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低年級誦讀古詩教學計劃

低年級誦讀古詩教學計劃

發布時間:2021-01-07 19:06:09

『壹』 小學傳統文化開展的重點難點

小學傳統文化教學計劃一:小學四年級傳統文化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我任教四年級兩個班的傳統文化,學生們比較喜歡這門學科,但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大多數孩子有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基礎,對祖國的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但有的孩子不喜歡誦讀.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的要求:

本套教材以齊魯文化為主,反應中華傳統文化精髓。以誦讀原創經典、感懷名人志士、游歷名山勝水、品味藝術之樂為基本活動內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少年兒童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

(二)、教材結構:

本冊教材包括蒙書誦讀、詩詞誦讀(一)、古城建築、、文學巨匠(一)、文學巨匠(二)、詩詞誦讀(二)、文學巨匠(三)、傳統工藝、陶瓷藝術共十個單元,34個課時。

(三)教材編排原則: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識性、情感性、趣味性、實踐性和地方特色,通過誦讀、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動方式,達到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目的。具體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點,營造濃厚的探索實踐氛圍。

2. 以提升學生素養為目的,逐步培養其良好得到人文素養,塑造其誠信向上的民族氣節和人生信念。

3. 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培養其初步的探究學習能力,形成其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本教材形式多樣活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的心理體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要以「活」為基礎,以「動」為特徵,旨在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

3.要體現教學過程中的層次性,關注結果沒更關注過程。

4.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5.注重評價的過程性和激勵性。

四、教學重點:

1.感悟繼承傳統文化。

2.養成良好品德。

3.欣賞濃郁文化氣息的山山水水,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跡

4.領略幾千年的民族藝術

五、教學難點:

1.感悟繼承傳統文化。

2.養成良好品德。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良好情操。

六、教學措施

1.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本教材形式多樣活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的心理體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要以「活」為基礎,以「動」為特徵,旨在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

3.要體現教學過程中的層次性,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

4.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

5.加強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

6.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七、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

2.要注重學習方式的主動性。

3.要體現教學過程的層次性,關注結果,更關注過程。

4.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八、教學進度表:

周次、內容:

1 總體了解本學期內容。

2 《千字文》(一)

3 《千字文》(二)

4 《千字文》(三)

5 《古詩兩首》

6 《古詩兩首》

7 《古詩兩首》

8 古城

9 塔

10 橋

11 樓閣

12 我當小導游

13 屈原

14 李白

15 杜甫

16 蘇軾

17 關漢卿

18 曹雪芹

19 古詩兩首

小學傳統文化教學計劃二:二年級傳統文化教學計劃(915字)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以「一山一水一聖人」為代表的齊魯文化最為突出。本套課程設計,以誦讀原創經典、感懷名人志士、游歷名人勝水、品味藝術之樂為基本活動內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少年兒童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志趣,提高綜合文化素質,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

二、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以齊魯文化為主,反映中華傳統文化精髓。

本套教材包含「經典驛站」、「藝術樂園」兩個單元。

「經典驛站」:學習、了解中華民族傳統原創經典,受益於中千古美文的文化滋養,培養對傳統文化精髓的喜愛之情。包括:《聲律啟蒙》、《增廣賢文》、《弟子規》、《幼學雜詩》、《中華改良雜字》、《千家詩》、《神童詩》《隨園詩話》、《世說新語》節選部分內容,共17課。

「藝術樂園」:步入民族文化的藝術殿堂,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絢麗繽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摘抄部分格言警句供同學們欣賞。 教材的基本呈現形式為:「經典回放」(呈現原創經典中的精華部分);「溫馨點擊」(借教師之口將作者的思想和教學的意圖呈現出來,提出學習的依據,明確學習要求);「活動廣角」(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嘗試、交流中完成學習活動);「成長袋」(為學生提供一個總結評價、積累沉澱的空間)。

三、教學措施

1、要精心備課,做到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全面搜集教學材料,做到講解全面,便於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經典。

2、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結合少年兒童的個性生活體驗,為他們學習中華民族文化拓展了廣闊的空間,營造了濃厚的探索實踐氛圍。

3、拓展學生的認識領域、情感領域和實踐領域,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塑造其誠信向上的民族氣節和人生信念。

