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幼兒的生活活動中,分類可以怎樣進行延伸
延伸活動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屬於微小細節。但是 細節不細,所以在活動中,延伸活動在我們的教育活動中不能漠視, 教育中的細節能孕育教育的成功,那怎樣有效的實施延伸活動呢? 一、抓住興趣,生成活動延伸。 「興趣」是 學習的動力,在學習動機中最有效的因素是興趣,在活動中,可以抓 住幼兒活動中的興趣點,作為活動延伸,生成新的內容。這樣,我們 的活動延伸在幼兒興趣的驅使下、在老師的精心設計下變的不再被 動,不再空口說白話,不再成為一張空頭支票,而是實實在在的實施 了,在實施的過程中,孩子們可以掌握自己想學的知識,豐富自己的 知識面。 二、捕捉生活細節,開展活動延伸 幼兒園的教育幾乎無處不在,教師應因時、因地、因內容和幼兒 的學習經驗結合起來,靈活的開展對幼兒的教育。充分利用日常生活 細節,開展活動延伸。一日生活的細節對於幼兒來說是很重要的,它 滲透在每一個環節中,盥洗、餐點、散步等等處處都能看到知識的影 子。在生活中培養幼兒發現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對幼兒來說是受益 匪淺的,這就需要老師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對幼兒進行知識的鞏 固與創新。散步在幼兒園中是一個常見的生活活動,每當季節變化的 時候,老師總是要帶著孩子去散步尋找季節的變化和特點。 三、釋放材料,內化活動延伸。 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要注意保持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和非直接 指導的活動的適當比例,保證幼兒每天有充足的時間自主地進行活 動。那這些非直接指導的活動就必須是幼兒有經驗的活動,所以採用 每個活動的活動延伸是十分適合的。活動延伸要想有效的在小朋友中 實施,而教師是在非直接指導的情況下,區角活動中投放材料就是必 須的。 四、家園結合,外化活動延伸。 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夥伴。可以在某些時候發一些調查表,讓孩子的家長參與,明天帶來和 老師、小朋友一起交流、介紹。例如在《恐龍》這個活動中,我們設 計的活動延伸是讓孩子找找你還認識什麼恐龍,它們的名字、特性、 食物。並把這些內容設計成一張調查表,讓家長和小朋友一起查閱資 料並寫好。孩子們在第二天帶來後,和老師、小朋友一起交流自己的 認識。所以,家園配合,能使幼兒在園獲得的學習經驗能夠在家庭中 得到延續、鞏固和發展;同時,也能使幼兒在家庭獲得的經驗能夠在 幼兒園的學習活動中得到應用。
❷ 幼兒園教育活動類型有哪些
具體內容包括:
1.分學科式教學活動
分學科教學歷史久遠,學科課程是指以科學為中心的課程,即把有價值的知識系統化,形成一定的科學或學科,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幼兒,以達到教育目標的課程。幼兒園的學科課程具有啟蒙性的特點。對於新教師來講,掌握分科教學的方法仍是組織教學活動的基礎,待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之後再進行綜合、整合、靈活地運用。
2.綜合主題式活動(或稱單元式主題活動)
綜合主題式活動是在分科的基礎之上。綜合主題式活動主要是指以某一主題為中心組織課程,打破學科或領域的界限,把學習內容融匯成一種新的體系。綜合主題式活動的特點在於建立各學科之間的自然的、有機的聯系。其教學內容既可以是以某一學科知識為線索,滲透其他學科知識的知識體系,又可以是以幼兒興趣為出發點的有益的系列活動內容。
3.按領域分類的活動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幼兒園的常規培養教育是指對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規則、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的培養教育過程,是貫穿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的。在常規培養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如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對他人要懂得文明禮貌、知道愛護公物、學會等待與輪流以及關心、同情他人等,要讓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品德素養。
如果按照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內容來劃分,幼兒園的常規可以分為生活常規、游戲常規、學習常規三部分。雖然每個幼兒園會根據本園的具體情況對這三部分的常規進行具體的規定,但是大致的內容是相同的。
❸ 1,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基本類型有哪些
幼兒園教學活動有五大領域:健康、語言、藝術、社會、科學。 多以游戲活動形式出現。 從形式上來說,氛圍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和個別活動。集體活動,一般是由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所有幼兒同時進行的教育活動,它的時間比較集中和固定,組織比較嚴密。小組活動一般指幼兒園的區域活動,在同一時間,幼兒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自選不同的活動,教師則根據幼兒活動狀況,隨時進行指導以及與幼兒互動,幼兒在與一定的環境、材料、教師的互動過程中獲得不同的發展;小組活動相對比較自由和寬松,教師能夠有更多機會關注個別幼兒。個別活動,一般指針對個別幼兒的特殊需要開展的教育活動,如:針對有特殊才能或特殊需求的幼兒的特殊教育,針對性比較性比較強。 從性質上來說,又可以分為有自主生成的教學互動和教師預設的教育活動。這兩種形式主要針對教學活動來源而言,一般情況下,幼兒自主生成的教育活動,更能從幼兒自身的需要出發,能關注到幼兒的興趣點,但計劃性和目的性較隨意,需要教師具備很強的專業知識和把握教育契機的能力;教師預設活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比較強,有充分的准備過程,強調教師的指導與組織。
