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我是誰的教學
教學目標:
1.體驗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面對不同人、身處不同地點、從事不同活動所充當的不同角色。
2.通過活動觀察對比,認識不同角色對人的不同要求和所應承擔的不同責任。
3.願意在現實生活中當好自己的角色。
教學重點:通過幾個活動使學生體驗出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所充當的不同角色。
教學難點:深入了解自己所充當角色應承擔的責任。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同學們,你們好!上課前我呀想先考考大家,看看誰是我們這個班最聰明的孩子。
出示題目:兩個爸爸加上兩個兒子為什麼只有三個人?
2.學生討論,揭示答案。(演示一個人既是爸爸又是兒子,他同時充當了兩個角色。)
師小結:當一個人面對不同的人時,會有著不同的角色。
師小結:當一個人面對不同的人時,會有著不同的角色。
師:聽到同學們對我的稱呼,感到很親切。能為你們上課我感到很幸福。今天我還帶來了幾張照片,想和大家一起來欣賞,你們說一說照片中的我還是誰?
師:(課件:第一張圖片)這張照片是我在家裡與兒子照的,我又是誰?(媽媽)
師:(課件:第二張圖片)這張照片是我去超市時拍的,老師又是誰呢?(顧客)
師:(課件:第三張圖片)這張照片是我昨天晚上參加慶祝建國60周年合唱比賽時拍的,此 時的老師是誰呢?(演員)
二、交流互說,認識自己
在不同場合我變換著不同的角色。(板書:角色)有個小孩叫明明,他也會變。(課件顯示:教材中的圖片。)
1、問:就一個明明,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稱呼呢?(看來我們在不同場合角色在發生著變化。)
2、我會變,小明會變,你們也會變。誰來變變吧--指名一個學生,此時此刻,我是老師,你就是(生答學生),回到家裡,你就變成(生答兒子),再指一名學生:發燒了,生病了,上醫院,你又變成了(生答病人)。
3、你們還會變出什麼身份來呢?在生活中不同的地方,都變成了誰?趕緊在小組里給夥伴們介紹介紹吧,在活動時老師給大家提點建議
課件顯示:
老師的建議:
a、認真聽小組同學介紹,可以相互補充。
b、不要影響別人。
c、盡量不與別人重復。
(1)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師巡視。
(2)選代表上台說,有照片的可以展示,師適時引導。
4、說一說你身邊的人在不同的場所又變成了誰。
(1)師:不但我們自己在變,爸爸媽媽也在變。瞧,明明又要說了。
(2)課件顯示:我的媽媽在上班時是售貨員,在家裡是我的媽媽;
我的爸爸上班時是學校教師,在家是我爸爸。
(3)自由說一說家人的變化。
5、小結:其實,你,你的爸爸媽媽,還有我,在社會上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板書:社會)
三、利用游戲形式引出下一學習環節
師:上了這么長時間的課,大家一定都有點累了
,讓我們一起來做個小游戲吧!誰願意參加?
(教師讓一個學生找3名好朋友共同參加。)
生做游戲:搶椅子。
四、體會不同角色的責任
師:剛才,我們在做游戲時可以搶椅子,那在什麼情況下我們不能做沒有秩序的搶椅子的事情呢?
生:排隊的時候,上課的時候……
師:看來,我們有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身份下我們還有不同的責任。(板書:責任)
五、情景表演--當好不同的角色
1、孩子們講得真好,通過學習明白了同一個我在不同的場所,所扮演的角色在不斷地變化。在不同的身份下還有不同的責任。那你們說說作為在學校學習的你怎樣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學生自由說)
2、我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怎樣才算是好孩子呀?你說說。不錯,關心家人,幫家人做事,懂得珍惜爸媽的勞動。叮咚,門鈴響了。你家來客人了,現在的你是誰?(板書:家裡)
師:想一想,告訴大家。很好,是小主人。同一個我在參照對象不同時,我的角色也變化了。
3、豐富的生活賦予了我們多種角色,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還有不同的角色呢?
