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新科教版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新科教版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發布時間:2021-01-08 09:56:04

Ⅰ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

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四(下)的教材內容主要是生命世界和物質科學兩方面。教材編排的意圖是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特點:問題—假設—驗證—結論,這和科學家工作沒什麼兩樣,可以說每個學生都是科學家。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這也是科學課真正的精神和內涵。本學期,學生探究對象是認識事物的性質和相互關系,共安排了5個教學單元:《骨骼與肌肉》、《養蠶》、《物體的運動》、《無處不在的力》、《調查與預測》。從探究水平上看,仍以引導性探究為主,逐步過渡到指導性探究,為以後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礎。本學期的科學探究首次涉及對比實驗,教師要細心引導,要具體指導操作的方法,帶領學生經歷「預測—設計並進行實驗—整理分析收集的證據—表達與交流」科學探究的過程,引導學生學會控制變數。從過程與方法上看,在觀察與測量的基礎上,學習假設與收集證據,在收集證據的過程中,學會運用理解性思維對收集到的證據進行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整理加工,在此基礎上形成結論和解釋,驗證自己的假設。養成大膽假設、仔細實驗、尊重事實的科學精神和敢於闡明自己的觀點,虛心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評議或質疑,反思改進自己的探究過程的合作探究態度,使學生知道科學也需要共享。
第一單元《骨骼與肌肉》,教材設計了觸摸、模擬、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動,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使學生認識骨骼、關節、肌肉的運動作用,了解自己的運動機理,懂得運動系統的衛生保健知識。
第二單元《養蠶》讓學生親身經歷一次完整的養蠶過程,觀察到一個生命的完整周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與偉大,體驗到為養蠶所付出的辛苦勞動和養蠶成功的快樂(與三年級的種植相聯系),在知識、情感、態度、方法等各方面都有較大的收益,在養蠶活動結束後,教師要組織一場養蠶活動交流會,讓學生回顧養蠶的經歷,展示自己在養蠶活動中的研究成果。
第三單元《物質的運動》選取了力學中可直接感受的「運動」內容,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使學生認識運動是物質的基本規律之一,判斷物體是否運動要用參照物作為判斷標准,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物體的運動狀況,學會簡單的定量觀察,學會辯證地看問題,本單元出現用控制變數的方法去探究影響小車的運動的快慢的因素和擺的快慢因素,這是學生探究能力的一個跨越,教師要對學生探究方法作具體的指導,要讓學生知道要保證實驗的公平,實驗結果的公正和客觀,實驗中有些條件不能改變,有些條件需要改變,但每次只能改變一個條件。在探究過程中,要求學生大膽假設,周密計劃,認真操作,仔細觀察,要尊重事實,要做好原始記錄,要用數據說話,教師的角色由初始的「幫」到「扶」,漸漸到「放」。
第四單元《無處不在的力》圍繞力的存在,力的表現和作用,就力在哪裡,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運動方向,力有大小及彈力,地球引力,摩擦力,氣體和液體的阻力來構建知識體系,引導學生通過對重力、摩擦力和阻力的探究,使抽象的力的概念得到理解和深化,能綜合所學的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自主探究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
第五單元《調查與預測》,調查和預測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要讓學生知道在什麼情況應採用調查,調查的常用方法有哪些;預測是對事物的未來作出科學猜測,預測要有依據。
二、教學建議:
1、合理地使用教材。教材是教材編寫組提供的教學素材,有嚴密的邏輯性、思想性、結構性,是編寫組集體智慧的結晶。但不可否認,教材很難顧及不同區域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因此教師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靈活地對教學內容作出調整。四(下)將《骨骼與肌肉》安排在二月份,在氣候還比較寒冷的情況下,學生穿著厚重的棉衣,難以通過觸摸的形式感知骨骼和肌內。《養蠶》受氣溫影響也很大,建議將這兩個單元推遲,先進行三、四單元教學,待氣溫升高時,再進行一、二單元教學。教學《養蠶》單元時還需注意,養蠶活動時間較長,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教學。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好養蠶計劃,認真記好養蠶日記。教學時穿插在其他單元中進行,採用大小課的方式,定期交流觀察日記,適時進行階段性評價,最後舉行養蠶經驗交流會,全面總結養蠶的收獲。
2、加強學科溝通。養蠶活動持續時間長,學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當前的教育現實中,肯定會受到來自語、數、英教師及家長的阻力,科學教師要與班主任多溝通聯系,將養蠶活動與作文教學結合起來,平時請班主任指導孩子們寫養蠶日記;蠶吐絲結繭時,還可集中在作文課上觀察,然後寫篇作文。在培養孩子科學探究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作文水平,這是一件雙贏的好事。班主任的重視與積極參與,可將各方面對養蠶活動的阻力降至最低。
3、教師要先於學生「下水探究」。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學習科學是一個學生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教師僅僅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夥伴。教師的「教」要立足於學生的「學」,服務於學生的學,要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本學期的教材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會控制變數」,因此教師要做科學探究的先行者,先於學生去經歷、體驗和發現。用孩子們的眼光去看待科學,用孩子們的心去體驗科學理解他們的驚奇與幼稚地思考,理解他們的個性化的表述,真正做到「蹲下來教科學」。教師的「下水探究」可以擺脫以往「坐而論道」的弊端,在一個可預設的情境中,教師以學習者的角色,設身處地地去實踐,以探知水之深淺,路之難易,教師可根據下水探究的體驗,在情感態度方面對學生做出恰當的發展性評價。
4、要引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探究。嚴謹是科學的顯著標志之一,嚴謹表現為科學的任何結論都需要有事實為依據,離開了事實的支撐,任何科學結論都無法存在,在研究「小車的運動」「擺」等過程中,學生開始用「控制變數」的方法收集證據,教師要明確要求學生做好原始記錄,注意保留且不能隨便塗改數據,每次實驗需做三次以上,求得中間值或平均值,全班採用統一的方法,培養學生用數據說話。毅力是科學家必須具備的優良品質之一。科學探究是一種非常辛苦的勞動,需要研究者堅忍不拔,持之以恆。教師要告訴學生,養蠶是一項長期活動,需要他們付出辛勤的勞動,要鼓勵學生在養蠶過程中自選課題,開展一些探究性活動,教師要給予階段性表揚,鼓勵他們堅持就是勝利。通過活動鍛煉能力、培養意志。
5、對學生的評價要科學、客觀、公正。對學生評價的標準是科學素養的提高,全面反映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展情況,對學生的評價要避免重知識輕過程,重分數輕能力。試卷並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方法,科學日記、科學實驗報告,科學成果展示都可作為評價的重要參考。實踐證明,在科學探究中表現最好的往往是語文、數學成績中下等生,科學教師評價他們時不能受其干擾。
三、教學進度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備注
1 2.6~2.7 期初准備 2月6日上課
2 2.8~2.14 1.1 骨骼 1.2關節
3 2.15~2.21 1.3肌肉 1.4骨骼、肌肉的保健
4 2.22~2.28 單元評價 2.1我們來養蠶
5 3.1~3.7 2.2給蠶寶寶記日記(2課時)
6 3.8~3.14 2.3我們來抽絲 2.4養蠶經驗交流會
7 3.15~3.21 2.4養蠶經驗交流會 3.1 一切都在運動中
8 3.22~3.28 3.2運動的快慢 3.3運動的方式
9 3.29~4.4 3.4小車的運動 清明放假
10 4.5~4.11 3.4小車的運動 3.5擺
11 4.12~4.18 3.5擺 單元評價
12 4.19~4.25 4.1力在哪裡 期中考試
13 4.26~5.2 4.1力在哪裡 勞動節放假
14 5.3~5.9 4.2物體形狀改變以後(2課時)
15 5.10~5.16 4.3蘋果為什麼會落地 4.4摩擦力的秘密
16 5.17~5.23 4.4摩擦力的秘密 4.5降落傘
17 5.24~5.30 4.5降落傘 端午節放假
18 5.31~6.6 5.1調查 5.2預測
19 6. 7~6.13 整理與復習
20 6.14~6.20 期末考察與評價
21 6.21~6.27
22 6.28~7.4 放暑假