4、教學以「活」為基礎,以「動」為特徵,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通過學生自己的誦讀、感悟、參與和交流等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嘗試和實踐的過程中豐富情感,獲取知識技能。

5、努力作到四個「優化」,即優化教學目標,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優化教學方法,優化師生關系,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圍繞以活動反饋機制為主題,以活動串起學生表現,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傳統文化教學計劃三:一年級傳統文化教學計劃(837字)

一、指導思想

《傳統文化》是經山東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的地方課程,學習傳統文化,在研讀中華經典的同時,注重國學思想精髓與當代教育思想的結合,並融入學生創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學習等內容。通過這些經典內容的學習,能使學生明白熱愛學習,孝敬老人,關愛他人等道理,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兩個單元《經典驛站》和《藝術樂園》,共有十八課。當你暢游於這套教材的時候,你會看到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經典驛站」里,你會感悟到我們民族語言的魅力,會聆聽到古代聖賢關於做人、處事的語重心長的教誨;你還會學到讀書的方法和道理,會欣賞到具有濃郁民族文化氣息的風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華之作;在「藝術樂園」里,你會領略到流傳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國的民族藝術„„

三、教學目標

1、能夠熟讀、背誦這些經典名句。

2、能夠理解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學習了這些經典文章之後,能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聽到古代聖賢語重心長的教誨,並能在實際中學以致用。

四、教學重難點

國學教學的重點之一是,經常讓學生輕松並有韻律感的吟誦,倡導學生先求熟讀,並初步背誦所學內容;國學教學的重點之二是,在教學中,有許多品德教育滲透其中(尊敬長輩、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等),注重教育學生,要用實際行動體現國學的學習內容,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國學教學的難點是學生正確理解所學內容;這些蒙學經典都是古文,古文與白話文相比,會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學生初步理解學習內容就成為教學難點,如果這些難點得到突破,將會不斷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

五、教學措施

1、教學形式多樣化。時而教師講解、時而學生講故事、時而讀書、講歇後語比賽等。

2、注重遊戲教學。教學中要善於激發學生興趣,我將運用游戲「對句、接龍、找寶藏、小老師」等。

3、注重面向全體和個別差異。集體、小組、個人展示等交錯進行,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小學傳統文化教學計劃四:小學三年級傳統文化教學計劃(1721字)

一、學情分析

現在,大部分學生家長忙於自己的工作需要,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關心不夠,養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風和學習習慣,致使學生的學習水平、生活習慣等方面差異很大。這段時間的相處,我發現一部分學生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對《三字經》、《弟子規》等的內容有了一定的學習積累,對《論語》等的內容有了初步的背誦基礎,大多數學生對祖國的傳統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我們生在中國,長在中國,理應把傳統文化致使精髓灌輸課堂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真正的中國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經典驛站」「名人長廊」「名勝佳境」「藝術樂園」四個單元。

「經典驛站」部分主要學習、了解中華民族傳統原創經典,讓受益於千古美文的文化滋養,培養對傳統文化精髓的喜愛之情。分為《三字經》、《幼學瓊林》以及《山海經》三個部分。

「名人長廊」部分主要學習和了解古代歷史名人,借鑒他們為人處事的方法。本章節主要介紹了「孔子」「孟子」「晏子」「孔融」四位歷史名人的故事。

「名勝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黃河、泰山等名勝,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繼承,樹立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繼承傳統文化的能力。

「藝術樂園」部分引領學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藝術殿堂,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絢麗繽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節主要分為「歇後語」和「民謠」兩個部分。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重點「經典驛站」「名人長廊」這兩部份。本學期,我們重點學習「名勝佳境」「藝術樂園」這兩個部分。

教材基本呈現形式為:「經典回放」(呈現原創經典中精華部分);「溫馨點擊」(借教師之口將作者的思想和教學的意圖呈現出來,提出學習依據,明確學習要求);「活動廣角」(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嘗試、交流中完成學習活動)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識性、情感性、趣味性、實踐性和地方特色,通過誦讀、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動方式,達到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目的。具體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點,營造濃厚的探索實踐氛圍。

2、以提升學生素養為目的,逐步培養其良好得到人文素養,塑造其誠信向上的民族氣節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培養其初步的探究學習能力,形成其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學目標

1、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感受傳統文化的繼承,樹立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繼承傳統文化的能力。感悟繼承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道理

