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管理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管理

發布時間:2021-01-03 19:34:02

❶ 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個人教學質量措施

一、小學科學課教學常規管理1、備課認真研讀小學科學《課程標准》,明確教學目標,制定學期教學計劃,安排好教學進度.深入鑽研教材,閱讀教師用書等相關資料,弄清教材編寫意圖及思路,明確「觀察」、「實驗」、「思考」、「製作」等活動要求.
2、上課科學課的教學不再是把知識簡單地向學生灌輸,而是設計活動,引導學生在對自然事物的探究中,通過搜集事實、整理事實、形成概念的科學過程中獲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技能與方法,並逐步形成科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課堂教學要體現科學課程特點,堅持以科學探究為核心.探究的一般程序是: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制定計劃、操作實踐、收集信息、思考整理、得出結論、交流表達、拓展應用.
(2)、堅持「用教材教」的原則,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可適時進行教材內容調整、教學材料替代,但不得隨意提高、降低標高,不得隨意增加、刪減教學內容.
(3)、教學中認真做好觀察、實驗、製作等項活動的組織工作.
(4)、教師教學力求語言准確、生動、簡練、富有感染力.努力讓課堂好玩、有趣,啟發學生積極探究.
3、作業(1)、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可適當布置一些作業.形式包括材料准備、觀察、記錄,製作或課後延伸學習等.布置課內、課外的探究活動作業前,要強調安全.
(2)、對學生的作業及時檢查,認真批改和評價.
4、輔導1、課堂上的輔導要面向全體學生,要滲透於教與學的各個環節.既要有集體輔導,又要有個別輔導.
2、輔導參加興趣小組活動或科技創新大賽活動的學生,要有目的,有計劃,有內容,講求實效.
5、考核1、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教師要關注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著力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2、進行單元檢測,以學論教,反思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式.
二、教學教法及教學研究
小學科學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為宗旨的一門學科,它涵蓋了科學觀念、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新課標理念下,在教學實際中,教師應轉變觀念,改變教法,創設恰當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實踐、探究的環境中學習科學.同時,採用媒體教學,鼓勵學生課外研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
(一)、注重科學課的情境導入,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要向全體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快樂的探究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教學實踐中,課前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導入新課,對引發學生探究興趣,激發兒童學習的好奇心和上好本節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引發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不竭動力.因此,教師備課要精心設計好導入激趣這一環節,通過猜謎語、故事和游戲等活動,給學生以懸念和激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思考力和想像力.
(二)、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實踐與探究的空間.
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鼓勵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為學生創設一片自主學習的天地,真正使學生成為科學探究的主體,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鍛煉.
(三)、靈活選用教法,優化課堂教學.
科學課的主陣地仍是課堂教學,合理、靈活的教學方法,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更能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科學課的教學方法很多,但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和教學活動中認識活動的特點進行分類,科學課中主要有觀察、實驗、考察和討論等基礎認識活動,相應地就有指導學生認識這些活動的教學方法.而科學課教學活動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每一節的認識活動都有明顯階段性,每一節課的學習都要經力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過程,所以要根據每一節中認識實踐活動的階段來靈活選擇教學方法,以獲取知識的結果.
(四)、採用電教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化教育技術應運而生,多媒體也走進了小學的課堂,為課堂教學提供了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它能將無聲的文字變成有形畫面,通過媒體使形、色、美、光、靜、動有機融合,更快、更准確、更形象地傳遞教學信息,使潛藏的形象顯現出來,變得更生動、更直觀,強化了感知,促進了理解,有效地把感性認識轉化成理性認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五)、自製教具,促進實驗教學.
科學課是教學質量好壞,還取決於是否做實驗或實驗能否成功,需要做的實驗不做或實驗不成功,不能觀察到實驗現象,也得不出實驗結論,一味的空洞說教,學生難以得到感性認識,更不能上升為理性認識.因此,每一種現象都必須通過成功的實驗來實現.要實驗就必須有相應的教具或儀器,而農村小學由於經濟條件的制約,只配備了部分儀器和教具,加上教材內容的不斷更改,使相當一部分實驗無法開展,嚴重影響了自然教學質量,針對這一實際問題,可以利用各種廢舊材料,經過精心設計,製作出簡便有實用價值的教具學具,來彌補實驗教學儀器的不足,確保實驗教學的開展.
三、中小學學生科學學習習慣的銜接
小學科學是科學教育的啟蒙課程階段,初中科學是入門課程階段,兩者存在著相互依靠、前後延續的關系.由於中小學教師相互之間缺少溝通,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差異.一些學生進入初中後感到很不適應.近年來也有部分地方的教師開始關注中小學科學銜接問題,然而,勢單力薄無法進行區域性的真正意義上的銜接.不管怎樣,作為小學科學教師我認為應該在科學教學中注重學生良好科學學習習慣的培養,這將對學生適應初中的新環境大有幫助.科學學習習慣包括很多方面.小學階段重在良好習慣的初步養成.初中則要求學生將學習習慣內化,重在實驗的規范操作、問題的自我思考和解決、自覺記錄學習要點、自覺預習和復習、獨立完成作業,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形成個性化的趨勢.形成穩定、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中小學科學學習習慣的銜接點.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能夠自覺有效地學習研究.學生進入初中後就能更快適應任務繁重而節奏快速地學習.小學科學教師,在培養學生良好科學習慣時,特別要注重:假設、猜測、理由、證據、假說、實證等過程,給學生一種嚴謹的科學探究習慣.還有兩次實驗法等,我們在小學階段就樹立良好的實驗習慣、良好的調查習慣、正確的探究程序,對於初中的科學教育開展是很有益處的.

