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體育情境教學公開課教案

小學體育情境教學公開課教案

發布時間:2021-01-04 02:35:38

⑴ 小學美術優質課教育資源應用教學設計方案怎麼寫

就是寫一篇教案。

美術教學設計的特點意義是什麼?在美術教學中「創設情境」方面,試舉一例加以 說明 美術教學設計的特點意義:1 、認真做好教學設計,就能夠有利於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是實施教學課程的前提。2 、做好教學設計就是增強我們每位教師的教學基本功。3 、教學設計也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體現文字組織,語言表述,知識積累,同時促進學習 4 、做好教學設計是從合格教師到優秀教師的過程,每個優秀教師都是從教學設計中成長起來的。 在美術教學中「創設情境」方面,試舉一例加以說明 一、聯系生活展現情境 藝術來源於生活,通過創設情境,將學生的生活與所學內容溝通起來,打開學生的生活庫藏,增強其情感體驗,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美的形式的感受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在美術日常教學中,無論是欣賞一件美術作品,還是用造型去表現一個場景或主題,往往都要聯繫到學生的實際生活。如在欣賞現代繪畫大師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時,畫中各種造型令初見者費解,在欣賞這幅畫之前,我讓學生首先談談人在痛苦時的一些表情、感受。拉近學生與畫面所反映主題、生活的距離,讓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與學生生活有貼近之處,這樣做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畢加索畫中表現了人民受到種種苦難而造成的暴烈恐怖的氣氛,表達他對法西斯的仇恨,而立體主義是他觀察、表達事物的一種方法。 二、運用直觀物品演示情境 直觀性物品在各種教學中都需運用,但美術運用得更廣泛,它包括范畫及過程范畫、模型、投影片、 cd、錄像帶等其他輔助教具。通過這些直觀性教具的運用,學生將會使一些抽象又難懂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和簡單化。在美術教學中,有許多問題,如以語言表達顯得十分復雜,但通過直觀性的圖表或工具來反映十分簡單與清晰。例如在將素描五大調子時,運用一隻白色石膏球和一個聚光燈教具,石膏球在聚光燈的照射下會呈現出明顯的五個調子,這樣給學生分析,既形象又直觀。而過程示範也是在美術技能教學中最常見也最有效的方法,美術教學中有許多難以表述的東西,看過示範形象便能直觀地解決問題。比如,中國畫教學,毛筆和宣紙性能的掌握,需要教師反復示範,學生通過反復實踐訓練才能領悟其法。如果沒有示範,任憑你任何精講細練,學生也很難了解筆、墨在宣紙上的微妙變化。 三、藉助文學作品展示情境 文學作品與美術之間有著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美的,它們都藉助不同的形式表達、抒發各自的情感。利用它們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讓學生在表現春天的景色之前,朗讀一些有關春天的優美散文、詩歌,體驗到春天的美好、自然的美好、生命的美好,情感由此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用視覺形象去表現立體的春天。 四、利用音樂效果渲染情境 音樂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想和想像的藝術,它激盪心靈、撫慰情緒,對渲染情境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說美術是形象的藝術,音樂則是抽象的藝術,如能把音樂語言與美術語言很好地溝通起來,教學就能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器官,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藝術是相通的,美妙的音樂令人陶醉,使人遐想,不同風格的音樂會呈現給觀眾不同的畫面。我在上《外國風景畫、靜物畫賞析》這一課時,精選了三段音樂,先播放自然界的風、雨、流水、蛙鳴等天籟之音以及聖 .桑的《動物狂歡節》選段,學生描述所想像的畫面,同時展示一組相關畫面(自然界的圖像和寫實風格的繪畫作品),再播放雅尼音樂,學生聆聽音樂,用簡潔的詞語描述自己的感受:飄渺、激情、空靈、令人陶醉等。從雅尼音樂獨特的現代風格引出19世紀末的繪畫。這樣豐富了學生的感受和體驗,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促進了學生的創造力,提高了課堂效率。 在美術教學情境的創設過程中,具體的方法豐富而復雜,目的都是為了優化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學生的審美文化素質,發展其創造性思維,陶冶情操,使他們都能快樂和諧地發展。

