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習作教學教案

小學習作教學教案

發布時間:2021-01-12 06:13:55

1. 小學生課外活動《快樂農場》作文課教學教案

6月1日早晨,我早早醒來,換上了校服,馬上把早飯吃完,開開心心地去學校。因為今天不但有表彰活動,吳老師還組織我們去樂子雞蛋農場(也稱為快樂農場)去體驗農家生活。我和媽媽做上同學的車來到了樂子雞蛋農場,一下車我就感覺這里的空氣太清新了,這里的山林太美了。
不久,我們就開始體驗第一個農家樂活動——種玉米,我們來到一片耕地上,我拿起一把小鋤頭,我使出了吃奶地勁往地里挖土,才挖出一個比較深的小坑,然後播下一顆玉米種子,再把土重新蓋上,接著澆水。期盼來年,我種的玉米肯定能長高。
第二個體驗活動就是撿雞蛋,我們一群孩子提著籃子沖進雞舍,看到哪個雞窩里有剛下的蛋,我學著別人的樣子,用稻草把母雞轟走,誰知一隻母雞突然看到了,就往我這兒追,我趕緊拿走雞蛋正想跑,沒想到這只母雞那麼「暴力」,竟然把我的手啄了一口。我有點不服氣:大不了下次來了賠你蛋嘛。到最後我只撿了8個蛋,看著別人撿的都比我多,我有點失望,最終,我的同學江映月幫了我,算是滿載而歸了,我才高興起來。
吃過香噴噴的農家飯後,開始了第三個活動就是摘新鮮的水果蔬菜。媽媽先去借把剪刀,我提著菜藍子往成熟的菜地里尋找果蔬。我掰了三顆玉米,媽媽剪了一顆黃瓜,還有一顆絲瓜。看見旁邊菜地里的西瓜只有大人的拳頭那麼大,不忍去摘。接著我們又往大棚里走去,摘了三個又大又紅的西紅柿,還有許多晶瑩剔透的小西紅柿。
體驗完一天的農家樂活動,收獲很豐富,能通過親手勞動獲得的果實最光榮!

2. 小學作文開頭指導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了解作文開頭的重要性。
2.在活動中掌握作文開頭的寫作方法。
3.使學生能寫出誘人的開頭。
活動設想
在具體的收集、整理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收集資料的方法,學會專題研究的方法,掌握寫作作文開頭的方法。
活動安排
1.讓學生認識寫好作文開頭的重要性。
2.教師收集學生平時的作文開頭,分析、研究存在的問題。
3.學生收集自己認為寫得好的作文開頭。
4.把收集到的好的作文開頭與自己的作文開頭比較,找出自己作文開頭存在的問題。
5.查找資料,了解如何寫好作文開頭的方法。
6.當堂練習,把握寫作作文開頭的方法。
7.聯系多媒體教室,展示實際活動的成果。
8.總結活動的得失。
活動的具體過程
1.讓學生認識到寫好作文開頭的重要性
高爾基說:「開頭第一句是最難的,好像音樂里的定調一樣,往往要費好長時間才能找到它。」托爾斯泰是很重視作品的開頭的,《戰爭與和平》的開頭,他先後經過15次的反復修改,才感到滿意。《安娜———卡列尼娜》的開頭,他曾經用了十種不同的寫法,最後才確定下來的。古人認為文章的結構應該是「鳳頭、豬肚、豹尾」,那意思是說,開頭要像鳳凰的腦袋,漂亮、優美。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同學們也一定有這樣的經歷:一個題目拿到手,卻總是動筆艱難,可一旦開了頭,尤其是有了一個好的開頭後,寫起文章來往往洋洋灑灑,文思泉湧,一氣呵成。文章的開頭就是整篇文章的門面。商店的門面漂亮,就能吸引來很多顧客;文章的開頭好了,就能吸引更多的讀者。特別是考場作文,有人統計過,高考閱卷時,老師們在一篇作文上逗留的時間平均只有29秒,也就是說有的作文老師們還看不到29秒。在這么短時間里,你用什麼辦法使老師能認真看你的作文,沒有好的開頭行嗎?「萬丈高樓平地起」,有了好的開頭,文章寫起來就順暢的多了。
2.多媒體展示學生平時寫的作文開頭。(略)
3.當堂調查學生在寫作文開頭時的表現情況。收集、整理如下:
寫作文開頭時,不知道作文開頭的技巧。
根據作文題目隨便寫作文的開頭。
只知道可以用倒敘的方法。
邊寫邊想,沒有思路。
模仿範文的開頭。
就是寫不好作文的開頭。
4.多媒體展示學生收集的精美作文開頭:(共收集五十篇,這里僅摘十篇)
假如那天她一如既往地不走這條僻靜的小胡同,假如那天她對小胡同里所有的細枝末節視若無睹,那麼……(《骨肉奇緣》)作者:熊熊,初二(4)邵長東)
童年的記憶像一片長滿花花草草的森林,林子里的樹長得很茂盛。陽光從樹葉間的空隙里灑下來,照在路上,留下一個個暗影或光斑。
我知道我永遠都不可能騎著馬走進西藏,讓那滾燙的炊煙從我肩上烙下幸福的花形。我不知道帳篷在哪裡,我不能分辨炊煙從哪個山頭升起。我在這里渺小,身體沉重,雙目被雪域的光芒刺得無法睜開。
(選自《生活隨想》初二(4)牛傳筱)
人生有無數的煩惱:大至生老病死,小至工作不順,辦事不利……各種人對煩惱有各自的見解和處理方法。而我最推崇大仲馬,他對煩惱只平平淡淡地說:「人生是串無數的小煩惱組成的念珠,懂得人生價值的人會笑著數完這串念珠的。」簡簡單單的幾個字,道出了人生的真諦———笑對煩惱。 (摘自《獲獎作文·笑對煩惱》初二(5)王瑞雪)

