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老師教學反思——如何上好幼兒語言課
幼兒如何上好幼兒語言課 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語言教育,學好幼兒語言,對於孩子的表達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究竟我們應該怎樣上好這堂課?孩子究竟能學到些什麼? 我覺得一節好的語言課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體香出來: 一是讓幼兒能看懂該課所講述的內容,讓幼兒能讀懂這課文中圖片的意思,並用自己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出來。二是...能通過教師的講述明白本課我們應該明白的事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讓幼兒既能掌握本課的知識,還能掌握本課應該學習的道理,講幼兒帶入輕松活潑的教學環境中,不斷吸引幼兒學習更多的知識,讓幼兒有興趣去自己發現問題,並學習自己處理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幼兒成為一個懂事、明理的小寶貝。
㈡ 如何寫啟蒙閱讀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別小看了孩子數學活動時,幼兒在進行操作練習——采蘑菇。說「采蘑菇」,其實也就是要求幼兒把書上的不幹膠蘑菇撕下來,然後再按小兔籃子上的數字進行粘貼。幼兒在操作的時候,需要先把書翻到中縫,撕下不幹膠蘑菇,然後再翻到書的前頁貼上,操作時,幼兒需要來回翻書,這樣不僅操作速度慢而且顯得特別麻煩。 該教給孩子一個怎樣的簡便易行的方法呢?我正在想著。突然,眼前一亮,我看見詩函小朋友把「蘑菇」撕下後,全部貼在她的五個小手指上,然後再翻到書的前頁一個一個貼起來。咦,這樣還真省事多了。我向小朋友介紹了詩函的方法,並鼓勵他們也可以想出別的又快又好的方法。這樣可好了,幼兒想出了很多方法,他們做起練習來省事多了,速度自然也加快了。 孩子們的舉動,又讓我想起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情。班上新添置了一種軟塑料玩具,這種玩具能拼插出許多玩具,我想我不出示拼插示範圖,看孩子們能拼插出多少種。說真的,當時我還以為孩子們沒有我的示範指導,根本就不會拼插出什麼,所以,當我眼前出現一件件造型別致的手提包、彩鏈、頭飾等作品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興奮地把孩子們的作品展示出來,並鼓勵他們想出更多更好的玩的方法。這樣一來,孩子們玩得更投入了,普通的軟塑料玩具因為有了孩子的創造和想像而變得格外生動、有趣。 其實,很多的時候,我們會經常面對幼兒獨特的、有創意的想法,只是常常不經意間就被我們忽略了。細想起來,在他們大膽、童真、稚氣的想法背後,又會有多少智慧的火花呢?身為教師的我們,千萬不能小看了孩子,而是要善於在孩子的一舉一動中發現他們富於創造性的想法,並適時地給予積極有效的評價和支持;此外,教師還要給孩子提供主動探索的機會和條件,發揮同伴群體的相互模仿、激勵作用,促進幼兒群體共同發展。 這是一部分!!
㈢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1、 結合主題教材,開展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 本學期,我們結合主題課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真正意義上做到了「靜與動」的結合。為了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優美整潔且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環境,我們充分利用各片場地,設計最佳的區角位置,還利用走廊一角,布置成「春天一條街」把孩子們和家人一起製作的手工作品陳列出來,很受小朋友喜歡,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小手也變巧了,還鍛煉了他們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鬧的現象也少了。 2、 加強常規建設,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俗話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良好的常規可以使幼兒的生活具有合理的節奏,使神經系統得到有益的調節,有利於培養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為今後的生活和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當然常規也不是以犧牲幼兒的個性、快樂為代價。我班有個別幼兒生性好動,比較調皮,我們兩位老師步調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漸能互相幫助、關心集體,搗亂的小朋友少了,熱愛勞動的小朋友多了。 中班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而且自我服務的願望和要求日趨激烈,我們抓住孩子這一心理特徵,開展了「值日生輪換制」,讓做值日生的孩子負責發蠟筆、分點心,擺椅子……抓住這些細小的機會,既培養了他們為同伴服務的能力,而且督促了孩子的自律,潛移默化中培養了 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促進了整個班風班貌的提高。
㈣ 幼兒是如何學習閱讀的反思