⑵ 中學酸鹼中和滴定教學設計用生活中什麼情境引入更妙 優質課比賽用的,謝謝

用復習引入較好:
1、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H3COOH + NaOH HCl + NH3·H2O HCl + NaOH
2、在物質的量濃回度為0.1mol/L的HCl 25mL中加入NaOH溶液,共用去答22mL,求CNaOH? [講解] 定性分析:鑒定物質是由哪些成分組成。
定量分析:測定物質中各組成成分的含量。 酸鹼中和滴定是定量分析的一種。
[討論]某工廠排放出的污水顯酸性,已經測量其pH約為1,請設計一個實驗准確地測量該污水中H+濃度。
[板書] 第四節 酸鹼中和滴定 酸鹼中和滴定:用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酸(或鹼) 來測定未知物質的量濃度鹼(或酸)的方法。
原理:當酸和鹼恰好完全反應時,nH+ = nOH- [提問提問提問提問] 如何判斷酸、鹼恰好完全反應?

⑶ 美術教師通過講優質課有什麼提高

就是寫一篇教案。

美術教學設計的特點意義是什麼?在美術教學中「創設情境」方面,試舉一例加以 說明 美術教學設計的特點意義:1 、認真做好教學設計,就能夠有利於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是實施教學課程的前提。2 、做好教學設計就是增強我們每位教師的教學基本功。3 、教學設計也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體現文字組織,語言表述,知識積累,同時促進學習 4 、做好教學設計是從合格教師到優秀教師的過程,每個優秀教師都是從教學設計中成長起來的。 在美術教學中「創設情境」方面,試舉一例加以說明 一、聯系生活展現情境藝術來源於生活,通過創設情境,將學生的生活與所學內容溝通起來,打開學生的生活庫藏,增強其情感體驗,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美的形式的感受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在美術日常教學中,無論是欣賞一件美術作品,還是用造型去表現一個場景或主題,往往都要聯繫到學生的實際生活。如在欣賞現代繪畫大師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時,畫中各種造型令初見者費解,在欣賞這幅畫之前,我讓學生首先談談人在痛苦時的一些表情、感受。拉近學生與畫面所反映主題、生活的距離,讓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與學生生活有貼近之處,這樣做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畢加索畫中表現了人民受到種種苦難而造成的暴烈恐怖的氣氛,表達他對法西斯的仇恨,而立體主義是他觀察、表達事物的一種方法。二、運用直觀物品演示情境直觀性物品在各種教學中都需運用,但美術運用得更廣泛,它包括范畫及過程范畫、模型、投影片、 cd、錄像帶等其他輔助教具。通過這些直觀性教具的運用,學生將會使一些抽象又難懂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和簡單化。在美術教學中,有許多問題,如以語言表達顯得十分復雜,但通過直觀性的圖表或工具來反映十分簡單與清晰。例如在將素描五大調子時,運用一隻白色石膏球和一個聚光燈教具,石膏球在聚光燈的照射下會呈現出明顯的五個調子,這樣給學生分析,既形象又直觀。而過程示範也是在美術技能教學中最常見也最有效的方法,美術教學中有許多難以表述的東西,看過示範形象便能直觀地解決問題。比如,中國畫教學,毛筆和宣紙性能的掌握,需要教師反復示範,學生通過反復實踐訓練才能領悟其法。如果沒有示範,任憑你任何精講細練,學生也很難了解筆、墨在宣紙上的微妙變化。三、藉助文學作品展示情境文學作品與美術之間有著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美的,它們都藉助不同的形式表達、抒發各自的情感。利用它們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讓學生在表現春天的景色之前,朗讀一些有關春天的優美散文、詩歌,體驗到春天的美好、自然的美好、生命的美好,情感由此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用視覺形象去表現立體的春天。四、利用音樂效果渲染情境音樂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想和想像的藝術,它激盪心靈、撫慰情緒,對渲染情境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說美術是形象的藝術,音樂則是抽象的藝術,如能把音樂語言與美術語言很好地溝通起來,教學就能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器官,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藝術是相通的,美妙的音樂令人陶醉,使人遐想,不同風格的音樂會呈現給觀眾不同的畫面。我在上《外國風景畫、靜物畫賞析》這一課時,精選了三段音樂,先播放自然界的風、雨、流水、蛙鳴等天籟之音以及聖 .桑的《動物狂歡節》選段,學生描述所想像的畫面,同時展示一組相關畫面(自然界的圖像和寫實風格的繪畫作品),再播放雅尼音樂,學生聆聽音樂,用簡潔的詞語描述自己的感受:飄渺、激情、空靈、令人陶醉等。從雅尼音樂獨特的現代風格引出19世紀末的繪畫。這樣豐富了學生的感受和體驗,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促進了學生的創造力,提高了課堂效率。在美術教學情境的創設過程中,具體的方法豐富而復雜,目的都是為了優化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學生的審美文化素質,發展其創造性思維,陶冶情操,使他們都能快樂和諧地發展。