一直以為侃價是俗不可耐的事。每次買東西,都裝成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一問價便付錢。看到小商販們狡黠的一笑,心裡才明白自己已被人「宰割」,可就是愛面子,咬牙認了。
(《第一次侃價》初二(5)郭彥君)
我有一個小小的心願,就是去看海。媽媽說:「去吧,孩子,畫卷上沒有真正的海。」於是,我終於領略到了海的豐姿。
(《海》初二(6)趙紅靜)
夜深了,勞動了一天的人們帶著香甜的夢沉睡了。窗外,深藍色的夜空綴滿了寶石般的星星,銀盤似的月亮鋪灑下皎潔的月光,靜靜的院落融化在清涼的月光中,我不由自主地走到小院中。
(摘自《小院夜色》初二(6)代麗君)
離別故鄉已多年,許多事情在記憶中,故鄉的賽龍舟卻濃縮著我對故鄉的情結,銘刻在我的記憶里。
(摘自《故鄉端午賽龍舟》初二(6)范軍)
歷史是人類的足跡,記載著風風雨雨,文明是社會的進步的標志,閃爍著智慧的汗水。中華神州,文明悠久五千年,她的輝煌,她的燦爛,讓炎黃子孫驕傲自豪,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摘自《新安晚報》初二(6)汪洋)
清晨,陽光撒滿大地,蔚藍而高遠的天上悠閑地飛著幾片白雲。我走在上學的路上,看著這美好的一切,心裡卻萬分沉重.一切的一切在我眼裡彷彿都蒙上了一層灰色。我是在想昨天晚上發生的那件事,它令我萬分後悔。
(摘自《我真後悔》初二(6)崔漩)
朋友,你讀過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嗎?你不為詞中「山舞銀蛇,原馳臘象」的勝景陶醉嗎?你聆聽過如雷貫耳的朔風嗎?如果你是溫柔細膩的南方人,那你一定對北方的隆冬充滿熱切的嚮往吧,請你隨著我的拙筆暢游一番吧!
(初二(6)班 馬文娟)
面對失敗和挫折,一笑而過是一種樂觀、自信,然後重整旗鼓,這是一種勇氣;面對誤解和仇恨,一笑而過是一種坦然、寬容,然後保持本色,這是一種達觀。 (摘自馬國福《一笑而過》初二(6) 姚夢雅)
5.把學生平時寫的作文開頭和收集的作文開頭進行比較,分析學生作文開頭存在的問題:
不能概括文章主體的內容。
不會使用任何一種作文開頭的技巧。
說一些與主體內容無關的繞彎子的話。
沒有文采,不吸引人。
開頭過長,造成頭重腳輕的局面。
只會使用敘述一種表達方式,不會使用修辭。
開頭概括的內容過小,不能統領全文。
6.查找資料;了解寫好作文開頭的常用方法,用多媒體展示,教師分析、講解
{1}直接式:一般同學總喜歡在開頭上繞來繞去,說些不著邊的話,既浪費許多筆墨,又影響表達效果。實際上有許多優秀的記敘文,一般都是直接進入事件的記敘。如都德的《最後一課》,契訶夫的《變色龍》,開頭都是簡潔明了,一開始就將讀者帶入到故事的情景中,讓讀者的思緒隨故事情節的展開而起伏。
{2}點題式:文章一開頭就入題。開頭揭示題旨,入題快,利於引導讀者把握文章的中心。北京十二中初中分校的學生葉杉有一篇習作《我的父親》,其開頭這樣寫道:「人們自古以來歌頌偉大的母親,我卻更加喜愛我的父親。母愛彷彿是陽光,溫暖,無微不至。而父愛彷彿是無邊無際的海洋,寬廣、遼闊,似乎能包容一切。」從這第一段,我們很清楚作者要歌頌的是誰,歌頌的內容是什麼。語文課本中,這樣開頭的文章不少。《八隻小貓》的開頭:「我並不喜歡活的或者別的什麼貓,但對家裡八隻景德鎮的瓷器小貓有些例外。它們是在江西瓷品展覽會上與我見面的,我一看那清新可喜的樣子就愛上了。」緊扣題目,點明了「八隻小貓」的來歷及作者對小貓的感情。
{3}交代式:這種方式用在記敘文的開頭,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等有關信息。例如,莫懷戚的《散步》第一段:「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有一位同學寫了一篇關於小組集體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作文,開頭做出這樣的交代:「今天,是我們第二次集體出遊。我和六位同學大清早就頂著風走上大街,奔赴實踐地點。」對參加活動的人員作出詳細交代,為下文事件的展開和人物的出場埋下了伏筆。
{4}回憶式:初中學生寫的文章絕大多數是敘述生活中經歷過的事,所以,採用回憶式開頭就很白然,易於使自己寫作時回憶起過去的一幕幕,也有助於將讀者引入故事中。冰心的《小橘燈》、朱自清的《背影》、魏巍的《我的老師》,這些大作家的作品都是這樣開頭的。《小橘燈》的開頭只短短一句:「這是十幾年以前的事了。」簡潔而實用。學生的作文,這樣的開頭最多。如:「今天,我坐公交車回學校,不料,在公交車上發生了一件不太愉快的事。」
{5}渲染式:是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描寫,為下文的故事情節展開烘托氣氛,也能引發故事情節的推進。這種方式用好了,容易顯示作者的功力。王願堅的《七根火柴》,記敘的是紅軍長征過草地時兩個戰士圍繞「七根火柴」發生的故事。文章開頭對草原上惡劣自然環境的描寫,對故事的展開及主題的表現有著重要的作用。彭荊風的《驛路梨花》也是如此,開頭就交代山之高大險峻、連綿不斷及暮色沉沉,很自然地令讀者想到:山路夜行太危險,趕快找落腳地,這樣的山路,哪兒會有落腳地呢?這樣的段首,不僅吸引讀者眼球,更為「小茅屋」的出現做了很好的鋪墊,對表現主題極為有利。

