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
《新課程標准》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突出體現教學的基礎性和發展性。」作為口算能力來說,它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它不僅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筆算、估算和簡算的重要基礎,也是提高計算能力的必經之路,將直接關繫到中高年級的數學計算能力的形成,對學生基本的運算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口算在日常生活和實踐中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口算時,既要耳聽,又要眼看,說既要口,又要心記,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耳、眼、心、口四種感官的有機結合。口算能力的訓練,有助於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綜合的思維能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有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增強。這就是研究口算的價值所在。
但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學生口算時馬馬虎虎,不是看錯運算符號就是寫錯數,甚至會出現毫無道理的錯誤,不能算出正確的結果,這已成為普遍現象,可見這個問題亟待解決。
二、課題的界定
口算也常常稱為心算,是不藉助任可計算工具,直接通過腦想算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簡便的特點,是學習其他計算的基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沒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簡單的小數目的計算,用口算方便易行,靈活快速。低年級學生的口算來說,是從10以內數的認識及口算開始的,20以內數的學習和口算能力的培養,是基本運算的關鍵時期,無論是將來的加、減、乘、除,還是開方、乘方等復雜的計算,離不開20以內數的口算這個基礎。口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數量的口算練習,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每天都利用2~3分鍾進行口算練習,讓學生在練習當中不斷體會口算技巧,讓口算過程逐漸簡縮,逐漸形成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從而提高計算的准確性和口算速度。計算能力的培養是低年級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對學生加強計算能力的培養對今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數學課程標准》
《新課程標准》強調,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是培養公民素質的基礎課程,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
《新課程標准》指出:「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能口算簡單的百以內的加減法和一位數乘除兩位數。」
2、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 ,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數學邏輯智能是人類智能的一個重要部分。而數學邏輯智能又包含了人類的計算能力。口算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主要途徑,能促進學生計算能力,推理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良好的口算能力不僅是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而且計算的合理,簡捷,迅速,正確也反映了一個人的數學素養。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1、針對低年級學生如何提高注意力、瞬時記憶力。
2、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興趣,培養學生口算習慣。
3、教師如何在課堂中重視口算方法、口算技巧等能力的培養,進一步實現口算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口算的正確率。
4、視算、聽算訓練對學生口算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
5、探索口算教學方法、教學策略。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一)培養學生口算能力的原則
1、穩抓穩打,循序漸進的原則。
口算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從起點抓起,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2、以人為本,促進發展的原則。
學生的層次不同,要採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
3、以生為主體,激發主動學習的原則
學生是數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真正促進學生口算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學生口算能力的策略
1、直觀演示,建立數感,形成表象。
從直接感知實物過渡到表象的運算,是低年級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要從學生認識10以內數開始,就始終注重直觀教學。課前師生共同准備大量學生喜愛的實物圖片、小棒、數字卡等。課堂上讓學生數一數圖片、小棒,數一數自己的小手指,再看看數字卡及點子圖,強化數感訓練。再通過分一分,拼一拼的直觀操作活動建立表象,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2、注重算理教學,加快口算速度。
