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本學期的四年級數學更換了新教材,與以往的內容相比雖然變化不是很大,但是編排體系都有不小的整理,本學期我對新課程標准進行了系統的學習,並且依據河北省教學評估細則的要求對本學期地教學工作進行了周密的計劃。根據新大綱的教學要求,我力求使教學結構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注意促進學生的學習遷移,培養創新意識,更注重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教學的改革主要體現在課堂及課余時間上,在課堂上我注重加強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而課余時間則注重讓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將數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學生細節的教育,加強了雙基的訓練,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加強口算的學習。通過課前的3分鍾的口算練習,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通過他們自己喜愛的方式來練習,還不定期的舉行「速算手」比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口算技能,對於筆算也是提高和幫助。
二.加強乘、除數的三位數的乘、除法筆算。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學習了乘、除數是二位數的乘、除法筆算,在原有知識及對法則理解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多加強鞏固練習,防止學生因粗心大意而計算出錯。但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好,特別是除法,甚至個別學生的乘法口訣還不會。因此,在教學之外,我讓學生天天練幾道計算題。計算題中還包括簡便計算,學生的漸變計算能力更是差,特別是乘法分配律。
三.應用題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但對於這個班的情況,更是特別,絕大部分學生的應用題的理解能力都差。針對這一情況,我讓學生多練、多想、多問,從量到質,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懼怕應用題了。
四.增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體會數學應用數學的意識。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聯系比較緊密又蘊涵著數學問題的活動。使學生通過在活動中解決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又有利於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
五.為了貫徹面向全體學生和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我還設計了一些帶有一定的難度的練習題,供學有餘力的學生選做,以便更好地發揮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數學能力。
總體來說,四年級的數學教學能夠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收獲。
B. 淺談如何寫好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1、要有勇於改革創新的精神,積極投身於外語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改革本身就是一種新回事物,每時每刻都有新現答象、新動向、新問題。正是在探索新生事物的來龍去脈,把握其發展態勢之中,在深入探索之中,我們才能獲得體驗,才能感到有言可發,並在總結探索中提升出新的規律。
2、要想有所發現,還必須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底蘊。要有精深的英語專業知識和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要廣泛涉獵其他學科,要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以及英語教改成果,還要學會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新知識奠定基礎,否則將很難有所為。
3、要勤於動腦,善於思考。在上完每節課後都要進行反思,反思一節課的成敗得失,並及時做好記錄。課後的反思,雖然點點滴滴,但它來自於我們的教學實踐,出自於我們深刻的思考,是我們的真切感受,因而是非常珍貴的。
C.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1、對新理念的反思
作為一名教師,對於我們在大會小會上不止一次聽過、在筆記上不止一次寫過的「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讓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之類的話,有沒有進行認真的思考這樣的問題:
a 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有意義嗎?有什麼意義?能給孩子的發展帶來怎樣的服務?
b小學階段,必須獲得哪些將來必需的數學知識?將通過何種方式幫助學生獲得這些知識?
c在教學中都有哪些方法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得到不斷的發展?
2、教學前反思:
教學前進行反思,才能使教學成為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意義的實踐活動。我們可以這樣反思:
a 這一課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b 為什麼要教這些知識?僅僅是教知識嗎?其背後更深遠的意義是什麼?
c 這一課到底能給孩子的發展帶來怎樣的服務?
d 這節課要達成哪些教學目標?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嗎?
3、教學中反思:
在教學中進行科學有效的教學反思可以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減少遺憾,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課堂教學效果怎樣?我們可以這樣反思:
(1)對於課堂活動的展開
a 課堂採用啟發式還是注入式?是否忽視數學學習活動的內核─思維?
b 學生是否能積極投入、善於合作;勇於發現、敢於表達;是否能自學,善於交流?學生的學習狀態、情感世界如何?
c 在自學交流、合作探究、實踐發現、猜想論證、爭論研究、創新答辯等學生學習方式中,哪些方面的效果是好的?是在怎樣的背景與情境中展開的?
(2)對於課堂中教師角色的把握方面
你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幫助者、激勵者、活動的組織者、還是學生學習的知識傳授者?一味講授、嚴厲監督?
(3)對課堂環境的營造
你是否能積極營造寬松、民主、平等、互助的學習環境?是否能關注學生「喜歡學、願意學、相信自己能學好」的內在心理學習環境?還是比較注
重規范、有序的教學秩序?還是讓學生處於專制、服從、沉默、壓抑的狀態?
