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發布時間:2021-01-10 07:14:59

㈠ 九年級美術上學期人教版教學計劃

九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一、學生現狀分析:
初三學生已經對教材中的繪畫、雕刻、建築藝術和工藝美術等美術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學習上有一定的認識,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在美術的審美鑒賞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對學好本冊教材打好了一定的基礎。但初三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不夠,參與獲得的主動性較差。對美術知識的系統不夠明確,知識結構層次不是很健全
二、教學內容分析:
立足於面向全體學生,以素質教育為基本點出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在繼承美術傳統的基礎上,充分體現社會的近步與發展以及多元文化,突出時代感和地方特色。在結構上,以美術形式語言集中劃分單元,淡化不同課業之間的區別,在傳授規定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習得兩方面的需求。
三、教材中重點、難點:
重點內容涉及到繪畫創作和設計的內容,繪畫包括版畫和抽象藝術的創作等繪畫創作知識。設計主要是以設計的分類和環境藝術設計以及平面設計和立體構成等方面的設計知識。
四、工作目標
1、通過各種欣賞、評述能初步了解外國美術發展的歷史面貌及其回環成就,初步認識了解外國美術的藝術性和藝術魅力,初步了解他們的社會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
2、通過欣賞討論與讀書相關的社會活動及其創造的美術作品,感受其文化內涵,使個人素質得到提升及長遠發展。
3、通過賞析生活中各種富有文化品位的用品和環境,體會認識生活格調 。確立對高雅生活品位的嚮往和高雅的生活情調,學會自己美化生活和充實調節精神世界。
4、 讓學生們了解相關的造型藝術知識,認識造型藝術的不同表現語言、不同表現形式。
5、通過欣賞中國,民間美術作品,認識中國民間美術獨特的美感和表現特點,感受民間美術作品和諧的藝術與實用價值,體會各民祖勞動人民在美的創造上的智慧。
五、主要工作及措施
1、 根據對初三學生的情況分析再加上初三學生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開始新知識的學習。
2、 在課堂上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盡心的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學到一定的基礎知識,掌握美術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時也要學會判斷美和創造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3、 學生了解了有關美術的基本情況後,緊緊把握住教材重點、難點,面向全體學生抓好教學管理,全面開展教學活動。
六、教學進度
期中考試前完成1-3單元,
期中考試後完成4-5單元。


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術名作(欣賞•評述)

單元 總目標:
1、通過欣賞,感受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產生的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認識、評述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美術作品相同於不同的呈現方式。
2、通過欣賞,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術家對藝術本質的不同認識以及在藝術作品的創作語言、表現方式方面的不同特點,認識、評述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術家在類似內容的表現方面呈現的不同文化特色和藝術語言。
活動一
課題:欣賞與評述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了解處在文明發源時期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藝術作品在造型語言與表現手段方面的異同。
2、欣賞、感受、認識和評述處在文明發源時期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藝術作品的造型要素與藝術表現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在欣賞作品的基礎上以描述性意見評述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美術作品的相同於不同的呈現方式和相同於不同的表現手段。
2、在欣賞作品的基礎上以感性或理性的意見評述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美術作平的相同於不同的呈現方式和相同於不同的表現手段。
教學過程:
1、課前准備
教具准備:欣賞掛圖或其他影像資料。盡可能選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題材類似、表現方法不同的作品和題材不同、表現方法類似的作品。
學具准備:教材和收集到的不同文化背景的美術作品圖片。
2、課堂學習
(1)引導階段
①展示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可先選擇內容類似但表現方式不同(如對動物造型的處理),或造型特點類似但表現內容不同(如對宗教建築外部表現的處理)的作品進行展示,以引起比較和爭論。
②按歷史發展或按地域分別介紹原始藝術、兩河流域藝術、古希臘羅馬藝術、佛教藝術、伊斯蘭藝術、古代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藝術、中世紀藝術的特色。引導學生在比較不同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有目的的欣賞評述活動。
③推薦一些相關的背景資料,如古希臘羅馬的經典哲學著作、《聖經》、《古蘭經》、佛教著作等的片段以及文學著作、影視作品中對這個時代的刻畫與描寫。
(2)發展階段
①同學們可以按不同文化類型進行分組,分別收集相關的背景資料,准備對自己小組所在的文化背景下的藝術風格特點和文化內涵發表描述性(即直觀感受)的意見。
②各小組遞交書面報告,教師協助修改補充。
③結合圖片欣賞,各小組發表描述性意見,小組交叉提出補充意見。
(3)收拾與整理
結合各小組的意見,引導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針對內容類似但表現方式不同(如對動物造型的處理)或造型特點類似但表現內容不同(如對宗教建築外部表現的處理)的作品,盡可能從理性的角度發表自己的意見。
3、課後拓展
(1)可以讓同學們以自己的認識和理解重畫一幅著名的美術作品。如以佛教的特色表現《獅身人面》或以原始壁畫的方式描繪《擲鐵餅的人》等。
(2)可以運用電腦圖像處理的方式,改變美術作品的造型特徵。如將吳哥寺按哥特式教堂的特點進行美術處理等。