❷ 如何讓小學科學實驗室在科學課中發揮作用

讓小學科學實驗室在科學課中發揮作用:
1、任課教師應高度重視實驗教學,實驗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
2、只有搞好設施設備的維護和管理,才能保證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
3、實驗室充滿創造的氛圍 。
4、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

❸ 如何對農村小學科學實驗室的管理和使用

小學科學實驗室是素質教育的基地,是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的場所.在實驗教學中,我們應走上器材配備、管理與使用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軌道.只有搞好設施設備的維護和管理,才能保證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積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合理利用實驗室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讓實驗室真正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創新的樂園.[關鍵詞]實驗教學 實驗室 儀器正文: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我們要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提高.小學科學實驗室是素質教育的基地,是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的場所.科學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科學教學的質量.管理是關鍵,使用是根本,效益是目的.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我們應走上器材配備、管理與使用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軌道,初步形成以實驗教學為突破口,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意識為目的的「實驗-教學-創新」的良好局面.下面,談一談我們的一些做法.一、實驗教學得到領導、任課教師的高度重視學校領導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在推進素質教育和實現現代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實驗室和儀器室,並配套了相應的教學儀器和責任心強的實驗教師隊伍.幾年來,為了不斷提高實驗教師的素質,創造了許多教學方法交流的學習機會,讓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改進教學方法.本校的科學任課教師都有無私奉獻的精神,自覺提高業務能力,真正地推進了實驗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目前,我們的實驗管理能力比以往大有提高,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這些都是與領導的重視和實驗教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二、實驗室及儀器配備情況學校配有一間實驗室和一間儀器室.實驗室佔地50平方米,實驗桌凳三十套;儀器室佔地60平方米,有六個儀器櫃,一個危險品存放專櫃.儀器設備管理科學合理.實驗儀器設備全部入櫥,分類存放,做到科學合理、取用方便.劇毒品和易燃品存入危險品專櫃.還有一個透明玻璃作品展櫥,分成多層,使其能放更多的物品,把教師在教學中的自製教具和學生在課上課下及科技活動中製作的小發明、小創造等科技作品陳列出來,讓教師、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展現,對培養創新精神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儀器室內設置工具箱,放置實驗和研究過程中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可以啟發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廢棄物進行合理的利用,如氣球、乒乓球、各種彈簧、石頭、易拉罐、各種金屬條、廢鑰匙、塑料瓶、吸管、各種紙、海綿、泡沫、木塊、木炭、橡皮、硬紙板等都由學生自主籌備.發動學生不斷為它「添磚加瓦」,使它應有盡有,充分施展學生自製學具的才華,為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器材實施開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這幾間室符合環保要求,排氣效果較好,各室均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制度和規章制度,責任到人,管理安全.教學儀器按要求配備,不但管理得較好,而且使用率高,學生能按要求使用實驗儀器,損壞現象較少.每一位科學教師都能學會教材要求的各種操作方法以及簡單的保養維護工作,並做好實驗情況的記錄.我們認識到,只有搞好設施設備的維護和管理,才能保證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三、讓實驗室充滿創造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科學教育的根本目標,給學生一個創新的氛圍.實驗室是為觀察實驗活動而設置的特定場所,因此,實驗室的環境設置應當具有科學的氛圍,使學生一走進實驗室就如同來到發明創造的聖地.我們在實驗室的牆上掛了一些科學家的畫像、科學家的名言和一些實驗操作常規掛圖、實驗制度,在實驗室前面的一個角落擺放師生共同製作的生態瓶、水族箱(裡面飼養青蛙卵);還可陳列飼養槽、飼養籠,讓學生飼養一些小動物如:蠶、蝸牛、金魚等;實驗室門前擺放師生種植的各種各樣的花讓學生欣賞;窗檯上可擺放「種子萌發」、「食物發霉」等對比實驗;這些設置可根據教學進度及教學內容的變化而隨時進行更換.學生利用課前課後時間盡情觀察,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還能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培養持之以恆的精神.讓孩子們在這些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真正學會觀察,感受到科學創造的氛圍.四、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 「科學課堂具有開放性」是《小學科學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實驗教師按教材要求認真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積極創造條件向學生開放實驗室,積極探索、改革實驗教學方式、方法,使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實驗教學.在教學六年級科學《宇宙》,利用多媒體播放教學光碟,可以讓學生欣賞到壯麗而遙遠、神秘的宇宙空間;從中看到月球外部的構造,了解月球的地形特徵;還可以從中觀看太陽、星星、銀河……的美景,讓學生感受到宇宙空間的浩瀚無際.這種方法可以彌補課堂上無法用實驗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觀察,形象直觀,效果顯著. 實驗是學生檢驗真理的途徑.我們在實驗課時進行開放式教學,為學生提供自由選擇的空間,如:為他們設置工具箱提供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材料,讓學生充分發揮創造性,利用多種方法進行實驗研究,發展學生的多向性思維,挖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給學生自由探究的時間,強調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從提出問題到做出預測或假設,然後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考之後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我在教學《導體與絕緣體》時,先讓學生從工具箱中選擇各種材料,然後提問:你認為哪些材料可以讓小燈泡亮起來?這時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鐵釘、銅片、回形針等可以讓燈泡亮起來,有的說紙片、塑料、布料等不能讓燈泡亮起來等等.教師把學生的這些猜想和假設板書出來,並不急於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指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活動,在活動中得出結論,驗證自己的猜想,發現新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探究的創造性發展.可見,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能充分展示學生的創造能力.總之,我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觀察,實驗、栽培、飼養、小製作等實踐活動,讓實驗室成為學生開展各種科學探究活動的陣地,成為展示學生探究活動成果的舞台和發明創造的樂園.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活動時間,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感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❹ 小學科學實驗室各種制度有哪些內容