(4)對教育技術的運用
是否能科學運用各種媒體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設計的過程是否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創新性學習,並藝術地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4、教學後反思:
教然後而知不足,教學後的反思會發現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從而促使自己不斷學習,進一步地激發自己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每節課後,我們可以這樣反思:
a 為什麼我的課堂氣氛不好?為什麼學生對我的課興趣不大?為什麼我任教的班級成績不理想?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教案?什麼樣的作業才算是好作業?什麼樣的試卷才是好試卷?
b 有的學生讀書很懶惰,什麼都不知道也不願知道。作業抄襲。老師除了教育之後,還要尋找本質原因的。從小到大學生一直這樣嗎?家庭原因還是社會原因
嗎?或者是個人遇到什麼問題的原因嗎?
c 有的學生讀書認真,成績卻上不去。難道學生學習方法不對?學生在學習上是否有焦慮?是情感問題還是智力問題?我的教學方法合理、科學嗎?我教書認真、盡職嗎?
d 我了解任何一個學生嗎?包括他的知識水平、他的內心世界。
D. 如何有效的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
術",而科學、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版則透,思透則新,思新權則進.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對整個
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分析和審視,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才能不斷豐富自我素養,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學藝術.作為一名人民教
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學會教學反思,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學藝術.教學中會解決問題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必由之路,培養學生把解決問題後的反思應
E.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怎麼寫
小學復數學教師在工作中一定會遇到制寫教學反思的情況的,其實挺好寫的,一般就是這樣:「教學反思」記錄的是教師在教學實踐後對本節教學活動的總結和反思,是教師切身的感受,如果能及時、准確、運用理論對其進行分析,或是帶著問題去學習有關理論,就一定能加深教師對教學規律的認識,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發展。「教學反思」的篇幅不宜太長,一定要抓住重點,有感而寫,切忌眉毛鬍子一齊抓。主要從幾方面來寫吧!
1、記教學活動中的閃光點。
2、記教學活動中學生的體驗。
3、記教學活動中的敗筆。
大概是這樣吧!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F.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回思想觀念的答重要渠道。然而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新課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學是一重要途徑。
G.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反思怎麼寫如何寫好
院,聞訊抄趕來的家屬痛苦流涕,拚命地捶打著啞口無言的司機,時間一分一秒的流
逝著,小男孩在手術室中呆了六個多小時,過了不久,醫生出來了,搖了搖頭,很遺憾地說:「對不起,
我們已經盡力了,現在他的四肢殘廢,如果想要治療,就要去松江,但希望很小,希望你們做好心理准備
.」小男孩的媽媽聽了,差點暈了過去.小男孩的家屬決定還是搏一搏,可是昂貴的手術費又是他們的一
塊心病,大家的希望破
H. 怎樣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的內容有很多,我們可以從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後反思三個層面去思考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前反思
1、教學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學理念
課前反思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和前提。我們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形成了一定的教學風格,往往都在沿襲著習以為常的教學方法。當然,這些方法有它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面對新的課程改革,它卻有著某些不足,需要我們改進。所以我們在課前進行反思,首先應該思考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學理念,是否以課程標準的理念為指導,這樣才能作到揚長避短。
2、是否創造性地處理教材
新課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是作為教與學的一種重要資源,而不是唯一的資源;同時,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設者。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有創新的思維方式,特別是要創造性地處理教材。所以我們應該通過課前反思使自己成為教材的創造者,才能全面盤活教育資源,全方位優化教學資訊,在開放的、多樣化的教育情境中促進學生發展。
如:上學期我送教下鄉開的一節課《百分數的認識》,在進行教學設計之前我總會一遍又一遍的去閱讀、分析教材,希望能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已有知識經驗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到數學課堂,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氣息或是枯燥的題材改編成學生感興趣的活生生的題目。我們知道晉江這個地方,學生對足球是陌生的,許多同學對於「足球怎麼比?」、什麼是「點球」是毫無概念的,這樣的教學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就無法真正地調動所有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由此,我想就應改編教材,選用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來引入。於是想到了「籃球」。因此,在課始我設計了五一期間鎮教委辦將要舉行的教師定點投籃比賽這一情景,以此為契機,我讓學生推選一位老師參加定點投籃比賽,剛開始只出示了老師投中的次數,沒有投籃的總次數,讓學生意識到要比較三位老師的投籃情況,就必須比較投籃的命中率。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真正體驗到百分數的好處,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學生興趣盎然,他們情不自禁地就進入到情境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探索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強烈慾望,既顯得親切自然,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同時把生活中的問題變為數學學習的對象,很自然的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課前反思能讓我們及時調整教學思路,使自己的教學方法符合新的理念,只要給學生創造探究性的問題情境,給學生創造機會,學生手指尖上出智慧的精彩是可以預期的。
二、課中反思
課中反思,是一種難度較高的瞬間反思。它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時時處於高度緊張活躍的狀態,敏銳感受、准確判斷生成和變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思考教學目標是否明確,師生或生生互動是否積極有效,教學行為是否得當等等問題,並積極思考如何利用課上資源改變原有的教學設計進程,及時主動地調整教學方案與策略,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教學《百分數的認識》時,在認識完百分數的讀寫法及意義後,我讓學生說說百分數有什麼特點?結果學生給出的答案都是百分數都帶有一個百分號,或是百分數表示兩個量進行比較。我當時馬上想到學生可能是受百分數的讀寫法及意義的影響,還有可能就是我提的問題並不明確,誤導了學生。於是,我馬上啟發學生:大家注意觀察黑板上的百分數的分子有什麼特點?學生馬上思路一轉,就想到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可以小於100、等於100也可以大於100。從而真正體會到百分數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