(1)、出示圖1我是小遊客
(2)、出示圖2我是一名小顧客,你在超市購物時是怎麼做的?(小顧客要遵守商場的規則,按順序排隊付錢。文明有禮貌,講究衛生)
(3)、出示圖3我是小觀眾
六、總結
在生活中,我們的角色在隨場所變化而發生變化,在不同的場所又對我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真正做個好孩子,文明的小學生、小遊客、小顧客。
板書設計
我是誰
學校 家裡 社會
角色 責任
㈡ 小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中我是誰的課件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責任意識,感受認真履行職責並完成任務後的愉悅,願意承擔和認真完成集體的任務。
能力:體驗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提高觀察對比的能力。
知識:認識不同角色對人的不同要求和所應承擔的不同責任。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農村小學三年級學生雖然只有八九歲,但是自我的意識已經漸漸覺醒,他們的生活經驗也容易讓他們較快地理解人在不同場合的角色變化。由於該學習內容貼近他們的生活,能喚起他們愉快的生活回憶,如買東西、逛集市,能讓他們聯想到溫馨的家庭生活,因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是濃厚的。
從學生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基礎來看,他們生活的環境是在農村,生活的空間范圍相對小一些,他們所擔任的角色的變化也會相應少一些。而且,對角色的認知也只會停留在角色的不同上。
通過對學生的困惑和障礙分析,我們發現三年級學生年齡小,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相對較弱,盡管對於農村孩子來說,由於家庭的需要,他們可能更早地參與到家庭、生產勞動當中,獨立完成了很多方面的任務,有著相對較強的自理能力等優勢,但他們對自身的角色意識,特別是對不同角色所應承擔的不同責任的認識,還處於一個懵懂無知的階段。
針對以上的學情分析,因此本課確定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認識不同角色對人的不同要求和所應承擔的不同責任。教學難點是讓學生願意在現實生活中當好自己的不同角色,培養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針對學生實際,要想突破重難點,教師就要從學生身邊的小事入手,創設情境,針對「面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和「在活動的變化中」我是誰的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受到啟發,使他們意識到一個人的角色是會變化的,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體驗,通過研討、探究讓學生有所感悟。通過情景表演,多角度引導學生思考,激活思維,讓學生感受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應承擔的不同責任。最後通過調查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到社會生活中,不同的角色對人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用農村學生生活的情景片段,引導學生以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判定自己的不同角色。通過觀察對比等形式,盡量多地以現實生活中的場景再現,讓學生觀察評判,有所發現和感悟。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對比,認識不同角色對人的不同要求和所應承擔的不同責任。
教學難點
願意在現實生活中當好自己的不同角色,培養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
教學准備
教師准備:准備相關課件。
學生准備:觀察了解不同場合人們的不同角色及責任。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完成話題「不同的角色」的教材內容。
第2課時完成話題「該怎樣做」「小記者在行動」的教材內容。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活動一 面對不同的人,我是誰
1.游戲腦筋急轉彎:兩個爸爸加上兩個兒子為什麼只有三個人?(板書:用簡筆畫畫三個人臉。如:)
小結:爸爸面對自己的兒子時是爸爸,面對自己的爸爸時是兒子,所以兩個爸爸加上兩個兒子只有三個人。
2.啟發談話:在家庭中,當你面對爸爸媽媽時你是什麼角色?當你面對爺爺奶奶時你是什麼角色?當你面對哥哥姐姐時你是什麼角色?引導學生在有趣的問答中,感受自己面對不同的人角色的變化。
小結:當一個人面對不同的人時,會有著不同的角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談談「我是誰」這個話題。(板書:我是誰)
【設計意圖:由游戲入手,引發學生對角色的關注,初步感受自己的角色。】
活動二 在不同的場合,我是誰
[播放動畫: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角色]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在不同的場合,我的角色有什麼不同?我們身邊的人,在不同的場合,他們又是誰?