⑷ 家長給幼兒園的興趣班公開課提意見和建議

一,支持院方組織的活動。 二,希望老師和孩子有較強的互動,多提問多上台。 三,合理分配協作夥伴,水平相近。 四,教案要詳細,最好感興趣的家長可以人手一份。 五,希望給小孩一點壓力,少量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作業並有好的獎罰制度。

⑸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需要多少錢》公開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演算法交流的過程,並能正確地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有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3.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教學時,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能否正確地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而且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每個學生能否積極地參與探索口算方法以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活動,能否提出自己的想法,是否樂於與同伴合作交流。教學時,教師應注意:在評價學生計算速度時,不要提出過高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在評價學生用乘法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時,要結合實際情境,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本節課結合教材和本班學生特點,做了如下設計。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學時,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先觀察情境圖,使學生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提出數學問題。為了激發學生提問題的意識,採用多媒體出示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後提出問題,如:你從圖中看到了什麼?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探索口算方法。
由於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面對同一道口算題,學生往往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出發,提出不同的計算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比較中體會各種演算法的不同特點,體驗演算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在探索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習有困難學生的指導和幫助。
3.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由於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教學時,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先利用教材「買泳圈」的情境,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用學到的乘法知識解決身邊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進一步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再結合班級的實際,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情境,如每張課桌配有2把椅子,引導學生在這一情境活動中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數學思考的能力。