一、化學分析室工作制度

一、每日上班應對本室的儀器、試劑、水、電等進行檢查,如有異常應立即採取措施。

二、試驗儀器、試劑放置要合理、有序、試驗檯面要清潔、整齊。

三、試驗人員工作時要穿工作服,試驗前後均應洗手,以免沾污儀器試劑或將有害物質帶出試驗室。

四、試驗人員在試驗前應熟悉每項試驗的操作程序,做到有條不紊。

五、對有毒、易燃、腐蝕性葯品應嚴格保管,小心使用,謝絕無關人員進入本室。

六、凡裝過強腐蝕性,易爆或有毒葯品的容器,應由操作者及時親自洗凈。

七、操作者應掌握一般的防火、防爆、防毒知識以及必要的自救常識,(特別要注意化學燒傷,一般可立即用大量冷水沖洗,再塗上適當葯品)。

八、試驗結束,應將工作檯面及時整理,一切儀器、葯品、工具要放回原處,有害廢物及廢液應倒入廢液缸,並定期妥善處理。

力學室工作制度

一、每日上班應對本室的儀器設備、工具箱、水、電等檢查一遍,如有異常,應立即採取措施。

二、試驗人員應對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性能完全了解,包括配套的儀器及配件如何正確使用,試驗機、萬能機應盡可能在基量程的20~80%范圍內操作。