在口算教學中,讓學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徑是教學生理解算理。口算方法的靈活運用,又能加深對算理的理解,因此在教學時,不僅僅教給學生正確合理的演算法,而且要十分重視算理教學,通過說理訓練,方法會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3、科學合理設計訓練方法,提高口算正確率。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表象力強,不通過合理的訓練很難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確率,在口算訓練中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措施:
(1)訓練學生注意力。
在教學中發現多數學生看算式精力不集中,讀得慢、讀錯了。對這種情況可以開展了「只記算式不計算」的活動,用PPT製成課件,口算卡以各種形式從學生眼前飛過,讓學生想想是那些算式,開始時是一次2張,學生能很快說出算式,然後一次出現3張,學生有些記不住,但興趣很濃,精力就更加集中。訓練之後,只要每天練口算,卡片一出示,學生就很興奮,效果就非常好。
(2)看算聽算結合訓練
看算和聽算是口算練習中兩種基本形式。看算是通過眼看題目腦算口頭作答,而聽算則是通過耳聽題目,腦記、腦想,口頭作答,難度較大。在口算訓練中經常調換口算形式,將看算和聽算相互結合起來,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始終保持積極的狀態。
(3)形式多樣,激發興趣。
①搶答口算題②筆錄口算爭能手③小組口算比賽奪紅旗④幫助卡片找朋友
為了充分發揮游戲效應,有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如「摘蘋果」「飛鴿送信」
「青蛙過河」「抽簽答題」等,讓學生在玩中促練,練中有提高。
(4)新舊知識對比練。
低年級學生對新知識接受得快,但遺忘得也快。針對這一特點,經常採用新舊口算題對比訓練。如:9加幾、8加幾、7加幾、6加幾的對比;加法和減法的對比,這樣讓學生既掌握新知識,又復習舊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在復習中理順關系,有利於口算正確性的提高。
(5)分散集中經常練。
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長期訓練的結果,在教學20以內進位加法時,先集中認識進位道理,然後分散練習9加幾,8加幾,7加幾……最後再集中起來訓練,找一找9加幾,8加幾……各有幾題,並有規律地排列起來。20以內的退位減學完後,可以將加、減集中訓練,要求學生能夠根據一道加法算式,想出兩道減法算式;能根據相關聯的三個數(如8、7、15)很快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這樣通過「集中——分散——再集中」的經常訓練,使學生達到脫口而出的程度。
(三)建立適當的評價體系
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在完成口算訓練的同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肯定性評價。對計算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評「計算小能手」;可以進行口算比賽,對取得滿分的,發「滿分獎,」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提高口算能力。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法:通過對相關理論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論支撐,並在各個實驗階段指導實驗工作。
2.調查法:對學生現有的口算能力進行調查、分析、研究,建立課題研究的現實基礎。
3.個案研究法::針對典型個體、典型錯題、典型錯因開展研究,並進行深入全面的調查和剖析,力圖揭示學生口算易錯原因,以尋求有效提高學生口算能力的教學策略。
4.比較法:確定實驗小組和對照小組進行對比,分析相關要素的關系。
七、課題研究的步驟
1、准備階段(2013.8-2013.9)
①制定實驗研究計劃。
②調查研究。執研人員對一至二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進行調查、統計。
③測試。對一至二年級實驗班學生採用試卷進行口算能力的測試。
2、實施階段(2013.10-2013.12)
①落實計劃。深入鑽研教材,因材施教,上研究課、分析、小結、深化。
②借鑒經驗:注意學習外地及兄弟學校的成功經驗,促使實驗順利進行。
③質量檢測。
④做好課題研究過程中的資料收集與整理工作。
3、總結匯報階段(2013.12-2014.1)
①作階段性小結。
②典型課例、教案、優秀論文集、聽算錄音文稿、實驗報告等。
八、初步成果
1、引導學生自主探尋口算技巧,方法,培養了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養成尋求最佳捷徑的思維習慣。
2、通過口算能力的訓練,促進學生的觀察力、綜合思維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3、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口算比賽,並取得喜人成績。
九、主要參考文獻
[1]張建林.有效提高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的思考[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1(06).
[2]顧青.淺議演算法多樣化的意義[J].新課程學習(上),2011(06).
[3]王吉兒.談談我對「演算法多樣化」與「演算法優化」的幾點認識[J].小學教學研究,2011(22).
[4]路曉玲.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口算能力[J].考試周刊,2011(26).
[5]劉明波.勿忽視口算技能的培養[J].輔導員,2011(Z3).
[6]蔡東靜.新課程背景下提高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的策略[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1(06).
