。
教具准備:投影儀及資料片。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提出問題:放一段獵豹追捕小動物的場景。再放一段蝸牛爬行的情景。讓學生比較兩種動物的運動快慢,引入課題。
二、新課教學
(一)、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
1、教師提問:怎樣比較運動的快慢
2、學生活動:看書43頁「有關游泳比賽」並分組討論:觀眾和裁判各是怎樣比較運動快慢的。
教師引導使學生認識到有兩種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①相同的時間比較路程的長短 ②相同的路程比較時間的多少
如果兩個物體各自通過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都不相同,怎樣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呢?在物理學中,採用"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長短"的方法。只要將路程和時間相除,算出各自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就可以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了。
(二)、速度及其計算公式
1、利用以上方法來比較課本43頁汽車和飛機的快慢
先由學生說出分析過程,並在此基礎上由學生給出速度的定義。
2、 速度的公式
引導學生分析得出速度的公式:速度=路程/時間
介紹各物理量的符號給出:v=s/t
教師強調公式的意義:s 和 t 相對應,必須是同一段路程中的路程和時間
3、 速度的單位
仍引導學生分析上面的分析過程,由學生說出速度的單位:m/s
提問學生:
① 1 m/s的物理意義:物體在1秒內通過的路程是1米。
② 你還知道速度的哪些單位?(km/h是速度的常用單位)
③ 1m/s和1km/h哪個速度大?
④ 教師講解速度的單位換算
⑤ 指導學生看書98頁「一些物體運動的大致速度」
4、速度的計算
① 學生讀例題。
② 教師強調解題的規范格式。
5、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由學生說出其定義: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速度不變或改變,這種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或變速直線運動。
教師強調 ①勻速或變速、②直線運動

『柒』 中班蒙氏數學《數物結合》公開課優秀教案

蒙氏數學觀摩課
開場白:
尊敬的各位家長,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大家能夠抽出時間來觀看我這次的蒙氏數學觀摩課。在此我代表全體老師向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您們對我們幼兒園工作的支持與配合!
設計意圖:
我設計的是一節蒙氏數學課《數物結合》它是讓幼兒體驗數字與物品的對應關系,設法將抽象的數字與相應數量的實物聯系起來,幫助幼兒認識數字。在生活中應時時注意引導幼兒關注事物數量的同時,與數字聯系在一起,從而使幼兒進一步了解10以上數的含義並加深對兩位數表達方式的印象。
本節課教學目的:
1、初步感知11—15數字與實物(數量)的對應關系。
2、能認讀數字11—15。
3、使幼兒嘗試與同伴合作完成探索活動,體驗成功感。
授課開始:
一、教學名稱:
蒙氏數學
二、教學內容:
《數物結合11—15》
三、教學目的:
1、初步感知11—15數字與實物(數量)的對應關系。
2、能認讀數字11—15。
3、嘗試與同伴合作完成探索活動,體驗成功感。
四、教學准備:
1、串珠、數字拼版
2、彩色紙條、圓形小卡片
3、彩圈卡片
五、教學過程:
1、預備活動
師生互相問候,走線,線上游戲:《小火箭》
小火箭,真厲害。一飛飛到藍天上,發火箭啦——11、12、13、14、15,發射!
出發到太空嘍!
2、集體活動
①感知數物結合
⑴創設情境:太空里呀,有金色王國,還有彩色王國。金色王國里有許多金色串珠,彩色王國里有許多彩色串珠,它們想成為好朋友,怎麼辦呢?數字王國里的數字卡片決定介紹它們認識,我們幫它們組合在一起吧!
⑵提示:剛才小朋友們玩游戲《小火箭》時,小朋友都聽到老師說那幾個數字了呀?(11、12、13、14、15)
⑶先出示教具數字拼板、數字卡片11,再取出相應數量的串珠卡(個位是1的彩色串珠,十位上是10的金色串珠)放在「串珠、數字拼板」的控制板上拼成11的串珠、數字拼圖。
⑷請個別幼兒操作學具「串珠、數字拼板」11—15中的任意數字,以增加幼兒的興趣。
②游戲:「找數字」
教師邊拍手邊問:「小朋友,我問你,,哪個數字不見了?」
幼兒邊拍手邊答:「尤老師,告訴你,數字11不見了。」
然後請幼兒放回原位(游戲可反復進行)
3、分組活動:
創設情境:還有很多物品想和數字卡片交朋友,我們一起去幫幫忙吧!
① 看數字,貼星星。
② 讀一讀,塗與數字相對應的彩圈。(彩圈卡片)
③ 玩「串珠、數字拼板」。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請每組個別幼兒展示並講解自己操作的情況,感受成功的體驗。
六、教學總結:
使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感知11——15數字與數量的對應關系。
蒙氏特色:
蒙氏數學主要是讓幼兒從機械記憶為主的學習,轉到生活實際操作為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在活動中動手、動腦進一步探索創造。並且通過蒙氏數學的學習可幫助幼兒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養幼兒善於提問,愛思考的習慣。

