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將方言童謠融入幼兒園教學的探索
例如,小班幼兒理解能力弱,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喜歡重復,我們可以選擇那些短小易記、語言生動、形象性強的民間童謠,以利於幼兒感受、理解和表現。幫助識數的數數歌和一些與動物有關的民間童謠就是不錯的選擇,如《五指歌》《小老鼠上燈台》等。中班幼兒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有所增強.視野的拓展使得他們的思維和想像能力都有所發展,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貼近幼兒生活實際、內容豐富的民間童謠,如《屬相歌》《十姐妹》等,以更好地促進他們語言能力的發展,豐富他們的想 象力。大班幼兒理解能力進一步增強,注意力更容 易集中,我們可以選擇繞口令、謎語或長句式的民間童謠,如《鵝過河》《數蛤蟆》等,以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2. 幼兒園的童謠有哪些
自己來
--------------------------------------------------------------------------------
文:安棟梁
自己來,
自己來,
自己起床坐起來。
自己的衣服自己穿,
自己的帽帽自己戴。
自己的被褥自己疊,
自己的玩具自己擺。
自己刷得牙兒凈,
自己洗得臉兒白。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多麼勤快的小乖乖。
洗澡
--------------------------------------------------------------------------------
文:馬玉芝
小噴頭,
沙沙沙,
我們洗澡笑哈哈。
打香皂,擦一擦,
身上開滿泡泡花。
你幫我,擦擦背,
我幫你,洗頭發。
阿姨拍手喊大家,
「別忘洗洗小腳丫!」
都誇我是好娃娃
--------------------------------------------------------------------------------
文:北京市第四幼兒園
爺爺奶奶年紀大,
駝背彎腰眼睛花。
我給爺爺捶捶背,
我給奶奶倒杯茶。
爺爺奶奶笑哈哈,
都誇我是好娃娃。
會說「沒關系」
--------------------------------------------------------------------------------
文:北京市第四幼兒園
小朋友,
做游戲,
你追我跳真有趣。
一不小心碰倒你,
趕忙說聲「對不起」。
沒事沒事「沒關系」,
禮貌用語別忘記。
http://culture.qianlong.com/tongyao/infant.htm
這是一個童謠的網址可以去看看裡面有很多
3. 【兒歌童謠】應該是幼兒園會教的一首童謠
去酷狗搜唄,
4. 兒童押韻童謠或詩歌
兒歌童謠的感覺從這里開始
兒歌童謠的感覺從這里開始:)咿咿呀呀:
兒歌77首!
1、做版早操
早上空氣真權叫好,
我們都來做早操。
伸伸臂,彎彎腰,
踢踢腿,蹦蹦跳,
天天鍛煉身體好。
2、飯前要洗手
小臉盆,水清請,
小朋友們笑盈盈,
小手兒,伸出來,
洗一洗,白又凈,
吃飯前,先洗手,
講衛生,不得病。
3、小手絹
小手絹,四方方,
天天帶在我身上。
又擦鼻涕又擦汗,
乾乾凈凈真好看。
4、搬雞蛋
小老鼠,搬雞蛋,
雞蛋太大怎麼辦?
一隻老鼠地上躺,
緊緊抱住大雞蛋。
一隻老鼠拉尾巴,
拉呀拉呀拉回家。
5、小松鼠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找不著,
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幾個,
讓我數一數。
數來又數去,
一二三四五。
6、大駱駝
駱駝駱駝志氣大,
風吹日曬都不怕。
走沙漠,運鹽巴,
再苦再累不講話。
5. 托班教案傳統童謠鵝追鵝
幼兒園教案:鵝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認識鴨、鵝的外形,了解它們的習性。
2、知道鴨、鵝有什麼用處。
3、能夠從外形上區分出鴨和鵝。
教學時間:2教時第一教時活動准備:
鴨、鵝的圖片多幅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猜一個謎語:頭戴紅帽子,身穿大白袍,愛在河裡游,"戇戇"高聲叫。猜一種家裡養的小動物。
2、出示鵝的圖片,請幼兒觀察。
3、問:(1)鵝的頭上有什麼?
(2)(手指鵝的頸)這是鵝的什麼?它長得怎樣?
(3)鵝的身體怎樣?身體兩邊還有什麼?
(4)鵝的腳長的怎樣?腳趾間為什麼會有蹼?