『貳』 怎樣才能提高小學低段學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也稱心算,是一種不藉助計算工具,只依靠記憶、思維和語言進行計算,直接得出結果的計算方法和方式,它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新《數學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在數學中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演算法多樣化」.小學數學的口算能力是最基本的學習能力,是一切數學學習的基礎,低段的口算能力是衡量學生數學素養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口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它與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那麼怎樣才能提高低段學生的口算能力?以下是經過我多年的教學得出的結論.一、要提高低段學生的口算能力,就必須在教學中找出學生口算時遇到的主要問題1.忽視計算能力的培養,認為口算易學、好學.在開始接觸口算算理時,孩子感覺自己一聽就會、不用教也懂,或者只要掌握方法就行了,覺得口算枯燥無味,缺乏必要的練習.2.有些學生把口算當作記憶內容來學習,對口算算理理解不深,不肯動腦,只是進行機械練習.不清楚口算的作用,認為沒有必要進行口算訓練,把口算訓練當筆算來完成.3.低段學生小,他們的自控能力差,好動、好玩是孩子的天性.「馬虎大意」,沒有聽清、看清題目就作答,也沒有檢查檢驗的習......(本文共計1頁) [繼續閱讀本文]
『叄』 如何提高低年級小學生口算能力
口算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年級是打好口算基礎的重要時期,它將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後的計算能力。而一年級的小學生由於年齡小,心理發展還不成熟,因此,在計算練習中出現錯誤是常有的事。所以分析錯誤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指導,提高教學效果,用科學的方法提高一年級小學生的口算能力。
一、分析學生口算錯誤的原因
孩子在口算中出現錯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總結如下: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學生感知事件是比較籠統的,不夠具體,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獨立的事物,不能覺察出事物之間的聯系及特徵,因而缺乏對事物間的整體認識。有時在進行口算練習時,有些學生還沒看清數或運算符號,就將答案脫口而出了。比如將算式中的「0看成 6」,「+」看成「-」等。另外,學生在計算一些算式接龍等這樣外形過繁的題型時,學生就會產生排斥心理,表現為極不耐煩,不認真審題,不細心計算,從而導致口算錯誤。
2、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一年級學生太小,不能認識正確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對口算缺乏興趣,加上機械重復的訓練更是嫌麻煩,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亂說。再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寫作業時邊做邊玩,不能集中思想的口算;書寫時不規范、字寫得很馬虎,算後又不安心檢查計算,都是計算錯誤的原因。
二、提高學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大綱指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口算是一種不藉助計算工具,主要靠思維、記憶,直接算出得數的計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打好口算的基礎。為了預防學生口算出錯,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讓學生正確迅速的進行口算,我們可以採取以下的幾種方法:
1、口算方法歸納總結法
在小學一年級,特別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加減法口算重點,也是難點。只要將20以內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練,那麼更難一些的口算就沒有多大的問題了。比如在教學20以內進位加法時主要用的教學方法是用「湊十法」,也就是「看大數,分小數,湊滿十,加剩數」的方法。如學習「9+幾」 的加法後,家長和學生一起把9加幾的加法題有序地排列出來:9+2=11,9+3=12,9+4=13,9+5=14,9+6=15,9+7=16,9+8=17,9+9=18。(1)、歸納演算法,「湊十法」。(2)、引導學生找出「9加幾」題的規律:第一個加數都是9,第二個加數越來越大,和也就越來越大;和個位上的數比第二個加數少1。接著又問學生:「少的1哪去里了?」生:「和9湊成了10。」這樣的融會貫通起到了兩個作用:a、更深刻的理解了「湊十法」;b、使學生形成了對知識的遷移。通過對9加幾的方法的歸納與總結,學生在學習8、7、6加幾時,很容易的就想到了「湊十法」,並且在歸納8加幾的方法時,自然就歸納出和個位上的數比第二個加數小2了……
2、練習形式多樣法