『捌』 中班蒙氏數學《比多少》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自己探索兩組物體(5個以內)的多少。
2、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
3、樂於參與集體活動。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掌握重疊和對應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會比較兩組(5以內)物體的多少。
活動難點:
幼兒自己嘗試找出比較物體多少的兩種方法。
活動准備:
1、教具准備:超市游戲。(碗和勺子)
2、學具准備:超市游戲。(每人手中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
3、顏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組,每組不超過五個,用學具袋裝好。)
4、貓和老鼠頭飾若干。(各占幼兒人數的一半。)
5、操作冊第1冊第17-18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好,聽音樂走線。
2、集體活動。
創設情境:今天,老師買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個碗和五個勺子)
教師:請小朋友們幫老師看一下碗和勺子哪個多一些?哪個少一些?你是怎麼發現的呢?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玩「超市游戲。」比較學具袋中的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哪種多一些?哪些種少一些?一樣多?
第二組:玩雪花片。比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種顏色多一些?哪種顏色少一些?一樣多?
第三組:完成操作冊中第17-18頁的練習。
4、集體游戲:貓捉老鼠。
教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吧!(放音樂《一隻小小老鼠》。)
每組8-10人,分別戴上貓和老鼠的頭飾。(每種頭飾不超過五個。)玩貓捉老鼠的游戲。當音樂停止時,要請幼兒說出自己組中貓和老鼠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小朋友們今天真棒!都學會了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重疊和對應。好,現在請小朋友們把你小學具袋的門打開,把手中的學具寶寶一個一個裝進去,不要忘記把學具袋的門關上!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一下男孩和女孩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2、請幼兒回家後比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誰的多一些?誰的少一些?

『玖』 幼兒園蒙氏數學中班雙胞胎教案

中班數學:分類計數 (一)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按物體特徵進行多次分類,並用數字記錄。 2、使幼兒學會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以及結果。 【活動准備】 1、帽子圖、標記卡、數字卡若干,黑色水筆; 2、數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教學活動。 (1)學慣用標記分類計數。 出示圖形一 師:圖上有什麼?(帽子) 師:一共有幾頂帽子?可以用幾來表示? 師:用什麼標記來表示這里記的是帽子?啟發幼兒說出帽子標記。 師:這7頂帽子是一樣的嗎?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講述,教師和幼兒討論用什麼標記來表示。例如:帽子上沒有花的可以在花標記上劃一條斜線表示沒有花。 (2)分類計數。 這些帽子有這么多的地方不一樣,哪每樣有幾個呢?(屈老師 www.qulaoshi.com)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引導幼兒把數字貼在標記的左面。 (3)小結。 蓋住圖一,現在我們不看這幅圖能不能知道圖上有幾頂什麼樣的帽子?每樣有幾頂? 你怎麼知道的?(看標記的) 引導幼兒一起看標記來說一說。 二、小組活動。 1、看圖按標記印數字。 2、蓋點子游戲。 3、依照樣子塗色。 4、給數目最多的點子打勾。 三、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上來說說你們是怎麼做的,討論做的是否正確。 中班數學:分類計數(二)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圖形的兩個特徵標記分類並正確記錄其數量。(重點) 2、培養幼兒用語言講述操作結果的習慣。(難點) 【活動准備】 1、圖形拼圖一幅,標記卡、數字卡若干,各種圖形若干。 2、數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教學活動。 1、學慣用兩個特徵標記記錄圖形。 (1)出示圖形一。 師:圖上有什麼?(房子、小橋、蝴蝶) 師:用什麼圖形拼搭成的?(長方形、三角形) 師:每個三角形都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 (2)出示圖二(顏色標記、形狀標記、大小標記) 師:用哪些標記來表示大三角形?小三角形? 師:用哪些標記來表示紅三角形?黃三角形? 幼兒先相互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 (3)按照標記記錄。 師:這兒這么多的圖形,每種圖形各有幾個呢?請幼兒報數字老師記錄。 (4)小結。 請幼兒一起說說這幅圖裡面有幾個什麼樣的圖形? 二、幼兒操作活動。 1、分類游戲。 (幼兒分別取自己的圖形卡片)看一看,說一說,(屈老師 www.qulaoshi.com)你的圖形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 看教師出示標記圖,圖形特徵與標記相符的幼兒,舉起卡片站起來。送圖形回家,要求圖形必須符合門牌號。 2、記數活動看圖按標記記錄。 學習記錄後,說說這幅圖里有幾個什麼樣的圖形。 三、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上來說說你們是怎麼做的,討論做的是否正確。