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越來越得到重視,教學反思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在閱讀《學與教的心理學》一書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對教學經驗的反思其實是一種思考教育問題的方式,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行為,是教師對自身教學觀念、行為與思維方式的再認知再創造的過程。依照書中所描述的教師反思框架和反思方法,我開始學寫反思日記,運用反思對教學過程進行監控、分析並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從中獲得了專業成長。
重視教學前的反思,頊約教學的精彩
教學前的反思,重在預設教材內容、教學策略和教學過程。一是反思教育活動的價值、目標,思考以下問題:我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教材,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選它,開展這個活動對孩子有效發展的價值在哪裡,開展這個活動能解決什麼問題,我期望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我可以選用哪些關鍵的素材和資源以更好地實現我所期望的主流目標。以上問題的思考可以讓我的目標更明確,思路更明晰,為成功開展教學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是反思幼兒的經驗,這個活動符合幼兒現有經驗嗎,幼兒的經驗怎樣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展示,幼兒的經驗怎樣才能得到有效梳理、提升和遷移運用。《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只有對幼兒的經驗多一份了解與思考,教學活動的質量才會多一份保證。
如韻律活動「頑皮的小紳士」,活動預設目標為:學慣用右腳起步,有節奏地跟隨音樂走踢踏步;發現並明確手套在舞蹈隊形交換中的提示作用,能在手套的提示下及時地轉換動作和交換舞伴。雖然這是一個有難度的雙圈舞,但孩子們在道具「手套」的暗示以及我適度的身體語言提示下,比較輕松地解決了「交換舞伴」這一活動難點。當我又一次組織另一批孩子開展這個韻律活動時,卻遭遇了孩子們不會「交換舞伴」的尷尬。原因在哪裡呢?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一樣的,為什麼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效果?經過反思,我發現了我的致命錯誤:我在第二次教學前疏忽了對幼兒已有經驗的思考。第一批孩子有過跳雙圈舞的經驗,所以他們非常輕松地完成了「面對面交換舞伴」的任務;而第二批孩子沒有這樣的經驗,教學效果當然就不一樣了。
兩次教學活動的反思日記,讓我清晰地認識到教學前反思的重要,也讓我學會了如何去思考預設教學,預約教學的精彩。
㈤ 幼兒園教學反思50字以內
我們班孩子在剛開始,感知圖形的顏色時候,他們還是區分的比較好的內,可是在接容下來感知形狀的活動中,有許多小朋友把形狀和顏色混在一起了,對於圖形的形狀搞不清了。
我們班的小朋友他們能夠分辨清楚圓形和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難一區分,後來我一一給他們講解,他們似乎也是半懂不懂,也許由於小班幼兒入園才兩個多月,一些行為習慣的訓練還沒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轉移等特點,所以對於進行游戲活動的材料產生了強烈
的好奇心,以至於有小朋友拿著操作材料在參加活動,影響了活動的效果,過後一想是我在放置材料上有欠缺,考慮不周,而至於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氣氛還是比較活躍的,只是活動的設計上還得動一番腦筋,有待改進。
對於這次開展的教學活動,雖然有不經人意之處,但是經過這次活動前前後後摸索學習,讓自己有了一定的提高,多多鍛煉才會更好的成長。
㈥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怎麼寫500字
如何撰寫幼兒教學反思?
1.從一個經典的實驗看反思的重要性。
咱們先提出一個問題:蒼蠅和蜜蜂哪一個更聰明?
實驗:兩位美國生物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們現在兩個玻璃瓶中一個裝5隻蒼蠅,一個裝5隻蜜蜂,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光亮的地方,而將開口朝光亮淺暗的一方。幾個小時後,科學家們發現,5隻蒼蠅找到了開口的一端跑掉了,而5隻蜜蜂在撞擊瓶底無數次後全部死在玻璃瓶里。這是為什麼?研究分析:蜜蜂的生活經驗,它們總是認為有光源的地方就有出口,所以每一次總是全力以赴地沖向光源方向,即使是沖在前面的同伴經過幾次的撞擊終於殞命瓶底,它們也不假思索地前赴後繼。而蒼蠅沒有這樣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幾次在瓶底碰壁後,它們改變了單一的線路,終於在瓶口找到了出路。
這個實驗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
教師要積累經驗,更重要的是要不斷地反思經驗和更新的經驗,這對於自身生存與發展有著直接關系的。
2.我們再提一個問題
如何搞垮一個企業,一位美國企業家曾說「你要搞垮一個企業,很容易,只要往那裡派一個具有40年管理經驗的主管就行了。」這說明:只有經驗,不反思,不與時俱進,不創新,一桶水那就腐爛發臭了,質量就不高了。
喊一句口號:讓教育充滿思想,讓思想充滿智慧!」
智慧從何而來?
讀書啟迪智慧;
實踐中的感悟產生智慧;
更來自反思的升華。
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
一、什麼是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充實自己,優化課堂教學。
「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學,教中學,學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