活動二
課題:討論與研究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欣賞、感受、認識和評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藝術作品對社會進步和人的發展的作用和意義。
2、在了解和感受的基礎上,以正確的態度來對待世界各國的美術文化遺產。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學習,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藝術作品對社會進步和人的發展的作用和意義發表自己的看法。
2、在了解和感受的基礎上,就對待世界各國的美術文化遺產的問題表達自己的態度。
教學活動:
1、課前准備
教具准備:從文藝復興到後印象主義美術作品的欣賞掛圖或其他影像資料。盡可能選擇內容類似的作品(如神話題材、靜物)對比欣賞。
學具准備:自己收集的從文藝復興到後印象主義的美術作品圖片。
2、課堂學習
(1)引導階段
①展示不同時期的美術作品(以繪畫作品為主)。盡可能選擇題材類似的作品,以引起對比。也可以特別選擇相同的局部(如人物的面部)進行欣賞。
②結合時代背景,盡可能客觀的介紹不同時期的藝術家的作品對特定題材(如人物)的不同表現特點和藝術觀點,以引導學生進行比較。
(2)發展階段
①結合欣賞,著重分析不同時代的社會環境和發展對藝術家的影響。
②分組或個人總結,請同學們根據自己對時代背景的認識和理解,探討藝術家在所處時代的地位和影響。
(3)收拾與整理
尋找與自己觀點相同的同學,鞏固自己的觀點。最後教師將不同的觀點進行總結。
3、課後拓展
(1)可以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對不同時期的藝術家的作品進行錯位欣賞,感受時代給藝術家帶來的烙印,如將達芬奇的作品放在19世紀的社會背景下欣賞等。
(2)運用電腦圖像處理的方式,以另一個時代的藝術表現特點,改變一件美術作品的藝術表現特點。將列賓的作品運用印象派的表現手法進行處理等。

活動三
課題:評論與總結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欣賞,認識和了解不同時代和不同地域文化的美術作品的特色。
2、結合自己喜歡的美術作品,認識、評述其審美特徵和文化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
1、結合欣賞,表達自己對某一時代和某一地域文化的美術作品特色的喜愛。
2、結合自己喜歡的美術作品,用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書面評述其審美特徵和文化價值。
教學活動
1、課前准備
教具准備:欣賞掛圖或其他影像資料。盡可能選擇統一地域不同年代藝術家的作品,如20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居住在巴黎的藝術家們的作品。也可以選擇同一時代不同地域藝術家的作品,如20世紀60年代居住在美國和歐洲的藝術家的作品。
學具准備:自己收集的20世紀國外美術作品圖片。
2、課堂學習
(1)引導階段
①系列展示20世紀國外現代藝術的發展線索。讓同學們比較安全客觀的感受現代藝術的發展脈絡。
②結合作品欣賞,重點介紹幾個有代表性的美術家的藝術觀點,如馬蒂斯、畢加索、夏加爾、摩爾等。
③介紹欣賞作品的創作背景和相關資料。幫助學生更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所欣賞作品的藝術表現特色。
(2)發展階段
①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作品(或作者),結合具體作品,圍繞作者的審美概念結合自己的看法進行討論,並提出自己的觀點。
②以小組為單位闡述自己的觀點。
③採用辯論會的形式進行討論不同的觀點。
(3)收拾與整理
將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不要強求統一,實錄不同的觀點。
3、課後拓展
(1)讓同學們以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結合民族風格、時代背景和地域文化特色寫一篇對某位藝術家的分析文章。
(2)運用電腦圖像處理的方式,用自己喜歡的一件美術作品為藍本,對自己或家人、同學的照片或攝影作品進行再創作