『拾』 幼兒園中班蒙氏數學該怎樣教

蒙氏數學有效教學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
筆者到使用蒙氏數學的幼兒園進行了一些跟蹤的調查和研究,絕大多數幼兒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可供大家分享。但也有一些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對教材的把握及教法的運用等還很不得法。本文將蒙氏數學在實施過程中教學缺乏有效性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做一分析,希望能對教學第一線教師有所幫助。
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四個主要問題
過於注重教學形式,缺乏將活動過程與活動目標聯系的意識
一次,中班的「數物結合」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一起操作完「串珠、數字拼板」後,教師要求幼兒每人用一根小繩穿出和數字卡片相同數量的木珠,幼兒紛紛將珠子穿在自己的小繩上,操作過程中氣氛相當好。當老師請幼兒數數自己小繩上的珠子數時,卻只有部分幼兒所穿的珠子數和教師的數字卡片上的數字相同。
活動前,教師為准備材料花費了大量精力。活動中,孩子為擺弄、操作忙得不亦樂乎,教師最終的目的是讓幼兒在穿珠子的過程中感知認識、獲得數物對應的經驗。可是,幼兒在整個操作活動中,只是忙於穿珠子了,根本沒有去思考所穿的珠子數與教師的數字卡片是否相對應,無法去關注自己的過程,也就無法獲得數物對應的經驗。教師在幼兒操作過程中也缺乏適時適當的指導,使操作沒有為教學目標服務。
只關注幼兒表面的興趣, 缺乏深層次的對學具價值的挖掘
還是以中班為例,在 「認識時間」的活動中,教師出示教具「星期轉盤」的時候,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便問幼兒:「今天,老師要送給大家一個禮物,請你們猜一猜是什麼?」幼兒絞盡腦汁拚命地猜想:圖書、蛋糕、好玩的玩具、天線寶寶……可是,當老師拿出教具時,孩子們都發出「唉」的長嘆,剛才津津樂道的孩子一下全沒精打采了。
像這樣的「猜一猜」游戲,大家並不陌生。初看,老師的意圖好像在引發幼兒的興趣,為後面的學習活動做鋪墊,但是,幼兒的這種好奇心會隨著「神秘」東西的出現而很快消失。當被猜測的物品與幼兒的設想並不一致時,它便很難再激起幼兒的興趣。像這樣毫無頭緒、不著邊際的無需動腦的猜測,不能達到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目的,只會隱性地浪費時間。
對活動的要求指向不明,難以真正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
在中班「圖形分割」的教學活動中,一位老師為了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設計了「變魔術」這一操作活動來豐富幼兒的經驗,即將一張平行四邊形的紙變成各種圖形。老師在操作前提出:「老師想請小朋友當魔術師,用這張紙變圖形,看哪個小朋友變得又多又好。請小朋友拿起剪刀,開始變。」不一會兒,每個幼兒都剪出了好多圖形。當老師請幼兒說「變」了哪些圖形時,幼兒說得最多的是三角形,其次是梯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很少,而說不出名的碎片卻佔了相當一部分。
只關注幼兒動手參與,未引導幼兒的思維參與其中,幼兒的智能得不到有效的發展。
在中班的數學活動「認識單數、雙數」中,教師安排此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感知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提供了「數字與籌碼」等材料。教師先示範學具的擺放方法,再請幼兒操作練習,全班幼兒興致勃勃,個個忙於擺弄學具;老師則忙於控制活動的時間,並讓個別幼兒展示操作的結果並說出10以內的單數與雙數。表面看起來,場面非常熱鬧,每個幼兒都在參與,都在動手實踐,課堂的活動內容很豐富,課堂結束時,大部分幼兒也能根據操作的學具准確說出10以內的單數、雙數。
但是在動手操作之前,教師沒有給幼兒預留思考的時間,即使幼兒正確地匯報出了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也只是在復述學具效果圖上的內容。事實上,這個活動的設計與提供的材料都非常好,但作為學數學的操作探究活動,活動原本應有的教育功能沒有充分地發揮出來,潛在的教育資源被浪費。