小結:在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生活中,每個人在不同的場合里都在不斷地改變著自己的角色。(板書:不同的場合 不同的角色)
【設計意圖: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角色。】
活動三 在變化的活動中,我是誰
1.游戲:搶板凳(在游戲玩到只剩下兩個人時,老師適時終止游戲)。
引導學生圍繞游戲進行討論:最後角逐的時刻到了,這兩位同學中只能有一個人是冠軍,同學們,你們發現他倆之間的角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引導學生發現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同學的身份變成了對手的身份。
小結:看來在同樣的環境里,面對同樣的人,活動的變化也會使我們的角色隨之改變。
2.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是誰」可不是個簡單的問題,面對不同的人、處在不同的場合、隨著活動的變化,我們的角色都不同。下節課,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怎樣當好自己的角色。課下,請同學們細心觀察一下自己生活周圍的人們:看看商店裡的顧客和店員在做什麼,仔細觀察顧客怎麼挑選、購買商品,店員如何接待他們;可以去村委會看看,那裡的人在做什麼;還可以乘車時,看一看司機、乘客、售票員是怎麼做的……他們當好了自己的角色嗎?想一想,同樣的場合,我們該怎樣當好自己的角色。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發現角色的變化隨著場合的變化發生著改變,每個人都會擔任各種各樣的角色。】
板書設計
我是誰
不同的場合 不同的角色
第2課時
活動一 該怎樣做
[播放動畫:該怎樣做]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在這些場合,作為不同的角色都應遵守哪些不同的行為要求,應該怎樣做才能當好自己的角色?為什麼在不同的場合會有這些要求?可以讓學生表演,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地區平日生活的情況,自己設計情景。(板書:當好自己的角色)
【設計意圖:認識不同的角色對人的不同要求,和所應承擔的不同責任。】
活動二 我的調查報告
呈現研討素材:[播放課件:我的調查報告]
引導學生結合素材進行研討,每個小組圍繞一個職業的調查來談,重在談人們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如果學生在調查中發現了有負面的問題,如售貨員態度冷淡等,也可以允許學生講出自己的感受,通過對個別現象的分析使學生更深刻認識到我們有責任當好自己的角色。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與調查,了解到社會生活中,不同的角色對人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人們應當在自己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認真當好自己的角色。】
板書設計
我是誰
當好自己的角色
㈢ 科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誰的朋友多》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感受夏天大自然的美好。體驗夏天生活的快樂!2、能表現對夏天常見疾病與傷痛的關注,能在家長或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初步探究。3、初步懂得夏季自我保護的基本策略與方法,學習在生活中加以運用。教學重點:能表現對夏天常見疾病與傷痛的關注,初步懂得夏季自我保護的基本策略與方法。教學難點 :夏季自我保護的本策略與方法在生活中加以運用。德育目標:熱愛夏天,熱愛大自然,關注自身健康。教學用具:課件、VCD光碟、《小青蛙,你唱吧!》音樂磁帶、獎勵品小笑臉30-40個、風油精、清涼油、花露水、殺蟲劑、蚊香等。教學准備:請學生各自從家中帶來預防蚊蟲叮咬的葯品(如:風油精、清涼油、花露水、殺蟲劑)若干,向家長了解這些葯品的作用或功能以及安全的使用方法。教學設計:新授: 一、導入 : 1、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夏季)夏天你有什麼感覺嗎?