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生多看課外書的好處
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量。多讀一些好書,能讓我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提高我們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對於各科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
一、課外閱讀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多看課外書可以增加知識,懂得越多,視野也越開闊,同時也能從小就培養一種很好的習慣,這樣讀書人的氣質也慢慢流露,以後就不會輕易受外界形形色色的干擾。
二、課外閱讀有助於在讀中積累語言。
課外閱讀有助於培養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可以增加詞彙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寬知識面。
1、 獲得間接經驗作為寫作材料;
2、 獲得作者的思想、道理形成觀點可供思索和立意;
3、 獲得作者的感情以陶冶情操;
4、 獲得認識事物的方法,以便自己會觀察、會思考;
5、 獲得表達方法,布局謀篇、鋪陳比興有所借鑒;
6、 獲得語匯有了語言積累。
三、課外閱讀開拓學生視野。
通過課外閱讀,增加了學生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加強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邏輯性、靈活性。
四、課外閱讀讓學生形成了能力。
我們的知識體系是通過課內外的自主學習而逐漸建立起來的。讀書是搜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他們從課堂上掌握的知識不是很具體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會吸收。大量的閱讀,可以將他們從課內學到的知識,融匯到從課外書籍中所獲取的知識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體」的,牢固的知識體系,直至形成良好的能力。
拓展資料:
一年級學生必讀書目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邶笪鍾編寫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中外神話傳說》田新利選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十萬個為什麼》盧嘉錫主編少年兒童出版社
《與鳥兒一起飛翔》鄭作新著湖南少兒出版社
《海底兩萬里》(法)儒勒.凡爾納北京教育出版社
《漢字的故事》梅子涵著上海科普出版社
《安徒生童話選集》(丹麥)安徒生著,葉君健譯譯林出版社
二年級學生必讀書目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俄)克雷洛夫著,裴家勤譯譯林出版社
《拉.封丹寓言》(法)拉.封丹著,倪海曙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格林童話全集》(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著譯林出版社
《科學王國里的故事》王會等主編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神奇的符號》蘇步清著湖南少兒出版社
《詩詞中的科學》唐魯峰等江蘇人民出版社
《中國古代科幻故事集》楊鵬、劉道遠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阿凡提的故事》趙世傑編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三毛流浪記》張樂平少年兒童出版社
《寶葫蘆的秘密》張天翼農村讀物出版社
《今年你七歲》劉健屏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荒漠奇蹤》嚴陣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三年級學生必讀書目
《伊索寓言》(希臘)伊索中國婦女出版社
《宮澤賢治童話》(日)宮澤賢治著周龍梅少年兒童出版社
《列那狐的故事》(法)瑪.阿希.季諾著北京教育出版社
《天方夜譚》郅濤浩等譯譯林出版社
《130個科學游戲》(德)漢斯.普雷斯著,吳衡康編譯中國少兒出版社
《東周列國志故事》郭平、陳詠超改編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成語故事365》帆女阿雪等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夢》董宏猷21世紀出版社
《我們的母親叫中國》蘇叔陽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小兵張嘎》徐光耀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三寄小讀者》冰心少年兒童出版社
《皮皮魯傳》鄭淵潔學苑出版社
《肚皮上的塞子》周銳春風文藝出版社
《烏丟丟的奇遇》金波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我要做個好孩子》黃蓓佳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靈性的王國》張香桐著湖南少兒出版社
《愛的教育》(意)亞米契斯著,馬默譯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四年級學生必讀書目
《稻草人》和其他童話葉聖陶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中國當代兒童詩歌選》張繼樓,彭斯遠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外國兒童詩選》文成英,李融編選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科學家故事100個》葉永烈少年兒童出版社
《中外探險故事精選》伊明選編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無盡的追問》王淦昌著湖南少兒出版社
《昆蟲記》(法)法布爾著,言小山譯人教社大網路全書
《我的野生動物朋友》(法)蒂皮.德格雷,黃天源譯雲南教育出版社
《中外戰爭的故事》張鴻海等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做人與做事》盧勤接力出版社
