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中小學美術課教學視頻

中小學美術課教學視頻

發布時間:2021-01-07 12:09:38

① 美術課中如何進行示範教學

示範教學創造思來維個性表達課堂效源率摘要: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許多的老師總是會被示範教學所困擾,示範與不示範,總是會讓教師和學生不經意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怎樣的示範教學才能達到比效理想的教學效果,是我們每一位美術教師要思考的問題,通過教學實踐和思考,相信可以解決這一難題。 在美術的教學過程中,老師的示範教學似乎是必不可少的。

② 有沒有比較好的關於初中/小學美術課教學的教學案例、思路或者視頻什麼的網站

案例如下:
謎語導入、引出課題:

謎語導入:扁扁舌,尖尖嘴,要說話,先喝水。——謎底:鋼筆

(二)引導分析、講授新知

1.出示圖片欣賞各種個樣的筆(鉛筆、鋼筆、毛筆、圓珠筆,簽字筆)引導學生總結筆的外形特點?細長型圓柱。筆的材質?木質、塑料、鋼的等。筆的主要功能?(書寫)

2.引導學生分析教材上的筆(外觀與功能)

(1)這支筆設計的為什麼上粗下細?(美觀,下邊細更容易抓握。)

(2)想想握筆的地方為什麼這么設計?(防滑,材質軟)

(3)你知道這支筆的筆身為什麼要有回凹變化嗎?它有什麼作用?(抓握舒適,符合人體工程學)

(4)這支筆會發光,你知道有什麼作用嗎?(夜晚書寫)

通過師生問答環節,學生進一步認識了筆的功能的多樣性。一支成功的筆的設計不僅要滿足良好的使用功能,而且要具備美觀的造型。

3.請學生將手中的筆拆一拆,同桌互相分享觀察到的結果,引導學生分析筆的組成部分:筆帽、筆筒、筆芯、筆頭。並請一位同學到講台上演示,加深印象。

4.教師出示有創意的筆的圖片和學生作品,問同學喜歡哪個?為什麼(多功能、美觀、實用)

5.出示教師設計的一款筆的設計圖紙,並結合示範講解設計步驟方法:構思功能及造型、繪制草圖、搭配顏色、細節標注(每個部分的尺寸,材質、用途),創作完成後需寫150字的設計說明,表達自己的設計思想。注意設計圖紙構圖美觀。

(三)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作業要求:1、設計一支使用功能良好、造型美觀有創意的筆