(炎熱、穿裙子、蚊蠅多、游泳的人多……) 2、結合課件圖片(即課本58頁圖)以及近期的生活體驗,交流對夏天的感受,請你說說喜歡夏天或不喜歡夏天的理由。 3、同學們,你們在夏天出去遊玩兒,活動時有什麼感受啊!說一段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告訴大家,好嗎?(1)註:如果有被蚊蟲叮咬的例子,可引導學生交流夏天什麼地方蚊蟲多,以及怎樣防止蚊蟲叮咬。(2)補充愛護青蛙知識,進行環保教育。播放《小青蛙,你唱吧!》歌曲。(3)師:青蛙是益蟲,它幫助我們消滅蒼蠅和蚊子,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們呢?(愛護、保護,和青蛙做朋友) 二、活動:我們是保健小能手 1、在自然界有蜻蜓、青蛙等益蟲幫助我們消滅蚊蠅,那麼在生活中我們怎樣對待這些 蚊子呢?請同學們先看幾個動畫片,再來回答老師的問題好嗎?播放《十萬個為什麼?》動畫:(1)為什麼蚊子在黑暗處也知道有人? (2)為什麼夏天蚊子多,冬天看不見蚊子?(3)夏天的傍晚為什麼蚊子愛追著人跑?(4)為什麼被蚊子叮後塗點肥皂水就不癢了? 2、出示課件:「夏天活動時,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學生邊看課件圖片邊回答。 3、開展「我是小醫師」活動。創設情景,讓學生利用手裡的葯品現場解決蚊蟲叮咬的情況,並介紹這些葯品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4、夏天為什麼有時會有頭暈、惡心的情況呢?(天氣炎熱,中暑了) 5、教師講解中暑:中暑的主要原因是氣溫過高。因此,在炎熱的夏天長時間行走或進行教劇烈的體育活動時,都可能發生中暑。 三、辨析與討論:夏天怎樣涼快好? 1、教師提問:夏天炎熱,那我們怎樣涼快好呢? 學生回答:……(教師及時鼓勵及總結) 2、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小朋友,看看他們告訴我們什麼秘密?播放《十萬個為什麼?》動畫:(1)人的皮膚有什麼用處?(2)為什麼會長痱子?(3)為什麼夏天用溫水洗澡? 3、學生討論、發言,有什麼感受? 4、出示課件:《這樣做好嗎?》P60頁圖,引導學生辨析這樣讓自己涼快好不好?為什麼? 5、教師小結:學習和掌握防暑的正確方法,能幫助大家在夏季更好的進行自我保護,從而讓自己身體更健康,讓家人更省心。 四、討論與辨析:夏天怎樣預防腹瀉? 1、課件出示:課本P61頁圖「夏天為什麼容易拉肚子?」引導學生辨析這樣的做法好不好?問題在那裡? 2、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回憶、體會,談一談自己因為不注意飲食衛生,或者貪涼而導致腹瀉時,自己和家人的感受。並討論:為了減輕自己的痛苦。為了減少家人的煩惱,怎樣做才能預防腹瀉? 3、提示要作個勇敢的孩子,有病就治,吃葯、打針,不怕苦和痛。 五、實物投影: 兒歌 夏天美,天氣熱, 吃冷飲,多喝水。 蚊蠅多,傳疾病, 生吃瓜果要洗凈。 防疾病,保健康, 病從口入要知道。 勤洗手,講衛生, 小朋友們牢牢記。 六、親愛的同學們,老師祝你們能夠過一個健康愉快的夏天,學會照顧自己,學會照顧家人。 教案點評: 本課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參與者,與兒童始終一起活動,一起學習。從歌曲《小青蛙,你唱吧!》的滲透環保教育,到「我是小醫師」的實踐安排。從動畫《人的皮膚有什麼用處?》、《夏天的傍晚為什麼蚊子愛追著人跑?》等,到辨析《夏天怎樣涼快好?》、《夏天為什麼容易拉肚子?》都體現了一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關注兒童在生活中對夏天的各種感受,進行不同層面的教育。通過討論、活動、動畫、課件、兒歌等教學組織形式,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學生即體會到了夏天的美好,也感受到了夏天所要注意的蚊蟲叮咬、中暑等問題。並學會一些簡單的防治辦法,本課的教學頗為實用。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真正達到了學習的目的。符合新課標的理念。 探究活動關於「我是小醫生」的探究活動 探究目的: 通過活動,讓學生學習一些在夏季的保健方法,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探究內容及步驟: 1、學生介紹如何防治蚊蟲以及防治蚊蟲和葯品。 2、介紹夏天怎樣預防腹瀉。 3、介紹如何預防中暑的方法。 4、在夏天,你還應該注意什麼? 相關內容:小學一年級下冊思品與生活《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教學設計小學思品與生活《使用禮貌用語》教學設計小學二年級下冊《我懂事了》教學設計我和小夥伴課已始,「吵」聲依舊──德育案例《我是誰》教學設計《秋天的收獲》教學設計與誠實相伴──《品德與生活》第三冊「誠實的孩子人人誇」教學案例查看更多>> 小學思想品德教案
