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如何講6的分解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6的分解組成 一、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二、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並記錄6的5種分法。 三、活動難點 總結歸納6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四、活動准備 教具:黑板上畫上兩座房子、房子兩邊各有一個畫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隻熊貓卡片、 五、活動過程 復習5的分解組合、 對對碰 教師:我說五、 幼兒:我對五、 教師:5可以分成1和幾? 幼兒:5可以分成1和4。 【......】 教師:5可以分成4和幾? 幼兒:5可以分成4和1。 (一)、開始部分 1、導入: 師:秋天來了,大樹媽媽寫信忙,寫給這寫給那,紅葉黃葉都寫光。 許多小動物都收到了樹媽媽的信、你們猜樹媽媽的信上寫了些什麼呀?(告訴小動物們要准備過冬) 師:小動物們收到了樹媽媽的信,蓋了許多新房子,准備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過冬天。 師:熊貓家分到了兩座房子,熊貓家一共有幾只熊貓(和幼兒一同點數共六隻)出示「6」的數字卡。 師:6隻熊貓兩座房子怎樣分,熊貓們犯了愁,不知該怎樣分,有幾種分發。請小朋友們說一說。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幫助小熊貓來分房子。 (1)幼兒觀察小熊貓,將6隻小熊貓分在兩座房子里,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將每分一次的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歸納幼兒的分法,總結出「6」的5種分法。 3、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引導學習有序進行「6」的分解組成。 (1)、教師演示給6隻熊貓分房子,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兩座房子里小動物的數量,並記錄下分的結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 3、4和2、5和1. (2)、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了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6 / (1) (5) 1+5=6 (2) (4) 2+4=6 (3) (3) 3+3=6 (4) (2) 4+2=6 (5) (1) 5+1=6 (3)、請幼兒讀黑板上的分解式:如:6可以分成2和4,2和4組成6,2加4等於6。 (4)作業,先寫一個分和式: 6 6 1+5=6 / / (1) (5) (5) (1) 5+1=6;
『貳』 幼兒園數學6.7的加法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我首先復習6、7組成。指導學生自學,合作探究,在教學加法時讓學生合作擺小棒,通過擺的小棒圖來說圖意,並列出算式。引導學生說出因為觀看的順序不同所以能列出的算式就不同,並利用數的組成來計算出結果。在這個環節上應該注意組織教學,學生的經歷不是很集中,學習的氣氛不是很濃。在教學減法時也是讓學生通過擺小棒,用鉛筆分成兩部分,說出這幅小棒圖的圖意,根據圖意列出算式,讓學生多說為什麼用減法,加深對減法算式的含義理解。最後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重難點,進行課堂檢測,以練促能。 我發現只有讓學生動手實踐,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本節課教學效果不是很好,學生大部分都能根據一圖從不同的方向觀看就能列出不同的算式。但是還有個別學生對減法算式的含義理解的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我在教學時自己的語言還不夠精煉,舉的例子有點多讓重點不夠突出。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加強學生的組織教學讓課堂有序,更深入的鑽研教材,爭取在課堂上不留問題,對學生造成影響。
『叄』 幼兒園大班數學6的分解組成怎麼上簡單一點
一、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二、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並記錄6的5種分法。
三、活動難點
總結歸納6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四、活動准備
教具:黑板上畫上兩座房子、房子兩邊各有一個畫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隻熊貓卡片、
五、活動過程
復習5的分解組合、
對對碰
教師:我說五、
幼兒:我對五、
教師:5可以分成1和幾?
幼兒:5可以分成1和4。
【......】
教師:5可以分成4和幾?
幼兒:5可以分成4和1。
(一)、開始部分
1、導入:
師:秋天來了,大樹媽媽寫信忙,寫給這寫給那,紅葉黃葉都寫光。
許多小動物都收到了樹媽媽的信、你們猜樹媽媽的信上寫了些什麼呀?(告訴小動物們要准備過冬)
師:小動物們收到了樹媽媽的信,蓋了許多新房子,准備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過冬天。
師:熊貓家分到了兩座房子,熊貓家一共有幾只熊貓(和幼兒一同點數共六隻)出示「6」的數字卡。
師:6隻熊貓兩座房子怎樣分,熊貓們犯了愁,不知該怎樣分,有幾種分發。請小朋友們說一說。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幫助小熊貓來分房子。
(1)幼兒觀察小熊貓,將6隻小熊貓分在兩座房子里,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將每分一次的結果記錄下來。
2、教師歸納幼兒的分法,總結出「6」的5種分法。
3、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引導學習有序進行「6」的分解組成。
(1)、教師演示給6隻熊貓分房子,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兩座房子里小動物的數量,並記錄下分的結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 3、4和2、5和1.
(2)、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了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6
/ \\
(1) (5) 1+5=6
(2) (4) 2+4=6
(3) (3) 3+3=6
(4) (2) 4+2=6
(5) (1) 5+1=6
(3)、請幼兒讀黑板上的分解式:如:6可以分成2和4,2和4組成6,2加4等於6。
(4)作業,先寫一個分和式: 6 6 1+5=6
/ \\ / \\
(1) (5) (5) (1) 5+1=6;
『肆』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的分解式怎麼寫
課本中明確指出:把一個多項式化為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因式分解,本文試從因式分解的對象、過程、結果以及與整式乘法的關系等幾個方面認真解讀,希望能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1.因式分解的對象是整式.並且是整式中的多項式,不是多項式就談不上因式分解,如x2yz=x·x·y·z不是因式分解,因為x2yz是單項式.它本身就是整式的積的形式.又如m-(1/n)=1/n(mn- 1)也不是因式分解,因為m-(1/n)不是多項式. 2.因式分解的結果必須是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如x+1=x(1+(1/x))和x2-4+3x=(x+ 2)(x-2)+3x都不是因式分解.因為1-(1/x)不是整式,(x+2)(x-2)+3x是和的形式.而不是積的形式. 3.因式分解的結果中的每一個因式必須是不能再分解的因式,因式分解的結果與多項式所在的數集有關,我們現在的分解是在有理數范圍內進行的.因此,要求必須分解到每一個因式在有理數范圍內不能再分解為止.