③ 如何轉變農村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

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對整個國民文化素養提高的作用不容忽視。關注農村美術課堂教學,就是關注人的發展、關注社會的發展。但是,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根據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現狀,及改善農村小學美術教學的對策,我談談個人粗淺的認識。
一、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現狀
1.學科地位重視不夠
少數領導、部分教師的觀念陳舊,認識不到美術教育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甚至認為美術學科只是語數英等的附屬學科,利用美術課學習、復習其它學科的知識。另外,美術作為循環使用教材,往屆學生使用後破損現象嚴重,上級只按比例配備教材,造成教材不齊,無法確保美術課的正常開設,更談不上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美術課在教育教學評價上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如一些學校對美術教學在計算工作量時只相當於語文、數學等主要學科的70%,美術教師在評職、評優、評先等方面的待遇都低於其他主科教師。這些都是造成美術教師教學隨意散漫的主要原因,這些現狀嚴重製約了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
2.專職美術教師緊缺
農村小學受固有條件的限制,許多學校都無法配備專職美術教師(有的學校甚至一個專職美術教師也沒有),由其他學科教師或年老教師甚至後勤人員兼任,教師的專業素質得不到保障。兼職教師駕馭教材能力普遍偏低,教學水平相應較差。他們絕大多數沒有經過專業學習和培訓,沒有專業老師引領導,沒有研究氛圍,肯乾的老師也只是摸著石頭過河。
3.教材偏深,教學內容繁復
全國統編教材內容包涵美術的各個方面,如雕塑(木雕、石雕)、建築、壁畫、自然景觀等形式融為一體來表現的藝術,很多教學內容不著邊際,一些課題讓人無從下手。統一的教材制約著教師教學內容的自主發揮,根本無法達到教學要求。教師只有適當地拋開教材,到生活中去尋找和挖掘美術資源。目前農村小學採用較多的美術教學形式是:剪紙、鉛筆畫、蠟筆畫、水彩畫、樹葉粘貼、撕紙畫等。這些教學有時目標不明確,要求不高,造型的基本方法欠佳,往往流於形式,成為一種游戲活動,有的學生興趣很高但得不到滿足。
4.必要的教學設施缺乏
有的學校無專用教室,即使有美術專用教室,距美術教學的辦學標准還有較大的距離。教室里只有幾塊畫板,美術櫥櫃內只有幾個石膏模型,教師常用的必備示範工具、材料微乎其微。多媒體教學設備更是不盡人意,由於沒有電化教學設備,美術教材自帶的教學資源無法使用,更談不上教師去開發新的現代化教學資源,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成為一句空話。就算有,許多時候還是用做擺設,並不能真正充分地發揮作用。
5.學生繪畫工具和材料得不到保證
由於家長對美術學習認識的偏頗(不支持、不過問的佔65%),和部分農村小學對美術課的開設無法得到保證,使得學生家長對美術學科的重視程度大打折扣。許多學生連最起碼的美術學慣用具都無法配備,更談不上按照美術教材的要求,配齊其它的材料和工具。所以,使得一些教學內容無法進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術課教學任務的完成,阻礙了美術教學的順利進行。
6.校外美術活動少
組織學生進行校外美術活動或與之相關的活動少之又少(甚至沒有),其原因主要是我們的藝術教育一直以來只注重技能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發自內心的對美的感受和表現。
二、改善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對策
改善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責任首先是教育行政和學校領導。教育行政和學校領導必須在以下方面有所作為:
1.增強依法治教意識
各級中小學,尤其是農村中小學,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課程計劃開齊開足美術課程,嚴格按照美術課程標准和教材內容進行教學,任何一個稱職的教育管理者都應該樹立依法治教的意識,自覺執行教育教學法規。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藝術教研員的配備,對美術教師工作量的認定及評職、評優、評先都應與其他學科一視同仁,盡量做到評價的公正、公平。同時,要對美術教師加強培訓,不斷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3.大力改善辦學條件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學校美術教育經費的投入,積極創造條件,配置美術專用教室、展覽室,按照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器材配備目錄,配備美術教學及活動器材,確保美術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