(5)鵝有些什麼顏色呢?
(6)鵝是怎樣叫的?怎樣走路的呢?
4、出示鴨的圖片,請幼兒與鵝進行比較認識。
5、相同:
(1)都有兩隻眼睛、扁扁的嘴巴、長長的頸,身上都有羽毛,都有翅膀,腳上都有蹼。
(2)它們都會生蛋,它們的寶寶都是從蛋里孵出來的。
(3)它們的肉都能吃,毛還可以做成羽毛扇、羽絨被、羽絨衣呢!
6、不同:
(1)頭上不同,鵝頭上有肉瘤。
(2)鵝的身體一般比鴨大。
(3)身上的羽毛也不太一樣,鴨還有黑色的呢!
(4)鵝愛吃青草、青菜,鴨喜歡吃小魚、小蝦。
(5)鵝蛋比鴨蛋大。
7、今天我們認識了鴨、鵝,它們都是我們家裡養的,我們把它叫做"家禽"。現在我們來學著它們走路的樣子到外面游戲去吧!
第二教時活動准備:
《幼兒用書》上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第9頁。
請幼兒觀察書上面的圖片,並說說圖片上的物品是用什麼做的?
1、教師引導幼兒認讀圖片上的物品。
2、請幼兒說說鵝還有哪些用途?
3、帶領幼兒朗誦詩歌《鵝》。
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戶外做游戲"小鵝上山坡"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6. 適合幼兒園小朋友的童謠有哪些
適合幼兒園小朋友的童謠有很多,你可以到幼兒書上面找一下,有許多幼兒的童謠書的。
7. 幼兒園關於安全的歌謠
拍手安全歌 小朋友,樂呵呵,大家來唱安全歌。 你拍 一,我拍一,牢記安全是第一。 你拍 二,我拍二,不摸插座,不玩火。 你怕 三,我拍三,外出跟緊,不走散。 你拍 四,我拍四,斑馬線上過馬路。 你拍 五,我拍五,變質東西不能吃。 你拍 六,我拍六,高壓線下不逗留。 你拍 七,我拍七,上下樓梯不擁擠。 你拍 八,我拍八,窗戶陽台不能爬。 你拍 九,我拍九,火警要播119. 你拍十,我拍十,爭做安全小衛士。 你拍我,我拍你,健康快樂笑嘻嘻。 倒水 要是口渴倒水喝,小心別被熱水燙。 萬一熱水燙著手,快用冷水來沖手。 安全知識要記牢 自傲朋友,請注意,安全知識要牢記。 遇到困難不要怕,分析情況打電話。 生病撥打120,火災撥打119. 110找警察,還要講清我在哪。 陌生人不搭話,玩火玩電危險大。 爸媽不在看好家,自我保護能力大。 上台階 小小台階一節節,跳上跳下可別學。 上下台階慢慢走,一步一步別摔倒。 安全歌 小朋友,要記牢,安全知識很重要 活動室內不打鬧,追逐奔跑更不要。 上下樓梯要排隊,扶好走好按順序。 過馬路守規則,不爭不搶好娃娃。 無論何地講安全,寶寶我要記心間,時刻要把安全傳 兒歌 幼兒園安全教育兒歌 入園安全 小朋友,真機靈, 安全入園記得清。 來園路上靠右行。 十字路口紅燈停。 交通規則要遵守, 高高興興入園中。 早操安全 小朋友,聽信號, 早操時間已來到, 順著安全標志走, 不推不擠不打鬧。 排好隊伍做早操, 伸伸臂,彎彎腰, 踢踢腿,蹦蹦跳, 天天鍛煉身體好。 用電安全 看電視、玩電腦, 開發智力方法好。 插座插頭沒連通 , 千萬不要自己動。 求助大人來幫忙, 安全第一要記牢。 游戲安全 戶外接受陽光照, 小朋友們興趣高。 必要准備要做好, 自我保護更重要。 高高興興做游戲, 遵守規則不亂跑。 安全鍛煉長本領, 身體健壯發育好。 就寢安全 走入寢室靜悄悄, 安全檢查不漏掉。 外衣鞋帽擺整齊, 上床躺好不逗鬧。 蓋好被子不蒙臉, 呼吸暢通睡得香。 入廁安全 小朋友, 要知道, 及時入廁很重要。 進出廁所守規則, 看清標記不滑倒。 安全衛生記心裡, 爭做文明好寶寶。 喝水安全 排好隊,去喝水, 先他人,後自己。 取到杯,再接水, 喝多少,接多少, 慢慢喝,別嗆著, 安全飲水很重要。 盥洗安全 排隊盥洗別著急, 小心滑倒傷自己, 按照圖示來盥洗, 節約用水要牢記。 吃飯安全 小朋友,准備好, 吃飯時間就來到, 一口飯,一口菜, 細細咀嚼慢慢咽。 嘴裡有飯不說笑, 追逐打鬧更不要, 飯後擦擦手和嘴, 收拾碗筷習慣好。 離園安全 家長來園接寶寶, 接送卡,要帶好。 人卡無誤寶寶走, 人身安全最重要。 安全大事不能忘(兒歌) 小朋友,想一想,安全大事忘沒忘: 過馬路,別亂闖,走斑馬線穩當當。 