㈣ 急求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8/sort0103/down-98.html
人教版三年級下《品德與社會》全冊教案
第一單元《在愛的陽光下》
第一課家人內的愛容
一、主題目標:
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體會家人對自己無私的愛,懂得家人對自己疼是愛,嚴厲也是愛。
學會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感激與愛。
二、教學重點:
強調父母養育我們不容易,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父母的情感。
三、課前准備:
教師引導學生事先觀察家人在一天中為自己所做事,並作為觀察記錄,學生自己小時候的照片。
四、課時:二課時。
一課時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父母養育自己很辛苦,從中體會到父母的愛心,從而激發他們對父母的愛,促使他們產生孝敬父母的行動。
一、情景導課
......【
㈤ 小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我是誰的教學設計
《我是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列舉說出自己或別人在不同場合下角色所發生的不同變化。
2.通過觀察對比,學生認識到不同角色對人有不同要求和要承擔不同的責任。
3.在通過觀察對比,讓學生認識到不同角色對人有不同要求和要承擔不同的責任
重難點:給定的情景中,學生能說出角色正確的做法。
㈥ 小學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夏天,我們注意什麼》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感受夏天大自然的美好。體驗夏天生活的快樂!2、能表現對夏天常見疾病與傷痛的關注,能在家長或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初步探究。3、初步懂得夏季自我保護的基本策略與方法,學習在生活中加以運用。教學重點:能表現對夏天常見疾病與傷痛的關注,初步懂得夏季自我保護的基本策略與方法。教學難點 :夏季自我保護的本策略與方法在生活中加以運用。德育目標:熱愛夏天,熱愛大自然,關注自身健康。教學用具:課件、VCD光碟、《小青蛙,你唱吧!》音樂磁帶、獎勵品小笑臉30-40個、風油精、清涼油、花露水、殺蟲劑、蚊香等。教學准備:請學生各自從家中帶來預防蚊蟲叮咬的葯品(如:風油精、清涼油、花露水、殺蟲劑)若干,向家長了解這些葯品的作用或功能以及安全的使用方法。教學設計:新授: 一、導入 : 1、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夏季)夏天你有什麼感覺嗎?(炎熱、穿裙子、蚊蠅多、游泳的人多……) 2、結合課件圖片(即課本58頁圖)以及近期的生活體驗,交流對夏天的感受,請你說說喜歡夏天或不喜歡夏天的理由。 3、同學們,你們在夏天出去遊玩兒,活動時有什麼感受啊!說一段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告訴大家,好嗎?(1)註:如果有被蚊蟲叮咬的例子,可引導學生交流夏天什麼地方蚊蟲多,以及怎樣防止蚊蟲叮咬。(2)補充愛護青蛙知識,進行環保教育。播放《小青蛙,你唱吧!》歌曲。(3)師:青蛙是益蟲,它幫助我們消滅蒼蠅和蚊子,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們呢?(愛護、保護,和青蛙做朋友) 二、活動:我們是保健小能手 1、在自然界有蜻蜓、青蛙等益蟲幫助我們消滅蚊蠅,那麼在生活中我們怎樣對待這些 蚊子呢?請同學們先看幾個動畫片,再來回答老師的問題好嗎?