Ⅱ 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科學》四年級上學期教材共由五個單元組成:
有生命的物體、溶解、天氣、磁鐵、聲音,分別涉及新課程標準的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的部分。教材設計了多個探究活動、專題研究,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要求:
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掌握到的科學知識,自主設計實驗活動解決問題;二、提高學生觀察的准確性和精確性,例如使用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利用測量得到的信息繪制圖表等;
三、注重收集和了解事實,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一)、科學探究
1.學會從生活中尋找研究的問題,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並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
2.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外經歷一些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
3.學慣用比較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進行有系統的科學觀察訓練。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
1.鼓勵學生好奇、愛問、愛想像。
2.讓每一個學生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都能體現自我的價值,嘗試成功的喜悅,建立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習科學的興趣。
3、學習傾聽別人的見解,尊重他人說話的權利;能運用各種方法記錄與表達自己的事實。
(三)、科學知識
1.了解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徵、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圍繞「溶解」的主題,運用對比思想研究觀察物質之間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現象,進行溶解的觀察實驗,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溶解現象的認識。
3.認識天氣的最基本要素,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去開展對天氣現象的研究活動。
4.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磁鐵的兩極,不同磁鐵之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律。
5.研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區別聲音的大小和高低,區分樂音和噪音
三、本冊的重點`難點:
本冊的教學重點: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徵。學生能按要求進行過濾和加熱蒸發的實驗操。作能設計一個對比實驗,驗證聲音在液體中可以傳播
教學難點是:學生能按要求進行過濾和加熱蒸發的實驗操作,以簡單的方法對風進行觀測、記錄。
四、教具`學具的准備:(見實驗課計劃)
五、教學中採取的措施`方法:
1.要求教師盡可能提供時間、空間,創造學生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積累和掌握某一科學事物的有關知識和觀察經驗,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了解,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2.重視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加強學生對事實收集和表達的指導與訓練,要求學生更為准確和細致地觀察物體,要求學生使用科學的測量方法,要求學生選擇適當的詞彙、數據和圖表來描述物體有關的現象。
3.在觀察和收集信息的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認識,並運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抽象概括,從而形成有關生物與非生物的概念。
六、本冊教學內容的課時及課時計劃:
本冊教學共有30課時,上課21課時,機動課9課時.