由於口算題不同於解決問題,它沒有生動的情節,比較的枯燥單一,因而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重復機械的訓練,會使學生產生乏味感,容易疲勞和厭倦,激發不起訓練的興趣,所以在口算練習時,只有形式多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在平時,家長注意採用多種方法來進行口算練習,例如看口算卡片以開火車的形式直接說出得數、對口令、奪紅旗等數學游戲,還有如自算(自己在書中找口算題,規定時間內看自己能算對幾道)、互算(同學之間互相出題,互相通過對比,來提高口算能力)、口算競賽、搶答案等競賽的形式,以增強練習的趣味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此外,除了在課堂上的練習之外,還可以建議孩子們在生活中運用,比如:孩子跟父母外出購物時,幫助家長口算用的錢數等,讓父母把10以內的加減全部做成卡片,每天練習,這樣就不會感到口算枯燥了。
3、口算練習要做到持之以恆
口算要做到正確熟練,必須堅持做到天天練。比如每天利用課前三至五分鍾的時間讓學生聽算20道口算題。相信只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練習,日積月累總會有進步的。
4、養成良好習慣,保持口算的正確性。
口算中出現的錯誤,大多數人都認為是孩子粗心大意等不良習慣造成的。因此,良好的習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保證。然而這些好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而是要通過長期以往有目的地訓練,才能培養出這些好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對學生進行教育,教育他們養成「看清題目、計算仔細、書寫整潔、自覺檢查」的良好習慣,努力消滅計算錯誤,提高口算正確率。
總之,要提高一年級學生口算的正確率,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只有堅持不懈的過程,在口算練習中逐步形成數學思想和方法、掌握演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養成良好習慣,才能達到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
『肆』 如何培養小學數學低段學生口算能力
口算是估算和筆算的基礎,口算能力差,勢必會影響到估算、筆算的正確和速度,影響計算技能的形成。學生口算時,既要耳聽,又要眼看,既要說話,又要心記,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眼、耳、心、口四種感官的有機結合。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抓好口算這個基礎。那麼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手腦並用直觀演示建立表象助口算
從直接感知實物過渡到表象的運算,是低年級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我從學生認識10以內數開始,就始終注重直觀教學。課前師生共同准備大量學生喜愛的實物圖片、小棒等。課堂上讓學生數一數圖片、小棒,再數一數自己的小手指,強化數感訓練。再通過分一分、並一並的直觀操作活動建立表象,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熟練地口算10以內加減法,再如進位加法9+2的表象建立,我是這樣進行的:課堂上先出示盒子里9個小球,外面2個小球,想一想,怎樣擺就可以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呢?學生很快地想出辦法來,說:「我將外面2個中拿1個放到盒子里,這樣盒子里就是10個,外面是1個,一共11個。」我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並向學生說明這種方法叫「湊十法」,看到9,就想9和幾湊成10。在此基礎上我馬上出了幾道:8+3=?,9+4=?……學生都對答如流,並准確地說出了湊十的方法,這樣既建立了表象又提高了口算的准確率。
二、注重算理教學,加快口算速度
基本口算的教學,不在於單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於學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應重視抓好算理教學,例如教學8+4=12時,要從實際操作入手,讓學生理解:「4可以分成2和2,8和2組成10, 10加2得12。」並畫出口算8+4=12的思維過程圖。在學生充分理解了的基礎上,簡縮思維過程,抽象出進位加法的法則:「看大數,分小數,湊成10,再加幾。」最後,再引導學生想一想「4+8」怎麼算,這樣,學生理解了算理,也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再如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上課一開始出示16-9=( ),問:「16減9等於幾呢?」學生爭先恐後的回答:「等於7。」我又問:「你是怎樣想出來的?」有學生說:「因為9+7=16,所以16-9=7」,我馬上表揚:「說得真好,這種方法就叫『『做減法想加法『『」。我又進一步引導:「大家能不能想一想用其它的辦法來做這道題呢?」這時學生馬上來了興趣,個個都在積極動腦筋。有一位學生說:「我是這樣想的,先算10-9=1,再算1+6=7。」另一位學生說:「我是這樣想的,先算16-6=10,再算10-3=7。」這時學生的思路活了,個個爭相發言,都想展示自己的才華,學生說完之後,我及時出示不同的退位減法,請學生分別用不同的思路說一說口算過程。通過說理訓練,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三、科學設計訓練方法,鞏固提高口算能力
小學生思維表象力強,不通過合理的訓練很難形成技能,我在口算訓練中採用了以下幾種措施:
1、視、聽算結合訓練視算和聽算是口算練習中兩種基本的形式。視算是通過眼看題目腦算、口說得數;而聽算則要求通過耳聽、腦記和腦算,方能算出得數,難度較大。在口算中經常調換口算形式,將視算和聽算相互結合起來,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學生口算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心理始終保持著渴求積極狀態。