㈡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

二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一、學生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回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答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像力和創造精神。
二、教學目的任務:
1、 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
2、 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方法,學習色彩表現方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與製作。
3、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教學難點:
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空間想像能力的培養。
四、完成任務的措施:
1、 認真鑽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計劃。
2、 好課前的各項准備活動。
3、 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五、課時安排:
每課安排一到三課時完成,機動課時兩到三節,考核兩課時。

㈢ 美術課程計劃

第一階段課程計劃--掌握單色石膏形體 第一周 石膏幾何形體(單體)多角度訓練 第二周 石膏幾何形體組合練習 第三周 石膏切面靜物訓練 第四周 石膏靜物組合 構圖知識 每天晚上 設計課、速寫課、文化課
美術培訓
第二階段課程計劃--掌握靜物素描規律 第一周 靜物單體練習、不規則靜物 第二周 靜物組合練習 第三周 靜物材質練習
第四周 靜物色調控制--灰調、對比調... 每天晚上 設計課、速寫課、文化課 美術高考
第三階段課程計劃--掌握石膏人像的結構與體積 第一周 石膏五官訓練 第二周 石膏切面像訓練 第三周 石膏面像訓練
第四周 石膏胸像訓練 細節訓練 每天晚上 設計課、速寫課、文化課 畫室
第四階段課程計劃--色彩的初步知識 第一周 色彩原理、色彩構成 第二周 單色、固有色靜物訓練 第三周 色彩體積 第四周 色彩情感
每天晚上
設計課、速寫課、文化課 美術高考培訓
第五階段課程計劃--色彩的進階知識 第一周 色調訓練-對比調、灰調 第二周 對比色、鄰近色訓練 第三周 色彩空間 第四周 冷暖練習
每天晚上 設計課、速寫課、文化課
美術考前班
第六階段課程計劃--解剖知識 第一周 頭部解剖概論、頭像速寫 第二周 頭骨結構 素描頭像 第三周 頭部肌肉 素描頭像
第四周 全身解剖 手足素描 軀干骨骼 每天晚上 設計課、速寫課、文化課 北京畫室
第七階段課程計劃--色彩應試訓練 第一周 色彩質感表現 色彩靜物寫生 第二周 襯布畫法訓練 色彩靜物寫生 第三周 色彩短期訓練 第四周 色彩靜物默寫規律 每天晚上 設計課、速寫課、文化課 北京美術班
第八階段課程計劃--素描應試訓練 第一周 素描半身像
第二周 素描男青年、女青年技巧及規律 第三周 素描中老年人技巧及規律 第四周 素描人像默寫
每天晚上
四格漫畫、招貼設計、文化課 美術高考輔導
第九階段課程計劃--色彩風景、場景訓練 第一周 光與色規律認識 色彩自然風景寫生 第二周
色彩風景-晴天與陰天、冷與暖...
第三周 色彩場景寫生、構圖
第四周 色彩風景、色彩場景默寫技巧 每天晚上 速寫課場景訓練 速寫默寫、文化課
美術培訓
第十階段課程計劃--定向訓練 模擬考試 第一周 素描頭像3小時寫生與默寫、色彩靜物3小時寫生與默寫 第二周 素描模擬考試與講評 第三周 色彩模擬考試與講評
第四周 色彩頭像、色彩胸像、半身像 每天晚上 速寫課場景訓練 速寫默寫、文化課
美術學校
堵題訓練 模擬考試 考題分析預測 第一周 各大院校風格分析 考場應試技巧 歷屆試卷評析
第二周 歷屆真題練習、命題趨勢分析與預測、如何科學的填報志願 第三周 針對清華、中央美院、中國美院專題訓練、堵題
第四周 針對北服、江南大學、北理、北工商、北林、北科技、北工業等專題訓練、堵題
每天晚上
針對北影、傳媒大學、中戲等專題訓練、堵題
設計課
基礎圖案 (植物、動物、人物、風景) 平面構成 色彩構成 字體設計 標志設計
廣告、招貼、海報設計 陶瓷設計
圖形聯想、圖形創意 服裝設計 發散思維訓練 工業設計
展示設計 環藝設計 動畫設計 四格漫畫 影視舞美設計 快速創意 馬克筆技法 彩鉛技法 色粉筆技法

閱讀全文

與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