《30天環游中國》鄭平等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草房子》曹文軒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第三軍團》張之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巫師的沉船》班馬21世紀出版社
《糊塗大頭鬼》管家琪浙江少兒出版社
《木偶奇遇記》(意)卡洛.科洛迪著,楊建民譯上海科技教育版社
《格列佛游記》(英)喬納森.斯威夫特著,楊吳成譯人教、譯林版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英)柯南道爾,丁錦華譯,遠流公司1988年
《頑皮搗蛋鬼》(德)威廉。布希湖北少兒出版社
《七彩的分光》王大珩著湖南少兒出版社
《悠長的歲月》賈蘭坡著湖南少兒出版社
《寫給小讀者》曉玲玎當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五年級學生必讀書目
《聖經神話故事》陳靜選編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嚴文井童話選》嚴文井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普希金童話》(俄)普希金著,亢甫,正成譯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王爾德童話》(英)王爾德著,唐訕輝譯中國連環畫出版社
《中外動物故事選》伊明選編中國少兒出版社
《中外經典科普故事》伍鈈編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中外網路故事》伍鈈編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路甬祥主編浙江少兒出版社
《水陸兩棲人》(蘇)阿歷山大.別利亞耶夫,善誠譯科學普及出版社
《中外藝術家的故事》江鑰含編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國際知識問答》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編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上下五千年》林漢達曹余章著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
《馬燕日記:一個感動世界的現代童話》(法)韓石華夏出版社
《中華經典誦讀本》徐含之選編蘇州大學出版社
《漂亮老師和壞小子》楊紅櫻作家出版社
《幻城》郭敬明春風文藝出版社
《魯濱遜飄流記》(英)笛福著,王泉根譯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魔法師的帽子》(芬)楊松著,任溶溶譯紡織工業出版社
《金銀島》(英)史蒂文生著,單蓓蕾譯北京出版社
《吹牛大王奇游記》(德)埃.拉斯伯劉浩譯少年兒童出版社
《淘氣包艾米爾》(瑞典)阿.林格倫著,高鋒紅譯中國少兒出版社
《童年》(俄)高爾基著,上海譯文出版社
《做一個快樂的少年人》鄧碧霞譯三聯書店
六年級學生必讀書目
《科學的發現》郭正誼等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高士其科普童話》高士其人民文學出版社
《元素的故事》(蘇)依.尼查葉夫,滕砥平譯湖南教育出版社
《中國民間故事》宣仁選編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與兒童對話》三聯書店
《世界五千年》段萬翰、顧漢松、陳必祥編著少年兒童出版社
《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來新夏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
《叢林傳奇》(英)吉卜林著,徐朴譯少年兒童出版社
《愛麗絲漫遊奇境記》(英)劉易斯.卡洛爾著陳伯吹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騎鵝旅行記》(瑞典)塞.拉格洛夫著,王泉根譯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湯姆.索亞歷險記》(美)馬克.吐溫著,鍾雷主編哈爾濱出版社
《搗蛋鬼的日記》(意)萬巴著,思閔譯中國社會出版社
《小王子》(法)聖埃克蘇佩里著,馬振聘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哈里.波特與魔法石》(英)joko羅琳人民文學出版社
《生命的密碼》談家楨著湖南少兒出版社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著李漢昭譯華文出版社
《父與子》(德)埃.奧.卜勞恩,洪佩奇編譯林出版社
《大作家史努比》(美)蒙特.舒爾茲中信出版社
《再見了,可魯》(日)秋元良平等南海出版社
❷ 四句形象化表達愁緒的古詩詞名句
抽刀斷水水更抄流,舉杯消愁襲愁更愁。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
2.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3.唐)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鍾聲到客船。
4.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本詩中,正面寫詩人的愁緒,表達對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詩句是 :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武陵春》李清照(愁重,舟不可載)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以春水喻之)
離恨恰似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清平樂》(以春草喻之)
飛紅萬點愁如海。
——《千秋夢》秦觀(愁之深廣)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❸ 古詩詞教學該教什麼,要如何教
古詩文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種重要文體,不同版本的教材古詩文所佔的比重相差無幾。以當今發行量最大的人教版和蘇教版教材為例:人教版教材中,古詩詞47首,古文4篇,約占教材總量的13% ;蘇教版教材中,古詩詞36首,沒有古文,約占教材總量的12%。不可否認,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比重。那麼,不由得我們不認真思考:古詩文我們應該怎麼教?