2、新舊知識對比訓練。低年級口算雖然不難,但是要使全體學生口算達到《數學課程標准》提出的要求,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低年級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很快,但忘得也快。針對這一特點,我經常採用新舊知識口算交叉練習的方法來幫助他們牢固地掌握知識,提高口算能力。課堂上先練習當堂的內容,當學生對新知識基本掌握時,又復習舊知識,從而達到新舊知識的相互聯系與促進,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3、形式多樣化訓練(1)搶答口算題教師提前把口算題寫在卡片上,通過快速的出示卡片,讓學生搶答。搶答練習能提高口算速度,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2)卡片輔助找朋友。每人准備一套20以內數字卡片,課堂上就運用這些卡片根據所學內空進行找朋友游戲,每人拿一張,如果前二名學生用卡片出示8+4,看他倆的朋友是誰?(3)游戲口算。在訓練中常用「幫小動物找家,手拉手找朋友,小小郵遞員」等形式進行口算訓練,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口算速度。(4)小組口算比賽奪紅旗。這種練習,在培養口算能力的同時,還可以提高集體榮譽感,訓練時將全班平均分成四組,老師出示准備好的三組算式,每組十道題,每小組出十人參賽,由老師發令同時開始,每組只用一支粉筆,每組第一個人做完第一道,才允許第二個同學接算下一道。哪組又對又快就獎哪組優勝小紅旗。
4、分散集中經常訓練。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長期訓練的結果,在教學20以內進位加法時,先集中認識進位道理,然後分散練習9加幾,8加幾,7加幾……最後再集中起來訓練,找一找9加幾,8加幾……各有幾道,並有規律地排列起來。20以內退位減法學完之後,可將加減集中練習,要求學生能夠根據一道加法算式,想出兩道減法算式,能根據相關聯的三個數9、6、15很快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這樣通過集中--分散--再集中的經常訓練,使學生達到脫口而出的程度。
5、評價機制不可少。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反饋是及時傳遞教學效果的途徑,無論何種競賽或游戲,教師都要精心組織、恰當評價,讓全部同學都積極主動參與,關注每個學生,讓人人都有參與練習的機會,學生的每一次進步,每一句鼓勵,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口算能力的評價主要通過課堂作業、數學競賽、口算比賽等不同的形式進行,對於口算能力掌握較好的同學,要及時表揚、獎勵,對於還有待於進步的同學,要及時給予鼓勵,如對於每天課堂作業、比賽做的又對又快的同學,我會獎勵給他一朵紅花,對於比上一次有進步的同學,我會獎勵給他一顆小星或一個笑臉,積累夠十朵紅花的同學,我會給他換一塊橡皮或一支鉛筆,對於在全校口算比賽中取得的優勝者,還會頒發榮譽證書等,對於不斷取得進步的學生,我也會有不同的獎勵。我還會定期把一些優秀的作業張貼在光榮榜上,使得同學們每天都會在老師的鼓勵和欣賞的氛圍中獲得成功的喜悅,使不同層次的不同水平的同學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口算是一項長期進行的教學任務,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與口算技能,要經過一個懂理、會算、熟練、靈巧的過程。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靈活多樣的訓練形式,要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要有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培養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過硬的目的。口算能力的培養,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而是貴在堅持天天練習,才能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口算習慣,從而全面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伍』 小學生口算技巧培養方法
如何培養小學生口算技能 翟小 韓桂芬 口算的正確、合理、迅速、反映了那一個數學素養的高低;口算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筆算、估算和簡算的重要基礎,口算教學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和培養學生數感的重要手段,它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因此,教師要十分重視口算能力的培養。「實、勤、活、記、巧「五個字是筆者在教學中的點滴積累。 一、實字上打基礎 首先,要想會算而且算得快,算的好,理解算理扎實、講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算理,領會計算方法,其次是低年級的口算達標特別重要。因此,教師一定要扎實推進,必須保證人人過關,達到熟練程度,為學生的後續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勤「字上下功夫 口算能力的培養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須做到天天練、課課練,持之以恆,常抓不懈,堅持大部分課時中利用3-5分鍾的時間進行口算訓練,使常規教學常規化,切實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口算水平,但在口算訓練中要注意題量的適中。 