{6}引用式:《人民的勤務員》是典型的引用式開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看到這句話,人們馬上會想到雷鋒,雷鋒用實踐很好地詮釋了他的這一座右銘。而這一段話也是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就本文來說,它既點題,又是全文的中心。當然,引用對於不同文章的作用也不盡相同:或引用名言警句,點明中心;或引用人物語言,突出人物性格;或引用詩歌,喚起讀者共鳴;或引用俗語諺語,說明事理。在議論文中,常見的方法是引用名言導出話題。
{7}「開門見山」式。
「開門見山」是一種應用得很普遍的開頭方法。它之所以被廣泛使用,就因為一開頭就直入主題。在信息時代的今天,時間彌足珍貴,看文章的人都希望盡快地明白文章寫的是什麼。倘若在開頭處拐彎抹角、枝枝蔓蔓,一味地在題外轉悠,那麼,即使內容再好,也難以激起讀者閱讀下去的興趣。對我們考場作文來說,閱卷教師承擔著繁重的閱卷任務,一個「開門見山」直入文題的、「不蔓不枝」的開頭,一定可以博取閱卷老師的好感,使閱卷人對你的作文留下極佳的印象,從而有助於你在考試中獲得理想的成績。「開門見山」式的開頭,在我們初中語文課本中極常見,可謂俯首可拾,如:「我與父親不相見己兩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景。」(朱自清《背影》)開篇點題,為下文寫寄寓深摯父愛的「背影」設伏。「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茅盾《白楊禮贊》)開篇第一句明確了贊頌的對象白楊樹,定準了全文的情感基調———贊頌。「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高爾基《海燕》)開頭首先交代了海燕勇敢高飛的戰斗環境,接著從「色」(黑色)、「形」(閃電)、「神」(高傲)三個方面,顯現了海燕迅猛高飛的戰斗英姿。以「開門見山」式開頭獲得成功的作文很多,下面列舉幾例:
看到這個題目,我內心深處不禁響起了一陣掌聲,這掌聲表達了女兒對媽媽的贊許和欽佩之情。要是兩年前,我可要為媽媽喝倒彩了。(《作文》雜志,1999年第十期)這是1999年「文心杯」全國中學師生作文大賽初中組一等獎得主蔣靖菲同學的《掌聲響起》的開頭部分。這個開頭開門見山,同時欲揚先抑,又為下文設伏並構成懸念。
我的家鄉四面環山,到處蘆葦叢生。秋天一到,蘆葦花爭相開放,把家鄉掩映在一片花海里,很是好看。(同上 二等獎 郭慧芳《家鄉的蘆葦花》)
我九歲那年的春天,父親買回一頭黑水牛。他說:「咱家田多,農忙季節,沒頭牛不行。待這牛長大了,就用它來耕地。」(同上 二等獎 任美娟《與牛結緣》)
忘不了她那張給我鼓勵的笑臉,忘不了她激發我上進的朴實的話語,忘不了她曾給我生命中帶來的一片綠色。忘不了她,我至親的愛友。(《忘不了她》)
{8}「寫景烘托」式
畫家畫月亮,如果孤零零地只畫出一個月亮,就會顯得十分單調,甚至會神采匱乏。如果在月亮周圍勾上幾縷雲彩,以雲托月,情況就會大不一樣,那個月亮就會格外有神,這種技法,就是「烘托」。作文也需要這種技法。作為一名初中生,考試大多為寫人敘事類作文,一個好的「寫景烘托」式的開頭,有利於為人物的摹刻和事情的敘述設置入情的氛圍。作為一種實用的作文技法,在初中語文課本中也有許多典範的例子。如: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接一座,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這是小說《驛路梨花》的開頭。以對山的描寫為情節的展開鋪墊。如此大山,暮色又迫臨,對行進在路途中的人,夜間的住宿確乎是一個必須而又難以解決的問題。他們的心情該是多麼焦急啊!由此可見,對小茅屋的主人的猜度與贊美等一系列的情節張本鋪墊,是為「寫景烘托」式開頭。