4.開發課外教學資源
農村學校在美術教學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可通過組織學生參觀游覽,感受、欣賞鄉土藝術;聽有關傳說、趣聞、歷史故事;利用攝影、寫生收集創作題材。讓學生從欣賞客觀的形式美過渡到其客觀內容的美,從而把美的事物通過自己的藝術創作表達出來,使學生深深體會到藝術靈感來源於生活,創造也來源於生活。
當然,作為有強烈事業心的教師來說,更要通過研究課堂教學來改善自己的美術課堂教學。
1.引導學生配備必要的學習工具和材料
按要求主動准備學慣用具和材料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表現。而學生對美術學習有興趣,自然會記得帶齊學慣用具或材料。因此,在每次上新課之前,要花一定的時間並提出一些問題來幫助學生認識將要學習的新知識,以此培養學生准備工具和材料的興趣和意識。比如,在執教《動物面具》一課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先讓學生說說這節課是繪畫課還是手工課,學生馬上回答是手工課;課本上都用了哪些材料進行製作的,學生辨別出有卡紙、手撕的紙條、西瓜皮、胡蘿卜、舊報紙等材料。除了這些還可以利用哪些材料來製作漂亮有趣的動物造型呢?我拿出事先用不同材料製作好的小老鼠、老虎、猩猩、獅子、兔子、猴、狗、牛等動物面具進一步啟發學生。他們看到我手上拿的各種各樣的動物面具時都「哇」地叫起來:誇張的耳朵、有趣的眼鏡……這時我再進行誘導:你們想不想也像老師一樣做這些漂亮有趣的動物面具呢?「想——!」教室里響起整齊的回答。「這就是我們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哪個同學到時帶的材料最齊全,老師相信他製作出的造型肯定最有趣!」結果,同學們都帶來了許多製作材料。
2.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欣賞課學習可以根據學生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欣賞、了解名家的繪畫技巧及表現手法;欣賞兒童畫與中外優秀美術作品,讓學生將兒童畫和這些作品進行比較,找出各自特色;欣賞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作品,使學生知道美術有很多樣式,糾正學生中存在的重繪畫學習,輕手工製作學習的認識偏差;欣賞中國美術、西洋美術與民間美術,讓學生體會書畫藝術、建築藝術、工藝製作的魅力所在,激發學生熱愛傳統藝術的情感。
3. 整合信息技術與美術課程
我們上美術課時,總不能天天做「游戲」。現在上美術課的主要問題是相關教材資料缺乏,設備不齊。特別是欣賞課,有些作品是經過幾次印刷的,色彩效果欠佳,圖片又不多,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就不能激發學生的美感。因此,運用現有的教學設備來做補充就非常有必要。可以找一些資料,如錄像、幻燈、光碟等,讓學生觀看欣賞。通過聲音、圖像、音樂激發學生興趣;通過生動豐富的素材資料,將學生從課堂枯燥的說教中解脫出來。只有通過大量的作品欣賞,才能使學生增強感性認識,讓學生在不斷的藝術熏陶中,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例如,我在教學《卡通開通》《有趣的漢字》《表情豐富的臉》《我設計的船》《鳥的紋樣》《會變的花》《手印指印變變變》時,運用多媒體,通過聲音、動畫、視頻、投影等手段,為學生創造出一個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亦動亦靜,能再現生活,又高於生活的情景,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學習。
4.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動手實踐
藝術源於生活。如果脫離了學生的生活經驗,那將使藝術失去原本應有的魅力,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選擇活動素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元旦、教師節等節日,我指導學生製作立體賀卡,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美術創作有機地結合起來,讓他們把平面的構想立體化,培養和鍛煉學生剪、折、刻等方面的手工技藝。再如,我帶學生進行藝術節會標設計、圖書封面設計、郵票設計、板報報頭設計、小書簽設計、手印畫設計等,培養學生創新的實踐能力,並讓他們在製作中感受到快樂。