⑹ 要上一節小學三年級英語公開課,求有創意的活動或游戲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十六課,本課是功能型的交際型的交際訓練課,我藉助「任務型」教學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聽、說、玩、演、唱溶於一體,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願望,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體驗榮譽感和成就感從而樹立自信心,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際的能力。
結合新課程標准和大綱提出的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和具體要求我將本課教學目標 設計如下:
語言知識目標:
1、使學生掌握介紹他人的句型:
① Whoˊs this ?
② This is..
2、學習認讀單詞:grandfather , grandmother
語言技能目標:
①、使學生能夠根據指令做動作。
②、根據圖片和情境說出單詞和句子。
③、在圖文或場景下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和表演。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有興趣聽、說英語、背歌謠,做游戲、敢幹開口,樂於模仿,在鼓勵性評價中樹立信心在小組活動中積極參與合作,從而意識到交流對於學習英語的重要意義。
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師的多媒體教學所提供的學習資源,實現自由參與和創新,能主動與他人交流,並克服交流中的困難,使交際順利進行。
文化意識目標:
能夠恰當使用英語中家庭成員之間的稱呼,問候語,了解英語國家中介紹他人的方式並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
結合教學目標 的要求,我把本課的重難點設置為
1、介紹他人的句型 This is ……
2、對情境進行模仿,創新。
我主要通過感知新教材——設置——靈活運用這三個主要步驟來突破教材重難點的。在教學開始讓學生以舊帶新引入新知,通過對教材的了解感知新任務,並在教師用紅燈,頭飾、圖片、錄音等多種媒介的感官刺激下實現對知識的體驗和實踐最後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運用、實現能力的發展。
說教法和學法:
(一)小組活動學習法
把全班分成6個小組事先用表示家庭成員名稱的單詞命名,課堂各項教學活動勻以小組活動為主線,結對或全班活動為輔,學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合作中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及交流的意義,也通過小組成員之間「榮辱與共」的關系而形成同步學習的環境。
(二)情境教學法:
我將教學建立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基礎上。使教學活動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在單詞和句型練習中使用了家人的照片,在表演中帶上飾演家人的頭飾,在加生活化的錄音為學生設置了真實而有效的場景激發了想說的願望也有利於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
(三)鼓勵法
課堂評價主要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分別採用了師評、組評、自評為主要方式,課上師恰當的使用激勵性評語和贈送小禮物的方法讓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滿足,這也是激勵學生積極投身英語學習的一個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我把本課教學模式設置為
激趣設境——語言交流——人格發展
下面說一下教具的安排和使用
依據英語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實踐性的教學原則,結合合作學習和任務型教學的新理念,我利用了電子零、照片、頭飾、幻燈、錄音、競賽板、貼畫、小禮物等媒體設計教學,學習則利用自製的組標、頭飾、家庭照等媒體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三、說課堂程序
整個教學程序我採用了聽、說、玩、演、唱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具體設計為熱身——新知——趣味操練——鞏固練習。
Step1 課前熱身
1)電子琴伴奏演唱Father and mother 渲染課堂氣氛
2) 出示組標並請四個學生到講台前,背對學生戴上father , mother , brother , sister 的頭飾,猜一猜他到底扮演的是哪一角色。
3)檢查上節課布置的對話表演。(小組活動)
Step 2、新知導入
1)教師把一張自己的家庭照片放在投影儀下並介紹This is a photo of my family. Whoˊs this? Do you know .自答:This is my father.為教學Whoˊs this 做准備,然後教師帶著滿臉疑惑反復用Who′s this? 詢問照片中的其他人,這樣一來Who′s this? 這一句式就會在情景中被輸入。
2)教師指著祖母的照片說This is my father′s mother. She′s my grandmother.然後指著爺爺的照片。反問Who′s that, do you know? Oh,自答She′s my grand father.板書三會單詞並進行教學。
3)每組學生拿著自己的家庭照在組內進行練習,然後選代表在班內介紹家人。
Step 3.趣味操練
1)玩比大小游戲:每組、每輪各派一名選手參賽,在講台上抽出一張圖片,根據圖義說句子。This is my……說對的獎勵小組小禮物一件,抽到爺爺、奶奶的加3分。抽到爸爸媽媽的加2分,抽到daugter, son ,sister, brother 加1分。幾輪後統計得分,為獲勝隊頒獎。
2)玩猜謎游戲:教師說:This is my father′s father 學生搶答;答對的獎勵小禮物一件。學生也可說出This is my mother′s father。這個游戲可以讓學生懂得英語中的gand father即表示爺爺也表示外公,grand mother 既可以表示奶奶也可以表示外婆。
3)學生拿出自己准備的全家福玩聽音指圖游戲,教師發出指令,mother 學生即指出自己的媽媽並說:This is my mother.等等,每組都有必備答題和搶答題。
4)組內合理分配家庭角色,然後小組出一人表演動作讓表演人自行定小組猜,猜對小組有獎。
Step 4.鞏固補充
1)作出一個chant
Dad Dad father.
Mum Mum mother.
Grand pa Grand pa. Grand father.
Grand ma Grand ma Grand mother.
學會區分口語和書面語的小區別,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面。
2)教師給學生聽一段串門的錄音,然後創編並表演對話。
Step 5.小結並布置任務
1)總結小組的戰利品數目,學生掌聲祝賀並鼓勵未獲勝小組下節課繼續努力。為激活下節課氣氛打下了基礎。
2)布置下節課任務,請學生用學過的單詞稱呼家庭成員並問好讓爸爸媽媽用的數目評價學生優秀與否。最高3個為優,2個為良,1個為中。