時間是晚上八點。太陽雖然早已下落,但暑氣並沒有收斂。沒有風,公園里哪些屹立著的古樹是靜靜的.樹葉也是靜靜的。露天的勞動劇場也是靜靜的。(葉君健《看戲》)以「靜」烘託人們等待開戲的寧靜氣氛。不僅如此,而且與後文梅蘭芳表演時山呼海嘯的場景對比,表現出藝術穿透性,反襯梅蘭芳高超的表演技藝。
「干千凈凈的藍天上,偷偷溜來一團烏雲,風推著它爬上山頭。山之邊,梯田裡的莊稼像綠海里卷來的一道道浪頭。」(高風《金黃的大斗笠》)
同樣,學生們因採用「寫景烘托」式開頭而成功的文章也為數不少,如:
「公元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八日,天空下起暴雨。地上透亮的水泡,圓了又破,破了又圓,一張一合地哭訴著一位世紀老人的溘然長逝。水泡聲千百次地重復著一個永遠的名字:冰心。」(樊瑞《百年冰心》見《作文》1999年第十期)
「我的頭發濕了,渾身沾滿了泥漿。清明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際無聲地飄落在荒涼的山野上。我踩著泥濘艱難地走著,尋找著,任憑雨水灑在頭上、臉上、身上……」(胡波《又逢清明節》見李曉明、毛劍冰編「金榜作文系列叢書」《寫人散文》)
「3月26日晚18:55時,天邊最後一抹晚霞尚未褪盡,周末的鋼城還沉浸在一片熱鬧歡快的氛圍中。十里鋼城,電車、巴士、的士穿梭不已,自行車的鈴鐺聲,汽車的嗽叭聲,小攤販的叫賣聲,時起時伏。大大小小的百貨店、食品店、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有誰能料想到,這將是一個血色黃昏。(江俐《血色黃昏—「3·26」車禍紀實》見王競前、宋怡明編「金榜作文系列叢書」《記事散文》)
當然,好的作文開頭技法決非僅此八種,但如果同學們熟練掌握並能結合文題恰當選用一種開頭技法,一定會對作文質量的提高裨益良多。古人把文章好的開頭稱為「鳳頭」,相信同學們能夠寫出一些讓人視為「鳳頭」的開頭。
7.教師選出幾個話題作文材料,學生按照上述的作文開頭方法,從不同角度練習作文開頭。
{1}話題作文材料(略)
{2}學生作文開頭練習收集、整理、點評。(略)
五、本次活動綜述和教育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歷時四周,雖然主要是在初二(6)班進行的活動,也得到了初二(5)和初二(4)班的部分學生的響應,在此對於他們的參與表示感謝。
從活動的過程來看,很多學生很喜
歡參加這類活動,用他們自己的話說:「這比老師一味地講解如何寫作文更有意思。」但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不少問題,學生手中的東西太少,他們所收集的資料,大都是《小學生作文選》上的一些東西,名著幾乎沒有涉及到。在新課程標准下,這是很值得我們教師關注的地方,學生的活動范圍狹小,學生沒有書看,或者學生沒有時間看書,這都是制約學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頸。因此,我在活動的後期就明確提出:不要再看小學生的作文,要看名家的作品。
從活動的效果上看,這次活動基本上達到了我們的活動目標。從活動之前學生所寫的作文開頭和活動之後學生聽寫的作文開頭的比較中,我們能看到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至少知道在寫作文開頭的時候,還可以使用一些技巧,使作文的開頭美起來。特別是八種常見的作文開頭的研究,成為學生無意識寫作向有意識寫作的一個大的轉變。這也是我們這次活動的意義所在。
從活動的方法上看,這次活動還是以老師為主。特別在對材料的收集、整理上,學生沒有獨立的思路,缺少專題研究的方法。主動性也不大理想,有些資料的收集,需要老師催促多次才能完成。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以前沒有做過此類的活動,不知道參與活動的方法。因此,我們下一階段還應該花點時間對學生進行研究方法的培訓,讓他們掌握活動的思路和方法,使活動變成以學生為主,老師起指導作用的活動。