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播什麼種子開什麼花。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是一塊亟待研究與開發的園地,我們要在充分認識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礎上,對農村小學美術教育投入足夠的熱情,加強研究和實踐,尤其要注重美術與文化及社會的聯系,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構建一種開放的、既能容納又能擴展的美術課程並落實於教學實踐,讓美術課堂真正成為孩子們的「營養快線」。農村美術教育,任重而道遠!

④ 美術課中如何進行示範教學

海口市第十小學 劉新主題詞:示範教學創造思維個性表達課堂效率摘要: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許多的老師總是會被示範教學所困擾,示範與不示範,總是會讓教師和學生不經意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怎樣的示範教學才能達到比效理想的教學效果,是我們每一位美術教師要思考的問題,通過教學實踐和思考,相信可以解決這一難題。 在美術的教學過程中,老師的示範教學似乎是必不可少的。由於示範教學能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美術技能和方法,淺顯易懂,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示範教學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從繁雜的理論中解脫出來。但是,示範教學不是一劑萬能葯,只有對症下葯,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一、要正確合理的運用示範教學,首先要了解示範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過度示範(即全過程示範教學)。不少的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示範教學時,擔心學生看不明白,會在示範教學時非常仔細而全面的進行示範操作,不放過每一個細節。本來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學生能更加容易學會,但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被老師的思維襟固了,因為很多的老師只想著怎樣讓學生更快的掌握這節課講的內容,而忽略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忘記了老師在小學教學中的導向作用,忽略了素質教育中美術教學的特點,其結果是每一個學生的作品幾乎都是一個模式,可以說是老師作品的翻版。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在小學階段,特別是在低年級段,90%以上的學生作品會和教師的示範作品相同。由此可見,美術課堂上教師的示範教學如果運用不得當,示範只會使學生依葫蘆畫瓢,形成思維的惰性,嚴重束縛學生的創造思維,影響學生自身的個性發展,成為一種阻礙學生思維發展的不良的教學手段,達不到我們的教學效果。 2、完全不進行示範教學。有的美術教師在課堂上怕影響了學生思維,想讓學生的作品百花齊放,乾脆不進行示範教學,只是將作業要求說了,就讓學生自已去創作。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式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的能力差異,導致的結果是:大多數的學生無從下手,同樣達不到我們的教學效果。 適當的示範是必要的,要想讓示範教學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就一定要把握好示範教學的度,即合理的運用示範進行教學,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要把握好示範教學的度,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去實踐: 1、了解班上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能力的差異,是合理運用示範教學的前提。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可以讓我們在備課時有的放矢,由於學生的能力存在差異,我們在教學中就要從這些差異中尋找到一個平衡點,根據學生的差異確定示範的范圍。低年級的學生和高年級的學生是有區別的,高年級的學生已經不再滿足於低幼化的表現,他們對繪畫技能會有更高的需求,如果得不到適合發展,他們會因為眼高手低而無從下手。在對高年級的學生進行示範時,就要考慮到適當增加一些難度,讓學生在完成作品的同時有成就感,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了解教材,是合理運用示範教學的依據。美術課本中每一課都會圍繞一個知識點來開展教學,都會有它的教學目標和要求,而這些內容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都會有連續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積累和提高。因此教師在示範的時候就要考慮到知識的連續性,學生之前已經掌握的部份可以從簡或點到為止,重點放在新的技法示範上。 3、示範的同時要留給學生個性發展的空間。這點很重要,教師的示範要有啟發性,在對學生進行技法示範和引導的同時,更多的鼓勵學生個性發展,要讓學生有思考的餘地,有自我展示的空間。例如在江西版四年級美術的《巧扮文具》一課中,如何將普通的文具通過學生的巧手變成一個個富有活力、富有個性的文具呢?針對班上學生的特點和對學生能力差異的了解,我在進行示範教學的時候選擇了啟發式的示範,從有一定製作難度的、但學生普遍感興趣的卡通人物形象入手,並且讓學生參與到老師的示範過程中。示範時,我會選擇一支普通的鉛筆,先讓學生說說他們想將這支筆扮成什麼,學生會說出很多想要裝扮成的東西,我選擇了用卡通人物進行示範,在講解注意事項後,我用卡紙在鉛筆上示範製做了一個人物的面部,有五官,但卻沒有將頭發製作出來,讓學生說說這個頭像還可以添加些什麼?怎樣添加?學生會說出很多要添加的東西:頭發、帽子、圍巾我會根據學生的要求用兩到三種不同的方法添加造型誇張的頭發,然後再讓個別學生上來幫助添加幾件不同的物品。很快,學生的興趣就調動起來了,這時候,我接著提出問題:(1)除了扮作成卡通人物之外,還能怎樣裝扮?(2)除了鉛筆,我們還能將什麼文具進行裝扮?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接著進行創作。很快,經過學生的巧手裝扮,造型各異、生動形象的文具就呈現在了我們的課堂上。看著這些充滿智慧的作品,我很慶幸沒有將示範作品擺在講台上讓學生看著去模仿,而是給了學生更多創造思維和個性表達的空間。