Ⅲ 新課標西師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1.有一串數19962808864……,這串數的排列規律是:從第7個數起,每個數都是它前面兩個數之和的個位數。那麼這串數中第1999個數字是( ),這1999個數字的和是( )。

2.有一種細胞,每分鍾分裂一次,每次能把一個細胞分裂成9個。經過1999分鍾,把這些細胞平均裝在7個試管里,還剩下( )個細胞。

3.用記號(a)表示a的整數部分,如(10.62)=10,(15÷4)=3,那麼

(120÷7)×(9.47-1.83)=( )

4.□□□□□+□□□□□=199998,則這10個□中的數字之和是( )。

5.印刷廠要印刷數學口算冊27萬本,白班每天印刷2855本,夜班比白班每天多印刷290本。完成任務時,白班比夜班少印刷( )本。

6.一條長2000米的公路兩旁每隔10米種一棵楊樹,每二棵楊樹之間等距離種3棵楓樹。這條公路兩旁一共種楓樹( )棵。

8..小明騎在牛背上要趕著四頭水牛過河,這四頭牛過河分別需要2分、3分、6分、8分鍾,並且每次只能趕著兩頭牛過河。那麼小明至少需要( )分鍾才能把牛全部趕過河去。

9.海關大樓共有十二層,李蘋的爸爸在十樓辦公,有一天,李蘋去找爸爸,她用40秒從一樓走到五樓,照此速度,她至少還要再走( )秒才能到達她爸爸辦公室。

2.今年小玲12歲,媽媽40歲。當媽媽的年齡是女兒5倍的時候,母女兩人年齡的和是( ) 11.小巍帶著一條獵犬騎車離家到26千米遠的招寶山郊遊,他騎車速度是每小時18千米,獵犬奔跑速度是騎車速度的2倍。當獵犬跑到招寶山腳下後,如小巍還未到,則馬上返回迎著小巍跑去,遇到小巍後再跑向招寶山,……這樣來回跑一直到小巍到招寶山為止。這時,這只獵犬一共跑了( )千米路。

12.有一組算式:1+1,2+3,3+5,1+7,2+9,3+11,1+13……那麼和是1997的算式是左起第( )個算式,第1999個算式的和是( )。

13.有兩列火車,客車長200米,每秒行30米,貨車長300米,每秒行20米。兩車在平行軌道上齊頭同向行進,( )秒後客車超過貨車;如兩車相向而行,從相遇到錯車而過,需要( )秒。