❹ 幼兒園教育的五大領域有哪五個
一、健康
增強幼兒體質,培養健康生活的態度和行為習慣
1、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情緒穩定;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二、科學
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發展認識能力
1、有好奇心,能發現周圍環境中有趣的事情;
2、喜歡觀察,樂於動手動腦、發現和解決問題;
3、理解生活中的簡單數學關系,能用簡單的分類、比較、推理等探索事物;
4、願意與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適應的方式表達各自的發現,並相互交流;
5、喜愛動植物,親近大自然,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
三、社會
增強幼兒的自尊、自信,培養幼兒關心、友好的態度和行為,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
1、喜歡參加游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活動中快樂,自信。
2、樂意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對人友好;
3、知道對錯,能按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行動;
4、樂於接受任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愛家鄉、愛祖國。
四、語言
提高幼兒語言交往的積極性、發展語言能力
1、喜歡與人談話、交流;
2、注意傾聽並能理解對方的話;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五、藝術
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1、能初步感受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藝術活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感受與體驗;
3、樂於與同伴一起娛樂、表演、創作。
拓展資料:
幼兒園特性
一、基礎性、啟蒙性
從教育體質的角度看,幼兒園教育是學制的最初環節,是整個學制的基礎。幼兒園課程作為學前教育的載體,直接影響幼兒現時的發展,為幼兒今後甚至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從人的發展角度看,幼兒正處於人生發展的起始階段,是從懵懂邁開腳步走向社會的開始,因此幼兒課程不尋求傳授知識的高深、系統,只需讓幼兒體驗關於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最淺顯的知識和觀念,幫助幼兒認識她們周圍的世界,開啟幼兒的智慧與心靈,萌發他們優良個性和品質。
二、全面性、生活性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的手段,是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中介,因此,幼兒園課程應以實現幼兒在身體、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和諧發展為目標,要具有全面性。
幼兒在現實生活中,通過與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從而獲得知識、習得態度;體驗情感,形成個性。因此,幼兒園課程必然帶有濃厚的生活特性。課程內容要來自於幼兒生活,課程實施要貫穿於幼兒生活。
三、活動性與直接經驗性
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幼兒主要是通過感官來認識世界。在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理解事物,對世界形成相對抽象的認識。幼兒的這種行動性和形象性的認知特點,使得幼兒園課程必須以幼兒主動參與的教育性活動為其基本的構成成分。在活動中幼兒獲得的直接經驗是幼兒發展的根本是幼兒理解世界的基礎。
四、潛在性
與中小學課程相比,幼兒園課程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課程的潛在性和隱蔽性的特徵。當然,中小學課程也存在隱性課程,但畢竟顯性課程的力量要強大的多。
❺ 幼兒園教育活動分為哪些種類或形式
社會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 幼兒園教育活動從不同角度分來,有不同活動類型,比如可以分為集中教育活動、區域活動、小組活動,從一日活動角度來看,則可以分為入園、早操、集中教育活動、分區活動、生活活動、游戲、欣賞活動、自由活動、離園等,從不同學科或不同領域來看,如語言教育分為講述活動、談話活動、文學活動、語言游戲等,健康教育則分為保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體育活動(又分為基本動作、基本體操、體育課、體育游戲、器械活動等)
❻ 幼兒園教學方法有哪些基本類型
幼兒園教育活動時實現教育目標,提高保教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是落實幼兒園教育任務的重內要手容段。教學活動設計是偶爾教師專業技能的重要內容,是有效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是實現「教」與「學」的保證。一個教學活動設計是否適宜,是否便於操作,是否能夠為有效完成教育目標做好准備,取決於教師的教育觀念,對教學活動設計的認知水平以及面對教育對象的態度。因此,本著幫助幼兒教師梳理教學活動設計背後所支撐的理念,增強教師對教學活動重要意義的認識,提高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改善教育教學行為,提高保教質量的目的,本篇從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概念、類型、主要環節,教學活動設計的意義,以及設計教學活動應遵循的原則和理念等方面進行簡單介紹,教師可依據這些理論知識,對照自己的實際教學活動以及本班幼兒實際水平,不斷地調整、改進教學活動設計方法,不斷提高保教質量,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
!