三、試驗人員在試驗前應熟悉每項試驗的操作程序,避免在試驗過程中查閱操作規程。

四、在操作過程中應集中注意力,如發現儀器異常,應立即關機,切斷電源,並查明原因。

五、儀器使用完畢,應做好使用記錄,清理壓板上的試驗殘留物,使機器恢復原狀。

六、儀器設備定期保養,壓力機、萬能機定期檢定。

七、試驗配件等使用完應擦乾凈後放回原處,無用的試驗廢料應於當日清理完畢。

水泥砼室工作制度

一、試驗人員必須熟悉各種儀器設備的性能,使用後應做好使用記錄。

二、試驗人員在操作前應熟悉試驗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做到有條不紊。

三、使用拌和機前,應先用少量砂漿刷膛,並制出刷膛砂漿

四、拌和機應經常檢查拌和鏟與邊壁的空隙不能太大,以免拌和不均,加料應按順序加入石子、砂、水泥,開動拌和機後,再徐徐加入規定數量的水。

五、試模在使用前應檢查螺絲是否擰緊,試模是否發生變形。

六、在操作過程中,如發現異常聲響,應立即切斷電源,並查明原因。

七、試件成型後,在脫模前,不得搬動和碰撞。

八、拌和機、振動台及其它工具,使用完應立即清洗干凈,試模需塗抹一薄層礦物油脂後放好。

標養室管理制度

標養室為試件養護的重要場所,為保證試件正常養護,盡可能減少外界因素對試件的影響,因此制定以下規定請大家遵守:

一、本室由專人負責每日的溫度、濕度記錄,以及儀器的操作使用,保證室內符合規定的溫度和濕度。其他人員不得擅自開啟溫、濕度控制裝置或改變已有的設置。

二、送、取樣品時,應注意隨手關門,試件擺放應有規律,不許隨意堆放,試件間距至少保持3~5CM,不得疊放在一起。

三、每個試件都有標有號碼及成型日期,取樣前必須認真核對號碼、日期,避免出錯。

四、如發現溫、濕度出現異常,應立即採取措施,並作好記錄。

五、實驗人員在本室的停留時間不宜過長,特別是與外界溫差較大時,易引起人體不適(尤其夏季)。

六、謝絕無關人員進入本室。

試驗的記錄、分析、復核及審核制度

一、原始數據的記錄及數據處理。試驗人員應使用規定的表格,認真填寫原始記錄,內容詳細、完整、准確,字跡清晰工整。

二、原始記錄用鋼筆圓珠筆填寫,不準使用鉛筆。

三、原始記錄的數字,不允許隨意塗改,如需塗改需按規定辦法進行。

四、原始記錄應填寫完整,並對數據認真審查,並有記錄人、校核人簽名,作為編寫試驗報告的依據。

五、原始記錄應交資料室保管,作為技術資料存檔備查。

六、試驗、檢測報告由項目主辦試驗員整理填寫,簽名後連同原始記錄送試驗技術負責人審定簽字批准,最後由室主任加蓋試驗報告專用章和交通工程工地試驗專用章後出試驗報告。

七、試驗、檢測報告連同原始記錄由檔案負責歸檔保存。 二、試驗室管理制度

一、試驗工作按照國家標准及交通部頒布的標准進行。

二、試驗人員必須經過培訓,並服從試驗室負責人的統一安排。

三、愛護儀器、設備,保持器具的完好精確。

四、維護試驗場地的整潔,試驗每告一段落,必須清理場地。

五、定時對貴重的儀器設備進行保養、檢查。

六、化驗試劑、有毒物品、易燃品、放射性試驗儀器應存放在安全的地方,並由專人負責保管。

七、末經計量部門認可的及超期限的儀器具不得使用。

八、在試驗操作過程中,應集中注意力,不允許吸煙,應禁止無關人員隨意靠近機器,以免發生意外。

九、每天下班前,應做到關緊門窗,關好水、電開關。對需要晝夜運行的機器,應檢查其運行狀態及保險裝置。特殊情況應留有專人值班。

十、試驗人員應實事求是,嚴禁修改偽造試驗數據。

土工集料室工作制度

一、每日上班對本室的儀器設備、工具、水、電進行檢查,如有異常情況,應立即採取措施。

二、試驗人員應對所使用儀器設備性能完全了解,做好使用記錄。

三、試驗人員在操作前應熟悉該試驗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應避免一邊試驗一邊查閱操作規程。