3、養成良好品德。中國的傳統文化強調自強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終目的是要培養出正直、頑強、善良、對社會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養方面,中國文化強調氣節,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強調情操,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強調禮義,一舉一動要符合社會規范和道德標准;強調廉恥,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強調奉獻,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強調良心,就是要時刻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有道德之人,不做傷天害理事。所有這些,在今天的素質教育中仍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四、教學重難點

1、感悟繼承傳統文化。

2、養成良好品德。

五、教學措施

1、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本教材形式多樣活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的心理體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要以「活」為基礎,以「動」為特徵,旨在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

3、要體現教學過程中的層次性,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

4、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

5、加強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

6、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六、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

1《三字經》(節選一)

2《三字經》(節選二)

3《三字經》(節選三)

4《百家姓》(節選)

5國慶節放假

6《牛郎織女》

7《孟姜女》

8《梁山伯與祝英台》

9《白蛇傳》

10《農歷》

11《二十四節氣》

12《十二生肖》

13《題菊花》

14《酌貪泉》

15《夏日絕句》

16《武術》

17《蹴鞠》

18《圍棋和象棋》

19-21復習

『貳』 急求人民音樂出版社五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課標指出: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經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為了更好的完成音樂課教學任務,實現音樂課的審美體驗價值、創造發展價值、社會交往價值、文化傳承價值,特擬定本學期教學計劃。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五年級有教學班3個,共有學生135 人。本年級學生對音樂有了一定的感悟,在08年「六一」小白靈合唱比賽中,合唱表演受到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本學期將繼續對本年級音樂教學實施較為更加系統訓練。

二、教材分析:

1、本學期教材共有八個單元:

第一單元:西部風情

第二單元:古詩新唱

第三單元:美麗的草原

第四單元:歡快的舞步

第五單元:綠色暢想

第六單元:歡樂的鼓聲

第七單元:音樂中的故事

第八單元:美好的祝福

第九單元:多彩的貴州

2、各單元教學要求

第一單元:西部風情

單元總要求:

要求學生初步了解我國西部地區有代表性的音樂特點及相關文化,如西藏的拉薩、長江三峽及三峽工程,西南地區苗族、彝族的音樂特點等,通過音樂抒發對家鄉的熱愛。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視譜演唱歌曲、分辨音樂結構和音樂情緒的能力,能為歌曲設計領唱與齊唱。

第二單元:古詩新唱

單元總要求:

通過集中學唱古詩歌曲,增進學生對我國古詩文化的了解。

在演唱方面,進一步要求學生能用有控制的聲音演唱歌曲,演唱合唱歌曲《靜夜思》。

在感受與鑒賞方面,要求學生能通過《讀唐詩》的欣賞,感受古詩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唐詩里有畫,唐詩里有歌,唐詩里有苦,唐詩里有樂」的意境。感受歌曲的情感。

在音樂創造方面,要求學生能根據教材提供的材料組成古詩歌曲《春曉》。要求學生能積極組織並參與「古詩朗誦演唱會」的活動,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發揮學生的音樂創造性,即興吟唱古詩。

在音樂與相關文化方面,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朗誦古詩和演唱古詩歌曲,並能理解這些古詩的含義。

第三單元:美麗的草原

單元總要求:

通過對優秀藝術作品的體驗和感受,增進學生對草原各民族和音樂的感情,能用深情的歌聲表現牧民放牧時的愉快心情。

第四單元:歡快的舞步

單元總要求:

這是以歡快的流行音樂為主題的單元。通過本單元的學習,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通過唱歌、欣賞、創編等音樂實踐活動,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豐富音樂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感受積極健康的流行音樂。在活動中,培養訓練學生的節奏感、運動協調感等方面的能力。

第五單元:綠色暢想

單元總要求:

通過歌唱和演奏,加深對環境保護的感性認識,更加關注綠色事業。在器樂合奏中體驗表現音樂的樂趣和合作的愉快。

第六單元:歡樂的鼓聲

單元總要求:

1.通過欣賞、唱歌及音樂活動,使學生們了解鼓給人們生活中帶來的歡樂,激發學生對鼓樂文化的興趣。

2.學唱歌曲《木鼓歌》,使加深學生對我國優秀鼓樂文化的了解。

3.小組合作進行創編活動——「鼓的對話」。

第七單元:音樂中的故事

單元總要求:

這是以欣賞為專題的單元。通過本單元的學習,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通過欣賞、創編等音樂實踐活動,鞏固和運用已學過的樂器知識,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第八單元:美好的祝福

單元總要求:

1.通過欣賞、歌曲演唱及組織音樂會的活動,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學生從小有愛心,把心中最美好的祝福帶給自己的長輩、老師和小夥伴。

2.進一步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3.在音樂實踐中學會與人合作組織新年聯歡會的活動。

第九單元:多彩的貴州

單元總要求:

通過歌曲演唱、欣賞,進一步了解貴州苗鄉侗寨民族風情,感受苗族歌舞音樂特點,進下了解我們的家鄉——多彩的貴州。

三、教學內容課時計劃

單元
教學內容
課時
教學目標


唱歌
拉薩謠
2
音樂表現

欣賞
北京喜訊到邊寨
感受與鑒賞

唱歌
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2
音樂表現


唱歌
梅花
2
音樂表現

唱歌
靜夜思
2
音樂表現

活動
古詩朗誦演唱會
1
音樂創造


欣賞
天堂
1
感受與鑒賞

欣賞
牧民的一天
感受與鑒賞

唱歌
美麗的夏牧場
2
音樂表現


欣賞
大河之舞
1
感受與鑒賞

活動
稍息立正站好
音樂創造

欣賞
大家一起來
1
感受與鑒賞


唱歌
手拉手,地球村
2
音樂表現

唱歌
綠色的歌謠
2
音樂表現

欣賞
森林狂想曲
感受與鑒賞


欣賞
龍騰虎躍
1
感受與鑒賞

唱歌
木鼓歌
2
音樂表現

活動
鼓聲傳情
1
音樂創造


欣賞
彼得與狼
1
感受與鑒賞


唱歌
平安夜
2
音樂表現

欣賞
花好月圓
1
感受與鑒賞

唱歌
難忘今宵
2
音樂表現

活動
新年音樂會
1
音樂創造


唱歌
鐵路修到苗家寨
2
音樂表現

欣賞
飛歌
1
感受與鑒賞

活動
蘆笙曲
1
音樂創造

活動
活動
1
感受與創造

合計

34

『叄』 二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賞析教學計劃

教材情況:
一)指導思想:
1、注意打好基礎。本冊教材繼續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來安排教學內容和練習形式。這樣安排,目的是讓教師圍繞識字、寫字、朗讀、背誦、口語交際、寫話等重點,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能力的訓練,幫助學生扎扎實實的練好基本功。
2、滲透思想教育。
本冊課本依然注重幫助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教育。所選課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課文語言文字規范、生動,這些都有利於思想政治、道德品質教育滲透於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以利於兒童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
力求便利教學。
本冊各課生字的安排繼續採用"識寫分流"的辦法,以解決學生識字與寫字之間的矛盾,詞句訓練和用部首查字典,都順應兒童的認知特點和語文學習的規律。
二)教材編排
關於識字
全冊共安排生字800個,其中要求會寫的為330個,另外的470個只要求認識。
"識字"可由以下三種形式:
詞串識字。
形近旁的比較。
特殊偏旁識字。
採用三種不同的類型讓學生識字,目的是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兒童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關於課文
每組教材都包括導語、四--五篇課文以及語文園地,全冊課文共36篇,其中講讀課文28課,略讀課文8課。本冊課文語言規范,淺顯易懂,便於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復述,口語交際等訓練。課文插圖精美,富有童趣,便於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其形象思維能力。
關於練習。