加強實施有效性的措施
自始至終圍繞活動目標設計與組織有效的活動
教師在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操作材料、設計教學程序、運用教學指導策略等時,一定要根據教材及幼兒的學習特點緊緊圍繞活動的目標進行,並需要思考、明確以下問題:
教學的每個環節都應當從教學的目標與需要出發,從幼兒的需要出發,不能為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因為任何情境都不能游離於教學之外。
關注幼兒真正的興趣與需要,給予恰當的有效的引導
觀察幼兒、研究幼兒才能了解幼兒的真正興趣與需要,把握幼兒的已有經驗與水平。教師在確定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設計教學問題、選擇教學方式等時,既要關注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又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已有經驗與認知特點。平時,對幼兒反饋的信息要多加留意、洞察、分析。
在上面提到的中班「認識時間」的活動中,教師在導入部分對幼兒興趣的引導與幼兒的需要不相符,反而會讓幼兒失去興趣,其實幼兒對學具「星期轉盤」是非常感興趣的,教師直接出示教具就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可見,有效引導,必須建立在幼兒的興趣與關注點上,這樣才能使教育與幼兒的興趣點保持一致,將學習活動一步步引向深入,最終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引導幼兒多種感官主動參與學習,促進智能有效發展
教學中,要讓每個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使每個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展。僅滿足於讓幼兒動口、動手是很不夠的,必須讓幼兒的思維參與其中,讓幼兒或先思考後操作,或邊思考邊操作,或先操作後思考。這樣引導的幼兒多種感管全方位地參與學習,才能真正體現幼兒的主體性,促進他們智能的發展。中班的「認識單數、雙數」的活動中就缺乏幼兒的思考。在此活動中如何引導幼兒思考呢?
首先,教師要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或教育情境,把要讓幼兒學的內容轉化成幼兒願意學的內容,讓學習的內容、學習的情境、學習的方式貼近生活、聯系生活,表現生活。教師要在保證教學科學性的前提下,通過多種手段與實效性,以「趣」引路,以「情」導航,以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與活動,如前例中教師可創設情景引導幼兒操作、擺放籌碼,不用示範籌碼的擺放。
其次,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幼兒的思維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教學中,教師不要牽著幼兒的鼻子走,不要硬將幼兒的思維納入自己的思維軌道,而要創造條件千方百計啟發幼兒積極思考,善於發現問題,勇於提出見解,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看法、想法,幼兒答錯了的允許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許補充;沒有想好的允許再想;不清楚的問題允許發問;不同意見允許爭論;教師錯了的允許幼兒指正;甚至必要時允許幼兒不舉手自由發表意見。在這種民主的課堂氣氛中,幼兒沒有被同伴恥笑的苦惱,沒有被老老斥責的憂慮,學習活動是充分自由的,幼兒便會全力地投入學習,充分體會學習的樂趣。
學習成功是最足以使幼兒感到滿意、快慰、願意繼續學習的一種動力。因此,教師不僅要在了解每個幼兒的基礎上給其提供成功的機會,創造成功的條件,而且要使每個幼兒都能嘗到成功的滋味,獲得成功的體驗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幼兒一些走向學習成功的方法,最終促進幼兒智能的有效發展。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中班蒙氏數學教學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