准確理解古詩文內容
古詩詞之所以難理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用詞精煉,二是愛用隱語。謎語是中國描寫詩的始祖,詩人總喜歡別人仔細揣摩自己的詩,而讀者總想把詩中所掩蓋起來的事件看清楚。如此,兩者的喜好,讓我國古代詩文中多有意象和用典。教師在教學中如果不知道其中所含有的典故,不知道詩文中出現的事物所表示的意象,就很容易把詩詞解偏。
比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很多老師教這首詩的時候,一般是這樣解釋詩詞意義的:「紅紅的太陽靠著連綿起伏的群山緩緩落下去了,眼前是奔騰的黃河水向東流去。我們要想看到更遠的地方,需要再上一層樓。」彷彿王之渙只是在向我們傳遞一種登高才能望遠的理念,其實,真的是這樣嗎?不是,在前兩句中還有著別的意思悄然隱含在文字深處。
在這首詩中,「白日」和「黃河向東流」具有別樣的意思。「白日」一般指「生命」「青春」,「滾滾東流的黃河水」和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一樣暗指青春流逝、時間的一去不復返。
了解了這些東西以後,我們再來讀這首詩,前兩句是不是隱隱有一種面對歲月流逝而生發的無奈?當然,對於小學生來說不一定講得這么清楚,但老師心中一定是要知道的。
什麼是意象?關於意象,很多人是這樣理解的:象,指客觀的具體的事物;意,是作者的心意體驗、思想情感。有一份獨特的感受,通過內心的想像,在自己的腦海中呈現出鮮明的形象,稱為意象。它是民族特有的文化情愫和獨特象徵意義。例如:「鴻雁」象徵著「思鄉,信使」,「杜鵑」象徵著「薄命佳人、憂國志士,哀惋,至誠」,「東籬」比喻「出塵脫俗之境」,「菊花」象徵著「高潔品質」……
詩詞的意象是構成優美詩篇的基礎。通過對文中各種的想像和聯想,學生才能體會到詩詞中的意境及思想感情,才不會把詩詞的意義解偏。
理解詩文中所蘊涵的情感
要想真正理解詩文中的情感,必須讓學生走進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❹ 形象化表達愁緒的古詩詞
1、白發三千抄丈,緣愁似個長------唐.李白<<秋浦歌>>
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謝眺樓做官別校書叔雲>>
3、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4、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南唐.李煜<<烏夜啼>>
❺ 文科類專業包括哪些
文科類專業包括哲學類、經濟學類、教育學類、文學類、法學類等。
1、哲學類
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包括哲學、邏輯學、宗教學、心理學。
2、經濟學類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及如何將有限或者稀缺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包括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金融學。
3、教育學類
教育學,教育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教育學是研究人類教育現象和解決教育問題、揭示一般教育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包括教育學、學前教育、特殊教育。
4、文學類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包括漢語言文學、漢語言、對外漢語、古典文學、外國語言、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編輯出版學、廣告學。
5、法學類
法學又稱法律學、法律科學,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它是研究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包括法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革命史與共產黨史、社會學、社會工作、國際政治、政治學與行政學、思想教育學、外交學、治安學、偵察學、邊防管理學。
❻ 求兩首郭沫若的浪漫主義詩歌,要形象化的詞多一點的
(1)
《薄倖·青樓春晚》呂渭老
青樓春晚。晝寂寂、梳勻又懶。乍版聽得、鴉啼鶯弄,惹起權新愁無限。記年時、偷擲春心,花間隔霧遙相見。便角枕題詩,寶釵貰酒,共醉青苔深院。
怎忘得、迴廊下,攜手處、花明月滿。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閑對芭蕉展。卻誰拘管。盡無言、閑品秦箏,淚滿參差雁。腰支漸小,心與楊花共遠。
(2)
《花非花》白居易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3)
《賀新郎·夏景》蘇軾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綉戶,枉教人、夢斷瑤台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穠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4)
《春日》秦觀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
❼ 而詩要講究形象性.詩人是怎樣把抽象的鄉愁形象化
台灣當代著名詩人餘光中的一首詩《鄉愁》早已傳遍了神州。這首詩之所以深得人們的喜愛,是因為他在寫作手法上用意獨特、真情意切。
鄉愁,是古今中外詩歌創作中的一個傳統性的主題,同時也是一種難以撲捉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相對應的意象來表現,很容易趨向於平庸化、抽象化。