煤氣泄漏不要慌,快快打開門和窗, 著火時候要報警,報警准確地址詳。 離家外出要鎖門,防盜意識要增強 安全話題要常講,安全大事不能忘。 說安全(兒歌) 小朋友,排排坐,安全話題說一說。 過馬路,別亂跑,斑馬線上來通過 高壓線下不玩耍,雨天樹下不能躲。 不摸插座不玩火,爸爸媽媽都誇我。 注意安全保平安(兒歌) 火柴棍,不能玩,電插座,有危險。 煤氣不能隨便開,離高壓鍋遠一點。 回家就要把門關,汽車面前不爭先。 過馬路時左右看,注意安全保平安。 消毒液(兒歌) 消毒液,像汽水,放在高處封上嘴, 不讓小孩摸到它,專讓細菌登登腿。 小朋友,機靈鬼,可別把它當汽水, 喝到肚裡出人命,一輩子呀都後悔。 倒水(兒歌) 要是口渴倒水喝, 小心別被熱水燙, 萬一熱水燙著手, 快用冷水來沖手. 獨自在家(兒歌) 獨自在家玩耍時, 有人敲門別打開, 以防壞人闖進來., 跟著爸媽別走散(兒歌) 星期天,逛商場, 跟著爸媽別走散. 如真走散先別哭; 要在商場找保安. 廣播找人"最最快; 千萬不能亂跑開. 汽車後面不能藏 (兒歌) 小妞妞,捉迷藏, 汽車後面不能藏. 發現汽車要開車, 盡快走開不停留. 異物(兒歌) 小朋友,告訴你,異物不能放鼻里, 塞進鼻腔有危險,取不出來呼吸難。 小朋友,要警惕,異物不能放嘴裡; 吞進肚裡有危險,排不出去真著急。 小朋友,請注意,異物不能揣兜里, 異物雖小危害大,一不小心傷害你。
8. 幼兒園的童謠
1、童謠的內容取材貼近生活和自然、內容淺顯、思想單純,容易好記,讓孩子們容易記住 童謠是在乳兒的搖籃旁伴著母親的吟唱而進入兒童生活中的。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由感知到模仿,最終學會誦唱童謠,並從中獲得審美享受。童謠的內容往往十分顯淺,易為幼兒所理解,或單純集中地描摹、敘述事件,或於簡潔有趣的韻語中表明普通的事理。例如,聖野的童謠《布娃娃》:「布娃娃,不聽話,喂她吃東西,不肯張嘴巴。」於天真稚氣中表達了幼兒對周圍生活的模仿和思考。同時,孩子們在誦唱這首童謠時馬上就會聯想到自己吃飯的情景,懂得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童謠的內容想像豐富,富有情趣;整首篇幅簡短,結構劃一 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還比較單純,又限於口耳相傳,因此,童謠的篇幅應當短小精巧,結構應當單純而不復雜。常見童謠,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句、六句、八句,當然也有較長童謠的。就每句所組成的字數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雜言。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短小、單純,自然就易學易唱。如全舒的《小青蛙》:「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蟲,保莊稼,我們大家都愛它」只19個字,既描繪出青蛙鳴叫的田野圖畫,又告訴兒童一個常識,簡短、單純,易誦易記。 3、童謠語言活潑,富於音韻,朗朗上口 童謠的傳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游戲方式來實現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適宜誦唱,並能與游戲過程相配合,必須呈現出鮮明的音樂性和節奏感。幼兒好動,又處於學習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階段,富有音樂感、節奏明朗、生動活潑的童謠語言可以引起幼兒的美感、愉悅感,激發他們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因此,無論是傳統童謠還是創作童謠,也無論是世界上哪一個民族的童謠,都具備合轍押韻、節奏明快易唱、語言活潑的特點。
9. 幼兒園民間童謠解決了教育教學的什麼問題