三、「活」字上東腦筋 在口算訓練過程中,方法單一會使學生厭煩的心理,所以訓練的形式一定要靈活多樣,當學生對口算練習產生興趣時,他就會心情愉快、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不會覺得口算練習是一種負擔。例如可以通過這幾種方式:學生相互出題;傳統的撲克牌游戲中經典的算24點的游戲;採用小組競賽的形式;限時記時口算;聽算訓練等等。 但無論何種競賽或游戲,教師都要精心組織,恰當評價,讓全班同學都積極主動參與,關注每個學生,讓人人都參與練習的機會,努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訓練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記」字上做文章 在有些計算內容具有廣泛性、全面性、綜合性。一些常見的運算在現實生活中也經常遇到,這些運算無特定的口算規律,必須通過強化記憶訓練來解決。同時,還要牢記運算定律和性質,主要有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率、結合律、分配率,商不變性質等等。 一、巧字上深鑽研 在計算中,有些運算有特定的口算規律,教師要引領學生深鑽研、巧運算,找出竅門,提高口算技巧。 在日常計算中還有很多類似的能找到規律的題,教師不僅要留心,還要鼓勵學生做一個有心人,發現竅門,提高巧算能力。 口算是項「細活」,容不得馬馬虎虎。口算技能的習得與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也緊緊相關,這種技能絕非一日半年之功所能鑄成。所以教師要持之以恆,堅持數年,最終使學生的口算技能得以養成 培養小學生的口算能力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重視培養學生說算理。要提高小學生的口算能力,首先要重視培養小學生會說算理,學生能說就能想,這樣有利於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進而提高口算能力。如教學「9+6」的進位加法可以讓學生講出各種思考過程,9+1=10,10+5=15;4+6=10,10+5=15;10+6=16,16-1=15這樣,學生說口算思路的過程也就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就能促進他們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養。 二、加強口算的基本訓練。俗話說:「熟能生巧」,要提高口算能力,必須抓好口算的基本訓練,做的多了,反應就快,正確率就高,反之,反應慢,准確率就低。口算訓練中,要注意化繁為簡,突出難點,對於基本的口算如:乘法口決,20以內加減法要反復訓練,達到熟練,而20以內的進位加、退位減的口算是重點訓練內容。 三、按一定速度要求訓練。口算能力表現在正確、迅速上,正確是第一位,但速度也很重要,一定的速度能反映出口算能力的高低,同時也能間接地反映一個人思維是否敏捷、靈活。口算訓練要有速度要求,但要在口算正確的前提下,訓練學生口算的速度,兩者要統一,事實上,一個算得快的學生,正確率一般也比較高,反之亦然,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情況,採取不同方式逐步提出速度要求,例如組織口算競賽,瞬時提高等方式。口算能力還表現在持之以恆地訓練。口算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到的,需要在教學中長期懈地、有計劃的進行,這就要求教師持之以恆地進行口算訓練,例如:我們中韓小學一年級每天中午訓練口算,當然前20名學生速度比較快,得到金星銀星的同學出去玩兒了,我又會讓剩下的20名學生比一比,誰是第一名,又出來十名,讓最後剩下的10名再比一比誰是第一,這樣,我就發現學生口算速度提高了,當然要結合所學內容,有目的的選擇口算題目,這樣即能訓練學生當天的各種能力,又可以訓練口算能力,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總之,在教學時,凡需要計算的,盡量與口算訓練相結合,能口算的堅持讓學生口算,長期堅持不懈,必能提高口算能力,形成口算習慣。四、適當介紹一些口算方法。好的演算法,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催化劑,培養小學生口算能力,除了小學教材中已講過的一些口算方法外,適當介紹一些其他口算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也可以增加學生學習口算的興趣,提高學習口算的積極性。
『陸』 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
一、激發興趣是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前提
興趣是人樂於接觸、認識事物,並力求參與的一種積極的意識傾向。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首先來源於興趣。興趣愈濃,求知慾愈強烈,就會促使學生去追求知識,探索知識的奧秘,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主性。因此,在教學中,我首先抓住了學生的這些心理特徵,千方百計地教具操作、幻燈投影等直觀教學手段來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再通過教師生動有趣的語言引導學生,為學生創立一個美好的學習情境,誘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根據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並且容易轉移等特點,靈活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通過競賽、做數學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教學8的乘法口訣時,把8的乘法口訣分為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寫成卡片發給學生。