全冊教材共安排語文園地8個,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了解漢字的特點及構字規律,掌握識字方法;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
好的詞、句,優秀段篇,復習學過的自此,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練習。口語交際--在雙向互動的口語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展示台--給學生提
供展示課內外學習所得的舞台。
三)教材特點
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每一組教材的"導語"。通過簡單的幾句話,點出本組的專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重視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著眼於積累語言,啟發思維,派楊語文實踐能力。
教材的編排體現開放和彈性,增強適應性。
四)教學重、難點
能准確的拼讀音節,能藉助漢語拼音識字、學習說話。
學會330個生字,認識470個生字,要求學會的字,能讀准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大部分詞語嫩風口頭或書面語言中運用;要求認識的字,做到離開注音、離開語言環境也能准確的認讀。
繼續學習使用鉛筆寫字,依照筆順規則,書寫要求學會的字,字要寫得正確,端正,整潔,盡量做到美觀,執筆方法、寫字姿勢合乎要求。
能藉助漢語拼音,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逐步達到有感情,能背誦指定的課文,朗讀要做到,逐步提高默讀能力。藉助拼音閱讀淺顯的拼音讀物。繼續認識逗好,句號,嘆好,問號。
能用學過的詞語補充句子,有說話的願望,能根據要求說自己想說的話。能在簡單的寫話中使用句號、問號、嘆號。
學會聽、說普通話。能聽懂別人講的一段話或一件事,能用普通話提出問題、回答問題。願意和別人口語交際,能主動說,認真聽,大膽問,語句通順,態度大方,有禮貌。
二、教學目標
培養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慣用品的習慣。
2)繼續掌握些鉛筆字的正確方法,繼續培養積極發言、專心聽講的習慣。
3)繼續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的習慣。
4)培養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
漢語拼音。
(1)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
(2)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
(1)准確認讀470個生字。
(2)能按筆順書寫330個生字,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講的故事。
(2)能再看圖後用普通話說幾句完整的話。
(3)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願意和別人進行口語交際,態度大方,口辭清楚。
5、閱讀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
(3)能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6、寫話
(1)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造句。

(2)對寫話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學會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的事物,寫幾句連貫的話。了解
日記的格式,學習寫日記。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樂於觀察大自然,熱心參與學校、社區活動,並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習使用逗號、句號、感嘆號、問號。
三、教學措施
教師在准確把握教科書編寫意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既符合教材編寫意圖,又不拘泥於教材。在每組課文教學過程中應安排那些教材內容,布置學生進行那些學習准備,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
(一)識字寫字教學。
1、教學中,要相信學生能夠用已經形成的初步識字能力來學習生字,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可採用多種方式加強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當小老師等。
2、教師要採用多種形式,注意加強生字的復習和鞏固,防止回生。
3、要加強寫字指導,不但要寫對,更要寫好。最好每節課都讓學生寫幾個字,切實保證寫字質量。
(二)閱讀教學
1、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在教學中,應盡量避免單調枯燥的技術指導,而是引導學生入境、乳清,充分體會課文中的情感因素。可採用多種形式,如:給畫面配音,分角色朗讀,等。
2、在進行課文教學時,要重視學生個人的閱讀感受,除了討論書中的思考題之外,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機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
3、還要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引導學生選擇好的讀物,給他們創造交流課外閱讀成果的機會。
(三)口語交際
1、教師要重視創設情境。是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在口語交際課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備工作。
2、除專門的口語交際課,還要重視日常教學的口語交際活動,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進行口語交際,不斷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3、另外,教師還要努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校外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
種植,教師要憑借教材的優勢,欻乾燥性的進行教學,通過指導學習,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使他們成為樂於學習,主動學習、願意與他人學習的成功的學習者。
(四)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進行情趣作文教學,把學生放到特定的情趣環境中,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和感受,指導寫作,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聽、所看、所想寫出來。
總之,教師要憑借教材的優勢,通過指導學習,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使他們成為樂於學習,主動學習、願意與他人學習的成功的學習者。
四、教學安排
年 級
周次日期 二年級
第一周 2.8-2.10 P1---p6
第二周 2.13---2.17 P7---p14
第三周 2.20---2.24 P15---p20
第四周 2.27---3.2 P21---p29
第五周 3.5---3.9 P30---p36
第六周 3.12---3.16 P37---p45
第七周 3.19---3.23 P46---p52
第八周 3.26---4.1 P53---p60
第九周 4.5---4.6 機 動
第十周 4.9---4.13 P61---p65
第十一周 4.16---4.20 P66---p73
第十二周 4.23---4.28 P74---p83
第十三周 5.2---5.4 P84---p93
第十四周 5.7---5.11 P94---p103
第十五周 5.14---5.18 P104---p111
第十六周 5.21---5.25 P112---p117
第十七周 5.28---6.1 P118---p126
第十八周 6.4---6.8 P127---p132
期末復習與檢測
第十九周 6.11---6.15
第二十周 6.18---6.21
第二十一周 6.25---6.29
第二十二周 7.2---7.

閱讀全文

與低年級誦讀古詩教學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