14.四年級數學競賽試卷共有15道題,做對一題得10分,做錯一題扣4分,不答得0分。陳莉得了88分,她有( )題未答。

15.四(2)班舉行「六一」聯歡晚會,輔導員老師帶著一筆錢去買糖果,如果買芒果13千克,還差4元,如果買奶糖15千克,則還剩2元。已知每千克芒果比奶糖貴2元,那麼輔導員老師帶了( )元錢。

1+2+3=6,3+5+7=15,5+8+11=24,7+11+15=33,( )。
2626÷202=13,4242÷202=21,6868÷202=34,( )。
3、(1+2+3+4+5+……2998)÷2999=( )。
4、箱子里裝有同樣說明的圓球和方塊,每次可取出5個圓球,3個方塊。取了( )次以後,圓球沒有了,方塊還剩下10個。
5、一個數與它自己相加、相減、相除、相乘,其和、差、商、積相加的和是121,這個數是( )。
6、一堆零件有100多個,如果4個4個包裝多2個,如果7個7個包裝多3個,如果9個9個包裝則多5個。這堆零件是( )個。
7、如果把一根木料鋸成3段要6次,那麼用同樣的速度把這根木料鋸成6段,要( )次。
8、a和b都是自然數,並且a+b=100,a和b相乘的積最大可以是( ),最小可以是( )。
9、果園里有桃樹和杏樹一共500棵,桃樹的棵數比杏樹的2倍少16棵,桃樹有( )棵。
10、小明在計算有餘數的除法時,把被除數161錯寫成188,結果商比原來多3,但是余數恰好相同,這道題的余數是( )。
11、小芳比小珍大2歲,4年前他們的歲數和是18歲,今年小芳( )歲。
12、一個長方形正好能剪成兩個正方形,這樣兩個正方形的周長比一個長方形的周長增加16厘米。原來長方形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
13、一次數學測驗後,五人一共得434分,最高分是100分,其餘各人所得的分數都是整數,並且各不相同,那麼第五名最多得( )分。
14、右圖中兩個正方形邊長分別是6厘米和4厘米,三角形ABC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
15、有紅、黃、藍、黑四種顏色的小球各若干個,每個人可以任意選擇2個,那麼要( )個人去選,才能保證至少有兩個人選的小球顏色相同。
16、20隻兔可換2隻羊,9隻羊可換3隻豬,6頭豬可換2頭牛,12頭牛可換( )只羊。
17、數學競賽後,甲、乙、丙三人猜測自己在三人中的名次。甲說:「我不是第一」;乙說:「我是最後」;丙說:「我在甲前」。結果只有甲說對。那麼這三人的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是如何排列的?( )
18、王明放學回家,在距家門310米處時,妹妹和小狗一齊向他走來,王明和妹妹的速度都是每分鍾50米,小狗的速度是每分鍾200米,小狗遇到王明後用同樣的速度不斷地在王明和妹妹之間往返跑。當王明和妹妹相距10米時,小狗一共跑了( )米。
19、小明要從許多硬幣中拿出來2元6角買鋼筆,不用找錢,最多有( )種不同的拿法。

(3)在鍾面上,6時整,時針與分針成( )度角。

(5)時鍾4點鍾敲4下,12秒鍾敲完,那麼6點鍾敲6下,_____秒鍾敲完?

(6)一座樓房每上一層要走 16 個台階,到小英家要走 64 個台階,他家住( )樓。

(7)甲數是92,乙數比甲數的7倍還多58,乙數是( )

(8)找規律填空:1,3,7,13,21,( ),43 ,( ),……

199999+19998 +1997+196+10

(26、38、44、53、62)有一個數與其它4個數不是一類,請把它找出來是( )。

4、從舊日歷中知道,2001年元旦是星期五,那麼2002年元旦是星期( )。

5、 有黑、白、紅三種顏色的珠子共87顆,按4顆黑色,3顆白色,2顆紅色穿在一起,請問:最後一顆是( )色,第58顆是( )色。

6、被除數是3320,商是150,余數是20,除數是( )。

7、每上一層要走 16 個台階,到小英家要走 64 個台階,他家住( )樓.

8、兩數之和是616,一數的末位是0,如去掉0與另一個數相同,兩數的差是( )。

9、用1、2、3、4、組成的四位數從小到大排列,第15個數是( )。

二、應用題

1、甲、乙、丙3個數的和是1160,甲是乙的一半,乙是丙的2倍,甲、乙、丙3個數各是多少?

2、甲桶的水是乙桶的4倍,從甲桶取出15千克倒入乙桶,兩桶相等。兩桶原有水多少千克?