⑤ 求小學1-6年級美術課本與教師教案與講課視頻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版教師更為深刻地權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⑥ 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工作的評價應該主要從哪幾個方面進行

小學美術課如何評價 評價在美術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正確恰當的教學評價,能夠使學生了解自己一節課下來的學習狀況,找出自己學習中的不足,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而這種評價在小學美術課中顯得尤為重要。教師的評價方式是否得當,評價過程是否經常及時,評價語言是否專業精當,評價結果是否多維互動.是關繫到一節美術課成敗的關鍵。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評價應做到「四要」。
一、評價方式要多種多樣
學生的學習習慣、掌握基礎知識的水平和綜合素質不同,教師評價的方式也不盡一致。要採取多種形式、多把尺子評價學生.以增強評價的可信度。
1.整體評價。整體評價是促進整個班級正確認識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評價方式.這種方法一節課中不宜多用,但是有存在必要,_尤其是一個美術教師往往擔任同年級好幾個班的美術教學,這種評價有助於兄弟班級間進行競爭,全而提高孩子們的繪畫水平。
2.分小組評價。一開始分好組,就鼓勵他們的競爭意識,讓他們進行比賽,同答好一個問題、畫出一幅好畫、非常遵守課堂紀律,都及時地給他們組加一分,這就明確了評價標准,最後的優勝者還能得到精神或物質方面的小小獎勵!這樣,每節課孩子們都覺得新鮮感十足.他們就會很專注於課堂.就連最容易亂的手工課,他們也有條不紊,最後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3.個別評價。個別評價時,經常是就課堂上問題的一問一答式或者就學生的某一幅作品進行評價。這種評價不僅僅面向那些優秀的孩子,應該把更多的鼓勵肯定的話語送給那些弱勢生們,他們一次精彩的回答.一次繪畫作業的進步,都應該及時地、肯定地給予他們正確的評價,激發他們的繪畫興趣及上進心。
二、評價過程要及時經常
曾經聽過一節語文課,年輕的女老師讓孩子們以開火車的形式讀課文,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但老師沒有及時地更正。而我想,美術課上.如果孩子在起形階段出現的不足老師不及時更正的話,那麼這一幅畫畫下來,這種錯誤就沒法再更正了。在繪畫課《夥伴》一課的教學中,為了避免孩子們出現構圖方面的問題.我在孩子們畫之前就強調了構圖的重要性以及好構圖的標准,但在孩子們實際作畫期間,我發現有的孩子仍然把本是畫面主角的幾個好夥伴畫得過小,以至於整個畫面看起來成為一幅以風景為主的畫,出現了喧賓奪主的問題。我及時發現了這一問題,並鼓勵孩子重新構圖作畫,孩子在新的構圖中更正了前面出現的錯誤.最終畫出了完整的緊扣題意的畫。因此,及時的評價非常重要。
三、評價語言要專業精當
要注意州美術語言來評價,計孩子從小樹立一種正確的美術學習觀,讓孩子們在欣賞生活、欣賞作品時有一雙美術的眼睛。教師如果經常用「你回答得很棒!」「你畫得真好!」「你真了不起!」來評價,具體棒在哪.好在哪,了不起在哪卻不言明!久而久之.這種評價就顯得比較蒼白,孩子們對這佯的評價也就顯得比較漠然了,而評價也會失去應有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評價時.一定要有針對性.比如這幅畫好,好在哪?要具體到構圖、形象、線條、色彩,是用怎樣一種視角來畫的,甚至主題思想等等。在評價時還應尊重學生程度差異,用兒童的眼光去解讀學生作業,優生提高標准,好巾求異,優中求新:中差生降低要求,尋找進步點,發現閃光點。對作品進行評價時要肯定每一個孩了,因為每個孩子的畫面都有閃光點。
四、評價結果要多維互動
1.學生評。主要採取互評和自評的辦法。孩子們的作業完成後,教師要及時進行展示.或者貼到黑板上進行對比展示.然後讓孩子們進行互相評價.這樣可以讓孩子們通過評價他人的作品提高品評美術作品的能力,從而吸取其中的優點為已所用.以帶動孩子的繪畫水平的提高。
學生的展示作品畢竟有限.課堂上還有一大部分學生的作品不能放到講台上進行評價,這時候,可以採取學生自評的方法.讓孩子自己找出畫面中的優點和不足,以在以後的繪畫創作中進一步提高自己。
2.教師評。在互評和自評中,可以穿插老師的評價。最後的總結性評價也非常關鍵,主要應以激勵的話語來進行,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

⑦ 中小學美術課程教育教學理念

讓孩子學會動手、動腦的能力,尤其是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像北京劍橋中學的小學部雙語班的美術教學可以參考下。

⑧ 二期課改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環節流程有哪些

案例:老師現以文明遐邇的重慶市巴蜀學校的李冬亮老師的《時裝(裝飾設計)》
一課為例,談一談新課改下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這方面問題。
此課是根據嶺南版小學美術教材四年級《童裝設計》改編而來,時迎美術新課程改革,目的是要改變小學美術課過分倚重美術技能和美術理論而忽視學生創造能力、學習興趣的培養,讓他們在這方面重新煥發活力。本節《時裝(裝飾設計)》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服飾文化,學會用身邊的工具材料裝飾自己的服裝,並進行表演,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與合作探索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課前教師在美術功能室里掛一些學生設計的部分時裝,營造教學情境,並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八個學習小組,按右圖的方法安排坐位。整個教學過程如下:
一、營造自由情景,激發學習興趣,導入新課(2分鍾)
一堂課能否成功,導入是一個關鍵的因素,課堂導入應精心設計,力求在課的開始就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用獨特的方法激起學生的興趣。本課教學設計用電子郵件的方式導入新課,並一改以往老成持重的教師角色的定式,讓自己更象活潑風趣的主持人。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收到了一個來自美國的神秘禮物,大家想知道是什麼嗎?老師創設懸念,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
這時老師播放電子郵件:「HELLO,我是美國環球時裝公司,聖誕節馬上就要到來了,我公司准備籌備一個大型時裝表演會,我們通過世界網頁了解到XX小學X班的小朋友很有設計才能,請你們都來設計一套時裝並進行表演,好不好呀?
我們將評出「最佳設計小組」和「最佳時裝模特」 並頒發獎杯和獎狀,祝我們合作成功。」
聽了郵件內容後學生被調動起來,看著講台上的獎杯和獎狀個個躍躍欲試,教師抓住機會出示課題並宣布今天上課的游戲規則,是以每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比賽中每小組的同學應形成團隊精神,互相幫助,並規定此次比賽的評分標准主要不是看大家設計技能,而是看大家的創意實力,大家要借鑒范圖的構思,大膽想像但不能全部的抄襲。
你看,整個教學引入,老師用電子郵件簡短導入,既有新意,又集中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下一教學環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⑨ 小學美術課教學中,如何合理安排教學流程