『伍』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6可以怎麼分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6的組成和分解 教師:屈老師 活動名稱:數學活動 活動內容:6的分解和組成 一、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參加數學活動的興趣。 2. 使幼兒通過觀察,比較,了解數的組成的互補和互換關系,發展幼兒初步的推理能力。 3. 知道6的各組分法。 二、活動准備 1.水彩筆6支。 2.小石子,紙諾干。 三、活動過程 1.復習5的分解組成。 (1)探索數的組成的互換關系。 教師:「誰知道5可以分成幾和幾?在黑板上寫出5的各組分法。如下圖所示: 55 5 5 ∧∧ ∧∧ 14412332 教師:「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4和 1.這兩組分法什麼地方一樣,什麼地方不一樣?」 教師:「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 2.這兩組分法什麼地方一樣,什麼地方不一樣?」 (2)用互換的方法寫出5以內各數的組成。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3、4、5各數的一種分法。請幼兒寫出另一種。 2.學習6的分解組成。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6支漂亮的水彩筆。這6支水彩筆分給兩個小朋友,可以怎麼分?」「請小朋友每人拿6粒小石子試一試,然後做記錄。」 幼兒操作探索6的各種分法,教師觀察指導。提醒幼兒分完,做記錄,找出6的各種分法。 3.討論。 (1)教師:「你是怎麼分的?怎麼記錄的?」「你找到了幾種分法?」「6有幾種分法?」 (2)游戲。 教師(出示兩個神秘袋):「請一名小朋友來摸一摸,裡面分別有幾塊糖?然後合起來看看,一共有幾塊糖?調換其中一個袋中糖果的數目,換別的小朋友來摸。 四、活動延伸 把小石子放在活動室,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操作。 五、溫馨提示 1.引導幼兒用互換的方法寫出6的各種分法。 2.幼兒操作作用的小石子要先洗干凈。 六、活動反思 在6的分解和組成這一教學內容中,我注意創設有意義的活動情境,給孩子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允許孩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學習,使不同的孩子在數學的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過程。 1、創設情景,在活潑氣氛中引發興趣。這節課,我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孩子的個性特點,大膽地創造、使用教材,以「分彩珠」這一游戲情景出發引入課題,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使孩子一開始就處於積極狀態中,激發孩子的思維,激起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 2、動手操作,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樂。因為孩子們已有一定的分解組合知識經驗,於是我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去探索,去記錄、去交流嘗試的結果。在這個探索、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印象必然較深,同時增強了自信心,激發了成功、愉悅感。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環節,不斷地激發孩子學習的樂趣和慾望,不斷地使孩子得到鼓勵,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孩子積極的情感。
『陸』 大班數學教案6可以怎麼分
【活動目標】
1.在實物、圖卡等操作的基礎上,探索並理解6的分合,並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
2.嘗試用不同的形式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並嘗試按序排列並記錄。
3.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准備】
1.6的分法(三種規律)
2.幼兒操作紙6的分合
3.操作材料:
(1)分圓片:圓片,分類盒鉛筆;
(2)翻圓片:圓片,鉛筆。
(3)分珠子:串珠板、鉛筆。
(4)分花生:花生,分類盒。
【活動過程】
1.第一關:復習游戲「碰球」:3、4的組成
「今天我們來玩沖關游戲,聽好了,第一關:復習3、4的組成。」
「沖關成功的,我們一起「耶——」表揚他,說錯的,我們給他加加油!」
2.第二關,自主探索學習6的組成。
(1)出示空白的分合式,介紹探索要求:
「我們已經學習了2、3、4的分成,今天的第二關就是:你們根據老師的要求,自己探索6的分成。」
①第一組:翻花片,記錄6的分成。
②第二組:分珠子,並記錄6的分成。
③第三組:分花生,記錄6的分成。
④第四組:分圓片,並記錄6的分成。
(2)要求:小朋友分一次記錄一次,記錄好後請把你所用的材料放回籃子。
(3)幼兒自主探索6的分成。
(4)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分法,教師及時總結並出示相應規律的分成,並一起讀一讀。提問:你用的什麼規律?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三種規律的方法:遞增規律、遞減規律、交換規律。有規律的分法和記錄方式能讓我們比較容易記住6的分成。
3.第三關:實踐驗證,鞏固並用所學到的方式再次進行6的分成。
「第二關,你們都通過了,那我們一起來挑戰第三關啦!老師准備了一份種子,總共有6顆,請你們把這些種子也分成兩份,可以用劃線的方法來記錄,但是有個要求要用你剛才沒有用過的方法進行記錄。闖關成功後到老師這里領取小貼花一顆。開始挑戰!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中,孩子們參與積極性高,興趣濃厚,能大膽嘗試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操作,也能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記錄下結果。我為幼兒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維空間,並讓他們在操作中通過對比、討論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