3、 甲乙兩桶各有油若干千克,如從甲桶倒出和乙桶同樣多的油給乙桶,再從乙桶倒出和甲桶同樣多的油給甲桶,這時兩桶油恰好都是36千克。原來兩桶各有油多少千克?

4、用一隻杯子向一個空瓶里倒水。倒進3杯水連瓶共重440克。如果倒進5杯水,連瓶重600克。一杯水和這個空瓶各重多少克?

5、一捆電線,第一次用去全長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餘下的一半多5米,還剩下7米。電線原長多少米?

6、甲乙兩人的錢一樣多,甲給乙30元,則乙的錢是甲的5倍。甲乙原來各有多少元

7、甲每天行67千米,乙每天行55千米,今同時由東村往西村,但甲行30千米後因故返回東村後立即趕往西村,如果兩人同達西村,問東西兩村相距( )千米。

1. 兩個數相除,商是810,如果除數不變,被除數縮小10倍,商是( )。
4. 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56厘米,它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
10. 雞與兔共有120隻,雞的腿比兔的腿少60隻,雞有( )只,兔有( )只。
4.小紅沿長70米,寬20米的長方形花園走一圈,小紅走了( ),花園面積的一半是( )。
1.有三箱梨,共重209斤,甲箱比乙箱少16斤,乙箱比丙箱少15斤,問甲、乙、丙箱各有多少斤梨?(6分)
2.一個正方形與一個長方形的周長相等,長方形的寬是6米,相當於長的一半,求正方形的面積。(6分)
3.水產研究所投放新魚種,每公頃投放3500條小魚,在一塊長600米,寬450米的魚塘里,應投放小魚多少條?(6分)
4.一列火車以同樣的速度上午運行了4小時,下午運行了6小時,上午比下午少運行了136千米,該火車以這樣的速度從西安到北京共用了14小時15分鍾,問西安到北京的距離?

1、有一隻一小時快10分鍾的表,這個表8點時對好了,當這個表11點30分的時候,正確的表應是( )點鍾。
2、在一張長方形的紙面上畫4條直線,最多能把這張紙分成( )部分。
3、某數加上5,然後再乘以4的題,錯算成某數先乘以5,然後再加上4得34。正確的答案應該是( )。
4、甲、乙、丙三人練習投籃,共投進了150次,有64次沒投進。已知甲和乙一共投進46次,乙和丙一共投進70次。乙投進了( )次。
5、王叔叔從小賣店買來了一箱啤酒,有24瓶。小賣店規定:喝完酒後,每三個空瓶可以換回一瓶啤酒。他一共可以喝( )瓶啤酒。 ⑵19999+1999+199+19+9
6、甲、乙兩人共有30元錢,甲給乙5元後,甲比乙還多2元錢。那甲原來有( )元錢。
7、把0、1、2、3、4、5、6、7、8、9寫成兩個多位數,使這兩個多位數的差最小。這個最小的差是( )。
8、小明在玩「蘋果人」游戲,游戲提供了三張不同的臉,4個不同的身體,2雙不同的腳。問小明一共可以組成( )個不同的「蘋果人」。
9、果園里有桃數和杏數一共500棵,桃數的棵數比杏數的2倍少116棵。桃數有( )
10、表兄弟二人,哥哥和弟弟的年齡分別是30歲和12歲,( )年後哥哥的年齡是弟弟年齡的2倍。
11、有一個周長是88厘米的長方形,它是由三個正方形拼成的。求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 )平方米。
12、四年級一班有50名學生。在數學考試中,成績排前十名的同學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高8分,其餘同學的平均分比全班平均分低( )分。
13、以知甲、乙丙、丁四個數的和是96,並且甲+3=乙-3=丙×3=丁÷3,那麼丁=( )
14、一個電影院的第一排有25個座位,以後每排都比前一排多2個座位,最後一排有75個座位。這個電影院一共有( )個座位。
15、一艘船從甲地到乙地,去時每小時行15千米,回來時每小時行10千米。求這艘船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
16、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同一地到另一地,甲的速度是每小時50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時75千米,結果甲比乙晚到2小時。這兩地間的距離是( )千米。
17、兩根同樣長的鐵絲,第一根剪去10厘米。第二根剪去26厘米。餘下的鐵絲,第一根是第二根的5倍。原來每根鐵絲長( )厘米。
18、同學們乘大、中型兩種車去春遊,大型車每輛可坐65人,中型車每輛可坐26人。現有學生和教師共338人,要使每人都有一個座
位,並且車上沒有空餘座位,大型車需要( )輛,中型車需要( )輛。
甲、乙二人沿鐵路相向而行,速度相同。一列火車從甲身邊駛過用了8秒鍾,火車遇到甲20秒鍾後又遇到乙,從乙身邊駛過用了7秒鍾。那麼從火車遇到乙開始,再過( )秒鍾甲、乙兩人相遇

