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幼兒園古詩山行教學視頻

幼兒園古詩山行教學視頻

發布時間:2021-01-12 11:46:05

Ⅰ 如何上好古詩《山行》這一課

首先要確定你授這節課的目標,然後就是過程中需要怎麼做,需要獲得什麼樣的結果。寫個教案,按教案走。

Ⅱ 幼兒園學的五十首最簡單的古詩

一、《詠鵝》

作者:(唐)駱賓王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譯文:「鵝!鵝!鵝!」面向藍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紅色的腳掌劃著清波,就像船槳一樣。

二、《春曉》

作者:(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春天睡醒不覺天已大亮,到處是鳥兒清脆的叫聲。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三、《梅花》

作者:(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四、《春夜喜雨》

作者:(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點點燈火,閃爍江上漁船。明早再看帶露的鮮花,成都滿城必將繁花盛開。

五、《秋浦歌》

作者:(唐)李白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譯文:爐火照徹天地,柴煙中紅星亂閃。冶煉工人在明月之夜,一邊唱歌一邊勞動,他們的歌聲響徹了寒峭的山谷。

Ⅲ 如何跟幼兒解釋山行古詩的意思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譯文 深秋時節,山上蜿蜒的小路曲徑通幽.雲霧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車來,是因為這傍晚楓林的美景著實吸引了我,那被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的花兒還要紅. 注釋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時候的山. 3.徑:小路. 4.斜:此字讀xiá,為伸向的意思. 5. 坐:因為. 6、霜葉:被霜打過的楓葉 簡析 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艷麗的山林秋色圖.遠上秋山的石頭小路,首先給讀者一個遠視.山路的頂端是白雲繚繞的地方.路是人走出來的,因此白雲繚繞而不虛無縹緲,寒山蘊含著生氣,「白雲深處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這只是在為後兩句蓄勢,接下來詩人明確地告訴讀者,那麼晚了,我還在山前停車,只是因為眼前這滿山如火如荼,勝於春花的楓葉.與遠處的白雲和並不一定看得見的人家相比,楓林更充滿了生命的純美和活力.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 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秋季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於坡度不大,故可乘車游山. 第二句:「白雲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有人家」三字會使人聯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還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裡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 (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後兩句則是傍晚之景. (2)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 (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捨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 (4)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 . 第四句:「霜葉紅於二月花」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麼用「紅於」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於」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託,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並列的處於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於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於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頭.「遠」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 「白雲生處有人家」,寫雲,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著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雲飄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牆.這里的「人家」照應了上句的「石徑」,—這一條山間小路,就是那幾戶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這就把兩種景物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了.有白雲繚繞,說明山很高.詩人用橫雲斷嶺的手法,讓這片片白雲遮住讀者的視線,卻給人留下了想像的餘地:在那白雲之上,雲外有山,定會有另一種景色吧? 對這些景物,詩人只是在作客觀的描述.雖然用了一個「寒」字,也只是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並不表現詩人的感情傾向.它畢竟還只是在為後面的描寫蓄勢—勾勒楓林所在的環境. 「停車坐愛楓林晚」便不同了,傾向性已經很鮮明,很強烈了.那山路、白雲、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這楓林晚景卻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為了要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前兩句所寫的景物已經很美,但詩人愛的卻是楓林.通過前後映襯,已經為描寫楓林鋪平墊穩,蓄勢已足,於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點明喜愛楓林的原因. 「霜葉紅於二月花」,把第三句補足,一片深秋楓林美景具體展現在我們面前了.詩人驚喜地發現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雲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艷麗呢!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樣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現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詩人沒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這是一首秋色的贊歌. 第四句是全詩的中心,是詩人濃墨重彩、凝聚筆力寫出來的.不僅前兩句疏淡的景緻成了這艷麗秋色的襯托,即使「停車坐愛楓林晚」一句,看似抒情敘事,實際上也起著寫景襯托的作用: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的詩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這種景象,才更顯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筆重寫之後,戛然便止,又顯得情韻悠揚,餘味無窮.

Ⅳ 幼兒園大班古詩公開課怎麼講

大班語言活動古詩教案《山行》

活動目標:

1、了解古代書籍的閱讀方式,對古詩誦讀活動有興趣。

2、會有表情地朗誦七言絕句,初步有順序地擺放詩句。

3、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在古詩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准備:

1、大圖書一本,《山行》音樂磁帶,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幼兒大拇指上畫紅娃娃(綠娃娃),大號字四份。

活動過程:

1、小朋友,這兒有本有趣的書。我們一起來看!

你覺得什麼地方有趣呢?

教師小結:古時候的書就是封面在下面,封底在上面,看書時從後面一頁頁往前翻。

2、告訴你們,這本書里還藏了一首古詩呢!我們再來看一遍。教師翻書並念古詩《山行》。

這首古詩的名字叫什麼?是哪一個大詩人寫的?描寫了哪個季節的景色?

3、你們想來學這首古詩嗎?

出示大號字《山行》。小朋友,跟我念。

教師念一句,幼兒念一句。(第一遍)

用好聽的聲音來念。(第二遍)

我們連起來念,會念的小朋友聲音響亮一點。(第三遍)

我們再來一遍。

4、這張紙上還有幾幅圖畫。你們猜猜看,這些圖畫里藏的是哪個字寶寶?[屈.老師.教案網出處](認識「山、石、白雲、車、花」)

5、現在我們來做個游戲,看顏色標記念。

我是黃娃娃,黃顏色畫的字寶寶我來念。那紅顏色的字寶寶誰來念?綠顏色畫的字寶寶呢?(四張紙)

6、紅娃娃、綠娃娃真能幹!