兒童智慧、情感的發展是以兒童自身的活動為中介而實現的,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也就是說通過兒童充分自主的活動豐富經驗,通過經驗促進發展。這一闡述充分揭示了活動對於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性所在。小學美術課就是一門以活動為主的綜合性課程,課堂的主要形態就是在教師指導下,小學生以實踐形式與教師、同學互動。只要教師認真組織教學,喚起學生注意,引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考,有效指導實踐,就一定能上好小學美術課。
一、做好教學組織准備,創設科學有效的教學
要想讓學生通過美術課的學習增長知識、提升動手能力,教師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根據學生特點備課,科學地設計教學流程。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生理特點,確定每堂課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法,以期達到調動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在接下來的教程准備中,依然要根據課程內容,結合實際需要,有效運用教材。在其中,可以逐漸添加師生共同收集與課堂主題相關的信息資料這一環節,既豐富了課程資源,又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最主要的是學生的學習沒有局限在講堂的幾十分鍾,學習更多地來自於課外,來自於自己的生活經歷,有助於提升學生隨時學習、隨時積累以及自覺融入課堂的興趣和信心。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在組織教學中,教師要時時關注課堂教學現狀,要堅持以人為本,讓學生積極地、有興趣地學習。學不是教的必然結果,教學不能照本宣科,其他不管不問,也不能過分嚴肅地管卡壓。在教學中,「鴉雀無聲」不見得是好事,當然,「熱熱鬧鬧」也未必就是有效教學,關鍵看是否能產生教學效益。有效的教學組織是從上課到下課,教師在指導學習的每一個環節,每一項活動,讓學生在有序的狀態下接受知識。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在課堂上表達的思想和語言是在學生不知不覺中產生的,教師的創造的痛苦沒有打擾學生,學生就能一點都不緊張的接收教材」。所以說科學合理的組織形式,是有效學習的基本條件。
二、引導學生思考,自覺提高學識水平
小學生是培養和形成有效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根據「學一點,懂一點,做一點」的原則,教師要在課堂上始終堅持良好的學習規范引導和指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美術課中,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途徑很多,我認為最有效的是學生協作和師生互動這兩種。重視學生與學生協作。如讓學生找好居住比較近的夥伴組成小組,一起尋找課堂內容所涉及的人事特徵,說說自己看到的景象和感受,再用色彩和線條把它們表現出來,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在一些節慶活動時,小組里自己先設計好自己的活動計劃,協作製作一些節日卡片等;以小組為單位,鼓動學生平時相互學習、相互啟發、互相指導、相互彌補,共同分享、交換和體驗協作的樂趣。
注重教師與學生互動。課堂上,給學生安排一些特定的學習任務,比如讓學生欣賞、觀察、討論、練習等等,對每一項學習活動提出明確而具體的要求,教師根據要求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監控並隨時給予指導。這一點上要特別注意師生間的互動,要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是他們集體協作中的一員,能隨時自由大膽地提問。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學生就會出現各種情況,有按照自己的理解很快參與活動的,有四處張望的,還有同學交頭接耳。這時,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分別給予必要的指導,讓師生間的互動真的「動」起來,這樣效率才會高,才能夠引發他們有效的思考,使他們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中自覺提高學識水平,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三、指導課外實踐,增強學生責任感、自信心和進取心
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是美術課教學的基本原則。在教學中,教師要用現實生活的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把課本上的內容與現實生活中的相結合,密切聯系學生身邊的事例進行創作。在指導課外實踐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記錄日常生活感受。培養低年級小學生隨時用畫筆記錄生活、記事創作和生活感受的習慣,使其所學的美術知識得到深化和升華。所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教師就應該在美術課教學中,有意識地提醒和指導學生習慣用畫筆做美術課學習筆記,並要求學生在課堂講解、共同討論的基礎上在傳閱示範。然後選出一些比較好的作品在全班交流。這樣既了解了學生的心聲,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積累了學習經驗,教師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⑩ 小學美術課給學生放什麼視頻好動畫和有趣的視頻都可以

放一些製做沙畫的短視頻,一個沙畫短視頻都伴隨著一個故事
這樣就可以拓展,學生畫一個故事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美術課教學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