⑺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需要多少錢》公開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演算法交流的過程,並能正確地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有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3.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教學時,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能否正確地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而且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每個學生能否積極地參與探索口算方法以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活動,能否提出自己的想法,是否樂於與同伴合作交流。教學時,教師應注意:在評價學生計算速度時,不要提出過高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在評價學生用乘法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時,要結合實際情境,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本節課結合教材和本班學生特點,做了如下設計。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學時,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先觀察情境圖,使學生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提出數學問題。為了激發學生提問題的意識,採用多媒體出示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後提出問題,如:你從圖中看到了什麼?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探索口算方法。
由於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面對同一道口算題,學生往往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出發,提出不同的計算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比較中體會各種演算法的不同特點,體驗演算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在探索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習有困難學生的指導和幫助。
3.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由於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教學時,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先利用教材「買泳圈」的情境,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用學到的乘法知識解決身邊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進一步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再結合班級的實際,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情境,如每張課桌配有2把椅子,引導學生在這一情境活動中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數學思考的能力。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歷史悠久、師資隊伍強大、辦學條件優秀的現代化城鎮小學,我班學生大部分來自於本市,家長對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都很重視。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中,我們時刻以「成功從這里開始」為理念,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提高,主動學習的願望也增強了,他們在這里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東興超市去看一看那裡都有什麼。請同學們看屏幕(出示教學情境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麼?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3個小朋友每人買1個泳圈要多少元?
生2:買5個泳圈和1個球一共需要多少錢?
生3:買3個球需要多少元?
生4:用100元錢可以買幾個泳圈、幾個球?
師:這節課我們先解決「買3個泳圈需要多少錢?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的問題,其他問題先存入「問題銀行」。
(二)探索口算方法
1.解決問題:買3個泳圈需要多少錢?
師:你會列式解答嗎?
學生先獨立列式計算12×3或3×12,再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後匯報。
生1:12×3就是3個12相加,12+12+12=36(元)。
生2:如果每個泳圈是10元,3個泳圈是10×3=30(元)。每個泳圈少算了2元,3個泳圈共少算2×3=6(元),一共要30+6=36(元)。
生3:12×3就是3個10再加上3個2,10×3=30,2×3=6,30+6=36(元)。
2.解決問題: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師:你能算出來嗎?
學生列式計算15×3或3×15,先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再匯報。
生1:15×3就是3個15相加,15+15+15=45(元)。
生2:15×3就是3個10再加上3個5,10×3=30,5×3=15,30+15=45(元)。

(三)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看屏幕(出示練一練第3題情境圖)。
師:誰能說一說從圖中都看到了什麼?
學生根據圖意回答,並獨立解決問題,再在小組中交流,然後進行全班交流。
2.結合實際解決問題。
師:誰能說說咱班每張課桌配有幾把椅子?
生:2把。
師:你能提出問題嗎?
生:一組有多少把椅子?
根據問題列式解答,再交流、匯報。

(四)小結
今天你有什麼收獲?

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這個環節,旨在培養學生觀察圖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我原來認為學生可能會結合教材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可沒想到,在這一情境中學生提出的問題超出了自己的知識范圍,而我都給予充分的肯定,然後告訴大家可先存入「問題銀行」,在適當的時候探索解決。
2.在探索口算方法這一環節給學生留出了充分的時間,放手讓學生去交流和探討不同的演算法,體現了演算法多樣化的思想,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一環節,旨在貼近學生的生活,很好地抓住了學生的興奮點,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使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
這一節課的不足之處是學生的活動面還不夠廣,可以進一步研究如何有效地安排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案例點評〗
演算法多樣化的思想在本案例中得到了很好體現。本案例能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能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經歷探索多種演算法和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通過知識的應用,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教師能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而不強求統一的語言進行操練。

閱讀全文

與小學體育情境教學公開課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