這兒還有字卡,你們會把這些字卡排成一首古詩嗎?那請你來排一排,念一念。可以去念給後面的老師聽。擺對了,念得好,老師還會獎你一個五角星。

7、念好的小朋友可以將字卡收起來,坐在椅子上,跟著錄音機一起唱《山行》這首詩。(放音樂磁帶)

附:

古詩《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Ⅳ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可以教哪些古詩

1.江南(江南可采蓮)漢樂府 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3.詠鵝(鵝鵝鵝)駱賓王 4.風(解落三秋葉)李嶠 5.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賀知章 6.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 7.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王之渙 8.春曉(春眠不覺曉)孟浩然 9.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10.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 11.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王昌齡 12.鹿柴(空山不見人)王維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王維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王維 15.靜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 16.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李白 17.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 18.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李白 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李白 20.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李白 21.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李白 22.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高適 23.絕句(兩個黃鵬鳴翠柳)杜甫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杜甫 25.絕句(遲日江山麗)杜甫 26.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杜甫 27.遊子吟(慈母手中線)孟郊 28.江雪(千山鳥飛絕)柳宗元 29.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賈島 30.楓橋夜泊(月落鳥啼霜滿天)張繼 31.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張志和 32.塞下曲(月黑雁飛高)盧綸 33.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劉禹錫 34.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劉禹錫 35.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白居易 36.池上(小娃撐小艇)白居易 37.憶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38.憫農(鋤禾日當午)李紳 39.憫農(春種一粒粟)李紳 40.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杜牧 41.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 42.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杜牧 43.樂游原(向晚意不適)李商隱 44.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羅隱 45.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胡令能 46.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范仲淹 47.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王安石 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王安石 49.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蘇軾 51.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灧晴方好)蘇軾 52.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蘇軾 53.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蘇軾 54.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李清照 55.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陸游 5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陸游 57.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范成大 58.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范成大 59.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楊萬里 6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楊萬里 61.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朱熹 62.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林升 63.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葉紹翁 64.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翁卷 65.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高鼎 66.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王冕 67.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於謙 6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鄭燮 69.所見(牧童騎黃牛)袁枚 70.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龔自珍

Ⅵ 大班古詩山行公開課視頻

花信緊抄,二十四番愁。風雨五更頭襲。侵階苔蘚宜羅襪,逗衣梅潤試香篝。綠窗閑,人夢覺,鳥聲幽。按銀箏、學弄相思調。寫幽情、恨殺知音少。向何處,說風流。一絲楊柳千絲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落花中,流水裡,兩悠悠。

Ⅶ 古詩朗誦: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山行》

作者古籍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

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秋季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於坡度不大,故可乘車游山。

第二句:「白雲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有人家」三字會使人聯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還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裡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後兩句則是傍晚之景。(2)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捨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4)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 。

第四句:「霜葉紅於二月花」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麼用「紅於」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於」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託,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並列的處於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於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於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頭。「遠」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

「白雲生處有人家」,寫雲,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著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雲飄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牆。這里的「人家」照應了上句的「石徑」,—這一條山間小路,就是那幾戶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這就把兩種景物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了。有白雲繚繞,說明山很高。詩人用橫雲斷嶺的手法,讓這片片白雲遮住讀者的視線,卻給人留下了想像的餘地:在那白雲之上,雲外有山,定會有另一種景色吧?

對這些景物,詩人只是在作客觀的描述。雖然用了一個「寒」字,也只是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並不表現詩人的感情傾向。它畢竟還只是在為後面的描寫蓄勢—勾勒楓林所在的環境。

「停車坐愛楓林晚」便不同了,傾向性已經很鮮明,很強烈了。那山路、白雲、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這楓林晚景卻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為了要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前兩句所寫的景物已經很美,但詩人愛的卻是楓林。通過前後映襯,已經為描寫楓林鋪平墊穩,蓄勢已足,於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點明喜愛楓林的原因。

「霜葉紅於二月花」,把第三句補足,一片深秋楓林美景具體展現在我們面前了。詩人驚喜地發現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雲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艷麗呢!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樣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現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詩人沒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這是一首秋色的贊歌。

第四句是全詩的中心,是詩人濃墨重彩、凝聚筆力寫出來的。不僅前兩句疏淡的景緻成了這艷麗秋色的襯托,即使「停車坐愛楓林晚」一句,看似抒情敘事,實際上也起著寫景襯托的作用: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的詩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這種景象,才更顯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筆重寫之後,戛然便止,又顯得情韻悠揚,餘味無窮。

Ⅷ 哪裡能找到古詩山行的一幅畫,配合教學的.什麼都有可以

山行 唐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詩義版:
走在彎彎曲曲的小路權上,在霧氣籠罩的地方,遠遠看見有幾戶人家.
在傍晚紅彤彤的楓林里,眼前的楓葉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紅艷.
詞義:
寒山--深秋時節的山.
石徑--彎彎曲曲的小路.
白雲生處--白雲升起的地方.
楓林晚--傍晚的楓林.
紅於二月花--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紅艷.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古詩山行教學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