❼ 幼兒園教育活動包括哪些內容
可以粗略分為生活活動、區域活動、戶外活動集體教育活動等 分科的話是五大領域:語言領域(包括談話,散文欣賞,詩歌學習,故事教學等)、健康領域(健康,生活,體育等)、科學領域(科學實驗探索,數學等)、社會領域、藝術領域(音樂、繪畫,泥工,手工等)
❽ 幼兒學習主要類型有哪些
幼兒園教育活動時實現教育目標,提高保教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是落實幼兒園教育任務的重要手段。教學活動設計是偶爾教師專業技能的重要內容,是有效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是實現「教」與「學」的保證。一個教學活動設計是否適宜,是否便於操作,是否能夠為有效完成教育目標做好准備,取決於教師的教育觀念,對教學活動設計的認知水平以及面對教育對象的態度。因此,本著幫助幼兒教師梳理教學活動設計背後所支撐的理念,增強教師對教學活動重要意義的認識,提高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改善教育教學行為,提高保教質量的目的,本篇從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概念、類型、主要環節,教學活動設計的意義,以及設計教學活動應遵循的原則和理念等方面進行簡單介紹,教師可依據這些理論知識,對照自己的實際教學活動以及本班幼兒實際水平,不斷地調整、改進教學活動設計方法,不斷提高保教質量,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 一、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概念 幼兒園教學活動時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幼兒園課程的主要事實載體,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里永遠偶爾也所提供的環境和材料,通過教師和幼兒雙向交流、互相作用的過程,是以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為目的的活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第三部分「組織與實施」第二條指出,幼兒園教學活動時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因此,幼兒園教學活動時以幼兒為主體,在教師創設的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需要和特點的多種形式的活動中,在與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引發幼兒積極參與,主動探索,大膽表現的活動,是以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和諧、整體發展為最終目的的活動。 二、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基本類型 有人要教學活動的對象是幼兒,幼兒是活潑好動的,因此真正適合幼兒的教育活動的類型也應是靈活多樣的。 綜合近年來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發展,從結構上來說,幼兒園教育活動可分為五大領域和主題活動兩部分。五大領域包括:健康領域、語言領域、科學領域、社會領域、藝術領域(包括音樂和美術)。主題活動時在一段時間內,教師和幼兒根據一個主題內容進行的相關的學習和探究,其內容涉及多個領域,具有綜合性和系列性。五大領域教學活動強調各學科的內在邏輯關系和系統性;主題活動強調多個領域、多種資源、多種形式的整合額。目前來看,因主題活動具有綜合性、整體性、活動性等特點,主題活動已成為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 從形式上來說,氛圍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和個別活動。集體活動,一般是由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所有幼兒同時進行的教育活動,它的時間比較集中和固定,組織比較嚴密。小組活動一般指幼兒園的區域活動,在同一時間,幼兒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自選不同的活動,教師則根據幼兒活動狀況,隨時進行指導以及與幼兒互動,幼兒在與一定的環境、材料、教師的互動過程中獲得不同的發展;小組活動相對比較自由和寬松,教師能夠有更多機會關注個別幼兒。個別活動,一般指針對個別幼兒的特殊需要開展的教育活動,如:針對有特殊才能或特殊需求的幼兒的特殊教育,針對性比較性比較強。 從性質上來說,又可以分為有自主生成的教學互動和教師預設的教育活動。這兩種形式主要針對教學活動來源而言,一般情況下,幼兒自主生成的教育活動,更能從幼兒自身的需要出發,能關注到幼兒的興趣點,但計劃性和目的性較隨意,需要教師具備很強的專業知識和把握教育契機的能力;教師預設活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比較強,有充分的准備過程,強調教師的指導與組織。 教師應根據幼兒實際情況以及教學現場,將這些類型相互融合,以互相補充,靈活運用。