一、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漸入佳境
1.幼兒的年齡階段性是非常明顯的。如小班幼兒年齡小,有意注意和記憶能力較差。在民間童謠內容選擇上,要選擇一些幼兒所熟悉的、接近幼兒生活的、有趣的民間童謠。如:《小老鼠上燈台》、《排排坐》等這類童謠,語句簡短,內容反映的是幼兒現實生活的事情。《排排坐》這首童謠,表現幼兒在吃水果的過程中,互相謙讓的好品德。吃水果是每個幼兒已有的經驗,在學這首童謠時,好像是幼兒平時在幼兒園集體吃水果的情景再現。因此,幼兒興趣倍增。
又如:民間童謠《一個毽》,其內容很適合孩子學唱。在選擇這首童謠進行教學時,課前我們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為了讓孩子能夠了解毽子的有關知識,我們利用各種途徑搜集了大量信息,了解了有關毽子的種類、各種踢法的知識等等。活動中,孩子們對各種材料製成的毽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圖片、故事及實物的配合下,孩子們充分了解了毽子是我國民間流傳下來的健身玩具,有著悠久的歷史。毽子的種類、製作方法及健身作用、欣賞表演等都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2.為了使民間童謠符合幼兒實際,具有可操作性,我們從童謠的思想性、藝術性、趣味性、可接受性幾方面去收集各種民間童謠,然後進行分類整理。將其從形式上分成了教育性民間童謠和娛樂性民間童謠;從內容上分成了德育、科學、健康、體育、娛樂、謎語、繞口令等方面。在注重挖掘民間童謠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基礎上,重點開展民間體育童謠、民間娛樂童謠、民間德育童謠等內容。根據不同活動增加適宜的民間童謠,不同的年齡加入適宜的新內容,使幼兒既動口又動手,既動手又動腦,發揮了民間童謠的益智作用,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3.在童謠的選擇中,大量的民間玩具也為我們提供了合適的素材,我們在活動中把玩具和游戲結合在一起,進行了嘗試。如:陀螺、毽子、泥人、風箏、不倒翁、風車等。這些玩具,有的幼兒見過,有的沒見過。為了提高孩子的興趣,我們通過影像資料、圖片以及請有這些方面特長的叔叔阿姨為他們進行表演。這些民間玩具的玩法,都有一定的技巧,孩子們掌握起來較難。通過表演,孩子們對這些玩具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加喜歡民間童謠了。孩子們在游戲中學會了民間童謠,又把童謠融於游戲之中,童謠成了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4.民間童謠大多都是很早以前流傳下來的,有些童謠的內容幼兒不易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在選擇內容時,進行反復推敲,確定內容後,讓幼兒學說並給以通俗、形象化的解釋或修改。如:在教民間童謠《小兒戲具謠》時,最後一句「楊柳芽,打拔」。打拔是一種民間游戲,孩子們沒聽過,也沒玩過,不易理解,我們就把它改成「楊柳長,轉花牆」,「轉花牆」就是轉陀螺,陀螺孩子們都見過,易於理解,陀螺上面的顏色是五顏六色的,轉起來很漂亮。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做一些小小的改動,便於幼兒學習與理解。
二、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錦上添花
在學習童謠過程中,我們不僅讓幼兒在游戲中學,還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性,讓他們積極參與,主動探討。在教《放紙鷂》這個民間童謠時,課前我們准備了圖片、實物。在學習中,讓幼兒自由發揮,進行討論並關注他們的興趣點。如:紙鷂還有什麼好聽的名字,為什麼會飛上天?孩子們有的說:「紙鷂也叫風箏,風箏有了翅膀就能飛上天。」有的說:「有風的時候,風箏就能飛上天。」教師沒有給出答案,而是帶孩子到戶外放紙鷂,孩子們看到風吹著紙鷂飛到高高的天空中,他們得到了正確的答案——紙鷂是靠風的力量飛上天的。