1、已知:□×○=32 □÷○=2 □=( ) ○=( )
3、用2個0、2個5組成一個最大的四位數和一個最小的四位數,把這個最大的四位數除以最小的四位數,商是( ),余數是( )。 2、999+999×999=( )
4、兩數相除,商是21,如果被除數擴大10倍,除數縮小10倍,商就變為( )。
5、三年前,母親的歲數是女兒的6倍,今年母親33歲,女兒今年( )。
6、甲、乙、丙各有一些故事書,甲給乙3本,乙給丙5本後,三個人的故事書的本數同樣多,乙原來比丙多( )本。
7、期中測驗的成績公布了,小王的成績比小李和小張的好,而小張的成績比小李好,但比小吳的差,( )成績最差。
8、有240本練習本,每本18張紙,如果裝訂時每本訂6張,這樣可以多( )本。
9、甲數是136,比乙數的2倍多4,丙數比乙數少3,丙數是( )。
10、右圖中有( )個長方形。
11、把一根繩子對折再對折,然後從中間剪開,這根繩子被剪成( )段。
12、小剛爬48千米的山坡,走了6小時,下山坡時走原路花了4小時,求小剛上、下坡的平均速度是( )。
13、某人去銀行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的一半還多5元,第二次取了餘下的一半還多10元,這時存摺上還剩125元,他原有存款( )元。
14、一班有42人,28人參加數學興趣小組,14人參加語文興趣小組,10人兩個興趣小組都參加了,有( )人兩個興趣小組都沒有參加。
15、用一個杯子向一個空瓶倒水,如果倒進了3杯水,連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近5杯水,連瓶共重600克,這個空瓶重( )克。
16、小花貓家裡養著20條魚,它計劃從現在起每天還釣1條魚,要是每天吃3條魚,這些魚可以供小花貓吃( )天。
17、某工廠加工一批零件,原計劃每天生產40個,實際每天生產50個,結果提前3天完成任務,原計劃要生產( )個。
18、實驗小學舉辦夏令營活動,每組9人,後來又重新編組,每組12人,比原來減少了3組,參加夏令營活動的學生有( )人。
19、新年快到了,同學們打算自製賀年卡,在一張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白紙上,最多可以剪制( )張邊長是2分米的正方形賀年卡,剩餘白紙的面積是( )平方分米。
20、在60米賽跑中,甲到達終點時,乙距終點還有10米,丙距終點還有20米,如果乙和丙速度不變,當乙到達終點時,丙距終點還有( )米。