詩人餘光中通過自己情感的真實脈絡,找到了一種寄託於實物的意象表現方法,可以說是通過四個特徵鮮明的物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如此的意象情感連接;十分准確,意象濃厚,從而看出了詩人的內蘊豐富,在感情上的真實濃烈氣氛。同時又運用了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如此這樣清晰的將時間組成一曲傾吐不盡的《鄉愁》是難能可貴的。詩句逗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地濃化了詩人對大陸極深的懷鄉情絲。並極其自然地把個人的悲歡之愁,引向了民族統一的渴望,令不失民族之戀的炎黃子孫怦然心動。在寫作形式上,四節之間相對地均衡、勻稱;段式、句式比較整齊,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又比較和諧對稱。並加上以時疊句,數詞的巧妙運用,表現出迴旋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美,使全詩顯得如怨如訴,格外撩人情思。其中的逗鄉愁是——地與逗在這頭……在那(里)頭地的四次重復,加之四段中逗小小的地、逗窄窄的地、逗矮矮的地、逗淺淺的地在同一位置上的重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回掩抑,層層遞進。而逗一枚地、逗一張地、逗一方地、逗一灣地的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對於逗鄉愁地一詞來說,它本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又是一個非常真實的情感存在。從鄉愁整體詩句上看,無非是在展示兩地的牽掛,生死離別之類的情愫;詩人真正用詩道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一首詩不僅僅道出了自己對家鄉懷念的情思;也道出了兩岸人們對懷鄉的離別之苦。詩人的鄉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想、想像,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於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一的強烈願望。詩中無不顯示出台灣人民對祖國家鄉的深切思念。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台灣和大陸人因為長期的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使人感到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
附: 詩人餘光中的詩《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1937年**戰爭爆發後,10歲的餘光中隨父母輾轉於上海、重慶等地。
22歲那年,餘光中隨家人來到台灣,並考取了台灣大學外文系。
雖然專業是外文,餘光中卻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他在詩歌、散文、評論、翻譯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傑出的,當屬詩歌。人們評論,他的詩題材廣泛,風格屢變,技巧多姿,融匯了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的筆法。因此,他被譽為台灣現代派逗十大詩人地之一。
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餘光中思鄉情切,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賦詩一首。寫完後,詩人熱淚盈眶,沉吟良久。這,就是後來被海外遊子不斷傳唱的《鄉愁》
餘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於江蘇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 1953年,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共創逗藍星地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任詩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 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餘光中是個復雜而多變的詩人,他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台灣整個 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後回歸。在台灣早期的詩歌論戰和70 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戰中,餘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實的傾向。如他自己所述,逗少年時代,筆尖所染,不是希頓克靈的餘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業無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地 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逗伸回那塊大陸逗,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為親切,顯示了由西方回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台灣詩壇稱為逗回頭浪子地。從詩歌藝術上看,餘光中是個逗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詩人逗。他的作品風格極 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著有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鍾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餘種。
❽ 詩歌《山鬼》一文,山鬼是一個怎麼樣的形象山鬼的感情變化軌跡
形象:痴情,美麗,純真
感情變化:由盼望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