播放《十萬個為什麼?》動畫:(1)為什麼蚊子在黑暗處也知道有人? (2)為什麼夏天蚊子多,冬天看不見蚊子?(3)夏天的傍晚為什麼蚊子愛追著人跑?(4)為什麼被蚊子叮後塗點肥皂水就不癢了? 2、出示課件:「夏天活動時,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學生邊看課件圖片邊回答。 3、開展「我是小醫師」活動。創設情景,讓學生利用手裡的葯品現場解決蚊蟲叮咬的情況,並介紹這些葯品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4、夏天為什麼有時會有頭暈、惡心的情況呢?(天氣炎熱,中暑了) 5、教師講解中暑:中暑的主要原因是氣溫過高。因此,在炎熱的夏天長時間行走或進行教劇烈的體育活動時,都可能發生中暑。 三、辨析與討論:夏天怎樣涼快好? 1、教師提問:夏天炎熱,那我們怎樣涼快好呢? 學生回答:……(教師及時鼓勵及總結) 2、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小朋友,看看他們告訴我們什麼秘密?播放《十萬個為什麼?》動畫:(1)人的皮膚有什麼用處?(2)為什麼會長痱子?(3)為什麼夏天用溫水洗澡? 3、學生討論、發言,有什麼感受? 4、出示課件:《這樣做好嗎?》P60頁圖,引導學生辨析這樣讓自己涼快好不好?為什麼? 5、教師小結:學習和掌握防暑的正確方法,能幫助大家在夏季更好的進行自我保護,從而讓自己身體更健康,讓家人更省心。 四、討論與辨析:夏天怎樣預防腹瀉? 1、課件出示:課本P61頁圖「夏天為什麼容易拉肚子?」引導學生辨析這樣的做法好不好?問題在那裡? 2、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回憶、體會,談一談自己因為不注意飲食衛生,或者貪涼而導致腹瀉時,自己和家人的感受。並討論:為了減輕自己的痛苦。為了減少家人的煩惱,怎樣做才能預防腹瀉? 3、提示要作個勇敢的孩子,有病就治,吃葯、打針,不怕苦和痛。 五、實物投影: 兒歌 夏天美,天氣熱, 吃冷飲,多喝水。 蚊蠅多,傳疾病, 生吃瓜果要洗凈。 防疾病,保健康, 病從口入要知道。 勤洗手,講衛生, 小朋友們牢牢記。 六、親愛的同學們,老師祝你們能夠過一個健康愉快的夏天,學會照顧自己,學會照顧家人。 教案點評: 本課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參與者,與兒童始終一起活動,一起學習。從歌曲《小青蛙,你唱吧!》的滲透環保教育,到「我是小醫師」的實踐安排。從動畫《人的皮膚有什麼用處?》、《夏天的傍晚為什麼蚊子愛追著人跑?》等,到辨析《夏天怎樣涼快好?》、《夏天為什麼容易拉肚子?》都體現了一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關注兒童在生活中對夏天的各種感受,進行不同層面的教育。通過討論、活動、動畫、課件、兒歌等教學組織形式,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學生即體會到了夏天的美好,也感受到了夏天所要注意的蚊蟲叮咬、中暑等問題。並學會一些簡單的防治辦法,本課的教學頗為實用。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真正達到了學習的目的。符合新課標的理念。 探究活動關於「我是小醫生」的探究活動 探究目的: 通過活動,讓學生學習一些在夏季的保健方法,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探究內容及步驟: 1、學生介紹如何防治蚊蟲以及防治蚊蟲和葯品。 2、介紹夏天怎樣預防腹瀉。 3、介紹如何預防中暑的方法。 4、在夏天,你還應該注意什麼? 相關內容:小學一年級下冊思品與生活《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教學設計小學思品與生活《使用禮貌用語》教學設計小學二年級下冊《我懂事了》教學設計我和小夥伴課已始,「吵」聲依舊──德育案例《我是誰》教學設計《秋天的收獲》教學設計與誠實相伴──《品德與生活》第三冊「誠實的孩子人人誇」教學案例查看更多>> 小學思想品德教案
㈦ 小學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案
http://www.060s.com/upload/keben/pinde.php 你自己看看吧 這里很多專!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