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一年級數學考試卷老師要求家長寫評語怎麼寫
25位粉絲
家長評語:能用欣賞的眼光發現孩子作業中的閃光點,並將自己對孩子的愛明確表達出來, 看來家長會中賞識的教育方法指導不僅入了耳,而且入了心。希望您能更多的發現自己孩子身上 的優點,將優點擴大化,使孩子更優秀。
評語,評論的話;含有說明、解釋或評論的話,作說明或講解用的話。
讀音:[píngyǔ]
基本解釋:
1. 評論的話。
2. 含有說明、解釋或評論的話;作說明或講解用的話。偶爾有對正文的講解和帶解釋性的注,但無評語。
3. 對某人的看法與對這人的感覺。
推薦於 2019-09-21
查看全部2個回答
孩子作業不認真怎麼辦,已解決!孩子學習成績提高了
孩子作業不認真怎麼辦,孩子學習不好,不是因為孩子不夠努力,而是沒有找到問題在哪?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吉安市博樂教育咨詢..廣告
我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怎麼辦?掌握這個方法,30天改變孩子
值得一看的學習成績相關信息推薦
孩子成績差,不是孩子學習不努力,很可能是孩子沒有掌握方法!世上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教不會的父母,我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怎麼辦,家長必須了解這幾個方法!
貴州曈雨康教育信息..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小學一年級數學考試卷老師要求家長寫意見怎麼寫
你通過試卷看一下孩子在哪方面有不足之處,需要給學校或者老師一些建議進行改進,這個根據實際情況來寫
98 瀏覽19652017-11-21
小學一年級數學考試卷老師要求家長寫評語怎麼寫99分
孩子太粗心了,請老師幫助孩子,把成績提上來,謝謝老師了!
28 瀏覽24752017-11-25
小學一年級數學考試卷老師要求家長寫評語怎麼寫考99分
很棒,下次加把勁趕上滿分同學
11 瀏覽1665
小學數學考試卷的家長意見怎麼寫?
據實去寫就可以,客觀地表揚孩子的優點和成績,也說明孩子的不足和缺點即可。家長評語是家長和老師交流的一次機會。 比如: 考的很不錯,孩子在老師的幫助下進步很快,希望在老師的關心和幫助下繼續加油,保持這種狀態,繼續考取好成績;但一定要戒驕戒躁,虛心學習,克服學習上的馬虎這個小毛病,爭取更大的進步。 孩子這次數學測驗考得不是很好,有點小退步,希望你平時有不懂的地方要多向老師同學請教,好好努力,媽媽(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在下一次給我一張滿意的答卷! 本人以為此次數學考試出題難度適中、題量正好,能夠准確考察學生的能力, 數學考試家長評語 。我的孩子在此次考試中已經盡了力,發揮了他的正常水平,這個分數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希望學校能夠再接再厲,爭取讓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看了這次數學考試的情況,對孩子的學習基本是滿意的。但需改掉粗心大意的老毛病。有幾個地方都是不應該出錯的,就是粗心。 我們會配合老師把他的學習抓上去。 這一次考得較好,比上一次略有進步,謝謝老師的關心和栽培,我們家長一定會更加積極地配合老師的工作,督促她(他)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謝謝您這一學期來對孩子的教育,無微不至的關心與幫助,使他的學習成績又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作為家長我也會好好督促孩子學習,更希望他的成績越來越棒。 通過期末考試我才了解孩子的學習不扎實,他自己也知道考的不理想,打算在期末考試把成績趕上去,只要想到了,在以後的學習當中一定要下苦功,在課堂上還有專心聽講,理想才會實現,你是個聰明人,會想到做到的。一定要努力哦。 xx能夠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是很好的。希望在上課的時候聽老師講課。自習課要好好復習,不能浪費時間。 望該生認真總結考試教訓,在校努力學習,積極上進。 從孩子的卷子上來看,成績算得上優秀。但和上一次相比較,沒有退步也沒有進步。希望孩子繼續努力,更上一層樓。同時也感謝教師平日對我孩子的培養,但是孩子還是有很多要努力的地方,
34 瀏覽7682019-10-18
數學考試考的不好,家長怎麼寫評語
數學考試考的不好,家長可寫評語如下: 1.感謝老師對孩子的關心和教育,家長一定配合老師,積極給孩子創造條件把數學給趕上去! 2.真不好意思,雖然這段時間孩子也很用功了但進步還不是很大,但我和孩子都有信心,而且他還自己定好了自己下次進步的目標! 3.多謝老師的關愛,孩子回家常談到老師您,從沒有嫌棄過像他這樣的一個差生。他對學習數學也越來越有興趣了! 4.再接再勵,注意細節,學會自我總結! 5.沒有認真讀題,檢查不仔細。 6.概念記得不牢。 7.應認真仔細,注意基礎知識的掌握。 8.能反映出平時練習的不足,只是記得不深,望多做題。
301 瀏覽1253262019-11-10
評論兩句7
B. 如何對小學一年級數學老師的課進行評價
實事求是的去抄評價。首先是課堂教學的程序設計,要合理,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然後是語言表達,是否符合一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要精煉,易懂,教態親切自然,有趣味性。再則課堂氣氛要活躍,充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找出不足,指出具體缺陷,明確改進方向及措施。
C. 怎樣寫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的教學質量分析
一、試卷結構與特點
本學期一年級數學期末卷,考試時間為50分鍾,卷面分值為100分。由九大題組成:一、填一填5分,二、按規律填數12分,三、照樣子填上合適的數8分,四、算一算12分,五、在○里填上「>」「<」「=」6分,六、把得數相同的算式連起來16分,七、連一連8分,八、數一數5分,九、生活中的數學28分。試卷具有以下特點:
1、溫馨提示,使數學充滿人文關懷。在試卷的開篇與結束處都有寫給小朋友的話,這些話語中富有情感童趣,飽含關懷,充滿激勵,帶給學生輕松和諧的答題氛圍,也提示著一年級小朋友從小要養成良好的讀題、審題、認真思考與反復檢查的習慣。
2、從學生實際出發,重視檢測學生的計算能力。本次試卷的第三、四、五、六題從填數、計算、比較大小、把得數相同的算式連起來,四種方式單純檢測學生的計算能力,分值共佔42%,題目的呈現也多樣有趣,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
3、版面設計活潑、圖文並茂。試題的編制以圖形為主,特別是「生活中的數學」一題,均以情境圖的形式呈現,降低學生讀題審題的難度,利於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完成考試,增強了學生做題的興趣與信心。
4、關注過程,使試卷留下思維痕跡。如第二題按規律填數的4小題,充分展現了數學規律的形成與發展過程,有層次性,給學生提供了猜想、嘗試、探索、發現規律的思維方法與過程,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精神與發現規律的能力。
5、關注生活與數學的聯系。本次試卷內容主要源自於生活,大多是學生見過或接觸過的事與物,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如「生活中的數學」一題各幅圖創設的情境,使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感到學數學真有用,體會學習的樂趣。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一)取得的成績
1、學生能正確認識20以內的各數,能正確書寫,懂得各數的排列順序,會比較數的大小,大部分學生理解數的組成。
2、學生的計算能力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加減運算,對抽樣的98份試卷中,純計算的42分中得40分以上的有54人,佔55.1%,扣分在10分以上的只有17人,僅佔17.35%
3、具有初步的數學思維能力與方法。如對試題中的「按規律填數」「數一數」 「生活中的數學」等題,大部分學生能正確完成,說明他們懂得應用觀察比較、分類統計、空間想像等基本的數學思維方法。
(二)存在的不足
1、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不強。如第九題的第5小題「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是整份試卷中學生失分最為嚴重的一題。抽樣的98份試卷中,得0分的有36人,佔37.73%,得滿分的只有26人,僅佔26.53%,我們以後的課堂要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2、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有待加強。如第二題「按規律填數」,第八題「數一數」與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緊密相連,學生填不來或數不清,主要在於他們的觀察比較能力不強。
3、學生讀圖,由圖獲取數學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強。第九題是圖文應用題,要完成好此題,學生必須學會從圖中獲取數學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觀察、探索、獲取信息等科學的方法,讓學生的學習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標。
三、反思及教學建議
1、要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從卷面上看,學生審題不夠認真、書寫不規范、計算粗心等是導致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也是學生長期不良習慣養成的後果,應當引起老師的重視,平時如重視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2、要用好教材中的各類情境圖。所使用的一年級數學教材有不少的情境圖,我們的課堂教學用好了各類情境圖,有利於學生學會知識,有利於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培養自覺發現新知、發現規律的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與方法。
3、要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我們的數學教學要與生活緊密相聯,努力使學生能夠學用結合,能夠服務生活,讓學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數學,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在情境創設時,都應盡量將生活引入其中,把構建「生活化的課堂」當作我們的一種追求。
D. 誰有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過程性評價方案 急需啊
數學一年級下冊過程性評價方案
教師的評價既可以從宏觀上對全體學生的數學學習作出評價,也可以從微觀上評價個別學生的數學學習。由於教師主要是憑借他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實際接受知識、掌握程度的了解,運用比較、歸納、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學生的數學學習作出綜合評價,所以教師的評價主要是著眼全局性、客觀性的評價,有針對性地解釋與說明學生數學學習中各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以及各種問題產生的根源。例如,某學生在一次測驗中得了65分,與其平時的表現相比,再結合這次測驗的性質,一般地,教師就可以較公正地對該生的數學學習質量作出一個評價。