Ⅳ 廣東教育出版社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科目都沒說

Ⅳ 跪求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一、 教材分析
四年級上冊教材從知識覆蓋面年,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科學三大領域,各領域的知識或以綜合主題單元的形式,或以獨立單元的形式呈現,前者如《冷和熱》單元,後者如《奇妙的聲音王國》單元。從探究技能的覆蓋面看,既覆蓋了單項的初級過程技能,又出現了綜合過程技能中的「假設與搜集證據」。老師們可以對照教材所設計的活動,考查諸活動中提供的探究技能訓練內容,進行相應指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覆蓋面也很寬泛,覆蓋了「對待科學」,「對待自然」,「對待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等方面的內容。
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涉及的核心概念有4個——空氣的性質、空氣流動的規律、空氣對運動物體的影響和對生命的影響。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的動手機會比較多,他們對好多都會感到驚奇、感到有趣,教師要抓住好學生的興奮點進行教學。第二單元《冷和熱》。這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單元,包括的核心概念有熱傳遞的方式、物體吸熱散熱性能、物質三態的變化及其變化條件、熱脹冷縮、霧雨露霜的成因及蒸發、凝結等。這個單元探究的問題比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較高,教師要讓孩子先學會訂計劃,學會與他人合作,講究操作的嚴密性。第三單元《奇妙的聲音王國》,包含的核心概念有聲音來源於物體的振動,聲音能穿過許多物質,耳朵聽聲的機理,聲音的音色、音強和音調,樂音和噪音等。這一單元與原先的自然課本里有好多相似,但也進行了相應的修改,注重了活動性和趣味性。第四單元《食物與消化》包括的核心概念有:食物的主要營養成分及其作用。食物金字塔——營養搭配、消化器官的認識及食品安全的知識。教學時要從價值觀上入手,讓學生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要讓孩子們意識到吃得合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第五單元《假設與搜集證據》,是專門的探究技能練習單元。本冊教材前面的諸單元大量滲透了「假設與搜集證據」的活動,本單元是對這一過程技能的升華和提煉。
二、教學建議
1.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
通過一年的科學教學,好多教師認為會教了,科學就是那麼回事情,於是出現了一些對「用教教材」的誤解。他們有的任意的增刪教材,或不用教材,或放大教材,認為這樣就是「用教材教」。其實不然。「用教材教」是一種思想,在「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對於我們在用教材教的時候考慮到的一些問題,編教材的專家們他們都會有所考慮,有的比我們考慮的還要全面,還要具體。所以我們在拿到教材時必先領會他們的思想,他們所要表現的意圖。只有把握了這一點,也只有先教好教材,我們才會真正的去實現用教材教。
2.注重孩子們的預測
猜想、預測是做科學的第一步,它反應了孩子們某一問題的看法,反應了孩子們的已有知識經驗。課堂上我們應該給孩子這樣預測的機會,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猜想,在沒有得到證據前不要對孩子的猜測妄加評論。而且還要關注預測背後的深層內涵,即孩子們為什麼會這么想。接下來我們要對這些猜想加以分析處理,組織學生去找證據。
3.注重證據的合理性和可重復驗證性
本冊探究的綜合技能的著力點就是「假設與搜集證據」,所以在找證據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們注意證據的合理性,即我找的證據能不能支持我的假設。如果不能則要讓孩子們學會思考,是我找的證據不對,還是我的一開始的假設就有問題,學會反思,然後要再實踐。其次,要注意證據的可重復驗證性,即我找的證據是能夠經得起多次驗證的,並不是偶然的。證據還要充分,有時還需多找一些,這樣更合理一些。
4.講究評價的策略
評價長評的形式,在每一節課上有我們的評價,這學期尤其將單元評價單獨列了出來(見教學進度表),我們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後面的評價表,自己還要做一些評價表。要讓孩子感覺到評價也是一件樂事,這不得不讓我們對評價的方式作一些深入地思考。可以採用心情曲線、填合作餅圖、項目標星的方法,不僅關注做了沒有,更關心做得怎麼樣,與同學的合作,自己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的提升等等。
三、教學進度
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1
9.1-4
空氣占據空間嗎
2
5-11
空氣是會流動的嗎 空氣影響物體的運動
3
12-18
空氣也是生命之源 單元評價
4
19-25
熱水變涼 熱往哪裡傳
5
26-30
熱往哪裡傳
6
1-7 國慶節放假

7
8-16
吸熱和散熱

8
17-23
冷和熱對物體的影響 水的變化

9
24-30
水的變化 單元評價

10
10.31-11.6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聲音是通過什麼傳播的

11
7-13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聲音的大小和高低
期中測試

12
14-20
快樂的小樂隊 單元評價

13
21-27
我們吃什麼 怎樣搭配食物

14
28-12.4
食物的消化

15
12.5-12.11
我們的食物安全嗎

16
12-18
單元評價

17
19-25
假設 搜集證據

18
26-1.1
小小紙飛機
元旦放假

19
2-8
匯報自由研究

20
9-15
匯報自由研究

21
16-22
整理檔案袋

22
23-29
期末評價

Ⅵ 急求蘇教版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http://a.3e.net/xx/Jiaoan_171068.html
點擊 ◆下載教案:下載地址 這個欄目
之後跳出的網業大廣告下
"免費教案下載: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之後保存解壓