3. 小學生備課教案要怎麼寫

  1. 教案必須由教師本人獨立思考並設計,可參考其他人的意見或教案,但不能照抄。

  2. 編寫教案要從實際、實用、實效出發,不同學科、不同課型、不同內容應各有特色,不強求一律。

  3. 書寫教案必須用字規范,書寫清楚,保持干凈整潔,始終如一。

4. 小學作文教學設計 如何教小學生寫作

小學生入門寫作主要有兩大困難:一是「寫什麼」?(選取寫作材料),二是「怎麼寫」?(寫作方法與技巧)。作為入門應先解決第一個問題,然後才能講究寫作技巧,因為前者是基礎,好比河水之源,如果沒有源頭,哪來涓涓細流乃至滔滔長河?三年級是小學生作文的「入門」階段。由於剛剛開始學習寫作文,往往出現這種情況:學生的組詞、造句還講得過去,但作文中的取材僅限於轉抄和編造。這樣發展下去是不妥的。其一,學不會觀察生活、表現生活;其二,一旦養成習慣,會使思維懶惰,思路狹窄,材源枯竭,影響其思維品質、智力、心理等方面的健康發展。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寫作入門解決材源問題呢?我們提出如下幾點看法: 一、要引導學生寫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生活中的作文材料很多,但生活中的人、事、情和景,初寫作文的學生往往缺少「抓」和「寫」的意識,需要老師或家長的點撥、揭示加指導。如我校去年元旦前夕要召開文藝晚會,布置同學們自帶小紅花,可老師沒教過花的做法,有一位家長教會了他的女兒做紅花,當這位小學生帶著紅花上學時,同學們求她幫助,她幫同學們做紅花。事後,有的同學表示送她小「禮物」。雖然她喜歡小「禮物」,但是沒要。老師知道這件事後,就指導她把這件事寫成作文《我幫同學做紅花》。由於寫的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她寫成的作文,內容充實,還挺有思想的。 二、給孩子創造積累寫作材料的條件。平時,學生只能天天重復著「家中——路上——學校——路上——家中」的過程,生活的范圍有限,所以學校和家長應利用周末和節假日,領孩子去公園、野外等見世面,領略和感受積極的、豐富多採的社會和自然生活。但要有益於教育孩子,其中一項便是為寫作文積累材料。例如,在今年暑假中,某家長帶他的女兒去野外捉蟈蟈,臨行前布置了寫作要求,讓她注意觀察和記憶。回來後,她寫了作文《捉蟈蟈》,較生動地寫下了捉蟈蟈的過程和動作,很有情趣。 三、給學生講些直接感受不到的作文材料。受生活的地點、環境等條件所限,有許多素材是學生直接看不到、得不到的,卻是可寫的。這類材料需老師及家長的講述,指導課外閱讀等進行積累。有一位學生家長在去某沿海城市出差回來時,給他的孩子帶回來許多「禮物」,如:各種貝殼、小(海)石頭、小紀念品等。女兒最喜歡那串珍珠項鏈,她認為很貴。其實僅幾元錢,使她很驚奇。這位家長抓住時機,向她講了珍珠的人工養殖以及我國海上育珠事業的過去和現在,鼓勵她以此為材寫成作文《爸爸送我的禮物》,既訓練了寫作,又進行了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 四、要讓學生學會剪輯原有的寫作材料。固然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是小學生入門寫作的主要材料,但不要因此束縛他們的自我發揮和想像,而是要讓學生們學會將已有的材料進行合理的剪輯、必要的取捨。有一位學生游過秀水公園後,在寫《我愛秀水公園的美麗風光》草稿中提到「在草叢中撿到一隻死去的蜻蜓」,這是真實的,但對文中的「美麗風光」起了削弱作用。老師對此進行了指導,經過修改,學生的作文是:「我走上拱橋向東望去,湖面上是一片荷花和荷葉,交映相輝。葉面上的水珠兒在陽光照射下,如珍珠般閃閃發光。忽然一隻紅蜻蜓飛來,落在一支卷著的荷葉上,我想起了古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一小小的剪輯,使作文增加了藝術性。