四、土工擊實應在專用的擊實台上進行,篩分試驗應注意篩孔尺寸,應根據材料用途確定方孔或圓孔。

五、使用天平稱量或進行細料篩分等試驗時,應避免吹風,必要時應關門窗及電風扇,以免造成稱量不準或細顆粒損失。

六、在操作過程中,如發現儀器異常,應立即關機,並查明原因。

七、試驗完畢,應將所有的儀器擦乾凈,配件放回原處,較精密的儀器應入櫃內或套上防塵罩,試驗廢料當日清理。

水泥室工作制度

一、每日上班時本室的所有儀器、配件、水、電等進行檢查,如有異常應立即採取措施。

二、試驗人員應對所使用的儀器及配件性能完全了解,做好使用記錄。

三、試驗人員在試驗前應熟悉每項試驗的操作程序,避免在試驗過程中查閱操作規程。

四、試樣、試模及水溫度與室溫相同。試驗時應記錄室溫。試驗室一般不宜通風。

五、在操作過程中,如發現儀器異常,應立即關機,並查明原因。

六、試驗完畢,應將所使用的儀器、配件擦洗干凈,放回原處,無用的試驗廢料應於當日清理完畢。

七、定期保養儀器,保持室內清潔,應注意計量儀器的檢定期限.

八、下班前,應檢查門、窗、水、電。

❺ 如何合理利用小學科學實驗室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我們要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提高.小學科學實驗室是素質教育的基地,是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的場所.科學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科學教學的質量.管理是關鍵,使用是根本,效益是目的.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我們應走上器材配備、管理與使用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軌道,初步形成以實驗教學為突破口,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意識為目的的「實驗-教學-創新」的良好局面.下面,談一談我們的一些做法.
一、實驗教學得到領導、任課教師的高度重視學校領導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在推進素質教育和實現現代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實驗室和儀器室,並配套了相應的教學儀器和責任心強的實驗教師隊伍.
.二、實驗室及儀器配備情況學校配有一間實驗室和一間儀器室.實驗室佔地50平方米,實驗桌凳三十套;儀器室佔地60平方米,有六個儀器櫃,一個危險葯品存放專櫃.儀器設備管理科學合理.實驗儀器設備全部入櫥,分類存放,做到科學合理、取用方便.劇毒品和易燃品存入危險品專櫃.還有一個透明玻璃作品展櫥,分成多層,使其能放更多的物品,把教師在教學中的自製教具和學生在課上課下及科技活動中製作的小發明、小創造等科技作品陳列出來,讓教師、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展現,對培養創新精神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三、讓實驗室充滿創造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科學教育的根本目標,給學生一個創新的氛圍.實驗室是為觀察實驗活動而設置的特定場所,因此,實驗室的環境設置應當具有科學的氛圍,使學生一走進實驗室就如同來到發明創造的聖地.
四、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

「科學課堂具有開放性」是《小學科學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實驗教師按教材要求認真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積極創造條件向學生開放實驗室,積極探索、改革實驗教學方式、方法,使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實驗教學.在教學六年級科學《宇宙》,利用多媒體播放教學光碟,可以讓學生欣賞到壯麗而遙遠、神秘的宇宙空間;從中看到月球外部的構造,了解月球的地形特徵;還可以從中觀看太陽、星星、銀河……的美景,讓學生感受到宇宙空間的浩瀚無際.這種方法可以彌補課堂上無法用實驗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觀察,形象直觀,效果顯著
總之,我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觀察,實驗、栽培、飼養、小製作等實踐活動,讓實驗室成為學生開展各種科學探究活動的陣地,成為展示學生探究活動成果的舞台和發明創造的樂園.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活動時間,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感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❻ 淺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如何發揮實驗室的作用