讓學生做找朋友的游戲,看誰最先找到自己的朋友。讓學生在游戲中年,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識,主動地學習。只要把學生的興趣激發起來,就會使學生不僅愛學、會學,而且學得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加上老師有意識的引導,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靈活、創新的教學方式是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關鍵
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在教學中如何學生的計算能力?我認為關鍵是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教學計算題時,學生往往感到枯燥無味,沒有興趣。一成不變的教法令他們厭煩,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我們除了根據教學目的、任務、內容、重點、難點來選擇教學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識規律來選擇教法。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直觀、有趣、有創新,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因為低年級學生的年齡較小,童性未脫、貪玩,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因此,教學中,我抓住了學生的這些特點,引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如: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讓學生拿出正方體玩具,仔細觀察正方體,然後數一數它一共有幾個角,看誰數得有對有快。小學生很好勝,個個都爭先恐後地數。有的同學說4個角,有的說8個角,有的說24個角。課堂氣氛很濃。這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從一個面一個面去數它們的角。接著問: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有幾個角?一共有幾個角?怎樣列式計算?4+4+4+4+4+4=24(個)或4×6=24(個)或6×4=24(個)並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所列算式的道理,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讓學生一邊觀察事物,一邊計算,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三、動手、動腦、動口是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必要途徑
計算能力的培養,不僅依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教師的創新教法就能實現,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親自參加計算.讓學生多練、多看、多想、多說,在積極參與中發現規律,掌握知識,從被動地接受變為主動探求.俗話說:眼過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在教學中,我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如何動腦想問題?怎樣去書寫計算式子?怎樣口述算式表示的意義?要求學生在計算時,要做到:心想、口算、手寫相結合。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動手、動腦、動口機會。如:在教學除法豎式的計算時著重引導學生自主探討:(1)除法豎式的寫法與加、減、乘法豎式的寫法有什麼不同?(2)被除數、除數、商各應寫在什麼位置?(3)除法豎式計算中每一步的含義各時什麼?並以63÷9為範例進行講解。然後組織學生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競賽練習,看哪一組學生算得有對有快,使全班同學都積極地投入到練習中去。然後讓學生說一說:豎式計算除法時,要注意什麼?這樣既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讓有更多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對於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總之,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要形式多樣,長期訓練;重視口算,把口算和筆算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
『柒』 怎樣進行小學低年級數學計算教學
小學數學基礎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計算教學,在小學計算教學回過程中,要想提高數學答教學效率,就必須針對學生具體的學習特點,教師進一步制訂並形成高效率的教學方式,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小學低年級數學計算教學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