總之,老師及家長應相互配合,共同創造條件,指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觀察生活,獲取並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入門寫作時,感到「材」有源頭滾滾來。 小學生初學寫作的三個放開 小學生初學寫作,就像剛學步的孩子,走得搖搖晃晃,顫顫巍巍,甚至摔跤,但父母總是大膽放手,不斷鼓勵,終於孩子會走了,並且走得穩穩當當。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像父母呵護剛學走路的孩子一樣,學生就都會作文,也都願意寫作文了。但事實上,我們的老師在學生作文剛起步時就設置了很多的障礙,提出很多的要求,結果學生越寫越不會寫,越寫越不願意寫。老師在作文教學中形成的思維定勢,對「好作文」定了很多條條框框的約束,恰恰忽視了學生的性情、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智力水平。結果,由於人為地拔高,不斷地限制,作文越教越死,學生越學越怕。 實際上,小學階段,應大膽地「放」,讓學生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隨意發揮,不拘一格。

5. 如何設計小學生體驗式作文教學教案

試論小學語文作文的體驗式教學 【摘 要】 《語文新課程標准》關於寫作指出「寫作要感情版真摯, 力求權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把學 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擺在首位。縱觀小學作文現狀,學生的體驗並 沒有在作文中得以很好體現,情況不容樂觀。極少關注學生的生活 體驗,忽視對學生體驗的激活及情感的引領,整個教學過程缺乏生 機和活力。本文結合體驗式教學模式,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進行探 討,力求為語文教學提供一種思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體驗式教學 《語文新課程標准》關於寫作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 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把學生的獨特 感受和體驗擺在首位。縱觀小學作文現狀,學生的體驗並沒有在作 文中得以很好體現,情況不容樂觀。極少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

6. 小學作文教案怎麼寫

「什麼是路?就是來從沒路的地方踐踏源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不都建立在一個「搏」字上嗎?西漢時期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遭受刑宮後,忍受著莫大的恥辱,毅然再次拿起筆桿,忍辱負重,矢志不渝,致力於編寫《史記》,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奮斗,終於寫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鴻篇巨著——《史記》。司馬遷通過自己拼搏,開辟出人生光彩的道路,他成功了,在歷史的書頁上重重地劃下了不容抹去的一筆。試想,如果司馬遷對這從天而降的災禍怨天尤人,而惶惶不可終日。那麼他必定與成功無緣。可正是他的拼搏與努力,才使人們永遠記住他和那「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閱讀全文

與小學習作教學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