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的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簡單的科學知識和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
這一冊教材從探究對象上看,仍以認識事物的性質和事物的相互關系為主。從探究水平上看,仍以引導探究為主,逐步過渡到指導性探究。特別是在控制變數、做定量觀察的實驗上,學生還是第一次,需要教師更多的引導、以及具體操作方法的指導。從過程與方法上看,學習運用推理,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數、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
第一單元《骨骼和肌肉》主要是圍繞人體運動系統中的――骨骼、關節、肌肉三個主要方面、運動系統的衛生和保健構建而成,主要研究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本單元教材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觀察認識骨骼、關節、肌肉的運動,讓學生知道骨骼、關節、肌肉的作用,了解人體的每一項運動都是骨骼、關節、肌肉以及身體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結果,懂得如何保護和鍛煉自己的運動系統。
第二單元《養蠶》是以蠶一生的變化為觀察對象的一次親歷活動,主要研究動物的周期性變化。經歷動物的一個完整生命周期,了解昆蟲和變態的知識,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與偉大,體驗長期飼養與觀察的艱辛和快樂。
第三單元《物體的運動》還是研究事物的相互關系,通過教學讓學生意識到一個物體在運動,總是相對於另外一個物體,即某個參照系(參照物)課文中稱為「參照物體」而言的,這就是「運動的相對性」,是物理學上的重要原理之一,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就是在這一知識背景下展開的。意識到物體的運動又是有規律的,只有親身去研究才能了解這些運動之間是什麼樣的規律。研究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第四單元《無處不在的力》主要是通過認識力的存在和幾種常見的力,來研究事物的性質。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歷有關力的現象,但還沒有比較系統和完整地研究有關力的現象。所以本單元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導、鼓勵學生們對生活中有關力的現象進行探究,讓他們通過一個個親歷的活動,探究科學的秘密,體驗成功的樂趣,發現大自然的規律。
第五單元《調查與預測》,調查是一種包容性比較寬泛的收集證據的方法;預測是一種基本科學過程技能,是一種對未來事物發展的推斷。調查和預測是科學探究過程中的常用技能與方法。
二、教學建議
1、在單元教學活動框圖中有一些虛線方框,這些虛線方框它是讓教者即教師突破教材自己設計的一些探究內容。這充分體現《科學》教材設計意圖中的一個明顯特點:淡化教材。
2、在單元前待續的小詩,是讓學生感受到科學不是冷冰冰的,科學是有趣的。同時在學完這個單元以後可以讓學生們試著續寫一段。
3、單元學習評價表是學生過程性評價資料,是學生對學習的回顧,可以從中得到成功的喜悅,也可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也是教師發現自己教學成功或缺失的反饋表,不可馬虎,同時要對學生適時提出一些建議或鼓勵,必要時師生共同重新學習、探究。
4、在教學第一單元時,因本單元的教學需要學生通過觸摸的形式感知骨骼和肌肉,因此開學初期如果天氣偏涼將不利於學生在課堂中開展此類活動,建議可以等氣溫較高,學生穿得淡薄些再開展本單元教學。
5、第二單元中鑒於蠶卵和桑葉的提供,要適時進行,建議往後推遲一下,蠶的一生要40天左右,教學時要穿插安排在其他單元中進行,同時要指導學生制定好養蠶計劃,記好養蠶日記。
6、小車的運動是以學生們喜愛的小車為話題,按照「問題-預測-驗證-結論」的科學認識程序,來研究運動與哪些因素有關。在這過程中,假設一定要完整,實驗前小組里要很明確,保持不變的是什麼?需要改變是什麼?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利用「控制變數」的方法來搜集證據。對實驗記錄中的數據處理,教師也要事先與學生商量好,如五次數據,最後結果是取平均數,還是取中間數,或是五取三,全班要形成統一的標准。培養學生以實驗數據說話的意識。
7、力在哪裡要讓學生認識到凡是有力,就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讓學生對力有一個粗淺大致的了解。通過彈棋子知道力的大小要合理、方向要正、力的作用點要准。
重力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力,有關的現象司空見慣,物體受到的這種拉向地面的力就是重力,方向豎直向下,這是因為地球對它周圍的物體有引力而產生的,但不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就是重力,因為重力是多方面構成的,吸引力並不就是重力,靜止的物體也受到重力的影響,重力具有普遍性。摩擦力大小與重力、接觸面光滑程度有關,與接觸面大小無關
8、調查要注意事物不同時間內的變化,抓住一些事物相同和不同和特徵,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預測要利用現有證據和已有經驗,不能信口開河。

314464962.doc(點擊瀏覽該文件)

Ⅶ 人教版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小學信息技術四來年級上冊教學源計劃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教學設計)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閱讀全文

與新科教版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