[摘要]小學科學實驗室是素質教育的基地,是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的場所。在實驗教學中,我們應走上器材配備、管理與使用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軌道。只有搞好設施設備的維護和管理,才能保證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積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合理利用實驗室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讓實驗室真正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創新的樂園。[關鍵詞]實驗教學 實驗室 儀器正文: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我們要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提高。小學科學實驗室是素質教育的基地,是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的場所。科學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科學教學的質量。管理是關鍵,使用是根本,效益是目的。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我們應走上器材配備、管理與使用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軌道,初步形成以實驗教學為突破口,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新意識為目的的「實驗-教學-創新」的良好局面。下面,談一談我們的一些做法。一、實驗教學得到領導、任課教師的高度重視學校領導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在推進素質教育和實現現代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實驗室和儀器室,並配套了相應的教學儀器和責任心強的實驗教師隊伍。幾年來,為了不斷提高實驗教師的素質,創造了許多教學方法交流的學習機會,讓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改進教學方法。本校的科學任課教師都有無私奉獻的精神,自覺提高業務能力,真正地推進了實驗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目前,我們的實驗管理能力比以往大有提高,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這些都是與領導的重視和實驗教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二、實驗室及儀器配備情況學校配有一間實驗室和一間儀器室。實驗室佔地50平方米,實驗桌凳三十套;儀器室佔地60平方米,有六個儀器櫃,一個危險葯品存放專櫃。儀器設備管理科學合理。實驗儀器設備全部入櫥,分類存放,做到科學合理、取用方便。劇毒品和易燃品存入危險品專櫃。還有一個透明玻璃作品展櫥,分成多層,使其能放更多的物品,把教師在教學中的自製教具和學生在課上課下及科技活動中製作的小發明、小創造等科技作品陳列出來,讓教師、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展現,對培養創新精神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儀器室內設置工具箱,放置實驗和研究過程中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可以啟發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廢棄物進行合理的利用,如氣球、乒乓球、各種彈簧、石頭、易拉罐、各種金屬條、廢鑰匙、塑料瓶、吸管、各種紙、海綿、泡沫、木塊、木炭、橡皮、硬紙板等都由學生自主籌備。發動學生不斷為它「添磚加瓦」,使它應有盡有,充分施展學生自製學具的才華,為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器材實施開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這幾間室符合環保要求,排氣效果較好,各室均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制度和規章制度,責任到人,管理安全。教學儀器按要求配備,不但管理得較好,而且使用率高,學生能按要求使用實驗儀器,損壞現象較少。每一位科學教師都能學會教材要求的各種操作方法以及簡單的保養維護工作,並做好實驗情況的記錄。我們認識到,只有搞好設施設備的維護和管理,才能保證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三、讓實驗室充滿創造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科學教育的根本目標,給學生一個創新的氛圍。實驗室是為觀察實驗活動而設置的特定場所,因此,實驗室的環境設置應當具有科學的氛圍,使學生一走進實驗室就如同來到發明創造的聖地。我們在實驗室的牆上掛了一些科學家的畫像、科學家的名言和一些實驗操作常規掛圖、實驗制度,在實驗室前面的一個角落擺放師生共同製作的生態瓶、水族箱(裡面飼養青蛙卵);還可陳列飼養槽、飼養籠,讓學生飼養一些小動物如:蠶、蝸牛、金魚等;實驗室門前擺放師生種植的各種各樣的花讓學生欣賞;窗檯上可擺放「種子萌發」、「食物發霉」等對比實驗;這些設置可根據教學進度及教學內容的變化而隨時進行更換。學生利用課前課後時間盡情觀察,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還能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培養持之以恆的精神。讓孩子們在這些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真正學會觀察,感受到科學創造的氛圍。四、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 「科學課堂具有開放性」是《小學科學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實驗教師按教材要求認真做好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積極創造條件向學生開放實驗室,積極探索、改革實驗教學方式、方法,使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實驗教學。在教學六年級科學《宇宙》,利用多媒體播放教學光碟,可以讓學生欣賞到壯麗而遙遠、神秘的宇宙空間;從中看到月球外部的構造,了解月球的地形特徵;還可以從中觀看太陽、星星、銀河……的美景,讓學生感受到宇宙空間的浩瀚無際。這種方法可以彌補課堂上無法用實驗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觀察,形象直觀,效果顯著。 實驗是學生檢驗真理的途徑。我們在實驗課時進行開放式教學,為學生提供自由選擇的空間,如:為他們設置工具箱提供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材料,讓學生充分發揮創造性,利用多種方法進行實驗研究,發展學生的多向性思維,挖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給學生自由探究的時間,強調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從提出問題到做出預測或假設,然後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考之後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我在教學《導體與絕緣體》時,先讓學生從工具箱中選擇各種材料,然後提問:你認為哪些材料可以讓小燈泡亮起來?這時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鐵釘、銅片、回形針等可以讓燈泡亮起來,有的說紙片、塑料、布料等不能讓燈泡亮起來等等。教師把學生的這些猜想和假設板書出來,並不急於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指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活動,在活動中得出結論,驗證自己的猜想,發現新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探究的創造性發展。可見,進行開放式實驗教學能充分展示學生的創造能力。總之,我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觀察,實驗、栽培、飼養、小製作等實踐活動,讓實驗室成為學生開展各種科學探究活動的陣地,成為展示學生探究活動成果的舞台和發明創造的樂園。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活動時間,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感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肖玉美)

❼ 如何做好小學科學實驗室的安全管理

不好小學生的科研時間,所以安全第一應該把什麼東西都准備好,然後想到它們的安全性才能做得更好。

閱讀全文

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管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