新課程標准指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依據新課標的評價理念,在評價過程中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1.人文性原則:要把學生看作能進行自我教育的主體,給學生以自我發展的空間,挖掘學生自我發展的潛力,提高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2.導向性原則:在學生的評價出現問題和偏差時教師要給予及時地指導。
3.主體性原則:在評價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要形成教師、學生互動、共評的運行機制。
4.全面性原則: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5.長期性原則:對學生的評價需要有長遠的發展眼光。應給予學生多次機會,使對學生的肯定性評價得到進一步的強化。
6.適時性原則:應重視對學生的及時評價,激發學生的熱情和主動性。要將過程性評價、階段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評價組織與管理:
結合本校具體情況和學生年齡特徵特製定了一年級第二學期數學考試與評價改革實施方案。主要對學生進行口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實踐能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及創新能力四個方面進行評價。
一、口算能力
評價內容:100以內的進位加法。
評價目的:檢驗學生100以內進位加法掌握的正確率和口算速度及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
評價方法:每人發一張口算紙,時間為2分鍾(教師把握),小組合作,一生口算,剩下3人驗證,記錄員記下讀的題數和正確的題數。然後交換,分四次完成,然後填寫統計表連同口算紙一同存入學生的檔案袋中。
評價標准:每分鍾8題以上正確為「優秀」、每分鍾6題以上正確為「良好」、每分鍾4題以上正確為「合格」、其它為「加油」。
評價方式:師生共同評價。
二、動手操作、實踐能力
評價內容:整理書包、按要求讀出或撥出整時數或整半時數(指令性操作)。
評價目的:對分類、認識物體、認識鍾表進行評價。
評價方法:分大組、或在家庭中完成。
1.整理書包:書包中有大小不同的教科書和練習本,學具盒、文具盒,讓學生獨立整理,完成後簡單說說是怎樣整理的,教師或本組同學檢查。
2.指令性操作:按規定要求找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按要求讀出或撥出整時數或整半時數。
評價標准:
1.整理書包:整理得有條理且表達清楚為「優秀」、整理效果較好但表達不夠清楚的為「良好」、整理和表達效果都一般的為「合格」、其它為「加油」。
2.指令性操作:能夠迅速按要求找出相應的物體和圖形的為「優秀」、其它為「良好」。能按要求迅速讀出或撥出整時數或整半時數的為「優秀」,其它為「良好」。
評價方式:教師制定評價反饋表,由評價人(教師、家長或學生)進行填寫,評價表存入檔案袋中。
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評價內容:能夠在教室或生活中尋找問題、提出數學問題並予以解決。
評價目的:對學生是否能夠從生活中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運用適當的方法予以解答,能否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對結果進行評價。
評價方法: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日常生活和經歷過的一些事件,根據所學內容,提出數學問題並解決出來,然後在大組進行交流與評價。
評價標准:能夠提出數學問題並能夠獨立解決且能夠流利地表達解決問題過程的為「優秀」、能夠提出數學問題並能夠獨立解決但不能夠表達解決問題過程的為「良好」、能夠提出數學問題但不能夠獨立解決且不能夠表達解決問題過程的為「合格」、不能夠提出數學問題的為「加油」。
評價方式:學生在大組充分交流的基礎上自評和互評。學生本人所提出數學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及評價的結果以書面的形式存入檔案袋中。
四、創新能力
評價內容目的: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評價方法:教師提供可用多種方法和途徑予以解決的數學信息,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在合作學習小組內完成。
評價標准:根據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能夠想出兩種或兩種以上解決問題的辦法的為「優秀」、想出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的為「良好」、其它為「加油」。
評價方式:教師評價給出等級,所提供的數學信息和解決的方法一同存入檔案袋中。
E. 如何對: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比多少》教學設計進行修訂
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比多少》教學設計
第一單元 《比多少》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8頁,書中練習題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初步理解「同樣多」、「多」、「少」的含義。
2.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花、○和△等卡片。
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伸出我們的左手,再伸出我們的右手,請大家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還是右手的手指多?還是一樣多呢?你怎麼知道的呢?