三、創設良好的民間童謠教學氛圍——秀色可餐
環境對幼兒來說是一種無聲的刺激。輕松和諧的環境能使幼兒產生愉快的情緒,形成和諧融洽的氣氛,激發幼兒的興趣,提高活動的效果。因此,我們非常重視語言環境的創設,使幼兒所處的環境呈現出濃郁的民間童謠教學氛圍,讓幼兒受到啟迪,激發要說、會說、想說的興趣和慾望。我園從室外牆壁的二十四節氣、蘇州的名勝古跡、民間游戲、民間工藝等圖片、寫真、實物牆飾,到樓道的幾百首童謠、諺語、繞口令文字卡片,讓幼兒時時、處處能聽到、看到、欣賞到民間童謠,置身於民間童謠的氛圍中。他們看到圖片、牆飾便想念童謠,看到童謠文字卡片想玩童謠游戲。我們每天都會在幼兒入園、晨間活動、休息活動、戶外活動播放音樂時,插入一些好聽的民間童謠,讓幼兒耳濡目染地得到熏陶。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也重視為幼兒創設身臨其境的環境氛圍。比如:小班童謠《蟲蟲飛》教學活動中,我在教室內布置了一個「花園」,其中有草地、花朵、樹等,還准備了蝴蝶、蜜蜂、金龜子的頭飾。活動開始,幼兒戴上頭飾,自由地在花園里「飛舞」,幼兒感到很新鮮、很開心、很美,個個情緒高漲,興趣高昂,非常投入。在教師的啟發下,一邊游戲一邊念著童謠。活動結束時,孩子們依依不捨,依然沉浸在這個環境設計的情境中。
四、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具——愛不釋手
幼兒主要是運用形象思維,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進行聯想。直觀形象的教具有助於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想像力。因此,應充分發揮教具的作用,提高教學效果。
1.顏色鮮艷的圖片。把民間童謠的內容按需要描繪下來,拍攝和製作成照片、圖片、卡片等,使內容形象化。
2.形象逼真的動畫。動感強的東西幼兒都特別感興趣。電化教具具有色彩鮮艷、形象具體、動感強等優勢。如:《小老鼠上燈台》的童謠教學,利用多媒體把小老鼠偷油吃時的一舉一動都刻畫得很生動,見到老貓嚇得滾下來時更是形象。這種動畫最能吸引幼兒的目光,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童謠。
3.利於表演的手偶。手偶通常以一個角色的形象出現,它以幽默誇張、鮮明有趣、操作性強而深受幼兒喜愛。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手偶,吸引幼兒興趣,使幼兒在興趣中學習童謠。
五、將童謠與其他活動有機滲透——強強聯合
我們把民間童謠滲透於體育活動當中,使「童謠游戲化,游戲童謠化,體育游戲化,游戲體育化」。如在民間體育游戲「雁雁飛」中,幼兒一邊念童謠「雁雁排成隊,後頭跟個小妹妹。雁哥哥,慢點飛,雁妹妹,快點追,大家團結緊,誰也不掉隊」,一邊做相應的單腳跳,雙腳跳,全班幼兒肩靠肩雙腳跳。孩子們童謠會念了,游戲也會做了,身體也鍛煉了,一舉多得。我們還把童謠和音樂活動整合,如:「月亮光,金亮亮,開開後門洗衣裳,洗得凈,漿得光,乾乾凈凈把學上。」幼兒一邊唱,一邊跳,模仿洗衣裳的動作,幼兒不僅會演唱童謠,還會表演童謠,發展了幼兒的表演能力和創造能力。我們還總結出一種民間童謠和繪畫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詩畫教學,即孩子們一邊朗誦童謠,一邊繪畫,比如我們在指導幼兒繪畫獅子時配上童謠:「一間房子真正大,兩個煙囪兩扇窗,三角門前是池塘,池塘裡面魚兒旺……」幼兒按照童謠的意思和順序把獅子的頭、耳朵、眼睛、嘴巴等逐步描畫,覺得獅子並不難畫了,還非常好玩呢!同時我們還將民間童謠故事化,把一個個簡短的童謠變成生動、形象的故事,讓幼兒通過故事更好地理解、學習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