同學們真聰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多少。
2、創設情景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邊請看大屏幕,邊聽故事。
看這是誰?這又是誰呢?同學們看一看,他們在做什麼呢?
學生可能會說:小兔搬磚、小豬扛木頭,他們在幫小兔蓋房子等。
(滲透互相幫助的德育教育)數一數,有幾只小兔?每隻小兔搬了幾塊磚?
第二環節觀察交流,探究新知
1.理解「同樣多」。
就像一位小朋友說的那樣,有4隻小兔,1隻小兔搬1塊磚,你能擺出來,讓大家一眼就看清楚嗎?
學生活動。
學生嘗試擺,拿出手中的學具盒,用三角表示小兔,用○表示磚。
對學生擺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選有代表性方法的學生展示。
小朋友們評一評,你認為哪種擺法好?好在哪裡?
課件操作(1隻小兔搬1塊磚。邊說邊用小圓點把小兔和磚連起來),正好都對上,沒有多餘的,我們就說小兔的只數和磚的塊數同樣多。(板書:同樣多)學生讀。
你能邊指圖邊用「同樣多」說一說嗎?
同桌互說。
請同學們找一找,在圖中還有同樣多的事物了嗎?
2.認識「多」、「少」。
我們會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比較小兔和磚的數量了。圖中還可以比什麼?
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數量同樣多的物體進行比較,另一種是數量不一樣多的物體進行比較。
我們一起來比一比3隻小豬和4根木頭,你能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嗎?
1隻小豬對1根木頭,小豬沒有多餘,而木頭有多餘,就是木頭多,小豬少,我們就說木頭的根數比小豬的只數多,小豬的只數比木頭的根數少。(板書「多 少)
用不同的形式讓學生說一說。
你能用誰比誰多、誰比誰少來說一說其他物體的比較嗎?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強化認知
1.探索生活。
同學們,表現非常出色,找到了圖中的數量關系。那在我們的周圍,你還能發現那些同樣多,還有多出與少出的事物呢?
學生自由觀察、交流、評價。
2.在多的後面打對。
3. 在少的後面打對。
4.動手操作。
(1)聽老師提要求擺一擺。
a.每一行擺4個圓,在圓的下面擺三角形,三角形比圓多一個。第二行擺幾個三角形?
b.第一行擺五朵花,第二行擺的比第一行少一朵,第二行擺幾朵花?
c.可讓學生自己任意的擺,然後用一句話說一說你是怎麼擺的?
5.動腦筋思考
課堂總結,暢談收獲。
這節課你又有什麼收獲?
小結:通過學習和比較,我們知道物體有多、有少、還有同樣多之分,在比較「多少」中我們認識了一一對應,並掌握了比較的方法。
五、課後作業
1.練習一的第3、4題。
2.《教材全練》第二頁
板書設計
同樣多
(兔子和磚 蘋果和小豬 小兔和蘿卜)
小兔比小豬多 小豬比小兔少
小兔比金魚多 金魚比小兔少
F. 怎樣寫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的教學質量分析
先交待一些自己平時和孩子們上課的方法,孩子們在這些方法下是否掌握了知識點,從孩子們的收獲中找出教學方法的利弊並加以改進,力求更上一層樓
G.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求一共有多少的教學評析
1、結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演示操作,使學生了解加法的含義,認識「回+」,能正確的答讀出加法算式。
2、在觀察、操作活動中,探索5以內數的加法。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需要用加法來解決,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
3、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從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加法問題並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